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章酸值(度)

合集下载

酸值计算公式

酸值计算公式

探秘酸值计算公式
如果你对酸性食物或饮料敏感,那么了解酸值计算公式是非常重
要的。

酸值是用来描述某物质中可溶性酸含量的测量单位。

通过酸值
计算公式可以得到准确的酸度值,帮助我们了解所摄入的食品或饮料
对健康的影响。

首先,需要明确酸值计算公式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PH值是表示溶
液中酸或碱的浓度的指标。

PH值数值越小,说明溶液越酸性,数值越
大则溶液越碱性。

另外,酸度也可以用mg/L(毫克/升)来表示。

其次,酸值计算公式通常是以氢离子的摩尔浓度或酸中含氢的浓
度为基础。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酸值计算公式:
酸度(mg/L)=碱度(mg/L)×碱度对应的石灰的等级指数/0.02
在这个公式中,碱度指含有碱的水的质量(以毫克/升表示)。


石灰的等级指数是指影响水对酸性物质浓度的影响,直接影响碱度值。

最后,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食品和饮料具有不同的酸度。

例如,柠檬汁具有极高的酸度,而牛奶则是碱性的。

因此,在使用上述公式
计算酸度时,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食品和饮料进行调整。

通过了解酸值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更加科学地掌握所吸入的食品
和饮料的酸碱度,从而更好地维护我们的健康。

酸值不确定度的评定

酸值不确定度的评定

酸值不确定度的评定作者:阿地里江来源:《价值工程》2016年第23期摘要:根据JJF1059.1-2012的规定,并按照GB/T4945-2002的测试方法,建立了润滑油中酸值测试结果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同时对影响润滑油中酸值的各分量结果进行了评定。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rovisions of the JJF1059.1-2012 and the testing method ofGB/T4945-2002,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acid value uncertainty in lubricating oil was established.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ults of each component effecting on acid value in lubricating oil were evaluated.关键词:酸值;不确定度;评定Key words: acid value;uncertainty;evaluation中图分类号:TE6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3-0266-020 引言新的和使用过的化工产品当中含有一些酸性或碱性组分,它们以添加剂或以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降解产物的形式存在,如氧化产物。

这些物质的相对含量可以通过用酸或碱滴定来测定。

这些数值可作为参考,用于润滑油组成的质量控制,有时也用于测量使用中润滑油的降解程度。

1 试验原理将试样溶解在含有少量水的甲苯和异丙醇混合溶液中,使其成为均相体系,在室温下用标准碱的醇溶液滴定,通过加入的对-萘酚苯溶液颜色的变化指示终点。

2 数学模型式中:V:滴定试样所需氢氧化钾异丙醇标准溶液体积;M:氢氧化钾异丙醇标准溶液的浓度;W:样品量;fu1:对指示剂变色灵敏性修正因子;fu5:数字修约修正因子。

酸的酸度和酸性常数

酸的酸度和酸性常数

酸的酸度和酸性常数在化学中,酸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物质,它具有特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酸的酸度和酸性常数是描述酸强度和性质的重要参数。

本文将介绍酸的酸度和酸性常数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一、酸的酸度酸度是指酸溶液中所含氢离子(H+)的浓度或活性。

通常用酸性溶液的pH值来表示酸的酸度。

pH值的定义为负的以10为底的对数,计算公式为pH=-log[H+],其中[H+]表示氢离子的浓度。

酸度的大小表明了酸的强弱,pH值越低表示酸度越高,酸溶液越强。

例如,pH值为1的酸溶液比pH值为3的酸溶液更为强酸性。

二、酸性常数酸性常数是用来量化酸的强弱的物理量,通常表示为酸解离常数(Ka)。

酸解离常数是指酸溶液中酸分子分解为氢离子和相应的阴离子的平衡反应的数学表达式。

对于一元强酸(只有一个可离子化的氢离子),酸解离常数的表达式为Ka=[H+][A-]/[HA],其中[H+]表示氢离子的浓度,[A-]表示阴离子的浓度,[HA]表示酸分子的浓度。

对于多元酸(含有多个可离子化的氢离子),酸解离常数的计算稍为复杂。

例如,硫酸(H2SO4)是一种二元酸,其酸解离常数可以通过连续的离子解离反应进行计算。

酸性常数越大,表示酸越强。

例如,氢氯酸(HCl)的酸解离常数很大,表明它是一种强酸;而柠檬酸(C6H8O7)的酸解离常数较小,表明它是一种弱酸。

三、酸度与酸性常数的关系酸度和酸性常数是两个描述酸性的不同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在一定条件下,酸性常数与酸度之间存在着定量的关系。

通常,酸性常数越大,酸的酸度越高,pH值越低。

这是因为酸解离常数较大,表示酸在溶液中更容易解离产生氢离子,因此酸度更高。

可以使用酸解离常数来计算酸溶液的pH值。

当已知酸解离常数和酸的初始浓度时,可以通过求解酸的离子解离方程来计算酸溶液的pH 值。

四、酸度和酸性常数的应用酸度和酸性常数在化学和生物化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 酸碱滴定:酸度和酸性常数的测定对于酸碱滴定反应的定量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总酸及PH测定ppt课件

总酸及PH测定ppt课件
第三节 食品中酸类物质测定
制造人 郭明成 毛广松 袁杰 何家鹏
食品中酸类物质测定
• 概述 • 酸度的概念 • 食品中的酸 • 食品酸度测定的意义 • 食品酸度的测定 • 总酸度的测定 • 有效酸度的测定 • 挥发酸的测定
1.1、酸度的概念
• 总酸度:指食品中一切酸性成分的总量。它包括未离解的 酸的浓度和已离解的酸的浓度。其大小可用规范碱滴定来 测定,故又称“可滴定酸度〞
被污染的情况
2.3.3水蒸汽蒸馏法测总挥发酸
1、原理 样品经适当的处置后,加适量磷酸使结合态挥发酸游离出来
,用水蒸气蒸馏分别出总挥发酸,经冷却、搜集后,以酚 酞做指示剂,用规范碱液滴定至微红色终点,根据规范碱 的耗费量计算样品总挥发酸含量 反响式:RCOOH+NaOH→RCOONa+H2O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类饮料、果蔬及其制品、发酵制品、酒等样品中挥 发酸含量的测定
• 注:取样量以最终滴定所耗费的NaOH标液体积为根据, 耗费量≮5 mL,最好为10 ~15 mL
• 样品预处置: • 固体样品、干鲜果蔬、蜜饯及罐头 • 粉碎、混匀:粉碎机或组织捣碎机 • 取适量样品,用无CO2蒸馏水将其移入250mL容量瓶中,
在75~80℃水浴上加热0.5h,冷却后定容 • 用枯燥滤纸过滤,弃去初始滤液25mL,搜集滤液备用
② 在蒸馏前应先将水蒸气发生器中的水煮沸10分钟,或在其 中参与2滴酚酞指示剂并加NaOH至呈浅红色,以排除其中 的CO2
2.3.2挥发酸的测定方法
△直接滴定法—经过水蒸气蒸馏或溶剂萃取,把挥发酸分别出来,然后用规范碱 液滴定
特点:操作方便,较常用于挥发酸含量较高的样品
△间接法测定—将挥发酸蒸发排除后,用规范碱滴定不挥发酸,最后从总酸中减 去不挥发酸,即得挥发酸含量

酸度酸值

酸度酸值

实验十一轻质石油产品酸度测定[参考GB/T258-2016]一、实验目的1、熟悉并了解轻质石油产品酸度测定的意义;2、学习并掌握轻质石油产品酸度的原理和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中和100mL 轻质石油产品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称为酸度,以mg/100mL 表示;中和1克石油产品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称为酸值。

本方法系用沸腾的乙醇将轻质石油产品中的酸性物抽出,在有颜色指示剂条件下,用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汽油、石脑油、煤油、柴油及喷气燃料的酸度测定。

根据油品颜色不同选择酚酞(浅色油品)、碱性蓝6B(深色油品)、甲酚红、溴麝香草酚蓝(含乙基液汽油)等不同指示剂。

油品的酸值主要是环烷酸类,油品因储存氧化而生成的酸性产物,有的油品还含有少量脂肪酸和无机酸。

酸度和酸值的大小可以大致判断油品精制的深度和油品的腐蚀性。

对于润滑油可以从酸值变化来判断其变质的程度。

三、仪器上海昌吉地质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SYD-264型石油产品酸度、酸值测定试验器,如图1所示。

主要设备的规格如下,锥形烧瓶:250mL ,磨口为24;球形回流冷凝管:300/240×2球型;移液管:25mL 、50mL 和100mL ;微量滴定管:座式,2mL ,分度值为0.02mL ;5mL ,分度值为0.05mL ;天平:可精确称量至0.001g 。

图1SYD-264型石油产品酸度、酸值测定试验器1-夹持器;2-冷凝器;3-支架杆;4-锥形瓶;5-加热炉;6-电压表;7-功率调节旋钮;8-电源开关注:将加热器调整旋钮逆时针调到底,接通电源,顺时针转动旋柄,逐渐加大电热器功率到适合程度(如果调小功率后,仍感到电热板温度过度,可在烧瓶与电热板间垫薄石棉网)。

四、试剂123456781.95%乙醇:分析纯精制乙醇:用硝酸银和氢氧化钾溶液处理后,再经沉淀和蒸馏。

2.氢氧化钾:分析纯,配成0.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

酸值测定方法范文

酸值测定方法范文

酸值测定方法范文酸值是指物质中酸的含量,通常以pH值表示。

酸值测定方法是对样品中酸含量进行准确测量的方法。

酸值的测定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食品工业、化妆品工业、环境监测等。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酸值测定方法。

一、中和滴定法中和滴定法是最常用的酸值测定方法之一、该方法基于酸与碱反应的中和反应原理。

首先,将待测酸样品溶解于适量水中,然后加入指示剂,常用的指示剂有酚酞、溴酚蓝等,这些指示剂在不同pH值下呈现不同的颜色。

接下来,以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滴定液,逐滴滴入样品中,直到指示剂的颜色发生变化。

记录滴定液的用量,通过计算可以得到样品中酸的浓度。

二、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法是另一种常用的酸值测定方法。

该方法是在待测酸样品中加入适量的酸碱指示剂,通过滴定到等量点来测定酸的含量。

等量点是指滴定过程中酸和碱的化学计量关系达到平衡的点。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溴酚蓝、溴甲酚等。

等量点的出现可以通过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

滴定液的用量可以用来计算样品中酸的浓度。

三、电位滴定法电位滴定法是一种依赖电动势测量酸值的方法。

它基于当酸与碱反应形成的中和产物能产生电势变化的原理。

在电位滴定法中,使用具有高灵敏度和稳定性的pH电极来测量样品中酸的电位变化。

在实验中,待测样品中加入标准溶液,通过逐渐滴加标准溶液到样品中,记录每一滴滴加后的电位变化。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样品中酸的含量。

四、显色滴定法显色滴定法是根据酸与显色指示剂的反应来测定酸值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显色指示剂有邻苯二甲酸二苯胂蓝、酚酞等。

在显色滴定法中,待测样品中加入显色指示剂,并根据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滴定过程的终点。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一般酸值的测定。

五、光度法光度法是利用化学物质对光的吸收、散射和发射来测定酸浓度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样品中吸收的光强度来间接测定酸的含量。

一般会利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量,通过校准曲线可以得到样品中酸的浓度。

六、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是一种理化分析方法,根据不同化学键振动带来的伸缩、弯曲和扭转振动来区分各组分。

高一化学六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六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六章知识点总结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研究物质的组成、变化以及性质,揭示了世界的奥秘。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化学六章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模块。

下面将对高一化学六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内容。

第一章:化学数量关系1. 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过程的简化表示,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化学反应条件。

2. 摩尔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原子质量的和)的单位质量,单位为g/mol。

3. 摩尔计算:通过摩尔质量将物质的质量和摩尔数进行转化,方便进行化学计算。

4. 摩尔比和反应限去焦:摩尔比表示反应物之间的摩尔系数之比,反应限去焦表示在给定条件下,哪种物质是反应的限制物质。

5. 溶液的计算:涉及溶质质量、溶质摩尔数、溶液浓度等计算问题。

第二章:气体的性质和气体的状态变化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描述了理想气体的状态。

2. 摩尔体积与气体的摩尔计算:摩尔体积指单位摩尔物质占据的体积,可通过摩尔质量和密度进行计算。

3. 气体的溶解度: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力、溶液成分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亨利定律进行计算。

4. 气体的状态变化:气体的升温、降温、压缩、膨胀、混合等状态变化,涉及到气体的性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以及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等内容。

第三章:化学平衡1. 平衡的概念和特征:平衡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或者活度的比值保持不变,反应物与生成物的速率相等。

2. 平衡常数:用于描述化学平衡系统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可由反应物浓度表达式与生成物浓度表达式的比值得到。

3. 影响平衡的因素:温度、压力(浓度)、物质的添加或者去除等因素都可能改变平衡的位置。

4. 平衡的移动: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平衡系统受到外界扰动时,会迅速调整平衡位置以减小扰动。

第四章:元素周期律1. 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原子数目和元素性质的一般规律进行排列的表格。

化学实验酸值预习报告

化学实验酸值预习报告

化学实验酸值预习报告预习报告:化学实验酸值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掌握酸值的定义和测定方法。

2.通过实验测定某种油脂的酸值,评估其质量和保存状况。

二、实验原理酸值是指中和1g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酸值是衡量油脂变质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用于判断油脂的品质和新鲜度。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滴定法测定油脂的酸值。

三、实验步骤与操作要点1.准备试剂和仪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0.01mol/L)、酚酞指示剂、滴定管、三角瓶、电子天平、称量纸、移液管。

2.称量样品:用电子天平称取约5g待测油脂样品,精确至0.0001g。

3.萃取:将称好的油脂样品溶解在25ml已知质量的氯仿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4.滴定:用移液管准确移取25ml油脂-氯仿溶液,放入三角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然后滴加酚酞指示剂,摇匀。

接着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滴定管中消耗的氢氧化钾体积(ml)。

5.空白测定:用移液管准确移取25ml氯仿,加入三角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然后滴加酚酞指示剂,摇匀。

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滴定管中消耗的氢氧化钾体积(ml)。

6.数据记录和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油脂的酸值。

四、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室内温度恒定,避免温度变化影响实验结果。

2.实验中所用试剂和仪器必须干燥、清洁,以避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3.在滴定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滴定终点,以避免结果误差。

4.对于高酸值的油脂样品,可以采取稀释的方法进行测定,但需保证稀释过程中不引入其他离子。

五、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表1:实验数据记录表积)× 浓度/样品质量,可计算油脂的酸值。

六、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酸值的定义和测定方法,并通过滴定法测定了某种油脂的酸值。

实验结果表明,该油脂样品的酸值为XXX mg KOH/g。

根据酸值判断油脂品质的标准,我们可以得出该油脂样品的质量较好,保存状况良好。

此外,本实验还探讨了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以及相应的控制方法,对于提高实验准确性和重复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石油产品酸值、酸度测定第一节概述一、酸度、酸值的概念石油产品的酸值和酸度都是用来表明油品中含有酸性物质的指标。

一般酸度用于轻质油,如汽油、煤油、柴油等的测定。

而酸值用于润滑油及其他重质油的测定。

油品中所测得的酸值(度)为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总值。

在大多数情况下,油品中没有无机酸存在,所测得的酸值(度)实际上是代表油品中所含高分子有机酸的数量。

这些高分子有机酸主要是环烷酸,也包括在贮存及使用过程中因氧化而生成的酸性产物。

由于油品中的酸性物质不是单体化合物,而是由酸性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所以不能根据反应中的当量关系直接求出各种酸的含量,而是以中和100mL或1g试样所消耗的氢氧化钾毫克数表示。

酸值是以中和1g油品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表示,mgKOH/g。

酸度是以中和100mL油品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表示,mgKOH/100mL。

环烷酸在石油馏分中,柴油和轻质润滑油(中沸点馏份)中含量较多,而汽油和煤油(低沸点馏份)及重质润滑油(高沸点馏份)中含量较少。

环烷酸及其酸性化合物不但对金属有一定的腐蚀作用,而且能加速油品的老化和生成积炭,所以对油品的酸值(度)都作了规定。

二、酸度、酸值测定的实际意义石油产品的酸值(度)测定,可从酸值(度)的大小说明油品中所含酸性物质的多少,一般来说,酸值(度)愈高,油品中所含的酸性物质就愈多。

这些酸性物质的数量与原料及油品的精制程度的不同而变化。

油品在贮存、使用中,可以从酸值(度)的变化判断油品氧化变质的情况。

对柴油发动机工作状况,酸度对其影响很大。

酸度大的柴油会使发动机的积炭增加,造成活塞磨损和喷雾器喷嘴结焦而影响发动机工作。

根据酸值(度)的大小,可以概略地判断油品对金属的腐蚀性质。

当油品中有机酸含量少,在无水分和低温时,对金属没有腐蚀作用。

而当有机酸含量多及有水分时就能腐蚀金属。

有机酸分子量越小其腐蚀能力越大。

当有水分存在时,即使是微量的低分子酸对金属也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石油馏分中的环烷酸虽是一种弱酸,在有水分存在的条件下,对某些金属如铅和锌,有腐蚀作用。

腐蚀的结果是生成金属皂类。

这些皂类将会引起润滑油加速氧化,皂类聚积在油中成为沉积物而破坏机器的正常工作。

酸值的测定对加有添加剂的润滑油不能说明其腐蚀性,没有实际意义。

因而酸值规格只限制于未加添加剂的基础油或油品。

第二节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GB/T264-91)根据油品的性质,测定酸度和酸值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颜色指示滴定法,就是根据所用的酸碱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另一类是电位滴定法,就是根据电位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

一、酸值的测定原理酸值的测定原理是利用沸腾的乙醇抽提出试油中的有机酸,再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进行滴定,通过指示剂颜色的改变来确定其终点,由滴定用去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的体积计算出试油的酸值。

二、仪器及试剂锥形烧瓶:250mL。

球形回流冷凝管:长约300mm。

微量滴定管:2mL,分度为0.02mL。

量筒:25、50、100mL。

酒精灯或电热套。

托盘天平:250或500g。

氢氧化钾:分析纯,配成0.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

95%乙醇:分析纯。

碱性蓝指示剂:2%碱性蓝乙醇溶液。

三、试验步骤1.用清洁、干燥的锥形烧瓶称取试样8~10g,称准至0.2g。

在另一只清洁无水的锥形烧瓶中,加入95%乙醇50mL,装上回流冷凝管。

在不断摇动下,将95%乙醇煮沸5min,除去溶解于95%乙醇内的二氧化碳。

2.在煮沸过的95%乙醇中加入0.5ml碱性蓝溶液,趁热用0.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中和直到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红色为止。

如乙醇未中和滴定或滴定过量时,呈现浅红色,可滴入若干滴稀盐酸至微酸性,再重新中和滴定。

3.将中和过的95%乙醇注入装有已称好试样的锥形烧瓶中,装上回流冷凝管。

在不断摇动下,将溶液煮沸5min。

在煮沸过的混合液中,加入0.5mL碱性蓝溶液,趁热用0.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滴定,直至乙醇层由蓝色变成浅红色为止。

对于滴定终点不能呈现浅红色的试样,允许滴定达到混合液原有颜色开始有明显改变时作为终点。

在每次滴定过程中,从锥形烧瓶停止加热至滴定达到终点所经过的时间不应超过3min。

四、计算1.试样的酸值X,用mgKOH/g的数值表示,按式(6-1)计算:m TV⨯=χ(6-1)T=56.1×CKOH式中:V—滴定时所消耗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的体积,mL。

m—试样的重量,g。

T—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的滴定度,mgKOH/mL。

56.1—与1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I=1.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KOH的质量。

CKOH—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的浓度,mol/L。

2.试验原始数据、计算及结果五、精确度及报告1.平行测定两个结果的差数不应超过下值范围,mgKOH/g mgKOH/g0.1以下0.040.1~0.5 0.10大于0.5 平均值的15%2.取重复测定两个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酸值。

第三节汽油、煤油、柴油酸度测定法(GB/T258-88)一、仪器及试剂指示剂使用1%的酚酞乙醇溶液,其它与酸值测定法相同。

二、试验步骤1.在一只清洁无水的锥形烧瓶中,加入95%乙醇50mL,装上回流冷凝管。

在不断摇动下,将95%乙醇煮沸5min,除去溶解于95%乙醇内的二氧化碳。

2.在煮沸过的95%乙醇中加入0.5mL碱性蓝溶液,趁热用0.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中和直到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红色为止。

如乙醇未中和滴定或滴定过量时,呈现浅红色,可滴入若干滴稀盐酸至微酸性,再重新中和滴定。

3.将中和过的95%乙醇注入装有已量取好的20mL 试样的锥形烧瓶中,装上回流冷凝管。

在不断摇动下,将溶液煮沸5min 。

在煮沸过的混合液中,加入0.5mL 的 1%酚酞乙醇溶液(碱性蓝溶液),趁热用0.05mol/L 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滴定,直至乙醇层由蓝色变成浅红色为止。

对于滴定终点不能呈现浅红色的试样,允许滴定达到混合液原有颜色开始有明显改变时作为终点。

在每次滴定过程中,从锥形烧瓶停止加热至滴定达到终点所经过的时间不应超过3min 。

三、计算1.试样的酸值X ,用mgKOH/100mL 的数值表示,按式(6-2)计算:1100V T V ⨯=X (6-2) T =56.1×C KOH式中:V —滴定时所消耗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的体积,mL 。

V 1—试样的体积,mL 。

T —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的滴定度,mgKOH/mL 。

56.1—与1L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l mol C H CL /00.1=]相当的以克表示的KOH 的质量。

C KOH —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的浓度,mol/L 。

2.试验原始数据、计算及结果(例)四、精确度及报告1.平行测定两个结果的差数不应超过下值试样名称 允许误差,mgKOH/100mL汽油、煤油 0.15柴油 0.32.取重复测定两个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酸度。

第四节酸值、酸度测定的影响因素酸值、酸度测定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可从试验条件与试验操作过程来分析。

1.选择95%乙醇,是因为有机酸在95%乙醇中溶解度很大,可以较彻底地把试样中的有机酸抽提出来。

乙醇中含有5%的水分,同时加热沸腾,有利于有机酸的抽出。

2.配制浓度为0.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其目的是便于和已抽提到乙醇中的有机酸在同一相中迅速完全地进行反应;浓度小可减少滴定的相对误差。

3.指示剂是判断终点和结果准确性的基准物,选择适当的指示剂在油品的酸值(度)的测定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

因此所用的指示剂必须是变色范围处于或部分处于等当点附近PH突跃范围内,变色才明显。

此外指示剂的变色要和试样的颜色能区分开。

4.酸值(度)测定时规定两次煮沸5分钟和滴定不超过3min的条件。

这是因为室温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极易溶于乙醇中,油品的酸值(度)一般都很小,这样二氧化碳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大。

为防止因二氧化碳的影响而使测定结果偏高,就必须煮沸并趁热滴定。

加热煮沸有利于将试样的有机酸抽提到乙醇中。

中和乙醇溶剂必须趁热滴定,一方面是为了避免二氧化碳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为了和后面中和试样的条件一致,否则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趁热滴定还可避免某些油品和乙醇混合液形成乳化液而妨碍滴定时对颜色变化的判断。

5.准确判断滴定终点对试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用碱性蓝作为酸值测定的指示剂有优点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判断滴定终点比较困难。

6.对直馏及经过精制的浅色油品颜色突变较明显,而对某些裂化及未经精制的中间产品或使用过的润滑油类,滴定终点变色不明显,往往是蓝色消退不太明显,更没有出现浅红色。

这种情况虽然以蓝色消退时定为终点,但误差较大。

7.对于所用的指示剂量对测定结果也有较大的影响。

为了减少滴定误差,要求各次测定所加指示剂的量要相同,而且按规定量加入。

8.滴定时动作要迅速,尽量减少滴定时间,以减少二氧化碳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滴定接近终点时,碱液的加入应逐滴,甚至要求半滴半滴加入,否则对油品酸值(度)极小的将影响很大。

练习题与思考题1.简述下面概念酸值酸度2.油品中的酸性物质通常指的是哪些?3.简叙酸值测定的原理。

4.为什么要选择95%乙醇作为酸值测定的溶剂?5.酸值(度)测定时规定两次煮沸5min和滴定不超过3min的原因是什么? 6.指示剂的加入量多或少对测定结果有无影响?7.酸值(度)测定有何实际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