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神经外科患者ICU管理

合集下载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是专门为神经外科患者提供高级护理和监测的特殊病房。

该病房设备先进,配备有专业的医护人员,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和监护。

1. 病房设施及设备: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设施和设备应满足高级护理的需求,包括但不限于:- 独立的病房空间,以确保患者的隐私和安全;- 适当的照明和通风系统,以维持舒适的环境;- 高级监护设备,如多参数监护仪、呼吸机、血氧仪等,用于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必要的急救设备,如除颤器、氧气供应设备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专门的手术室,用于进行神经外科手术。

2. 医护人员配置: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但不限于:- 神经外科专家:负责制定治疗方案和手术计划,并监督患者的康复过程;- 护士长:负责协调和管理病房护理工作,确保患者得到高质量的护理;- 护士:负责患者的日常护理和监测,包括给药、更换敷料、监测生命体征等;- 麻醉师:负责为患者提供麻醉和术后镇痛,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性;- 放射技师:负责进行必要的放射影像检查,以帮助医生做出诊断和治疗决策;- 物理治疗师:负责患者的康复训练和功能恢复,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护理流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流程应严格遵循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包括但不限于:- 患者接诊:接收患者时,应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身体检查,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 监测和记录: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必要的生命体征监测和记录,如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 给药和治疗:根据医嘱,按时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并确保给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伤口护理: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以预防感染;- 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康复训练,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 家属沟通: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解答他们的疑问和提供必要的支持。

4. 安全措施:为确保患者的安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严格控制病房的访客数量和时间,以防止交叉感染和干扰患者的休息;- 定期消毒和清洁病房设施和设备,以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建立紧急事件应对机制,包括火灾、停电等突发情况的处理;- 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处理,确保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建立健全的医疗巡查和报告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管理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管理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管理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发展,医疗水平也日益提高,为了适应现代神经外科的发展要求,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建立和发展越来越为医院管理者所重视。

NICU是危重病人进行集中治疗抢救的场所,其特点是病人病情重、昏迷病人多、病情变化快、治疗复杂、生活自理能力差、应用多种监护和抢救仪器设备、需要对病人进行严密的监护,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

本院NICU病床18张,床位使用率达100%,在护理工作中,以病人为中心、以整体护理为框架的程序化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NICU的管理,经过实践与发展,形成了一支年轻化、知识化、业务能力较强的护理队伍,建立了能为病人提供全程优质服务的NICU。

1完善NICU设施(1)病房环境设计合理NICU收治的都是危重病人,病情复杂多变,因此,对危重病人必须施行严密监护,同时对病房环境要求较高。

(2) NICU需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无闲杂人员流动的清静环境,以及独立的配药、治疗、处置室,同时应具备良好的清洁、消毒条件,最好能有空气净化装置[1]。

(3)病房结构与布局设计合理病房结构与布局不仅要考虑到病人的治疗,也应考虑到工作人员工作方便,NICU内要配备空调,室温维持在22~24℃,湿度55%~65%,每张床位单元所占的面积不应小于7m2,以保证有充分的空间给医护人员监护与治疗用[1]。

(4)监护仪器及抢救的器材能够妥善安置,室内的监护仪等应采用悬挂的方法,每个床头部位应有独立的电源插座。

监护床应一轧四轮制动,便于医护人员抢救和推送。

(5) NICU仪器与设备齐全NICU常用仪器与设备有: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测仪、呼吸功能监测设备、血氧饱和度监测仪以及心电图机、输液泵、注射泵、呼吸机、颅内压监护仪、心电除颤器、中心供氧和吸引装置以及急救车、气管切开包、静脉切开包、深静脉置管包、生活护理用品、药品、一次性无菌物品等。

(6)应能保证病人所有治疗、护理及抢救均可在病房内进行。

重症神经外科患者ICU管理

重症神经外科患者ICU管理
血、肝(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AIDS、出凝血机制障碍等)
第二页,共47页。
ICU配置情况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2006版)
一定比例,专职医、护人员
副主任以上医师领衔 配比:10~20张/100张床 一般配置: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除颤仪、心电图、排痰仪、营
对于创伤性颅脑损伤,血小板应维持 在100*109/L以上
老年患者、凝血异常注意血栓形成
脑灌注是重点
血压是基础
预防是关键 钙拮抗剂的使用 关注特殊病人:
脑外伤术后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 大面积脑梗塞 介入治疗术后
第二十二页,共47页。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体液管理
原则:维持脑灌注压和正常的颅内压。 早期:个体化的充分补液,而非限制补液。 围手术期:提倡CVP监测下出入量平衡。 后期:维持正常出入量的平衡。
第二十三页,共47页。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体液管理
早期补液注意事项:
达到液体复苏的标准;
主张使用晶体液;
不主张早期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不主张使用低渗液及10%葡萄糖;
容量补充≤50ml/kg时使用晶体(等渗液); 容量补充>60ml/kg时在晶体的基础上使用胶体(白蛋白、明胶、羟乙基
淀粉); 必要时可选择高渗液体。
不推荐常规更换脑室引流导管及为放置导管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脑室切开和其它ICP监测应在无菌条件下放置,是封闭的系统,最大限 度减少操作和冲洗;
第二十七页,共47页。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抗感染治疗
感染类型:
肺部感染(HAP、VAP) 吸入性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 以G-菌、厌氧菌混合感染为主 选择广谱β-内内酰胺类抗生素(哌拉西林或三代头孢+甲硝唑或头霉素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内最重要的病房之一,通常是专门治疗神经外科疾病和手术后的病人。

由于病人身体状态较差,抵抗能力低,医院感染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对于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措施。

一、加强病房环境消毒病人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通常处于高度敏感状态,病房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尤为重要。

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病房的日常清洁和消毒工作,尤其是床铺、地面、医疗设备等高风险区域的消毒工作。

定期对空调、排风系统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空气清新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包括勤洗手、规范手消毒程序、正确使用手套等。

特别是在接触病人、处理体液和排泄物、更换被单、清洁环境等工作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手卫生规范执行,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三、做好病人个人护理病人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通常需要卧床休息,身体清洁和个人护理尤为重要。

医护人员需要帮助病人进行定期清洁、翻身换位、口腔护理、泌尿道护理等工作,确保病人身体清洁、舒适,减少感染的风险。

四、合理使用抗生素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病人通常需要接受手术或持续使用医疗设备,因此容易出现医院感染。

在使用抗生素的医护人员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和感染风险进一步增加。

五、加强医疗设备消毒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内的医疗设备使用频繁,医护人员需要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

包括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导尿管等医疗设备都需要定期进行严格的清洁和消毒,避免医疗设备成为感染源。

六、做好交叉感染防控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内病人众多,且病情较为严重,容易出现交叉感染。

医护人员需要做好交叉感染的防控工作,包括严格执行隔离制度、避免交叉使用医疗器械、做好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等工作,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七、加强感染监测和报告医院需要建立健全的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感染的风险和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是一个专门治疗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特殊病房。

该病房提供高度专业化的医疗护理,旨在提供最佳的治疗和监护,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以下是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详细描述。

1. 设施和设备: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应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监护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呼吸机、监测仪器、心电图机、血压监测设备、脑电图仪器等。

这些设备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以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得到准确监测和记录。

2. 医疗团队: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应有一支专业的医疗团队,包括神经外科医生、护士、呼吸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等。

医疗团队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及时应对患者的急救情况和并发症。

3. 患者监护:患者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中应接受24小时的监护。

医疗团队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血压、体温等。

监测数据应及时记录,并在需要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 治疗和护理: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应提供全面的治疗和护理服务。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医疗团队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的伤口清洁、换药及时,并提供必要的疼痛管理和康复护理。

5. 感染控制: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应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医护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手卫生和消毒。

病房内应保持清洁整洁,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

6. 家属沟通和支持: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应提供良好的家属沟通和支持服务。

医护人员应及时向患者的家属提供病情信息,并解答他们的疑问和关注。

在必要时,病房可以安排心理咨询师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

7. 安全措施: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这包括但不限于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防止跌倒和滑倒的措施、防止误用药物的措施等。

医护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熟悉应急处理和逃生程序。

总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是一个专门治疗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特殊病房,提供全面的治疗和监护服务。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是专门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提供高级护理和监测的特殊病房。

该病房设备先进,专业护理团队负责照顾患者,确保他们在病情危急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监护。

1. 病房设备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多功能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仪、脑电图仪、血气分析仪等。

这些设备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提供必要的治疗支持。

2. 专业护理团队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团队由经验丰富的专业护士和医生组成。

他们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和监护。

护理团队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3. 病情监测与治疗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持续监测。

通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神经功能、血液指标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例如,当患者出现脑压增高的情况时,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或手术减压来缓解症状。

4. 严密的感染控制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实行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护士和医生在接触患者前后都会进行手卫生,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对病房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确保病房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5. 多学科合作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与其他科室之间保持紧密的合作与沟通。

例如,与急诊科、放射科、麻醉科、神经内科等进行协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

通过多学科的合作,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6. 家属支持与教育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重视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与合作。

护士和医生会定期与家属进行交流,向他们解释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计划,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安慰。

此外,护理团队还会为家属提供相关的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求。

7. 病房环境舒适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注重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

病房内设有舒适的床铺、照明设备和通风系统,以提供良好的住院体验。

此外,病房还设有休息区和娱乐设施,为患者提供放松和娱乐的场所。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是专门用于治疗神经外科疾病患者的重症监护病房。

该病房提供高度专业化的护理和医疗服务,旨在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和康复环境。

以下是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标准格式文本:一、病房设施和设备1. 病房应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血压监测仪、脑电图仪等,以确保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生命体征监测和治疗。

2. 病房内应设置适当数量的病床,每张病床应具备调节高度和角度的功能,以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

3. 病房内应设有洗手间和浴室,以方便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日常生活和清洁工作。

4. 病房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室内温度,以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

二、医护团队和护理服务1. 病房应配备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生和护士,以确保对患者进行专业的医疗和护理。

2. 医护团队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提供协调一致的医疗服务。

3. 护理服务应包括但不限于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药物管理、疼痛管理、病情观察和病情评估等,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三、病房管理1. 病房应实行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定期消毒和清洁工作,以确保病房的卫生和安全。

2. 病房内应设置紧急情况报警设备,以便患者和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求助和处理。

3. 病房内应保持良好的秩序和安静,以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和休息条件。

四、患者教育和康复支持1. 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方案的教育,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康复效果。

2. 病房应提供康复支持服务,包括但不限于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心理支持等,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和恢复功能。

五、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1. 病房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标准操作程序、定期评估和改进措施等,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2. 病房应与其他科室和医院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共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以上是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标准格式文本,病房应具备先进的设施和设备,配备专业的医护团队,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实行严格的病房管理,提供患者教育和康复支持,并进行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是专门为神经外科患者提供高度专业护理和监测的特殊病房。

在这个病房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1. 病房设备: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应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多功能监护仪、呼吸机、吸引器、心电图机、血气分析仪等。

这些设备用于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并提供必要的治疗支持。

2. 医护团队: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团队应由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组成。

他们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迅速应对患者的急危重症情况,并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3. 患者监测: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应进行全面、连续的监测。

包括但不限于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监测。

监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处理。

4. 患者护理: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工作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定期更换患者的体位,以防止压疮的发生;- 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神经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管理患者的疼痛,确保患者的舒适度;- 配合医生进行各种检查和治疗操作,如手术创口的护理、引流管的管理等;-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和家属应对疾病带来的困难和焦虑。

5. 患者安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应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保持病房的清洁和无菌环境。

医护人员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遵守手卫生和消毒规范,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此外,还应定期进行病房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6. 家属沟通: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应与患者的家属保持密切沟通。

他们应及时向家属传达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计划,并解答家属的疑问和关注。

在患者病情稳定时,可以允许家属适当探视,但需要遵守相应的探视规定。

7. 病房管理: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管理工作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确保病房的正常运转,保证医疗设备的供应和维护;- 做好病房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制定和执行相关的工作制度和操作规范,确保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定期进行病房质量评估和护理质量检查,及时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伤害或原发疾病的加重 诱导或维持患者一种低代谢状态,减少应急和炎性损伤,
降低氧耗 提高机械通气的效率 有助于患者配合治疗与方便护理
镇痛、镇静治疗
实施“脑保护策略” ➢ 减少氧耗 ➢ 确保氧供 ➢ 确保脑灌注 ➢ 降低颅内压 ➢ 实施低温治疗 ➢ 控制癫痫
镇痛的实施
原则:在镇痛的基础上镇静 镇痛药物选择: ✓ 阿片类药物为主; ✓ 芬太尼应用最常见; ✓ 吗啡作用时间长,产生活性代谢产物可诱发抽搐,不适合
脑损伤患者的使用; ✓ 瑞芬太尼属于短效镇痛药物,代谢快,停药后消除迅速; ✓ 一般选择以瑞芬为基础的联合丙泊芬/咪达唑仑的镇痛/镇
静治疗策略。
镇静的实施
镇静药物选择:
谵妄状态下的镇静
特殊情况下镇静: 谵妄状态首选氟哌啶醇; 苯二氮卓类药物用于紧张不安的谵妄患者; 对氟哌啶醇禁忌或无法耐受的建议准备抗精神病药物:氯
监测部位:脑室内、脑实质内、硬膜下、硬膜外、蛛网膜 下腔
脑室内压力监测是金标准 CPP目标>60mmHg
应避免通过补液和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CPP在70mmHg 以上。
神经专科监测
脑血流监测: 正常:45~65ml/100g/min 通过TCD来检测 监测脑血流、脑血管痉挛、颈内、外动脉畅通(阻塞) 可以监测和预防迟发性脑缺血的发生
颅内压增高的控制策略
适当的镇痛、镇静治疗 如果在ICP监测下,可通过外引流来控制颅内压 渗透性治疗:甘露醇、甘油果糖、白蛋白、高渗盐水、人
工胶体、利尿剂、早期激素等 呼吸机:轻度的过度通气
No Image
镇痛、镇静治疗
消除疼痛带来的不适 消除疾病带来的痛苦回忆 减轻和消除患者的焦虑、烦燥、燥动甚至谵妄带来的无意
神经专科检查与监测
神经系统专科检查
一般反应(意识、语言、思维)、瞳孔、颅神经反应、运 动、感觉、生理反射、病理反射进行系统检查,并进行 GCS评分。
神经专科监测
颅内压(ICP)和脑灌注压(CPP)监测:
适合于脑血管病、重症脑外伤、颅内重症感染、围手术期 监测
ICP正常在5~15mmHg,>20mmHg治疗阈值,>50mmHg 脑灌注基本消失
ICU配置情况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 (2006版)
一定比例,专职医、护人员
副主任以上医师领衔
配比:10~20张/100张床
一般配置: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除颤仪、心电图、 排痰仪、营养泵、低体温治疗仪、血气分析、间隙加压充 气泵、气垫床、床边B超、床边摄片、微生物实验室检测
氮平或奥氮平等
镇痛、镇静监测
实时控制使用药物剂量; 实时监测呼吸、血压状况; 做好充分准备,作好纠正呼吸、血压变化情况; 观察药物使用的不良反应。 做好心理安慰,避免声、光的刺激。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出血、缺血
出血(止血)
➢ 早期使用抗纤药物 ➢ 推荐早期使用氨甲环酸 ➢ 一旦出血停止,停用抗纤药物 ➢ 关注手术止血和创面的处理 ➢ 对于创伤性颅脑损伤,血小板
专科配置:颅内压监测、彩色多普勒、脑电监测仪(BIS)
选择配置:纤支镜、移动CT、脑组织氧含量监测仪、气道 湿化设备。
神 经 外 科 急 诊 与 重 症 患 者 处 理 流 程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全身评估
系统查体:
循环、呼吸、血液、骨骼、内分泌、消化系统进行初步评 估,撑握整体情况。
利用ECG、CVP、动态血压监测(有创、无创)、肝功能、 血气、血常规、凝血功能、体温、氧饱和、肾功能、电解 质等进行监测与目标控制。
很好地筛查作用。
神经专科监测
脑脊液的监测: 腰穿(置管) 对颅内感染性疾病的监测 颅高压的治疗 脑外伤患者(降颅压、脑室引流)序贯性治疗 颅内给药的途径
血压与氧合
监测血压,避免低血压(收缩压≥90mmHg)
监测氧饱和,避免低氧血症(氧分压≥60mmHg、 SPO2≥90%)
院前低血压、年龄、入院GCS评分、颅内疾病诊断、瞳孔 状态五个独立危险因素中,院前低血压是最强的预测指标。
应维持在100*109/L以上 ➢ 老年患者、凝血异常注意血栓
形成
缺血(预防)
脑灌注是重点 血压是基础 预防是关键 钙拮抗剂的使用 关注特殊病人: ➢ 脑外伤术后 ➢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
瘤) ➢ 大面积脑梗塞 ➢ 介入治疗术后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体液管理
原则:维持脑灌注压和正常的颅内压。 ➢ 早期:个体化的充分补液,而非限制补液。 ➢ 围手术期:提倡CVP监测下出入量平衡。 ➢ 后期:维持正常出入量的平衡。
ICU收治神经外科重症对象
GCS<12分 急性脑血管疾病 颅脑损伤 急性脊髓损伤 围手术期重症颅脑手术 重症神经系统感染 癫痫持续状态
颅脑损伤合并有其它部位、器官、组织损伤(以脑外伤为 主的多发伤)
颅脑损伤为主的其它器官功能障碍(合并有严重的感
大于70%的颅脑损伤后低血压病人有显著的发病率和死亡 率;同时出现低血压和低氧血症则更加不利(90%病人出 现不良预后或死亡)
最佳血压目前尚无明确,液体复苏最好根据CPP调整,但 最低阈值为90mmHg。
颅内压增高的控制策略
外科手术干预:开窗减压、充分清除血肿(占位)、充分 引流
体位:头抬高30° 避免低血压和低血容量(避免后期的脑缺血性改变) 控制高血压,保证脑灌注 管理好气道,防止低氧血症 控制好体温(亚低温)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体液管理
早期补液注意事项: ✓ 达到液体复苏的标准; ✓ 主张使用晶体液; ✓ 不主张早期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 不主张使用低渗液及10%葡萄糖; ✓ 容量补充≤50ml/kg时使用晶体(等渗液); ✓ 容量补充>60ml/kg时在晶体的基础上使用胶体(白蛋白、
神经专科监测
神经电生理监测: BIS监测仪 对脑血管疾病、脑外伤、癫痫患者的监测、脑肿瘤、颅内
感染的监测 对意识不清、昏迷患者的监测 对镇痛、镇静治疗的监测
神经专科监测
神经影像监测: CT、MRI、CTA、MRA、MRV、功能MR 特别对颅脑外伤的患者定期、动态的观察 对颅内肿瘤、脑血管性疾病的明确诊断与治疗 特别对脑血管成像技术的发展对动脉瘤、血管畸形的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