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完整版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完整版【正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常见数据结构的实现方式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场景和效果。
二、实验背景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研究数据的组织方式、存储方式、访问方式以及操作等方面的方法论。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数据结构是实现算法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对数据结构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内容本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实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实验环境的准备:包括选择合适的开发平台、安装必要的软件和工具。
2.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通过合适的方式收集实验所需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整理。
3. 数据结构的选择和实现: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并进行相应的数据结构实现。
4. 数据结构的测试和优化:对所实现的数据结构进行测试,包括性能测试和功能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对数据结构进行优化和改进。
5. 实验报告的撰写: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撰写完整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背景、实验内容、实验结果和结论等。
四、实验过程1. 实验环境的准备本实验选择了Visual Studio作为开发平台,安装了相应版本的Visual Studio,并根据官方指引进行了相应的配置和设置。
2.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本实验选取了一份包含学生信息的数据集,包括学生姓名、学号、性别、年龄等信息。
通过编写Python脚本,成功提取了所需信息,并对数据进行了清洗和整理。
3. 数据结构的选择和实现根据实验需求,我们选择了链表作为数据结构的实现方式。
链表是一种常见的动态数据结构,能够高效地插入和删除元素,适用于频繁插入和删除的场景。
在实现链表时,我们定义了一个节点结构,包含数据域和指针域。
通过指针的方式将节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链式结构。
同时,我们还实现了相关的操作函数,包括插入、删除、查找等操作。
4. 数据结构的测试和优化在完成链表的实现后,我们对其进行了性能测试和功能测试。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10篇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计划书、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job responsibilities, operating procedures, plans, blessing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课程设计实验报告10篇【第1篇】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北方民族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实验报告指导老师:王建明姓名:张国生学号:XX0233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学院班级:05信计2班重力加速度的测定一、实验任务精确测定银川地区的重力加速度二、实验要求测量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不超过5%三、物理模型的建立及比较初步确定有以下六种模型方案:方法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量所用仪器为:打点计时器、直尺、带钱夹的铁架台、纸带、夹子、重物、学生电源等.利用自由落体原理使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选择理想纸带,找出起始点0,数出时间为t的p点,用米尺测出op的距离为h,其中t=0.02秒X两点间隔数.由公式h=gt2/2得g=2h/t2.将所测代入即可求得g.方法二、用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n 取50—100)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方法三、取半径为r的玻璃杯,内装适当的液体,固定在旋转台上.旋转台绕其对称轴以角速度ω匀速旋转,这时液体相对于玻璃杯的形状为旋转抛物面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取液面上任一液元a,它距转轴为X,质量为m,受重力mg、弹力n.由动力学知:ncosα-mg=0(1)nsinα=mω2X(2)两式相比得tgα=ω2X/g,又 tgα=dy/dX,∴dy=ω2XdX/g,∴y/X=ω2X/2g.∴ g=ω2X2/2y..将某点对于对称轴和垂直于对称轴最低点的直角坐标系的坐标X、y测出,将转台转速ω代入即可求得g.方法四、光电控制计时法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n 取50—100)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方法五、用圆锥摆测量所用仪器为:米尺、秒表、单摆.使单摆的摆锤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用直尺测量出h(见图(1)用秒表测出摆锥n转所用的时间t,则摆锥角速度ω=2πn/t 摆锥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mgtgθ,而tgθ=r/h所以mgtg θ=mω2r由以上几式得:g=4π2n2h/t2.将所测的n、t、h代入即可求得g值.方法六、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在摆角很小时,摆动周期为:则通过对以上六种方法的比较,本想尝试利用光电控制计时法来测量,但因为实验室器材不全,故该方法无法进行;对其他几种方法反复比较,用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原理、方法都比较简单且最熟悉,仪器在实验室也很齐全,故利用该方法来测最为顺利,从而可以得到更为精确的值。
算法课设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算法在计算机科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加深对算法设计与分析的理解,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本实验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算法设计与分析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本次实验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排序算法、贪心算法和动态规划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1. 排序算法(1)实验目的:熟悉常见的排序算法,理解其原理,比较其优缺点,并实现至少三种排序算法。
(2)实验内容:- 实现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三种算法。
- 对每种算法进行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分析。
- 编写测试程序,对算法进行性能测试,比较不同算法的优劣。
(3)实验步骤:- 分析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的原理。
- 编写三种排序算法的代码。
- 分析代码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 编写测试程序,生成随机测试数据,测试三种算法的性能。
- 比较三种算法的运行时间和内存占用。
2. 贪心算法(1)实验目的:理解贪心算法的基本思想,掌握贪心算法的解题步骤,并实现一个贪心算法问题。
(2)实验内容:- 实现一个贪心算法问题,如活动选择问题。
- 分析贪心算法的正确性,并证明其最优性。
(3)实验步骤:- 分析活动选择问题的贪心策略。
- 编写贪心算法的代码。
- 分析贪心算法的正确性,并证明其最优性。
- 编写测试程序,验证贪心算法的正确性。
3. 动态规划算法(1)实验目的:理解动态规划算法的基本思想,掌握动态规划算法的解题步骤,并实现一个动态规划算法问题。
(2)实验内容:- 实现一个动态规划算法问题,如背包问题。
- 分析动态规划算法的正确性,并证明其最优性。
(3)实验步骤:- 分析背包问题的动态规划策略。
- 编写动态规划算法的代码。
- 分析动态规划算法的正确性,并证明其最优性。
- 编写测试程序,验证动态规划算法的正确性。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排序算法实验结果:- 冒泡排序:时间复杂度O(n^2),空间复杂度O(1)。
软件课程设计实验报告(3篇)
软件课程设计实验报告(3篇)【导语】软件课程设计试验报告怎么写出亮点?整理了3篇优秀的《软件课程设计试验报告》通用版范文,有规范的开头结尾写法和标准的书写格式。
是您写出深受大家欢迎的综合报告抱负参考模板,盼望对您有所关心。
【第1篇】软件课程设计试验报告一、目的、要求通过该课程设计要使同学树立起剧烈的工程化意识,用工程化思想和方法开发软件。
切实体会出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开发系统与一般程序设计方法的不同之处,同学在对所开发的系统进行软件方案、需求分析、设计的基础上,实现并测试实际开发的系统。
通过一系列规范化软件文档的编写和系统实现,使同学具备实际软件项目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的基本力量。
二、主要内容要求同学把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为将来从事软件的研发和管理奠定基础。
每个同学选择一个小型软件项目(内容参照《计算机综合实践指导》,宋雨等编著,清华高校出版社出版),根据软件工程的生命周期,完成软件方案、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实现、软件测试及软件维护等软件工程工作,并按要求编写出相应的`文档。
详细的方法可以选用传统的软件工程方法或者面对对象的方法,开发环境和工具不限。
三、进度方案略四、设计成果要求1.至少提交4个文档,包括软件方案、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设计说明书、软件测试方案,要求文档格式规范、规律性强(可参考《计算机综合实践指导》中给出的要求及格式)、图表规范;2.独自实现了系统的某些功能,基本达到了要求的性能,经过了测试,基本能运行。
五、考核方式(1)提交的文档规范,工作量大,文档规律性强、正确,按《计算机综合实践指导》标准考核(附《软件工程课程设计》试验报告评分表)占60%(2)系统验收、讲解、答辩占25% (3)考勤占15%软件课程设计试验报告【第2篇】应用软件课程设计报告计算机是一门技术性、工程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进展战略讨论报告中也指出: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应当被分为科学型、工程型、应用型三类,而绝大多数应当是工程型和应用型的。
ip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ip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IP地址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了解子网划分和IP地址分配的原理和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IP地址的配置和管理,掌握子网划分和IP地址分配的实践操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对网络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信息时代下的责任感,认识到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充分考虑了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IP地址的基本概念:IP地址的定义、IP地址的格式和分类。
2.子网划分:子网划分的原理和方法,子网掩码的概念和计算。
3.IP地址分配:IP地址分配的原则和方法,私有IP地址和公有IP地址的区分。
4.IP地址的配置和管理:Windows系统下IP地址的配置方法,Linux系统下IP地址的配置方法。
5.实践操作:学生动手进行子网划分和IP地址分配的实践操作。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保了科学性和系统性,详细的教学大纲明确了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教材的章节和内容列举清晰。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节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IP地址的基本概念、子网划分和IP地址分配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子网划分和IP地址分配的实践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子网划分和IP地址分配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4.实验法:安排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子网划分和IP地址分配,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IP地址教材,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学习依据。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的格式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的格式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课程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科学素养,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通过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目标,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例如,针对不同章节的内容,可以设定具体的学习成果,如掌握某个概念的定义、能够运用某种方法进行实验设计等。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和教学内容,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指出教材的章节和列举内容。
例如,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再细分若干个小节,每个小节都有具体的学习内容和要求。
教学内容的安排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同时结合实验和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例如,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可以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对于实验技能的培养,可以采用实验法和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学资源应该能够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例如,可以选用权威的教材和参考书,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资料,如视频、图片、动画等,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同时,要配备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验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python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增强自信心;
(4)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提高代码质量。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2.Python基本语法和编程思想;
3.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15.参考书:《Python核心编程》等;
16.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教程等;
17.实验设备:计算机、网络等。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使用,我们将为学生提供全面、多样的学习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Python编程语言。
五、教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33.结合科学学科:利用Python进行科学计算和数据分析,提高学生科学研究的效率。
34.结合艺术学科:通过编程创作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跨学科整合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十一、社会实践和应用
设计与社会实践和应用相关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5.编程竞赛:学生参加编程竞赛,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竞争力。
31.线上教学平台: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创新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十、跨学科整合
考虑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和整合性,我们将促进跨学科知识的交叉应用和学科素养的综合发展。
32.结合数学学科:通过编程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编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4)掌握循环、条件语句的使用,能够编写复杂的程序;
(5)了解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如类、对象、封装、继承等。
《程序设计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程序设计》课程设计姓名:学号:班级:软件工程14 班指导教师:成绩:1.消除类游戏1.1【问题描述】消除类游戏是深受大众欢迎的一种游戏,游戏在一个包含有n行m列的游戏棋盘上进行,棋盘的每一行每一列的方格上放着一个有颜色的棋子,当一行或一列上有连续三个或更多的相同颜色的棋子时,这些棋子都被消除。
当有多处可以被消除时,这些地方的棋子将同时被消除。
1.2【基本要求】现在给你一个n行m列的棋盘(1≤n,m≤30),棋盘中的每一个方格上有一个棋子,请给出经过一次消除后的棋盘。
请注意:一个棋子可能在某一行和某一列同时被消除。
输入数据格式:输入的第一行包含两个整数n, m,用空格分隔,分别表示棋盘的行数和列数。
接下来n行,每行m个整数,用空格分隔,分别表示每一个方格中的棋子的颜色。
颜色使用1至9编号。
输出数据格式:输出n行,每行m个整数,相邻的整数之间使用一个空格分隔,表示经过一次消除后的棋盘。
如果一个方格中的棋子被消除,则对应的方格输出0,否则输出棋子的颜色编号。
1.3【测试数据】为方便调试程序,可将输入数据先写入一个文本文件,然后从文件读取数据处理,这样可避免每次运行程序时都要从键盘输入数据。
测试数据一输出说明:棋盘中第4列的1和第4行的2可以被消除,其他的方格中的棋子均保留。
棋盘中所有的1以及最后一行的3可以被同时消除,其他的方格中的棋子均保留。
1.4【功能实现】#include <iostream>#include <windows.h>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int m, n, i ,j;int temp;cin >> n >> m;temp = m;m = n;n = temp;int * map = new int[m * n];int * mark = new int[m * n];int * tmap = map;int * tmark = mark;int dif = 0;//输入for ( i = 0 ; i < m ; i++ )for (j = 0; j < n; j++)cin >> *(tmap + i * n + j);for (i = 0; i < m; i++)for (j = 0; j < n; j++){//横行if ((tmap + 2 - map) % n != 0 || (tmap + 1 - map) % n != 0)if (*(tmap) == *(tmap + 1) && * (tmap + 1) == *(tmap + 2)){dif = tmap - map;*(tmark + dif) = 0;*(tmark + dif + 1) = 0;*(tmark + dif + 2) = 0;}//竖列if (tmap + 2 * n - map < m * n || tmap + n - map < m * n)if (*(tmap) == *(tmap + n) && * (tmap + n) == *(tmap + 2 * n)) {dif = tmap - map;*(tmark + dif) = 0;*(tmark + dif + n) = 0;*(tmark + dif + 2 * n) = 0;}tmap = map + (j+1) + i * n;}//输出cout << endl;tmap = map;for (i = 0; i < m; i++)for (j = 0; j < n; j++)if (* (tmark + i * n + j) == 0)*(tmap + i * n + j) = 0;for (i = 0; i < m; i++){for (j = 0; j < n; j++)cout<< *(tmap + i * n + j)<<" ";cout << endl;}system("pause");return 0;}1.5【结果和截图】1.6【心得体会】通过这次试验,我对c语言编译器和对棋盘类游戏中的棋子行列删除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python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总结
python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总结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Python编程的基础知识,包括数据类型、控制结构、函数、模块和文件操作等。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编写简单的Python程序,并能够运用Python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此外,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还应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Python编程的基本概念和语法,具体包括数据类型、控制结构、函数、模块和文件操作等。
课程内容将结合具体的编程实例进行讲解,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此外,课程还将安排一些实践性的编程作业和项目,以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讲授法主要用于向学生传授Python编程的基本概念和语法;案例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具体的编程实例,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法主要用于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此外,课程还将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教材和参考书将用于向学生提供Python编程的基本概念和语法;多媒体资料将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具体的编程实例;实验设备将用于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此外,课程还将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编程平台,以便学生能够随时进行编程实践和交流。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度和团队合作能力;作业主要评估学生的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主要评估学生对Python编程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此外,课程还将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同伴评估,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将分为16周,每周2课时。
教学时间安排在上课日的一定时间段,地点为教室或实验室。
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子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掌握基本电路图的绘制方法,了解电子电路的仿真与实验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电子电路设计中的问题,具备电子电路组装、调试和测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子元件的基本原理、电子电路图的绘制、电子电路的仿真与实验。
具体安排如下:1.电子元件:介绍半导体器件、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2.电子电路图:教授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包括元件符号、线路连接、信号 flowchart 等。
3.电子电路仿真:学习使用电路仿真软件,对电子电路进行仿真分析,观察电路性能。
4.实验操作:进行电子电路的组装、调试和测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电子元件的基本原理、电子电路图的绘制方法等基础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电路设计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电子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4.实验法:学生动手进行电子电路的组装、调试和测试,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教学视频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动手进行实验。
五、教学评估为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南邮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南邮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1.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体系。
2.能够运用XX学科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XX学科的基本概念:介绍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术语,使学生了解XX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2.XX学科的基本原理:讲解XX学科的基本原理,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这些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
3.XX学科的基本方法:介绍XX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XX学科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使学生能够将XX学科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权威、经典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一些相关的参考书,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课程内容。
4.实验设备: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为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提供保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模板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如XX(具体概念),并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XX学科领域的核心知识,如XX(具体领域)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3. 学生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学习,能够概述XX(学科主题)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并实施XX(实验/调查/项目)。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交流、分享、讨论,提高问题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利用多媒体工具和资源,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形成自己的学习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增强主动学习的动力。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XX学科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敢于质疑、勇于探索。
课程性质: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喜欢探索和发现,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以此为基础,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知识点的学习:- 教材第X章:基本概念与原理- 教材第X章:XX学科领域的发展历程- 教材第X章:XX学科在现代社会的应用2. 技能训练:- XX实验/调查/项目的策划与实施- 小组合作与交流分享- 多媒体工具和资源的运用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认识XX学科的社会价值- 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学习动机与兴趣的激发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介绍本章节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课时:学习基本概念与原理,通过案例分析加深理解。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模板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术语,如细胞学说、遗传定律、进化论等。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如细胞结构的观察、遗传实验的设计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生物学对于人类和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与进化等方面。
具体安排如下:1.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介绍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特点,如细胞学说、生物分类学等。
2.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讲解细胞结构与功能、植物与动物的器官系统、生态系统等。
3.遗传与进化:阐述遗传定律、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机制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运用如下:1.讲授法:用于讲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术语,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讨论法:学生针对生物学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生物学案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4.实验法:进行生物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生物学教材,如《生物学基础》等。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如《生物学大辞典》等。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生物学知识。
4.实验设备:准备生物学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如显微镜、染色剂等,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方面。
课程设计报告(通用6篇)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通用6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程设计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课程设计报告篇1一、设计目的经过一系列硬件课程的学习及相关实验后,做一个综合的系统性的设计,对计算机硬件设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可以进一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二、所用设备TDN—CM++实验教学系统一台,PC微机一台,排线若干三、设计思想1、确定搭建一台8位模型机,指令系统系统有10条,涉及输入,输出,加,减,自增,自减,与,传送,跳转,停机等指令。
2、根据所要设计的指令,确定各种信息的传送路径,以及实现这些传送所需的微指令。
3、根据数据通路,确定指令系统中每条指令的执行流程。
4、根据执行流程,确定好机器指令之后,确定相对应的微指令地址,需要多条微指令来完成的机器指令,要准确无误的确定每条微指令的后续地址。
5、设计好指令后,将指令加载,检测该指令是否可以达到预计功能。
四、设计总结经过了三天的实践学习,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搭档的默契配合下终于完成了硬件课程实验,从中受益匪浅。
实验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接线,对于已经做过微机实验的我们,器件箱并不陌生,但也熟知连线的重要性,连每根线都必须十分细心,因为每根都影响着整个设备的运行。
于是,我跟我的搭档分工合作,她读图我连线,为了避免连错,我每根线都以红线为起始位,保持规律性,这样也方便出错后检查。
在我俩默契的配合下,我们很快就完成了连线操作,后来测试时却发现数据显示一直不变,经过检查才发现原来数据线少插了一根。
还好就这么一根问题,因为很多同学在连线这块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了,大大降低了效率,所以说小问题也不能忽视。
连线正确后,接下来就是编写微指令了,由于对指令的格式不是很熟悉,所以在了解指令格式和工作流程上花费了些时间。
编写的指令有两种,一个是操作码,一个是微指令。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引言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引言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学科名称】的核心知识,理解【学科名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具备运用【学科名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维度: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记忆【学科名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掌握【学科名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学科名称】的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学科名称】在现实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对【学科名称】的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学科名称】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论和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案例。
具体安排如下:1.教材:以【教材名称】为主线,系统讲解【学科名称】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
2.章节安排: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每个章节安排【课时数量】课时。
3.教学内容列举:–章节1:介绍【学科名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章节2:讲解【学科名称】的理论体系–章节3:阐述【学科名称】的应用方法和实例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阐述等方式,系统传授【学科名称】的知识点和理论。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提高学生对【学科名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学科名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教材名称】,作为主要教学资源,用于系统讲解【学科名称】的知识。
2.参考书:【参考书名称】,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学科名称】。
3.多媒体资料: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形象生动地展示【学科名称】的原理和实例。
单片机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单片机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掌握其内部结构及工作流程。
2. 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编程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技巧,能独立完成简单的程序编写。
3. 帮助学生了解单片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对新技术、新领域的认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单片机进行实验设计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学会在实验过程中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单片机及电子技术的兴趣,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实验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学习单片机对国家科技发展的意义。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单片机课程设计实验,侧重于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
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编程能力,通过实验深入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学生特点分析:本课程面向高年级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掌握了基本的电子技术和编程知识,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但学生在单片机应用方面的实践经验不足,需要通过本课程加强实践锻炼。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别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二、教学内容1. 单片机基础知识:- 单片机原理与结构- 单片机内部资源及功能- 单片机编程语言(汇编语言、C语言)2. 单片机编程与实验:- 基本输入输出编程- 定时器、中断编程- 模数转换、串行通信编程3. 单片机应用案例:- 实例分析:温度控制器、智能小车等- 创新设计:学生自主选题,设计单片机应用项目4. 实验操作与调试:- 实验步骤与方法- 常用工具与仪器的使用- 故障分析与调试技巧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单片机基础知识学习,包括原理、结构、编程语言等第二周:基本输入输出编程,实验一:LED灯控制第三周:定时器、中断编程,实验二:简易电子时钟第四周:模数转换、串行通信编程,实验三: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第五周:单片机应用案例分析,学生自主选题,设计单片机应用项目第六周:实验操作与调试,完成设计项目,撰写实验报告教材章节关联:教学内容与教材《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相关章节紧密关联,具体包括:- 第一章:单片机概述- 第二章:单片机的结构与原理- 第三章:单片机编程语言- 第四章:单片机内部资源及应用- 第五章:单片机实验与调试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最新《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指尖陀螺实验报告
最新《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指尖陀螺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掌握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学习使用电子元器件搭建实际电路。
3. 理解指尖陀螺的工作原理及其稳定性。
实验原理:指尖陀螺是一种利用角动量守恒原理保持稳定的小型玩具。
当指尖陀螺在手指上旋转时,其内部的飞轮产生足够的角动量,使得陀螺保持稳定。
本实验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的电子电路来驱动指尖陀螺的电机,并通过调节电路参数来优化陀螺的稳定性和旋转时间。
实验设备:1. 微控制器开发板(如Arduino)2. 直流电机3. 锂电池及充电模块4. 指尖陀螺外壳和轴承5. 电阻、电容等电子元器件6. 焊接工具和导线7. 电源适配器实验步骤:1. 设计电子电路:根据指尖陀螺的工作原理,设计一个能够提供稳定电压和电流的电源电路,以及一个用于控制电机转速的驱动电路。
2. 搭建电路:按照设计图,使用焊接工具和导线将电子元器件焊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电路。
3. 调试电机转速:通过调节微控制器的PWM输出,控制电机的转速,直至找到使指尖陀螺最稳定的转速。
4. 组装指尖陀螺:将电机安装在指尖陀螺的外壳中,并确保轴承的顺畅旋转。
5. 测试稳定性:在手指上测试指尖陀螺的稳定性,观察其旋转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并搭建了一个指尖陀螺的电子电路。
在调试过程中,我们发现电机的转速对指尖陀螺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经过多次调整,我们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转速范围,使得指尖陀螺能够在手指上稳定旋转较长时间。
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电路和指尖陀螺结构能够有效地保持旋转稳定。
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对电子电路的设计、搭建和调试,加深了对电子课程设计基础知识的理解。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提高了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指尖陀螺的成功制作和稳定旋转验证了实验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中国矿业大学软件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编号:()字号《软件课程设计》报告班级: 12级信息安全二班*名:***学号: ********指导老师:**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3年 6 月软件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年级:信息安全二班学生姓名:李江涛任务下达日期:2013 年 4 月日课程设计日期:2013 年 4 月5日至200年7月 3 日课程设计题目:面向过程目录一第一阶段-----------面向过程 (4)1 --------------------人民币凑数问题 (4)1.1 需求分析 (4)1.2 概要设计 (5)1.3 详细设计与编码 (5)1.5 用户使用说明 (6)1.6 设计体会 (6)2-------------------- 日期星期转换 (7)2.1.需求分析: (7)2.2 概要设计 (7)2.4.调试分析 (10)2.5.用户使用说明 (10)2.6.测试分析 (10)2.7.设计体会: (10)二第二阶段------------面向对象 (11)1--------------------学生管理系统 (11)1.1----需求分析 (11)1.2.概要设计 (11)1.3.详细设计与编码 (11)1.4 运行结果: (17)1.5调试分析 (18)1.6用户使用说明 (18)1.7测试分析: (18)1.8 实验体会 (18)2 面向对象函数模板反向输出 (19)1--------------------函数模板反向输出 (19)1.1 需求分析: (19)1.2函数模板反向输出源代码: (19)1.4 运行结果: (21)三第三部分----------可视化 (21)1--------------------计算器: (21)用你熟悉的一种可视化编程语言实现如下图所示的计算器。
该计算器需要实现基础的数学运算,如加,减,乘,除。
(21)1.1重要程序 (21)1.3运行结果图: (22)四第四部分----------数据结构 (23)1--------------------求矩阵的转置 (23)1.1 需求分析: (23)1.2 概要设计: (24)1.3 详细设计与编码: (24)1.4 运行结果: (27)1.5 用户使用: (27)1.6 设计体会: (27)2--------------------数据结构统计选票 (27)2.1 需求分析: (28)2.2 概要设计: (28)2.3 详细设计与编码: (28)2.4 运行结果: (30)2.6 用户使用: (31)2.7 设计体会: (31)五第五部分课程总结----学与做 (31)一第一阶段-----------面向过程1 --------------------人民币凑数问题1.1 需求分析程序要求:输入正整数m,它代表一个人民币钱数(元数)。
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电路图的构成和功能。
2.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元器件设计简单电路的能力,了解常见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和应用。
3.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如等效电路、节点电压法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正确使用电子仪器、设备和工具进行电路搭建和调试。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需求设计简单的电子电路。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小组内部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子科学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科学、规范的操作习惯。
3. 引导学生关注电子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电子课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器件认知:介绍常用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的结构、原理、符号及参数,使学生了解各元器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 电路原理及分析方法:讲解电路基本原理,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引导学生掌握等效电路、节点电压法等电路分析方法。
3. 电子电路设计:结合教材相关章节,指导学生设计简单的电子电路,如放大器、滤波器等,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4. 电路搭建与调试:教授学生如何使用电子仪器、设备和工具进行电路搭建,学会调试和排故,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5. 电子技术应用:分析电子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java课程设计设计实验报告
java课程设计设计实验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Java编程语言的学习,让学生掌握Java编程的基本语法、流程控制、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编程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运用Java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理解Java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规范;(2)掌握Java中的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3)了解Java的流程控制语句,如if、for、while等;(4)熟悉Java数组、字符串、集合等数据结构的使用;(5)理解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如类、对象、封装、继承、多态等;(6)掌握Java异常处理机制和文件操作。
2.技能目标:(1)能够使用Java编写简单的程序,实现基本的功能;(2)能够运用面向对象编程思想,设计并实现具有一定复杂度的程序;(3)具备阅读Java代码的能力,能够理解并修改他人编写的程序;(4)掌握使用Java开发工具,如Eclipse、IntelliJ IDEA等;(5)了解Java程序的调试和性能优化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编程语言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沟通协作能力;(3)培养学生面对挑战、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勇气;(4)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代码规范和编程习惯。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Java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流程控制、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编程等。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Java入门,介绍Java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环境搭建和基本语法;2.第二章:基本数据类型和运算符,学习Java中的整数、浮点数、字符、布尔等数据类型以及运算符;3.第三章:流程控制语句,学习if、for、while等流程控制语句的使用;4.第四章:数组和字符串,学习数组的声明、初始化和使用,字符串的创建、操作和转换;5.第五章:集合框架,学习List、Set、Map等集合接口及其实现类的使用;6.第六章:面向对象编程,学习类、对象、封装、继承、多态等概念及应用;7.第七章:异常处理和文件操作,学习Java异常处理机制和文件读写方法;8.第八章:Java编程实践,通过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编程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I)报告题目:SPSS的应用班级:信管08班姓名:胡复燕指导教师:巩永华成绩:2014 年11 月 6 日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目录1 SPSS系统概述 (1)1.1 SPSS的构成 (1)1.2 SPSS的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SPSS的使用方法 (2)2数据文件的处理 (2)2.1数据录入和编辑 (2)2.2新变量计算 (3)2.3变量筛选 (4)2.4数据文件的拆分与合并 (5)2.5数据文件的存储与读取 (8)3图形绘制 (9)3.1条形图 (12)3.2饼图 (10)3.3线形图 (11)3.4直方图 (12)3.5散点图 (13)4基本统计分析 (14)4.1频数统计 (14)4.2描述性统计 (14)4.3总体均值 (15)4.4总体方差 (16)4.5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 (18)5回归分析 (20)5.1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20)5.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3)6方差分析 (26)6.1单因素方差分析 (26)6.2无重复试验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27)6.3重复试验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29)1 SPSS系统概述1.1 SPSS的构成SPSS 18.0由17个功能模组组成Base System 基础程式Advanced Models 高等统计模组(GEE/GLM/存活分析)Regression Models 进阶回归模组Custom Tables 多变量表格Forecasting 时间序列分析Categories 类别资料分析/多元尺度方法Conjoint 联合分析Exact Tests 精确检定Missing Value Analysis 遗漏值分析Neural Networks 类神经网络Decision Trees 决策树Data Preparation 资料准备Complex Samples 抽样计划Direct Marketing 直销行销模组Bootstrapping 拔靴法Data collection Data Entry 资料收集Programmability Extension 扩充程式码能力SPSS 软件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多个界面,包括数据编辑窗口(Newdata)结果输出窗口(Output1)语句窗口(Syntax)统计图表编辑窗口(Chart)帮助窗口(Help其中,最主要的界面有三个:数据编辑窗口、结果输出窗口和语句窗口。
启动SPSS 后看到的第一个窗口便是数据编辑窗口。
在数据编辑窗口中可以进行数据的录入、编辑以及变量属性的定义和编辑,是SPSS 的基本界面。
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编辑栏、变量名栏、观测序号、窗口切换标签、状态栏。
1.2 SPSS的功能SPSS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图表分析、输出管理等等。
SPSS统计分析过程包括描述性统计、均值比较、一般线性模型、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对数线性模型、聚类分析、数据简化、生存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多重响应等几大类,每类中又分好几个统计过程,比如回归分析中又分线性回归分析、曲线估计、Logistic回归、Probit回归、加权估计、两阶段最小二乘法、非线性回归等多个统计过程,而且每个过程中又允许用户选择不同的方法及参数。
SPSS也有专门的绘图系统,可以根据数据绘制各种图形。
1.3 SPSS的使用方法SPSS的启动使用开始菜单启动SPSS双击SPSS图标启动SPSSSPSS的退出使用FILE菜单中的“EXIT SPSS”菜单项退出SPSS单击数据编辑窗右上角“x”的退出SPSS菜单操作——简单易用,操作方便编程运行——灵活丰富,最大程度的发挥PSS效能Include命令——保证程序的可重复使用和嵌入Production Facility——程序运行的批处理、自动化,后台执行2.数据文件的处理2.1数据录入和编辑(1)选择菜单【文件】→【新建】→【数据】新建一个数据文件,进入数据编辑窗口。
窗口顶部标题为“PASW Statistics 数据编辑器”。
(2)单击左下角【变量视窗】标签进入变量视图界面,根据试验的设计定义每个变量类型。
(3)变量定义完成以后,单击【数据视窗】标签进入数据视窗界面,将每个具体的变量值录入数据库单元格内(1)排序:选择菜单【数据】→【排列个案】,打开对话框,如图所示。
结果分析:从图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数据按照“年销售额”升序排列2.2新变量计算选择菜单【转换】→【计算变量】,打开对话框,如图所示。
♦在目标变量输入框中输入生成的新变量的变量名。
单击输入框下面类型与标签按钮,在跳出的对话框中可以对新变量的类型和标签进行设置。
♦在数字表达式输入框中输入新变量的计算表达式。
♦单击【如果】按钮,弹出子对话框。
包含所有个体:对所有的观测进行计算;如果个案满足条件则包括:仅对满足条件的观测进行计算。
♦单击Ok 按钮,执行命令,则可以在数据文件中看到一个新生成的变量。
因为选择条件是总产量要大于43,所以图表中总年产量小于43的数据没有计算2.3变量筛选打开数据文件Growth study.sav,选择【数据】→【选择个案】命令,打开对话框结果分析:上面选择的是“汽车年产量”大于20,所以在图表中汽车年产量小于20 的数据前面被划上了斜线。
提高案例:2.4数据文件的拆分与合并选择菜单【数据】→【合并文件】→【添加个案】,如图,选择需要追加的数据文件,单击打开按钮,弹出Add Cases 对话框,如图提高案例:增加变量时指把两个或多个数据文件实现横向对接选择菜单【数据】→【合并文件】→【添加变量】,选择合并的数据文件,单击“打开”,弹出添加变量,如图2.12 所示提高案例:选择菜单【数据】→【分割文件】,打开对话框,如图2.13 所选择拆分数据后,输出结果的排列方式,该对话框提供了3 种方式:对全部观测进行分析,不进行拆分;在输出结果种将各组的分析结果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按组排列输出结果,即单独显示每一分组的分析结果。
♦选择分组变量♦选择数据的排序方式♦单击ok 按钮,执行操作提高案例:2.5数据文件的存储与读取单击文件——保存,可保存录入的数据按【文件】→【打开】→【数据】的顺序使用菜单命令调出打开数据对话框,在文件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数据文件,选择要打开的E 文件,单击“打开”按,3图形绘制3.1条形图1.在“图形”中的“旧对话框”中,选择条形图2. 点击界面上的“定义”,弹出一个对话框,同样我们选择变量进入到“条的表征”中3.点击步骤中的“确定”,就可以得出输出框中的图标结果分析:从结果中可以知道年销售额在前两年是最低的,后面就慢慢地在提高,中间三年提高较快,单下一年却出现了下降的情况,之后回升,而且上升速度较快,最后三年达到最高提高案例:结果分析:从图中明显的看到冠心病临床病型是均匀分布的。
3.2饼图在“图形”中的“旧对话框”中,选择饼图点击界面上的“定义”,弹出一个对话框,同样我们选择变量进入到“分区的表征中,点击步骤中的“确定”,就可以得出输出框中的图标结果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到汽车年产量也是逐年升高,到最达到最大。
提高案例:3.3线形图在“图形”中的“旧对话框”中,选择线图点击界面上的“定义”,弹出一个对话框,同样我们选择变量进入到“线的表征”中,点击步骤中的“确定”,就可以得出输出框中的图标结果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到建筑年产量并不是有规律的变化,有时候升的很高,却下降的也快,变化的趋势是最高年产量在慢慢升高。
提高案例:结果分析:从图中了解到随着年龄的升高,发生冠心病的概率越高。
3.4直方图在“图形”中的“旧对话框”中,选择直方图,同样我们选择变量进入到“变量”中,点击步骤中的“确定”,就可以得出输出框中的图标结果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到年销售额为600的频率最高,其次是年销售额为400,其中销售额最低的频率为300,700,800和900.提高案例:结果分析:从图中看到各个血压状态的频率是相等的。
3.5散点图在“图形”中的“旧对话框”中,选择散点图,选简单散点图点击界面上的“定义”,弹出一个对话框,同样我们选择变量进入到“Y轴”“X轴”中,点击步骤中的“确定”,就可以得出输出框中的图标结果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到“年销售额”随着“建筑年产量”值的升高而升高。
但从散点分布来看明显可以知道建筑年产量并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
4基本统计分析4.1频数统计在SPSS 中的频数分析的实现步骤如下:选择菜单“【文件】—>【打开】—>【数据】”在对话框中找到需要分析的数据文件“SPSS/Employee data”,然后选择“打开”。
选择菜单“【分析】—>【描述统计】—>【频率】”。
如图所示。
确定所要分析的变量,在变量选择确定之后单击确定得到如下分析结果结果分析:从结果可以知道在我们分析的数据中有3个女性,6个男性,女性所占比例为33.3%,男性所占比例为66.7%。
结果分析:从结果知道在各个范围内的红细胞数频率是一样的,所占百分比自然也是一样。
4.2描述性统计选择菜单【分析】→【描述统计】→【描述】,如图2.7 所示将待分析的变量移入变量列表框,单击【选项】按钮选择需要计算的描述统计量。
在主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执行操作结果分析:从图中知道语文的最低分为47,最高分为90,平均分为75.8889.数学最低分为54,最高分为99,平均分为76.8889.化学最低分为45,最高分为100,平均分为77.2222.提高案例:4.3总体均值(1)选择菜单【分析】——【均值比较】——【均值】,将“血红蛋白值”选入“因变量”列表框中,将“年龄”和“性别”选入自变量列表框中(2)单击“选项”,选择“均值”,“合计”,单击继续(3)单击“确定”,得到如下结果结果分析:从结果了解到观测量总数为40个,16岁平均血红蛋白值为11.2921,17岁平均血红蛋白值为10.5380,18岁平均血红蛋白值为11.4448.性别0平均血红蛋白值为10.1095,1性别平均血红蛋白值为12.6529.总体均值为11.4440.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到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性别的平均血红蛋白值是不一样的。
提高案例:结果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观测量总数为25个,其中有效值为25个,无缺失值,公司1评分的均值为5.0000,公司2评分的均值为17.1667,公司3评分的均值为14.1429,公司4评分的均值为5.7143. 总体均值为10.6800.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到不同公司评分的差距。
4.4总体方差(1)同上选择菜单【分析】——【均值比较】——【均值】,将“血红蛋白值”选入“因变量”列表框中,将“年龄”和“性别”选入自变量列表框中,然后单击“选项”,选择“方差”,“合计”,单击继续单击“确定”,得到如下结果结果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到16岁血红蛋白方差为 6.076,17岁血红蛋白方差为3.772,18岁血红蛋白方差为4.764.性别0血红蛋白方差为2.886,性别1血红蛋白方差为4.215.总体方差为5.148.提高案例:结果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到公司1 评分的方差为11.000,公司2 评分的方差为8.167,公司3 评分的方差为7.143,公司4 评分的方差为9.238.总体方差为35.560.4.5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选择菜单【分析】—>【描述统计】—>【探索】”将“血红蛋白值”选入“因变量”列表框中,将“年龄”和“性别”选入自变量列表框中,单击“统计量”按钮打开“探索:统计量”对话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