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职院校“双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高职院校意思

合集下载

高职图书馆服务“双高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图书馆服务“双高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图书馆服务“双高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摘要】本文围绕高职图书馆服务“双高校”建设展开探讨,介绍了该建设的基本情况以及实践经验分享。

分析了在此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并就建设思考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总结了实践经验并展望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与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为高职图书馆服务“双高校”建设提供实践参考和思路,为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升和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职, 图书馆服务, 双高校, 建设, 实践与思考, 背景介绍, 目的意义, 基本情况, 经验分享, 问题与挑战, 应对策略, 建设思考, 总结实践经验, 展望未来发展, 建议与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图书馆服务“双高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图书馆作为高校的“灵魂”和“心脏”,在高职院校的建设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由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其图书馆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高职院校通常具有多所附属学校或实训基地,这就需要图书馆为“双高校”提供服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和教师的需求。

这种“双高校”建设模式对图书馆的资源整合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实践和探索高职图书馆服务“双高校”建设,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高职图书馆服务“双高校”建设的实践和思考,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水平,促进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将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这一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2 目的意义高职图书馆服务“双高校”建设的目的意义在于促进高职院校和高校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和合作,弥补两者之间在文献资源、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差距,提升教学科研水平。

通过建立高职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办服务,对于满足双方教师和学生的信息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双平台双融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双平台双融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双平台双融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作者:王正云刘靖张军燕展跃平战旭梅来源:《新课程研究·中旬》2018年第02期摘要: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是食品营养与检测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本文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根据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特点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律,构建并实施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双平台双融合”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食品营养与检测;双平台双融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作者简介:王正云,硕士,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高职教学研究;刘靖,博士,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高职教学研究;张军燕,硕士,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高职学生管理;展跃平,硕士,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高职教学研究;战旭梅,硕士,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高职教学管理。

(江苏泰州 225300)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05-0024-03食品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过去24年中,一直以比较高的速度在增长。

2015年,全国快速消费品销售金额同比增幅放缓至3%,其中食品类增幅明显慢于非食品类,面临全国经济放缓的新常态和消费者购买力下降的困境。

食品工业发展模式将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食品企业必须快速提升应变能力,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开发安全、营养健康的产品,引领消费。

因此,食品企业急需大量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如何培养创新创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为食品工业服务,是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相关专业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依据创新能力的三层结构理论,即表层的知识、中层的技能和深层的品格,把内容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属同一层培养能力范畴的一类课程作为一个模块进行建设,打破课程间的壁垒,使项目内容有机融合、互相促进,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全过程,以专业实训平台和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依托,构建一套完善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实施。

高职图书馆服务“双高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图书馆服务“双高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图书馆服务“双高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高职图书馆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图书信息资源的任务。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和专业设置日益丰富,为了更好地服务“双高校”建设,高职图书馆需要加强实践与思考。

高职图书馆要加强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关系。

高职院校和高职图书馆应该建立紧密的联系,加强沟通和合作。

高职图书馆可以通过参与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活动,为师生提供优质的图书资源和信息服务。

高职图书馆还可以与高职院校的教师进行合作研究,共同开展课题研究,提高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高职图书馆要加强对“双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服务。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是紧密结合实践与职业需求,高职图书馆应该针对这一特点,加强对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服务。

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专业资源建设、职业指导咨询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学习资源和职业发展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高职图书馆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效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高职图书馆应该积极引入图书馆管理系统、学术搜索引擎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工具,提高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图书馆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等渠道,为用户提供在线图书借阅、电子阅读等便捷的图书信息服务。

高职图书馆要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高职图书馆要加强对图书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图书馆人员对信息资源的了解和运用能力。

图书馆也要加强馆藏建设,不断扩充和更新图书馆的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的图书信息。

高职图书馆要加强实践与思考,以更好地服务“双高校”建设。

通过加强与高职院校合作,参与教学活动和合作研究,提升图书馆的专业水平;通过加强对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服务,推进专业教学改革;通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能;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只有不断加强实践与思考,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为“双高校”的建设贡献力量。

浅谈农业高职院校校园网的建设

浅谈农业高职院校校园网的建设
议。
( 建 立健 全 的 网络 安全管理 制度 。南通 农院 1)
关 键 词 :校 园网 ;设 计 原 则
1 引 言 .
大学 校 园是 一个 信 息交 流频 繁 的特殊 场 所 ,网 络作 为信息交流 的重要平 台是校 园不可缺 少的基本设 施 ,是提 高 学校 教学 和科 研 水平 不 可缺 少 的支撑 环
境 ,因此 校 园 网 的建 设 也 变 得 越 来 越 重要 。
校 园网中保存的部分信息及配置具有一定 的保密 性。 网络 设计 时要采用 网络 隔离、访问控制等安全措 施 ,以保证网络 安全运行 ,防止非法用户入侵 。
( 经 济 性 6)
系统 设计 、设备选 型科学合理 ,具 有 良好 的性
干兆光纤覆盖全院楼宇 的高速宽带综合业务数字 网。
能价格 比。
网络 的汇聚层 与接入层。南通 农院网络拓 扑图 ,如 图
1 示。 所
N 。R T 。N T c 。L Y 信 息 化 建 设 F MA . E HN 。G
I9 7
8) T f 务器 1 :装 有wid ws2 0 操作 系 F P ̄ J . 台 n o 0 3 统 ,负责文件 的上传下载等服务 。 所 有上述设备放在 网络中心方便统一管理。
7 8
IR。cL 信建 。MNHG 息设 NA NY 化 FTT。 。.E 。
浅谈农业高职 院校校 园网的建设
陈 美红
( 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南 江苏南通 260 2 0 7)
摘要 :该 文以江苏省 南通农 业职 业技 术学院校 园网的建设 为背景 ,全 面地介 绍 了校 园网的设
计原则 、方案设 计、管理与 维护 、数 字化校 园建设 。校 园网的建设 可以充分利 用网上 资源 ,为农 业高等职业 院校的教 学、科研 和管理提供一个信息应用平 台,以便 更好地 为农业现代化服务。

对高职院校实施“双高计划”的几点思考

对高职院校实施“双高计划”的几点思考

VS
详细描述
高职院校应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吸 引更多具有行业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 家学者加入教师队伍。同时,加强教师培 训和继续教育,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 企业实践等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 实践能力。
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总结词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提升实践教学水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 力和就业竞争力。
202X-01-08
对高职院校实施“双高计划”的几 点思考
汇报人:
contents
目录
• “双高计划”的背景与意义 • “双高计划”的目标与任务 • “双高计划”的实施策略 • “双高计划”的保障措施 • “双高计划”的评估与反馈
01
“双高计划”的背景与意义
政策背景
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 ,“双高计划”应运而生,成为高职 院校改革发展的重要政策支撑。
社会影响
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
通过实施“双高计划”,增强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度和认同感,改变传统观念中对职 业教育的偏见。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高职院校培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将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产业升级和 经济转型。
02
“双高计划”的目标与任务
总体目标
提升高职院校整体
实力
通过实施“双高计划”,全面提 升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人才培 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使其成 为职业教育领域的标杆和示范。
02
03
社会评价机制
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对高职院校的 办学水平、社会服务能力等进行评估 ,以客观反映学校的综合实力。
反馈渠道与方式
01
定期反馈会议
定期召开反馈会议,对评估结果 进行汇总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 并制定改进措施。

农业高职院校“双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农业高职院校“双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农业高职院校“双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作者:李明中介晓磊来源:《河南教育·中旬刊》2010年第11期平台建设是农业高职院校加强自身内涵建设的重要环节。

一所学校的发展平台既是该校长期发展所形成的深厚积淀,更是学校今后发展的新起点,在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郑州牧专”)是一所具有53年办学历史的农业高职高专院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面对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不同条件的办学形势和任务,全校师生知难而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在促进学校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积淀了厚重的办学精髓和底蕴,包括发展理念、文化精神、价值追求、办学道路、核心能力、办学特色、牧专品牌等,成为今天学校发展赖以支撑的文化平台。

新时期新形势下高职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郑州牧专审时度势、乘势扬优,加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力度,调动和整合校内外资源,吸收有关高职高专院校、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参与,组建了专业建设与发展指导委员会、郑州牧专合作发展联盟、河南牧业高职教育集团等系、校、省三级合作发展组织,构筑了以学校为主体,校企、校政、校研、校校、企企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组织平台。

“文化”和“组织”双平台的形成和建设是郑州牧专承前启后、实施“高平台起步、高水平发展、高境界追求”战略、实现科学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双平台”的具体内涵及其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一)文化平台的内涵及其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1.依据“立足省情办学校,围绕行业办专业”的指导思想,确立了“立足农业教育、面向农村建设、服务农民致富”的办学宗旨。

多年来,学校共为农牧业生产、加工、经营等一线岗位培养、输送各类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3万余名,开展技术下乡服务千余次,直接受益农民数以万户,为河南实现由农业大省转为农业强省、由“国家粮仓”转变为“国人厨房”和“世人餐桌”作出了积极贡献。

2.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设置新专业,追踪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细分、组合、升级改造老专业,走出了一条“建设专业、发展企业、服务行业、促进就业”“产学研紧密结合、校企生良性互动”的办学道路。

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作者:曹祺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22年第27期摘要:高职院校“双高计划”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着全员参与度较低、跨部门跨学院的信息沟通不太畅达、任务分解不够精细、可执行度较差、绩效考核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

可以借鉴项目化的管理方法,建立层次清晰、任务明确的组织机构,健全“四级联动,层层落实,逐级负责”的行动机制,完善績效考核和奖惩制度,形成偏差预警监控系统,以保障“高水平高职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的顺利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思路;项目化管理;绩效考核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2)09C-0060-04自2019年4月正式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双高计划”)以来,历经学校申报、省级推荐、遴选确定,在全国32个省级行政单位推荐的230所院校、453个专业群中遴选出56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41个高水平专业群[1],共计197个单位、253个专业群已经正式立项并开始建设。

“双高计划”有着更多的内涵和更大的外延,实行国家、省、校三级推进,地方政府不断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强化政策供给。

评选出地方高水平技能大学,支持本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如安徽省现有技能型高水平大学16所(其中A档12所,B档4所),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17家。

随着“双高计划”的深入推进,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了解“双高计划”的具体背景、政策要义,研究思考由“双高计划”折射出的高职教育发展改革方向,加深认识,以利实践。

一、“双高计划”建设的现状和挑战(一)全员参与的氛围并未完全形成“双高计划”建设涉及党的建设、办学理念、师资队伍、专业群建设、社会服务和信息化建设等方方面面,需要整合学校最优资源,举全校之力,形成“人人参与、个个建设”的“双高”建设局面[2]。

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建设离不开优秀的团队,需要学校领导有长远的认识和卓越的管理能力,还需要全校每一个人不畏困难、勇于创新的担当精神,需要将日常工作做到极致的信念,将传统事物打破的勇气。

职业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设研究与实践

职业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设研究与实践

职业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设研究与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的改革,职业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设成为了改革职业教育方式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职业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设进行研究与探讨。

第一部分:理论研究产教深度融合是指将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通过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企业的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实现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的无缝衔接。

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设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更加深入、实际、专业的实训机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技能水平。

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的建设需要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平台建设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

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的建设需要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起协同合作的机制,明确各方的职责和利益分配。

2.实训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

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需要根据行业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要,设置合理的实训课程,并对实训课程的内容和安排进行科学规划。

3.实训设备和场地的配置。

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需要配置先进的实训设备和合适的实训场地,以满足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需求。

第二部分:实践探索2.与行业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分享资源和互惠互利。

学校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共享实践资源,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推进产教合作。

3.依托行业企业的实践工作室,设置实训基地。

学校与企业合作,利用企业内部的实践工作室作为实训基地,并由企业内部专业人员担任实训指导。

4.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线上实训平台。

通过线上实训平台,学生可以进行虚拟实训,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学校还与企业合作,利用行业内部的线上资源进行实训。

5.加强实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实训指导质量。

学校加强对实训师资的培训,提高实训指导的专业水平,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校的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

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就业率也有明显的提高。

企业也从中受益,能够获取更多的人才资源。

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的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农林院校“双平台双能力”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农林院校“双平台双能力”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p a tc lta h n y tm sp ee td Th o tn , d sg d a, meh d a d g aa teo e s se we ei to u e . rcia e c ig s se wa r s ne . ec ne t e in ie t o n u rn e ft ytm r nr d c d h
2 构建 “ 双平台 双能力”专业 实践教学 体系的 必要性
2 1 实践 教 学体 系 改革 的迫 在 要 求 .
为1 个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 ,实践教学在本科 教学 计划 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实践教学过程主要包括 实验 教学 、各种实习 ( 程教学实习 、专业认识实 习 、专业 课 生产实 习 、毕业实习等 ) 、科 研训 练 、毕业 论文 工作 等 环节 。这些环节是否得以实现 ,质量能否得 以保证 ,关
河 北 农 业 科 学 ,2 1 ,1 ( ) 5 0 0 4 5 :15—17 5 Junl f bi giutrl cecs ora e A r l a Si e o He c u n 编辑 蔡 海 燕
农 林 院校 “ 平 台双 能 力 " 专 业 实践 教 学体 系的探 索 双
Ab ta t Ba e n ne ir n e tro a tr , te e e st o Do b e sr c : s d o i tro a d xe ir fco s h n c si y f u l Plt r af m a d Two o n Ca a i t p oe so a p bl y r fsin l i
庞 林 江 ,路 兴 花 ,何 志 平 ,王 允祥
( .浙江农林 大学农业 与食品科学学院 ,浙江 杭州 1 3 10 ;2 l3 0 .浙江农林 大学 天 目学院 ,浙江 杭州 3 10 ) 130

高职院校科研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实践

高职院校科研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实践

高职院校科研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实践国家“双高计划”提出高职院校要对接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行业发展,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服务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

高职院校科研创新服务平台是指整合校内外优势科研资源,依托创新服务载体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和成果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的系统。

目前,高职院校的科研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还存在合作创新程度不高、平台规划与建设滞后、高水平科研人才缺乏、平台运行和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学院从发展战略高度出发,优化科研环境,激发创新思维,增强服务职能,在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上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一、协同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建设(一)深化创新体制改革。

在顶层设计上构建校政行企等多方联动的协同发展体制架构。

组建“两会一集团”,即学院合作与发展理事会、学院与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协同发展理事会和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教育集团,广泛联合,汇聚资源,以合作发展理事会为核心,突出行业办学特色,强化区域合作,密切与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科研院所等主体之间的联系,建设协同创新、技术服务体系,形成多元、开放、动态的运行模式,为学1/ 8院科研创新与服务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

(二)完善科研创新与服务机制。

完善科技创新与服务激励机制,加大对高水平、标志性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出台《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鼓励教师积极面向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工艺改进、产品升级、管理咨询等服务,切实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完善科研评价制度,结合学院绩效考核,对科研创新和服务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项目推荐等方面给予优先,有效地调动教师的科研与服务积极性。

探索和建立成果应用和转化机制,制定《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探索产学研用合作的新路径、新模式,明确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促进专利和成果转化数量和质量提升,推动技术革新与发展,服务产业升级。

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实践与探索【摘要】本文围绕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展开探讨与实践。

在介绍了背景信息以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接着,在正文部分对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建设策略。

通过分享建设实践案例和进行平台效果评估,揭示了平台的作用和价值。

对问题和挑战进行了分析。

在总结了实践启示,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高职教育水平。

【关键词】协同创新平台、高职院校、建设实践、探索、现状分析、策略、案例分享、效果评估、问题挑战、实践启示、未来展望、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院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培养各行各业应用型人才的使命。

当前高职院校在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如资源整合不足、创新氛围不浓、产学研合作薄弱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加强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本文将针对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实践与探索展开研究。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高职院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力量,而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则是高职院校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

通过建立高质量的协同创新平台,可以促进高校间的资源共享和互补,提高科研效率,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探讨有效的建设策略和实践案例,对于推动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实践与探索,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现状,了解各校在这一领域的进展和成果,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探讨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策略,寻找最适合不同院校特点和需求的建设路径,为提升平台运作效率和创新能力提供指导。

高职图书馆服务“双高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图书馆服务“双高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图书馆服务“双高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高职图书馆服务“双高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在将介绍该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目的。

在分析了高职图书馆服务的现状,并探讨了双高校合作模式。

通过实践案例分析,提出了服务优化策略,并对合作成果进行评估。

结论部分将探讨“双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意义,并进行启示与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推动高职图书馆服务的发展,促进双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为高职教育提供更好的图书馆支持。

【关键词】高职图书馆服务、双高校建设、实践与思考、合作模式、实践案例、服务优化策略、合作成果评估、意义、启示与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图书馆作为服务高职院校师生学习和科研的支撑平台,承担着重要的职责。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高职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图书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压力。

为了更好地满足高职院校师生的需求,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加强资源共享和合作,一些高职图书馆开始探索“双高校”建设模式。

“双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是指两所以上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共同建设、共享资源、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一种新型图书馆服务模式。

通过“双高校”建设,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服务互补、合作共赢,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影响力,促进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的背景下,探讨“双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建设实践和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动作用。

本文将通过分析高职图书馆服务现状、探讨双高校合作模式、分析实践案例、提出服务优化策略和评估合作成果,以期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高职图书馆服务“双高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旨在通过对高职图书馆服务现状的分析、双高校合作模式的探讨、实践案例分析、服务优化策略的提出及合作成果评估,深入研究高职图书馆如何通过与其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农业高职院校“双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农业高职院校“双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合 、 级 改 造 老 专 、 走 了 一 条 “ 升 建
呈等摹金项 H资助 ~学 校创新 ]
机 制 , 进 青 年 教 师下 个 业 实 银 促 “ 师 ” 业 课 教 师 比 例 在 8 ' 双 专 0 上 , 设 了“ 建 专兼 结 合 、 0 质 ” 双 素 f 学 队 , 帅 队 伍 整 体 规 模 、 构 教 结
了积 极 贡 献 。
厅 级 “5 ” 5 5 人 ; 人 分 别 获 河 南 7 … 青 年 创 新 摹 金 、 杰 青 年 令 省 校 杰 科 研 人 才 创 新 丁程 、 校 1 高
人 一 养 程 、 校 新 l 创 新 培 高 纪
州 牧 专审 -度 势 、 势 扬 优 , 大 校 企 { I 『 乘 加
省级优秀教 师 、 级骨干教 帅 、 省 省
价 值 追 求 、 学 道 路 、 心 能 力 、 学 办 核 办
特色 、 牧专 品睥等 , 成为今天学校 发展
赖 以 支撑 的 文 化 平 台 。 新 时 期 新 形 势
下高 职教 育进入 _ 的发展 阶段 . r新 郑
业 大省转 为农业 强省 、} 【 粮仓 ” r“ 1 家 转 变为“ 人厨房 ” “ 和 世人 餐 桌 ” 作
不 断 发 展 的 时 积 淀 了曙 重 的办 学 精 髓 和底 蕴 , 括 发展碑 念 、 包 史化 精 神 、
余 名 , 展 技 术 下 乡服 务 千 余 次 , 接 直 受 益 农 民 数 以 万 户 , 河 南 实 现 农 为
专家 ;3 分 别 傲 评 为 省 级 敦 学 1人
住 农 村 养 殖 农 户 或 牛 产 企 业 第 一
品 加 f、 物 制 剂 、 流 等 类 型 的 企 、 牛 物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研究随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设也成为了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在高职院校中,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建设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设要求、建设方法、建设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1.符合学生特点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实际技能,他们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设要求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注重实践操作和职业技能的提升,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2.整合资源高职院校一般拥有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包括实训基地、企业合作等。

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设需要充分整合这些资源,形成一个完整的创业实践体系,使学生能够在实际项目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实践。

3.培养创新精神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设要求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并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支持。

通过实际项目的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潜力,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1.建立导师制度导师制度是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院校应该建立起一支优秀的导师队伍,他们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解决创业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创业项目的策划和实施。

2.实践基地建设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设需要有良好的实践基地作为支撑。

学校可以与当地企业合作,建立起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创业环境和资源支持。

这样的实践基地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创业项目的孵化和启动平台。

3.开展创业实践课程创业实践课程是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的核心内容。

高职院校应该开设相关的创业实践课程,结合实际项目开展创业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设能够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创业实践,学生能够在实际项目中得到锻炼和实践,提升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加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平台(2篇)

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平台(2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其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水平,我国各地纷纷搭建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平台,为培养新时代技能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文将从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平台的概念、功能、建设意义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平台的概念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平台是指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践教学基地。

该平台以学校为主体,与企业、行业、社会合作,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二、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平台的功能1. 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平台,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职业场景,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专业技能。

2. 科研创新:实践教学平台为企业、行业提供技术研发和创新服务的场所,推动产学研一体化。

3. 培训服务:为在职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4. 就业指导:通过实践教学平台,学生可以了解行业动态,提高就业竞争力。

5. 产学研合作:搭建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桥梁,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意义1. 提高教学质量:实践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2. 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通过实践教学平台,学生能够掌握专业技能,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3. 促进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为校企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利于企业选拔优秀人才,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4. 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实践教学平台有助于推动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

四、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平台发展趋势1. 平台多元化: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实践教学平台将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涵盖更多行业和领域。

2. 技术融合:实践教学平台将逐步实现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3. 国际化:实践教学平台将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高职图书馆服务“双高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图书馆服务“双高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图书馆服务“双高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也日益受到关注。

而在高职图书馆建设方面,如何实现“双高校”建设,即服务于高职院校的还要服务于与之相对应的本科院校,成为了当前高职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高职图书馆服务“双高校”建设进行实践与思考。

目前,我国高职图书馆服务“双高校”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建设水平整体较低,很多高职院校的图书馆规模小、馆藏质量低、服务水平差,难以满足高职学生和教师的需求。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本校学生和教师,对外服务意识薄弱,与本科院校的图书馆没有良好的合作与沟通机制。

高职学生相对于本科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较低,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和个性化服务需求不容忽视。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差异较大,如何针对不同特点进行服务,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针对这些现状,关于如何实现高职图书馆服务“双高校”建设的思考和实践已经逐渐展开,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1. 加强本校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水平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服务于本校学生和教师的主要信息资源中心,其建设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是实现“双高校”建设的基础。

在实践中,很多高职院校图书馆加大了馆藏的采购力度,丰富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引进了新的数字资源和电子资源,提升了信息化水平;加强了读者服务工作,开展了信息素养教育和读者培训,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本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也为实现与本科院校的对接和合作奠定了基础。

2. 加强与本科院校的图书馆合作与交流实现高职图书馆服务“双高校”建设,需要建立起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机制。

在实践中,一些高职院校的图书馆积极与本科院校图书馆进行交流与合作,共享资源、共建平台,对借阅和文献互供进行合作。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研究随着创业潮的兴起和政府对创新创业的支持,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重视创业教育的实践,建设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设目标、建设模式、建设步骤等方面进行研究。

1.1 提高学生创业能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设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创业培训、创业项目孵化等服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创业技能和经验,提高创业成功率。

1.2 推动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设目标之二是推动校企合作。

平台可以吸引企业、投资机构等相关方加入,与学生和教师共同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1.3 带动地方经济发展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设目标之三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平台可以为企业提供创新创业服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繁荣。

2.1 创业孵化器模式创业孵化器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一种建设模式,是为创业初期的企业提供场地、资源等支持,协助企业完成产品研发、商业模式设计等工作。

通过创业孵化器,学生可以在创业导师的指导下实现自我价值,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和市场资源。

3.1 需求调研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设需要充分论证和调研,建立用户需求框架,确定平台的建设目标和方向,同时也需要对目标市场以及竞争对手进行调研。

3.2 方案设计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的方案设计应根据需求调研结果,确定平台的建设模式、服务内容、配套设施等,使平台在设计之初就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3.3 平台建设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设需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场地租赁、网络建设、设备配备、人员配置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平台正常运行。

3.4 宣传推广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成后还需要进行宣传推广,包括线上与线下的推广活动,开展相关媒体宣传、社交媒体推广等工作,提高平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创业已经成为了许多年轻人的梦想。

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也应该在创业教育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并通过实践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来鼓励和帮助学生创业。

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指的是高职院校为学生创业提供的物质和非物质支持的平台。

这个平台一方面可以在学生创业初期提供资金、场地、设备等具体的资源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学生创业期间提供市场信息、行业咨询、技术服务等非物质帮助。

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设对高职院校来说具有重要的必要性。

首先,创新创业已经成为了人才培养的一项重点任务,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通过实际操作来落实这个任务。

其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设不仅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创业者来到高职院校,促进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的发展。

最后,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设可以促进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市场和行业的发展动态,为他们将来的创业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1、校园创业孵化器的建设校园创业孵化器可以为初创期的学生创业者提供场地、资金、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帮助,让学生们在早期的创业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2、开设创业课程和实践项目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开设创业课程和实践项目,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创业培训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这些课程和项目可以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项目化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的创业项目中学习和实践。

3、设立创业基金和专项奖学金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创业基金和专项奖学金,提供资金和激励措施,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创业活动。

4、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加强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资源,同时也促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实现技术的快速转化和应用。

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还存在一些挑战,如缺乏专业的管理团队、资金不足、学生创业意愿低等问题。

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针对这些问题来进行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高职院校“双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高职院校意思平台建设是农业高职院校加强自身内涵建设的重要环节。

一所学校的发展平台既是该校长期发展所形成的深厚积淀,更是学校今后发展的新起点,在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郑州牧专”)是一所具有53年办学 __农业高职高专院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面对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不同条件的办学形势和任务,全校师生知难而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在促进学校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积淀了厚重的办学精髓和底蕴,包括发展理念、文化精神、价值追求、办学道路、核心能力、办学特色、牧专品牌等,成为今天学校发展赖以支撑的文化平台。

新时期新形势下高职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郑州牧专审时度势、乘势扬优,加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力度,调动和整合校内外资源,吸收有关高职高专院校、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参与,组建了专业建设与发展指导委员会、郑州牧专合作发展联盟、河南牧业高职教育集团等系、校、省三级合作发展组织,构筑了以学校为主体,校企、校政、校研、校校、企企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组织平台。

“文化”和“组织”双平台的形成和建设是郑州牧专承前启后、实施“高平台起步、高水平发展、高境界追求”战略、实现科学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双平台”的具体内涵及其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一)文化平台的内涵及其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1.依据“立足省情办学校,围绕行业办专业”的指导思想,确立了“立足农业教育、面向农村建设、服务农民致富”的办学宗旨。

多年来,学校共为农牧业生产、加工、经营等一线岗位培养、输送各类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3万余名,开展技术下乡服务千余次,直接受益农民数以万户,为河南实现由农业大省转为农业强省、由“国家粮仓”转变为“国人厨房”和“世人餐桌”作出了积极贡献。

2.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设置新专业,追踪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细分、组合、升级改造老专业,走出了一条“建设专业、发展企业、服务行业、促进就业”“产学研紧密结合、校企生良性互动”的办学道路。

学校专业结构不断优化,由12个专业类群45个专业类别集合而成的专业集群效应逐步产生;学校服务企业的能力和范围大大增强和拓展,基本满足畜牧、饲料、兽药、食品加工、生物制剂、物流等类型的企业对人才及技术的需求,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和就业对口率连年都在90%以上,学校办学呈现“出口畅,进口旺”的良好局面。

3.练就了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师德高尚、业务精良、能教会做、影响广泛、行业知名”的教师队伍。

目前学校拥有730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507名,教授31名、副教授167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263名;7人分别被评为享受 __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模范教师、国家优秀教师及河南省优秀专家;13人分别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骨干教师、省级或厅级“555”人才;7人分别获河南省杰出青年创新基金、省杰出青年基金、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高校新世纪创新人才工程等基金项目资助。

学校创新培养机制,促进青年教师下企业实岗锻炼,“双师型”专业课教师比例在80%以上,建设了“专兼结合、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教师队伍整体规模、结构、素质、水平不断优化。

学校不仅造就了一批以阴天榜教授为代表的国内高教界知名专家,还有20余名专业教师作为省级科技下乡专家团成员常年活跃在农村养殖农户或生产企业第一线,深得农民和企业的信赖及追捧,成为我省养殖、饲料、兽医药及食品行业众口皆碑、影响广泛的技术服务和推广专家。

xx年学校被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

4.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教改领先、校产知名、学生管用”的牧专品牌。

学校坚持走“研究先行,改革推动,以我为主,实践为本”的教改路线,以研究为先导,积极推动教改实践,形成了长达20年的良好传统,畜牧、养禽等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在国内首开先河,效果显著。

学校先后5届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

学校本着“建设专业,发展企业,服务行业,推动就业”的办学思路,发挥专业和人才优势,大力发展校办产业――河南海润实业总公司(海润集团),积极吸收、转化技术研发成果,紧紧瞄准市场走势,全力服务养殖基地和农户,连续多年取得显著的经营业绩,连续6年年产值保持在2亿元以上,在全国高校校办产业中排名第35位,在河南省高校校办产业中排名第1位。

依靠先进的教改理念和改革成果、坚实的校办企业和联盟企业作基地,学校在人才培养上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技能培养为中心,围绕“精技术、善管理、懂经营、能创业”的培养目标,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在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安排上很好地体现和保证学生“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继续学习有基础”,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郑州牧专学生‘毕业能上岗,上岗就管用’‘进城能就业,回乡能致富’”一时成为教育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传颂的佳话。

(二)组织平台的内涵及其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xx年和xx年,学校在充实完善“专业建设与发展指导委员会”等校企合作平台的基础上,联合全省涉农高职高专院校、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科研院所等,先后成立了郑州牧专合作发展联盟和河南牧业工程高职教育集团,力求通过大平台促进大合作、实现大发展。

三级合作组织形成“矩阵连接、网状合作、资源共享、利益多元、动态发展”的组织架构,构筑了校企、校政、校研、校校、企企等多维度合作渠道,建立了“项目带动、共建共享、全程参与、标准管理”的运行机制,制定实施了统一的合作规范和工作质量标准,开发了校企共建示范实习基地、企企联办“订单班”、校校共建共享实训基地等14种合作形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建立了校企双方人才供求直接反应机制,合作企业全程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xx年,校企结合共同对全校45个专业(或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逐一进行修订,而且企业跟踪参与专业培养方案的实施,使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更加符合牧业企业的要求,学校育人与企业用人在第一时间实现了沟通。

2.校企共建31个标准统一、相对固定、多专业共享的校外实习基地,用制度改变了以往“订单”培养中“订单不准、培养不力”的敷衍状况,强化了过程管理和针对性,提高了就业率和就业对口率。

首届“华兰班”“众品班”学生经过在企业实习已全部被企业留下对口就业。

xx年和xx年连续两年成员企业为学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超过2000个。

3.解决了专业教师缺乏稳定实践锻炼场所及渠道问题,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食品系教师以思念、众品等企业为蓝本,参与冷藏工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考试题库的开发,目前已有1套题库和3本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指导手册出版并被应用,促进了学生学历教育与职业资质培训教育“双证书”的深度耦合。

4.促进国家、省、校三级教学质量体系建设,催生了一批“国字号”成果。

学校现有的2个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1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和国家精品教材、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都是校企合作、共同建设的成果。

5.校企共建经营性研发中心和会计实账工作室。

上海双剑食品公司与学校共建食品研发中心,教师直接参与科学研究、产品开发、配方设计等,变被动消耗性实验实习为主动生产性实验实训,该中心新近研发的乳品凝固剂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河南百业会计公司在校内建实账工作室,由师生直接参与其代理的26家企业账目的相关工作,校、企、生三方受益。

6.企企联合举办的专业类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取得成效。

学校近两年已分别举办专业类和专业类群毕业生就业洽谈会13场,效果显著,创出了品牌,得到省人才市场管理部门的肯定。

二、当前“双平台”建设中需要深度破解的主要问题(一)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大学生诚信意识缺失,就业及创业能力不足,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精神需要加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__环境和企业经济状况变化较快,社会对大学生全面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

相比之下,无论是在校生的顶岗实习还是毕业生的就业选择,都暴露出了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学生在专业技能提高的同时,诚信意识、谋职本领等素质却难以令人满意,对工作、对岗位缺乏持之以恒的耐心和毅力,难以与企业休戚与共,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无法完全满足行业企业的具体需要,学生的成才与成长出现脱节。

要想保持“学生管用”这一品牌,学校就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新举措。

(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数量和质量明显不足,教学质量提高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受到制约学校的青年教师数量多、学历高、知识新,却普遍缺乏实践经历和实际动手能力。

__《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xx]16号文件)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提高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比例,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而从目前的情况看,从企业生产经营岗位聘请兼职教师的渠道和机制尚未真正建立,专业教学团队中企业的兼职教师的比例尤其是到位率和实际发挥的作用,还远远没有达到要求。

(三)办学资源匮乏的难题仍然存在,实践教学条件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2+1”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后“1”阶段的学生顶岗实习仍需进一步完善条件、加强管理按照 __教高[xx]16号文件要求,人才培养需要强化实践教学、实施“2+1”模式,因此实习基地的建设和规范就成为决定这一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及产生效果的基本前提。

同时,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需要规范管理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这些过去没有出现的新问题确实需要高校去认真思考和对待。

(四)合作发展平台自身的运行机制、工作规范和质量标准有待继续健全合作发展的组织平台建成后受到了校、系两级及企业的高度重视,工作开展十分顺利,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要使其稳定、持续、规范、高标准地运行下去,形成真正的长效机制和效应,还需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工作质量和要求,健全有关机制和规范性制度。

三、加强“双平台”建设、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思考及对策(一)关于文化平台建设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学生的成才与成长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抓紧抓牢。

要以《中共中央 __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__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继续加大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力度,及时调研企业人才质量标准,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继续从企业选聘技术、管理骨干进校作为兼职辅导员;针对农业高职学生的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