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数到三位数、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应用、应用题、确定某一天是星期几以及简便计算等。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数到三位数(1)认识100以内的数:通过数数棒、数线等工具,能够认识100以内的每一个数。
(2)100以内的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会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如11读作"十一",72读作"七十二"等。
(3)数的大小比较:学会通过百位、十位、个位的大小来比较三位数的大小。
2. 数的应用(1)位置数字法:学会通过数字在百位、十位、个位上的位置,来读出数的大小。
(2)数的拆、组合:通过数字拆分和组合,加深对数的理解。
(3)数的顺序排列:学会对一组数进行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排序。
3. 应用题(1)应用题的解答过程:学会阅读并解答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应用题,如购物问题、时间问题等。
(2)问题的转化: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确定某一天是星期几(1)重点记住每月的天数:学会根据每个月的天数,来确定某一天是星期几。
(2)掌握周一到周日的顺序:通过记忆周一到周日的顺序,来确认某一天是星期几。
5. 简便计算(1)十的位数的加减法:学会通过加减十的位数,来进行简便计算。
(2)近十整十的加减法:学会通过近似十的整十进行加减法计算。
通过对以上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实践和应用,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自己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只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能力。
通过对数到三位数、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应用、应用题、确定某一天是星期几以及简便计算等知识点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准备和应对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学习和考试。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取得好成绩!。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在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数学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为我们打下了扎实的数学基础。
下面,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整数及其应用1. 整数的认识: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零的概念。
2. 整数的比较:利用数轴进行整数的比较,大于、小于、等于的表示方法。
3. 整数的加减法:同号相加减,异号相加减,利用数轴进行整数运算。
4. 整数的积与商:同号相乘除为正,异号相乘除为负。
5. 整数的应用:温度、海拔高度、资金的增减等。
二、分数的初步认识1. 分数的认识:分数的基本概念,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区分。
2. 分数的表达形式:分子和分母的含义,分数线的作用。
3. 分数的相等与不相等: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数的分级。
4. 分数的意义:常见的分数概念,如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
5. 分数的简化与扩展:分数的约分和通分。
三、长度和面积1. 长度的认识:厘米和米的认识,利用尺子测量长度。
2. 面积的认识:平方厘米和平方米的认识,利用图形计算面积。
3. 长度的换算:厘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4.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利用长度和宽度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5. 长度和面积的应用:日常生活中的长度和面积的计算。
四、时间的认识和应用1. 时间的单位:年、月、日、时、分、秒的认识。
2. 时刻的表达:小时和分钟的表达。
3. 时间的运算:相邻时刻的计算,过去和未来时刻的计算。
4. 日历的使用:通过日历进行时间的查询和计算。
五、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 数据的收集:观察和记录数据。
2. 数据的整理:整理数据,制表展示。
3. 极差的计算:通过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极差。
4. 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六、二位数的加减法1. 二位数的认识:十位和个位的概念。
2. 二位数的拆解与组成:十位数和个位数的拆解与组成,十位数和个位数的交换。
3. 二位数的加减法:易位数的加法与减法,进位与退位的概念。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
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如下:
1. 加法与减法:
- 进位和退位
- 用数竖式进行加减法计算
- 用数轴进行加减法计算
- 利用加减法关系进行简便计算
2. 乘法与除法:
- 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 用数线进行乘法计算
- 利用乘法进行分配律的推理
- 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3. 数量比较和排序:
- 利用逻辑推理进行数量比较
- 利用循序和排列进行排序
4. 长度与时间:
- 线段的长度比较与推理
- 以厘米和毫米为单位进行长度的测量
- 用分钟和小时表示时间
5. 数据统计:
- 数据的搜集和整理
- 数据的图表表示和分析
- 概率的理解和判断
6. 几何形状:
- 图形的形状和属性
- 图形的旋转、平移和对称性
这些知识点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将逐步建立起基础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技能。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期末(1-8单元)知识点梳理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相对的方向:南←→北,西←→东; 西北←→东南,东北←→西南2、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实际方向: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3、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4、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5、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6、绘制简单示意图: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
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
(描述是要注意是选取哪个物体作参照物的,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也不一样。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只要是求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注意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不一定就有0。
4、笔算除法:(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从高位除起,一位一位地除,哪一位上除得的商就写在哪一位上,每一次除得的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被除数最高位上不够商1,就退后一位写商;其它数位上不够商1,就用0来占位。
(2)0乘任何数都等于0。
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等于0。
0不能做除数。
(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百位够除时商是三位数,百位不够除时是两位数。
(4)除法验算:→用乘法①没余数:商×除数=被除数;②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1、复式统计表就是把几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并在一个统计表里,它更有利于数据的观察、比较和分析。
2、根据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时,首先要看懂表头,然后找到相关内容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最后解决所求问题。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重要知识点及易错点归纳总结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重要知识点及易错点归纳总结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1.能结合具体情境,辨认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
研究目标2.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不同的行走路线。
4.能综合应用方位知识解决问题。
1.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辨认八个方向。
研究重点 2.能用八个方向描述平面图中物体所在的位置。
3.根据路线图介绍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环节1:重点单元知识归纳知识点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地图上辨认东、具体内容1.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先确定一个方向,再根据这个方向辨认其他三个方向。
左北右南;面西背东,左南右北。
2.根据一个确定的方向找其他三个方向的方法: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北背南,左西右东;面东 1.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按顺时针方向,面向北时右侧是东,面向东时右面向南时右侧是西,面向西时右侧是北。
南、西、北 2.观察点不同,描述物体方向的叙述语言也不同,即观察点不同,相对应的物体所在的方向也会不识别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方法看简朴路线图(八个方向)描述行走门路教学环节2:易错知识总结1不能根据给出的一个方向正确地辨认其他三个方向。
1.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最后把行走门路描述出来。
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方法:(1)利用指南针辨认。
(2)借助身边的事物辨认。
南、西、北中的一个方向,再找其他三个方向,最后找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2.描述行走门路的方法:以动身点为尺度,先确定要抵达的地点所处的方向,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例题1】根据给出的北方,标出其他三个方向。
错误答案:正确答案:错点警示:此题错在对根据给出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他三个方向的知识掌握不准确。
规避策略: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是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方向的表示方法:面东背西左北右南;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西背东左南右北;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地图通常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绘制。
八个方向通常所说的八个方向为:东、西、南、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北。
东、南、西、北按顺时针方向排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也按顺时针方向排列。
相对的方向有:东与西、南与北、东南与西北、西南与东北。
2.判断方向的方法:以一个为中心点(观测点)处画“十”字符号,再进行判断。
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是先标出东南西北,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是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
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
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3.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红色指针永远指向北方。
4.生活中的方位知识: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我国地处北半球,树叶茂盛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疏的一面是北方。
树的年轮较密的一侧向着北面。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求平均分时使用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1.被除数末尾的数字不一定决定商的末尾数字,例如30÷5=6.2.在进行笔算除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知识点归纳总结
以下是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知识点归纳总结:
1. 整数:整数包括自然数和负数。
在整数中,0是最小的数。
2. 分数:分数是指小于1的数。
分数可以表示为整数除以正整数的结果,分母不同,分数值也可能不同。
3. 小数:小数是一种特殊的数,可以表示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或千分之几。
小数的末尾加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 加减法:加减法是基本的数学运算之一,加法可以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减法则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
5. 乘除法:乘法是将相同的数相加的过程,除法则是将一个数分成相同大小的几份。
6. 长度单位:长度单位包括毫米、厘米、分米、米等,其中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7. 面积单位:面积单位包括平方毫米、平方厘米、平方米等,其中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8. 重量单位:重量单位包括克、千克、吨等,其中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9. 时间单位:时间单位包括秒、分、小时、天等,其中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通过学习以上知识点,可以帮助同学们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也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完整word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修改),文档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地址与方向1、相对的方向: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
按顺时针方向转:东→南→西→北。
2、地图平时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4、指南针能够帮助我们区分方向。
指南针的一端永远指向北,另一端永远指向南。
5、在描述两个物体的地址关系的时候,必然要清楚正方向在哪里,还有以谁为主。
6、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地址,以自己所处的地址为中心,再依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依照目的地的方向和行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7、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
〔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行程有多远。
方向标跟着走动。
8、绘制简单表示图: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中心地址,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关于观察点的方向。
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
〔描述的时候要注意的是采用哪个物体为主的,以谁为“主〞不一样,描述的结果也不一样样。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笔算除法序次: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用乘法验算〕。
2、关于 0 的一些规定:〔 1〕0 不能够作除数。
〔 2〕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 1。
〔既然能相除这个数就不是0〕〔3〕0除以任何不是 0 的数都得 0;〔4〕0 乘任何数都得 0。
〔5〕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自己;〔6〕任何数减 0 都得任何数自己;3、根本规律:(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再商。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边一位上的数合起来连续除;(4〕哪一位上不够商 1,就添 0 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然要比除数小。
十位上的1除以 2个位的 0 除以 5,商得 0,必然要在商的个位写不够商 1,就在十位0占位上写 0 占位。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按顺时针方向转:东西南北2、根据一个确定的方向找其他三个方向的方法: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北背南,左西右东;面东背西,左北右南;面西背东,左南右北。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4、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1)、知道辨认方向的方法:可以借助太阳等身边事物辨别方向,或借助指南针等工具辨别方向(2)、根据一个方向确定其它七个方向,知道相对的方向: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3)能绘制地图上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4)能看懂示意图,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5、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方法:先找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再根据这四个方向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5.绘制简单示意图: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
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除法1、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用表内除法计算:先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用乘法来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笔算除法1、基本规律:(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哪位。
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1)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清单(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总结知识点举例说明金点子认识东、南、西、北根据一个确定的方向,找其他三个方向:面南背北、左东右西绘制简单的示意图平面图一般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先选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描述四个方向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首先要确定好自己的位置,以自己为中心,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来确定目标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行走的路线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东与北之间的方向是东北;东与南之间的方向是东南;西与南之间的方向是西南;西与北之间的方向是西北描述八个方向的路线图以出发点为中心,先确定目的地所在的方向,看哪条路能到达目的地,然后按照先后顺序,用八个方位词来描述知识点举例说明金点子口算除法口算40÷4=10400÷4=1004000÷4=1000240÷4=602400÷4=6001.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在商的末尾补上被除数末尾的02.想乘法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估算估算323÷4≈80,可以把323看作320,用320除以4估算时,除数不变,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和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数,再口算出结果笔算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商写在十位上,如果有余数,落下来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除以除数,商写在个位上,即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从百位除起,如果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和十位上的数合起来除以除数,商写在十位上,如果有余数,就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除以除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1.被除数首位能整除一位数,被除数的中间是0或比除数小,商的中间是2.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能整除一位数,末尾是0或比一位数小,商的末尾是0除法的验算466÷5=93 (1)除法的验算: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三年级一班同学数学期中考试成绩统计表成绩(分)人数性别0~6061~7071~8081~9091~100男生018132女生232162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 (1)找出原始数据的最大值是多少,最小值是多少,即确定原始数据的范围(2)根据原始数据的具体情况确定每组数据的大小,分成几组,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3)统计原始数据的个数,填入表中第四单元总结知识点举例说明金点子口算乘法4×2=8,所以40×20=80023×4=92,所以23×40=920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先把因数中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2个0整十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笔算时,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与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22≈2028≈3020×30=60022×28≈600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可以把两个因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的方法估算出结果;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的方法估算出结果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2 8× 3 92 5 28 41 0 9 2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进位乘法与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是相同的,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与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计算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位数,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根据表中信息,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一、数的认识1. 数的认识和数的读法学生应当了解数的含义、数的读法、数的写法,掌握十以内数的组成和数的大小比较等内容。
2. 数的分类将数分为自然数、0和整数,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并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3. 数的数量关系让学生理解数的数量关系,如大于、小于和等于等概念,并能够判断大小关系。
二、数的运算1. 加减法学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术语和计算方法,可拓展到十以内的各种加减法,掌握加减法的四则性质。
2. 乘法学习乘法的概念、记号、乘数、被乘数和积等基本术语,掌握10以内乘法口诀、逆运算等内容。
3. 除法学习除法的概念、记号、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等基本术语,掌握除法的意义、数学公式和一般计算方法,初步探索整除和余数的关系。
4. 多位数运算让学生初步了解多位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掌握加减法和乘法在多位数计算中的运用。
三、分数1. 分数的认识学习分数的含义、分子、分母等概念,初步了解带分数的概念和意义。
2. 分数的大小比较让学生能够根据分数的大小关系进行比较,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
3. 分数的加减法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加法、减法原理和运算方法,能够正确分析和解决涉及分数的实际问题。
四、长度、面积和体积1. 长度与距离学习长度和距离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单位,探索长度的量测方法。
2. 面积学习面积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单位,掌握一些常见图形的面积公式和计算方法。
3. 体积学习体积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单位,掌握一些常见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初步了解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和体积的关系。
五、统计与概率1. 数据收集和整理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掌握数据的表示方法、频数和频率等内容。
2. 数据图形表示学习用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等图形表示统计信息,掌握数据图形表示的方法和技巧。
3. 概率学习概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基本规律,了解基本的概率概念和计算方法。
以上就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重点难点必考点汇总整理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重点难点必考点汇总整理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相对的方向:南←→北,西←→东; 西北←→东南,东北←→西南2、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实际方向: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3、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4、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5、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6、绘制简单示意图: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
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
(描述是要注意是选取哪个物体作参照物的,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也不一样。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只要是求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注意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不一定就有0。
4、笔算除法:(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从高位除起,一位一位地除,哪一位上除得的商就写在哪一位上,每一次除得的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被除数最高位上不够商1,就退后一位写商;其它数位上不够商1,就用0来占位。
(2)0乘任何数都等于0。
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等于0。
0不能做除数(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百位够除时商是三位数,百位不够除时是两位数。
(4)除法验算:→用乘法①没余数:商×除数=被除数;②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1、复式统计表就是把几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并在一个统计表里,它更有利于数据的观察、比较和分析。
2、根据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时,首先要看懂表头,然后找到相关内容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最后解决所求问题。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小学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与复习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小学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与复习知识点一:位置与方向1.东西南北、东南西北是相对的方向。
2.在绘制地图时,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来绘制。
3.指南针指示方向,其中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北方。
4.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北斗星的位置、影子与太阳的方向、早晚太阳的位置以及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等来确定方位。
知识点二:一位数除法1.平均分可以使用除法进行计算。
2.注意:在计算时,可以使用口诀估算,例如将71看作72,或将378看作更接近准确数的40.3.被除数末尾的数字并不一定对应商的末尾数字,需要进行笔算除法来确定。
4.除法验算可以使用乘法进行验证,如果有余数,则需要将余数加上除数再进行验证。
5.除数不能为0,乘以任何数都得,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减去自身都得。
知识点三:两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2.在进行验算时,需要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来进行验证。
3.可以使用口算来计算两位数乘以整十或整百的数的积。
4.在进行估算时,可以将因数看成整十或整百的数来进行计算。
1.可以将一个因数看作近似数,也可以将两个因数同时看作近似数。
2.凡是带有“大约”字样的问题,一般需要进行估算。
3.对于涉及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问题,需要进行三个步骤:计算、比较、回答问题。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4.面积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5.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需要使用统一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
6.长方形的周长为(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为长×宽。
可以通过周长和宽、面积和宽、周长和长、面积和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正方形的周长为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为边长的平方。
可以通过周长和边长、面积和边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7.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可以使用这些进率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教材目录1.位置与方向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3.统计4.年月日:制作年历5.两位数乘两位数6.面积7.小数的初步认识8.解决问题:设计校园9.数学广角10.总复习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相对的方向: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2.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实际方向: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3.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4.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5.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6.绘制简单示意图: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
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一)口算除法1.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用表内除法计算:先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用乘法来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二)笔算除法1.牢固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步骤与格式,尤其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算式的写法。
2.会判断商是几位数。
3.除法的验算方法:(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2)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4.关于0的一些规定:(1)0不能作除数。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加法和减法:进一步巩固前两个学期所学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包括两位数的加减法、进位与退位等概念和技巧。
2. 数量的认识:学习数的读法、数的大小比较、数的顺序排列等基本概念。
3. 三位数的认识:了解三位数是由百位、十位和个位组成的,并能够举例说明。
4. 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进一步巩固加法和减法运算,学习三位数之间的加减运算。
5. 重量和容量的认识:学习重量和容量的概念和比较,学习用千克、克、升、毫升等
单位来表示重量和容量。
6. 时钟和日历:学习读时钟和日历的基本方法,能够写出指定日期的星期几。
7. 二维图形的认识:学习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常见二维图形的特点和区
分方法。
8. 位置和方位的认识:学习在地图上找出指定位置,认识方位的概念和指示方法。
9. 数据的整理和表示:学习数据的整理方法,能够用表格、柱状图等形式表示数据。
以上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
巩固和扩展前两个学期所学的内容,并为进入四年级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通常所说的八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北。
(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西南与东北相对)。
2、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为中心点(观测点)处画“米”字符号,再进行判断。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做题时先标出东南西北。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至拠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就到了哪里。
(在转弯处要注意方向的变化)3、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4、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5、我国地处北半球,树叶茂盛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疏的一面是北方。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只要是求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30-5 = 6 )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最大的被除数二商x除数+ 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二商x除数+1;(2)除法验算:宀用乘法没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商x 除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X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 0乘以任何数都得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知识点汇总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第六单元涵盖了一些重要的数学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汇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1. 数的排序在这一部分中,学生将学习如何根据给定的数值顺序对数字进行排序。
他们将学习使用 "<"(小于)和 ">"(大于)符号来表示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2. 用 <, >, = 表示数的大小关系在这一部分,学生将进一步学习以及巩固使用 "<"(小于)、">"(大于)和 "="(等于)符号来表示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他们将进行简单的比较练习,并能够准确地判断数字的大小。
3. 定时器的使用这部分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使用定时器。
他们将学习如何使用最常见的时钟表盘来读取时间,并且能够根据给定的时间来设定定时器。
4. 整点、半点和刻钟在这一部分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识别并读取常见的时间单位,包括整点、半点和刻钟。
他们将进行一系列的练习,以加深对时间单位的理解。
5. 加法的认识和运算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加法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技巧。
他们将了解加法算式的组成,以及如何逐位相加,进而计算出结果。
6. 加法算数题这一部分将提供一系列的加法算数题,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加法的运算技巧。
学生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7. 进位的认识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进位的概念。
他们将了解当个位数相加时,若和大于10,应该向前进一位,将余数留在个位上。
8. 减法的认识和运算这一部分将介绍减法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技巧。
学生将学习如何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并通过逐位相减来计算差值。
9. 减法算数题这部分将提供一系列减法算数题,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减法技巧来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实际操作,他们将更深入地理解减法的运算过程。
10. 连算式的运算在这一部分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解决包含加法和减法的连算式。
人教版最新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认识东、南、西、北与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1】确定方向(或约定方向)的方法:①早上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②傍晚太阳落下的地方是西方;③指南针所指的方向是北方;④北斗星所指的方向是北方;⑤一般情况下,地图(或图纸上)规定向上为北。
【2】根据确定一个方向后,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或南北相对,东西相对”绘制“十字叉”,确定其它七个方向。
知道: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这些方向是相对的。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被除数的前一位除以一位数;如果不够除,再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
(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对应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2】【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被除数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的位数与被除数相同;如果被除数最高位小于除数,则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
【3】【除法的验算方法】:(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2)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4】注意关于0的一些规定:(1)0不能作除数。
(2)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3)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1】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这个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2】观察、分析复式统计表要先看表头,弄清每一项的内容,再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回答问题。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数的方法】先用0前边的数相乘,得到一个结果,然后再数一数被乘数和乘数中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后边添上几个0。
【2】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方法1:先用这个两位数与整十数的十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O。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要点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要点版)本文档总结了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重要知识点,以供参考。
单元一:数到500- 数到500,并能够读写500以内的数字- 掌握数的大小比较,能够将数按照大小进行排列- 研究数的进位与退位,例如将一个数字的个位数变为十位数,或将十位数变为个位数单元二:加法运算- 研究两位数的加法,掌握对齐相加的方法- 进一步了解进位的概念,研究进位加法- 锻炼加法口算能力,通过多种题型进行练单元三:减法运算- 研究两位数的减法,掌握对齐相减的方法- 进一步了解退位的概念,研究退位减法- 锻炼减法口算能力,通过多种题型进行练单元四:易混淆的数- 辨别数字中的易混淆部分,例如6和9、5和2等- 研究正确书写和识读这些易混淆数字单元五:整数的认识- 了解正整数和零的概念,并学会用数轴表示整数- 研究正整数的顺序比较,能够按大小将整数进行排列单元六:整数的加减法- 掌握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 进一步熟练运用进位和退位的方法进行计算- 锻炼整数的口算和笔算能力单元七:千克和克- 研究重量的计量单位:千克和克- 掌握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进行有关千克和克的实际问题解答和计算单元八:时间的认识- 研究小时和分钟的概念- 能够读写时间,并进行时间的计算- 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时间的问题单元九:数的快速估算- 研究数的快速估算方法- 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单元十:图形的认识- 研究各种二维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能够分辨和绘制直线、曲线、封闭曲线、多边形等图形- 进一步探索图形的性质和应用单元十一:几何的认识- 研究几何图形的拓展,例如三角形、四边形等- 了解简单几何图形的构造方法和特征- 进一步掌握几何图形的边、角和面积单元十二:立体图形的认识- 研究常见的立体图形,如球体、正方体等- 能够分辨和绘制不同的立体图形- 探索立体图形的性质和应用以上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西北)北(东北)
西东
(西南)南(东南)
1、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通常所说的八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北.
(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西南与东北相对).
2、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为中心点(观测点) 处画“米”字符号;再进行判断.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做题时先标出东南西北.)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就到了哪里.(在转弯处要注意方向的变化)
3、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4、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5、我国地处北半球;树叶茂盛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疏的一面是北方.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只要是求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
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5 = 6)
4、笔算除法:
(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
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
(2)除法验算:→用乘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6、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
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3、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4、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5、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目;都要三大步:
①计算、②比较、③答.→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6、相关公式: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
运算顺序:先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运算.
第五单元面积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①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②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③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在生活中找出接近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例子.例如1平方厘米(指甲盖)、1平方分米(手掌)、1平方米(教室侧面的小展板).
4、长方形: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求长:长=长方形面积÷宽
已知周长求长:长=长方形周长÷2-宽
求宽:宽=长方形面积÷长
已知周长求宽:宽=长方形周长÷2-长
正方形: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边长:边长=正方形面积÷边长
已知周长求边长:边长=正方形周长÷4
5、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
6、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
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 10000平方厘米
7、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也不一定相等.
8、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不同:长度单位测量线段的长短;面积单位测量面的大小.
(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1、归类:
(1)什么样的问题是求周长?(缝花边、围栅栏、围栏杆、池塘或花坛周围小路长度、围操场跑步的长度等等)
(2)什么样的问题是求面积或与面积有关?(课本等封面大小、刷墙、花坛周围小路面积、给餐桌配玻璃、给课桌配桌布、洒水车洒到的地面、某物品占地面积、买玻璃、买镜子、买布、买地毯、铺地砖、裁手帕等等)
2、刷墙的(有的中间有黑板、窗户等):求要用到的面积等于大面积减去小面积.
3、长方形或正方形纸的剪或拼.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新的图形后的面积与周长.从一个图形中(通常是长方形)剪掉一个图形(最大的正方形等)求剪掉部分的面积或周长、求剩下部分的面积或周长.要求先画图;再标上所用数据;最后列式计算.
第六单元年、月、日
1、重要的日子:1月1日元旦节;3月8日妇女节;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5月4日青年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
2、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
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二十九.
3、季度: 一年分四季度;每3个月为一季度.
一、二、三月是第一季度(平年有90天;闰年有91天)
四、五、六月是第二季度(有91天)
七、八、九月是第三季度(92天)
十、十一、十二月是第四季度(有92天).
平年上半年181天;闰年上半年182天;下半年都是184天.
4、求有多少个星期?用天数÷7=
如:31天31÷7=4(个)……3(天)
平年一年有52个星期零1天;闰年一年有52个星期零2天.
5、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①一般用公历年份÷4;刚好整除(没有余数);就是闰年;有余数是平年.
②公历年份是整百的÷400;刚好整除(没有余数);就是闰年;有余数是平年.
公历年份是整百的闰年有:1200年;1600年;2000年;2400年;
(二)24计时法
1、普通计时法转化为24时计时法:
①从凌晨0时到中午12时;时刻相同;去掉时刻前的时间限制词.
②下午1时到晚上12时;时刻加上12;并去掉时刻前的时间限制词.
2、24时计时法转化为普通计时法:
①从凌晨0时到中午12时在时间前加上凌晨、早上或上午等时间限制词.
②13时到24时;用时刻减去12;再加下午、傍晚或晚上等时间限制词.
3、时间单位进率:1年=12个月1天=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小时=3600秒1星期=7天
4、计算经过时间:用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时刻-时刻=时间段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1.认识小数:像3.45、0.85、
2.60、36.6、1.2和1.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2.小数的组成:小数由三部分组成;中间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是小数部分.
4.小数的读法: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顺序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5.小数的写法: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按顺序写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6.小数改写成元角分的方法:小数点前面整数部分是几就是几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是几就是几角.
1元=10角;1角是1/10元;用小数表示是0.1元;
7.1米=10分米;1分米=1/10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
8、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从小数点后第一位比起(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 )
9、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从小数点后边最后一位算起;最后在得数上对齐小数点并点上小数点.(记住:进位要在前一位加上进的几;退位要在前一位减去几.)
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