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
17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7 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难忘的泼水节》一、教学目标1、认识“泼、族"等15个生字,会写“忘、泼”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氛围和周总理与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泼水节的传统习俗和意义。
4、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欢乐场景,感受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2、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周总理对少数民族的关怀和尊重,以及泼水节在民族团结中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描写的欢乐氛围和情感,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教学方法1、情境创设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泼水节的热闹场景,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
2、故事讲述法:讲述周总理的故事和泼水节的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问题引导法: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
4、情感体验法:让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体会泼水节的欢乐和周总理与人民的情谊。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播放一段泼水节的视频,展示人们互相泼水、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看了这个视频,有什么感受呢?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引导学生说出泼水节的名字,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氛围。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泼水节的课文——《难忘的泼水节》。
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特别的泼水节,看看为什么它让人难忘。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重点强调“泼、族、度"等字的读音。
-对于字形复杂的字,如“敲”,可以通过拆分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如“左边是高字,右边是攴字,就像一个人高举着棍子敲打东西。
"3、理解词语意思。
-通过图片、实物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凤凰花、象脚鼓、一年一度”等词语。
课文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案设计(通用6篇)
课文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案设计(通用6篇)课文难忘的泼水节优秀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3-7自然段,引导学生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字里行间中,感受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写生字。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入情境,读中感悟,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浓厚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生字驶、串、贵、闭,正确规范书写。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8课,齐读课题。
2、读词。
师:所有的词串在一起表达了一种心情一一高兴。
3、师:傣族人民为什么会这么高兴呢?二、图文结合,拨动情弦1、周总理是什么样子?自由地读一读第三段,划出那句话。
2、指名反馈。
3、出示CAI,师描述图意。
①、喜欢总理这身打扮吗?谁来读?②、所有人的表情都化为了一个什么词?练读笑容满面。
4、小男孩身上背的是什么呀?5、周总理呢?CAI,出示句子。
(自由读)①、你知道了什么?②、载歌载舞什么意思?6、CAI(动词变红)教师引读。
7、欢乐的鼓点敲起来了,让我们和总理一起载歌载舞。
(师生律动)8、让我们留住这幸福的时刻,(全班读)。
9、和总理在一起,能不幸福?能不令人难忘吗?10、(齐读)多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三、创设情境,会文悟情1、热闹的泼水开始了,自由的读一读第4段,看看他们是怎么泼水的?边读边画。
2、师小结:原来过泼水节是他们互相泼水,同时也把祝福送给了对方。
3、傣族人们是怎么向总理泼水,送出祝福的呢?(板:傣族人民)①、CAI显示句子:你知道了什么?②、人们为什么这么欢迎周总理?③、CAI显示总理图片资料,师深情描述。
④、人们欢呼什么?祝福什么?(相应指导感情诵读)4、周总理是怎样向傣族人民泼水的呢?(板:周总理)①、自由读,指名反馈。
②、CAI显示句子,介绍银碗、柏树枝含义。
③、谁收了总理的祝福?(指名读)。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第【1】篇〗设计理念:让学生主动的去读,生动的去读,在读中接近文本,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零距离的对话。
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周恩来总理与傣族人民之间心连心的情感。
2、感受到1961年的泼水节中每一个傣族人民心里的热情。
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真想回到1961年,如果我有一对翅膀,我多想飞到美丽的西双百纳。
今天我的梦想终于可以实现了,我们将穿越时空回到1961年,走进美丽的西双百纳。
跟着我们的开国总理周恩来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高兴吗?一、齐读课题——难忘的泼水节在走进美丽的西双百纳之前你们得先过了这一关。
1、认读词语敬爱欢呼幸福难忘鲜红水红色咖啡色四面八方笑容满面健康长寿(恭喜你们,过关了!让我们一起出发吧!)二、学习课文。
1、打开书本大声朗读课文。
2、、你来到傣族和大家玩得开心吗?把你感到难忘的事儿告诉大家好吗?3、交流反馈:A、学习第三节。
(从这一节你们感受到什么?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理解:四面八方赶来撒满一条条一串串欢呼敲起象脚鼓傣族人民听说自己的总理要来和自己共同欢度泼水节,一下子沸腾了。
他们用最隆重的礼节欢迎总理。
傣族人民的心像那火红火红的凤凰花一样,兴奋,激动。
谁能把自己兴奋,激动用你的声音表达出来。
指名读——齐读B、学习第4——6节1、看课件:周总理来了,来到了人群中,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外貌描写:周总理为什么身穿傣族人民的节日盛装?动作描写:同学们,你站在周总理身边,跟着总理一起敲着象脚鼓,一起跳着舞,你感到怎么样?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4节,指名朗读。
3、开始泼水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泼水相互祝福的?自己读一读第5、6两节,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表演动作:端、拿、蘸、泼洒指名朗读课文5、6两节,其他同学可以边想象,边做动作。
采访:你感到快乐吗?你刚才祝福我们的总理什么?你听到我们的总理在为大家祝福什么呢?(祝福傣族人民五谷丰登、合家欢乐,老人长命百岁,孩子学业进步…….)跟我们的总理一起过泼水节是多么快乐呀!齐读4——6节。
《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
《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泼水节的历史背景、习俗和文化意义;(2)通过学习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泼水节的相关知识;(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泼水节的氛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2)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培养民族自豪感;(3)教育学生珍惜友谊,学会分享与互助。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导入:介绍泼水节的历史背景、习俗和文化意义;2. 课文阅读:学习课文《难忘的泼水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3. 知识点讲解: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式和表达方式;4. 文化拓展:介绍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理解泼水节的意义;(2)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流的能力;(3)引导学生尊重和热爱我国少数民族文化。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有哪些关键词语和表达方式;(2)如何运用汉语描述泼水节的场景和氛围。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泼水节的相关知识;2.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泼水节的历史背景、习俗和文化意义;3. 课文阅读: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4. 知识点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式和表达方式;6. 情景教学: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模拟泼水节的场景,感受节日氛围;7.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汉语描述泼水节的场景和氛围。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2. 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流的能力;3. 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4.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5. 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民族自豪感的增强。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2.会写本课生字,会认生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了解,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在我们国家的南部有一个优美的地方,那里的风土人情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
我要介绍的地方就是云南的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傣族人民最有特色的节日就是泼水节,这么开心的活动大家想去体验一下吗?2.教师(板书:泼水节)相机认识生字“泼”,左右结构的字,左边写得窄一点,右边是个发,水泼头发,泼泼泼。
3.教师播放傣族泼水节的课件,初步感受泼水节的热烈场面。
4.谁知道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傣族)5.谁知道泼水节是怎么回事?介绍一下你查的资料。
(每年凤凰花开的时候,人们穿上漂亮的服装,背起象脚鼓,互相泼水祝福,这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6.谁知道傣族人民居住在哪儿?(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西双版纳地区)7.再观察图画,图上的人们表情怎么样?穿着什么手里拿着什么?(人们喜气洋洋,兴高采烈,人们穿的衣服色彩鲜艳漂亮,头上包着头巾,多数人衣服都没有领子,绣着花边,赤着脚。
周总理穿着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
人们手里有的拿着碗,有的包着水罐子,还有的敲着鼓和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
8.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工作十分繁忙,还抽出时间与傣族人民一起共度泼水节,把幸福和欢乐带给了傣族人民,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总理和人民心连心,他心里装着各族人民)。
2024年秋部编版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反思
2024年秋部编版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反思17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铺"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
4.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场面,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铺、盛”。
(重点)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板书:泼水节,然后师在前面加上“难忘的"三个字)为什么说是难忘的泼水节呢?学习了课文我们就会知道答案。
(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
2.再次读课文,圈出生字,遇到难读的生字和句子多读几遍。
3.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认读词语。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2)归类认读生字。
(翘舌音:驶、盛、祝、寿后鼻音:龙、容、康)(3)重点强调多音字“铺、盛”的读音。
(4)交流识字方法。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5.学生讨论交流。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1.文中介绍的是哪个民族的泼水节?(傣族)2.换词比较:“火红火红的"可以换成“红色的”吗?3.指导读——练习读——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1.默读课文,想一想“难忘的泼水节"发生在哪一年。
(1961年)2.思考:1961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学生用“……因为……”练习说话。
3.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重点抓住描写人们动作的词语进行体会。
语文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语文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语文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篇1【设计理念】遵循儿童识记规律,鼓励自主,分类处理,分化难点,突出重点,突破识字难关。
这篇课文有一个占了一整页的插图,我们不应该忽视它。
该课程的教学可以图文结合,善用插图,引导阅读;然后阅读,加深对插图的理解。
【教学目标】⒈会认“凤、凰”等12个生字,会写“龙、恩”等10个生字及“凤凰”一词。
⒉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借助插图理解文章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初步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感情。
【课前准备】⒈教师准备:挂图(课文插图);泼水节的视频材料;生字卡、生词卡。
⒉学生准备:了解周总理的生平及相关故事,了解傣族及泼水节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引入课题,初知文意⒈播放泼水节视频资料(或挂图)。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师:这是什么节日的场面?(生答“泼水节”)师:泼水节是我国傣族人民的重大节日,也是傣族人民向往的热闹的节日。
小朋友们,1961年的泼水节可不一般呀!为什么呢?(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
师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2.初读课文。
师:到底多么令人难忘呢?让我们打开书开始读课文吧。
遇到不认识的字先看“枫叶”上的注音,用铅笔把拼音标注在课文的生字头上。
然后多读几遍,会认了,就擦掉铅笔写的注音。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或挂图)激发阅读兴趣,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并找到不认识的字。
二、自主分类认读,尝试认字⒈大家的生字都会认了吗?师用生字卡(或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自主尝试识字。
学生不会认的带上拼音再读。
凤凰恩敲襟褂咖啡踩端蘸寿(1)哪些字你见过?在哪里见过呢?抽生读,全班读。
(2)你认为哪些单词最容易识别?向学生学习,全班朗读。
(3)你认为哪些单词最难记?难的单词多读几遍,想想怎么记。
然后和全组交流识字方法。
(4)哪些生字所代表的动作你会做?生做一做,再读。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泼、族”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铺、盛”,会写“忘、泼”等8个字,会写“难忘、泼水节”l2个词语。
2、朗读课文。
练习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3、图文对照,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总理的平易近人。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挂图(课文插图);泼水节的视频材料;生字卡、生词卡。
2、学生准备:了解周总理的生平及相关故事,了解傣族及泼水节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课,激发兴趣。
1、播放泼水节视频资料(或挂图)。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节日的场面?(生答“泼水节”)师:泼水节是我国傣族人民的重大节日,也是傣族人民向往的热闹的节日。
小朋友们,1961年的泼水节可不一般,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
2。
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到底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呢?让我们打开书开始读课文吧。
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新词指名读,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2)出示生字。
各自拼读。
注意:前鼻音“穿”,后鼻音“忘、龙、向、令”,多音字“铺、盛”。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3)识记生字。
加一加:“泼”、“炮”。
换一换:“席—度”、“空—穿”。
减一减:“响—向”猜谜语:“死了心”是“忘”,“今多一点”就是“令”。
(4)认读长句。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
《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泼水节的历史背景、习俗和文化意义;(2)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3)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创意,绘制一幅泼水节画面。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泼水节的相关知识;(2)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泼水节的氛围;(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2)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3)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难忘的泼水节》内容梳理;2. 泼水节的历史背景、习俗和文化意义;3. 文中重要词句的解释和赏析;4. 泼水节画面绘制技巧指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2)掌握泼水节的相关知识;(3)绘制一幅具有创意的泼水节画面。
2. 教学难点:(1)文中生僻词语的理解;(2)泼水节文化内涵的感悟;(3)创意绘画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泼水节音乐,营造节日氛围;(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泼水节的了解和经历;(3)教师简要介绍泼水节的历史背景和习俗。
2. 课堂讲解:(1)学生自读课文《难忘的泼水节》;(2)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3)讲解泼水节的文化意义和习俗;(4)赏析文中重要词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创作一幅泼水节画面;(2)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创意建议;(3)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课堂所学,强调泼水节的文化价值;(2)学生谈收获,分享学习感悟;五、课后作业1. 搜集更多关于泼水节的相关资料,了解各地泼水节的特色;3. 练习绘制泼水节画面,提高绘画技巧。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泼水节的历史背景、习俗和文化意义的理解程度;2. 学生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3.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4. 学生创意绘画技巧的运用和绘画作品的质量。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优秀7篇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优秀7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恩来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恩来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周恩来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难点:体会周恩来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朗读感悟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问: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你们知道哪个民族过泼水节吗?随机板书:傣族。
2、教师简介傣族的泼水节: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
这就是“泼水节”。
(板书)3、为什么这个泼水节是“难忘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学生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
1、自主预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生词的正音。
(2)课文段落正音纠错,指导读通,读顺。
(3)难句提示指导:①周恩来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②周恩来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3、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
写人的文章学会“什么时候谁和谁做什么。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质疑问难。
三、写字指导。
1、书写生字“历、敬、度、赶”2、学生书写生字。
3、点评书写。
第二课时学习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体会傣族人民和周恩来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巩固生字。
2、分段朗读课文,说说文章的大体内容。
二、读中理解,体会感悟。
1、围绕“为什么这个泼水节令傣族人民难忘?”这个问题,读书理解。
A、算一算,这个泼水节过去了多少年?2007-1961=46B、46年过去了,这个泼水节在傣族人民的脑海中留下了哪些了什么?提示:难忘的原因之一:傣族是我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泼、水、节”等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引导学生了解泼水节的背景。
(2)采用讨论、分享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课堂趣味性。
(3)运用角色扮演、朗读、背诵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民族文化的情感。
(2)激发学生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3)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
(2)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法进行创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课件,展示泼水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你们对泼水节有什么了解?”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借助工具书或询问同学解决生字问题。
3.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生字,让学生正确认读,并组内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4.分组讨论教师提出问题:“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泼水节的欢乐气氛?”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
5.角色扮演学生分角色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朗读,体验课文中的情感。
6.课堂小结7.课后作业家庭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比喻句,了解泼水节的来历。
具体教学步骤如下:第一步: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课件,展示泼水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你们对泼水节有什么了解?”第二步: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借助工具书或询问同学解决生字问题。
第三步: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生字,让学生正确认读,并组内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案精选7篇
《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案精选7篇《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3.通过看图学文,了解周总理当年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关心少数民族,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4.理解“四面八方”、“笑容满面”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最后四段。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
2.培养观察能力,抓住人物的穿着、表情及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
3.练习概括每句话的意思和自然段的意思。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抓住人物的穿着,表情及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了解课文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特别是笔画多的字。
(二)通过看图,了解图意,培养观察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认真观图,了解图意。
老师出示挂图,请同学们看看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
)板书:泼水节。
(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板书:(傣族)(2)谁知道泼水节是怎么回事?(学生如果讲不清,老师可补充说明:每年的清明时节,也就是当凤凰花开的时候,到了那天,人们穿上漂亮的服装,背起象脚鼓,互相泼水祝福,这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3)谁知道傣族人民主要居住在什么地方?(学生说不上来,老师告诉学生:傣族人民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地区。
)(4)仔细观察图画,图上人们的表情什么样?穿着什么?(喜气洋洋,兴高采烈,喜笑颜开。
再看人们穿的衣服,色彩鲜艳、漂亮,包着头巾,多数的衣服都没有领子,绣着花边,赤着脚。
周总理穿着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粉红色头巾。
)(5)人们的手里拿着什么?请你们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说一完整话。
语文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优秀8篇
语文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优秀8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篇一教学内容:《快乐的泼水节》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准确、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并能结合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来演绎歌曲如舞蹈,器乐伴奏等。
2、能力目标:通过歌曲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想象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3、情感目标:了解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激发学生探索傣家人民生活习性的兴趣,以及对音乐的亲近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对泼水节的了解以及歌曲中附点节奏的掌握。
难点:对最后一乐句中的节奏掌握。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敏捷、好奇心、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在音乐的歌曲演唱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音乐歌唱方式来演唱,做到声情并茂,但对于音乐的信息量还不够,在分析歌曲与歌曲的表现设计的能力还略显不足。
因此,教师要去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让他们在音乐实践中体验、分析歌曲,完整地学唱歌曲,让孩子们不仅学到音乐知识、技能,同时也感受到美得熏陶。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欢迎走进解老师的音乐课堂,你们喜欢音乐吗?你认识哪些乐器呢?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乐器,想请一名同学为我们演奏一曲。
(你知道刚才吹奏的是什么曲子吗?介绍曲子以及演奏乐器)引入傣族的泼水节。
每年的清明节前后傣族有一个非常特别的节日,同学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关于泼水节还有一个传说呢?(放泼水节传说ppt)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参加泼水节?让我们随着歌声走进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吧!。
泼水节是不是很有意思,今天我们就学一首新歌《快乐的泼水节》(放泼水节课件,师板书课题)二、出示课题,感受《快乐的泼水节》观看视频《快乐的泼水节》。
看完视频之后,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三、学唱歌曲1、完整聆听歌曲(教师范唱)师:听完了这首歌曲,同学们觉得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速度是怎样的?2、打节拍再次聆听歌曲。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歌曲的重点节奏。
《难忘的泼水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9篇
《难忘的泼水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9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所谓反思就是能够迅速从一个场景和事态中抽身出来,看自己在前一个场景和事态中自己的表现。
怎样写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漂亮的编辑给大伙儿整理的《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时教学设计较新9篇,欢迎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2、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师生搜集有关泼水节的知识和周总理的简单资料教学过程: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你知道一年中有哪些节日吗?(学生回答),在我们的国家有一个少数民族叫傣族,这个民族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节日叫“泼水节”(板书)2、交流:通过查资料,你知道了泼水节的哪些知识,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介绍泼水节,教师补充。
)3、今天就让我们随课文一起去和傣族人民过一个“难忘的泼水节”吧。
(师板书,加上“难忘的”三个字。
)二、范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认读生字。
过渡语:为什么说“难忘的” 呢?请同学们边听老师读边思考,并且勾出自然段和生字。
1、师范读2、提问:你知道为什么叫“难忘的泼水节”了吧,谁能说一说?(学生回答)3、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周总理并交流介绍周总理的一些简单资料。
4、学生学(1)出示本课生字:敲襟褂咖啡踩端蘸寿鲜柏恩龙敬凤凰脚泼特度(2)请同学说说自己认识的字(请你当小老师,把你认识的字带大家读3遍)(3)介绍你的识字方法(4)齐读(5)在词中学:出示生词卡(指名读生字卡片)(6)识字小游戏“收信”:请几名同学当邮递员,按顺序读老师所指生字,读对了其他同学说:对对对,快收信。
2023最新-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优秀8篇】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优秀8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壶知道为您精心收集了8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2、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体会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教学重难点:1、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体会傣族人民过节时的欢乐心情。
教学准备:1、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泼水节的知识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的信息。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质疑猜想1、小朋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两个吗?许多民族都有他们特别的、充满民族气息的风俗与节日。
(板书:泼水节)就是其中的一个。
2、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泼水节的欢乐场景吧(补全课题)齐读课题。
3、看了这个课题,你认为这篇课文会向我们介绍什么?4、你们猜的是否正确,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看看所写的内容与你的猜测一致吗?2、检查自读:(1)读词语:提着桶相互促进湿淋淋不肯离去幸福象脚鼓赛龙舟准备象征性吉祥如意(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猜测与文中所写的是否一致。
(理清课文脉络与重点。
)4、你又读懂了什么?(在学生充分回答后,引读第一自然段。
)三、读悟“泼水”,感受欢乐。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傣族人民又是怎样过泼水节的呢?(小组合作,读文讨论。
)2、交流,朗读。
(以下环节随机进行。
)(1)泼水前的准备:泼水节那天,人们在大街两旁准备好清水。
你喜欢这样的清水吗?为什么?怎样读出你喜欢的心情?指导读句: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洒上花瓣。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第一课时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第一课时(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第一课时《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第一课时(通用17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第一课时篇1一、欣赏激趣,情境导入,学习第1、7、8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精选11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精选11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精选11篇〕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篇1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促成的词。
2.看图学文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沉感情。
3.学惯用“祖先物后背景”的方法观察图画。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
重组成的词语,会用“四面八方”、“笑容满面”造句。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沉感情。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自读识字〔一〕、介绍相关知识,导入新课。
泼水节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的浩大节日,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
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在西双版纳的黎旺城,与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
此教学过程用课件《难忘的泼水节》中系列图片“泼水节”及视频“傣族的泼水节”辅助完成。
〔二〕、指导看图。
出示大课文插图或叫学生看课本插图。
〔1〕.图上画的是谁和谁?他们在干什么?〔用谁和谁干什么的句式说一句话〕〔2〕.除人物之外,图上还画了什么?〔除了人物之外,图上还有撒了满地的花瓣和盛开的鲜花。
〕〔三〕、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能直呼音节的,先拼读后直呼。
〔3〕指名中差生读课文,学生听后评议,纠正读错的字音。
〔4〕指名认读生字,师生共同纠正错误。
二、合作交流1、认读生字词语2.读好长句。
〔1〕学生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尝试读好长句。
〔2〕检查自然段标序号情况。
〔3〕指导读长句,让学生在课文中标出停顿符号。
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来到了。
//今年,//傣族人民特别快乐,//因为/亲爱的____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水,//为人们祝福。
《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设计《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设计1教材说明这是一篇看图学文。
讲的是1961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来到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
这篇看图学文由一幅图和一篇短文组成。
图上的背景画的是西双版纳地区的特有风光。
树木茂密,鲜花朵朵,地上是凤凰花铺成的“地毯”。
周恩来总理在画面中间,双手端着银碗,穿着傣族服装,面带笑容。
他周围是穿着节日服装的傣家儿女。
有的拿着银壶,有的端着花碗,有的敲着象脚鼓,有的打着镲,大家十分高兴。
课文内容同画面相联系,讲了周恩来总理同傣家儿女过泼水节的情形。
课文共8段,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的。
教学目的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1961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从而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
2、指导有序观察的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分清主次及注意景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后四段。
重难点,关键1重点:了解周总理与1961年和傣族人民一起欢渡泼水节的情景,从而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
2难点(1)由于年代的原因,学生对周总理了解不够,影响对课文所表达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的感受。
(2)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对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泼水节了解甚少。
教学设计一故事录像激趣,设问质疑,导入课文1讲《泼水节的来历》看泼水节的录像,让学生了解泼水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课题。
2为什么今年的泼水节特别令人难忘呢?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全文,感知全文。
3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在什么时候举行?你从课文什么地方知道的?每年的泼水节都在5月13日举行,今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的心情怎样?用高兴的语气读12自然段。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第【1】篇〗1961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教学本课,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并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与快乐;积累重点词句,并进行简单的拓展运用。
2、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激情朗读,体会课文的文字之美,情感之浓。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与快乐。
【教学难点】体会人民和周总理心连心的感情。
【教学准备】搜集周总理资料,在班级进行周总理资料展示,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课前欣赏云南傣族的民俗风情。
一、字词引领,巧入文本。
1、刚才,我们欣赏了一组的,你发现了什么他们正在干什么?2、教师介绍傣族泼水节3、聪明的孩子一定知道,这就是与我们今天要学习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有关。
(齐读课题)把你想重读的词读重一点,再读一遍。
4、小声地、自由地读一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勾画出来。
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同学。
出示词语:凤凰花对襟白褂咖啡色踩着端着盛满敲起鼓蘸了水周恩来齐读,最后剩下“周恩来”。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名字——出示周恩来的,配上文字:他12岁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他是共和国的第一位国家总理。
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新中国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有他的心血;他的足迹遍布全球,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都是他的朋友。
他就是我们敬爱的总理——周恩来。
你想认识他吗1961年,傣族人民就有幸见到了他,并且和他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泼水节!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1961年(板书:1961年),去走进这——难忘的泼水节。
《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
《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学设计《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凤、凰”等12个生字,会写“龙、恩”等12个字,其中“凤凰”要求会认、会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借助插图阅读课文,了解1961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
4、观察插图,分清主次,注意景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1961年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1)由于课文所述内容年代较远,学生又对周总理了解不够,影响对课文所表达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的感受。
(2)限于生活阅历,学生对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泼水节了解甚少,须作简要介绍。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扣题设问——直奔主要内容1、板书课题,读课题。
2、问题导入:(1)难忘的泼水节指的是哪一年的泼水节?(2)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难忘的?(两个问题涉及全篇,引导学生直奔课文主要内容。
)3、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听出节奏、轻重、停顿和速度,进入意境。
4、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5、学生就字、词质疑(如凤凰花、泼水节、象脚鼓、龙船、祝福等。
)6、教学第3自然段——理解表示动作的词语。
课文第3自然段运用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语,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欢乐、热烈的场面。
教学时用“找一找,议一议,读一读”的方法帮助学生体会这些词语和其他词语的表现力。
注意带点的字、词。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7、议一议,读一读。
8、以问促读。
(1)“从四面八方赶来”说明了什么?(“赶来”说明人们急切地想看到敬爱的周总理;“四面八方”说明各地、各方面的人都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忘的泼水节
(第二课时)
泰州市寺巷中心小学于春华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感受周总理与人民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3.图文对照,能分辨并积累文中描写周总理的句子。
4.学写“炮”“穿”“令”“向”四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复习词语
傣族人民非常爱水。
水,代表着吉祥、幸福和键康。
你们看,一群水宝宝在热烈欢迎你们呢!
出示词语
民族敲起龙舟驶过笑容象脚鼓一年一度
铺成盛满银碗祝福踩着柏树枝健康长寿
(2)谁来跟它们打打招呼?每个词语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
2.切入课题。
每年,当火红的凤凰花盛开时,傣族人民都要迎来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互相泼水祝福。
这个节日就是——泼水节(师板书)
师:课文中所描写的泼水节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令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记的泼水节,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
(板书:难忘的)
今天,我们继续来到美丽的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一同欢度他们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二、体会“特别”心情
1.默读课文。
傣族的泼水节,一年一度,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就非比寻常呢?请同学们
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试着找找原因。
2.体会“特别”高兴
(1)指生说。
(2)用上“因为……所以…”句式再说一说。
(3)“特别”还可以换成哪个词?放到句中说一说,(非常、十分、好、真)
三、感受盛情欢迎场面
1.自读圈画
周总理要来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了,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呢?谁来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用“——”画出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句子。
2.交流点拨。
(1)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赶来方了。
①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你读懂什么了?(想要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人特别多,来自四面八方)
②把“赶来”换成“走来”行不行呢?为什么呢?(“赶来”有急切的意思。
泼水节本来就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更重要的是听说周总理也来参加今年的泼水节,人们的心情就更加急切了)
指导朗读,读出人民兴奋急切的心情。
(2)句子2:人们在地上撒满了风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①抓住“地毯”,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会铺上鲜红的地毯。
(特别隆重的场合,接待最尊贵的客人时)
②这是一个比喻,生动形象,从而了解到傣族人民撒花瓣的独特迎客方式,感受到节日的喜庆气氛。
(3)句子3: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①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一条条、一串串”说明龙船、花炮多,突出了泼水节隆重而热烈的场面,这是傣族人民为迎接最尊贵的客人准备的)
②联系我们最近诵读的《笠翁对韵》,你发现了什么?
(4)句子4: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①从“欢呼”这个词看出当时人们的心情怎样?(激动、高兴)
②如果你在人群中,会怎样欢呼?(指导学生用高昂的欢呼声表现情感)
3.为什么傣族人民会这样欢迎周总理?
(教师介绍资料:周总理是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每天他都要处理党和国家许多重要的事情,工作十分繁忙,为了和傣族人民共同庆视泼水节,周总理从百忙之中抽时间,不远千里,来到了傣族人民的身边,就是这样一位关心傣族人民的好总理,傣家人从心底里欢迎他)
4.指导朗读,读出热烈欢快的场面。
(指名读,齐读)
四、敲鼓跳舞场面
1.聚焦人物
过渡:看,周总理来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间来了!
仔细观察课本插图,从文中找出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中,突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
(1)看看周总理的打扮,你有什么发现?(周总理的打扮和傣族人民是一样的)
周总理为什么要穿上傣族人民的服装?(因为周总理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傣族人民打成一片,入乡随俗)
(2)此刻周总理脸上是什么神情?(笑容满面)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指导朗读这句话。
2.关注动作
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他是怎么做的?读四、五两个自然段,用双横线画出周总理动作的语句。
(接过、敲着、踩着、跳舞)
从这些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平易近人,和傣族人民心连心)
泼水祝福: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男生齐读描写周总理泼水的句子,女生齐读描写傣族人民泼水的句子。
3.描述场面。
(出示词语及课文插图:象脚鼓风凰花银碗柏树枝)
现在,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相互泼水的场面你们还能记得吗?结合这些词语,描述一下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泼水的。
(1)在小组内练习。
(2)指生描述。
(3)补充出示: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
周总理把水泼到年轻人身上,祝愿……
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祝愿……
4.指导有感情地朗四、五自然段。
五,诵读升华,整理内化
1.感情对读
正因为1961年的泼水节是跟敬爱的周总理一起度过的,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令人难忘的”,下面咱们一起来朗读第六至八自然段。
采取师生对读、男女对读、小组对读等形式,读出人们的幸福,难忘和开心,体会句式的整齐。
2.整理内化
课题是“难忘的泼水节”,你认为这还是一个怎样的泼水节呢?
出示:这是个()的泼水节,因为()。
3.总结全文,梳理文章记叙内容。
难忘的泼水节这篇课文描写了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我们透过文字感受到周总理与人民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4.齐读全文,感受这份美好。
六、指导写字,巩固识记
1.炮、穿、向、令。
2.仔细观察这4个字,分别是什么结构?每个字的主笔分别是哪一笔?
3.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教师范写并强调。
炮:火字捺变点,避让有礼貌;“已”第一笔横在横中线,末笔竖弯。
穿:穴宝盖扁宽大,覆盖下面“牙”;“牙”字竖钩写挺拔,末笔撇舒展。
向:撇画起好笔,外框写宽阔,“口”字稍收紧。
依次描红、仿影、临帖。
展示评析。
【板书设计】17难忘的泼水节盛情欢迎
敲鼓跳舞
泼水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