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期末复习知识点范文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期末总结

国际贸易期末总结

国际贸易期末总结大一第一学期我们开设了国际贸易地里这门课程,让我系统的了解了国际贸易与地理之间的密切联系,也为我以后的路铺下了坚厚稳固的路基。

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独立于世界经济之外。

无论是从产业部门还是从收入水平、就业和经济增长等不同层面来看,每个国家的经济都因与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而联系在一起。

可以说,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是各国经济间最为牢固的纽带。

而各国之间的地理位置也是影响各国贸易的重要因素。

国际贸易地理这本书大概可分为两个方向:内容包括两个方面:①以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生产力布局和经济开展水平为根底,通过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自然资源、经济构造和技术水平、主要工农业部门的生产和分布特点的分析,研究国际贸易商品流通的区域构造和区域间差异;②以国际贸易中重要的原材料及加工产品的产销联系为对象,研究如粮食、主要经济作物、石油、煤炭、重要矿产及尖端技术、高加工度商品的生产、运输、贸易和消费形成的空间流动。

由于运输是国际贸易的媒介,对世界航线、港口、商船、铁路干线、航空运输的研究也是国际贸易地理研究的组成部分之一。

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工业加工区、自由边境区、过境区和保税仓库区等各种形式的经济特区是促进国际贸易的特殊形式,研究其作用、产生的条件、类型及布局,亦为国际贸易地理的重要内容。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大致可分为两部分(1)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造,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区域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国出口商品的去向和进口商品的,从而反映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区域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

一国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通常受经济互补性、国际分工的形式与贸易政策的影响(2)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亦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用以说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区域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

国际贸易学综合知识点总结

国际贸易学综合知识点总结

国际贸易学综合知识点总结本文将从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综合知识点的总结。

一、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1. 国际贸易概念国际贸易是指各国之间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利益,通过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和交易进行的经济活动。

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的重要形式之一,它能够促进各国之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势的互补,从而实现国际间资源和利益的互助和合作,进而实现经济的共同发展。

2. 国际贸易主体国际贸易的主要参与主体包括出口商,进口商,中间商,国际贸易公司等。

其中,出口商是指向外国销售产品的商人或生产商,进口商则是指从外国购买产品的商人或企业。

3. 国际贸易的形式国际贸易主要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两种形式。

货物贸易是指各国之间出口和进口货物的交换,而服务贸易则是指各种服务的国际交易,包括旅游、金融、教育、咨询等。

4. 国际贸易的主要特点国际贸易的主要特点包括跨国性,竞争性,互补性,依存性,非对称性等。

跨国性是指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进行的经济活动,其交易活动发生在不同的国家之间;竞争性则是指各国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竞争;互补性是指不同国家因资源禀赋、生产技术和市场需求的不同,能够相互依存、互补合作;依存性是指各国之间在国际贸易领域互相依赖,而非对称性则是指各国之间在购买力、经济实力、贸易条件等方面的不平衡状态。

二、国际贸易的贸易理论1.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各国应该依照其自身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专业化生产,从而实现贸易的互利互惠。

通过国际分工,每个国家都能通过其相对擅长的领域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并通过国际贸易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利益的最大化。

2. 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其理论观点是认为生产者在某种产品上的绝对优势是进行国际贸易的前提。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如果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其他国家更多的资源优势,就应该专门从事该产品的生产,并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产品的交换和增益。

国际贸易概论期末总结

国际贸易概论期末总结

国际贸易概论期末总结前言: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日益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国际贸易概论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国际贸易的窗口。

通过学习该课程,我对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原理、发展趋势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旨在对国际贸易概论课程进行总结和回顾,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并对课程的学习体会和对未来的展望进行探讨。

一、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国际贸易的定义和内容: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流活动。

其重要内容主要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资本贸易。

2. 国际贸易的原理:国际贸易的实质是基于比较优势和互利互惠的原则而进行的。

比较优势理论、互补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原理的重要基础。

3. 国际贸易的基本过程和方式:国际贸易的过程主要包括贸易商的组织、国际商品流通、结算方式等。

贸易方式则包括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等。

二、国际贸易的组织与规则1. 世界贸易组织(WTO):作为国际贸易的组织体系,在国际贸易的规范、协调和争端解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 自由贸易区、关税联盟和共同市场:这些是国际贸易组织和规则的不同形式。

自由贸易区强调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关税联盟进一步实现关税一体化;共同市场则更深度的整合经济领域。

三、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与政策1. 影响因素:国际贸易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因素、技术因素、文化因素和政治因素等。

2. 政策工具:国际贸易政策包括关税政策、非关税壁垒政策和汇率政策等。

各国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来调节和控制国际贸易活动。

四、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与挑战1. 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将呈现出更加复杂和多层次的特点,电子商务、跨境投资等将成为国际贸易的新动力。

2. 挑战与应对:国际贸易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贸易摩擦和相关争端解决等。

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加强合作,维护良好的国际贸易秩序。

五、学习体会和展望通过学习国际贸易概论,我对国际贸易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国际贸易复习知识点

国际贸易复习知识点

国际贸易复习知识点国际贸易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活动,涉及到国与国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买卖,对于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促进各国利益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本文将对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和相关概念进行复习和总结。

一、国际贸易的定义和特点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流与交易活动。

其主要特点包括:1. 跨国交易:国际贸易是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跨国交易,涉及到各种货物和服务的跨境流动。

2. 各国利益交融:国际贸易通过商品和服务的买卖,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利益交融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3. 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各自专门生产并出口具有竞争优势的商品和服务,实现国际分工和合作。

二、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1. 比较优势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在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的商品,通过贸易来获取其他商品。

2. 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在各种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以实现贸易的互利效益。

3. 因素比较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海克希尔·欧林斯提出的因素比较理论认为,贸易的决定因素是各国相对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

4. 国际产品周期理论:由雷蒙德·弗农提出的国际产品周期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也受到产品生命周期的影响,不同阶段的产品会有不同的贸易模式。

三、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国际贸易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1. 货物贸易:即商品的跨国买卖。

货物贸易是国际贸易中最常见的形式,涉及到各种产品的进口和出口。

2. 服务贸易:即各种服务的国际交流与交易。

服务贸易包括旅游服务、金融服务、咨询服务等,越来越重要。

3. 直接投资:指企业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建立实体,进行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也被视为一种国际贸易形式。

四、国际贸易的主要机构国际贸易的发展离不开一系列国际组织和机构的支持,主要包括:1. 世界贸易组织(WTO):作为国际贸易的监管和协调机构,致力于简化贸易手续、降低贸易壁垒,并促进全球贸易的自由化。

大学国贸知识点总结

大学国贸知识点总结

大学国贸知识点总结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互相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换的经济活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大学的国际贸易课程中,学生将学习有关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原则、政策和实践方面的知识。

下面,我将对国际贸易课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1.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指的是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相互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各国人民对不同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以及增加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福祉。

国际贸易的范围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货物贸易指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而服务贸易则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服务交换。

2. 国际贸易的优势比较与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即优势比较和比较优势。

优势比较指的是国家或地区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时所具有的相对成本优势。

比较优势则是指国家或地区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时所具有的相对生产效率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一,它强调了国际贸易的互利性质,即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可以通过国际贸易获得益处。

3. 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政策包括关税政策、非关税壁垒政策和贸易立法等方面。

关税政策是指国家或地区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收,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内产业、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非关税壁垒政策则是指国家或地区通过其他手段对进口商品进行限制,比如配额、进口许可证、贸易补贴等。

贸易立法则是指国家或地区对国际贸易进行管理和监管的法律法规。

4. 国际贸易的主要机构与协定在国际贸易领域,有许多重要的机构和协定对国际贸易进行管理和规范。

其中最重要的机构之一是世界贸易组织(WTO),它是国际贸易领域最高级别的组织,负责监督和协调国际贸易规则和协议的实施。

此外,对国际贸易产生重大影响的还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以及重要的贸易协定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欧盟》等。

《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点总结[1]简版

《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点总结[1]简版

《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点总结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点总结1.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国际贸易指的是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国际贸易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全球化:国际贸易使得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全球化的经济体系。

- 互利互惠:国际贸易的参与各方通过交换获得互利互惠的利益。

- 分工合作:国际贸易促进了各国的分工合作,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生产特定的产品或提供特定的服务,然后通过贸易来取得其他产品或服务。

- 不确定性:国际贸易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如政策、市场、汇率等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影响贸易活动。

2. 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包括以下几种:- 货物贸易:指的是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包括出口和进口。

- 服务贸易:指的是不同国家之间的服务交换,包括旅游、咨询、运输等服务的提供和消费。

- 直接投资:指的是企业在境外直接投资企业或购买企业的股权,以开展经营活动。

- 间接投资:指的是通过购买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来间接投资国际市场。

- 知识产权贸易:指的是知识产权的交易,包括专利、商标、版权等。

- 金融贸易:指的是货币和金融资产的交易,包括外汇交易和跨境资金流动等。

3. 国际贸易的主要参与主体国际贸易的参与主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政府:各国政府在国际贸易中起着监管和管理的作用,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

- 企业:各国企业作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参与者,通过出口和进口商品或提供服务来实现利润。

- 国际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它们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协调和监督的作用。

- 个人:个人作为消费者和生产者,也参与到国际贸易中。

4. 国际贸易的主要障碍和贸易保护主义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着一些障碍和贸易保护主义的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各国通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他国商品的进口,保护本国产业。

- 贸易配额:一些国家限制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以保护本国产业。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总结如下[5篇范文]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总结如下[5篇范文]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总结如下[5篇范文]第一篇:国际贸易复习资料总结如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复习资料一、贸易术语的作用1、成为从事国际贸易的行为准则,明确彼此在货物交接方面所应承担的风险、责任和费用。

这就大大简化了交易手续,缩短了洽商时间,从而节约了费用开支。

2、有利于交易双方进行比价和加强成本核算。

3、有利于妥善解决贸易争端。

二、班轮运输的特点班轮运输是在不定期船运输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所谓班轮运输是指按照规定的时间,在一定的航线上,以既定的港口顺序,经常地从事航线上港口间运输的船舶。

1、船舶按照固定的船期表、沿着固定的航线和港口来往运输,并按相对固定的运费费率收到运费,因此,它具有四固定的基本特点2、由船方负责配载装卸,装卸费包括在运费中,货方不再另付装卸费,船货双方不计算滞期费和速遣费3、船货双方权利、义务与责任豁免,以船方签发的提单条款为依据4、班轮承运货物的品种、数量比较灵活,货运质量较有保证三、提单的性质和用提单是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在收到货物后签发给托运人的一种证件,它体现了承运人与托运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1、是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出据的货物收据,证实其以按提单的记载收到托运人的货物;2、是代表货物所有权的凭证;3、是承运人和托运人双方订立的运输契约的证明。

四、国际多式联运单据的条件1、必须有一个多式联运合同2、必须使用一份包括全程的多式全程的多式联运单据3、必须至少是两种不同运输方式的连贯运输4、必须是国际间货物运输,并且必须由一个联运经营人对全程运输负责5、必须是全程单一的运费费率五、合同中的保险条款1、规定投保人2、投保险别的选择3、保险金额和保险费的计算六、影响成交价格的因素1、商品的质量和档次;2、运输距离;3、交货地点和交货条件;4、季节性需要的变化;5、成交数量;6、支付条件和汇率变动的风险;7、国际市场价格的走势;8、交货期的远近、市场销售习惯、消费者的爱好。

七、实际全损的情况有哪些1、保险标的物完全灭失;2、保险标的丧失(控制权——海盗劫走);3、保险标的物发生质变,失去原有使用价值;4、船舶失踪达到一定时期。

国际贸易重点总结

国际贸易重点总结

国际贸易重点总结第一篇:国际贸易重点总结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的商品、劳务和技术交换活动。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进出口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之比,又叫做对外贸易系数、贸易密度。

分为进口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

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时,出现贸易盈余,称为贸易顺差或出超,以正数表示当进口总值大于出口总值时,出现贸易赤字,称为贸易逆差或入朝,以负数表示就整个对外贸易或某一行业而言,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时,出现的贸易顺差就是净出口,当进口总值大于出口总值时,出现的贸易赤字就是净进口。

绝对优势:是指一国(人)生产1单位的某种商品所使用的资源少于另一国(人)同类产品的生产。

比较优势是指一国(数种产品中)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

新古典主义的解释;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另一国贸易条件(TOT)又称交换比价或贸易比价,即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的比率净贸易条件: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

净贸易条件是用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来计算的,净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即TOT=Px/Pm×100 提供曲线是指在不同价格条件下,一国愿意出口和进口的数量之交点的轨迹特定要素:这类(在一定时期内)专属于某一产品生产的生产要素就是特定要素规模经济是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同质产品是指可以完全相互替代的产品或相同产品而生产区位不同或制造时间不同差异产品又叫异质产品,是产品具有差别性特征垂直差异产品是指仅仅在质量上存在差异的产品,水平差异产品是指有着同样的质量,但其特色或特质不同的产品贸易政策是指一个经济体的政府为实现其促进或限制对外贸易目标,对贸易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按其对贸易的干预程度大体分为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最惠国关税是指根据最惠国待遇原则所征收的关税,关税税率由最惠国待遇协定所规定,可以是单方减让的关税,也可以是相互减让的关税。

国际贸易期末总结

国际贸易期末总结

国际贸易期末总结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买卖活动。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深,国际贸易越来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本文将对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总结。

首先,国际贸易对各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国际贸易,各国能够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比如一些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通过出口资源获得外汇,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国际贸易可以带来技术和管理的转移,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此外,国际贸易还能够促进劳动力的流动,提高就业率和劳动力的素质。

其次,国际贸易面临着一些发展趋势。

首先,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各国通过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等手段,促进贸易自由化,打破了国界限制,增加了贸易往来。

其次,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跨国贸易更加便利。

电子商务的兴起为贸易提供了新的形式和机会,推动了贸易的数字化和跨境电商的发展。

此外,全球产业链的形成也成为国际贸易的新趋势,各国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加强合作与交流,推动了全球产业链的协调发展。

然而,国际贸易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保护主义的思潮抬头,各国出台贸易限制措施,导致贸易摩擦加剧。

贸易战的爆发不仅对国际贸易造成了冲击,也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不确定性。

其次,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平衡,某些地区的贸易壁垒仍然存在,阻碍了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此外,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是国际贸易面临的挑战之一。

知识产权盗版和侵权现象使原创技术和产品难以实现正当权益和价值。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各国应不断加强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

首先,各国应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其次,各国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创新和技术转移。

同时,加强合作打击盗版和侵权行为,维护原创技术和产品的合法权益。

此外,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保护主义的冲击,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和繁荣。

总之,国际贸易对各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充分利用资源、促进技术转移和劳动力流动,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综合竞争力。

国际贸易理论及实务知识点复习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及实务知识点复习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及实务知识点复习总结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流和交易。

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是国际贸易领域的基础知识,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对于理解和应用国际贸易规则和实际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的知识点复习总结。

一、国际贸易理论部分:1.比较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认为国际贸易存在的原因是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生产成本优势,通过专业化和贸易可以提高各国的经济效益。

2.全要素生产力理论:由贝克尔和李嘉图提出,认为国际贸易存在的原因是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的相对丰富性不同,通过专业化和贸易可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3.投入产出分析理论:由莱昂傅尔提出,认为国际贸易是一种通过消除生产要素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方式,通过计算产出中各要素的投入量和价值,研究国际贸易的效益和成本。

4.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理论:关税是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非关税壁垒包括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反倾销措施等。

这些壁垒的存在会影响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程度和效益。

5.汇率理论:汇率是一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兑换比率,包括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汇率的变动会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如汇率升值会降低出口竞争力,降低汇率会提高出口竞争力。

二、国际贸易实务部分:1.国际贸易政策:包括关税政策、贸易保护政策和贸易自由化政策。

了解不同国家的贸易政策对于开展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2.贸易合同和支付方式:贸易合同是国际贸易的法律依据,包括进口合同和出口合同。

支付方式包括信用证、托收和跟单托运等。

3.贸易术语:贸易术语是国际贸易交流和交易的工具,如FOB、CIF、DDU等。

了解和正确使用贸易术语对于国际贸易操作十分重要。

4.贸易风险管理:贸易风险包括政治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和运输风险等。

通过风险管理和保险可有效降低贸易风险。

5.国际贸易组织和协定:包括世界贸易组织(WTO)、区域贸易协定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U)、双边贸易协定等。

国际贸易专业知识总结

国际贸易专业知识总结

国际贸易专业知识总结《国际贸易专业知识总结》回顾学习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这一路,就像在一片广阔的知识海洋里航行,时而风平浪静看到各种知识点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时而狂风大作感觉某个知识难点要把自己吞噬。

首先说说整体感受吧,国际贸易这门专业真的是非常的庞大和复杂。

它像是一个巨大的蜘蛛网,涉及到各个国家和地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政策、法律、文化、风俗习惯等,这些就如同蜘蛛网的不同节点和细丝,互相交织影响着贸易的进行。

咱再说具体收获。

很深的一个收获就是对贸易术语的学习。

例如FOB (离岸价)、CIF(到岸价)等这些术语,看起来简单几个字母,里面却包含着货物风险的转移、谁负责运输、装卸、保险等等非常多细节。

就拿FOB 来说,这让我明白了商品在越过船舷前的风险是由卖方承担的,越过船舷后的风险就变成了买方承担。

当初在学习这一块的时候,很容易搞混这些责任和风险的划分。

还有贸易壁垒这个概念让我印象深刻,各个国家为了保护自己本国的产业会设置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

像美国之前对我国某些钢制品提高关税,这就是典型的关税壁垒,大大的影响了我国相关企业的出口。

等等,还有个重要的点,就是国际结算方式。

像T/T(电汇)、L/C(信用证)之类的。

信用证就像是一把贸易上的“安全锁”,银行作为中间人,保证卖方交单后能得到货款、买方付款后能收到符合要求的货物。

不过信用证的软条款常常是陷阱,比如说要求“如这份单据需要由进口商工程师签字”之类的条款,一旦这个工程师迟迟不签字,那么卖方就面临着无法拿到货款的风险。

这告诫我们在国际贸易操作中需要特别仔细地审核各种条款。

回想起来才发现对于汇率这块内容自己之前理解得不是多么透彻。

汇率波动对贸易的影响是巨大的。

比如说,如果本国货币升值,那么出口商品的价格相对就高了,这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就会下降。

而如果本国货币贬值,虽然利于出口但是同时也会使得进口成本增加。

说到一些反思方面,我觉得自己对于一些新兴市场国家间的贸易规则学习得还不够。

国际贸易知识点范文

国际贸易知识点范文

国际贸易知识点范文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流。

以下是国际贸易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贸易平衡:贸易平衡是指一个国家的进口和出口之间的平衡状态。

当一个国家的出口值等于进口值时,就表明该国家的贸易平衡。

贸易平衡对国家的经济状况有重要影响,因为贸易顺差可以增加国内的就业和经济增长。

2.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是指一国采取措施限制或阻挠进口商品,以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

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包括关税、配额、禁止进口等。

然而,贸易保护主义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增加消费者价格、限制竞争和创新等。

3.自由贸易:自由贸易是指国家之间基于市场原则,通过降低或取消关税、配额和其他贸易壁垒来促进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自由贸易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率,扩大市场,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4.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是一个由成员国组成的国际组织,旨在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

WTO的主要职责包括管理全球贸易规则、解决贸易争端和监督成员国的贸易政策。

5.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是指一个国家给予其他成员国最低的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

这样的待遇使得所有成员国都能享受同样的贸易条件,从而促进贸易自由化和公平竞争。

6.关税:关税是一国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

关税可以用作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也可以用作调节贸易流量和保护本国产业的手段。

7.贸易壁垒:贸易壁垒是指一国采取的限制进口商品的手段,包括关税、配额、技术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等。

贸易壁垒的存在会阻碍国际贸易的自由流动。

8.多边贸易协定:多边贸易协定是多个国家间达成的关于贸易和贸易政策的协议。

例如,关于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是一项多边贸易协定,通过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来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9.贸易逆差和贸易顺差:贸易逆差指一个国家的进口值大于出口值,而贸易顺差则指一个国家的出口值大于进口值。

贸易逆差和贸易顺差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汇率有重要影响。

10.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指在多个国家或地区经营业务的公司。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一、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简单来说,就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它不仅包括货物的进出口,还涵盖了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等多种形式。

在国际贸易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需要明确。

首先是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

贸易顺差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反之,贸易逆差则是进口额大于出口额。

另外,还有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的概念。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每种产品上都比其他国家绝对地缺乏生产率,它依然能够通过生产和出口那些“与外国相比生产差距相对较小”的产品在国际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则能在生产效率上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二、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国际贸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丝绸之路时期,中国的丝绸、茶叶等商品就已经远销欧洲和中东地区。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国际贸易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机器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商品产量大幅增加,同时也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降低了运输成本,从而进一步扩大了贸易规模。

20 世纪以来,国际贸易的发展更加迅速。

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多边贸易体制逐渐建立和完善。

三、国际贸易的理论1、重商主义重商主义强调通过贸易顺差来积累财富,主张政府干预经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2、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3、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这一理论进一步深化了对国际贸易的理解,指出即使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只要在不同产品生产上的劣势程度不同,仍可通过生产并出口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来参与国际贸易。

4、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该理论强调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5、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品的生命周期会影响国际贸易的格局。

四、国际贸易的政策1、关税政策关税是一国政府对进出本国关境的商品所征收的税收。

国际贸易重点总结范本(二篇)

国际贸易重点总结范本(二篇)

国际贸易重点总结范本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间进行的跨国交易活动,涵盖了进出口业务、国际投资、国际货币流通等多个方面。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已成为国家之间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经济增长、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国际贸易的定义、意义、影响因素以及发展策略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国际贸易的定义和意义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劳务和资本的交换,是国际间经济联系的重要方式之一。

国际贸易的主要特点包括贸易双方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和较低的交易成本,通过互不完全的比较优势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贸易具有互利性,通过贸易可以实现各国利益的最大化;贸易受制于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包括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货币政策等。

国际贸易对于各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国际贸易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商品和服务,满足各国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其次,国际贸易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各国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通过贸易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再次,国际贸易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技术交流,提高各国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最后,国际贸易可以扩大市场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经济规模效益的最大化。

二、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国际贸易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制度因素、市场因素、经济因素等。

主要的因素包括:1.贸易政策:国家的贸易政策对国际贸易具有重要影响,包括关税政策、非关税壁垒、贸易配额等。

不同国家的贸易政策差异很大,直接影响贸易的自由程度和成本。

2.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对国际贸易有直接的影响,包括经济增长率、收入水平、经济结构等。

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促使居民增加消费,进而提高进口需求。

3.制度因素:制度因素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宏观经济环境等,这些因素影响着贸易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4.市场因素:市场因素包括市场规模、市场需求、市场竞争等,国际贸易的规模和发展受市场因素的制约。

5.技术因素:技术进步对国际贸易有推动作用,包括生产技术的进步、物流技术的发展等。

国际贸易期末复习知识点范文

国际贸易期末复习知识点范文

1.国际贸易的概念:指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活动,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

2.国际贸易量:指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而确定的进出口价格指数去除报告期的进出口额而得出的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额,可以剔除价格的影响因素,准确反映贸易实际规模的发展变化3、国际商品结构:指整个世界在一定时期内各类别商品在国际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4、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各类别的进出口商品占整个进出口额的比重。

5、外贸依存度概念: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的一个指标,一般以该国在一定时期在进出口贸易值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表示。

5.5对外贸易差额: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比较的差额。

当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时,其差额称为贸易顺差,也可称为出超;当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时,称为贸易逆差,也可称为入超;当出口总额等于进口总额时,称为贸易平衡。

6、贸易条件的概念: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做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指数表示,即以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的对比值表示7、总贸易与专门贸易的划分标准:总贸易是以国境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专门贸易是以关境为划分的进出口贸易8、过境贸易与转口贸易的区别:在于商品的所有权在转口贸易中先从生产国出口者那里转到第三国(或地区)商人手中,再转到最终消费该商品的进口国商人手中。

而在过境贸易中,商品所有权无需向第三国商人转移。

过境贸易: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或者是为了节约运输成本和时间,购货后或者销售后需要经过第三个国家的领土才能够进入另一国市场,而对于第三国而言,即为过境贸易。

转口贸易:是指国际贸易中进出口货物的买卖,不是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转手进行的贸易。

这种贸易对中转国来说就是转口贸易9、国际贸易量的计算方法:比较期贸易值∕比较期价格指数10、自由市场价格:指在国际间不受垄断或国家垄断力量干扰的条件下,由独立经营的买者和卖者之间进行交易的价格.11、封闭市场价格:买卖双方在一定的特殊关系下形成的价格,在这种情况下,商品在国际间的供求关系一般对价格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它主要包括调拨价,垄断价,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部价格,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12、重商主义:货币差额论:严禁金银外流、不允许进口消费性产品;积极吸收金银,不得将货币或金银携带出国境;国家垄断全部货币贸易。

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点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点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点总结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理论则是对这些贸易活动的规律、原因和影响进行研究和解释的学说体系。

以下将对一些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

该理论认为,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那些自己在生产中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那些自己在生产中处于绝对劣势的产品。

例如,假设 A 国生产一单位的布匹需要 5 个工时,生产一单位的粮食需要 10 个工时;B 国生产一单位的布匹需要 10 个工时,生产一单位的粮食需要 5 个工时。

那么,A 国在布匹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B 国在粮食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在于,它无法解释当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时,如何参与国际贸易并从中获利。

二、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该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但只要它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仍可以通过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进口其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从而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

继续以上面的例子为例,假设 A 国生产一单位的布匹需要 5 个工时,生产一单位的粮食需要 10 个工时;B 国生产一单位的布匹需要 6 个工时,生产一单位的粮食需要 4 个工时。

虽然 B 国在布匹和粮食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但生产布匹的劣势相对较小。

因此,B 国可以专门生产布匹并出口,进口粮食。

比较优势理论为国际贸易的普遍存在提供了更有力的解释,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

三、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

要素禀赋指的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

一个国家如果劳动力丰富,资本稀缺,那么它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应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反之,如果一个国家资本丰富,劳动力稀缺,那么它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国际贸易重点总结范本(1)

国际贸易重点总结范本(1)

国际贸易重点总结范本一、背景介绍国际贸易是指跨越国家边境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和流通。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对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应对国际贸易的挑战和机遇,各国政府、企业和个人需要加强对国际贸易的理解和研究。

本文将总结国际贸易中的重点内容,以供参考。

二、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和关键要素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应特化生产和出口其相对生产成本较低的商品和服务;绝对优势理论则认为,某个国家在某种商品或服务的生产上具有比其他国家更大的优势;关键要素理论则强调,生产要素(如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的配置决定了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三、国际贸易的形式国际贸易的形式可以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货物贸易是指跨国界的商品交易,包括出口和进口;而服务贸易则是指跨国界的服务交易,包括金融服务、旅游服务、咨询服务等。

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发展。

四、国际贸易的主要参与方国际贸易涉及到多个参与方,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

政府在国际贸易中起着监管和调控的作用,通过制定贸易政策和法规来管理国际贸易活动。

企业是国际贸易的主要主体,通过开展进出口业务来实现盈利。

个人作为消费者和劳动者也参与到国际贸易中,通过购买跨国商品和提供劳动力来获得利益。

五、国际贸易的利益和挑战国际贸易带来了许多利益,包括推动经济增长、提高生活水平、促进技术创新等。

然而,国际贸易也面临一些挑战,如贸易保护主义、不平等贸易关系、贸易摩擦等。

各国需要通过加强国际贸易合作和推动贸易自由化来应对这些挑战。

六、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国际贸易正面临着许多新的发展趋势。

其中包括数字化贸易的兴起,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以及全球价值链的重组和重构。

此外,全球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也将对国际贸易产生重要影响。

各国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发展趋势,并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适应新形势。

七、国际贸易的前景展望展望未来,国际贸易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有望继续增长。

国际贸易实务复习笔记

国际贸易实务复习笔记

国际贸易实务复习笔记一、国际贸易基本概念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主体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交流。

其涉及的主要经济体包括国家、地区、企业、个人等。

国际贸易存在很多形式,主要有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两种。

货物贸易包括出口和进口,也可以分为原材料贸易、半成品贸易和成品贸易。

服务贸易则包括贸易性服务和非贸易性服务。

二、国际贸易主要关系和规则国际贸易的规则主要来自于世界贸易组织(WTO),其成员基本涵盖了全球主要经济体。

WTO成立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贸易、消除贸易壁垒,并确保贸易公平和规则化。

此外,还存在一些地区性的国际贸易组织,例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等。

三、国际贸易的主要问题与挑战1.贸易摩擦与贸易战贸易摩擦和贸易战是国际贸易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贸易摩擦指的是发生在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的贸易纠纷;贸易战则是贸易摩擦升级的结果,通常表现为相互提高关税或采取其他形式的贸易限制措施。

2.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国家采取一系列限制贸易的措施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

最典型的例子是关税、配额和非关税壁垒等。

3.跨国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随着跨国企业数量的增加和投资额的增加,处理跨国投资的规则和法律变得愈加复杂,需要更多的协调。

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国际贸易组织制定了一系列协议和规则,例如TRIPS协议,以保护知识产权所有者的权益。

四、如何顺利开展国际贸易?1.了解市场和目标群体在开展国际贸易时,了解目标市场和群体是至关重要的。

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习俗、价值观和法规等方面,可以为企业在目标市场开拓业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2.提供卓越的客户服务有良好的客户服务和售后支持可以帮助企业深入发掘目标市场,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好评,增加业务机会和稳定的客户销售额。

3.了解和遵守缔约方规则了解和遵守缔约方规则是国际贸易的关键。

贸易合同、发票和付款单等文件必须遵守国际商务惯例和当地法规。

如果违反规则,可能会导致贸易交易中断或者产生不必要的法律问题。

国际贸易知识点总结

国际贸易知识点总结

国际贸易知识点总结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在国家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点对于从事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工作或者研究非常重要。

本文将总结一些国际贸易的关键知识点。

首先,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是互惠互利。

国际贸易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不同国家可以通过互相交换自己的资源和产品来满足各自的需求。

互惠互利是国际贸易的基石,也是国际贸易能够长期发展的重要条件。

其次,国际贸易可以采用不同的贸易方式。

常见的国际贸易方式包括出口、进口、合资、合作等。

出口指的是一个国家将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销售到其他国家,而进口则是从其他国家购买产品或者服务。

在出口和进口的基础上,合资和合作则更加注重双方的合作与共同发展。

第三,国际贸易需要遵守相关的贸易规则和协议。

国际贸易有自己的规则和条款,例如WTO(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规定,各国通过签署双边或多边协议来管理贸易关系。

遵守贸易规则和协议可以维护国际贸易的稳定和公平,减少贸易争端的发生。

第四,国际贸易的重要指标包括贸易额和贸易逆差。

贸易额指的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出口和进口的总价值,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活动的重要指标。

贸易逆差则是指一个国家的出口值小于进口值,这意味着该国家在贸易中存在逆差,可能需要采取措施来平衡贸易。

第五,国际贸易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障碍。

例如贸易保护主义,它是指一些国家采取措施限制进口来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机会。

此外,货币汇率波动、关税壁垒、技术壁垒等也是国际贸易的障碍。

了解和应对这些挑战对于有效开展国际贸易至关重要。

第六,国际贸易的发展对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国际市场的开放程度也越来越高。

同时,国际贸易也推动了区域合作,例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通过减少贸易壁垒和加强合作来促进地区的经济繁荣。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国际贸易知识点概述

国际贸易知识点概述

国际贸易知识点概述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了解国际贸易的知识点对于企业、政府和个人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概述国际贸易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对这个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国际贸易的定义和意义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通过买卖商品和服务来实现经济交流的活动。

国际贸易的意义在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扩大市场规模、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

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二、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国际贸易可以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两大类。

货物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包括出口和进口。

服务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服务交流,包括旅游、金融、教育、咨询等领域。

三、国际贸易的主要参与主体国际贸易的主要参与主体包括国家、企业和个人。

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制定贸易政策、签订贸易协定等方式来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企业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实施者,通过生产和销售商品和服务来参与国际贸易。

个人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消费者和劳动力的角色,通过购买商品和提供劳务来参与国际贸易。

四、国际贸易的主要原则国际贸易的主要原则包括自由贸易、公平贸易和互惠贸易。

自由贸易强调国家之间的贸易应当遵循开放、平等和非歧视的原则,减少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

公平贸易强调贸易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和透明的原则,避免不公平的贸易行为。

互惠贸易强调贸易应当基于互利和平等的原则,实现各方的共同利益。

五、国际贸易的主要机构和协定国际贸易的主要机构包括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等。

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全球性的贸易规则制定和争端解决机构,致力于促进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和公平化。

国际贸易的主要协定包括《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和《贸易便利化协定》(TFCA)等。

六、国际贸易的风险和挑战国际贸易也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包括贸易保护主义、贸易摩擦、汇率波动、贸易不平衡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国际贸易的概念:指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活动,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

2.国际贸易量:指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而确定的进出口价格指数去除报告期的进出口额而得出的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额,可以剔除价格的影响因素,准确反映贸易实际规模的发展变化3、国际商品结构 :指整个世界在一定时期内各类别商品在国际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4、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各类别的进出口商品占整个进出口额的比重。

5、外贸依存度概念: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的一个指标,一般以该国在一定时期在进出口贸易值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比重表示。

5.5对外贸易差额: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比较的差额。

当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时,其差额称为贸易顺差,也可称为出超;当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时,称为贸易逆差,也可称为入超;当出口总额等于进口总额时,称为贸易平衡。

6、贸易条件的概念: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做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指数表示,即以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的对比值表示7、总贸易与专门贸易的划分标准 :总贸易是以国境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专门贸易是以关境为划分的进出口贸易8、过境贸易与转口贸易的区别:在于商品的所有权在转口贸易中先从生产国出口者那里转到第三国(或地区)商人手中,再转到最终消费该商品的进口国商人手中。

而在过境贸易中,商品所有权无需向第三国商人转移。

过境贸易: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或者是为了节约运输成本和时间,购货后或者销售后需要经过第三个国家的领土才能够进入另一国市场,而对于第三国而言,即为过境贸易。

转口贸易:是指国际贸易中进出口货物的买卖,不是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转手进行的贸易。

这种贸易对中转国来说就是转口贸易9、国际贸易量的计算方法:比较期贸易值/比较期价格指数10、自由市场价格:指在国际间不受垄断或国家垄断力量干扰的条件下,由独立经营的买者和卖者之间进行交易的价格 .11、封闭市场价格:买卖双方在一定的特殊关系下形成的价格,在这种情况下 ,商品在国际间的供求关系一般对价格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它主要包括调拨价 ,垄断价,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部价格 ,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 .12、重商主义 :货币差额论:严禁金银外流、不允许进口消费性产品;积极吸收金银,不得将货币或金银携带出国境;国家垄断全部货币贸易。

贸易差额论:从管制金银的进出口转变为管制货物的进出口,通过奖出限入保证出口大于进口,保证贸易顺差,严格进口奢侈品13、相互需求理论:a、国际交换的比例只有介于两国的国内交换比例之间,双方方才可获利b、国际交换比例越接近本国的交换比例,对本国不利c、一国对另一国出口商品的需求越强,而另一国对该国出口商品的需求越弱,则贸易条件越不利于该国,该国的贸易得利越小14、要素禀赋理论相关概念:a、生产要素一劳动力、资本、土地、现在也经常加入企业家才能、人力资本等。

B要素价格一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或报酬。

C要素密集度一指生产一个单位某种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

在资本与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的情形下,要素的密集度就是指生产一单位该产品所使用的资本- 劳动比率,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d、要素密集型产品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比例越高,生产出来的产品称为该要素密集度产品。

e、要素禀赋一指各国拥有的可以用于生产商品和劳务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量状况。

f 、要素丰裕度—是从一国整体的角度衡量,显示各个要素的相对丰富程度。

或者说是一个国家资源的相对供给量。

有两种定义要素丰裕度的方法。

一种是以实物单位定义,另一种是以相对要素价格定义。

g、要素禀赋理论的推导:商品价格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各国商品价格的差异源于生产商品的成本差异、成本差异来自生产要素的价格比例不同、生产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14.5 里昂惕夫之谜: 1947 年美国居然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其关键比率(KX/LX) /( KM/LM仅为0.77,而根据H-0理论,该比率应该远大于 1。

这一现实与理论大相径庭的矛盾即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劳动力不同质论、人力资本论、自然资源论、需求偏好论、要素密集转化论、由于美国贸易政策所致。

15、产业贸易理论指数:IIT=1-|X- M|/ X+M IIT越接近1,表明产业内贸易的程度越高;IIT 越接近 0,表明产业内贸易的程度越低。

15.5技术差距理论:A内容:由于对专利和商标的保护,新产品和新工艺使得技术创新国在世界市场上暂时居于垄断地位,成为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

等于新产品技术成熟并且被进口国的生产者获取后,他们就会利用本国廉价的劳动力进行模仿生产并出口该产品,甚至出口到技术先进的发明国。

与此同时,最早的技术发明国也许已经开发了更新的产品,采用了更新的工艺和技术。

于是新一轮的技术差距又产生了。

B:深入分析:模仿滞后时间>需求滞后时间:先进口再自行生产;需求滞后时间>模仿滞后时间:不会产生贸易16、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指随着产品生命周期在不同国家间的延续,该产品的生产与贸易也在不同国家间交错进行和发展着。

A、导入期的营销策略:1、定价:全新产品,替代品少时,因为其研制投入的回收期不确定,往往用撇脂战略;但因利润空间大,容易吸引新的进入者,应做好防御准备。

2、快速渗透策略:时机选择很重要,为了抢占消费者的心理位置、市场规模大、规模经济性强、先动优势明显、竞争对手容易跟进、企业选择成本领先战略时,宜采用此战略。

3、缓慢撇脂战略:这一战略的假设条件是:市场的规模有限;大多数的市场已知晓这种产品;购买者愿出高价;潜在竞争不迫在眼前。

B、成长期:1、产品策略:改进产品或提高产品的质量,以继续地保持产品对目标市场消费者的吸引力;企业积极地发现新的细分市场,并进入之。

2、价格策略:如果市场上消费者是价格敏感型,选择一个适当的时候降价,以使另(或下)一层次的消费者能加入购买,扩大产品占有份额和增加销售量。

3、渠道策略:为适应购买快速增长,应及时建立新的分销渠道。

4、促销策略:企业的广告目标,应从介绍和传达产品信息转为说服和诱导消费者接受和购买产品。

C 成熟期1、市场改进一扩大品牌使用人数(转变非使用者或寻找新用户进入新的细分市场、争取竞争对手的顾客)、增加顾客的产品使用率(增加使用次数、增加每次使用量) 2、产品改革—质量改进、特点样式改进 3、营销组合改进—价格分销、广告促销 D衰退期:1、份额大一增加企业对现有产品经营的投资,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2、份额较大—维持保持原有的投资水平,既不增加规模也不扩大规模3、份额中等—有选择地进行收缩即将某些销售额过小的细分市场放弃,在较具潜力的细分市场保持原有的规模或扩大规模4、份额较小—收割即置对长期市场影响于不顾,加速从现经营的业务或产品中收取尽可能多的现金或利润 5、份额小—放弃迅速处理某项产品占用的资产,放弃经营该项业务或产品17、国家竞争优势理论钻石模型: 1、生产要素—基本要素:是指一国先天拥有或不需太大代价便能得到的要素,比如自然资源、地理位置、非熟练或半熟练劳动力等;高级要素:是指必须通过长期投资和培育才能创造出来的要素,比如现代化基础设施、高精尖技术、高质量人力资本等。

2、需求状况—国内需求对竞争优势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国内需求是否具有持续的增长性,这对鼓励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采用新技术至关重要国内需求是否具有超前性,这将引导企业积极从事新产品的研发,以不断升级换代的产品走在国际市场竞争的前列国内需求市场中是否具有一批老练、挑剔的买主,这类消费者能促进公司不断地改进产品质量、性能和服务水平,从而推动竞争优势的全面提高。

3、相关产业与支持产业—相关产业是指相互关系密切的、共同使用着某些技术和营销渠道的产业,以及某些有着共存亡关系的产业支持产业是指某一产业的上游产业,它主要向其下游产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和各种中间产品 4、企业战略组织与竞争—良好的企业战略组织不仅与企业的内部条件和所处产业的性质有关,而且与企业所处的国内环境有关。

各个国家的环境是不相同的,所以企业所采取的组织形式、管理体制和产权结构也就不同,适合本国环境的企业战略组织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

强大的竞争对手和公平的竞争环境是企业保持长久竞争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18、国际贸易政策演变历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二战前的帝国主义时期、二战后期、 20 世纪 70 年代、 20世纪 90 年代以来19、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思想:他认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工业的发展,就很难确保其独立的地位,指出了制造业的发展对国家利益关系重大。

而美国工业起步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很难与英法等国进行自由竞争。

美国应该实行保护关税制度,使工业得以生存、发展和壮大。

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标志着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两大流派基本形成。

20、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 1、理论基础—生产力理论2、理论依据—经济发展阶段论五阶段:原始未开化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时期农业时期: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以利于农产品的输出及工业品的输入,促进农业发展,并培育工业基础;农工业时期:应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以保护本国幼稚工业发展,不受外国产品的冲击;农工商时期:因为国内工业已具备国际竞争力,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以充分享受自由贸易利益。

德国和美国处于农工业时期,应实行保护。

3、保护对象、保护的时间及保护手段—保护的对象:面对国外强大竞争压力的幼稚产业保护的时间:最长不超过 30 年。

保护的手段:通过禁止输入与征收高额关税的办法来限制进口21、战略性贸易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本观点—如果本国企业与外国企业一开始就处于双寡头垄断竞争状态,那么本国政府可以对本国企业进行补贴,从而使本国企业扩大生产而获得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就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多利润。

分析—博弈分析22、关税:一国海关在进出口商品经过关境时,向本国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税。

执行征收关税的部门是一国的海关征收关税的领域是关境关税课税主体即纳税人,是本国的进出口商关税课税客体即课税对象,是进出境的货物23、关税的特点:强制性、无偿性、预定性、间接性24、关税的作用:增加财政收入、保护国内市场与产业、调节经济、外交手段、消极作用25、关税分类:按征税商品的流向分类—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按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分类—进口附加税(反补贴税、反倾销税) 、特惠税(不适用于最惠国待遇) 、普惠税(原则:普遍性、非歧视性、非互惠性) 按征收关税的目的分类—财政关税、收入再分配关税、混合型关税26、关税征收的方式:a、从量税一从量税是以货物的重量、数量、容量、长度、面积等标准课征的关税,按货物计量单位确定应征关税税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