转型期上海开发区职能再造和功能重塑
试论转型期行政裁量运行的普遍性与必要性
试论转型期行政裁量运行的普遍性与必要性[摘要]社会转型期的行政裁量呈现出“减权”与“增权”并存的、矛盾统一的状态。
从转型期行政裁量变迁入手,深入地分析行政裁量运行的普遍性与必要性,既是对行政裁量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又是为下一步的行政权的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社会转型;行政裁量;变迁;普遍性;必要性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推进,必然对行政权提出不同的要求,实际上也对行政裁量及其权力设定了不同的适用范围、方式和途径。
文章欲对转型期中国转型期行政权变迁形态进行简要梳理,以此来说明转型期行政裁量的演化历程;在此基础上,从行政过程论的角度阐明行政裁量的普遍性以及从社会转型行政现实矛盾的角度来说明行政裁量的必要性。
一、转型期行政权变迁与行政裁量“社会转型”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1]。
鉴于行政裁量与社会经济、政治、法律等因素有着紧密关系的特点,本文以为,应该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界定社会转型的含义:以经济转型为本质内容、以政法转型为制度保障、以观念转变为内核的社会整体的、全面的结构性变动。
随着中国“政法转型”的发生,行政裁量的领域、内容、表现方式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呈现出行政裁量在限权与强权、控权与扩权、放权与保权、分权与集权的矛盾运动之中艰难行进、在总量上呈现增长的趋势。
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转型期的行政权要限权、分权、放权、还权,伴随着行政裁量在其变动中缩减、消失。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限制政府干预经济和公民权利的程度,把一些不应当由政府行使的权力加以消除,退出经济领域与市民社会,特别是要实行政企分开,还权于企,致力于制定“游戏规则”,做好“守夜人”角色;把原本属于政府的部分行政权力剥离出去,引导、支持、委托大量的非政府组织行使,赋予其管理社会事务的权限,培育其社会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协会、工会等组织的力量进行社会事务的管理,这实际上就是将国家所“吞食”的社会权力与权利归还社会,以便能集中精力更好履行某一方面的行政任务。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10.24•【字号】沪府办发〔2021〕29号•【施行日期】2021.10.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沪府办发〔2021〕2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10月24日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是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巩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的关键之举。
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一)发展基础1.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全国领先。
建成全国“双千兆第一城”,实现中心城区和郊区城镇化地区5G网络全覆盖。
截至2020年底,本市基本实现千兆固定宽带家庭全覆盖,平均可用下载速率超过50Mbps,累计建设5G室外基站3.2万个,室内小站5.2万个。
国际信息通信枢纽地位增强,通信海光缆容量达到22Tbps。
推进绿色高端数据中心建设,建成面向公众服务的互联网数据中心103个,机柜总量近14万架。
发布《新型城域物联专网建设导则》,建设30余种智能传感终端近60万个。
2.数据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
着力探索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发布《上海市公共数据开放暂行办法》,截至2020年底,累计开放数据集超过4000项,推动普惠金融、商业服务、智能交通等多个产业共11个公共数据开放应用试点项目建设。
启动国际数据港建设,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进程提速。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11.07•【字号】沪府办发〔2023〕20号•【施行日期】2023.11.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沪府办发〔2023〕20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11月7日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为进一步提升本市特色产业园区创新突破、示范引领作用,强化特色产业集聚和产业生态培育,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功能载体,构筑面向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优势,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着力提升特色产业园区发展能级和竞争力。
聚焦特色产业方向,提升产业特色化和品牌化,布局和发展先导产业、重点产业、新赛道产业和未来产业。
打造特优园区主体,优化园区平台主体开发运营机制,加大专业化、综合性配套供给。
营造特强产业生态,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价值链融合发展,促进项目、资源要素耦合共生,推进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到2026年,全市特色产业园区达到60个左右,集聚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500家左右,国家级和市级创新研发机构达到360家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
二、重点任务(一)实施集群化发展强化行动抓好标志性产业链布局。
实施一批补链固链强链重点项目,培育集成电路、创新药和高端医疗装备、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民用航空等标志性产业链10条以上,创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各区政府)打造特色产业地标。
转型期上海开发区的职能再造和功能重塑
转型期上海开发区的职能再造和功能重塑摘要:目前,上海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四个率先”,稳步向“四个中心”迈进的过程中,处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转型期。
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上海开发区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发展瓶颈和转型压力。
本文从上海开发区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及与未来城镇体系关系的角度出发来探讨上海开发区的功能转型之路,指出创新、管理、服务、集散和生产是上海开发区未来培育和转型的五大主要功能。
关键词:上海开发区;全球生产网络;城镇体系;功能转型目前,上海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四个率先”,稳步向“四个中心”迈进的过程中,处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转型期。
对外,上海要进一步提高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建设高等级的全球城市,提升城市功能,扩大影响力;对内,作为建设中的世界大都市区,要通过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形成“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来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进程。
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上海开发区取得了巨大成就,已成为上海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空间载体,也是上海新一轮城市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因此,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上海开发区必须突破现有的发展模式和瓶颈,在上海城市转型的目标框架下,寻求符合上海城市发展实际情况的转型之路。
本文从上海开发区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以及上海开发区与未来城镇体系关系的角度出发来探讨上海开发区的功能转型之路。
未来上海开发区的功能转型和升级必须有利于提高上海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有利于以郊区新城为主导的大都市区次级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在上海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和城市空间结构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明确上海开发区整体功能定位的前提下,着重塑造创新、管理、服务、集散、生产五大功能,并赋予其新的发展内涵。
1.创新功能——重点培育的核心竞争力,上海新一轮城市功能转型的驱动力开发区将成为上海下一轮城市功能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开发区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产业创新能力的培育还需进一步强化。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努力打造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政府再造区
#:辑產I第 102期 2017年%月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努力打造提升 政府治理能力的政府再造区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课题组(上海 201203)摘要:浦东新区打造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政府再造区重点是,构建“政府管理体系、政府服务 体系、政府组织体系和政府权力运行体系”;建立健全“制度性交易成本最低的行政审批制度、风 险防范能力最强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三张清单,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智能便捷的政务服务体 系、创新环境最优的行政服务体系、均衡优质的公共服务体系、机构优化的政府组织体系&建立 健全“科学高效的区域综合治理机制、依法行政的决策机制、行政权力运行监督机制”。
关键词!职能转变治理能力政府再造中图分类号:D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 1309(2017)05-0005-010提升地方一级政府的治理能力,是全面推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
浦东是改革开放排头兵中的排头兵、创新发 展先行者中的先行者,是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区,浦东应在打造 地方一级政府提升治理能力的政府再造区方面为 全国做出表率,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一、推进浦东政府再造区的总体要求和总体目标经过3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试验和推动,浦东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因此浦东地方一级政府提 升治理能力的政府再造区,应按照党中央和上海 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正确理 解政府再造区的内涵,明确打造政府再造区的基 本要求和总体目标。
浦东地方一级政府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政府再造区,是以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动力,以转变 政府职能为重点,以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为 核心,按照开放度最高的要求,建立与开放型经济 相适应的新体制,再造政府管理体系、服务体系、组织构架、权力运行方式,实现“治理主体多元 化、治理结构网络化、治理制度法治化、治理体系 集成化、治理手段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全面提升 浦东地方一级政府的政府治理能力,形成与开放 型经济体制相适应、让市场在经济运行中发挥决 定性作用的政府再造区。
上海徐汇滨江地区功能转型分析
2019年5月下半月刊上海徐汇滨江地区功能转型分析匡翠翠 郁亮亮黄浦江见证了工业化时代上海的发展,在城市功能空间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徐汇滨江作为其中重要一段,见证了上海工业百年发展,其土地价值也逐渐显现出来,经过功能重塑后,再一次展现了滨江地区的活力。
引言近代以来,黄浦江两岸地区都是上海最重要的航运和工业基地,然而,随着上海加快城市建设步伐,许多旧城得到大规模改造,位于中心城区的黄浦江两岸却仍被第二产业占据,阻碍了城市发展空间的扩展。
为进一步推动上海经济转型发展,上海市启动“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计划”,积极探索城市转型发展新尝试。
徐汇滨江地区位于黄浦江南延伸段的黄金地区,在黄浦江两岸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意义,见证了我国民族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过程,其开发与建设也将成为徐汇乃至上海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
一、徐汇滨江的功能变迁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徐汇滨江地区还是一派田园风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演进,成为著名的工业聚集区,但工业发展逐渐没落,居住环境愈加恶化。
为配合2010年上海世博会环境建设,上海市启动了“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计划”,通过文化创意、休闲、生活和工作等多元化融合,对黄浦江两岸进行景观重塑和空间功能置换,在保护历史文脉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激发滨江地区的活力。
以此为契机,徐汇滨江段的改造拉开了序幕,其以现代城市水岸景观营造为核心,对多处工业建筑遗产进行保护、改建和适应性再利用。
随后,徐汇滨江又被明确列为上海“十二五”时期重点开发的六个区域之一,这对徐汇滨江来说又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
经过多年开发建设,徐汇滨江地区在产业结构、景观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许多传统工业产业被迁出或改造,为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徐汇滨江与浦东前滩的综合商务区等建设已初具规模,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也在黄浦江两岸蓬勃兴起,徐汇滨江地区的产业布局得到优化,功能转型加速。
二、徐汇滨江功能转型的原因徐汇滨江地区进行整治改造的直接原因,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
转型期上海社区微更新中的激活路径探讨
101上美视点SHANGMEI SHIDIAN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lated cases on micro-renewal of old community spaces across Shanghai,and discusses about design strategy of community activ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ty micro-renewal.社区是组成城市结构的最基本单元,是政府与居民联系的最后一公里。
在我国当前社会面临重大转变的背景下,社区在社会关系重建以及社会组织形式与交流方式的转型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近年来,社区微更新成为上海城市更新的主要旋律,文章结合上海老旧社区空间微更新相关案例的分析,对社区微更新过程中社区激活的设计策略进行探讨。
一、上海城市更新与社区微更新背景1.改革开放后政府主导的城市更新改革开放后,在上海城市性质与职能转变的背景下,政府主导了大量成片集中的旧房拆建工作,促进了城市的转型升级。
然而,伴随着中心城区风貌的改变,城市功能的提升与生活条件的改善,部分历史街区被成片拆除,社区的集体记忆迅速消失。
这一时期的公共空间更新往往是对于公共建设用地的宏大叙事,对于居住片区、老旧社区的关注过少,更缺乏微观层面的人性化思考。
2.自下而上的商业开发模式兴起20世纪80年代左右,自下而上的城市更新在非正规领域出现。
随后,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田子坊更新,以创意产业和旅游开发为主题的商业开发模式,让自下而上的更新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然而,在商业性的开发模式下,居民的日常生活仍旧被忽视,居民的社区认同感也难以实现。
3.城市更新进入新阶段——多方参与的社区营造2015年5月,《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的出台,成为了上海城市更新工作进入全新阶段的里程碑,标志着上海的城市发展模式已由增量开发向存量挖潜过渡。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浦东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浦府〔2015〕68号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浦东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正文:---------------------------------------------------------------------------------------------------------------------------------------------------- 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浦东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浦府〔2015〕68号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直属公司,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现将《关于加快推进浦东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2015年6月4日关于加快推进浦东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是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二次创业”的关键措施之一。
为进一步促进新区198区域、195地块及“三高一低”产业加速调整,优化提升产业能级,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指导原则(一)总体要求根据“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总要求,围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节能降耗、加强生态保护等目标,按照“引逼结合、综合施策、差别对待”的原则,进一步加大“三高一低”企业关停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力度,建立完善存量工业项目监管、关停、收储、复垦、转型的制度体系,促进产业用地布局调整和产业能级优化提升。
(二)指导原则——引逼结合、依法调整。
对不符合土地利用规划、“高污染、高能耗、高安全风险、低效益”企业加强监管,对在规划、土地、建设、安全、环保、税收、经营等领域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依法加大查处力度,促进劣势企业加快调整步伐。
同时加大财政资金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快实施“关停并转迁”。
——综合施策、分类实施。
从监管、规划、土地、财政、税收等多个方面制定综合性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加快调整。
根据调整企业所在区块、土地性质、经营状况等不同情况,分别制定不同的调整政策。
转型期上海老工业区产业调整规划策略研究——以上海市漕河泾开发区东区产业调整规划为例
K y rs e wo d Tet n i n e o n u t src r o en eeo me t o e h r si p d d fId s y e t t e Ca hl gD vl a t o r r u u f t p nZn
1 、s t d t h n u l a R st CL i g I a n n l a l o l g 、(a cS u 3o 、 e Id si l e lt t I ’ n ig e s (a h  ̄ n Dc eo mc l ’ i ’ n l I ] E ci v lp n
李 静
片面 的1划 筇略 I 巳
目前 , 海市 中 心城 区部 分老 工 业 圄区 上
根据 国家 及上 海市政 府 关于 推动 L 市经 海 济增 长方式转 变, 促进 生产性 服务 业发展 ”韵 相关 政策 要求 , 在转 变产 业结构 、 提升 环境 品 质、 促进 上地 高效利 用等方 面作 了创新性 的探 索D 例如漕 河泾新 * 技木 开发 区东 区, 漕河 是 泾开 发区发展 最早 的老工业 片 . 部分企 业出 于 转型 发展需 要, 进 行 了产业结 抽调整 殛土 已 地再 利用的探 索 , 在实施 过程中 也遇到 一些 但
问题 , 主要有 以下几 方面
业调整 规划项 目 , 析东区 工业企业 在产 业调 分 整实施 过程 中存在 的土地管 理政第 缺失 、 矍 相 配套 不到位 、 划指 标体系 不 完善等 问题 , 规 提
工程师
出转型 期老工 业区产 业调整 、 土地政 策衔接 等
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功能定位与产业支撑研究
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功能定位与产业支撑研究(报告初稿)中共上海第八届党代会明确提出,上海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其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建立新型的产业体系。
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综合开发区”)的建设将是上海在发展新型产业体系和生产力布局调整上实施战略创新的重大举措。
她将成为上海发展先进制造业的示范区和创新区,是上海新一轮发展的战略性要地,是上海利用WTO机遇的最有力度的抓手之一,是上海利用经济全球化机遇的最新平台。
一、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的战略地位和意义1、是建立上海先进制造业完整体系的需要。
中国将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上海将是中国制造业的龙头,这是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存在的一种稳定的趋势。
但无论是中国工业,还是长江三角洲工业,或者是上海工业体系,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是面向制造业的装备工业和关键零部件产业。
21世纪,中国和上海制造业的一个艰巨任务是在面向制造业的装备工业和关键零部件产业上实现全面的进口替代。
为此,上海亟待建设大规模、高技术、高知识含量的,以面向整个制造业的装备工业和关键零部件产业为主体的综合经济开发区,使上海在装备工业方面既具有对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产业转移和资本转移的快速吸纳和消化功能,又具有强大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功能,全面建立起上海现代制造业的完整体系,在中国装备工业实现进口替代的历史进程中确立上海工业的龙头地位。
2、是上海开创服务全国和长江三角洲新局面的需要。
中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发展时期,大规模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浪潮正在推动着中国的传统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变,面对这一新趋势上海需要增创服务全国和服务长江三角洲的新优势,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战略性举措是建设一个以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工业和核心零部件的设计、制造、营销和服务等为主体的综合性产业基地。
这应该是一种全新的,创新度高、附加价值高、辐射性强、成长性好的,在运作模式、管理体制和所有制结构等方面都能与时俱进的综合性产业基地。
转型期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目标模式新探——“小而强的政府”模式
作者简介:司林渡 (92 ,男,安糍合肥人,燕山大学文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生,研究方向:行政学理论与实践. 18 一)
一
2 6.
维普资讯
司林波,韩新 宝:转型期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目标模式新探一
“ 小而强的政府”模式
力培育 成熟 的社会 ,特 别 是促进 社会 中介 组织 的发 展 ,为 中国 “ 政府 ”模 式 的最 终确 立奠 定基础 。 小
维普资讯
第2 2卷第 6期 (0 6 20 )
河西学 院学报
Vo 2 No6 ( 0 6 12 . 2 0 )
.
转 型 期 中 国政 府 职 能 转 变 目标 模 式 新 探
一
“ 而 强 的政府”模 式 小
司 林 波 韩 新 宝
(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河北 秦皇岛 060 ) 604 摘 要:我国社会转型带来的挑战,迫切需要政府职能转变,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要求政府有 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能力.依据普遍・ 巨与特殊性的统一, J而强的政府”模 式 自然是当代中国政府职能转 变 、
就 中 国而 言 ,我 国正经历 计划经 济 向市 场经 济 的转型 时期 ,社会主 义市场经 济 的完善 还需要 一 个
过 程 。 因此 ,“ 小政 府 ”的建 设完 善市场 经济 的过程 中 ,大
收 稿 日期 :2 0-22 051-0
择。
( )“ 一 小政 府 ”模 式运 行 的经 济社 会基 础
、
社会 转型 的挑 战与政府 职 能转 变
“ 政府 ”模 式 ,展 开来 说就是 “ 小 小政府 ,大
社会 :小 政府 , 大市 场 ;小政 府 ,大服 务 ” 。这 反 映 了政府 与市场 、政府 与社会 关系 上 的主次之 别 以 及价 值定位 和取 向。从政府与 市场 的关 系来看 ,政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济转型升级与国际竞争力重塑
一
、
自由贸易 园区( F TZ ) 和 自由贸易 区( F T A)
自由贸易 园区 ( F r e e Tr a d e Z o n e ,F T Z ) 和 自由贸易 区 ( F r e e Tr a d e Ar e a ,F TA) 是 两个 不 同 的概念 。
自由贸易 园 区是 一个 国家 或地 区 内部 的一 个特 定 区域 ,“ 境 内关 外” 是其 最 为突 出的特 点 。 自由 贸 易 园 区
的要素市场和金融市场全面对外开放 ,所受到的政府干预 和政策限制很少。《 京都公约 》 根据其“ 境 内关 外” 的突出特点详 细界定了 自由贸易园区的概念 :“ 指设 区国境内的一部分区域 ,进入这一区域的任何货 物 ,就进 口税费而言,通常视为在关境之外 ,并免于实施通常的海关监管措施 。 ” ①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
2 0 1 3 年8 月2 2日,国务 院正式批准设立涵盖上海外 高桥保税 区等 4 个海关特殊监管 区域的中国( 上海) 自由贸 易试 验 区 。2 0 1 3年 9月 2 9日,中国 ( 上 海) 自由贸易试 验 区正 式 挂牌成 立 。
上海 自贸 区的成 立是 中国 下 一 轮对 外 开 放 的新 起 点 ,必将 对 下 一 步全 面深 化 改 革 发 挥 重要 的 推 动
成为人 民币国际化的一个突破 口;将促进上海港 口贸易的发展,促进上海地 区产业结构 的 调整和升级,并对将上海建设成为 国际金 融 中心发挥 巨大推 动作用;将产生 巨大的辐射效
应 ,推动 中国经济 转型升 级 ,加快政 府 职能 的转 变和行 政体 制 的改革 。
开发区对上海城市化发展的作用
形成 了 1+ 3+ 9 的开发 区发展新格局 :1 ” 为浦东新 区, 占地面积 50 2 平方公里 . 区内先后成立了金桥 出口加工区 、 外高桥保税 区、张江高科技园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等四
大 国家级 开 发 区 ,如今 已成 为上 海 高 端产 业 的集 聚 地 、浦
二 、早期 开发 区建设 的不 足和影响
早 期 开发 区建设 过 程 中 ,通 过政 策优 惠 、区位 条件 和
东 开 发 开放 的窗 口 ; 3为 阂行 经 济 技术 开 发 区 、漕河 泾 新 兴 技 术 开发 区和 漕 河泾 上 海 化 学 工业 区 9 九个 市 级 工 为
先发优势 ,采取政策聚焦和资源集聚的开发策略 .在短时
需 求越 来越 大 ,承 担社 会 公 共产 品大市 政建 设 和 工业 性 建 设 项 目越 来越 多 。上海 开 发 区产 业集 聚 和扩 散 效应 十分 明
开发区模式的区域工业化 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 力量 ,即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 ,而城市化反过来又
会促 进 工 业化 。
上 海 是 我 国城 市 化 水 平 最 高 的 城 市 ,城 市 化 率 接 近 g% 。其 中 ,以开 发 区为 龙 头带 动 区 域城 市 发展 的特 征 尤 0 为 明显 。从 18 年 起步 .上 海利 用浦 东开 发 开放 的机 遇 , 6 9
显 ,成为 区域建设的重要经济支撑 ,同时不仅解决了失地 农 民的非农就业 ,而且成为吸纳外来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载
间 内取 得 工业 化和 城 市化 超 常 规 发展 的效 果 。但 是 ,这 种
业 区,包括莘庄 、康桥 、嘉定 奉浦 、松江 、青浦 、崇明、 金 山和 宝 山工业 区。20 年至今 按 照工业集 中、产业 03
关于开发区改革进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开发区改革进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开发区主要指由国家或省级政府批复设立的经济功能区,承担着培育创新生态、推进产业集聚、推动改革开放、促进产业转移的重要使命。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市开发区建设和发展走过了一段艰辛而辉煌的历程,实现了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成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招商引资的主平台、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和市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但与此同时,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与全省其他地市的开发区一样,我市开发区也存在集聚效应不强、质量效益不优、创新能力不足、体制机制不活等问题。
为破解这些短板与问题,让开发区焕发新的活力,省委站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度,以前瞻30年的眼光,谋划部署了新一轮开发区改革,通过“整合、扩区、调规、改制”,重塑开发区管理体制,让开发区回归经济功能区的本质属性,真正成为经济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
一、XX市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创新实践(一)全面推动开发区整合。
改革前,我市共有各级各类开发区31个。
其中国家级开发区6个,分别是XX经济技术开发区、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XX片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XX)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XX综合保税区;省级开发区24个,包括18个省级产业集聚区、3个省级高新区、2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工业园区。
有些开发区四至范围互相交织,上级主管部门各不相同,统计口径也不统一,分散了开发区的管理精力,也给属地企业造成很大困扰。
在这次改革中,我市按照省委“一县一省级开发区”的改革要求,将纳入整合范围的26个开发区整合为13个,一个开发区一个名称,统一规范开发区四至范围,统一开发区统计数据口径,规范了开发区管理秩序。
(二)优化管委会机构设置。
改革前,我市各开发区管理机构以单独设置或者合并设置等形式,共设置21个管理机构,其中正处级规格的19个,副处级规格的1个,科级及以下的1个。
处级规格的开发区管理机构中经省委机构编制部门审批的17个,未经审批的3个。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杨浦区“十一五”产业发展实施纲要》的通知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杨浦区“十一五”产业发展实施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1.16•【字号】杨府发〔2008〕1号•【施行日期】2008.01.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杨浦区“十一五”产业发展实施纲要》的通知杨府发〔2008〕1号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五角场镇政府:现将《上海市杨浦区“十一五”产业发展实施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二〇〇八年一月十六日上海市杨浦区“十一五”产业发展实施纲要产业发展是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优势所在。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市第九次党代会和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按照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要求,实施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杨浦知识创新区的重大战略决策,落实《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行动方案》以及《上海市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若干配套政策〉的若干实施意见》,深化落实《杨浦知识创新区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全国和市科技大会精神,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及《上海市杨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全面打造知识创新区新型产业体系,制定本实施纲要。
一、杨浦产业发展基本概况“十五”期间,我区坚持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提升能级,优先发展知识型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本确立了发展知识型产业、建设知识经济密集区的路径定位。
目前,杨浦正处于产业转型、功能提升和形态重塑的关键阶段。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效益明显提升2005年,杨浦区实现生产总值436.3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为1.2∶29.6∶69.2(不含烟草)。
产业总体上不断呈现制造、加工等环节加速外迁,研发设计等关键环节集聚发展的态势。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上海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上海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119【发文字号】沪府办发[2015]38号【发布部门】上海市政府【发布日期】2015.08.31【实施日期】2015.09.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上海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沪府办发〔2015〕38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54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经市政府同意,现就促进上海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经开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明确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努力打造以开放型经济为特征的国家级经开区升级版,推动国家级经开区在体制机制改革、利用外资、产业转型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使其在上海贯彻落实国家战略、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四个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发展目标推动国家级经开区率先实现转型发展,将国家级经开区建设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绿色生态发展的示范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培育吸引外资新优势的排头兵、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承载地、装备产业“走出去”的重要基地和标准引领的质量高地。
提升国家级经开区的品牌影响力,形成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开发区。
大力推进综合实力强、产业集群优、发展质量高的市级开发区申请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推动国家级经开区的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
二、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一)创新体制机制鼓励国家级经开区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办区模式和管理方式,精简整合和科学设置国家级经开区管理机构,加强发展规划、市场监督、环境保护、安全监管等综合管理职能,完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透明度,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公共服务配套能力。
浦东新区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浦东新区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回顾与展望俞晓波(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党校201210)摘要:纵观浦东新区党政机构改革走过的历程,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浦东新区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不同阶段的改革充分回应了国家赋予浦东新区的战略发展要求。
党政机构改革是一个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浦东新区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坐标,需要不断适应国家治理变革的新要求,实现组织架构调整后部门内部的“化学反应”,在工作中进一步深度融合,续写好机构改革的新篇章。
关键词:浦东开发开放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中图分类号:F12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309(2020)10-0073-005一、浦东开发开放以来党政机构改革历程回顾浦东新区现行党政机构的设置是以浦东开发开放为发端,始于原浦东地区三区两县党政机构和浦东开发办公室,后伴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区域管理体制的进程,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变迁。
(一)浦东开发开放之初,奠定总体架构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并在浦东新区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宣示了中国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的决心。
上海市政府成立了浦东开发领导小组$下设浦东开发办公室。
浦东由此形成了三区两县政府加一个浦开办的行政管理格局,即由浦东开发办公室进行宏观管理协调,由黄浦区、南市区、杨浦区、川沙县、上海县等三区两县政府具体负责开发建设和管理。
随着浦东开发开放工作逐步进入实质性启动$为适应浦东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和高速开发的行政运行需求,浦东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市委、市府派出机构正式成立,并挂牌运转。
按照“精简、统一、高效”和大系统管理的原则,实行党的工作部门与对应的行政工作部门合署,职能相近的部门尽可能合并设立$如当时的社会发展局就包括城市管理的民政局、教育局、文化局、卫生局、体委等若干机构的全部职能。
党政机构共设立10个委办局,行政编制仅800名(不包括政法编制)。
这种大系统的管理模式,决定了机构在运作方式、内容及程序上的创新性。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7.23•【字号】沪府规〔2021〕9号•【施行日期】2021.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沪府规〔2021〕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0〕7号),促进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明确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坚持“四个面向”,强化“四大功能”,加快发展“五型经济”,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以“政产学研金服用”系统集成创新为导向,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
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努力成为科学规律的第一发现者、技术发明的第一创造者、创新产业的第一开拓者、创新理念的第一实践者。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涌现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创性成果,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出一批高端产品,形成一批中国标准和国际标准,创建一批创新型特色园区(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世界级产业集群,使其成为本市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深化改革的试验田,作为支撑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战场,率先成为全国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基本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
到2035年,创新策源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主要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高端,全面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
感知上海园区转型升级跨入3.0时代
感知上海园区转型升级跨入3.0时代作者:暂无来源:《上海信息化》 2013年第7期文/李燕近年来,上海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着力打造“上海服务”和“上海智造”的新概念,高科技产业园区在此过程中发挥了良好的产业集群效应。
感知上海,走近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二十年经济发展的“桥头堡”——金桥开发区——其“加工1.0版→制造2.0版→智造3.0版”的实践历程,鲜活地折射出上海近年来创新转型的经济发展脉络,成为“上海智造3.0”的最佳展示舞台。
2013年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建了《迎接新一轮产业变革,推动上海产业创新转型发展研究》课题组,联合各方专家力量,结合新一轮产业变革可能带来的影响及发达国家经验做法,为上海未来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戴海波指出:上海经济正处于产业创新转型的关键阶段,应当及早感触到新产业革命的脉动,主动谋划,超前布局,争取在先进制造业高端领域形成竞争优势,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产业实力和整体竞争力,产业园区在这一过程中将起到尤为关键的作用。
作为上海市经济发展引擎、沪上产业园区的典型代表,金桥开发区将“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作为近年来的新发展主题,从最开始的“以出口加工为导向”、到“逐步确立制造业重点开发区地位”,再到如今“初步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成功实现了“加工1.0版一制造2 0版一智造3 0版”的产业结构转变,成为上海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典型缩影。
产业转型升级3.0版2013年6月,随着“感知上海”采访调研活动走进金桥园区,上海高新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一轮发展展现在人们面前。
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于1990年被国务院批准设立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997年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上海金桥现代科技园区并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区。
2005年,金桥开发区提出了“二次开发”的理念,进而率先推进“优二进三”的产业转型发展战略,即优化提升制造业能级,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型期上海开发区的职能再造和功能重塑摘要:目前,上海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四个率先”,稳步向“四个中心”迈进的过程中,处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转型期。
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上海开发区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发展瓶颈和转型压力。
本文从上海开发区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及与未来城镇体系关系的角度出发来探讨上海开发区的功能转型之路,指出创新、管理、服务、集散和生产是上海开发区未来培育和转型的五大主要功能。
关键词:上海开发区;全球生产网络;城镇体系;功能转型
目前,上海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四个率先”,稳步向“四个中心”迈进的过程中,处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转型期。
对外,上海要进一步提高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建设高等级的全球城市,提升城市功能,扩大影响力;对内,作为建设中的世界大都市区,要通过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形成“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来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进程。
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上海开发区取得了巨大成就,已成为上海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空间载体,也是上海新一轮城市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因此,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上海开发区必须突破现有的发展模式和瓶颈,在上海城市转型的目标框架下,寻求符合上海城市发展实际情况的转型之路。
本文从上海开发区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以及上海开发区与未来城镇体系关系的角度出发
来探讨上海开发区的功能转型之路。
未来上海开发区的功能转型和升级必须有利于提高上海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有利于以郊区新城为主导的大都市区次级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在上海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和城市空间结构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明确上海开发区整体功能定位的前提下,着重塑造创新、管理、服务、集散、生产五大功能,并赋予其新的发展内涵。
1.创新功能——重点培育的核心竞争力,上海新一轮城市功能转型的驱动力
开发区将成为上海下一轮城市功能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开发区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产业创新能力的培育还需进一步强化。
上海开发区走过了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内外资并重,内生式增长的历程。
在下一阶段,自主创新将成为上海开发区的核心竞争力,研发创新是提高上海开发区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地位的一条重要途径。
因为开发区的优惠政策优势在慢慢消失,国家对开发区的土地利用政策逐渐收紧,如何继续保持开发区的竞争优势?那就是由土地资源要素驱动,政策驱动,资本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
上海的一些开发区产业创新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见表1),如国家级开发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的研发经费比重占到了4.13%,研发人员在全部就业人员中的占到了13.42%,在开发区中处于最高水平,单位土地面积研发经费为381.7万rmb/公顷。
但与国际上的一些发达国家/地区相比
仍存在很大差距,如台湾紫竹科学园区2001年的单位面积研发投入就达到了549.32万美元/公顷。
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研发投入比重则更小。
上海开发区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和本地知名企业的研发中心入驻,进一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研发投入,延长科技创新企业的税收优惠期,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新产品产值率,增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研发用地比例,切实担负起推动上海城市功能转型的重任。
2.管理功能——吸引高端外资,壮大总部经济
至2007年,上海市开发区集聚的跨国公司及国内大企业地区总部有500多家,世界500强及投资企业有482家。
世界城市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国际经营决策的管理功能。
上海开发区已走过原始的积累期和高速成长期,对于有条件的开发区在未来发展中要优化引资,吸引处于全球生产价值链高端的资本,壮大总部经济,进一步提升在全球生产系统中的地位。
3.服务功能——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上海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了产业政策导向“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开发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应融入到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框架中。
目前,上海拥有全国唯一的金融贸易区——国家级开发区陆家嘴国际金融贸易区,有近百家中外金融机构落户陆家嘴地区,现已成为上海国际金融发展的品牌;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全国
唯一以商务功能为主的国家级开发区。
上海的其它工业类开发区仍以制造业为主,而迅速发展的先进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有迫切的需求,因此,工业类开发区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未来的发展中,开发区在注重制造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应着力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实现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2007年,上海工业类开发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取得了快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不断增加。
但是,生产性服务业中商贸服务业独大,占到了86%,而物流、信息、商务、研发等规模较小,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亟待调整。
另外,开发区要加快公共技术和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创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和机制的同时,提高开发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4.集散功能——打造高效的物流中心,支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2009年,中国政府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物流业名列其中。
2009年3月,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
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到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
以上政策和意见都表明上海物流业将步入快速发展的通道中,上海开发区具有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拥有打造物流中心的先天优势。
有条件的开发区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形成各具特色的物流型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如
外高桥发展以进出口贸易为主的国际综合型物流业;浦东空港工业园区利用浦东国际机场的先天优势发展空港物流业;洋山港保税区利用洋山港建设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支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上海化工区和宝山工业园区则应根据化工、钢铁产业的特点发展专业型物流。
5.生产功能——继续引领上海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支撑上海经济持续增长
上海开发区是落实“两个优先”产业政策,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点产业集聚区,是上海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
上海开发区要发挥先进制造业的优势,为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上海开发区已形成了众多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在未来的发展中,上海开发区要继续引领先进制造业的方向,逐步淘汰传统、生产落后的产业,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土地的产出效益,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提高产业的创新能力。
引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发展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