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护

合集下载

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与防治措施

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与防治措施

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与防治措施隧道对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城市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质灾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地质灾害可能会导致隧道工程延误、造成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因此,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非常重要。

本文将主要讨论隧道施工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

一、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1. 地质构造破坏地质构造破坏是隧道工程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

地质构造破坏主要是指在隧道掘进过程中,由于后期围岩的变形和破裂,导致隧道支护结构失效,进而引发地质灾害。

地质构造破坏的原因有多种,包括构造裂隙、断层和层理面等。

2. 地下水涌入地下水涌入是另一个常见的地质灾害。

当隧道施工穿越地下水丰富的地层时,地下水会通过围岩缝隙或者隧道洞口进入隧道内部,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地下水涌入会给隧道工程带来严重的影响,如洪水、水压过大等。

3. 软弱地层失稳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弱地层,这些地层具有不稳定性和易变形性。

当隧道掘进穿越软弱地层时,地层可能发生塌陷、滑动和流动等地质灾害。

这些灾害不仅会威胁施工人员的安全,还会导致隧道支护结构的失效。

二、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1. 监测预警系统监测预警系统是地质灾害防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

通过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测岩体的变形和地下水的涌入情况,及时提供预警信息,从而采取措施避免灾害的发生。

2. 加固支护结构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加固支护结构是有效防止地质灾害的一种方法。

通过使用钢筋混凝土、锚杆、喷射混凝土等技术,加固隧道围岩,提高围岩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从而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3. 地质勘查和前期工作在隧道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地质勘查和前期工作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环节。

通过详细地了解隧道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包括地层结构、地质构造和地下水等,可以更好地制定施工方案和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从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4. 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对于地下水涌入这一地质灾害,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是很重要的。

地下工程中隧道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规程

地下工程中隧道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规程

地下工程中隧道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规程一、前言隧道是地下工程中最常见的工程形式之一,它具有自然环境不易受到影响、结构稳定性高等优势。

然而,在隧道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地质灾害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如地层滑动、岩爆、水涌、冻融等灾害都会对隧道的安全运营造成威胁。

因此,建设和运营隧道需要对隧道地质灾害进行全面的防治工作。

二、隧道地质灾害的分类隧道地质灾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地层滑动2.岩爆3.水涌4.冻融三、地层滑动的防治措施地层滑动是指地层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不稳定移动,导致隧道结构受到破坏。

为避免地层滑动对隧道的影响,应采取下列措施:1.开展地质调查,确定地层滑动的范围和稳定性,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2.在隧道前方选取合适的支护方式,如钢筋混凝土拱形支护、锚杆等;3.建立地下水位监测系统,及时监测水位变化,采取措施防止水涌影响地层稳定;4.加强隧道内部通风系统,保证隧道内空气流通,避免二次灾害的发生。

四、岩爆的防治措施岩爆是指岩石在高速应力作用下瞬间破裂,导致岩石碎片飞溅,对隧道结构和人员造成威胁。

为避免岩爆对隧道的影响,应采取下列措施:1.开展岩体力学分析,确定岩体稳定性,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2.选择合适的岩石支护方式,如破碎带加固、锚杆加固等;3.定期检查岩体状态,及时发现岩体松动和破裂现象,采取相应的措施;4.建立岩爆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岩爆现象,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五、水涌的防治措施水涌是指地下水在高水位下涌入隧道内部,对隧道结构和人员造成威胁。

为避免水涌对隧道的影响,应采取下列措施:1.开展地下水调查,确定隧道周边地下水位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2.加强隧道排水系统,保持隧道内部水位稳定;3.建立水涌监测系统,及时发现水涌现象,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4.采取合适的支护方式,如水泥灌注桩、锚杆等,增强隧道的抗水涌能力。

六、冻融的防治措施冻融是指地下水在冬季低温环境下冻结,对隧道结构造成影响。

为避免冻融对隧道的影响,应采取下列措施:1.开展冻融地质调查,确定隧道周边的冻融环境,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2.采取合适的隔离措施,如保温材料、防水涂层等;3.加强隧道排水系统,避免水在低温环境下结冰;4.建立冻融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冻融现象,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地铁隧道及地下工程灾害分析及防治

地铁隧道及地下工程灾害分析及防治

地铁隧道及地下工程灾害分析及防治摘要:近年来,由于地面资源日渐匮乏,地下资源越来越被人所重视。

地下工程是修筑在地面以下的设置与建筑,例如地铁隧道和人防通道等。

地下工程可以通过较少的空间资源占用,保障地面环境,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一直受到社会各业的广泛关注。

本文首先介绍我国地铁隧道及地下工程概况,其次分析了地铁隧道及地下工程灾害发生原因,最后提出了地推隧道及地下工程灾害防治方案。

期望引起相关领域人士深思,并且共同探讨和研发未来地铁隧道地下工程灾害的防治策略。

关键词:地铁隧道;地下工程;工程灾害;灾害防治前言: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各领域都飞速进步。

城市建设亦是如此,地面建筑由旧时代瓦片砖房发展成富有科技感的参天大厦,从道路崎岖的羊肠小径到笔直宽阔的阳光大道,铁路的修建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创举。

但由于地面空间资源有限,为了解决城市地面空间紧张的矛盾,提升人们居住环境质量。

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在当今社会极具重要性,地铁和人防通道等地下工程的出现,缓解了地面资源紧张所带来的压力。

但给予人们便利的同时,地下工程灾害的发生也使人们产生深思,我国应对地下工程灾害设立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使人们在安全放心的环境下享受地下工程为人们带来的便利。

一、地铁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地下工程建设也迎来了春天。

城市建设领域人士认识到地面空间资源的匮乏,开始逐渐对地下空间进行挖掘与开发。

近年来相关开发技术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地铁,铁路隧道,人防通道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发展。

地铁隧道是地下工程中重要的一项,我国在地下工程建设中,地铁隧道无论在技术还是人力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我国开通地铁的城市并不多,不过正在稳步增长中。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城市规划也越来越好,地铁隧道也逐渐融入更多城市的城市规划与地下工程中[1]。

通过开发地下工程,大多数城市对于地下空间使用不断提升,例如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地铁,公路隧道,人防通道等项目。

隧道工程防灾逃生设计方案

隧道工程防灾逃生设计方案

隧道工程防灾逃生设计方案隧道是一种用于交通运输的长型地下通道,是现代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隧道工程在促进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的便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隧道工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一旦隧道发生灾害,如火灾、事故等,将给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隧道工程防灾逃生设计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隧道工程防灾逃生设计原则1.安全性原则隧道工程的防灾逃生设计应以保障人员安全为首要目标,确保在发生灾害时,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隧道。

2.科学性原则防灾逃生设计方案应基于科学合理的逃生通道布置、疏散距离、疏散时间等设计原则,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灵活性原则隧道工程防灾逃生设计方案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隧道实际情况和灾害类型进行灵活应对,达到最大限度的救援效果。

4.可操作性原则设计方案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结合隧道工程实际情况,给予操作人员清晰明了的工作指南和操作程序。

二、隧道工程防灾逃生设计方案内容1.疏散通道设计隧道工程的疏散通道应设计为能够承载人员疏散的通道,必须具备一定的宽度和承载能力,疏散通道的布置应均匀,并且应具备明确的标识和逃生指引。

2.应急疏散标志设置隧道内应当设置应急疏散标志,标识清晰可见,指引人员疏散撤离的方向和距离。

标志应采用绿色或者鲜艳的颜色,以便人员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识别。

3.灭火设备设置对于隧道工程来说,灭火设备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

在隧道内应设置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灭火设备,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第一时间进行扑救。

4.应急照明设计隧道内应当设置应急照明灯具,以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提供充足的照明条件,方便人员迅速疏散逃生。

5.应急广播设置隧道内应设置应急广播系统,一旦发生灾害,可通过广播系统向隧道内的人员进行紧急指引和疏散指令。

6.逃生演练和培训为了提高人员在隧道灾害发生时的应急逃生能力,隧道工程应经常开展逃生演练和培训工作,提高人员的应急逃生意识和技能。

地下工程风险与防灾减灾

地下工程风险与防灾减灾

建筑工程jian zhu gong cheng106地下工程风险与防灾减灾◎徐一凡摘要:近年来城市化的历史进程表明,人们对城市空间掠夺式的索取使得城市的各类矛盾日益突出和尖锐,城市空间将会面临枯竭的危险。

地上空间的严峻形势使得大力发展地下空间成为趋势,可以说,21世纪是地下工程大发展的世纪。

然而随着地下空间的蓬勃发展,隐患也随之而来,地下工程面临的风险不可忽视,防灾减灾必须重视。

关键词:地下工程;防灾减灾;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地铁建设一、前言地下工程,即城市地下工程,是相对于地上空间而言的,地下工程的建设包含地下空间和建筑物的建设。

近代地下工程的飞速发展得益于欧洲近代工业革命,1863年,英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地铁—伦敦大都会地铁。

法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在20世纪30年不带陆续开始了地下商业街的建造。

我国的地下工程发展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并在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而飞速发展。

我国的铁道隧道工程、公路隧道工程、地铁隧道工程,水工隧洞与地下水电站工程的发展如火如荼。

截至2017年底,全国地铁累计运营里程达4407km(其中“十二五”以来新增地铁运营里程约2697 km,累计运营里程的年增长率保持在9%—19%)[1]。

随着地下工程的深化发展,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将成为趋势[2],未来的地下工程将更加综合性、信息化。

因此,地下工程的防灾减灾尤为关键,由于地下空间的封闭性,人员撤离和救援难度大,灾害一旦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极大,因此就要全面加强地下工程风险评估与防灾减灾。

二、地下工程灾害(一)地下空间火灾地下空间属于封闭环境,一旦发生火灾,其造成的危害将比地上空间惨重的多,地下空间灾害大部分源于火灾灾害,相较于地上空间火灾,地下空间火灾特点为:①火灾产生的浓烟不易扩散。

由于地下空间封闭性高、通风条件差,一旦有火灾发生,可燃物的不充分燃烧将会产生CO、SH2等有毒气体,对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隧道施工中的主要风险及规避措施

隧道施工中的主要风险及规避措施

隧道施工中的主要风险及防范措施1、总结隧道与地下工程与其他工程相比具有其隐蔽性、施工复杂性、地层条件和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的突出特点,从而加大了施工技术的难度和建设的风险性。

目前对隧道及地下工程中风险的认识没有统一,对风险与危险的区别没有明确认识。

然而,市场经济体制下,又要求每个企业及投资者对所经营的项目必须有足够的风险意识。

对于隧道及地下工程而言,风险是在以工程项目正常施工为目标的行动过程中,如果一项活动或客观存在足以对被保险系统造成各种直接或间接损失,那么就称这个项目存在风险,而这项活动或客观存在所引发的后果就是风险事故。

2、隧道施工中的主要风险因素隧道施工风险具有风险的所有特征:(1) 由于地基岩土性质、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隧道施工风险是客观的;(2) 由于勘察设计资料有限,隧道施工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设计计算理论不完善和一些突发事件,使得隧道施工的风险具有发生的偶然性和大量发生的必然性;(3)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试验数据离散性大,调查报告提供了有关现场性质的有限信息,地下情况的不可预知性,施工风险的可变性就更加明显;(4) 由于隧道施工对场地周围土体的扰动大,造成了对场地周围建筑物、居民生活和环境的影响,除本身的技术因素影响外,隧道施工还不得不与外部环境发生关系,这使得隧道施工风险不仅具有内部因素的多样性,而且还具有鲜明的层次性。

施工期风险因其事故发生率高、经济效益受到制约而成为工程风险分析和研究的重点,对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可以归纳以下几个方面:(1)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引起的自然和环境风险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是隧道设计和施工最重要的基础资料。

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① 地层方面体现在地层层次分布情况、不同岩土介质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和参数、岩土介质在切削搅拌后的流动性、粘性和变形以及各种不良地质情况(如潜在有害气体的侵入)等。

② 水文资料方面,主要包括:岩土的渗透性、含水量、流向与流速;水位、水压和水冲刷力;水的腐蚀性;水的补给来源等。

隧道建设中的隧道防灾减灾措施有哪些

隧道建设中的隧道防灾减灾措施有哪些

隧道建设中的隧道防灾减灾措施有哪些在现代交通体系中,隧道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设施,为人们的出行和货物运输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然而,由于隧道内部环境相对封闭,一旦发生灾害,如火灾、坍塌、透水等,救援和疏散工作将面临巨大的困难,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在隧道建设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至关重要。

一、火灾防范措施1、防火材料的使用在隧道的建设中,应选用具有良好防火性能的建筑材料,如耐火混凝土、防火涂料等。

这些材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火势的蔓延,为人员疏散和救援争取时间。

2、通风系统设计良好的通风系统对于防止火灾的蔓延和烟雾的积聚至关重要。

通风系统应能够根据火灾的情况自动调整,将烟雾迅速排出隧道,保证隧道内的空气质量,为人员逃生创造有利条件。

3、火灾报警与监测系统安装灵敏的火灾报警装置,如烟雾探测器、温度传感器等,能够及时发现火灾的发生。

同时,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对隧道内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在火灾初期迅速采取措施。

4、消防设施配备在隧道内合理设置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正常使用。

二、坍塌防范措施1、地质勘察在隧道建设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质结构和岩石特性,评估可能存在的坍塌风险。

对于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采取更加谨慎的设计和施工方案。

2、支护结构设计根据地质条件和隧道的形状、尺寸,设计合理的支护结构,如锚杆、喷射混凝土、钢拱架等,以增强隧道围岩的稳定性,防止坍塌事故的发生。

3、施工过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开挖和支护,控制开挖进尺和爆破强度,避免对围岩造成过大的扰动。

同时,加强对支护结构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变形、开裂等异常情况。

4、定期检查与维护隧道建成后,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围岩的松动、支护结构的损坏等问题,确保隧道的长期稳定。

三、透水防范措施1、水文地质调查在隧道选址和设计阶段,充分调查隧道沿线的水文地质情况,了解地下水的分布、流量和水压等信息,评估透水的风险。

地下工程灾害与防护

地下工程灾害与防护

第三节 火灾防护
S 7.3.1 地下工程火灾危害的特点
S 内部火灾的特点: S 氧含量急剧下降 S 产生烟气量大 S 人员疏散困难 S 灭火救援难 S 排烟困难,散热慢 S 高温高热全面燃烧 S 安全疏散困难 S 扑救困难、危害大
第三节 火灾防护
S 7.3.2 地下工程火灾原因 S 违反电气安装和使用安全规定 S 吸烟及用火不慎 S 线路过负荷
第七章 地下工程灾害与防护
S
第一节 灾害分类
S 7.1.1灾害的定义和分类 灾害一般是指那些可以造成人畜伤亡和形成物质财富损毁的
自然或社会事件。 一般地下工程在施工和运营期间可能发生的灾害大致可分为
两大类: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第一节 灾害分类
S 自然灾害包括: S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爆发、地下毒气、海啸) S 地貌灾害(山崩、滑坡、泥石流、沙漠化、水土流失) S 气象灾害(暴雨、洪涝、热带气旋、冰雹、雷电、龙卷风、干旱、
德国矿业技术公司实施的电车火灾现场实验
第一节 灾害分类
3、地下工程的水灾
模拟井下透水事故
第二节 地下工程地震灾害防护
S 7.2.1 地下工程地震灾害的危害
汶川地震现场
第二节 地下工程地震灾害防护
S 7.2.1 地下工程地震灾害的危害 目前,我国进入了从1985年开始的第五次地震活跃期的中期, 期间有发生多次7级乃至更强地震的可能性,甚至会出现7 级以上地震连发的趋势。另外,随着地震活动的时间变化, 强震区的空间分布也在发生变化。
第五节 施工诱发环境灾害的 预测和防护
S 7.5.2 施工诱发环境灾害的原因 S 对场地工程地质情况缺乏全面、正确的了解 S 缺乏全面勘查和系统规划 S 低价中标对施工的不良影响

隧道施工地质灾害分类及防治

隧道施工地质灾害分类及防治

隧道施工地质灾害分类及防治导言普遍存在于隧道及其它地下工程中的地质灾害,是隧道工程建设的大敌。

因此探讨隧道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研究其监测系统及防治对策,对隧道工程建设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隧道及其它地下工程中,经常发生由于地质作用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引起的灾害,有的还相当严重,是隧道工程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地质灾害作为其中的一种,有其固有的形成条件,其发生发展也有一定的规律,但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目前还不够深入,规律亦尚未完全掌握,特别是对地质灾害的预报尚无突破性的进展。

人们意料中的地质灾害,并不可怕,也不是不可战胜,但意料之外的地质灾害,往往给人以措手不及之感,甚至还会给工程建设带来灾难,轻则停工、停产、延缓建设速度,重则造成机毁人亡,工程报废。

正确、合理的防治措施,将起到抑制或减轻灾害危害程度的作用。

相反,若不加以重视或采取错误的对策,将加重灾害的程度,甚至起到诱发灾害发生的作用。

因此,探讨隧道地质灾害发生发展规律,研究预测出现灾害的可能时间、空间位置的技术方法,预见灾害的危害程度,以及研究灾害的监测,防治对策,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隧道地质灾害概述隧道地质灾害具有普遍性,现以中国铁路建设为例概述之。

例一:成昆铁路。

全线有415座隧道,施工期间约有25%的隧道发生过较大型的塌方;93.5%的隧道发生过不同程度的水害,其中涌水量超过10000m³/d的有8座;有多座隧道出现地下水对混凝土的腐蚀,含盐、含石膏地层的膨胀,以及岩溶塌陷、瓦斯、地热和岩爆等灾害。

例二:穿越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秦岭、大巴山、云贵高原等山区的宝成、襄渝、贵昆、川黔、湘黔及枝柳铁路等,都修建了大量的隧道工程,在隧道的建设和运营中,除发生大量的规模不同的塌方外,许多隧道还出现了洞口仰坡变形、洞身偏压在岩溶地区,大部分隧道还遇到了严重的岩溶涌水、突泥和巨大洞穴以及地表塌陷等灾害。

例三:近年来修建的衡广复线、大秦铁路,也有许多隧道发生了较严重的地质灾害如著名的大瑶山隧道中段,就发生了岩溶管道涌水、涌砂、地表大量塌陷和塌方等灾害南岭隧道则遇到了以严重岩溶涌水、大量突泥为特点的地质灾害,仅下连溪一段,最严重的一次突泥就达8000m³,堵塞了施工坑道长达177m。

隧道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隧道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隧道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①超前地质预报措施
隧道施工中如遇到偏压,除了严格按规定顺序开挖外,重点应加强偏压侧的临时或初期支护,二次衬砌在条件具备时及时施作。

对洞内的陷穴,应先探测,然后利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换填灰土并夯实,或采用其他有效的措施确保陷穴处理质量。

施工中如遇到地下水,坚持排堵结合的原则。

确保地下水不渗漏浸泡基底。

②预案措施
预案是针对未预测到或已预测到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但仍未发生前而制定的抢险方案。

包括抢险组织、抢险通讯、抢险方案、抢险材料及自救互救等。

组织预案:针对可能发生险情,项目部要成立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及抢险救灾预备队。

通讯与值班预案:洞口值班室24小时值班,24小时保证通讯畅通,一旦发生险情,由值班室立即通知项目经理和救灾预备队。

突然停电预案:计划在各洞口配置发电机组,发电机组与供电网连接,一旦停电,立即起动,保证洞内供电。

抢险预案:按不同塌方面积、不同涌水量、不同水压力和隧道不同部位,编制多套抢险施工方案,该方案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编制。

一旦发生地质灾害,能立即确定抢险方案,避免出现险情后才慌忙应对的行为。

③坍方处理与自救互救措施
防止坍方措施是按设计要求和工艺要求做好超前支护和开挖后的联合支护,必要时加强支护,减少塌方。

坍方时的自救与互救:在开挖易发生坍方的地段,除了在开挖时用人工配合机械法外,专职安全员跟班作业,发现不安全因素立即撤离施工人员,工班长应立即制止人员跑动、组织人员自救互救,洞口值班室立即到洞内查看险情,制定抢救方案,设法利用未砸断导管给洞内人员供风、供氧、供水。

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分析

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分析

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分析隧道是连接山区、水域的重要交通通道,然而在隧道的施工过程中,地质灾害可能会给工程带来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

因此,对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进行准确分析,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隧道的安全运营至关重要。

一、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类型1. 地层塌陷:地层塌陷是地下水位升高、土层湿度变化等因素影响下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或土体失稳,引起隧道围岩塌陷的现象。

隧道施工中,我们常见的地层塌陷类型包括冒顶、破顶等。

2. 水文地质灾害:水文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下水涌入、渗流、渗漏等导致的隧道工程安全隐患。

高压地下水会导致隧道围岩泥石流、涌水等问题,严重威胁隧道整体的稳定性。

3. 水压地质灾害:隧道穿越山区时,山体地下水水头差可能较大,如果不及时降低水头,高水压会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岩石稳定性造成威胁,甚至引发地质灾害。

二、地质灾害分析方法1. 前期勘察:在隧道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勘察工作,包括地质地貌调查、地下水文与地质构造调查等,全面了解施工地段的地质环境情况,为灾害分析提供依据。

2. 实地观察: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地质条件进行实地观察与监测,包括隧道周围地表沉降情况、渗水量、地下水压力等参数的变化,以及围岩的裂缝、变位等现象。

3. 地质勘探:利用地质勘探技术获取地下围岩的详细信息,如地下钻探、地震勘探等,进一步了解地下岩层的稳定性,为地质灾害的分析和应对措施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1. 充分加固:根据地质灾害分析的结果,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如对弱层进行加固处理、设置锚杆、喷锚等,提高地质体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2. 减轻水压:在水文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区域,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减轻地下水压力,保证隧道的施工和运营安全。

3. 观测预警: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地质监测系统,实时观测隧道周围地质环境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施工的安全与顺利进行。

隧道施工中的岩爆预防与处理方法

隧道施工中的岩爆预防与处理方法

隧道施工中的岩爆预防与处理方法一、引言隧道施工过程中,岩爆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现象。

岩爆不仅会对施工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还会对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在隧道施工中预防和处理岩爆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隧道施工中岩爆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二、岩爆的原因分析岩爆是指岩石在受到应力作用下,由于松散结构、裂纹和应力集中等因素,发生突然破裂和剥落的现象。

在隧道施工中,岩爆通常是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的:1.地应力超限:地下深处的岩石受到的应力很大,当超过其抗压强度时,就会发生岩爆。

2.岩石结构松散:某些岩层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松散性,容易发生破裂和剥落,进而引发岩爆。

3.应力集中:隧道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些不规则的空洞、深层土体破裂等情况。

这些情况会导致岩爆发生的几率大大增加。

以上是岩爆发生的主要原因,了解这些原因对我们制定预防和处理措施非常重要。

三、岩爆预防方法为了有效预防岩爆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地质勘察:在隧道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工作,了解各种岩石的特性、组成和力学性质。

这将有助于我们预测岩爆的可能性,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2.合理的钻探技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采用合理的钻孔技术,确保岩石的质量和结构稳定。

同时,选择合适的钻孔方向和钻孔距离,避免造成应力集中。

3.加固支护:在施工过程中,采用适当的加固支护措施,如钢筋混凝土衬砌、锚杆支护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岩壁的稳定性,减少岩爆的风险。

4.合理的爆破方案:合理的爆破方案非常重要,可以减少爆破产生的冲击波和震动,减轻岩石的破坏程度,降低岩爆的发生几率。

以上是岩爆预防的一些常用方法,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岩爆的发生。

四、岩爆处理方法当岩爆发生时,我们需要迅速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隧道工程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岩爆处理方法:1.疏导通风:及时清理岩石碎片和尘土,确保通风畅通。

同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确保施工人员的呼吸道安全。

1-2 隧道及地下工程常遇灾害及对策

1-2 隧道及地下工程常遇灾害及对策
岩土工程:岩土工程是以求解岩体与土体工程问题,包括地基与 基础、边坡和地下工程等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隧道:地下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铁路、道路、水渠、各 类管道等遇到岩土、水体等障碍物时开凿的穿过山体或水体的内 部通道,是“生命线”工程。
地下工程的特点:地下工程具有良好的抗震、防空袭和防生化武 器等多种功能,是人们抵抗自然灾害和战争危险的重要场所。
车辆 电气 环卫 通信 信号 人员
结构
地震
洪涝
自 暴风
然 灾
雷击 害
泥石流滑坡
沼气瓦斯
核武器 战 争
常规武器 灾 害
生化武器
火灾
工 交通事故

事 环境扰动

渗漏水


产生严重破坏
一般性损坏
轻微损坏
基本无损坏
第二节 隧道及地下工程常遇灾害及对策
事故案例
上海地铁 四 号 线 7.1 特大安全 事故-2003
施工方改变开挖顺序
冻结法施工断电, 温度回升 地下沉压水导致喷沙
第二节 隧道及地下工程常遇灾害及对策
பைடு நூலகம்
地下工程在施工和运营期间可能发生的灾害大致分为两类: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1)自然灾害:洪涝、水淹、地震、雪灾、台风、泥石流、滑坡等。 (2)人为灾害:战争、交通事故、火灾、泄毒、化学爆炸、环境污染、工程事故、运
营事故等。
表1-1 地下工程常遇灾害及防治对策
灾害分类
破坏特点
灾害成因
防护对策
暴雨、洪涝、海啸潮水倒
1. 有 效 排 洪 涝 泵 站 设
灌淹没车站、隧道设施、 大气内部的动力和热
备;
冲垮高架桥墩,台风卷走 力 过程 演 变 ,温 带和 2. 出入口、风口汛期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灾害、事故及其防治技术概述(ppt 91页)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灾害、事故及其防治技术概述(ppt 91页)
点部位。顶板与侧墙的破坏程度与中柱密切相 关
区间隧道的破坏形式主要是裂缝,其中多为侧
墙中部的轴向弯曲裂缝
55
隧道及地下工程安全与防灾
56
隧道火灾的危害性
隧道和地铁建筑结构复杂、环境密闭, 加上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扑救 相当困难,往往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 亡和财产损失
57
2003年2月18日上午,由于一名中 年男子纵火,韩国大邱市地铁一号 线的中央路车站顷刻间被烈焰和浓 烟吞没,两列满载乘客的地铁列车 被烧毁。根据韩国官方提供的数字, 当时有126人死亡,146人受伤,另 有318人下落不明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灾害、事故 及其防治技术
1
介绍提纲
一、隧道的灾害防护、保养与养护
二、隧道及地下工程事故分析
2
一、隧道的灾害防护、保养与 养护
3
现状
• 我国各类隧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
以隧道铁路为例:根据1997年技术状态 检查统计,我国运营铁路有隧道5000余 座。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有的 还相当严重,其中发生失稳现象隧道 3270座,占运营总数的65%
32
隧道衬砌裂损及其防治
33
•衬砌裂损的常见病害 衬砌变形、开裂、渗漏水 端墙、侧墙、翼墙位移、开裂 路面拱起、沉陷、错台、开裂
34
衬砌开裂
35
预防措施
• 对不良地质地段衬砌,应贯彻“宁强勿
弱,宁曲勿直,加强衬砌过渡段,宁长 勿短”的原则
• 尽量减少对围岩的的扰动,提高衬砌质
量。大力推广光面爆破,锚喷支护,提 高混凝土永久性衬砌的抗裂、抗渗性能。
问题
有滑坡危险的不安全斜 坡 表面有岩石滑下危害的 洞口
加固方法
新设抵抗偏压的加厚边 墙混凝土、拱架保护工 程,内衬砌,锚杆加固 工程

隧道工程中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隧道工程中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隧道工程中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隧道工程是一项复杂且具有风险的工程,地质灾害是其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常见的挑战之一。

地质灾害包括地面塌陷、滑坡、地震等多种形式,对隧道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因此,隧道工程中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一、地质勘察与监测地质勘察是隧道工程中防治地质灾害的基础。

在隧道工程的初期阶段,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可以了解隧道所在地的地质情况和潜在危险。

地质勘察的重点包括地质构造、岩性、地下水位、断层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通过充分的地质勘察,可预先发现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制定相应的工程方案和措施。

同时,在隧道工程的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地质监测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安装地下水位监测仪器、地震监测仪器以及位移监测仪器等,及时掌握隧道周围地质环境的变化,预防并迅速应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

二、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支护结构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地层变化较大的区域,采用合适的支护结构可以有效地稳定土体,防止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常见的支护结构有钢支撑、锚杆、喷浆法等。

钢支撑具有承载力强、施工方便等优点,常用于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

锚杆是一种在地层内钻孔并注入锚杆胶结剂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增加地层的抗剪强度,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

喷浆法是将浆液注入地层中,形成一层约10-20厘米厚的密闭环境,防止土层塌方。

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并合理设计施工方案,能够有效地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三、排水与通风系统的建设地下水是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隧道工程中的迅速排泄和合理利用,能够有效地减少地质灾害的风险。

设计专业的排水系统,包括预埋管道、抽水系统及反渗水层等,可以有效地控制隧道周围的地下水位。

另外,通风系统也是重要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之一。

通风系统能够及时排除隧道内的有害气体,保证工人的安全。

此外,通风系统还可以控制隧道内的湿度,防止地质灾害如冻融循环、岩层脱落等的发生。

中职教育-《地下工程概论》课件:第7章 地下工程灾害与防护(马桂军 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ppt

中职教育-《地下工程概论》课件:第7章  地下工程灾害与防护(马桂军 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ppt

于战时人民防空袭、防常规武器、防核 辐射和防生化武器的工程项目。 • 人防工程在各类灾害中发挥重要作用 (地下工程的防护设计和平时期对战争 的遏制作用;战争初期对敌进攻的迟滞 作用;对战争潜力、经济发展能力的保
思考题
• 1.地下工程常见的灾害有哪些? • 2.地下工程火灾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进行地
下工程的火灾防护? • 3.地下工程的水灾成因有哪些? • 4.地下工程事故灾害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技术常规武器袭击的可能性很大。常规武 器主要包括炮弹、航(炸)弹和导弹。
• 核武器的破坏作用有(光辐射、空气冲击 波、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核电磁脉 冲、直接地冲击、由直接地冲击或空气冲 击波沿地面传播产生的地运动。)
第七节 战争灾害的防护
• 7.7. 2 地下工程的战争灾害防护 • 城市人防工程,顾名思义就是城市里用
报工作、做好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加 强施工与设计的配合) • 事故发生前的防护对策 • 施工过程中预防对策(加强施工过程监控 管理、地下施工风险管理 、采用信息化施 工 、用专人管专业,抓弱点)
第七节 战争灾害的防护
• 7.7.1 常规武器和核武器的破坏作用 • 在局部战争的主要作战区域,遭到敌方高
第七章 地下工程灾害与防护
第一节 灾害分类
• 7.1.1灾害的定义和分类 灾害一般是指那些可以造成人畜伤亡和形成
物质财富损毁的自然或社会事件。 一般地下工程在施工和运营期间可能发生的
灾害大致可分为两大类:自然灾害和人为 灾害。
第一节 灾害分类
• 自然灾害包括: •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爆发、地下毒气、海啸) • 地貌灾害(山崩、滑坡、泥石流、沙漠化、水土流失) • 气象灾害(暴雨、洪涝、热带气旋、冰雹、雷电、龙卷风、干旱、低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灾害事故及其防治技术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灾害事故及其防治技术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灾害事故及其防治技术1. 引言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建设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地下环境的复杂性和施工工艺的复杂性,隧道及地下工程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灾害事故风险。

这些灾害事故不仅对工程的安全造成威胁,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隧道及地下工程的灾害事故防治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讨论隧道及地下工程常见的灾害事故类型,并介绍相应的防治技术。

2.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灾害事故类型隧道及地下工程的灾害事故类型多种多样,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以下几种常见的类型:2.1 塌方事故塌方事故是指隧道或地下工程中的土层发生大规模崩塌的情况。

这种事故通常发生在施工期间,主要原因包括土层强度不足、不合理的施工工艺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

塌方事故不仅可能导致施工工作停顿,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2.2 坍塌事故坍塌事故是指地下工程结构体因受力过大或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出现严重破坏或倒塌的情况。

这种事故常见于已经竣工的隧道及地下结构。

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结构设计缺陷、材料质量问题以及外力作用等。

2.3 爆炸事故爆炸事故是指隧道及地下工程中因爆炸导致的灾害事故。

这种事故可能由于施工爆破过程中的操作失误、爆炸物品质量问题以及恶劣的气候环境等原因引起。

爆炸事故的后果通常非常严重,不仅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还会导致工程设备和结构的严重破坏。

2.4 水灾事故水灾事故是指隧道及地下工程中因水的侵入或堆积导致的灾害事故。

这种事故通常由于地下水位上升、降雨过多或施工过程中的处理失误等原因引起。

水灾事故不仅可能导致工程设备受损,还可能对工程结构造成严重危害。

3. 防治技术针对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常见灾害事故,有以下几种常用的防治技术:3.1 土层加固技术对于塌方事故的防治,可以采用土层加固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注入胶凝材料或植根材料固化土层,提高土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采用加固结构(如钢筋混凝土梁)来加强土层的承载能力。

隧道施工中的地下水灾害防控措施

隧道施工中的地下水灾害防控措施

隧道施工中的地下水灾害防控措施地下水灾害是在隧道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对隧道工程的安全和进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采取合适的地下水灾害防控措施是确保隧道工程成功的关键。

一、地质勘探与预测在隧道施工前,进行全面的地质勘探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地质勘探,可以了解到隧道周围的地质情况,包括地下水位、水位变化规律以及地下水的渗透性等。

根据勘探结果,可以预测可能出现的地下水灾害情况,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方案。

二、降低地下水位在施工前,可以通过降低地下水位来预防地下水灾害的发生。

常用的方法有抽水降水和围堰降水。

抽水降水是将地下水抽出,以降低地下水位。

围堰降水则是在隧道周围建设围堰,将地下水挡住,使地下水位下降。

三、加固隧道衬砌地下水灾害会对隧道衬砌产生冲刷和掏空的影响,因此在隧道施工中,加固隧道衬砌是非常重要的防控措施。

可以选择使用耐冲刷材料,例如聚合物衬砌或复合材料衬砌,以提高隧道衬砌的抗冲刷能力。

四、设置排水系统隧道施工中,设置合适的排水系统是防止地下水灾害的关键。

排水系统可以将地下水从隧道内部有效地排除出去,防止积水造成地下水灾害。

合理设置排水系统,可以将地下水引导到指定的排水通道中,确保隧道的稳定施工。

五、地下水监测监测地下水的水位和水位变化是预防和控制地下水灾害的重要手段。

通过地下水监测系统,可以实时了解地下水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常用的监测方法有水位测量、水质监测和杆水压力监测等。

通过地下水监测,可以及时掌握地下水灾害的发生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

六、加强管控和管理地下水灾害的防控不仅需要技术措施,还需要加强管控和管理。

在地下水灾害防控中,应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加强监督和协调。

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地下水灾害的检查和监督,确保防控措施的有效实施。

综上所述,隧道施工中的地下水灾害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技术进行防控。

通过地质勘探与预测、降低地下水位、加固隧道衬砌、设置排水系统、地下水监测以及加强管控和管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地下水灾害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隧道:隧道是地下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铁路、道路、水渠、各类管道(给排水、供电、供热、供气、动力及通信电缆等)遇到岩土、水体等障碍物时开凿的穿过山体或水体的内部通道,是“生命线”工程。

灾害:所谓灾害,一般指那些可以造成人畜伤害和物质财富毁损的自然或社会事件,它们源于天体、地球、生物圈、等方面以及人类自身的失误,形成超越本地区防救力量的大量伤亡和物质的毁损。

自然灾害成因:(1)由大气圈变异活动引起的气象灾害和洪水;(2)由水圈变异活动引起的海洋灾害及海岸带灾害;
(3)由岩石圈变异活动引起的地震及地质灾害;(4)由生物圈变异活动引起的农、林、病虫、草、鼠害;(5)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分类:(1)气象灾害;(2)海洋灾害;(3)洪水灾害;(4)地质灾害;(5)地震灾害;(6)农作物灾害;(7)森林灾害。

地下工程常遇灾害:(1)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2)人为灾害(战争灾害、运营事故、工程事故)。

第二章
风险的属性:(1)自然属性;
(2)社会属性;(3)经济属
性。

风险的特征:(1)客观性;(2)
普遍性;(3)随机性;(4)规
律性;(5)动态性。

工程的可靠性:工程结构在规
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
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地铁运营中引起事故的原因:
(1)运营设备、线路老化短
路引起的火灾;(2)年久失修,
隧道地下工程渗漏、断裂、沉
降、倒塌;(3)操作失误,引
发列车追尾、出轨。

风险损失:风险损失是指风险
事故发生后所产生的一系列
问题,由于风险分析是事前进
行,风险损失的分析就带有预
测成分。

第三章
地下工程内部火灾特点:(1)
氧含量急剧下降;(2)温度
急剧升高;(3)产生烟气量大,
火灾的危害大;(4)散热条件
差,浓烟难以排出;(5)人
员疏散困难;(6)灭火救援
难。

地下工程的火灾易发地点:
(1)长隧道;(2)地形较复
杂隧道;(3)容易形成低扩散
区的隧道。

地下工程火灾的原因:(1)违
反电气安装和使用的安全规
定进行操作;(2)电气焊割;
(3)吸烟及用火不慎;(4)
线路过负荷;(5)爆炸所引起
的火灾;(6)人为纵火或恐怖
袭击;(7)列车故障或管理不
善引发的铁路隧道火灾。

建筑消防系统作用:为建筑物
的火灾预防和火灾扑救建立
一套完整、有效的保障体系,
以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水平。

第四章
地震:地震是一种由于地球内
部物质快速运动或人为爆破
造成地面震动的自然现象。

第五章
地下水对地下工程结构的危害:
1.地下水对围护结构的危害:(1)吸湿作用;(2)毛细作用;(3)侵蚀作用;(4)渗透作用;(5)冻融作用。

2.地下水位变化对结构的危害:(1)浮力作用影响;(2)潜蚀作用影响;(3)对地下结构耐久性和强度的影响;(4)对地基强度的影响。

地下水对基坑工程施工影响:(1)挡土结构上发生的事故;(2)基坑底面内发生的事故;(3)基坑周边发生的事故。

地下工程防水的内容:地下工程防水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它包括结构防水、注浆防水、排水以及渗漏水处理等。

地下工程防水的原则:
(1)地下工程防水应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理。

“防”是工程结构自防水或采用附加防水层等防水设施,使工程具有一定的防水渗入的能力;
“排”是采用自流排水或机械排水的方法,将地下工程内外积水及时排走,降低水头压力,为防水创造有利条件;“截”是指在工程所在地的周围,设置排水沟、截洪沟、导排水系统,将地表水、地下水流经通道截断,防止和减少雨水下渗,减少地下裂缝水进入工程;
“堵”是指在围岩有裂缝水存在时,采用注浆和嵌填等方式
堵住孔洞和裂隙。

在工程建成
后对渗漏水段,采用注浆、嵌
填、防水抹面等方法将渗水通
道堵塞;
(2)地下工程的防水,应积
极推广和采用经实践检验行
之有效的新材料、新结构、新
技术。

(3)地下工程防水要体现综
合设防原则,必须贯穿、设计、
施工和维修及选材的每个环
节,灵活对比各类防水方法,
以达到不同等级地下工程的
防水要求。

变形缝:变形缝是为了避免建
筑物由于温度变化、各部分所
受荷载不同、地基和结构不同
出现变形、开裂和建筑结构破
坏,而设置的将其各部分分开
的裂缝。

变形缝的分类:(1)伸缩缝;
(2)沉降缝;(3)防震缝;(4)
引发缝(诱导缝)。

渗漏水的处理:(待定)p224
第六章
民防工程的作用:(1)有利于
实施信息化作战;(2)对武器
的袭击有较好的防御作用;
(3)与其他作战要素相结合,
提高作战及防御能力;(4)有
利于作用作战战术,保证机动
作战的胜利。

第七章
组织施工时引起重视的地下
工程特点:(1)隐蔽性;(2)
循环作业性强;(3)场地拥挤,
作业空间狭小;(4)围岩与支
护力学行为随工况动态变化;
(5)作业环境差;(6)施工
风险大。

基坑工程事故原因:1.设计因
素(1)无证设计;(2)盲目
设计;(3)越级设计;(4)虚
假设计;(5)忽略对地下水的
处理措施2.施工因素(1)无
施工资质或越级承包;(2)施
工质量差;(3)现场管理混乱,
安全意识差,未严格按照施工
规程和程序施工;(4)在没有
征得设计单位同意的情况下,
施工人员凭经验处理;(5)忽
视施工监测和险情预报 3.勘
察因素4.项目管理因素5.施
工监理因素。

基坑工程事故类型:(1)围护
结构断裂碰坏,基坑塌方或坍
塌;(2)基坑渗漏水,流沙,
管涌;(3)围护结构位移过大,
超过允许值,威胁到基坑本身
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