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毒、亚急毒名词
内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应激:是个体对需求做出反应的过程,使个体产生生理、心理的反应,且此过程持续贯穿于人的一生,完全解脱应激就总味道着死亡。
适应:是指人与环境的关系发生变化,使个体行为发生改变,以维持机体平衡。
肺通气:是指肺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每分通气量:是指每分钟进入或排气呼吸器官的总气量,为潮气容积(Vt)与呼吸频率的乘积。
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进入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气量,又称有效通气量。
肺换气: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交换是通过气血屏障。
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的血管、毛细血管破裂或渗透性增高导致的出血经咳嗽动作作口腔排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喉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1~2天,最短仅数小时,最长3天,起病急骤,以全身症状为主,呼吸症状轻微是是其临床特点。
急性器官_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引起的器官-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
呼吸系统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1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肺气肿: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壁的破坏而无明显肺纤维化。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颗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多重病因引起,如感染、理化因素、免疫损伤等。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在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亦称医院内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出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包括老年护理院、康复院)内发生的肺炎。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的慢性病变引起肺部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加重,进而造成右心室扩张或肺厚,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食品毒理学复习提纲
食品毒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名词解释食品毒理学:是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以及它们的不良作用与可能的有益作用和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安全性的一门科学。
外源化学物:存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
内源化学物:指机体内已存在的和代谢过程中所形成的产物或中间产物。
毒性: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
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剂量(较小剂量)的某一物质,经过一定的途径进入机体以后,在组织器官内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的作用,引起机体机能性或器质性(暂时的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衍生毒物:食品在制造、加工(包括烹调)或贮放过程中化学反应或酶反应形成或潜在的有毒物质。
终毒物(ultimate toxicant):与内源性靶分子反应或严重地改变生物学(微)环境、结构功能的物质。
效应器官:出现毒性效应的器官。
靶器官: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或者组织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外源化学物被吸收后可随血流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但其直接发挥毒作用的部位往往只限于一个或几个组织器官,这样的组织或器官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生物学标志: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
可以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
急性毒性:指机体(人或实验动物)一次接触或在24h 内多次接触外源化学物之后所引起的快速剧烈的中毒效应,包括一般行为、外观改变及形态改变,甚至是死亡效应。
生物转化:外源化学物经酶催化后化学结构发生改变的代谢过程称为生物转化,即为外源化学物在体内质改变的过程。
生物转运:毒物动力学中外源化学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的过程称为生物转运,即为外源化学物在体内量改变的过程。
被动转运:外源性化学物质在体内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自动转运的过程。
中药新药申报药理毒理的案例分析-程鲁榕
新药申报药理毒理案例分析
实例
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剂型- 简单改剂
颗粒剂改为咀嚼片- 减免临床的申请 受理日期:2005年7月6日 根据国食药监注[2005] 238号文“关于实施《药品注 册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三(二)” 发布日期:2005年6月23日:“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 除靶向制剂、缓释、控释制剂等特殊剂型的其他简单 改变剂型的申请以及增加新适应症的注册申请,应当 由具有相应生产条件的药品生产企业提出”。
新药申报药理毒理案例分析
主要药效研究
确定药效试验方案 明确试验选择依据
体内模型 体外试验
新药申报药理毒理案例分析
主要药效研究
化学药品: - 多数有针对性 中药: - 多数作用广泛
新药申报药理毒理案例分析
主要药效--体内药效
试验模型
- 与临床疾病相关的模型 如自发/公认的动物模型
- 主/次药效(中药):主治(病或证) 参考功能
皮肤、粘膜、肌肉等)刺激性等主要与局部、全身给药相关 的特殊安全性试验研究和文献资料 • 复方制剂中多种成份药效、毒性、药代动力学相互影响的试 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 致突变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 生殖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 致癌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 依赖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 动物药代动力学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药学研究工艺基本确定
先行
药代 比较 根据需要
药效比较 毒性比较
新药申报药理毒理案例分析
委托研究 各试验环环相扣
专业沟通 信息共享 定期交流 整体衔接
新药申报药理毒理案例分析
保密?
委托研究 试验必备信息 结构类型/组分
拟定的适应证
药效研究资料
主要毒性反应
新药申报药理毒理案例分析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练习题(题库)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2.尘肺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3.粉尘的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径大小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表示。
4.空气动力学直径是指粉尘粒子a,不论其几何形状、大小和比重如何,如果它在空气中与一种比重为1的球形粒子b的沉降速度相同时,则b的直径即可算作为a的AED。
5.可吸入性粉尘直径小于15μm的尘粒。
6.可呼吸性粉尘5μm以下的粒子可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
7.矽肺在生产过程中因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达一定量后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8.混合性尘肺由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和其他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9.硅酸盐肺由长期吸入含结合二氧化硅(石棉、滑石、云母)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10.10.粉尘沉着症有些生产性粉尘(锡、钡、铁)吸入人体后,沉积于肺组织中,呈现一般异物反应,可继发轻微的肺纤维化改变,对健康无明显影响或危害较小,脱离粉尘作业后,病变可无进展或X线胸片阴影消退。
11.矽尘作业通常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粉尘作业称之为矽尘作业。
12.速发型矽肺由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1-2年即发病,称为“速发型矽肺”。
13.晚发型矽肺接触较高浓度粉尘,但时间不长即脱离矽尘作业,此时X线胸片未发现明显异常,然而在脱离接尘作业若干年后始发现矽肺,称为“晚发型矽肺”。
14.尘细胞石英尘被吸入肺泡后,引起肺泡巨噬细胞聚集,吞噬尘粒成为尘细胞。
15.矽性蛋白沉积:病理特征为肺泡腔内有大量蛋白分泌物,称为矽性蛋白,随后可伴有纤维增生,形成小纤维灶乃至矽结节。
16.圆形小阴影是矽肺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X线表现形态,呈圆形或近似圆形,边缘整齐或不整齐,直径小于10mm,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其致密度越高,分为三种类型:p(<2.5mm)、q(1.5-3.0mm)、r(3.0-10mm)。
23206004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答案
23206004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题)1. D2. E3. B4. C5. C6. E7. B8. C9. C10. B11. B12. D13. C14. E15. B16. D17. C18. E19. B20. D21. C22. B23. B24. C25. C二、名词解释(每题1分,共23题)1. 较毒而又常用的药品称为限制品。
2. 人工合成药是应用分解、结合、取代、合成等化学方法制成的药物。
3. 能引起50%阳性反应(质反应)或50%最大效应(量反应)的剂量。
4. 浸润麻醉是将稀浓度的药液注射于要进行手术部位的皮下、肌肉、浆膜等深部组织中,以浸润用药部位的感觉神经纤维或末梢以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而产生麻醉。
5. 局部麻醉药是用于局部,能可逆性地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引起机体特定区域暂时丧失感觉,消除疼痛的药物。
6. 是选择性地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主要影响脑干的某些机能,可引起嗜眠,即使大剂量也不引起麻醉7. 是把数种非吸入性麻药一并使用,减少每种药的使用剂量,增强作用,降低毒性。
8. 是指加强心肌收缩力,缩短心脏收缩期,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衰竭心脏的工作效率的作用9. 凡能防止或延缓血液凝固的药物叫抗凝血药(抗凝剂)10. 抗酸药是一类弱碱性无机化合物,能缓冲或中和胃内容物的酸度。
11. 凡能制止细菌或酶的活动,阻止胃肠内容物发酵,使其不能产生过量气体的药物都可称为制酵药。
12. 镇咳药是指能抑制咳嗽中枢,或抑制咳嗽反射弧中其他环节,从而能减轻或制止咳嗽的药物。
13. 脱水药是指能消除组织水肿的药物,由于此类药物多为低分子量物质,多数在体内不被代谢,能增加血浆和小管液的渗透压,增加尿量,故又称为渗透性利尿药。
14. 子宫收缩药是一类能兴奋子宫平滑肌的药物,可用于催产、引产、产后止血或子宫复原。
15. 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退高热、减轻局部钝痛,大多数还有抗炎和抗风湿作用的药物。
食品毒理学总结(山农大,全)
名词解释:1.毒物:指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的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2.中毒:指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的疾病状态。
3.毒性:化学物质能够造成机体损失的能力。
4.选择毒性:指一种化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生物无害;或只对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发挥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无毒作用。
5.毒作用:是化学作用对生物体的损害作用,又称毒性作用。
6.毒效应谱:指机体接触外源化学物后,由于外源化合物的性质和剂量不同可引起机体多种变化。
7.(1)损害作用:是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变化,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2)非损害作用:机体所发生的一切生物学变化应在机体的代偿能力范围内,机体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易感性也不改变。
8.靶器官:外源化合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9.生物学标志:指针对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内的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采用的检测指标。
可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易感性生物学标志。
10.吸收:指外源化合物从机体接触部位透过生物膜进入血液的过程。
11.分布:指外源化合物吸收后,随血液或淋巴液流动分散到全身组织细胞的过程。
12.肝脏的首过效应:是指经胃肠道吸收的外源化合物都要汇入肝门静脉到达肝脏之后再进入体循环,由于肝脏具有代谢外源化合物的功能,未被代谢的原型和代谢产物离开肝脏随体循环分布到全身,这种未到体循环就被肝脏代谢的现象称为首过效应。
13.血脑屏障:是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聚集包围毛细血管的星形角质细胞的软脑膜组成的一种特殊的功能结构。
14.胎盘屏障:由分割母体和胎儿血液循环的一层或几层细胞构成。
15.结合反应(二相反应):进入机体的外源化学物在代谢过程中与其他内源性化学物或基因发生的生物结合反应。
16.蓄积作用:当化学毒物与机体发生多次接触,将反复进入机体,而且当进入机体的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的速度和派出的速度或总量时,化学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就有可能在机体内逐渐增加并贮存,这种现象称化学毒物的蓄积作用。
《环境卫生学》试卷及答案
《环境卫生学》试卷及答案环境卫生学一、名词解释:1、环境卫生学: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2集中式供水:是指由水源集中取水,经集中净化的消毒后,通过输水设施输送到用户的供水方式。
3生物圈:是由生物生存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所构成。
4.环境污染:当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数量或浓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和恶化,影响到人体健康,称为环境污染。
5.温室效应:大气层中的某些气体能吸收地表发射的热辐射,使大气增温,从而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6.介水传染病: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传播的疾病,称为介水传染病。
7.有效氯:用于饮用水消毒的含氯化合物中具有杀菌能力的有效氯成分称为有效氯。
8.尘肺: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9.环境介质:是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环境介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通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质形态而存在,能够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
10.热适应:是指人体在热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后对热负荷产生适应的现象。
11.中暑:在高温环境中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性疾病。
12.生产性噪声: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声音频率和强度没有规律,听起来使人感到厌烦。
13.职业性肿瘤:在作业环境中长期接触致癌因素,经过较长期的潜伏期而患的某种特定肿瘤。
14.中毒:机体受到毒物的作用引起一定程度的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称为中毒。
15.化学窒息性气体:能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的化学作用,使血液运送氧的能力或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引起组织缺氧或细胞内窒息的气体。
二、填空题1.环境卫生学研究的环境包括___ ___和___ ___。
化工安全与环保试题附答案解析
化工安全与环保试题附答案解析一、名词解释(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本题15分,每题3分)1、劳动保护:2、安全管理:3、危险化学品:4、化学爆炸:5、化学灼伤:二、填空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本题15分,每题3分) 1、燃烧的三个要素:、、。
2、职业中毒的类型、、。
3、化工企业的噪声种类:、、、、。
4、辐射的种类和。
5、从事化学工业工作的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的方针政策。
6、化工污染物的种类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和;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和,简称“三废”。
7、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按照功能可分成三类:、、。
8、按照腐蚀反应的机理腐蚀分为和两类。
9、和是化工生产的首要任务,是化工生产的保障,是化工生产的保障。
10、化工设备检修可分为与。
11、当化学物质接触人体组织时,应迅速脱去衣服,立即使用冲洗创面。
三、选择题(1-10单选每题1分;11-20多选每题2分;工30分)1、化工污染不包括()A水污染B固体废弃物污染C信息污染D大气污染2、为消除静电危害,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 保护接零B 绝缘C 接地放电3、下列()不是压力容器的安全泄压装置。
A、安全阀B、爆破片C、易熔塞D、防爆帽4、下列压力容器不属于分离容器的是()A、过滤器B、干燥塔C、汽提塔D、蒸发器5、人耳能听到的声频范围一般在()之间。
A 2~2×103 Hz B 20~20×103 Hz C 20~20×103 HzD 0~2×105 Hz6、氢氰酸的主要危害在于其()。
A.燃烧爆炸危险B.毒性C.放射性 D.腐蚀性7、在不同场所中,各种携带型电气工具要选择不同的使用电压,因此在无高度触电危险的场所,不应超过()A 220VB 65VC 36VD 12VE 6V8、工作压力为5MPa的压力容器属于()。
A 高压容器B 中压容器C 低压容器D 安全监察范围之外9、大部分的触电死亡事故是( )造成的。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及大题整理版
职业卫⽣名词解释及⼤题整理版⼀、职业毒物总论1、职业卫⽣(Occupational Health):以职业⼈群和作业环境为对象,旨在创造安全、卫⽣和⾼效的作业环境,提⾼职业⽣命质量(Quality of Working Life),保护劳动者健康和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从卫⽣学观点出发,着重研究劳动条件对职业⼈群健康影响的规律。
2、职业医学(Occupational Medicine):以个体为主要对象,旨在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在潜在健康危险的个体进⾏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
--从临床的⾓度出发,着重研究职业病在个体上的发⽣、发展规律。
3、毒物(toxicant) 在⼀定条件下,外来化学物质以较⼩剂量即可引起机体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甚⾄危及⽣命,此种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4、中毒(poisoning) 机体受毒物的作⽤引起⼀定程度损害⽽出现的疾病状态称中毒。
5、*⽣产性毒物(productive toxicant)⽣产过程中使⽤或产⽣的毒物6、*职业中毒(occupational poisoning) 劳动者在⽣产过程中由于接触毒物发⽣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7、*⽓溶胶(Aerosol):漂浮在空⽓中的粉尘、烟和雾统称为⽓溶胶。
定义:散布在⽓体尤其空⽓中的由固体或液体颗粒组成的多相系统。
8、雾(Mist): 为悬浮在空⽓中的液体微滴。
常系蒸⽓冷凝或液体喷洒⽽成。
如电镀铬时形成的铬酸雾、喷漆时的漆雾。
9、烟(Fume): 指悬浮在空⽓中直径⼩于0.1µm的固体微粒。
主要为⾦属熔融时产⽣的蒸⽓在空⽓中迅速冷凝、氧化⽽成,如铅烟、铜烟。
有机物燃烧也可形成烟。
10、粉尘(Dust):能较长时间悬浮在空⽓中的固体微粒(particle)。
其粒⼦直径多在0.1-10µm。
固体物质经破碎或碾磨可产⽣粉尘。
11、蓄积(Accumulation)进⼊机体的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接触间隔期,不能完全排出⽽逐渐在体内积累。
预防医学重点名词解释
1、三级预防策略:①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
在第一级预防中,如果在疾病的因子还没有进入环境之前就采取预防性措施,则称为根本性预防。
②第二级预防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③第三级预防对以患某些病者,采取及时的、有效地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以丧失劳动力或残疾者,主要促使功能恢复、心理康复,进行家庭护理指导,使病人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能参加社会活动并延长寿命。
2、流行病学: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使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3、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4、罹患率:与发病率一样,也是测量人群新病例发生频率的指标,计算方法同发病率;与发病率相比,罹患率适用于小范围、短时间内疾病频率的测量,观察期限可以以日、周、旬、月为单位,可以精确地测量发病的几率,常用于疾病爆发或流行时的调查,如传染病、食物中毒及职业中毒等爆发的调查。
5、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现患某病者(包括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6、续发率:也称二代发病率,指某传染病易感接触者中,在最短潜伏期与最长潜伏期之间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7、判断疾病地方性的依据:①该病在当地居住的各人群组中发病率均高,并随着年龄增长儿上升。
②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人群组中,该病的发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
③外来的健康人,到达当地一定时间后发病,其发病率逐渐与当地居民接近。
④迁出该地区的居民,该病的发病率下降,患者症状减轻或呈自愈趋向。
⑤当地对该病易感的动物也可能发生类似的疾病.8、移民流行病学:利用移民人群综合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从而找出病因的一种研究方法。
通过观察某种疾病在移民人群、移居地当地人群及原居住地人群中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别,区分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从而发现病因线索。
卫生-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6个(共18分)填空30个(共30分)判断10个(共10分)简答6个(共30分)论述1个(12分)一.名词解释1.食品卫生学:是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威胁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护消费者安全的科学。
2.食品污染:在各种条件下,导致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到食物,造成食品安全性,营养性,和感官性状发生改变的过程。
3.菌相:共存于食品中的细菌种类及其相对数量的构成称为食品中的细菌菌相4.优势菌:存在于食品中的相对数量较大的细菌5.食品的腐败变质:在微生物为主的各种因素的作用下,食品降低或者失去食用价值的一切变化,降低或者失去食用价值的过程。
6.haccp:由美国提出的以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原则为基础的食品安全卫生控制体系。
7.gmp:由政府制定颁布的主要用于视频生产加工企业的一种质量保证制度或质量保证体系。
8.ssop:食品生产企业应根据gmp的要求,结合本企业的生产特点,由haccp小组编制出适合本企业的且形成文件的卫生标准操作程序9.油脂酸败:油脂由于含有杂质或在不适宜条件下久藏而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和感官性状恶化10.食物中毒: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急性,亚急性疾病。
二.填空1.根据污染食品有害因素的性质,食品污染物可分为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三类.2.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3.常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镰刀菌毒素,青霉菌毒素4.造成食品污染的有害化合物主要有N―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化合物,杂环胺,丙烯酰胺,二恶英5.汞铅镉砷的典型病:水俣病,黑脚病6.动物宰杀后胴体在酶和外界因素的作用下,会发生僵直成熟自溶腐败等一系列变化三.判断四.简答1,食品卫生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食品污染及其预防,包括污染的来源、种类、作用、含量水平、检测管理以及预防措施;各类食品的主要卫生问题;食物中毒及其预防;食品卫生监督管理.2.食品细菌污染的卫生学意义:菌落总数的卫生学意义:食品清洁状态的标志,作为评定食品腐败变质的程度和保藏期限的指标;大肠菌群的卫生学意义:表示食品受到人与温血动物的粪便污染,一般认为作为食品粪便污染的指示菌应具有以下特点:仅来自于肠道.在肠道中数量较多,易于检出.在外界环境中有足够的抵抗力.食品细菌学检验敏感,简易,所以大肠杆菌是较理想的粪便污染指示菌;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致病菌的卫生学意义:致病菌主要包括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菌、大肠埃希菌O157:H7、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3.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是微生物、食品本身、环境因素三者互为条件、相互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①微生物在食品腐败变质中起决定性作用,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酵母菌.一般细菌都有分解蛋白质的能力,霉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很强,酵母菌一般喜欢生活在含糖量较高或含一定盐分的食品上.②由于食品本身的组成和性质,主要包括食品的成分,水分含量,PH值,渗透压,食品的完整性,食品中的酶.④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温度,湿度,空气,光照⑤食品中的酶,细胞内酶和细胞外酶将食品中的多糖,蛋白质,脂肪分解为简单物质被吸收,然后将吸收的简单物质被分解产生代谢产物,使食品产生不良问道,甚至腐败变质.影响食品质量的酶主要有氧化酶,酯酶,果胶酶,蛋白酶和淀粉酶.4.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指标:(1)以蛋白质为主的食品①感官指标:颜色气味形态味道②物理指标蛋白质分解时低分子物质增多,导致浸出物量上升,浸出液电导度上升,折射率上升,冰点下降,粘度上升③化学指标:挥发性盐基总氮(TVBN)是衡量以蛋白质为主的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指标;二甲胺和三甲胺适用于鱼虾等水产品的鉴定;K值主要适用于鉴定鱼类早期腐败④微生物指标: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最近似数.实际中以TVBN和感官指标进行判断.以脂肪为主的食品:①感官指标:出现刺激性气味②理化指标:早起过氧化值上升,其次酸价上升,固有碘价相对密度折射率凝固点皂化价改变,羰基反应阳性.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品①感官指标产气带有甜味醇类气味②化学指标:酸价升高5.食品腐败变质的控制措施:加热杀菌法,低温保藏法,脱水干燥法,增加渗透压保藏法,化学防腐剂保藏法,降低PH保藏法,辐照保藏法,气调保藏法6.霉菌产毒的特点:霉菌只有一部分菌株可以产毒霉菌产毒只限于少数菌种而产毒菌种中也只有一部分菌株产毒,同一产毒菌株的产毒能力具有可变性和异变性,产毒的菌种所产生的霉菌毒素无严格专一性,产毒菌株产生毒素要有一定条件7.食品中有害金属污染的毒作用特点:强蓄积毒性有害金属进入人体后排出缓慢生物半衰期多较长,通过食物链的生物富集作用在生物体及人体内达到很高的浓度,有害金属污染食品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常以慢性中毒和远期效应为主8.食品腐败变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产气厌恶感,食品的营养降低,造成食物中毒9.为保证食品安全选址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原料供应方便,厂区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水源充足水质好,厂址附近有良好的卫生条件,厂区要远离有害场所,交通运输条件方便,选择地点必须具有发展余地供发展之用10.haccp,gmp,ssop的关系:haccp体系不是孤立的,需要以gmp/ssop为基础而建立,gmp是政府制定的、强制实施的法规或标准,指导ssop的开展,如: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ssop 是企业根据gmp要求和企业的具体情况,自己编写,没有统一的文本格式,关键在于使用和遵守.11.haccp的原理:进行危害分析和确定控制措施;确定关键控制点;建立关键限值;监控每个关键控制点;建立当发生关键限值偏高时可采取的纠偏行动;建立验证程序;建立完整的记录和档案.12.鲜乳的初步加工卫生:①乳的净化:原料乳在杀菌前应先经过净化以便除去杂质降低微生物的数量有利于乳的消毒.有两种方法过滤净化、离心净化②乳的冷却:刚挤出的乳是乳中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如果不及时冷却乳中微生物大量繁殖,乳就会变质凝固酸度增高,所以过滤后应迅速冷却,迅速冷却不仅可以直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而且可以延长乳中抑制菌的活性,乳轻素溶菌酶乳过氧化氢酶等存在于乳中具有抑菌和抗菌的作用.乳的温度越低细菌含量越少抑菌时间越长,反之则短③乳的杀菌和灭菌:为防止乳的腐败变质杀灭腐败菌和原生菌生乳应尽早予以杀菌或灭菌,常用的方法有:巴氏杀菌法:低温长时间消毒法,高温短时间杀菌法④乳的包装⑤乳的储存和运输13.油脂酸败的原因:油脂酸败的程度与紫外线,氧、油脂中的水分、组织残渣、微生物污染等各种因素有关,也与油脂本身的不饱和程度有关14.油脂酸败的卫生学意义:油脂酸败后营养价值降低,高度酸败则会完全失去食用价值;酸败还会造成油脂本身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严重破坏,降低营养价值;酸败的过氧化物机体的酶系统,如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等也有明显破坏作用,同时还可能引起肿瘤;长时期食用引起动物生理的变化,如体重减轻、肝脏肿大和生长发育障碍等.油脂酸败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在国内外均有报道,因此防止油脂酸败具有重要的食品卫生学意义.15.水质卫生评价指标:①物理性状指标:温度、色、臭和异味、浑浊度②化学指标:PH、总固体、硬度、含氮化合物、溶解氧、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氯化物、硫酸盐、总有机碳、有害物质③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16.食物中毒的分类: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植物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17.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发病与特定的食物有关、潜伏期短来势急剧呈爆发性、临床表现相似、人与人之间无直接传染性18.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率高病死率各异、有明显的季节性、动物性食物为主要中毒食品19.会分辩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病机制188:感染型:常伴有发热,一般潜伏期长病原菌随食物进入肠道,在肠道生长繁殖,靠其侵袭力附着于肠粘膜或者侵入粘膜及粘膜下层,引起肠粘膜的充血水肿渗出等炎性病理变化.;毒素型:少有发热症状,一般潜伏期大多较短,但肉毒毒素,椰毒假单胞菌酵母面亚种等潜伏期较长,某些病原菌污染食品后在适宜条件下大量繁殖并产生外毒素……导致腹泻;混合型20.沙门菌属食物中毒的发病机制:沙门菌食物中毒是沙门菌活菌对肠粘膜的侵袭以及其内毒素的协同作用.随食物进入肠道的沙门菌可侵入肠粘膜上皮细胞及粘膜下固有层,引起肠粘膜充血水肿渗出等炎性病理变化,侵入固有层的沙门菌迅速被该区域淋巴组织中巨噬细胞吞噬并在其细胞质中继续生长繁殖后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引起暂时性菌血症和全身性感染.当沙门菌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被激活的吞噬细胞杀灭时释放出内毒素.内毒素除作为致热原刺激体温升高外,也可激活白细胞趋化因子,吸引白细胞使肠粘膜局部发生炎性反应.某些沙门菌如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可产生肠毒素,该肠毒素可通过对小肠黏膜细胞膜上腺苷酸环化酶的激活,使小肠黏膜细胞对钠离子吸收抑制而对氯离子分泌亢进使钠离子氯离子水在肠腔潴留而腹泻.21.沙门氏菌属的流行病学特点:引起中毒的食物,多由动物性食品引起特别是畜肉类及其制品;食物中沙门菌的来源:家禽家畜生前感染,畜肉禽肉的沙门菌污染,蛋类沙门菌污染,乳中沙门菌污染,熟食品中沙门菌污染,水产品中沙门菌污染主要是水源污染所致;发病季节分布多见于夏秋季;发病率较高一般在百分之40到60,最高达百分之90五.论述。
外科名词解释
1,灭菌: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芽孢2,无菌术(asepticism):是针对人体和周围环境中各种感染来源所采取的一种预防措施,由灭菌法、消毒法和一定的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所组成。
目的是防止病原微生物在手术、换药、穿刺等过程中通过接触、空气或飞沫进入伤口或组织。
3,消毒(disinfection):系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并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胞)4,功能性细胞外液:绝大部分的组织间液能迅速地与血管内液体或细胞内液进行交换并取得平衡。
5,无功能性细胞外液:间液仅有缓慢交换和取得平衡的能力,但在维持体液平衡方面的作用甚小,但胃肠消失液的大量丢失、可造成体液及成分的明显改变。
6,水中毒:又称稀释性低血钠,指机体的摄水量超过了排水量导致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2.高渗性缺水;又称原发性缺水。
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多于缺钠,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
3.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
水和钠随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钠,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4.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水和钠呈比例的丧失,血清钠仍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也保持正常。
5.低钾血症:血清钾离子浓度低于3.5mmol/l6.高钾血症:血清钾离子浓度高于5.5mmol/l7.呼吸性酸中毒:指肺泡通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存的二氧化碳,一致血液的PCO2增高,引起高碳酸血症。
8.呼吸性碱中毒:指肺泡通气过度,体内生存的二氧化碳排出过多,一致血的而氧化碳降低,引起低碳酸血症。
9.休克;是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的反映,是组织血液灌流不足所引起的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的病理过程。
10,失血性休克:是一种循环血量减少性休克,各种因素造成全血或血液成分之一部分发生急速丧失,导致循环血量不足引起。
11,多器官功能不全:几种脏器同时或相继受损的情况。
急毒、亚急毒名词
急毒、亚急毒名词名词解释编辑急性毒性试验是指⼀次或24⼩时内多次染毒的试验,是毒性研究的第⼀步。
要求采⽤啮齿类或⾮啮齿类两种动物。
通常为⼩⿏或⼤⿏采⽤经⼝、吸⼊或经⽪染毒途径。
急性毒性试验主要测定半数致死量(浓度),观察急性中毒表现,经⽪肤吸收能⼒以及对⽪肤、粘膜和眼有⽆局部刺激作⽤等,以提供受试物质的急性毒性资料,确定毒作⽤⽅式、中毒反应,并为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的观察指标及剂量分组提供参考。
2概述及染毒⽅法编辑⼀、概念和试验⽬的(⼀) 急性毒性概念急性毒性是指机体(⼈或实验动物)⼀次(或24⼩时内多次)接触外来化合物之后所引起的中毒效应,甚⾄引起死亡。
但须指出化合物使实验动物发⽣中毒效应的快慢和剧烈的程度,可因所接触的化合物的质与量不同⽽异。
有的化合物在实验动物接触致死剂量的⼏分钟之内,就可发⽣中毒症状,甚⾄死亡。
⽽有的化合物则在⼏天后才显现中毒症状和死亡,即迟发死亡。
此外,实验动物接触化合物的⽅式或途径不同,“⼀次”的含义也有所不同。
凡经⼝接触和各种⽅式的注射接触,“⼀次”是指在瞬间将受试化合物输⼊实验动物的体内。
⽽经呼吸道吸⼊与经⽪肤接触,“⼀次”是指在⼀个特定的期间内实验动物持续地接触受试化合物的过程,所以“⼀次”含有时间因素。
(⼆) 实验⽬的1.求出受试化合物对⼀种或⼏种实验动物的致死剂量(通常以LD50为主要参数),以初步估计该化合物对⼈类毒害的危险性。
2.阐明受试化合物急性毒性的剂量-反应关系与中毒特征。
3.利⽤急性毒性试验⽅法研究化合物在机体内的⽣物转运和⽣物转化过程及其动⼒学变化。
也可⽤于研究急救治疗措施。
⼆、实验动物和染毒⽅法(⼀) 实验动物选择在卫⽣毒理学领域中,体内试验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最终是为了阐明受试外来化合物对⼈的急性危害性质和危害强度。
所以选择实验动物时,要求在其接触化合物之后的毒性反应,应当与⼈接触该化合物的毒性反应基本⼀致,虽然利⽤任何⼀种或⼏种实验动物的急性毒性结果向⼈外推都必须⼗分慎重,但这⼀选择实验动物的原则仍⾮常重要。
食品工艺学名词解释总结
职业卫生常见专业术语名词解释
职业卫生常见专业术语名词解释职业卫生常见专业术语名词解释职业卫生(Occupational health) 是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以劳动者的健康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的工作领域,研究改善劳动条件的一门学科,其首要的任务是识别、评价和控制不良的劳动条件,以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以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s)是指职工因受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由国家以法律法规形式规定并经国家指定的医疗机构确诊的疾病。
职业禁忌证(Occupational contraindication)是指某些疾病(或某种生理缺陷),其患者如从事某种职业,便会因职业性危害因素而使病情加重或易于发生事故,则称此疾病(或生理缺陷)为该职业的职业禁忌证。
急性中毒(acute poisoning)是指职工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有毒物质,发病急,病情变化快,致使暂时或永久丧失工作能力或死亡的事件。
有害物质(harmful substances)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等能危害职工健康的所有物质的总称。
有毒物质(toxic substances)作用于生物体,能使机体发生暂时或永久性病变,导致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
危害因素(hazardous factors)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
有尘作业(dusty work)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的作业。
有毒作业(toxic work)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含量超过国家标准中有毒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的作业。
职业接触限值(OELs):指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量标准、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
最高容许浓度(MAC):指任何有代表性的采样测定均不得超过的浓度。
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TLV—TWA):指正常8小时工作日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急性中毒的名词解释解释
急性中毒的名词解释解释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各种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急性中毒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急性中毒是指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人体暴露于有害或毒性物质后,导致身体发生各种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反应的一种状况。
这些有害或毒性物质可以是化学物质、药物、毒素、射线等。
当人体吸入、摄入、接触或注射这些物质时,会引发中毒反应。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急性中毒与慢性中毒有着明显的区别。
急性中毒是一种突发的状况,症状一般在被暴露后短时内出现并迅速加剧,可能会导致生命危险。
而慢性中毒则是指长时间暴露于毒物,所以症状会逐渐加剧并且极难被察觉。
相比而言,急性中毒更加危险。
其次,急性中毒的症状会因为接触的有害物质种类和剂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急性中毒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无力、头晕、昏迷、癫痫发作、肌肉痉挛、皮肤瘙痒、烧灼感等。
这些症状的发生与中毒物质直接影响人体器官的功能有关,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
其实,我们周围有很多潜在的有毒物质。
例如,一些常见的化学物质如农药、清洁剂、颜料、粘合剂、汽车尾气等都可能引发急性中毒。
此外,某些药物的过量使用也会导致急性中毒,如镇痛药、抗抑郁药等。
不仅如此,我们还必须警惕食物中的有毒物质,如霉菌毒素、重金属等。
在急性中毒事件发生后,及时的处理和适当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切忌慌乱,应立即将中毒者移到通风的地方,并避免进一步接触有害物质。
其次,应根据实际情况拨打急救电话,向医务人员提供详细的中毒情况,以便他们提供最恰当有效的协助。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根据中毒的种类和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急救方法。
但总体而言,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足够氧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等是常见的急救方法。
然而,个体差异和中毒类型的多样性使得正确的急救方法必须由专业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为了减少急性中毒的发生,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做起。
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正确使用和储存化学物品。
动物传染病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传染(infection):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的过程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症状,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持续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指动物长期持续的感染状态慢病毒感染(chronic infection):又称长程感染,是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且最后常以死亡为转归的病毒感染。
疫源地: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的地区。
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只有某种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除体外的活的动物机体。
传染期:水平传播(horizontal transmission):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
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从亲代到其子代之间的纵向传播方式。
检疫:是指利用各种诊断和检测方法对动物及其相关产品和物品进行疫病、病原体或抗体检查。
预防性消毒: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对畜舍、场地、用具和饮水等进行定期消毒,已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
临时消毒: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及时消灭刚从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而采取的消毒措施。
终末消毒:在患病动物解除隔离、痊愈或死亡后,或者在疫区解除封锁之前,为了消灭疫区内可能残留的病原体而进行的全面彻底的大规模消毒。
紧急接种: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动物进行的应急性计划外的免疫接种。
预防接种:在经常发生某些传染病的地区,或有某些传染病潜在的地区,或经常受到邻近地区某些传染病威胁的地区,为了防患于未然,在平时有计划地给健康动物进行的免疫接种。
免疫程序(vaccination program):指一定地区,养殖场或特定动物群体内传染病的流行状况、动物健康状况和不同疫苗特性,为特定动物群体制定的接种计划。
毒理名词解释
5 毒理学实验基础
体内试验 in vivo test:以实验动物为模型,最终目的是 通过外源化学物对实验动物的毒性反应,向人外推,以 期评估外源化学物对人的危害及危险性。 体外实验 in vitro test: 筛选和预测急性毒性、 机制研究。 近交系 inbred strain: 是指至少连续 20 代的全同胞兄妹 或亲子之间交配培育而成,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 起源于第 20 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 如 BALB/c、 DBA 等小鼠等 杂交群动物 hybrids:两个近交系之间交配所繁殖的子 一代动物,简称 F1 代动物 封闭群 closed colony:亦称为远交群 outbred stock,一 个种群在 5 年以上不从其外部引入新血缘,仅由同一品 系的动物在固定场所随机交配繁殖生产的动物种群。如 KM 小鼠,NIH 小鼠,SD 大鼠,Wistar 大鼠等。
1 毒理学绪论
毒理学 toxicology:从生物学角度研究外源因素和内源 因素对生物体和生态系统的损害作用与机制,并进行安 全性评价、危险度评定/风险评估、危险性管理与交流的 科学。 描述毒理学:通过各种毒性试验研究外源化学物的毒作 用特征。以期为安全性评价和管理法规与措施的制订提 供基础资料。 机制毒理学:研究外源和内源因素对生物体毒作用的细 胞、分子以及生化机制。 管理毒理学:依据描述和机制毒理学对毒作用规律的研 究成果,协助政府部门制订相关法规条例和管理措施并 付诸实施,以确保对化学品、药品、食品等进行有效的 管理,保障接触人群的健康。 外源化学物 xenobiotics: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 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 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毒物 toxicant: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后,能够使生物体 发生有害反应、严重功能破坏甚至危及生命的任何物质。 毒性 toxicity:指某种化学物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的能 力。 危害性 hazard: 定性表示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有害作 用的可能性。 安全性 safety:某种物质在一般的接触情况下,不会引 起对健康有害作用,就可认为是安全。 危险性 risk:指一定时期内从事某种活动,如接触外源 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如造成机体损伤、产生疾病或 死亡的概率。 安全限值:对各种有害因素规定的接触限量要求,在低 于此接触量时,根据现有的知识,不会观察到任何直接 和/或间接的有害作用。 通常通过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 剂量(NOAEL)除以安全系数计算得出。
急危重症慢性中毒名词解释
急危重症慢性中毒名词解释
急诊分诊:是指急诊患者到达急诊科后,由分诊护士快速、准确地评估其病情严重程度,判别分诊级别,根据不同等级安排就诊先后秩序及就诊区域,科学合理地分配急诊医疗资源的过程。
心搏骤停( CA):是指心脏有效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是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
心脏性猝死(SCD ):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丧失为特征、由心脏原因引起的死亡。
心肺复苏:是针对心脏、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应用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用人工通气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呼吸,达到促进苏醒和挽救生命的目的。
室颤:是指心室肌发生快速、不规则、不协调的颤动。
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因室颤而猝死的患者,常先有室性心动过速,可为单形性或多形性室速表现,但大动脉没有搏动。
心脏静止:更确切的是心室停搏是指心肌完全失去机械收缩能力。
此时,心室没有电活动,可伴或不伴心房电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编辑
急性毒性试验是指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染毒的试验,是毒性研究的第一步。
要求采用啮齿类或非啮齿类两种动物。
通常为小鼠或大鼠采用经口、吸入或经皮染毒途径。
急性毒性试验主要测定半数致死量(浓度),观察急性中毒表现,经皮肤吸收能力以及对皮肤、粘膜和眼有无局部刺激作用等,以提供受试物质的急性毒性资料,确定毒作用方式、中毒反应,并为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的观察指标及剂量分组提供参考。
2概述及染毒方法编辑
一、概念和试验目的
(一) 急性毒性概念
急性毒性是指机体(人或实验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外来化合物之后所引起的中毒效应,甚至引起死亡。
但须指出化合物使实验动物发生中毒效应的快慢和剧烈的程度,可因所接触的化合物的质与量不同而异。
有的化合物在实验动物接触致死剂量的几分钟之内,就可发生中毒症状,甚至死亡。
而有的化合物则在几天后才显现中毒症状和死亡,即迟发死亡。
此外,实验动物接触化合物的方式或途径不同,“一次”的含义也有所不同。
凡经口接触和各种方式的注射接触,“一次”是指在瞬间将受试化合物输入实验动物的体内。
而经呼吸道吸入与经皮肤接触,“一次”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期间内实验动物持续地接触受试化合物的过程,所以“一次”含有时间因素。
(二) 实验目的
1.求出受试化合物对一种或几种实验动物的致死剂量(通常以LD50为主要
参数),以初步估计该化合物对人类毒害的危险性。
2.阐明受试化合物急性毒性的剂量-反应关系与中毒特征。
3.利用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化合物在机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过程
及其动力学变化。
也可用于研究急救治疗措施。
二、实验动物和染毒方法
(一) 实验动物选择
在卫生毒理学领域中,体内试验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最终是为了阐明受试外来化合物对人的急性危害性质和危害强度。
所以选择实验动物时,要求在其接触化合物之后的毒性反应,应当与人接触该化合物的毒性反应基本一致,虽然利用任何一种或几种实验动物的急性毒性结果向人外推都必须十分慎重,但这一选择实验动物的原则仍非常重要。
1.物种选择以选择哺乳动物为主。
目前实际应用中以大鼠和小鼠为主,尤以
大鼠使用很多。
需指出大鼠并非对外来化合物都最敏丅感。
家兔常用于研究化合物的皮肤毒性,包括对粘膜的刺激。
猫、狗也用于急性毒性试验,但因价贵不易于大量使用。
猪为杂食动物,对一些化合物的生物效应表现与人有相似之处,尤其是皮肤结构与人较近似。
但因体大、价贵,不便大量使用。
归纳起来,在进行化合物急性毒性研究中,选择实验动物的原则是:尽量选择对化合物毒性反应与人近似的动物;易于饲养管理,试验操作方便;易于获得、品系纯化,且价格较低的动物。
为了有利于预测化合物对人的危害,要求选择两
种以上的实验动物,最好一种为啮齿类,一种为非啮齿类,分别求出其急性毒性参数。
一般研究外来化合物急性毒性,需雌雄两性动物同时分别进行,每个剂量组两性动物数相等。
急性毒性使用小鼠体重以18~25g、大鼠180~240g、豚鼠200~250g、家兔2~2.5kg、猫1.5~2.0kg左右为宜。
(二) 实验动物喂养环境
实验动物喂养室室温应控制在22±3℃,家兔可控制在20±3℃,相对湿度30%~73%,无对流风。
每笼动物数以不干扰动物个体活动及不影响试验观察为度,必要时需单笼饲养。
饲养室采用人工昼夜为好,早6点至晚6点进行12小时光照,其余12小时黑暗,一般食用常规试验室饲料,自由饮水。
(三) 实验动物染毒方法
1.经口(胃肠道)接触目的是研究外来化合物能否经胃肠道吸收及求出经口接触的致死剂量(LD50)等。
由于外来化合物可以污染饮水及食物,因此,此种染毒方式在卫生毒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1) 灌胃是将液态受试化合物或固态、气态化合物溶于某种溶剂中,配制成一定浓度,装入注射器等定量容器,经过导管注入胃内。
在每一试验系列中,同物种实验动物灌胃体积最好一致,即以单位体重计算所给予的毫升数应一致,即ml/kg或ml/g计。
这是因为成年实验动物的胃容量与体重之间有一定的比例。
按单位体重计算灌胃液的体积,受试化合物的吸收速度相对较为稳定。
小鼠一次灌胃体积在0.2~1.0ml/只或0.1~0.5ml/10g体重较合适,大鼠一次灌胃体积不超过5ml/只(通常用0.5~1.0ml/100g体重),家兔不超过10ml/2kg体重,狗不超过50ml/10kg体重。
亚急性毒作用 - 正文
环境污染物在人或动物生命的十分之一左右的时间内,每日或反复多次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损害作用,又称亚慢性毒作用。
环境污染物的亚急性毒作用,主要是通过亚急性动物毒性试验来确定的。
试验的目的是在急性毒性试验(见急性毒作用)的基础上,确定受试物的主要毒作用,并对受试物的最大无作用量和中毒阈剂量作出初步估计,同时了解受试物有无蓄积作用和作用的靶器官。
进入机体各器官的环境污染物在靶器官中的蓄积量将首先达到引起损害的剂量或浓度。
亚急性毒性试验可为慢性毒性试验的实验设计提供依据。
亚急性毒性试验的试验期限,如用啮齿类动物一般为3个月,狗为1年。
但对某受试物若只进行亚急性毒性试验而不再进行慢性毒性试验,则持续时间应稍长。
啮齿类动物可延长到 6个月。
若在进行亚急性毒性试验后还要进行慢性毒性试验,则可适当缩短。
对实验动物的要求和观察的指标,都与慢性毒性试验相类似。
亚急性毒性试验所用剂量较大(一般为半数致死量的1/10至1/80),动物年龄较轻,故病理变化比较迅速和明显。
这些特点使亚急性毒性试验成为环境毒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美国C.S.韦尔等人曾测定33种化合物(包括杀虫剂、添加剂和稳定剂等)对大鼠和狗的毒作用,观察它们对血液、病理解剖和生化等方面作用的36项指
标,求得无作用剂量,发现大部分物质的3个月的试验结果与2年的试验结果相近。
有的学者依据82份毒性试验资料,对122种化合物和566个剂量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致癌作用和致突变作用外,在3个月毒性试验中未呈现毒性的化合物,在2年毒性试验中呈现毒性的只有10%以下。
因此,根据3个月毒性试验的结果来推断2年毒性作用,有90%以上的可靠性。
1 單一劑量毒性
試驗
急性毒性試驗-以單一劑量,投予受試動物,觀察
急性中毒出現之症狀,持續觀察二週。
2 重覆劑量毒性
試驗
依據急性毒性試驗結果及臨床使用之劑量,重覆
投予受試動物,觀察受試動物之臨床症狀,並藉
由血液學、組織學、病理切片及鏡檢等數據,評
估經由反覆投藥後可能產生之不良反應。
∙亞急毒性試驗-為期14~28天
∙亞慢毒性試驗-為期1個月~3個月
∙慢性毒性試驗-為期1~2年長期試驗
∙致癌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