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员工2018年工作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里巴巴员工2018年工作总结
转眼就到了12月,2018 就快结束了。本周部门开会总结了过去的工作与未来的展望,也是个不错的机会去回顾、审视、思考自己的 2018 年。玄难说过人与人的差距来自于思考与总结,我深深地认同这一点。
我也把自己的一部分思考写下来,在公众号里和大家分享我的2018。
工作经历
面对困难
上半年一开始,就被调整到一个新的项目。工作量大,时间短,稳定性要求高,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可以借鉴。在多次的指导与批评中,就这样开工了,过程很坎坷,也遇到了很多挑战与困难,经受了很多质疑与批评。不管怎样,最终总算是保质保量完成了项目。
改进优化
项目进行到后面的阶段,大家都有了经验和教训,架构、工具、管理都有了大的提升,工作看起来越来越稳了。这时候我主导了其中一个关键的阶段,扛着压力设计方案、跨团
队沟通、编码落地,感觉自己的能力又有了提升。也许我工作比较主动吧,后面一直主动推着工作往前走,这也为上半年的绩效打下了基础。
拥抱变化
当我信心满满地准备开始下一个项目时,又被调去做国际化,换了主管,做了新的项目。探索未知的领域,摸索新的开发方式,沉淀架构能力。如此有挑战的工作,真的太适合我了。来阿里 555 天,习惯了变化、困难与挑战,越来越喜欢阿里。
工作感悟
选择比努力重要
2018 年进步很大,来阿里工作对我来说是正确的选择。对我而言,前两家公司太安逸轻松了,没有太多挑战就没有技术的进步和能力的提升,没有进步就无法实现目标。去年我还因为不适应阿里而闷闷不乐,今年已经明显有了进步,感觉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关于架构的理解
从高内聚低耦合的基本原则,到模块化、组件化、插件化的演进之路,我们的架构在灵活性、扩展性、维护性、稳
定性方面已经做到了非常优秀的水平。从开始的似懂非懂,到对架构有了自己的理解,现在能够影响架构、修改架构代码,今年在架构方面有了不错的进步。
认知水平的提升
一个人要进步,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然后才能提升能力。因为一个人的能力上线是不会超越认知上线的。今年在这个方面感受特别明显,尤其是对架构的理解。认知水平的提升来源于平时的思考与总结,所以玄难才会着重提到这两点。有些人工作了多年,却只是一年能力的重复,认知不提升一辈子都无法再继续进步。
工作方式的改进
从毕业进入第一家公司,主管就一直强调要写日志,第二家公司甚至强制大家写日报,到了阿里却没有任何要求。我就这样放松了自己,直到回顾和思考今年的工作,我才意识到日志的重要性。看过《黑匣子思维》的人都知道,只有客观的记录可以帮助大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重新写日志已经有两个月了,感受特别明显,审视过去能看到更深层次的问题。
数据驱动的意义
很多大公司都在讲数据驱动,我们的架构也是元数据驱动的代表。什么是数据驱动呢?我在去年对数据驱动还只知皮毛,尝试着写了一个架构,就靠着这个架构带给我的成长拿到了阿里的门票。直到今年看到了星环,再去审视团队软件架构的数据才真正理解了数据驱动的含义。数据驱动带来的灵活性能够使得软件架构有无限的可能和潜在的商业价值。
架构的领域特性
Spring、MyBatis 等都属于通用的架构,具体的业务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去构建自己的业务架构。业务架构为特定领域而诞生,但一定会在发展的路上演进出通用性的能力。阿里的 TMF 框架为交易而生,如今已经成为了星环的基石。在通用与领域之间、底层与业务之间、沉淀与重复之间需要把握好架构的边界,只做应该做的。
架构的商业意义
无论是什么样的架构,都是为了提效率、降成本而诞生。提供可复用的基础能力,制定标准,对外输出解决方案,才能实现这一目标。而我接下来的工作将围绕着沉淀与输出进行,从架构师的角度去推动软件架构的发展,才真正明白了
架构。
未来已来
今年最大的成长是学会了拥抱变化。拥抱变化是一种心态,不服输,有勇气战胜困难,同时也要求你有能力去承担这一切。你拥有的是能力,还未拥有的是潜力,怎样把潜力变成能力呢,唯有鼓起勇气去经历这一切。希望我的2019更加精彩,你也一样,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