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电站坝区水文地质条件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研究1工程和水文地质的条件工程地质条件主要包含:水文地质、地质结构、地形地貌、建筑材料等。
水利工程的建筑地基一般是岩石和土,其类型对工程的安全稳定以及技术、经济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岩石的岩体的结构主要是第四纪的土层,并且包含各种类型的土层的特征、变化以及空间分布。
工程的地质结构按构造的形态可以分成褶皱、倾斜、断裂三种构造。
地貌地形主要是指地表的形态以及类型,具体指地表的森林植被、山脉和水系以及建筑的分布。
水文条件主要包含:地下水水质、水运动特性、岩层的透水和溶水性、含水层的厚度以及隔水层的深度。
水文条件对坝基的稳定性、水库的严密性以及地下水的影响等工程相关因素都有极大的影响。
另外,对于建筑材料,施工单位要对材料的开采、质量以及运输等进行详细的勘察,以保证施工过程高效且顺利的进行。
2工程地质的问题分析2.1坝体的地质问题在水利水电工程,针于不同类型的坝型,由于地质要求不同,导致工程施工的工作特点也不相同。
如果大坝的岩体存在某些地质方面的缺陷,那么在工程施工中就可能导致坝基的渗漏以及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
由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以及岩体结构的影响,大坝的边坡就可能出现错落、倾倒等现象,另外如果有泥石流的发生,也会对边坡产生极大程度的破坏。
边坡的变形以及破坏。
2.2水库的地质问题水库主要有地面水库和地下水库两种类型。
水库在进行蓄水以后,水库周围的地质条件以及环境都会产生极大变化。
比如,水库以及地下水的的水位升高或是风浪的冲蚀作用,就会产生诸如水库浸没、淤积、渗透等各种问题的发生。
2.3软土基坑的地质问题软土的基坑问题主要包括边坡的稳定问题以及基坑的降排水问题。
针对边坡的问题,工程施工时,采取了设置保护面、保护坡度、减低水位等措施。
针对基坑的降排水问题,可以使用细砂或是粉砂的土层作为边坡,以及使用粘性的土作为基坑,并且一定要保证基坑的干燥。
对于降排水的处理方法,一般有人工降水以及明排法两种。
最新 水井水电站地质条件与地质问题探析-精品
水井水电站地质条件与地质问题探析水井水电站采用引水式开发方式,建筑物主要为浆砌石重力坝、引水渠、引水隧洞、岸边地面式厂房等,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水井水电站地质条件的,供大家阅读查看。
1、工程概述水井水电站位于金沙江左岸一级支流五郎河中游(碧源河)上,地处云南省丽江市宁蒗、永胜两县境内。
电站采用引水式开发方式,壅水建筑物采用浆砌石重力坝,最大坝高7.0m,引水渠采用矩形断面,长约4.9km,无压引水隧洞采用城门洞形断面,长约3.4km,岸边地面式厂房,电站装机容量为19MW(2×9.5MW),工程为四等小(1)型电站。
建筑布置见图1.2、基本地质条件工程区大地构造处于扬子准地台丽江台缘褶皱带的永宁-永胜(盐源)台褶束,区内构造变形以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裂的共轭活动为特征。
工程区地处横断山脉与云贵高原的结合部位,属横断山系的高山峡谷区,流域地貌特征以中、高山侵蚀地形为主,河谷多呈“V”字型。
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上统的中窝组灰岩、泥灰岩与松桂组的砂岩、页岩地层。
场区紧靠小金河-丽江断裂、程海断裂,新构造运动活跃,属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差地区。
根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工程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s,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
工程首部枢纽区出露的地层为松桂组(T3sn)砂页岩以及第四系冲洪积(Q4al+pl)松散堆积物,河床覆盖层厚度4~7m.松桂组地层岩性以砂岩、页岩为主,岩层总体产状N15°~25°E,SE∠45°~85°,与坝轴线大角度相交。
勘探成果表明岩体强风化带厚度2~5m,弱风化带厚度10~30m,两岸强卸荷带厚度2~5m.坝基覆盖层主要为混合土卵石,呈中密~密实状态。
弱风化砂页岩岩体呈中等~弱透水性,微风化岩体呈弱~微透水性,第四系松散层渗透性强,具强透水性。
引水明渠布置在碧源河左岸山坡上,长约4.6km,采用矩形断面,尺寸3.3m×3.3m.渠道主要置于岸坡表部的残坡积层上,少量渠道置于裸露的强风化的砂岩、页岩地层上,在渠道进口段以及通过冲沟段时渠道基础置于卵石混合土层上。
普西桥水电站坝后渗水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评价
普西桥水电站坝后渗水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评价一、引言普西桥水电站是一座位于山间峡谷中的大型水电站,拥有极大的发电潜力。
在水电站投入使用后,坝后渗水问题却成为了一个持续困扰水电站管理者的难题。
本文将对普西桥水电站坝后渗水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渗水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以评价这些处理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坝后渗水原因分析1. 地质构造普西桥水电站所在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存在着多种基岩和构造断裂带,这些构造特点容易造成地层渗透性的不均衡,形成水电站坝后渗水问题。
2. 水文地质条件水电站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也是坝后渗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水电站周围存在着大量的地下水,这些地下水对水电站坝体的渗透起着重要作用。
3. 坝体结构水电站坝体的结构可能存在设计或施工方面的缺陷,例如坝体内部的渗水管道不畅通、渗水缝隙未得到有效处理等,这也将导致坝后渗水问题的出现。
4. 天气条件季节性的降雨和融雪会增加地下水位,加速地下水对坝体的渗透,从而导致坝后渗水问题的加剧。
5. 老化和破损坝体的老化和破损也是坝后渗水的重要原因。
随着坝体的使用时间增长,坝体的渗透性能会逐渐下降,破损和老化的部位将对渗水问题起到催化作用。
三、处理措施1. 地质勘察与设计优化在新建水电站时,应对所在地区的地质构造进行详细的勘察,以便对水电站的设计进行优化,减少地质构造对坝后渗水问题的影响。
2. 加强抗渗处理水电站的坝体应采取一些抗渗处理措施,包括加强坝体的防水层、加大注浆强度等,以提高坝体的渗透性能,防止坝后渗水问题的出现。
3. 定期维护检测定期对水电站的坝体进行维护检测,及时发现老化和破损部位,对其进行修复和加固,是减少坝后渗水问题的有效措施。
4. 提高监测和预警能力在水电站周围设置监测井和监测装置,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和坝体的渗透情况,提前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坝后渗水问题的发生。
5. 完善排水系统水电站应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及时将周围地下水排除,减少地下水对坝体的渗透,从而减少坝后渗水的出现。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是指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为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科学依据。
水文地质问题广泛涉及水资源、地下水、地层结构、地下水动力学等方面,以下是对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问题的详细分析。
一、水资源问题
1. 降水量:降水量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建设需要准确预测降水量变化趋势,以便合理安排水资源的利用和调度。
2. 水文周期性:水资源的供应和需求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工程建设需要根据水文周期性合理规划和调度水资源。
二、地下水问题
1. 地下水位:地下水位对工程建设有重要影响,需要进行地下水位观测和分析,以确定工程的水源和排水方案。
2. 地下水质:地下水质状况对工程的供水和排水有重要影响,需要进行地下水质评估,以保证工程的水质安全。
三、地层结构问题
1. 地层性质:地层的稳定性和承载力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需要对地层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以及变形特性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
2. 地层岩性:不同地层的岩性对工程的建设和施工有不同要求,需要进行地层的岩性分析,以确定合适的施工方法和设计方案。
某水电站工程地质条件研究
某水电站工程地质条件研究
要:该水电站地处青海省祁连县县城。
论文以水电站库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区域地质条件,探讨了其库区及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并结合相关研究结论及提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水电站工程地质条件研究
1 研究背景
该水电站地处青海省祁连县县城八宝镇高塄村,位于八宝河下游河段。
枢纽位于祁连县城东南方约10km处,省道304线沿八宝河左岸从电站旁经过,对外交通较为便利。
工作区地处高寒山区,属大陆性气候。
气候特点表现为:地势高峻空气稀薄,太阳总辐射强;气温分布差异大,垂直变化明显;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凉爽;降水地区分布差异显著,季节变化大,降水日数多;春季受强大西北气流影响,空气干燥,多大风。
据祁连气象站观测资料,多年平均气温0.7℃,极端最高气温30.5℃,极端最低气温-39℃。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选定的规划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库区地质调查,论证水库的建库条件,对影响方案的工程地质问题及环境地质问题作出评价。
2 区域地质概况
工作区地处高寒、高海拔地区,地形地貌类型以高山峡谷为主,山脉总体呈NWWSEE向延展,海拔均在3000m~4000m,相对高差500m~1000m,河谷切割严重,受构造和洪积扇挤压河道等因素影响,河流弯弯曲曲,但总体走向呈NWW向,两岸植被发育较好,森林密布,基岩出露相对较少。
河谷两岸发育有不对称的侵蚀堆积阶地和基座阶地。
工作区出露。
思林水电站坝区岩溶水文地质特点及其对工程建设之影响1精
思林水电站坝区岩溶水文地质特点及其对工程建设之影响一、概述岩溶水文地质特点是指在岩溶地区的水文地质环境下,如地下水循环、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的特征。
思林水电站是一座位于岩溶地区的水电站,其坝区的岩溶水文地质特点对工程建设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水文地质特点、岩溶水文地质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水文地质特点1.队列孔隙结构思林水电站坝区的地质构造以灰岩为主,主要存在于板斑岩、白云质灰岩和细粒灰岩中,其中板斑岩和白云质灰岩具有典型的由长石、石英和碳酸盐岩等构成的花岗斑岩结构特征。
岩溶地区的岩石中普遍存在着大量的小孔、裂隙和缝隙,而且这些孔隙间的空隙往往呈锯齿形状,形成了队列孔隙结构。
这种特殊的孔隙结构对水的运移和渗透产生了影响。
2.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思林水电站所处的地理区域是一个地质构造比较复杂的区域,不同层次的地质岩石组合在一起,在该地区形成了各种水文地质条件。
其中,含水悬壳层是思林水电站坝区的主要水文地质条件。
这种地质条件的存在对于水的渗透、分布和流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三、岩溶水文地质对工程建设的影响1.对坝体稳定性的影响水电站坝体的稳定性是水电站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
思林水电站坝区的岩溶水文地质条件非常特殊,这种特殊的地质环境对坝体的稳定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由于岩溶地貌形成过程中的石灰溶蚀作用和生物作用等因素,在灰岩地层中往往形成了大量的洞穴、奇石和岩溶构造等。
这些岩溶构造不仅影响着岩层的物理力学特性,同时也影响着水文地质条件。
在设计坝体时,需要考虑到该地区的岩溶地质特点,特别是洞穴和岩溶构造对坝体稳定性的可能影响。
2.对水资源的保护作用思林水电站坝区存在着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这些地质条件不仅影响着水的运动,同时也对水的质量产生着影响。
高浊度、硬度大和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离子等特性,使得思林水电站坝区的地下水不适宜直接作为饮用水。
但是,水电站将其用于对发电机组发电提供重要的水源。
因此,在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岩溶水文地质对水资源的保护作用。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问题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是指利用水资源进行水利和水电开发的工程。
在水利水电工程开发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着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持久性。
水文地质问题分析是指对水文地质状况进行系统综合分析,揭示其演变规律和特点,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地质构造与地壳运动地质构造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质构造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二是地质构造对水文地质灾害的影响。
地质构造所影响的主要是地下水流的路径和速度,特别是河流穿越地区的工程;地质构造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条件,从而影响水库的蓄水和水库下游的水位。
地质构造还可能引发地壳运动,从而引起地震和地质灾害,对水电站产生不利影响。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问题分析时,必须重视地质构造和地壳运动的特点与规律,充分考虑水文地质条件和灾害风险。
二、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是指地下水位、水文地质构造、渗透性、水源补给条件等一系列水文地质要素。
水文地质条件对水利水电工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下水位地下水位是指水文地质中地下水的上升高度和水位分布规律,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水文地质问题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地下水位的高低和分布规律直接影响着水库的蓄水和排泄、地表水的补给与消耗、地下水位变化与水库运行的协调。
2. 渗透性渗透性是指储水层或地层内渗透水分子的能力,它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水文地质问题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渗透性直接影响着水库的渗漏和渗透,若渗透性过大,就会导致水库渗漏严重,影响水库的蓄水量和安全性;渗透性过小,又会影响水库的缓冲能力,增加了库区的泥沙淤积。
3. 水源补给条件水源补给条件是指地下水层或地表水体对水库的补给能力。
水源补给条件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水文地质问题尤为重要,它关系着水库的蓄水量和水电站的发电能力,也关系着水库下游的水位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研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研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引言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与地质勘测不可分割,近些年来,水利水电工程方面的地质勘查已经有了比较快速的进步,尤其是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以及遥感技术和物探技术等四个方面的发展,更是为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水文地质勘查概述水文地质简而言之就是岩土结构中的地下水情况,地下水是影响岩土体工程特征的主要因素,在水电水利工程的施工设计中,需要将这个问题作为重点的研究内容,必须要经过一系列全面系统的勘查和分析之后,才能够制定和设计施工技术。
要明确水电工程的地质条件以及地下水赋存,形成以及变化规律等。
工作人员在实际勘查过程中,需要从地质性质,岩土类型以及地质结构等方面入手,全面分析和了解水文地质的各项参数,水文地质勘查讲究方法和策略,如果那个方面做的不够,不到位,必然会影响勘查的结果,导致地下水危害,并给工程带来一定的不安全隐患。
基于这个方面,水文勘查过程中,除了要做到明确水利工程项目的各种地质问题,还应该充分考虑地下水所带来的影响,有效方式地下岁对建筑物以及岩土工程所带来破坏。
并积极制定各种合理的建议以及预防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危害以及损失。
二、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查的主要方法1.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通常人们又将这项技术称之为GIS,是一信息系统为基础,通过制动柱状图、平面图以及等值线图工程图片而进行相关数据分析的一种技术,目前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地质勘查中中应用比较广。
2.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全球定为系统我们并不陌生,在我国应用的时间也相对较长,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的定定位以及测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非常有效的解决跨沟,跨河以及传递等多种问题,同时还能够进行一些高精度的测量,实现了勘查水平与质量的双重提高。
3.工程物探技术的应用从目前我国工程物探技术的发展来看,其中钻孔彩色电视系统以及地球物理层析成像技术是比较完善的额,其中钻孔彩色电视系统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在性能方面非常稳定,同时集成度高,并且在电路设计上也十分合理。
缅甸滚弄水电站坝址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坝基渗漏问题处理研究
பைடு நூலகம்
第 "" 卷第 # 期 ! $%&' 年&$ 月
缅甸滚弄水电站坝址区水文地质条件 及坝基渗漏问题处理研究
曾!晓!波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0%%%% " 摘!要 缅甸滚弄水电站坝址区地下水位分布低缓#在勘探控制范围内两岸无明显高于正常蓄水位的地下水分布$ 本文分析了坝 址区的地下水位分布低缓的主要原因#同时研究了坝址区岩体透水性与岩性% 岩溶程度及岩体风化联系密切$ 通过研究表明电站 可能存在坝基渗漏的风险# 通过数值模拟计算表明渗漏量对水库水位的影响十分有限# 局部渗漏地段可以通过常规的帷幕灌浆手 段进行防渗处理$ 关键词 水电站& 水文地质& 数值模拟& 坝基防渗 中图分类号 . $$&C $!!!文献标志码 / !!!文章编号&%%" , *+%0 $%&' %# , %%0" , %#
图 &!坝址区河谷岩性空间分布示意
'; 0%(1 + 2 # 低于正常蓄水位高程 高程均限于 ##01 0&* 2 #说明在勘探控制范围内两岸无明显高于正常 蓄水位的地下水分布$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复杂#第四系活动断裂发育# 工程 区 相 应 的 地 震 基 本 烈 度 为 - 度# 属 较 不 稳 定
&%P 坝址区地下水位的变 的水力坡降位于 &P ; 化沿河谷两岸爬升缓慢地下水位低平
"!岩体透水性
坝址区虽多为钙质砂岩及岩屑角砾岩 但砂岩 和岩屑角砾岩中的碳酸盐成分含量极高属可溶岩 岩溶作用明显 坝址区岩体透水性与岩性 岩溶程 度及岩体风化联系密切 图$ ; ( 为坝址区主要钻孔风化线岩溶率及透 水性对比关系图由此成果可以看出 & 岩屑角砾岩及紫红色砂岩的线岩溶率较发 育左岸弱于右岸 左岸的弱风化岩体 弱下 线岩 &%1 "P微新岩体为 01 $P ; (1 *P 右岸 溶率为 % ; 线岩溶率弱风化岩体为 "'1 'P ; #%1 (P 微新岩体 %1 0P ; '1 0P河床部位基岩基本未发生岩溶作用 线岩溶率近于 % $ 岩体透水率随着岩体风化减弱和深度加深 呈逐渐变小的趋势弱风化岩体属中等透水微新岩 体多为弱透水 根据坝址区勘探资料分析 坝址区相对不透水 顶板 U A 分布较深 坝址区左岸埋深一般 '% "" @ ; &$% 2 右岸埋深一般 (0 ; &%% 2 河床部位埋深 一般 #0 ; &%% 2 且向两岸高处相对隔水层顶板抬 升较明显
某水利枢纽工程库区地质条件及评价
某水利枢纽工程库区地质条件及评价摘要:本文以某水利枢纽工程库区为研究对象,在实地工程地质勘察获取野外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区域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探讨了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论述了水库蓄水后诱发地震的可能性。
关键词:库区;区域地质;工程地质条件1工程地质概况1.1地形地貌工程区区域内的南部为高中山地貌,东侧形成阿尔金山区中低山地貌,广大的北侧洪积扇和冲洪积平原,属相对沉降区。
工程区所在区域地势总体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地形呈南北阶梯状下降。
工程区位于阿尔金山与冲积洪积扇和冲洪积平原地貌单元交汇部位。
工程区共发育九级阶地,Ⅸ级阶地河拔170m左右,阶地面较连续,Ⅰ~Ⅷ阶地均不连续,在左右岸呈零星发育。
阶地前缘多为近直立的陡坎,尤其是高阶地往往河坎边形成高差100m以上陡壁。
1.2近场区地质构造近场区大地构造位置在塔里木地块南部边缘与阿尔金山断隆、东昆仑褶皱山系交汇地域。
地貌属于藏北高原北麓与塔里木盆地的衔接地带。
水利枢纽位于臣河出山口,属该河流中游段的顶端位置。
近场区地质基本由三块组成:臣河东部的阿尔金山断隆;阿尔金大断裂以南的昆仑山晚古生代褶皱造山带;臣河以西及拟建水库下游沿河地域,属山麓高位的第四纪冲洪积砾质台地。
近场区受青藏高原急剧隆升的连带,地壳处在翘升状态。
因此,河流深切,峡谷发育,河谷呈深槽形,一般深达100~170m,纵坡度10~17‰,河道较直,河流两岸由Q2砾石层构成的谷壁陡立。
近场区地壳新构造运动强烈,地势变化大。
峡谷是近场区臣河谷地貌的基本形态。
近场区断裂发育以NE走向为主,其中较大规模的断层分别为江尕勒萨依断裂(F2),近场区仅涉及该断裂的西段;阿尔金断裂(F3),这是区域性大断裂,近场区隶属于该断裂的中部地段;在上坝址右肩部下游附近,存在一条规模相对较小,走向与阿尔金断裂基本平行的次断层—断层(f17)。
1.3构造稳定性评价工程区区域上处于塔里木地块与青藏块体的边缘地带。
某水库坝址工程地质条件及坝型比选研究
某水库坝址工程地质条件及坝型比选研究本文重点研究某水库坝址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坝型比选。
首先,对该坝址的地形、地质构造、岩性及地貌等情况进行了详细描述。
其次,对该坝址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进行了分析及防治措施建议。
最后,根据该坝址的地质条件,比较研究了重力式混凝土坝、拱坝和土石坝三种坝型的适用性和经济性,并提出了最佳的坝型选取方案。
一、工程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某水库位于山间,周围山势陡峭,地势高差较大,有较多的沟壑和崩坡,地形地貌复杂。
2.地质构造:该地区属于山地地形,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变质岩等组成。
基岩呈东南、西北向长条状展布,有多处断层和褶皱构造。
3.岩性:该地区的岩性种类较多,由于地质构造的影响,同一类型的岩石也具有不同的物理机械性质。
花岗岩和片麻岩的耐候性较好,但变质岩的耐候性较差。
4.水文地质条件:该地区有明显的季节性降雨,且径流为暴雨径流,多发洪水。
地下水位深度较浅,易受降雨影响。
二、潜在地质灾害分析及防治建议1.滑坡:该地区的岩石性质复杂,地势陡峭,多崩坡。
在坝址建设中需要对滑坡进行详细调查,并对岩壁开挖等工程进行加固防滑处理。
2.泥石流:该地区季节性降雨较多,有一定的泥石流风险。
建设坝址时,需要对潜在泥石流隐患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如采用拦砂坝等。
3.地震:该地区位于地震带上,有一定的地震风险。
在坝址建设中需要考虑地震设计,选择适宜的坝型及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
三、坝型比选1.重力式混凝土坝重力式混凝土坝适用于岩性较稳定且无活动断层或断裂的地区。
由于该地区存在多处断层和褶皱构造,重力式混凝土坝应避免在断层上建设。
2.拱坝拱坝适用于岩性相对稳定的地区,且地形地貌适宜拱坝型式。
由于该地区地形较为复杂,拱坝可能出现地基开挖困难等问题。
3.土石坝土石坝适用于地质构造较复杂、泥石流等较为严重的地区。
由于该地区降雨较多,土石坝建设需要避免坝体内部的积水情况。
四、坝型选取建议考虑该水库坝址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潜在灾害风险,综合分析三种坝型的适用性和经济性,建议采用土石坝作为建设方案。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问题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是指以水力发电作用为主要目的,利用水能资源开展的工程建设活动。
而水文地质是指水在地下和地表过程中对岩石、土壤等地质单元的影响及其变化成因的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问题分析涉及的内容非常复杂,其中包括水文地质勘察、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地下水与表层水的关系、洪水频率分析以及水库的泄洪设计等。
本文将就此展开分析。
一、水文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前不可或缺的环节,其主要目的在于明确施工工程所处地区地下水资源分布和水文地质地质条件,为后期工程的建设以及水电站的运行提供科学的参考和支撑。
水文地质勘察主要包括对地下水水位时空变化、地下水化学特征、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地质构造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尽可能地减少对施工的影响,为施工提供可靠基础数据,同时优化整个工程建设过程。
二、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地下水形成的主要方式有降雨入渗、河湖水源渗漏以及地下水流路的补给等。
地下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地形、地层性质和气候等。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对于工程施工和运行均有重要意义。
人工的水库、水渠系统或者较强的地下水开采工程也会对地下水的分布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地下水与表层水的关系地下水与表层水的关系是水力发电和工程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
地下水的影响可包括挖掘、地质条件、建设物的布局等。
这些因素有时候将不能正确地处理,会对地下水形成较大的干扰和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科学的水文地质评价来帮助人们更好地评估水力发电和工程施工的影响。
四、洪水频率分析洪水频率分析是水力发电和工程施工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需要对历史洪水数据进行有效的统计和分析,对过去的洪水事件情况进行科学的判断,以便预测未来的洪水情况。
该分析需要同时考虑气候、水文地质和人为干扰等多方面因素,以便更好地进行水文学预测,制定出更合适的洪水应对措施。
五、水库的泄洪设计水库的泄洪设计需要结合地质、工程和水文的多种因素,以便对水库泄洪方式的选择、闸门尺寸的确定等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决策。
某水库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总717期第十九期2020年7月河南科技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某水库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唐瑶熊灿娟陈丽犹茜董柏材(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六盘水553004)摘要:为准确评价某水库的工程地质条件,本文综合该水库现场踏勘、钻孔以及平硐等勘察资料及室内试验成果,对坝址区主要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论证及评价。
结果表明,该水库坝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两岸山体较宽厚,库岸稳定,河流河床及岸坡覆盖层不厚,岩体风化不深,弱风化下部岩体作为大坝基础持力层可满足设计荷载要求。
左右两岸T1yn1属弱岩溶地块,坝址区为强可溶岩,因此形成管道型及裂隙渗漏的可能性均较大,需要进行坝基和两岸防渗处理。
关键词:水库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中图分类号:TV2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0)19-0067-03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Evaluation of Dam Site of a Reservoir TANG Yao XIONG Canjuan CHEN Li YOU Qian DONG Baicai(Liupanshui Normal College,Liumanshui Guizhou553004)Abstract:In order to accurately evaluate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a certain reservoir,the main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dam site were demonstrated and evaluated in detail based on the field survey,drilling and adit survey data and laboratory test result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dam founda⁃tion of the reservoir are good,the mountains on both banks are relatively wide and thick,the reservoir bank is stable, the overburden layer of river bed and bank slope is not thick,the rock mass weathering is not deep,and the rock mass under the weak weathering can meet the design load requirements.T1yn1on the left and right banks belongs to weak karst block,and the dam site area is strongly soluble rock.Therefore,it is possible to form pipeline type and crack leakage,so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anti-seepage treatment for dam foundation and both banks. Keywords:reservoir dam site area;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topography;lithology某水库位于贵州省盘县淤泥乡与鸡场坪乡之间,处于乌都河左岸一级支流乌图河上游,坝址区距县政府所在地红果镇约66km。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问题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对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
首先通过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对工程所处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了研究,然后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等情况。
接着提出了解决水文地质问题的方案和防范措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最后通过实际案例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从中总结出了水利水电工程中水文地质问题的特点和规律。
本文旨在为相关工程提供科学有效的水文地质问题解决方案,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问题分析、调查方法、解决方案、防范措施、案例分析、结论1. 引言1.1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问题分析引言水利水电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水文地质问题是其设计、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挑战。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问题包括地质条件复杂、水文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地下水位波动等多种因素,对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水文地质问题分析在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工程所处地区的地质和水文特征,为工程设计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水文地质问题分析还可以帮助工程管理者及时制定应对措施,降低工程风险,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
本文将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案例,探讨水文地质问题调查方法、问题分析、解决方案和防范措施,旨在为相关工程的设计、建设和运行提供参考。
通过深入研究水文地质问题,可以更好地保护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和稳定,促进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水文地质调查方法水文地质调查方法是水利水电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对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营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进行水文地质调查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的方法来获取准确的资料。
地质勘探是水文地质调查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地质钻探、地质剖面观测等方式,可以获取地层的分布、性质和构造等信息。
水文调查是另一个重要的方法,通过测量水流速度、水位、水质等信息,可以掌握水文地质状况。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水利水电工程的水文地质勘察策略:一是水文地质勘察概述,阐述了水文地质勘察的工作内容、特点及重要性;二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方法,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工程物探技术、遥感技术四个方面;三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分析,包括边坡、坝基岩体、水库工程地质问题分析三个方面。
一、水文地质勘察概述地下水作为岩土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对基岩土体的工程特性造成直接影响。
在水电工程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应当通过一系列的勘探、测绘和试验,明确水电工程建设的地质条件,掌握地下水的赋存、形成、水质水量变化规律、运动特征等特点,为制定排除或利用地下水措施提供水文地质方面的依据。
在实际的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要对勘察得出的工程地质性质、岩土类型、地质构造等方面开展研究与分析,详细了解水文地质参数。
如果在水文地质勘察中,没有运用有效的勘察方法与勘察策略,就可能导致对水文地质问题的了解不够深入,甚至在工程设计中忽略水文地质问题,导致由地下水引发的岩土工程危害问题。
为此,在水文地质勘察中,除了要查明与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相关的地质问题,而且要考虑到地下水的作用及影响,防止地下水对建筑物和岩土体造成影响。
此外,要对地下水的作用和影响提出合理的建议,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预防和治理,为工程设计以及施工提供水文地质信息方面的支持,以减少或消除地下水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危害。
二、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方法(一)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又被称为GIS技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制作柱状图、平面图、等值线图和剖面图等工程地质图件,对图像、图形和空间数据开展处理和分析,并开展相应的空间分析及属性数据的数据库管理。
(二)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又被称为GPS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定位控制及测量中,由于其具有高程控制方面的功能,可以有效解决跨沟、跨河水准难以传递的问题,也能在通视条件差、勘察区控制点少的区域开展地质勘察。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问题分析一、引言水利水电工程是指利用水资源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包括水库、引水渠、水电站等工程。
水文地质问题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包括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地质灾害和水文气象条件等。
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各种水文地质问题,保障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地下水水文地质问题分析1.地下水资源地下水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为水利水电工程提供丰富的水源,但也需要考虑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问题。
需要对工程建设区域的地下水资源进行充分的水文地质调查和评估,确定地下水的储量、水质和补给来源,以保证工程的水资源供应。
2.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地下水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下水的涌水和渗流对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二是地下水的水质对工程设施的腐蚀和损坏。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和施工前,需要充分考虑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采取有效的防护和治理措施,保障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1.地质灾害类型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原因引起的自然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
这些地质灾害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行产生严重的影响,可能导致工程设施的损坏甚至灾难性事故。
需要对工程建设区域的地质灾害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和预测,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降低地质灾害风险。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地质灾害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护岸、挡土墙、排水系统等,用于加固和稳定工程设施。
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救援等,用于及时发现和处理地质灾害事件,保障工程的安全运行。
四、水文气象条件分析1.气候条件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行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包括气温、降水、风力等。
不同的气候条件对工程的设计和运行产生不同的影响,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设计和运行工程设施。
水电站坝址岩溶发育情况探析——以某水电站为例
坝区岩体风化分为强 、 、 ~ 弱 微 新鲜三个带 。 强风化岩体裂
方解石含量一般小于 1 , % 浅灰色部分含量稍高 , % ~1 % , 为9 0 其它矿物如高岭石 、 不透 明矿物含量均小于1 ( %;生物碎屑 ) 灰 7 ' 4
技 术 研 发
T CH L0 N E N0 GY A D MAR T KE
Vo . 8 No9 2 11 . . . 0l 1
水 电站坝址岩溶发育情 况探 析
以某水 电站为例
魏 宇
( 西 水 利 电 力 勘 测 设 计 研 究 院, 西 南 宁 广 广 502 ) 3 0 3
层 岩 石 中。
( ) 区域地质背景看 , 1从 该坝址位于岩溶地区 , 整体的构造 线为近顺河 向 ,其 中距 坝址最近 的断层为小环 江区域性正断 层 ,该 断层基 本上 平行 小 环江 分 布 ,最近 处距 离该 坝址 约
22k 最 近处 距库 区约 0 m, . m, . k 断层 长6 m, 6 4k 断层走 向线弯
条件 。 根据物探 电法和孔 间C 穿透试验成果分 析 ,也大体印证 T 了钻探和测绘成果。下坝线 河漫滩大 多基岩裸露 , 地形起伏杂
下坝线右岸下游约2 处 为冲沟终点 ,表 现为落水 洞 , 0m 洞 深81 25m . ~1. 不等 , 洞壁见基岩出露 , 主要 为( 生物碎屑 ) 灰岩 , 溶蚀 裂隙发育 , 一组走 向为E W向, 向N, 角为8 。~8 。 与 倾 倾 0 5,
于水库正常蓄水位 , 但距离小环江较远。
坝址 区出露的地层 为石炭 系中统及第 四系 , 基岩总体上呈 北东 ~南西 向展布。第 四系地层 主要为冲积含砂粉土及粘 土。
水库坝址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水库坝址水文地质条件分析1水文地质条件岩(土)体透水性,根据坝址区岩(土)体根据钻孔压(注)水试验取得透水率,统计结果见表2。
从表2中可看出坝址内岩(土)体透水率(q)一般在2.8~112.3Lu之间,属弱~极强透水岩(土)体。
其中,Q松散堆积物、全、强风化岩体以及挤压破碎带之透水率(q)均大于5.0Lu,为含水透水岩体,弱、微风化岩体之透水率(q)一般小于5.0Lu,为相对隔水岩体。
坝址区相对隔水层(带)为弱风化下带~新鲜岩体,设计防渗透标准为透水率≤5Lu,分布连续。
其埋深:左岸32~80m;河床30~32m,右岸30~108m。
对于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坝轴线的大坝位置均置于砂泥岩之上,属同一个水文地质单元,坝址两岸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通过两岸岩土体孔隙、裂隙径流,向老谣河排泄,老谣河为坝址区最低排泄基准面。
2坝基岩体质量评价本工程分析结合工程规模及推荐坝型来确定建基面:原则上清除强风化上部强卸荷松动、变形岩体及松软土石,以强风化带中下部弱卸荷带岩体为建基面。
据此,坝基清基深度为:左岸3.5~6.0m,河床2.5~3.5m,右岸1.0~4.5m。
坝基岩体质量为建基面岩体质量。
根据《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对工程区坝基岩体进行工程地质定量分级,计算公式采用BQ=90+3Rc+250Kv。
其中:BQ———表示岩体基本质量指标;Rc———表示岩石饱和抗压强度(室内试验值);Kv———表示岩体完整指数。
使用该公式时遵守以下限制条件:①当Rc>90Kv+30时,应以Rc=90Kv+30代入计算BQ值。
②当Kv>0.04Rc+0.4时,应以Kv=0.04Rc+0.4和Rc代入计算BQ值。
3坝基渗漏、绕坝渗漏分析及处理建议3.1坝基渗漏、绕坝渗漏分析坝址区内分布有第四系松散孔隙含水透水层、全强风化岩体孔隙~裂隙含水透水层及挤压破碎带含水透水层,透水层透水性中等~极强,层厚较大;据钻孔揭露,右坝肩凸出山脊,河床1680m高程附近为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及含砾砂岩接触带,受河床卸荷作用等的共同作用,该带岩体较破碎,且其渗透系数较大,为一透镜体,山脊地下水位受其影响略高于河水位,远低于正常蓄水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水电站坝区水文地质条件研究
发表时间:2018-03-07T12:18:46.56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作者:靳锴樊学文余国祥宋宇[导读] 某水电站水库正常蓄水位高程825m,水库总库容206亿m3,电站枢纽由拦河坝、泄洪消能设施、引水发电系统等主要建筑物组成。
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14
摘要:水文地质条件是进行坝址及地下建筑物防渗排水设计的重要依据。
本文在查明坝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坝区水文地质结构、水化学特征及岩体渗透性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分析表明,坝区裂隙水埋藏及渗流复杂,坝基岩体以弱透水性为主,存在坝基渗漏及绕坝渗漏问题。
坝区渗透稳定问题主要是软弱结构面的渗透稳定问题。
通过设置防渗帷幕,可以减少坝基渗漏及绕坝渗漏,防止产生渗透变形。
关键词:水文地质结构、水化学特征、岩体渗透性、渗透变形
1 前言
某水电站水库正常蓄水位高程825m,水库总库容206亿m3,电站枢纽由拦河坝、泄洪消能设施、引水发电系统等主要建筑物组成。
坝型为混凝土双曲拱坝,坝顶高程834m,最大坝高289m。
地下厂房分别布置于两岸山体内,电站装机容量16000MW。
2 坝区基本地质概况
坝区属中山峡谷地貌,地势北高南低,向东侧倾斜。
河流由南往北流,河谷呈左岸低、右岸高的不对称“V”字型。
坝区位于联合乡背斜东翼,大跨山向斜西翼,为倾向SE的单斜构造,岩层产状N35~55°E,SE∠15~20°,缓倾上游偏右岸坝区出露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组(P2β)玄武岩,岩性有块状玄武岩、柱状节理玄武岩、角砾熔岩、凝灰岩。
玄武岩岩质坚硬,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大于90MPa;凝灰岩岩质较软,为17MPa。
3 坝基岩体及结构面分类
坝基岩体分类定性指标取岩性、岩体风化卸荷、岩体结构、错动带发育程度、地下水,定量指标取声波波速、地震波波速、岩体块度或RQD值、错动带间距、透水率。
根据以上分类指标,结合现场岩体力学试验成果,将坝基岩体共分为Ⅱ1、Ⅱ2、Ⅲ1、Ⅲ2、Ⅳ1、Ⅳ2、Ⅴ共四类七个亚类。
根据胶结程度、起伏程度、物质组成等,将软弱结构面分为岩块岩屑、岩屑夹泥、泥夹岩屑型。
软弱结构面一般宽5~30cm,带内物质多见岩屑、泥质。
4 水文地质条件
坝区地下水主要有覆盖层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潜水。
部分钻孔在揭露缓倾角错动带等结构面时,孔内地下水位出现抬升的情况,因此坝区还存在局部裂隙承压水。
坝区地下水位具如下特征:
(1)坝区两岸地下水位埋藏深,除近河边孔外,埋深多在100m以上,其中左岸埋深范围变化相对较小,埋深在100~170m。
右岸岸坡陡峻,埋深范围变化大,为100~400m。
(2)左岸随距河谷水平距离的增大,水位逐渐抬高,与地形对应性较好,可划分为三段。
第一段为近河谷段(距河边150m内),水位低缓,可形成较统一的水面,与河水位基本一致,水力坡降在5%以下。
第二段为岸坡段(距河边150~350m范围内),与陡峻的地形一样,水位高程急剧变化,水位差达150m,水力坡降50%~100%,是地下水活动最强烈的地段。
第三段为坡顶段(距河边350~550m范围内,一般距谷肩100m以里),该段地下水位相对较统一,水位埋深在100~150m之间,水面与地形面坡度基本一致,水力坡降约10%。
右岸近河谷段地下水位与河水位基本一致。
其余水位高程分布散乱,高低悬殊,相邻钻孔水位差可达百米,水力坡降自10%~300%均有分布。
(3)两岸地下水位变幅在1.7~21.1m之间。
近河谷段水位变幅大,为10~20m,与河水位变幅一致。
远离河谷段水位变幅在10m以下,干湿季节水位差别不大,表明降水难以直接下渗补。
5 水文地质结构特征
玄武岩水文地质结构以裂隙结构为主,可进一步划分为块裂结构、网络裂隙结构和脉状结构。
脉状结构由断层及缓倾错动带构成,构成渗流场的主干网络。
脉状结构在垂直结构面方向上阻水,平行于结构面方向导水,具有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
错动带上、下盘有相对独立的水流系统,上盘岩体裂隙水接受垂向补给后,主要沿错动带水平向往岸坡排泄,少量垂直向下排泄。
由于地下水主要发生近水平向流动,下盘岩体垂向上得不到充足的补给,便产生了分层现象,钻孔揭穿缓倾角错动带时,地下水位突降。
6 水化学特征
两岸裂隙水分浅部、中部和深部三个水质带。
浅部水质带与地表水相近,水质类型以HCO3--Ca2+?Mg2+为主,或HCO3-?SO42--Ca2+?Mg2+,分布于距岸坡水平距离50~100m的块裂结构岩体内。
中部水质带为浅部重碳酸盐型水向深部硫酸盐型水的过渡带,水质变化较大,与浅部裂隙水最大区别是K++Na+增加、Ca2+、Mg2+减少,弱酸减少、强酸增加,水质有HCO3--K++Na+、HCO3-?SO42--Ca2+? Na+等类型。
深部水质带分布于离岸坡水平距离约200m的山体内,水质类型主要为CO32-?SO42--K++Na+、PH值大于9的强碱性极软水。
坝区地表水、岸坡裂隙水对混凝土不具腐蚀性,但深部水质带对混凝土具溶出类腐蚀性。
7 岩体渗透性研究
通过现场大量的原位试验及室内试验,查明了坝区各类岩体及软弱结构面的透水性,见表1、表2。
表1 玄武岩渗透系数建议值
9 处理建议
(1)坝基岩体以以弱透水性为主,相对隔水层埋深变化大;坝基岩体内缓倾角错动带贯通性好,其渗透性大都比围岩大一个量级。
大坝存在坝基渗漏、绕坝渗漏问题,建议沿线进行防渗帷幕灌浆,帷幕应进入相对隔水层内一定深度,帷幕下游设置排水措施,以便有效减低渗压,防止渗透变形。
(2)对渗透稳定性较差的脉状结构,应加强灌浆,并增设排水廊道或排水孔,降低扬压力,控制其渗透变形。
10 结论
(1)坝区玄武岩裂隙结构可划分为块裂结构、网络裂隙结构和脉状结构三个次一级结构。
缓倾角错动带在水平面上呈导水性,在垂向上呈阻水性,起到了相对隔水层的作用,在空间上与玄武岩构成互层状结构,使得坝区两岸地下水流具有分层性。
(2)除近河边孔外,两岸地下水均埋藏较深。
除近河边孔地下水水位变幅较大,且与江水位变幅一致外,两岸地下水水位一般变幅不大。
(3)根据现场大量试验,坝基岩体渗透系数在1.0×10-5~1.0×10-3cm/s之间,结构面渗透系数在10-4~10-2cm/s量级,脉状结构临界水力坡降0.6~3.5。
(4)坝基岩体以弱透水为主,并发育脉状透水结构,存在坝基和绕坝渗漏,应采取防渗措施,帷幕深度应进入相对隔水层。
软弱结构
面易产生渗透变形,建议在结构面发育部位加强灌浆,并增设排水廊道或排水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