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

合集下载

江西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江西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江西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1)培养目标:培养心智健全,专业技能和基础知识扎实,具有敬业精神的中国社会史和区域社会经济史专业高素质人才。

使之既能胜任高等院校文史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又可以在科研院所和其他部门从事与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的工作。

具体要求是:1、拥护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有责任感。

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社会进步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2、勤奋学习,学风严谨,多问多练,比较全面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有比较积极的独立工作意识,勇于解决问题。

能熟练掌握并运用一门外语。

3、具有健康的人格和体格。

培养内容:课程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方式。

考试成绩按100分制评定,考查成绩按合格、不合格评定。

学位课程一律采取考试方式,75分为及格,非学位课程60分为及格。

选修课程可视授课情况采取考试或考查方式。

建立研究生分流培养的机制,配合多规格多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阶段性考核。

如通过中期考核方式评优而未通过中期考核者,不得进入学位论文阶段;通过开题报告或文献综述,选拔培养对象,重点扶持;论文撰写后期仍表现出科研能力存在严重问题者,推迟答辩时间。

中期考核应在入学后第4学期末进行。

1、社会调查及收集资料、外出访学、参加学术会议等,一般安排在第4学期或第5学期,调查的范围、路线须经导师同意批准,时间不超过3周(必要时可延长1周)。

进行社会调查者,须上交调查报告或记录。

外出访学收集的史料原件应交教研室存档,访学经过应向导师作全面汇报。

参加学术会议必须先写出学术论文,并经导师审阅。

研究生在读期间,社会调查、收集资料、访学和开会等活动只能进行一次,也可结合于一次完成。

2、研究生的教学实践环节包括平时协助导师为本科生辅导、批阅作业和试卷等。

此外必须在第4或第5学期为本科生试讲本专业课程1门,讲授内容及时间不少于8课时,讲课教案须经原任课教师审阅并经导师批准后使用。

教学实践成绩由参加听课的导师群体评定。

江西师范大学博、硕士毕业研究生学历与学位注册信息填写说明

江西师范大学博、硕士毕业研究生学历与学位注册信息填写说明

江西师范大学博、硕士毕业研究生学历与学位注册信息填写说明江西师范大学博、硕士毕业研究生学历与学位注册信息填写说明每位学位获得者(毕业生)必须亲自登录此系统,并认真填写个人信息.该信息将用于上报国务院学位办作学位授予信息汇总、统计和学历及学位证书认证等方面工作。

学位获得者(毕业生)个人的学历及学位证书也以此系统所提交的信息为准,如因个人填写不规范、填写虚假信息或未登录系统填写信息而产生的一系列后果由学位获得者(毕业生)本人负责。

一、培养层次(学位种类)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和培养模式分为双证教育(毕业和学位证书)和单证教育(学位证书),其形式为:双证教育为全日制攻读;单证教育为在职攻读。

学历教育博士: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俗称统招博士);学历教育硕士: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俗称统招硕士);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法律硕士;会计硕士;体育硕士;教育硕士;艺术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建筑学硕士;翻译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农业推广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和MBA(工商管理硕士)。

以上“硕士专业学位”均包括全日制攻读和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和高等学校教师攻读硕士学位:(表中申请号码为学员的学号)。

同等学力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是指在读期间需通过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外语考试和学科综合考试,方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最后获得硕士学位的学位种类;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是指高校教师人员通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GCT)”后,取得入学资格,再通过学习和论文答辩,最后获得硕士学位的学位种类。

二、填表须知①此系统页面中,所有带“*”项目为必填项,请如实填写:姓名拼音:填小写字母,如傅修延(fuxiuyan);入学年月:填当年的9月(在职人员填当年的4月);同等学力和高校教师表中“申请学位年月”与“入学年月”一致。

②身份证件类型:本系统统一默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

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

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

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1. 简介硕士研究生培养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环,旨在培养具备高水平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

本文将探讨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具体要求。

2. 学术素质要求硕士研究生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学术素养,能够熟练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研究。

他们应该具备广泛的学术视野,能够理解和掌握本领域的前沿理论和技术。

3. 科研能力要求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科研能力。

研究生应该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设计并完成科研项目,撰写科研论文,并具备发表论文的能力。

4. 创新能力要求硕士研究生应该具备创新精神,能够在本领域进行独立思考,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他们应该能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提出创新的科学观点。

5. 实践能力要求硕士研究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他们应该具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学术交流能力要求硕士研究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学术交流能力,在学术会议上能够自信地进行报告和演讲,并与其他学者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

他们应该能够有效地传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能够理解他人的研究。

7. 必修课程要求硕士研究生应该完成一定的必修课程,这些课程包括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和研究方法课程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他们应该能够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8. 科研项目要求硕士研究生应该参与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实施,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科研任务。

通过参与科研项目,他们能够了解科研的全过程,培养科研能力和科研素质。

9. 学位论文要求硕士研究生应该完成一篇学位论文,这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学位论文应具备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能够体现硕士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

10. 学术道德要求硕士研究生应该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保持诚实、严谨和可靠的科研态度。

他们应该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并能够正确引用和参考他人的研究成果。

11. 课程评估要求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应该进行课程评估,以确定其学术水平和培养效果的达标情况。

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03)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需要的,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能够从事体育学术研究、体育教学、运动队教练或者体育科技产品研发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体育人才。

具体要求包括: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学风严谨,具有实事求是、不断追求新知、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奉献精神。

2、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和系统的体育专业知识,拥有一项及以上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技能。

3、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本学科外文文献的阅读,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科学论文写作能力。

4、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二、培养方向1、培养方向1—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与社会发展(尹国昌、李爱民、钟建伟、黄福华)体育经营与管理(朱桂林?、徐国根、张军献、李先长)体育文化研究(罗林、程其练、刘欣然、项建民、郑国华)2、培养方向2—运动人体科学运动身心适应(黄文英、殷晓旺、丁伟祥、詹晓梅)运动生理生化(李江华、聂晶)体能与康复(郑松波、王炜)3、培养方向3—民族传统体育学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李先长、王晓明、郎永春)民俗体育研究(朱桂林?、洪熊、刘磊)民族传统健身原理与方法(程其练、郑松波、徐美琴)4、培养方向4—体育教育训练基础理论体育信息化(郭开强?、詹晓梅、聂晶、袁艳)体育教育训练的生物学基础(黄文英、李江华)学校体育基本理论(尹国昌、谢彬、曹烃、刘建坤)5、培养方向5—体能类项目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程其练、周美芳、何耀昕、黄达武?)体操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王次农、王燕、邱达明)体操是体能类吗?专项体能项目教学理论与方法(饶永辉?、戴永冠)6、培养方向6—球类项目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篮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罗林、林蔚、李爱民、陈志丹)足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朱桂林、虞勇、贺新奇)球类专项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万仲平、郭开强、邓朝辉、杨德敏)三、学制学制3年。

江西师大研究生院

江西师大研究生院

江西师大研究生院江西师大研究生院是江西师范大学下设的研究生教育单位,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54年建校的江西省师范专科学校。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研究生院已成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作为江西省首批硕士研究生教育试点高校,江西师大研究生院致力于培养具备一定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学院设有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体育学、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等一系列学科门类。

覆盖了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体育学、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等领域。

研究生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为学生提供有利的科研环境和资源支持。

学院拥有一批高水平的导师团队,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

同时,学院积极开展各类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和研究平台。

近年来,研究生教育在江西师大研究生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学院在标准化管理、课程设置、导师团队建设、科研项目引进等方面不断创新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培养水平。

一大批优秀毕业生走上了学术研究、教育教学、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等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江西师大研究生院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发挥积极的作用推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同时,学院也不断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合作平台。

江西师大研究生院致力于成为国内一流的研究生教育机构,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的高层次人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在未来的发展中,学院将继续秉持“明德、博学、审问、笃行”的校训,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培养更多优秀的研究生,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多的贡献。

江西师范大学翻译硕士专业日语笔译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江西师范大学翻译硕士专业日语笔译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江西师范大学翻译硕士专业(日语笔译)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日语笔译人才。

具体要求为: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学风。

热爱日语翻译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2、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日语专业知识,掌握坚实宽广的翻译理论知识。

3、具有较强的日语语言运用能力、熟练的翻译操作技能,具备能够胜任不同专业领域所需的高级翻译工作。

4、掌握一门第二外语。

二、招生对象一般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具体报考条件以学校正式颁发的招生简章为准。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四、主要研究方向日语笔译五、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并与翻译领域任职资格认证相衔接。

课程设置分必修课、选修课、翻译实践等3个模块,其中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方向必修课。

课程学习(含翻译实践)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且一般不高于42学分。

同等学力考生需要补修两门以上的日语专业课程,但不计入总学分。

(一)公共必修课(6学分)1、政治理论(3学分)2、中国语言文化(3学分)(二)专业必修课(6学分)1、翻译概论(2学分)2、基础笔译(2学分)3、基础口译(2学分)(三)方向必修课(8学分):1、文学翻译(4学分)2、文化旅游翻译(2学分)3、翻译研究方法论(2学分)(四)选修课(至少选12学分)1、第二外语(限定选修课,2学分)2、中日翻译简史(2学分)3、日语古文翻译(2学分)4、中国典籍日译(2学分)5、译介学(2学分)6、日语文体概论(2学分)7、日语语法(2学分)8、传媒日语翻译(2学分)9、旅游日语翻译(2学分)10、商务日语翻译(2学分)11、论文写作(2学分)12、日语视译(2学分)13、模拟情景日语口译(2学分)(五)专业补修课(不计学分)1、综合日语2、翻译理论与实践3、日汉互译(六)翻译实践(6学分)翻译实践是翻译硕士(日语笔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性实践,旨在培养研究生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翻译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在于研究生实践研究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为学位论文选题、撰写提供实践研究方面的支持。

江西师大研究生招生教育管理学指导培养方案

江西师大研究生招生教育管理学指导培养方案

江西师大研究生招生教育管理学指导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教育管理学专业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较高学术素养和经济管理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具备研究、教学和管理能力,能够在高等教育机构、招生机构及相关社会组织从事高等教育招生管理和教育管理研究、教学及实践工作。

同时,本专业还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学习、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二、培养要求:1.全面掌握教育管理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2.具备扎实的教育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具备独立开展招生教育管理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3.具备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具备开展教育管理实践工作的能力;4.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较高的职业道德。

三、培养内容:1.理论学习:包括教育管理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高等教育政策与规划,教育经济与财务管理,教育统计与数据分析等;2.实践教学:包括招生管理实践、教育管理实践、科研实践等;3.科学研究: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科学研究能力,包括项目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学术论文写作等。

四、培养模式:1.导师制:每位学生配备一名学术导师,负责学生的日常指导和学习进展的检查;2.课堂教学:开设相关课程,包括理论课、实践课等,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3.科研训练: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项目,提供科研训练的机会和资源;4.教育实践:学校组织学生参与教育机构的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

五、培养过程:1.选定导师:学生入学后,根据学术背景和研究方向,与导师进行匹配,并签订导师协议。

2.课程学习:学生按照专业培养计划,完成学术课程的学习和考核。

3.学术研究: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学术研究,包括选题、研究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论文撰写等环节。

4.实践教学:学校为学生提供教育实践的机会,包括参与学校招生管理和教育管理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

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江西师范大学是江西省教育厅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创办于1940年,是江西省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学校有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为符合条件的优秀应届本科生、非应届本科生和社会人士提供研究生
入学及学习机会。

以下是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招生专业及人数
学校拟开设的研究生专业包括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法学、
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10个一级学科及相应的二级
学科。

具体招生人数以学校发布的为准。

二、报名及招生要求
1.报考者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2.具有五年制本科学位或相应学历学位,并具有优秀的学术成绩;
3.对所报专业具有浓厚的兴趣,有一定的学术研究基础。

三、报名时间及方式
报名时间一般为每年的10月至11月,具体时间以学校发布的为准。

报名方式有两种:一是在学校网站在线提交报名申请;二是到指定地
点递交纸质报名材料。

四、复试
合格的申请者需参加学校组织的面试及专业笔试。

五、录取
学校将根据申请者的综合素质和成绩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并按照招生计划和复试成绩情况确定录取名单,并在规定时间内公布。

六、入学
入学后,学校将组织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导师的分配等工作,并定期进行学术、思想、政治等方面的教育。

以上是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欢迎优秀的毕业生积极报名并成为我们的一员!。

江西师范大学招生简章研究生

江西师范大学招生简章研究生

江西师范大学招生简章研究生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一、招生对象1. 在校本科生:本科毕业并即将毕业的全日制在校学生;2. 刚高中毕业的学生:应届高中毕业生,经本校审核符合本科招生对象资格者;3. 其他:各类型进修生或社会业余学习者。

二、招生科目1. 专业类:理、工、农、管、文、法、教育及艺术、经济学、哲学、历史学、图书馆学、信息管理与技术、编辑出版学英语和日语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科学技术史、新闻学等二十七个学科方向;2. 技术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园林技术等四个职业技术方向;3. 教育类:教育计划与管理、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三个学科方向;4. 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制药工程及管理、中草药等三个学科方向。

三、报名条件1. 年龄:一般应报名时不超过40周岁;2. 学历:持本科学历,高中毕业者须考取本科学历;3. 成绩:本科毕业年度综合成绩优良或通过本科学科考试,高中毕业者须考取本科专业课学科考试;4. 政治:必须在我校登记注册,经本校政治检查以及背景调查合格;5. 英语:需及格中央或省全国英语语言水平考试(八级或四级及以上),或国家英语考试6级考试;6. 体检:应参加健康检查,符合报考资格者方可录取。

四、报考方式1. 申请书:准备好报考研究生的申请书;2. 申请材料:准备本科毕业、高中毕业证书、全日制学生成绩单;3. 缴费:按时缴纳报考费;4. 待定:收到报考材料后,立即报请有关部门审核,专业考试分数在所安排的报考咨询日和当日注册时可以确定;5. 录取:经审核通过被录取者,及时按规定注册到校;6. 报到:报到后,结算费用,办理入学登记手续等正式履行学籍管理报到手续。

五、考试报名1. 报考时间:根据招生计划,报考研究生的时间相对较短,报名报考时间比较紧,不能拖延;2. 报考费用:按招生计划规定,报名费根据报考课程不同,以招生计划公布的费用为准;3. 报考途径:可参照社区学习中心、信息网络等报考途径,也可直接到学校报名报考;4. 考试要求:考试要求是按招生计划公布的要求准备,必须按时参加发布的考试,如果因个人原因未参加,将不予补发证书。

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2023公告

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2023公告

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2023公告一、招生人数我校2023年拟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3500名左右,其中将接收300名左右的推免生(招收推免生人数以最后确认接收推免生录取人数为准),拟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400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100名(均含推免生),专业学位中非全日制约350名左右,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仅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中国研招网填报系统及招生专业目录中的招生人数为拟招生人数,仅供参考。

实际招生总数以国家下达数为准,各专业最终录取名额将根据国家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以及实际报考及上线情况做相应调整。

近三年各专业录取人数可见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站拟录取公示名单。

二、奖助政策为贯彻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激励在校研究生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学校构建了完善的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奖助覆盖面广、资助力度大。

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熊智明奖学金”等;助学金包括“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临时困难补助”和三助岗位等。

奖助学金的实际发放以学校有关奖助文件为准,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享受各类奖助学金。

三、报考条件(注:我校部分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考生,请注意查看招生专业目录中的报考要求。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江西师范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江西师范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江西师范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

具体要求为: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学风。

热爱翻译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2、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和广博的专业知识,掌握坚实宽广的翻译理论知识。

3、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熟练的翻译操作技能,具备能够胜任不同专业领域所需的高级翻译工作。

4、掌握一门第二外语。

二、招生对象一般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具体报考条件以学校正式颁发的招生简章为准。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四、主要研究方向英语笔译、英语口译五、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并与翻译领域任职资格认证相衔接。

课程设置分必修课、选修课、翻译实践等3个模块,其中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方向必修课。

课程学习(含翻译实践)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且一般不高于42学分。

(一)公共必修课(6学分)1、政治理论(3学分)2、中国语言文化(3学分)(二)专业必修课(6学分)1、翻译概论(2学分)2、基础口译(2学分)3、基础笔译(2学分)(三)方向必修课1、笔译方向(8学分):(1)文学翻译(4学分)(2)经贸翻译(2学分)(3)科技翻译(2学分)2、口译方向(12学分):(1)交替传译(6学分)(2)同声传译(6学分)(四)选修课(笔译方向至少选12学分,口译方向至少选8学分)1、第二外语(限定选修课,6学分)2、中外翻译简史(2学分)3、跨文化交际(2学分)4、中国典籍外译(2学分)5、传媒翻译(2学分)6、翻译批评与赏析(2学分)7、网页翻译(2学分)8、文体概论(2学分)9、法律翻译(2学分)10、翻译辅助工具(2学分)11、商务口译(2学分)12、外事口译(2学分)13、会议传译(2学分)14、视译(2学分)15、模拟情景口译(1学分)(四)翻译实践(6学分)翻译实践是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性实践,旨在培养研究生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翻译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在于研究生实践研究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为学位论文选题、撰写提供实践研究方面的支持。

江西师范大学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

江西师范大学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

江西师范大学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声乐演出方向)一、培育目标培育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高水平艺术创作技术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材。

具体要求为:一、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体理论,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能够踊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效劳,为增进艺术文化事业的进展做出奉献。

二、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高水平的艺术创作能力和较强的艺术明白得力与表现力。

3、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对外交流。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一样学力)人员。

三、专业领域和培育方向音乐专业领域声乐演出培育方向。

四、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纳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样为3年。

五、课程设置及教学打算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

公共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的整体素养,拓展审美视野,增强明白得作品的能力。

专业必修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专业技术水平,加深、拓宽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和在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方面的综合能力。

选修课分专业选修课和一样选修课。

选修课程内容普遍、形式多样,给研究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为研究生的个性进展提供必然空间。

研究生可依照自己的爱好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以利于全面提高综合素养。

课程与实践环节总学分应很多于50学分,其中实践类课程应占60%以上。

(一)课程设置与学分结构一、公共课(8学分)外语(含专业外语)(4学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2学分)艺术原理(2学分)二、专业必修课(26学分)声乐演出I(12学分)高级视唱练耳(3学分)声乐名作分析与研究(3学分)声乐演唱语音正音(2学分)钢琴伴奏艺术(3学分)重唱艺术(3学分)3、选修课(至少选6学分)中国传统音乐演唱研究(2学分)民族音乐专题研究(2学分)声乐演出艺术研究(2学分)声乐进展史(2学分)歌剧艺术鉴赏(2学分)中外文学名著选读(2学分)中国古代文化史(2学分)论文写作(2学分)4、艺术实践(10学分)艺术实践时刻累计很多于1年。

人文地理学专业培养方案-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人文地理学专业培养方案-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人文地理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 070502)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学、科研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学风严谨,具有实事求是、不断追求新知、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具有坚实的人文地理学科理论基础,掌握人文地理学科研究方法;具有严谨的学风以及较强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3、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科学论文写作能力。

4、具有良好的学术修养和独立的学术人格。

二、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两年半至三年。

课程学习为一年至一年半;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一年半至两年。

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成绩优秀、科研能力突出、完成学位论文、符合学校有关要求者,可申请提前半年毕业。

硕士生在学制规定的基本年限内,未能完成全部学业,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5年。

三、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人文地理学专业的研究方向将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和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趋势不断调整和更新。

目前本专业的研究方向有:四、培养方式和培养计划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明确导师。

每一位研究生必须拥有明确的导师,采取主、辅导师制,充分发挥导师组集体培养的作用。

2.自学为主,听课学习和科研实践相结合等学习方式。

研究生学习的自学为主,充分调动研究生本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采取系统的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讲授与讨论、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多种方式,注重本学科发展的最终成果的了解和掌握。

3.加强能力培养硕士生的教育必须注重和加强其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每个研究生至少要参加一门相关专业本科生课程的教学实践。

4.因材施教导师对硕士生培养要充分考虑不同本科背景,因材施教。

5.严格考核制度在导师确定、中期考核、学位论文开题等方面都必须严格进行,制订行之有效的制度,切实执行,确保硕士生的培养质量。

教育部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要求

教育部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要求

教育部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要求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硕士研究生培养应具备以下要求:
1. 学术能力:具备较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独立开展学术研究,解决相关问题。

2. 创新能力: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性工作,具备学科交叉和综合创新能力。

3. 学术道德: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意识,遵守学术诚信原则,不得有学术不端行为。

4. 团队合作能力:能够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

5. 课程学习: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

6. 科研实践:完成科研项目或实验室实践,具备做好学术论文的写作和发表能力。

7. 学术交流:具备学术交流能力,积极参与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参与学术讨论等。

8. 学位论文:按照学校的要求,完成并成功答辩硕士学位论文。

教育部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要求旨在培养具有较高学术水平、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能够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

心理学专业一级学科硕士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心理学专业一级学科硕士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心理学专业一级学科硕士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0200)一、培养目标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适应面向观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心理学高层次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是:1.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身的精神。

2.勤奋学习,掌握心理学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心理学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和其他业务工作的能力。

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心理学专业的外文资料,并能写作论文摘要。

3.具有健康的体格和心理。

二、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成绩优秀、科研能力突出、完成学位论文、符合学校有关要求者,可申请提前半年毕业。

在学制规定的基本年限内,未能完成全部学业,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5年。

三、研究方向二级学科名称 各方向序号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生导师基础心理学(040201)1心理统计和测量 该方向研究定量描述心理特质的理论与技术,及量化数据分析的理论与技术,特色领域包括IRT 、CAT 和认知诊断研究等罗照盛 涂冬波 董圣鸿 2认知心理学以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主要包括注意、感知、记忆、知识表征、推理、问题解决等研究领域邱琴 罗蓉 胡竹菁 张凤华 3心理学理论和历史该方向主要运用心理学知识与心理测评技术对企事业单位人事选拔、培训、考核、激励和薪酬体系等进行研究孙庆民 易 芳 郑发祥4 人格心理学 该方向主要研究人格的构成特征及其形成,包括人格的特质、人格与认知、人格与动机、人格的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刘建平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40202)1教育心理学该方向主要对学校教与学情境中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课堂教学评价等领域董圣鸿 易 芳 张璟 2发展心理学该方向主要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技能和实践能力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临床与健康心理、咨询理论与实务等领域唐日新 花 蓉 张璟 应用心理学 (040203)1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员测评该方向主要运用心理学知识与心理测评技术对企事业单位人事选拔、培训、考核、激励和薪酬体系等进行研究 罗照盛 2社会心理研究 该方向主要对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应用技能进行研究,主要包括社会认知、社会交往、群体心理等领域 孙庆民 胡竹菁 3心理健康与咨询 该方向主要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技能和实践能力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临床与健康心理、咨询理论与实务等领域刘建平 刘明矾 王敬群 郑发祥 叶金辉四、培养方式和培养计划1.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根据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本着“突出创新能力、推进素质教育、保证培养质量”的原则,围绕培养目标配置课程,优化培养过程的管理,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一、培养目标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是:1、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身的精神。

2.勤奋学习,掌握本学科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和其他业务工作的能力。

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能写作论文摘要。

3.具有健康的体格和心理。

二、学制学制一般为三年,实行弹性学制,在职硕士生的学习年限可酌情延长一年。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五年。

对少数学业优秀、科研工作突出的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可适当缩短学习年限或提前攻博。

三、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1、研究方向的调整和设置,要注意突出重点,加强论证。

在突出本学科已有特色和优势的同时,应密切关注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大或深远意义的领域,并力求体现前瞻性、先进性和前沿性。

要努力把握本学科发展的主流和趋势,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使本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能够立足于较高的起点和学科发展的前沿。

2、对同一专业内所设置的研究方向,应在总体上对本二级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有一定范围的覆盖面,既不宜过窄,又要避免重复。

研究方向的调整和设置应力求相对稳定,还应根据新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已经有所扩大的学科范围,注意新研究方向的开拓。

鼓励设置一些跨学科的研究方向,以促进学科专业间的合作、交叉与渗透,特别是促进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建立与发展。

四、培养方式和培养计划1、院(室、所、中心)应重视和加强对硕士生培养的管理工作,既要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又要重视发挥整个学科的集体指导作用。

要鼓励和发挥硕士生本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系统的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讲授与讨论、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并特别要注意因材施教。

同时,要严格进行考核,建立必要的筛选制度,确保硕士生的培养质量。

2、硕士生在入学后的三个月内(最迟至第一学期末)经师生互选,确定导师,未互选的硕士生由导师组分配导师,并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和硕士生本人的具体情况确定研究方向与制订培养计划,经学科负责人审定后报学院(室、所、中心)和研究生学院备案。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应该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培养计划要对该硕士生的科学研究方向、课程学习要求及考试方式、实践和参加学术活动环节等做出比较具体的规定或说明。

硕士生的培养计划表是导师指导硕士生学习的依据,也是对硕士生毕业和授予学位进行审查的依据。

培养计划确定后,硕士生和导师均应严格遵守。

在执行培养计划的过程中,若因特殊原因提出修改者,必须于变动课程授课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填写申请表,经导师和学院(室、所、中心)同意后报研究生学院审批、备案。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课程设置1、课程学习是硕士研究生掌握坚实基础理论和系统专门知识的主要环节。

硕士生采用专业指导小组的形式,以课程为主,论文为辅。

培养过程中实行培养计划的动态管理。

2、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硕士研究生应修满不少于34学分的课程最低学分数要求。

其中学位必修课不少于24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

课程结构分布具体如下:一、必修课(学位课程):1、学位公共课(共9学分)政治理论课(2门) 4学分第一外国语 4学分专业外语(18课时) 1学分2、学位专业基础课(不少于3门)≥9学分3、学位专业课(不少于2门)≥6学分二、选修课:(非学位课程,不少于5门,不少于10学分)1、文科:(1)专业选修课不少于2门≥ 4学分(2)跨一级学科课程不少于1门≥2学分(3)跨二级学科课程 1门 2学分2、理工科:(1)专业选修课不少于3门≥6学分(2)跨一级或二级学科1门 2学分3、公共选修课计算机应用 2学分(计算机专业免修)4、补修课程:学分另计,但不能顶替以上各项规定的学分。

(二)课程设置原则(1)学位课程设置: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设置应体现本专业硕士生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方面应具备的宽度和水准。

专业基础课程应力求在一级学科的范围内安排,至少应有2门是一级学科内一些专业共同必修的课程,有较宽的覆盖面。

不可将三级学科的课程作为学位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程原则上按二级学科开设。

为体现本专业学科发展的前沿及特色也可设置与研究方向有关的课程,但不超过1门(3学分)。

每门学位课的开设以一个学期为宜,一般不超过两学期,培养方案必须附有每门学位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及教材、主要参考书目。

特别是注意增大课外学习的强度。

学位课程每门课一般为3-4分。

(2)选修课程按专业方向和发挥研究生个性和特长设置。

为拓宽基础,扩大知识面,所修课程有1门跨二级学科课程,文科硕士生另须选修1门跨一级学科的相关课程。

在学好第一外国语的前提下,可选修第二外国语,如通过考试,承认其所学学分;但不计入应修的最低34学分内。

非学位课程每门课一般为2个学分。

(3)为了保证培养质量,跨专业入学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硕士研究生需补修与本专业相关的大学本科的有关课程。

需补修的课程应列入个人培养计划,所得的学分应单独计算。

(4)课程设置应有利于形成本专业,乃至本专业所属一级学科或相关学科群的研究生教学体系。

硕士生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应与同学科的本科生及博士生课程分清层次,并注意衔接。

(5)课程的开设要发挥和体现本院系、本学科集体的群体作用,应避免不同导师为自已指导的研究生各自开设基本上属同一内容的课程,或一个导师包办自已指导的研究生所学的好几门课程。

(6)研究生必读与参考书目由各方向导师拟定。

六、课程考核与中期考核筛选理工科学位课程考核方式一般采用考试形式,非学位课程采用考试或考查的形式。

文科课程考核可采用试题、论文、面试、答辩等多种考查方式。

学位课程考核成绩75分为合格,非学位课程60分为合格。

建立研究生分流培养的机制,配合多规格多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阶段性考核,如中期考核中进行评优分流,未通过中期考核者,不得进入学位论文阶段;通过开题报告或文献综述,选拔培养对象,重点扶持;论文撰写后期仍表现科研能力存在严重问题者,必须推迟答辩时间。

七、实践环节和科研能力的培养1.加强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方案中对不同学科的研究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有不同的要求,各学科应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及条件,对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实践的形式、时间、工作量和考核办法等提出具体方案。

实践内容除了各种形式的教学实践外,也可以参加社会调查、承担校内外的科研、设计、调研、咨询、技术开发和服务等活动。

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与研究生兼任助教、助研和助管的工作结合起来。

应用学科或应用性较强学科所属的学院(室、所、中心)要重视研究生实践基地的建设。

实践工作不记录课程学分,为申请学位的必备环节,考核成绩采用五级分制评定。

实践环节一般不得免修。

2.应明确本专业硕士生须具备的科研能力和水平的要求。

鼓励硕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尽早进入有关课题的研究。

在培养科研能力的过程中推动有关专业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加深或拓宽硕士生的理论和知识面。

3.硕士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各学科要尽力创造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条件,规定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和聆听有关学术报告活动(详见《江西师范大学关于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规定》)的次数及撰写有关摘要或笔记。

4、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至少公开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未完成者,不得授予硕士学位。

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对硕士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硕士生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硕士生在学期间,一般要用至少一年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在导师及导师小组指导下,独立设计和完成某一科研课题,培养独立的科研工作能力的过程。

为保证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导师和院(室、所、中心)应注意抓好学位论文选题、开题报告、课题检查、答辩等几个关键环节,并有具体的时间安排。

1.硕士生在撰写论文之前,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主攻方向及奋斗目标,确定自己的技术路线,认真做好选题和开题报告。

确定研究课题和作开题报告,须经导师和教研室(研究室、或学科组)审核同意,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完成,并报院系备案。

2.硕士论文可以是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也可以结合科研攻关任务从事应用开发研究,但须有自己的见解或特色。

各专业应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根据不同规格、类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和国家学位条例制定本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具体标准及要求。

3.为保证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各院(室、所、中心)应公开答辩论文,并采取导师回避制。

学校每年也对学位论文进行抽检和评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