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优秀教案
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设计【教材解读】《驱遣我们的想象》是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最后一篇文章。
这个单元都是文艺论文,或谈论读书求知,或探讨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或阐释美学观念,既富有思想性,又蕴含艺术美。
阅读这些文章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
在学习中要注意把握作者的观点,厘清概念,理清思路,领会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并能迁移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实践中。
【核心素养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作者,积累“拘泥”的音形义,了解想象的重要作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明确主要观点,厘清核心概念,理清论证思路,把握鉴赏文艺作品的主要方法,并能迁移运用。
文化传承与理解:认识到想象力在阅读中的重要意义,在学习中运用想象力,进而学会享受学习,热爱学习。
【教学重难点】明确主要观点,厘清核心概念,理清论证思路,把握鉴赏文艺作品的主要方法,并能迁移运用。
认识到想象力在阅读中的重要意义,在学习中运用想象力,进而学会享受学习,热爱学习。
【教学方法】1.问题导学法: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把握文章重点及思路。
2.交流讨论法:抛出问题后让学生在独立思路后先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独立思考与交流讨论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激发思维,培养思考和表达能力。
3.品读感悟法:在解读文本示例时,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品读诗文,进而感悟到想象对于鉴赏文艺作品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学习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一、话题导入,走近作者同学们,你们觉得自己是天才吗?你觉得生活中天才多吗?98%与2%,你觉得天才的占比应该是哪个数据呢?1968年,美国著名的通用系统科学家George Land博士受NASA之托,帮他们设计了一套想象力测试题,以筛选能胜任登月任务的第一批宇航员。
阿波罗计划成功之后,NASA把那套题广泛应用到了对顶尖工程师和科学家的招募中,并由此挑选了数以万计的拔尖人才在测试题被验证有效之后,George Land博士脑中又冒出一个问题——我们筛选了这么多天才科学家,但是从来没搞清楚,他们的想象力从哪儿来,是天生就比其他人更有创造力?还是后天训练出来的?于是他发起了Head Start program,招募了1600多个3~5岁的普通孩子,题目都没怎么改,就让那些小朋友来回答。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十六课《驱遣我们的想象》教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十六课《驱遣我们的想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生词和词语的意思及用法。
(2)理解课文内容并掌握文章结构。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2)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过程1、导入教学(10分钟)教师出示一幅描绘科幻世界的图片,让学生自觉陶醉在其中,鼓励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想象,从中找出一些令人感到神奇奇妙的地方,口头表达出来。
2、阅读教学(35分钟)(1)学生阅读本课文,理解文章的基本意思。
(2)学生通过资料查找和自己的探究、思考来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分类、发展历程等。
(3)学生讨论小说及科幻题材的发展前景等。
3、作文教学(35分钟)(1)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自己的科幻故事。
(2)使用本课文章推荐的写作技巧,如使用短语、比喻、悬念等。
(3)教师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科幻作品或对学生作品的点评。
4、小结与反思(10分钟)通过讨论,探究小说及科幻小说的特点、分类、发展历程等,以及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想象力的培养,让学生对本课文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重点1、通过文章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分类、发展历程等。
2、通过创新思维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四、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欣赏本文的结构和写作技巧。
2、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自己的科幻故事。
五、课后作业1、了解一部科幻电影或小说,并在班内分享。
2、写一篇科幻小说(不少于800字),运用本课文章推荐的写作技巧。
3、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评价通过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分类、发展历程等,并且学生的创新思维、想象力、写作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都得到了有效地提高。
七、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分类、发展历程等,并且通过创新思维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部编版语文九下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课文、教案、导学案
2019年春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课文、教案、导学案16 驱遣我们的想象1.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
3.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三年以来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已学习了不少经典篇目,它们大多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有谁能总结一下,欣赏这些文艺作品,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回答得都不错。
但今天我要给大家强调的是抓住文艺作品的形象性特征,发挥阅读时的想象力。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内容。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
现代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终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的教学。
目标导学二:把握文章观点,理清行文思路1.请你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明确:(1)文字是一道桥梁。
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
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2)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3)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他们的目的。
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4)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
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2.结合上述观点,并结合文题尝试总结作者在全文中想表达的中心观点。
明确: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3.思考:作者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在开篇大篇幅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明确: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认识到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的问题。
以文字为载体,作者想要传达的所见所感,读者想要接触的作者的所见所感,就是文艺作品的本质。
因此,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是表达中心观点的前提。
4.阅读第8—10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作者在论证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做简要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部编版)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教案
(二)了解作者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终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的教学。主要作品有《隔膜》《线下》《倪焕之》《脚步集》《西川集》《稻草人》等,他的作品表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征。
步骤三:拓展延伸,学会鉴赏
文章以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和高尔基的《海燕》为例,论证了想象力于鉴赏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你能在读过的诗或散文中,再举一个例子论证作者的观点吗?
明确: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例,“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句描述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的文字,能因我们的想象力变得更生动。他的身子微胖,我们可以想象两手上攀时定费了不少劲,甚至青筋凸起;还是因为胖,我们可以想象腿并不是缩了一次,而似是挣扎着缩了好几次;更是因为想象,身子微微一倾,这形象便如拍照一般在脑中定格。有了想象中还原的这一幕,父亲的形象真切起来,切实地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四、课堂小结
学习本课后,我们知道了如何驱遣想象去欣赏作品。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也应试着运用这种方法欣赏文学作品,驱遣想象,调动情感,把文章里形象化的语言转化为头脑中的形象,获得对美的真切感受。
五、布置作业
课文是节选,原文还提到文艺鉴赏其他方面的内容,包括“要认真阅读”“训练语感”“不妨听听别人的话”等,课后找来读一读。
2.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
明确:“见”可指代材料,无“见”便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可能有所创造;“见”也可理解为见识、见解,没有思考与见解,纵然下笔也只能写就平庸文章,难见深度;“感”是体悟与情感,倘若下笔无情感寄寓其中,写出来的文字必是冷冰冰的。这也提示了我们在写作之前要学会多积累、多观察,积累一定的材料;同时要多思考、多感悟,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
人教版(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教案一. 教材分析《驱遣我们的想象》是人教版(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如何通过想象来丰富我们的阅读体验。
课文内容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具体实例,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想象在阅读中的重要作用,并学会如何运用想象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文字表面的意思,忽视了通过想象来丰富阅读体验。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想象的重要性,并教会他们如何运用想象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想象在阅读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学习,学会如何运用想象来丰富阅读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阅读心态。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想象在阅读中的重要作用。
2.难点:学会如何运用想象来丰富阅读体验。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认识到想象的重要性。
2.实例分析法:以课文中的实例为例,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想象来阅读文本。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件,突出课文重点内容。
2.相关资料:收集一些关于想象在阅读中的作用的例子,用于课堂上学生讨论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著名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作品为什么能够打动人心?接着揭示课题《驱遣我们的想象》,引导学生思考想象在阅读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然后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以课文中的实例为例,让学生练习如何运用想象来阅读文本。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例,总结出运用想象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阅读中运用想象的经验。
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16驱遣我们的想象教案新人教版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示例:
驱遣我们的想象
+----------------------------------+
|理论介绍实验操作小组讨论|
+----------------------------------+
(二)存在主要问题
1.课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在实践活动中,课堂时间安排可能会显得紧张,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创作。
2.学生参与度不够高:在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影响课堂整体效果。
(三)改进措施
1.调整课堂时间安排:合理规划课堂时间,确保实践活动环节的时间充足,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和创作。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室、投影仪、白板、笔记本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教学用纸、文具等。
2.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在线学习平台等。
3.信息化资源:与课程相关的学习软件、教学视频、电子书籍、在线文章等。
4.教学手段:讲授、讨论、小组合作、写作练习、问答、案例分析等。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通过分析、理解文章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运用想象进行文学创作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升学生的语文沟通与协作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驱遣我们的想象”这篇文章的重点难点在于理解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运用想象进行写作。为了突破这一重点难点,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章,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述;2.通过举例、讲解,让学生明白想象在写作中的实际应用;3.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运用想象。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6驱遣我们的想象教案部编人教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6驱遣我们的想象教案部编人教版【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论证思路。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
3.理解文章内容,把握驱遣想象进行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把握驱遣想象进行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教学难点】将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运用到欣赏作品的实践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教学方法】1.讨论交流法。
通过讨论交流理清思路,明确论证方法,质疑交流难理解的问题。
2.品读感悟法。
文中有不少意蕴深刻的语言,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一定的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引导学生品读感悟,理解其中的内涵。
教学过程【视频导入】同学们,这是之前票房大卖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在截取的这段视频中,救援队要点燃木星,拯救地球。
在分配救援任务时,因情况万分紧急,他们在没有经过专门培训、没有模型演示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想象即将要去完成的任务。
可见,当我们阅读文字时,是需要驱遣想象力的。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把经验或想象所得的具体事物翻译成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者都要倒翻过去,那白纸上的黑字再依旧翻译成具体事物。
这工作完全要靠想象来帮助。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叶圣陶先生的《驱遣我们的想象》。
一、作者简介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主要作品有:童话故事《稻草人》,白话小说《春宴琐谭》和长篇小说《倪焕之》。
二、通读全文朗读指导:朗读本文时,要细细品味作者给我们展现的语言魅力,透过文字感受到作品的温度。
三、正音释词契合(qì) 拘泥(nì)苟安(ɡǒu):指只顾眼前,暂且偷安。
怅然(chànɡ):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四、整体感知1.结合文题尝试总结作者在全文中想表达的中心观点。
作者与读者关系:所见所感读者欣赏文艺作品:读者—(读)文字—(想象)画面—感悟意境中心论点: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一、学习目标●阅读课文,把握核心概念"想象",梳理"想象"与“文艺”“文字”“读者”“作者”等重要概念间的关系,理解课文的主要观点。
重点●领会作者鉴赏文学作品的思想方法,并学以致用。
课文预习资料速查【一】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本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二】背景资料本文节选自《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后收入《阅读与写作》一书。
原文共有四节:"要认真阅读"(探讨文艺鉴赏的一般原则、方法),“驱遣我们的想象""训练语感"(教读者如何揣摩语言文字,并参照生活经验以训练语感),"不妨听听别人的话"(告诉读者,鉴赏文艺作品要读读相关的批评文章),旨在教授中等学校学生或一般的青年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课文所选的是第二节,主要以实例分析的方式,探讨如何驱遣想象去鉴赏文学作品。
【三】必考字词知识速查——读读写写歌谣:指随口唱出,没有音乐伴奏的韵语,如民歌、民谣、儿歌等。
契(qì)合:合得来;意气相投。
旷(kuàng)远:空旷辽远。
4.海啸: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海上风暴引起的海水剧烈波动。
5.苟(gu )安:只顾眼前,暂且偷安。
6.拘泥(nì):固执,不知变通。
【四】近义词辨析词拘泥局限同都有“拘束”的意思。
异还有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
指限制在某个范围内。
例①她性情古板,对一些生活细节过分拘泥。
②儿童的学习是全方位的,并不局限于读写算。
【五】多音字zài(载重)载z i(记载)【六】形近字遣(qi n)(派遣)逸(yì)(安逸)障(zhàng)(保障)谴(qi n)(谴责)堍(tù)(桥堍)嶂(zhàng)(层峦叠嶂)獐(zhng)(獐子)三、课文精读驱遣我们的想象①在原始社会里,文字还没有创造出来,却先有了歌谣一类的东西。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驱遣我们的想象》教案1新人教版
六、学生学习效果
1. 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能够准确理解《驱遣我们的想象》一课的基本内容、结构框架和主题思想。他们能够把握文章中关键信息,提炼出作者的核心观点。
2. 掌握修辞手法:学生掌握了课文中所运用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并能在写作过程中灵活运用,提高文章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5. 其他准备:
- 准备白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用于展示辅助材料、学生写作成果等。
- 准备便签纸、彩色笔等文具,用于学生课堂讨论、写作练习时使用。
- 教师提前熟悉教材内容,准备详细的教案,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五、教学过程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驱遣我们的想象》教案1,主要内容包括:
1. 阅读课文,理解文章主题,探讨作者如何运用想象力描绘形象。
4. 教室布置:
- 将教室划分为几个小组讨论区,每个区域配备一张桌子、若干椅子,方便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 在教室前方设置一个讲台,用于教师讲解、演示辅助材料。
- 在教室后方或侧方设置一个写作展示区,用于展示学生的写作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教室内布置一些与想象力、文学创作相关的名言警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举例解释:
- 在讲解课文时,针对“驱遣我们的想象”这一主题,教师可通过举例、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明白想象力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导学生在写作时如何运用想象力。
- 对于课文中一些较难理解的句子,如“时间就像一条无情的河流,它会冲刷掉所有的记忆”,教师应详细解释句子中的比喻意义,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其含义。
3. 测试学习效果:在课堂结束前,我会进行一些小测试,如让学生现场写作一段运用修辞手法的文字,或者回答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问题。通过测试,我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说课稿教师版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说课稿教师版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是一篇关于如何阅读文学作品的课文。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文学阅读的基本方法,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课文内容丰富,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例分析,旨在引导学生如何去想象、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经验,对文学作品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往往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学阅读的基本方法,学会如何驱遣自己的想象去理解、欣赏文学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学阅读的基本方法,学会如何驱遣自己的想象去理解、欣赏文学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独立分析、欣赏文学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课外阅读材料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文学阅读的基本方法。
3.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掌握文学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4.案例分析:教师提供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鉴赏。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教学内容,明确文学阅读的重要性。
7.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选择一部文学作品进行阅读鉴赏,并撰写读后感。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驱遣我们的想象》(叶圣陶)教案
教案设计:《驱遣我们的想象》(叶圣陶)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文章中“驱遣想象”的概念,掌握通过想象理解和深化文本内容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文本分析和创意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培养主动探索文学世界的习惯,以及通过想象丰富个人精神世界的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驱遣我们的想象》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关于文学阅读与欣赏的指导性文章。
文章强调了想象在阅读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指出想象是连接读者与作者情感、理解作品深层含义的桥梁。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如何运用想象力,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的美。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文学作品片段(如《红楼梦》、《西游记》等经典片段)、想象练习纸。
•预习任务:学生预习《驱遣我们的想象》全文,初步理解文章大意,并尝试找出文中关于想象重要性的论述。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活动设计:播放一段无声电影片段(如《大话西游》的经典场景),让学生观察画面,然后请几位同学描述他们脑海中想象出的对话和背景音乐。
之后,播放有声版本,对比之前的想象与实际音效、对话的差异,引出“想象”在构建故事情境中的作用。
•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活动,大家感受到了想象的力量。
今天,我们将跟随叶圣陶先生的步伐,一起探讨如何在阅读中“驱遣我们的想象”。
二、整体感知(约10分钟)•活动设计: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概括文章大意。
2.小组讨论:文章中哪些段落直接阐述了想象在阅读中的作用?作者是如何论证这一观点的?•教师总结:叶圣陶先生通过理论阐述和实例分析,强调了想象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的重要性,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情感、意境和深层含义。
三、深入研读(约20分钟)•分段解析:1.第一段至第三段: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字是一道桥梁”的比喻,讨论为什么想象是跨越这道桥梁的关键。
2.第四段至第六段:通过具体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段)的分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想象重构场景,体会作者如何通过文字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初中九年级下册《驱遣我们的想象》精品教案(通用5篇)
初中九年级下册《驱遣我们的想象》精品教案(通用5篇)初中九年级下册《驱遣我们的想象》精品篇1教学目标:1.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
3.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
教学难点:学习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三年以来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已学习了不少经典篇目,它们大多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有谁能总结一下,欣赏这些文艺作品,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回答得都不错。
但今天我要给大家强调的是,抓住文艺作品的形象性特征,发挥阅读时的想象力。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内容。
二、课前预习,自主学习1.检查预习,要求读准加点字的字音:桥堍(tù)歌谣(yáo)契合(qì) 旷远(kuàng) 苟安(ɡǔ) 拘泥(jū)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3.说说你所了解的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
现代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终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的教学。
三、默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1.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明确:(1)文字是一道桥梁。
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
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2)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3)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他们的目的。
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4)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
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2.结合文题尝试概括作者在全文中想表达的中心观点。
明确: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3.思考:作者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在开篇大篇幅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明确: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认识到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的问题。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方法;(2)理解诗歌背后的意象和情感;(3)理解并运用相关的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4)初步感受诗歌的美,培养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学习诗歌的教学可以采取集体讨论,小组合作,课堂展示等多种形式。
通过学习诗歌,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其中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及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习并感受诗歌的美;(2)理解并掌握诗歌的基本特点、写作方法、意象和情感。
2. 教学难点:(1)理解并感受诗歌背后的意境和情感;(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自我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与预习(1)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课课文的期望和兴趣。
(2)使用课前导入课件,带领学生思考、讨论和预测本课课文的主题。
2. 理解课文(1)呈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初步理解诗歌的意思和感受。
(2)分组合作,小组讨论,共同解读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引导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3)课堂展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能力,写下自己对于本课课文的一些诗句或感悟。
3. 感受诗歌美(1)通过朗读和欣赏优秀诗篇,带领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可以选择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诗歌,比如李白的《静夜思》、苏轼的《水调歌头》等。
(2)通过诗歌欣赏和美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写作能力,鼓励学生尝试写一些简短的诗句或通过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 总结与反思(1)总结课堂内容,回顾学生的学习收获和表现。
(2)展示学生的作品,共同评价和欣赏。
四、课后作业1. 背诵本课课文,感受其中的美。
2. 撰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
3. 尝试写一些简短的诗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驱遣我们的想象》同步教案新人教版
1. 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总体表现积极,能够主动参与讨论和思考问题。他们对文章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能主动举例说明。然而,部分学生在分析文章深层含义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帮助。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各小组在讨论环节呈现出不同的成果。大部分小组能够围绕话题展开深入讨论,并提出有见地的观点。其中,有一组学生对于文章中的象征手法进行了详细解读,展示了良好的文学鉴赏能力。但也有一部分小组在讨论中显得有些迷茫,需要更多引导和启发。
六、拓展与延伸
1. 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驱遣我们的想象》相关文学作品:
- 鲁迅:《呐喊》
- 茅盾:《子夜》
- 巴金:《家》
- 老舍:《骆驼祥子》
- 曹禺:《雷雨》
相关文学理论著作:
- 鲁迅:《文学论》
- 茅盾:《文学论》
- 钱钟书:《文学评论》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2.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文本中的观点和论据,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分析文本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4. 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驱遣我们的想象》,学生能够了解我国文化传统,理解作者对文化传承的态度,增强文化自信。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论点、论据以及可能的反驳意见。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论点、论据及反驳意见。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驱遣我们的想象》优秀教学案例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碰撞思维火花,激发想象力,提高文学创作的兴趣。
2.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如预测、推断、质疑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想象力的运用,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4.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为文学创作积累素材。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驱遣我们的想象》的主题思想,把握作者如何运用想象力进行文学创作,认识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涉及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分析课文,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学体裁的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4.学会运用想象力进行写作,能独立完成一篇具有创意的想象作文。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驱遣我们的想象》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初中语文教育的关键阶段,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一个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的成长时期。《驱遣我们的想象》是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重要课文,旨在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想象力的培养与运用,激发他们对文学创作的兴趣。本文通过讲述作者如何运用想象作文的方法,启迪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美好、创造美好。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这篇课文为载体,结合学科特点,采用人性化的教学语言,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语文综合素质。这将是一次富有实践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探索。
(五)作业小结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根据本节课的学习,运用想象力,独立完成一篇想象作文。
2.收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驱遣我们的想象》教案1新人教版
2.拓展要求:
-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选择至少一篇与自然景观相关的文学作品进行深入阅读,并思考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来描绘自然美的。
-学生可以自主观看相关的自然景观纪录片,观察并记录下自己最感兴趣的片段,尝试用文字描述自己的感受。
核心素养目标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欣赏和表达自然美。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有效结合课文描述,将抽象的想象具体化,并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中。
解决办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激发想象力。结合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对自然美的感悟,互相启发,以解决难点。同时,设计创意写作练习,如写一段描绘自然景色的短文,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突破重点。此外,教师适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果。
6.核心素养能力拓展(5分钟)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观察自然景色过程中的感受和发现,引导他们学会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
-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如绘画、摄影等)表达自然美,提升学生的跨学科素养。
7.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想象力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篇以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文,并鼓励他们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
-提供一些关于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的资料,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作者的文学成就和艺术风格。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鼓励学生课后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景物进行细致观察,并尝试用文字或图画记录下来,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布置探究任务:让学生调查和了解本地自然环境的特点,结合课文中所学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撰写一篇介绍本地自然景观的短文,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自然美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掌握本课重点字词。
2.理解文章内容,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1.熟读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从作者列举的两个实例中学习驱遣想象力领会文艺作品意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层次脉络,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概述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学习驱遣想象力领会文艺作品意境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经典篇目,它们大多具备很高的文学价值。
那么在欣赏这些文学作品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从发挥想象力的角度,启发大家注重文艺作品的形象特征,把握文艺作品的灵魂。
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
现代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终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的教学。
2.检查预习(1)订正字音歌谣.(yáo)桥堍.(tù)契.合(qì) 驱遣.(qiǎn)怅.然(chàng) 海啸.(xiào) 萌.生(méng) 苟.安(g ǒu ) 拘泥..(jū nì) 载⎩⎪⎨⎪⎧(zǎi )千载难逢(zài )怨声载道 (2)词语释义桥堍:桥两头靠近平地的地方。
契合:符合。
刻板:呆板没有变化。
苟安:只顾眼前,暂且偷安。
(3)词语辨析“拘泥”和“顽固”两个词都有“不知变通”的意思。
“拘泥”指固执,不知变通。
“顽固”指思想愚昧保守,不接受新事物或立场反动,不愿意改变,含贬义。
三、合作探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熟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答案示例:第一部分(1~4):阐述文艺概念的产生和发展,引出话题。
第二部分(5~13):先从作者和读者的角度分析读者应如何才能接触到作者的思想;然后以一诗一文为例,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欣赏文艺作品的途径和方法。
第三部分(14):得出中心论点——要鉴赏文艺作品,就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2.根据课文得知作者要论述的是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却在开篇大论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答案示例: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认识到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
以文字为载体,作者想要传达的所见所感,读者想要接触的作者的所见所感,就是文艺作品的本质。
因此,论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这是表达中心观点的前提。
(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1.读第一部分内容,分析作者是怎样阐述文艺与文字的关系的?答案示例:文章开篇先介绍了文艺的产生;然后介绍文字产生后,文艺与文字“并了家”;最后介绍当纸笔以及印刷术发明后,文字完全成为文艺的集合体,而且文字不断成为各种文艺作品的集合体。
2.第6、7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答案示例:这两段分别从作者和读者两个角度出发,说明他们各自怎样通过文字传达所见所感和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的。
这两段文字是对上一段“桥梁”比喻做进一步诠释和阐述,也是为下面的举例论证做理论铺垫。
3.简述第8、9自然段的论证思路。
答案示例:这两段文字论证了在赏析王维的诗句时应该怎样驱遣我们的想象。
首先从反面论述:如果从字面意义或从无用的画面推敲无用的问题,那么就不能领会诗句的意思。
然后从正面阐述:将诗句勾勒成一幅画,然后推想“直”“圆”等形容词的表达效果,这样就理解了诗句的意境。
第9自然段围绕上面的举例,进一步论述,解释说明了如果驱遣我们的想象理解了作者的境界,就会得到一种愉悦感。
4.归纳本文的论证思路。
答案示例:作者首先通过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来明确读者欣赏文艺作品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然后以赏析王维的诗句和高尔基的《海燕》为例,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述驱遣想象力的重要作用。
(三)品读课文,句段赏析1.试分析第5自然段“文字是一道桥梁”这一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答案示例:这个比喻句形象生动地将文字比作桥梁。
这座“桥梁”一头连着作者,一头连着读者,读者想要了解作者的意境,就必须通过文字这座桥梁,才能到达目的。
2.你怎样理解第6自然段“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答案示例:任何一篇文艺作品,都是文字集合起来的,但这是一种有着内在逻辑顺序的结合,具有文本表现中的一般技法,既表现了内容也传递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因此,这样的文章绝不可能随意拼凑,须由作者有意识、有目的、有逻辑地创造,而在完成时又符合自然的特点。
3.为什么作者说“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答案示例:文艺作品一般具有形象性,作者的情感往往寄寓在形象之中。
因此,想要理解一篇文艺作品,就必须把握其情感,必须通过想象还原形象的描述,进而去体味,感受到这种愉快。
(四)熟读课文,主旨探究归纳概括课文的中心主旨。
答案示例:作者先从文字与文艺的关系入手,引出话题;然后以一诗一文为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欣赏文艺作品的途径和方法;最后得出结论:要想在鉴赏文艺时获得美感,就要驱遣我们的想象,得到人生的受用。
(五)赏读课文,鉴赏评价1.语言通俗易懂。
答案示例:虽然作者在论说文艺作品的意境和想象力的问题,但是在阐述的过程中,使用了通俗易懂的文字。
如“先有了歌谣一类的的东西。
这也就是文艺”“一首歌谣,不但口头唱,还要刻呀,漆呀,把它保留在什么东西上(指使用纸和笔以前的时代而言)。
这样,文艺和文字就并了家”等等。
2.语言形象生动。
答案示例:如第8自然段连用了几个问句,就很好地指出了只从字面上理解诗句的弊端;再如第12自然段作者将自己幻化成海燕,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海燕的思想和精神。
3.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
答案示例:(1)举例论证。
这是本文最主要的论证方法。
本文为了论述驱遣我们的想象领会文艺作品的意境,先后列举了赏析王维的诗句和赏析高尔基的《海燕》,进行详细地阐述。
(2)对比论证。
在列举两个事例的时候,作者都是从反面说起,如果只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很难把握文艺作品的意境。
然后从正面阐述,如果驱遣我们的想象,将自己融入到文字中,就很容易理解作者的意境。
(六)课外拓展,对比延伸文章以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论证了想象力于鉴赏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你能在你读过的诗或散文中,再举一个例子来论证作者的观点吗?答案示例:在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中,“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颔,显出努力的样子”,这句描述父亲攀爬月台的文字,能因我们的想象力变得更生动。
他的身体微微发胖,两手向上攀爬时一定费了不少劲,甚至青筋凸起;因为胖,我们可以想象腿并不是缩了一次,而是挣扎着缩了好几次;更是因为想象,身子微微倾斜,这形象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中,父亲的形象就更加真切起来,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四、课堂小结文学作品的意蕴绵长,如果单从文字表面理解,很难得其精髓。
在阅读的过程中,充分调动想象力,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五、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驱遣我们的想象⎩⎪⎪⎨⎪⎪⎧引出论题——文艺的产生发展,以及与文字的关系分析问题⎩⎪⎨⎪⎧ 作者用文字传达所见所感读者用文字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领会作者意境⎩⎪⎨⎪⎧⎭⎪⎬⎪⎫理解字面意思理性思考反面驱遣想象⎩⎪⎨⎪⎧⎭⎪⎬⎪⎫想象诗歌画面想象化为诗中形象正面得出结论: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想象,才能获得美感, 得到人生的受用 16 驱遣我们的想象1.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
3.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三年以来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已学习了不少经典篇目,它们大多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有谁能总结一下,欣赏这些文艺作品,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回答得都不错。
但今天我要给大家强调的是抓住文艺作品的形象性特征,发挥阅读时的想象力。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内容。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
现代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终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的教学。
目标导学二:把握文章观点,理清行文思路1.请你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明确:(1)文字是一道桥梁。
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
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2)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3)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他们的目的。
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4)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
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2.结合上述观点,并结合文题尝试总结作者在全文中想表达的中心观点。
明确: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3.思考:作者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在开篇大篇幅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明确: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认识到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的问题。
以文字为载体,作者想要传达的所见所感,读者想要接触的作者的所见所感,就是文艺作品的本质。
因此,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是表达中心观点的前提。
4.阅读第8—10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作者在论证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做简要分析。
明确:作者以赏析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入手,首先以纯理性思考的方式对诗句进行赏析,如“疑问: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这样的赏析全然得不到诗句中所蕴藏的壮景与情感,换句话说,这是不驱遣想象力的结果;同时又论述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画面,便能感受到诗中静寂的境界。
作者通过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得出了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
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5.请你根据前面的探究,总结本文的论证思路。
明确:作者首先通过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来明确读者欣赏文艺作品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然后以赏析王维诗句为例,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了驱遣想象力的重要作用。
目标导学三:赏析语言,领悟内涵文中有许多句子,都有十分深刻的文艺观,它们或有十分深刻的内蕴,或有写作值得借鉴的实用价值,请阅读下面几句,谈谈你对它们的理解。
(1)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
明确:任何一篇文艺作品,都是文字集合起来的,但这是一种有着内在逻辑顺序的结合,具有文本表现中的一般技法,既表现了内容也传递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因此,这样的文章绝不可能随意拼凑,须由作者有意识、有目的、有逻辑地创造,而在完成时又符合自然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