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二数学动点问题练习(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a
n
d
r
动态问题
所谓“动点型问题”是指题设图形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动点,它们在线段、射线或弧线上运动的一类开放性题目.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动中求静,灵活运用有关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关键:动中求静.
数学思想: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
1、如图1,梯形ABCD中,AD∥ BC,∠B=90°,AB=14cm,AD=18cm,BC=21cm,点P从
A开始沿AD边以1cm/秒的速度移动,点Q从C开始沿CB向点B以2 cm/秒的速度移动,
如果P,Q分别从A,C同时出发,设移动时间为t秒。
当t= 时,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
当t= 时,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8
2、如图2,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M在边DC上,且DM=1,N为对角线AC上任
意一点,则DN+MN的最小值为5
3、如图,在Rt ABC
△中,9060
ACB B
∠=∠=
°,°,2
BC=.点O是AC的中点,
过点O的直线l从与AC重合的位置开始,绕点O作逆时针旋转,交AB边于点D.过点
C作CE AB
∥交直线l于点E,设直线l的旋转角为α.
(1)①当α=度时,四边形EDBC是等腰梯形,此时AD的长为;
②当α=度时,四边形EDBC是直角梯形,此时AD的长为;
(2)当90
α=°时,判断四边形EDBC是否为菱形,并说明理由.
解:(1)①30,1;②60,1.5;
(2)当∠α=900时,四边形EDBC是菱形.
∵∠α=∠ACB=900,∴BC//ED. ∵CE//AB, ∴四边形EDBC是平行四边形
在Rt△ABC中,∠ACB=900,∠B=600,BC=2, ∴∠A=300.
∴AB=4,AC∴AO=
1
2
AC
.在Rt△AOD中,∠A=300,∴AD=2.
∴BD=2. ∴BD=BC. 又∵四边形EDBC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EDBC是菱形
4、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
D,BE⊥MN于E.
(1)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求证:①△ADC≌△CEB;②DE=AD+BE;
(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求证:DE=AD-BE;
(3)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试问DE、AD、BE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写出这个等
A
A
(备用图)C
B
A
E
D
图1
N
M
A B
C
D
E
M
N
图2
A
C
B
E
D
N
M
图3
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解:(1)① ∵∠ACD=∠ACB=90° ∴∠CAD+∠ACD=90° ∴∠BCE+∠ACD=90° ∴∠CAD=∠BCE ∵AC=BC ∴△ADC ≌△CEB
② ∵△ADC ≌△CEB ∴CE=AD ,CD=BE ∴DE=CE+CD=AD+BE (2) ∵∠ADC=∠CEB=∠ACB=90° ∴∠ACD=∠CBE 又∵AC=BC ∴△ACD ≌△CBE ∴CE=AD ,CD=BE ∴DE=CE-CD=AD-BE
(3) 当MN 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DE=BE-AD(或AD=BE-DE ,BE=AD+DE 等)
∵∠ADC=∠CEB=∠ACB=90° ∴∠ACD=∠CBE , 又∵AC=BC ,
∴△ACD ≌△CBE , ∴AD=CE ,CD=BE , ∴DE=CD-CE=BE-AD.
5、数学课上,张老师出示了问题:如图1,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点E 是边BC 的中点.
90AEF ∠= ,且EF 交正方形外角DCG ∠的平行线CF 于点F ,求证:AE =EF .
经过思考,小明展示了一种正确的解题思路:取AB 的中点M ,连接ME ,则AM =EC ,易证AME ECF △≌△,所以AE EF =.
在此基础上,同学们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1)小颖提出:如图2,如果把“点E 是边BC 的中点”改为“点E 是边BC 上(除B ,C 外)的任意一点”,其它条件不变,那么结论“AE =EF ”仍然成立,你认为小颖的观点正确吗?如果正确,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2)小华提出:如图3,点E 是BC 的延长线上(除C 点外)的任意一点,其他条件不变,结论“AE =EF ”仍然成立.你认为小华的观点正确吗?如果正确,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解:(1)正确.证明:在AB 上取一点M ,使AM EC =,连接ME .BM BE ∴=.45BME ∴∠=°,135AME ∴∠=°.
CF 是外角平分线,45DCF ∴∠=°,135ECF ∴∠=°. AME ECF ∴∠=∠.90AEB BAE ∠+∠= °,90AEB CEF ∠+∠=°,∴BAE CEF ∠=∠. AME BCF ∴△≌△(ASA )
. AE EF ∴=.(2)正确.
证明:在BA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N .使AN CE =,连接NE .
BN BE ∴=. 45N PCE ∴∠=∠=°.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AD BE ∴∥.DAE BEA ∴∠=∠. NAE CEF ∴∠=∠.
ANE ECF ∴△≌△(ASA )
.AE EF ∴=.
6、如图, 射线MB 上,MB=9,A 是射线MB 外一点,AB=5且A 到射线MB 的距离为3,动点P 从M 沿射线MB 方向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移动,设P 的运动时间为t.
求(1)△ PAB 为等腰三角形的t 值;(2)△ PAB 为直角三角形的t 值;
(3) 若AB=5且∠ABM=45 °,其他条件不变,直接写出△ PAB 为直角三角形的t 值
A
D F C G
B
图1
A
D
F
C G
E
B
图3
A D
F
C G
B 图2
A
D F
C G
E B M
A
D
F
G
E B
N
A
l
l
t
h
i
s
i
n
t
h
7、如图1,在等腰梯形ABCD中,AD BC
∥,E是AB的中点,过点E作EF BC
∥交CD于
点F.46
AB BC
==
,,60
B=︒
∠.求:(1)求点E到BC的距离;
(2)点P为线段EF上的一个动点,过P作PM EF
⊥交BC于点M,过M作MN AB
∥交折线ADC于点N,连结PN,设EP x
=.
①当点N在线段AD上时(如图2),PMN
△的形状是否发生改变?若不变,求出PMN
△的周长;若改变,请说明理由;
②当点N在线段DC上时(如图3),是否存在点P,使PMN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如图1,过点E作EG BC
⊥于点G.∵E为AB的中点,∴
1
2
2
BE AB
==.
在Rt EBG
△中,60
B=︒
∠,∴30
BEG=︒
∠.∴
1
1
2
BG BE EG
====
,.
即点E到BC
A D
A D
E
B
F
C
图4(备用)
A D
E
B
F
C
图5(备用)
A D
E
B
F
C
图1图2
A D
E
B
F
C
P
N
M
图3
A D
E
B
F
C
P
N
M
(第25题)
s
i
(2)①当点N在线段AD上运动时,PMN
△的形状不发生改变.
∵PM EF EG EF
⊥⊥
,,∴PM EG
∥.
∵EF BC
∥,∴EP GM
=,PM EG
==同理4
MN AB
==.
如图2,过点P作PH MN
⊥于H,∵MN AB
∥,
∴6030
NMC B PMH
==︒=︒
∠∠,∠.∴
1
2
PH PM
==
∴
3
cos30
2
MH PM
=︒=
A.则
35
4
22
NH MN MH
=-=-=.
在Rt PNH
△中,PN===
∴PMN
△的周长=4
PM PN MN
++=++.
②当点N在线段DC上运动时,PMN
△的形状发生改变,但MNC
△恒为等边三角形.
当PM PN
=时,如图3,作PR MN
⊥于R,则MR NR
=.
类似①,
3
2
MR=∴23
MN MR
==.∵MNC
△是等边三角形,∴3
MC MN
==.
此时,6132
x EP GM BC BG MC
===--=--=.
当MP MN
=时,如图4,这时MC MN MP
===此时,615
x EP GM
===--=
当NP NM
=时,如图5,30
NPM PMN
==︒
∠∠.则120
PMN=︒
∠,又60
MNC=︒
∠,
∴180
PNM MNC
+=︒
∠∠.因此点P与F重合,PMC
△为直角三角形.
∴tan301
MC PM
=︒=
A.此时,6114
x EP GM
===--=.
综上所述,当2
x=或4或(5时,PMN
△为等腰三角形.
8、如图,已知ABC
△中,10
AB AC
==厘米,8
BC=厘米,点D为AB的中点.
(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cm/s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
点运动
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
△与CQP
△
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图3
A D
E
B
F
C
P
N
M
图4
A D
E
B
F
C
P
M
N
图5
A D
E
B
F(P
C
M
N
G
G
R
G
图2
A D
E
B
F
C
P
N
M
G
H
②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 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 △与
CQP △全等?
(2)若点Q 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 出发,点P 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 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
ABC △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 与点Q 第一次在ABC △的哪条边上相遇?
解:(1)①∵1t =秒, ∴313BP CQ ==⨯=厘米,
∵10AB =厘米,点D 为AB 的中点, ∴5BD =厘米.
又∵8PC BC BP BC =-=,厘米, ∴835PC =-=厘米, ∴PC BD =.
又∵AB AC =, ∴B C ∠=∠, ∴BPD CQP △≌△
.
②∵
P Q
v v ≠,
∴BP CQ ≠, 又∵BPD CQP △≌△,B C ∠=∠,则
45BP PC CQ BD ====,,
∴点P ,点Q 运动的时间
433BP t =
=秒, ∴
515
443Q CQ v t
=
==厘米/秒。
(2)设经过x 秒后点P 与点Q 第一次相遇, 由题意,得1532104x x =+⨯,解得
80
3x =
秒.∴点P 共运动了80
3803⨯=厘米. ∵8022824=⨯+,∴点P 、点Q 在AB 边上相遇,
∴经过80
3秒点P 与点Q 第一次在边AB 上相遇.
9、如图所示,在菱形ABCD 中,AB =4,∠BAD =120°,△AEF 为正三角形,点E 、F 分别在菱形的边BC .CD 上滑动,且E 、F 不与B .C .D 重合.
(1)证明不论E 、F 在BC .CD 上如何滑动,总有BE =CF ;
(2)当点E 、F 在BC .CD 上滑动时,分别探讨四边形AECF 和△CEF 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
变,求出这个定值;如果变化,求出最大(或最小)值.
【答案】解:(1)证明:如图,连接AC
B
∵四边形ABCD 为菱形,∠BAD =120°,∠BAE +∠EAC =60°,∠FAC +∠EAC =60°,∴∠BAE =∠FAC 。
∵∠BAD =120°,∴∠ABF =60°。
∴△ABC 和△ACD 为等边三角形。
∴∠ACF =60°,AC =AB 。
∴∠ABE =∠AFC 。
∴在△ABE 和△ACF 中,∵∠BAE =∠FAC ,AB
=AC ,∠ABE =∠AFC
,
∴△ABE ≌△ACF (ASA )。
∴BE =CF 。
(2)四边形AECF 的面积不变,△CEF
的面积发生变化。
理由如下:
由(1)得△
ABE ≌△ACF ,则S △ABE =S △ACF 。
∴S 四边形AECF =S △AEC +S △ACF =S △AEC
+S △ABE =S △ABC ,是定值。
作AH ⊥BC 于H 点,则BH =2,
AECF
ABC 11
S S BC AH BC 22
∆==⋅⋅==四四边。
由“垂线段最短”可知:当正三角形AEF 的边AE 与BC 垂直
时,边AE 最短.
故△AEF 的面积会随着AE 的变化而变化,且当AE 最短时,正三角形AEF 的面积会最
小,
又S △CEF =S 四边形AECF ﹣S △AEF ,则此时△CEF 的面积就会最大.
∴S △CEF =S 四边形AECF ﹣S △AEF 。
1
2
=⋅=
∴△CEF 。
【考点】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垂直线段的
性质。
【分析】(1)先求证AB =AC ,进而求证△ABC 、△ACD 为等边三角形,得∠ACF =60°,AC =AB ,从
而求证△ABE ≌△ACF ,即可求得BE =CF 。
(2)由△ABE ≌△ACF 可得S △ABE =S △ACF ,故根据S 四边形AEC F =S △AEC +S △ACF =S △AEC +S △
AB E =S △ABC 即可得四边形
AECF 的面积是定值。
当正三角形AEF 的边AE 与BC 垂直时,边AE 最
t i m
e a
n d
A
l l t h i n
g s
i n
t h
e i 短.△AEF 的面积会随着AE 的变化而变化,且当AE 最短时,正三角形AEF 的面积会最小,根据S △
CEF =S 四边形AECF -S △AEF ,则△CEF
的面积就会最大。
10、如图,在△AOB 中,∠AOB=90°,OA=OB=6,C 为OB 上一点,射线CD ⊥OB 交AB 于点
D ,OC=2.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B 方向运动,点Q 从点C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CD 方向运动,P 、Q 两点同时出发,当点P 到达到点B 时停止运动,点Q 也随之停止.过点P 作P
E ⊥OA 于点E ,P
F ⊥OB 于点F ,得到矩形PEOF .以点Q 为直角顶点向下作等腰直角三角形QMN ,斜边MN ∥OB ,且MN=QC .设运动时间为t (单位:秒).(1)求t=1时FC 的长度.(2)求MN=PF 时t 的值.
(3)当△QMN 和矩形PEOF 有重叠部分时,求重叠(阴影)部分图形面积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4)直接写出△QMN 的边与矩形PEOF 的边有三个公共点时t 的值.
考点:相似形综合题.
分析:(1)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
,OF=EP=t ,再将t=1代入求出FC 的长度;
(2)根据MN=PF ,可得关于t 的方程6﹣t=2t ,解方程即可求解;
(3)分三种情况:求出当1≤t ≤2时;当2<t ≤时;当<t ≤3时;求出重叠(阴影)部分图形面
积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
(4)分M 在OE 上;N 在PF 上两种情况讨论求得△QMN 的边与矩形PEOF 的边有三个公共点时t 的值.
解答:解:(1)根据题意,△AOB 、△AEP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OF=EP=t ,∴当t=1时,FC=1;
(2)∵AP=t ,AE=t ,PF=OE=6﹣t
MN=QC=2t ∴6﹣t=2t
解得t=2.
故当t=2时,MN=PF ;
(3)当1≤t ≤2时,S=2t 2﹣4t+2;
当2<t≤时,S=﹣t2+30t﹣32;
当<t≤3时,S=﹣2t2+6t;
(4)△QMN的边与矩形PEOF的边有三个公共点时t=2或.
点评:考查了相似形综合题,涉及的知识有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图形的面积计算,函数思想,方程思想,分类思想的运用,有一定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