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减灾救灾应急指挥体系平台建设项目
应急指挥平台建设项目建议书
应急指挥平台建设项目建议书2021年6月目录一、项目背景 (1)二、系统概述 (1)(一)设计原则 (2)1.安全性 (2)2.高效性 (3)3.合理性 (3)4.先进性 (3)5.实用性 (3)(二)设计依据 (4)三、需求分析 (5)(一)资源整合、统一采集 (5)(二)可视管控、一键上屏 (5)(三)集成中控、便捷管控 (5)(四)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6)四、建设内容 (6)(一)应急指挥大厅 (6)1.视频会议及指挥调度系统 (6)2.视音频综合处理系统 (7)3.可视化智能调度系统 (7)4.LED大屏显示系统 (7)5.网络接入系统 (8)6.图像处理系统 (8)7.集中控制管理系统 (9)8.配套设施 (9)(二)应急管理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 (9)一、项目背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发展已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人口密集越来越高,各种突发事件及灾害的危害越来越大。
每年都有各种形式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发生,这些事件的发生都给国家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面对严峻的突发事件及灾害威胁,我国逐步加强了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明确地提出应急联动系统建设。
应急管理部发布了应急函(2018)272号文件《应急管理部关于加快编制地方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及《应急管理细化发展战略规划框架》(2018-2022年),并且为了更好的落实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全国应急管理部门信息化跨越式发展,2019年2月20日,应急管理部发布了《2019年地方应急管理信息化实施指南》。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服务是当前的大趋势,整合政府相关资源,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等突发紧急事件,第一时间应对突发紧急事件、实现快速反应、减少损失的目标。
二、系统概述整合信息资源,增强处突能力建设应急指挥中心,解决了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如何有效获得、传输、处理的问题;解决了如何形成突发公共事件下高效、快速、准确应对策略问题;解决了如何及时的将正确的决策方案快速、有效的传递到实施单位及个人,实现联动应急的问题而建设。
地震应急指挥中心系统设计方案
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方案目录第一章综述 (1)一、项目背景 (2)二、现状与需求分析 (3)1、兰州市信息化系统建设和应用现状 (3)2、兰州市地震局现有的基础条件 (6)3、系统用户及业务需求分析 (10)三、参考的标准规范 (14)1、基础地理信息相关标准 (14)2、地震行业标准 (14)3、计算机软件工程标准 (15)4、信息系统安全标准 (15)5、地方法律法规 (16)第二章项目总体建设方案 (16)一、建设目标 (17)1、总体目标 (17)2、业务目标 (17)3、技术目标 (18)二、总体建设原则 (18)1、标准化与开放性原则 (18)2、先进性与实用性原则 (18)3、可靠性和稳定性原则 (19)4、资源整合与利旧原则 (19)5、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原则 (19)6、安全性和保密性原则 (20)三、总体建设思路 (20)四、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内容 (21)1、总体建设任务 (21)2、本期建设内容 (23)五、系统整体业务架构 (23)六、系统整体逻辑架构 (24)七、系统整体物理架构 (25)第三章分项建设方案 (26)一、基础支撑系统建设 (27)1、应急指挥基础设施的改造与完善 (27)2、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软硬件系统 (32)二、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 (34)1、信息资源规划及数据库建设总体设计 (34)2、地震专业数据 (35)3、灾情上报数据 (36)4、基础共享数据 (37)5、过程分析数据 (37)6、运维数据 (38)7、数据整理入库 (39)三、应急指挥应用系统 (42)1、地震应急资源整合系统 (42)2、地震灾情评估系统 (52)3、灾情获取和处理系统 (62)4、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 (68)5、地震应急数据交换系统 (82)6、应急处置联动系统 (84)7、运维管理系统 (88)四、地震现场应急指挥系统 (90)1、总体设计 (90)2、载车平台分系统 (91)3、电子信息分系统 (100)4、综合保障分系统 (103)第四章投资预算 (106)第一章综述一、项目背景公共安全是一项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公益性事业,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石,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保证,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
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及救灾物资储备
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及救灾物资储备xxx农业减灾救灾应急体系建设项⽬建议书xxxx⼆0⼀⼆年⼋⽉第⼀章总论1.1 项⽬名称xxx农业减灾救灾应急体系建设项⽬1.2 项⽬建设单位及负责⼈、项⽬责任⼈承担单位:xxx项⽬负责⼈:xxx1.3 项⽬建设⽬标、规模、内容、建设期(⼀)项⽬建设⽬标建设功能完备、横向覆盖、纵向贯通,平台间相互衔接、协同运转、科学⾼效的灾害应急救助指挥体系。
(⼆)项⽬建设基本内容新建县级农业救灾指挥中⼼办公楼600平⽅⽶、救灾物资储备库400平⽅⽶,建设总⾯积1000平⽅⽶。
并配置交通⼯具和办公设施。
设⽴农业救灾周转⾦xx万元,调运储备⼩麦等其他作物种⼦xx吨、化肥xx吨。
组建植保机防队xx个,县级xx个,乡级xx个。
并配备机动喷雾器xx台、背负式⼿动喷雾器xx台。
(三)项⽬建设期限项⽬从 2011 年1⽉开始,⼒争2013年12⽉底完⼯并投⼊试运⾏。
建设周期 36 个⽉。
1.4 总投资及资⾦来源xxx农业减灾救灾应急体系建设项⽬总投资xxx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xx万元,地⽅⾃筹资⾦xx万元。
1.5 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1、管理效益通过农业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最终实现减灾救灾管理从被动反应式⾛向前瞻式。
2、社会效益农业减灾救灾应急平台的建设,有助于保障农业⽣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
减灾救灾应急平台的建设将造福社会、造福百姓。
3、经济效益农业减灾救灾应急平台的建设可以⼤⼤减少政府和农牧村第⼀线信息重复采集、节省⼈⼒成本、提⾼信息利⽤率和时效性,产⽣直接经济效益。
为农牧部门农业减灾救灾应急平台的建设提供很强指导作⽤的建设⽅案,直接降低建设成本。
为农业减灾救灾应急管理决策提⾼及时、准确、科学的信息。
第⼆章项⽬背景及必要性2.1 项⽬建设的背景2.1.1 建设单位概况根据要求和⽬前农牧⼯作的职能职责。
编写xxx农业减灾救灾应急体系建设项⽬建议书。
2.1.2 建议书编制依据2.1.3 提出的理由与过程2.1.3.1 xxx⾃然灾害情况分析xxx处于xxx西南部,是xxx⾸府,也是xxx交往的重要门户,是历史上藏汉交流、东进西出、南来北往的重要门户,是历史上藏汉交流、东进西出、南来北往的商贸集散地。
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平台建设方案
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平台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及目标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平台建设是为了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加强应急指挥调度能力,减少应急事故的损失和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开展的重要工作。
本项目的目标是建设一个集中、科学、高效、快速的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平台,以实现应急管理工作的快速反应、准确判断、科学决策、协调指挥、信息共享和全员参与。
二、项目建设内容1.系统平台架构设计:根据实际需求和应急工作特点,设计系统平台的总体结构和模块划分,明确各个模块的功能和关系。
2.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硬件设备、网络设备、服务器等的选购、安装和调试,确保系统平台的稳定运行。
3.系统软件开发:根据需求设计系统的各个模块,并进行相应的软件开发和测试,确保系统的功能完善和稳定性。
4.数据采集与传输:建设应急事件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对各类应急事件信息的快速采集和传输,确保及时掌握应急事件的情况。
5.指挥调度功能设计:建设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实现对应急资源的快速调配和指挥,确保应急工作的高效运行。
6.信息共享与协同办公: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提高应急管理的协调性和效率。
7.培训与演练:开展系统平台的培训和演练工作,提高系统操作人员的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项目实施计划1.项目立项与计划制定: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并进行相关的预算和资金筹措工作。
2.需求调研与分析:详细了解用户和各相关部门的需求,分析问题和优化方案,明确系统平台的功能需求和技术要求。
3.系统架构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系统平台的架构设计,明确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和功能。
4.硬件设备采购与安装:根据系统架构设计的要求,选购和配置相应的硬件设备,并进行安装和调试工作。
5.软件开发和测试:根据需求和架构设计,进行系统软件的开发和测试工作,确保系统的功能完善和稳定性。
6.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建设:建设应急事件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对各类应急事件信息的快速采集和传输。
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德市“十四五”应急(防震减灾)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
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德市“十四五”应急(防震减灾)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12.25•【字号】常政办发〔2021〕28号•【施行日期】2021.12.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正文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德市“十四五”应急(防震减灾)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西湖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常德市“十四五”应急(防震减灾)体系建设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12月25日目录第一章形势分析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第三章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第四章规划实施重点工程第五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常德市“十四五”应急(防震减灾)体系建设规划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着力建设社会平安的现代化新常德,根据《安全生产法》《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湘政办发〔2021〕69号)、《常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相关法律和文件规定,结合常德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形势分析(一)取得的进展“十三五”期间,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基本盘,积极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两个坚持”“三个转变”,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大力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有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有效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制定的目标任务。
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更加健全,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更加坚实,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生产安全事故防范成效显著。
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方案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建设方案目录1 概述 (1)1.1项目背景 (1)1.2意义 (2)1.3 项目名称 (3)1.4 建设根据 (3)1.5 成果形式 (3)2 系统功能 (3)3 开发内容 (4)3.1应急救援队伍 (4)3.1.1建设内容 (4)3.1.2应急组织构成 (5)3.2应急程序 (6)3.2.1建设内容 (6)3.2.2应急程序 (7)3.3专项事故应急方案 (7)3.3.1危险目旳基本信息 (8)(1)危险目旳平面分布 (8)(2)危险目旳及危险性 (9)3.3.2事故避免与危险目旳监控信息 (9)(1)事故避免与监控装置分布 (9)(2)事故避免措施 (10)(3)事故危险目旳监控 (10)3.3.3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10)(1)事故应急疏散方案 (10)(2)事故应急抢险救援方案 (11)(3)事故应急保障供应方案 (12)3.4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6)3.4.1场合基本信息 (17)(1)场合布置示意图 (17)(2)场合危险性 (17)3.4.2场合事故避免与监控 (18)(1)场合事故预措施 (18)(2)场合监控与报警装置分布 (20)(3)场合监控与报警装置 (20)3.4.3场合应急处置 (21)(1)场合疏散避险 (21)(2)场合应急处置方案 (21)(3)场合应急处置措施 (2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建设方案1 概述1.1项目背景安全生产事故(煤矿、火灾、建筑物坍塌)、全球性旳自然灾害(地震、冰灾、洪涝、旱灾等)、突发公共事件(黑社会制造暴力事件、学校恐怖事件)、公共卫生事故不断发生(非典、禽流感等)。
在应急救援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应急救援工作贯彻不到位,被动应付旳问题:(1)尽管政府不断加强应急救援预案旳备案和管理工作,但由于生产经营单位对预案旳认知限度不同,多数公司存在着为了应付备案而编制,没有对危险源、危险性进行分析和评价,针对性、科学性、可操作性不强,应急预案流于形式;(2)不符合平战结合旳原则,没有把应急与对危险源(危险目旳)旳监控与事故(隐患)应急处置有机旳结合起来,难以做到事故旳初期发现;(3)保障措施与保障能力没有进行分析评价,预案培训贯彻不到位;(4)由于预案波及到公司每个部门,基本信息和动态信息应随着体系旳变化而变化,预案内容需不断进行修订、更新,增长了生产经营单位旳大量工作;为了科学避免和沉着应对多种事故劫难,贯彻应急救援预案,增进公司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开发“(公司版)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建立应急救援指挥平台,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及实行旳现代化工具。
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宾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宾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2.09.30•【字号】宜府办函〔2012〕289号•【施行日期】2012.09.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突发事件应对正文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宾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临港开发区管委会,市级各部门,市属及以上企事业单位:《宜宾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四届十九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2年9月30日目录第一章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面临的形势第一节现有基础第二节薄弱环节在体制机制建设上:部分区县应急管理力量整合不够、经费投入不足,交通通信等装备不能较好地满足工作需要,个别区县未配齐专职工作人员,难以充分发挥信息汇总、综合协调、运转枢纽作用;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的时效、质量有待提高,值守应急工作尚需加强;部门之间、部门与区县之间在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置中衔接还不够紧密,风险隐患排查整改、社会参与激励、跨区域部门整体联动等长效机制建设有待加强。
第三节总体形势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建设目标第三章主要任务第一节强化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预防处置能力第二节强化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预防处置能力第三节强化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预防处置能力第四节强化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预防处置能力第四章基础工作第一节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第二节突发事件信息管理体系建设第三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第四节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建设第五节应急运输保障体系建设第六节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第七节应急宣教培训体系建设第八节应急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第五章基本建设第一节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第二节全市应急综合指挥系统建设第三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第四节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第五节应急管理示范单位建设第六节校园应急知识宣教普及第六章保障措施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第二节加强法制建设第三节加大投入力度第四节强化政策保障第五节加强评估检查宜宾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前言加强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是保障应急管理工作高效有序运行、妥善预防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基础性工程。
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阜新市“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的通知
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阜新市“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7.20•【字号】阜政办发〔2022〕9号•【施行日期】2022.07.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突发事件应对正文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阜新市“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阜新市“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7月20日阜新市“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及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要求,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等工作,积极推进阜新地区应急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安全平稳发展,根据《国家“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辽宁省“十四五”应急体系发展规划》以及《阜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结合阜新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工作成果“十三五”时期,在阜新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强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全市应急管理事业稳步推进,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目标,为“十四五”应急管理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十三五”时期,我市改革完善应急管理体制,组建应急管理部门,实施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落实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负责制,健全以“一案三制”为核心的应急管理体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军地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各县区和各部门应急管理工作机构逐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不断丰富,应急救援队伍不断壮大,应急保障救援能力不断增强,较好完成了“十三五”时期应急管理工作任务,推动阜新应急管理工作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迈进。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抢险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抢险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减灾委员会•【公布日期】2024.09.23•【文号】国防减救办发〔2024〕13号•【施行日期】2024.09.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正文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抢险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国防减救办发〔2024〕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防灾减灾救灾议事协调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应急抢险救灾物资(以下简称应急物资)是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抢险救援救灾的重要保障,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根据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及大国储备体系建设有关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锚定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体系,立足抢大险、救大灾应急物资需求,夯实实物储备基础,拓展多元储备渠道,强化快速投送能力建设,强化应急物资统筹管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基层、规范引领,逐步建成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政社协同、节约高效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二、提高应急物资实物储备能力(一)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库及设施设备建设。
要因地制宜,通过新建、改扩建及租赁等方式,加强各级应急物资储备库(点),特别是重点地区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储备库(点)建设。
到2025年底,力争实现全国县级储备库(点)覆盖率达到100%,2030年前,力争实现多灾易灾地区乡镇级储备库(点)全覆盖。
鼓励加快、加大新质生产力投入力度,引入现代仓储物流技术和设备,加快储备库设施改造和设备升级;结合发展低空经济、数字经济、创新社会服务等,根据实际需要为储备库配备应急通信装备、物流终端设备、电动叉车、液压拖车等实用新型装备。
智慧应急指挥项目建设方案
智慧应急指挥项目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时有发生,对于应急救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应急指挥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复杂多变的需求,因此亟需建立现代智慧应急指挥系统,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和质量,减少救援人员和群众在灾害中的伤亡和损失。
智慧应急指挥项目建设旨在打造一套智慧化的创新应急指挥体系,整合资源、集成技术、优化流程,提高应急救援效率和应急管理水平。
二、项目目标1.建设一套智慧化的应急指挥体系: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应急资源,建设全过程信息化应急指挥体系,实现从信息采集、处理、传输、统计、动态监测、分析预测到反馈的智能化及自动化。
2.优化应急救援流程:制定标准化、流程化的应急救援流程、方法和指导方针,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救援力量的运用效能,减少人员的重复救援和浪费的现象。
3.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建立一套完整的应急预案管理体系、标准化、规范应急救援工作,加强应急管理与执法团队的合作,提高应急指挥和应急管理水平。
三、项目实施方案1.信息采集:整合各个机构的信息采集系统,构建数据采集平台,包括空间信息、传感器采集信息、地理信息等,确保救援指挥决策及时准确。
同时建立可靠的应急预警系统,为救援指挥提供有力的支持。
2.信息处理:通过使用大数据技术,将数据进行归类、加工和分析,筛选并选择最优方案。
同时,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进行数据加工和处理,以提高效率、提高实时性、提高可靠性。
3.信息传输:建立全媒体综合联合通信系统,实现网络的无缝连接,建立传统通信业务与新型通信业务协同的通讯体系。
同时,建立紧急通信平台和网络应急指挥系统,确保事件及时得到有效处理。
4.信息反馈:建立动态监测和反馈机制,通过实时监控、分析和判断,及时调整救援方案,针对不同的状态和情况,及时更新并提出相应的救援指导方案。
5.应急救援流程优化:推广规范化应急救援标准,根据具体情况建立涵盖所有环节的应急救援流程,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和配合机制,优化救援流程,提高救援效率。
应急指挥平台项目建设背景
应急指挥平台项目建设背景1、加强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建设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公共安全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公益性事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保证。
应急管理和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是公共安全最核心的问题,随着其内涵不断深化和外延的扩展,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重要的和长远的基本事务。
日趋激烈的国内和国际竞争带来严峻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社会信息化使我国公共安全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方面将迎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公共安全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同时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及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公共安全问题发生频度将大大增加,我国将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高发期。
是世界上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各种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水火灾每年都会给我国带来巨大损失;安全生产形式严峻,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居高不下,重特大事故不断发生,各种自然灾难频发,给国家经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发展均产生了重大影响;“非典”、“禽流感”更是直接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
这些突发公共危机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带来了巨大冲击和沉重压力。
我国每年受灾害直接影响的人口达两亿多人次,仅2004年我国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500亿元人民币,超过国家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相当于我国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左右,而国际通行标准仅为1.5%-5%。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的形势还在加剧。
目前,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逾百万,经济损失高达6500亿元,占中国GDP的6%。
因此,如何建立防灾减灾的应急处理体系,有效地应对各种灾害和突发事件,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2005 年7 月22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家应急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务委员华建敏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强调,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
防震减灾中心智能化建设方案
物联网技术
实现地震监测设备的实时数据 采集和远程控制,提高监测效 率和准确性。
人工智能技术
应用于地震预警、灾害评估、 应急指挥等领域,提升防震减
灾的智能化水平。
数据安全保障措施
数据加密
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确 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
访问控制
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对不同用 户和数据设置不同权限,防止数据泄 露和非法访问。
数据中心服务器
用于存储、处理和分析地震数 据,具备高性能计算和存储能 力。
备用电源设备
确保在电力中断情况下,硬件 设备能够持续运行。
网络拓扑图展示及解析
核心交换机连接各个区域交换机,构 建星型网络拓扑结构,实现数据的高 速传输。
地震监测仪器和数据采集器通过无线 网络或有线网络接入区域交换机,实 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
指挥调度平台
建立可视化的指挥调度平 台,实现对应急救援行动 的实时监控和指挥调度。
协同会商机制
建立多部门、多机构之间 的协同会商机制,提高应 急救援的协同效率。
灾害评估与辅助决策系统
1 2
灾害快速评估
利用遥感、GIS等技术手段,对地震灾害进行快 速评估,为应急救援提供决策支持。
辅助决策支持
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指挥员提供 辅助决策支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验收流程
组织专家对设备进行验收,检查设 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满足使 用需求等,确保设备能够正常投入 使用。
软件系统开发与集
05
成实施方案
软件系统开发计划安排
需求调研与分析
深入了解防震减灾中心业务流程,明确 用户需求,形成详细的需求文档。
系统开发
智慧应急项目建设方案
智慧应急项目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与意义智慧应急项目建设是指在应急管理与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协调、预测、决策、应对等环节的优化,提升应急能力和救援效率,实现“预防为主、防灾减灾、救灾恢复”的目标,达到有效减轻灾难带来的影响的目的。
二、项目目标1. 安全:确保社会大众在遭遇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得到预警、及时救援和精确的指导信息,从而最大程度的维护公众安全;2. 效率:提高应急人员的应变能力和救援效率,缩短救援周期,减少应急救援资源的浪费;3. 信息化:通过智能终端、互联网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与汇聚,增强信息化救援的能力和效益;4. 服务:通过智慧应急平台,实现灾害应对的全程服务,从灾前管理到灾后恢复,打造一条全地形、全天候、全方位的应急救援信息服务路径;5. 进步:大力推动应急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应急救援技术和科技创新的不断进步。
三、项目内容及技术方案1. 智能预警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对地震、洪涝、火灾等突发事件的预测和预警能力,将预警信息实时推送到智慧应急平台和公众智能设备上。
2. 应急救援建立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定位能力,监测与管理应急救援资源,实施救援过程全程监控,提高队伍协同的能力和应急处置效率。
3. 智慧调度利用智慧应急平台,通过应急指挥中心进行调度与协调,实时获取应急救援资源和人员的状态,按照分区、分类、集中原则进行调度,实现救援前线与指挥后方的无缝协作与指挥。
4. 信息化预案综合运用云计算、高性能计算、电子传输等技术,打造信息化全面覆盖的应急预案体系,为应急管理部门提供高效、快速、国际化的信息化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急应对能力。
5. 多模式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应急应变的多模式响应机制,包括组织、预警、调度、救援和重建等应急环节。
通过动态调整应急响应模式,以最小化社会经济损失为目标,实现应急资源的高效利用。
四、项目实施方案1. 先期策划制定智慧应急项目组织方案、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人员和经费支持等项目实施的基础条件,并开展市场调研。
地市级应急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通过数据交换、数据清洗、数据融合等技术手段,将各类数据整合成 标准、统一的数据格式和存储方式。
数据标准化
制定数据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数据共享与交换机制
01 数据共享
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数据共享,为应 急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
02 数据交换
建立数据交换机制,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实 时交换和共享。
风险预测
03 根据历史数据和模型预测,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
风险地图
04
绘制风险地图,展示不同区域的风险等级和分布情况。
监测预警模块
实时监测
实时监测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发 展情况。
预警信息发布
通过多种渠道发布预警信息,包括 短信、邮件、APP等。
预警系统建设
建立预警系统,对各类突发事件进 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信息发布模块
信息发布渠道
建立信息发布渠道,包括官方网站、社 交媒体、电视等。
信息发布审核
建立信息发布审核机制,确保发布的信 息准确、及时、权威。
信息发布策略
制定信息发布策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 不同的信息发布方式和内容。
信息反馈机制
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公 众对信息发布的反馈意见。
数据分析与评估模块
提升用户体验
优化界面设计和操作流程,提高用 户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
强化安全保障
加强平台的安全防护和数据备份, 确保平台的安全稳定运行。
未来发展规划
智能化升级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升平 台的智能化水平和应急能力。
标准化建设
推动应急平台的标准化建设,实现与省 级、国家级平台的互联互通。
应急综合指挥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应急综合指挥管理平台建设方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项目名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项目建设背景及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编制根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建设目旳...................................................................................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业务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业务流程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业务功能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同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同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1.12.27•【字号】•【施行日期】2011.1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正文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同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局、办,企事业单位,各驻同国、省属企事业单位:《大同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已制订完毕,经审定现予印发。
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O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大同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为保障我市“转型发展,绿色崛起”总体战略和“三名一强”建设目标的实施,进一步提高防震减灾能力,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山西省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大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作为指导全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审批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的重要依据。
一、我市地震灾害与地震趋势我市位于山西地震带北部,是个地震多发区,历史上发生过多次6级以上地震。
至今已发生的最大地震为1626年6月28日灵丘7级地震。
大同行政区划绝大部分地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0.1g(Ⅶ度)以上区域。
上个世纪,大同市行政区划内多次发生强震及中强地震。
最大一次为1989年10月18日大同—阳高6.1级地震,造成17人死亡,19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3.2亿元人民币。
大同盆地内发育数条活动断层。
1989年大同—阳高6.1级地震前后,受断层影响,市区10多条地裂缝活动强烈,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亿元人民币。
我市一直是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2006-2020年全国地震重点防御区判定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的首都圈防御区的一部分。
近几年一直被确定为全国地震重点危险区之一。
2010年4月4日,在大同—阳高老震区发生了4.7级地震。
大同市的地震形势严峻,决不可掉以轻心。
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内容简述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介绍当前应急联动指挥中心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分析当前社会对高效应急响应体系的需求以及该项目的必要性。
将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项目建设的合理性提供依据。
技术可行性研究:重点探讨项目实施的技术可行性。
从技术角度评估现有技术资源能否满足项目需求,包括软硬件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等。
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经济效益分析: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包括投资成本估算、资金来源分析、预期收益预测等。
通过对比分析项目的投资回报率、经济效益等指标,论证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项目实施方案与规划:详细阐述项目实施的步骤和策略,包括组织架构设置、管理流程设计、人员配置等。
对项目的进度安排和风险管理进行规划,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社会效益与环境影响评价:分析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包括提高应急响应效率、保障公共安全等方面。
评估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确保项目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政策与法规支持分析:研究相关政策法规对项目的影响,分析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和法规要求。
探讨如何充分利用政策优势推动项目的实施。
1. 项目背景介绍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公共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对高效、精准的应急响应机制的需求愈发迫切。
应急联动指挥中心作为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枢纽,其建设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本项目旨在构建一个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应急联动指挥中心,以提高政府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在此背景下,我们提出了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建设项目。
该项目的提出,符合国家关于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要求,以及当前社会治理创新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增强区域应急管理的协调性和时效性,提升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处置能力,为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这也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有助于推动公共安全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便于信息的交流以及各项指挥调度工作的展开;
4、设计公共信息发布系统、发布一些防灾减灾预防公告和视频内容,加强群众在遇到地质 灾害时的应急能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同时也将后期机房和指挥大厅建设设计,规划进来。
设计系统如下: 1、会议系统 2、大屏幕显示系统 3、公共室外信息发布系统 4、计算机网络系统 5、机房建设
大屏显示系统拓扑图
大屏显示系统参考效果图
公共室外信息发布系统 设计概述 本次在室外显著位置设计室外LED显示单元(P10),面积为28.31,尺寸:(长X高) 6144mmX4608mm,像素间距 :横向1023mm×纵向10mm,屏幕亮度: 5500cd/ ㎡;物理密度:10000点/ 平方。 本系统主要用于播放各种信息、播放电视、录像、VCD等视频信号及显示文字、图像、2D/3D动 画等公众信息。由于本屏幕安装在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它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宣传服务窗口,不仅 可以提升项目的整体形象,而且可以服务于市民 室外信息发布系统组成主要由三大子系统构成:信号源子系统,中央控制子系统、LED显示屏
发生。
项目设计目标及内容: 1、完成标准规范体系地方化建设;依托各级电子政务网和公网,基本建立建设XX县减灾 救灾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县、乡(镇)网格化服务监督管理中心以及村网格化服务站平台。同 时培养各乡(镇)网格员和技术骨干掌握应急救助指挥体系的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应急救助指 挥体系业务信息的统一管理,实施对减灾救灾业务的预警、汇报和监管。 2、接入公安、交通、水务、国土、教育、卫生(各大医院)、城管,等多个部门的视频信 号,对其进行实施调看,当发生灾害时,能立即与各个单位沟通,及时处理问题; 3、建设专业视频会议系统,与省、市、各个乡镇之间进行实时的视频会议,在突发事件发 生时,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可以实现异地会商,综合实现语音通信、视频传输和图像显示等功能,
子系统。除了三大子系统以外,根据具体应用情况还包括配电子系统、通讯传输子系统、视频编辑
子系统等。
公共室外信息发布系统拓扑图
公共室外信息发布系统参考效果图
计算机网络系统
设计概述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针对公安、水务、教育部门的视频信号的接入,以及省、市、16个乡镇,视 频会议信号的接入,网络链路设计均是通过运营商的专网系统实现,与运营商对接网络端口,通过 运营商接入的专网,与政法委网络连接相通。 对于视频会议可通过专网与省、市领导、16个乡镇进行实时的视频会议。 对于公安、水务、教育部门的视频信号的接入信号,通过网络形式,经过数字高清解码器设备, 直接进入大屏幕显示。
如图所示,本系统基 于IP专网建设,采用 县-乡镇二级网组网 模式,
视频会议系统县、各乡镇设计原则
XX县政法委会商中心(主会场)设备部署
在主会场配置MCU一台、录播服务器一台、会控系统一套、电视墙服务器一套、高清视频终端 一台、会议摄像机两台、视频综合管理平台一台、媒体接入网关一台及相关音视频外设。 乡镇单位设备部署 本次在各乡镇分别配置高清视频会议终端一台、会议摄像机一台、网络硬盘录像机一台、高清 摄像机机两台、PC控制机一台及相关音视频外设。
中控系统架构拓扑图
会议系统架构拓扑图
视频会议系统
本次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为XX县政法委建设一套远程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整个系统覆盖1
个主会场,17个分会场,使中心点与下属各地单位间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实现实时的1080高清晰视 频和高保真语音的传输通信并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系统进行数据会议。
视频会议系统拓扑图
各系统设计思路
会议系统
本次主要对政法委监管中心和常委会办公室进行设计,将其打造成实用性强、系统先进、操作 简便的智能化多媒体会议室。 监管中心: 针对政法委监管中心总体设计了音频系统、会讨及跟踪系统、视频显示系统、中控
系统、视频会议系统.
常委会办公室:针对常委会议室设计了音频系统、会讨及跟踪系统、中控系统、无纸化办公系统。
XX县综合减灾救灾应急 指挥体系平台建设项目
2014.07
项目概述:
XX县是一个地理位 置重要、自然灾害、事故 灾难等突发事件较多的地 区。本地人口复杂,地理 位置处于318国道核心地 段,各种突发事件的时有 发生,灾害种类多,分布 范围广,发生频率高,造
成损失重。地震、洪涝、
干旱、风雹、雪灾、山体 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都有
大屏显示系统 设计概述
本次主要本次主要在XX县政法委监管中心和会商中心会议室各设计一套P2小点距LED高清显示系
统,显示屏显示尺寸:3520mm(长)X1920mm(高),面积为6.76m²,屏幕分辨率:1664*1092,平均功 耗 0.3KW/ m2,整屏浑然一体,不存在拼缝黑线现象,显示画面细腻平滑,显示颜色绚丽,显示信 息丰富精准。 此系统通过多媒体视频控制技术和VGA 同步技术,可以方便地将多种形式的视频信息源引入计 算机网络系统,如广播电视和卫星电视信号、摄像视频信号、视频会议信号等; 在16个乡镇设计的是50寸液晶显示单元,
网络方案建设 网络方案总体设计以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良好的可扩展性、可管理的设计方法。组网 图如下所示:
方案说明:
在核心机房部署核心交换机,作为整个平台的核心。 在核心机房部署防火墙对核心区域进行安全防护,保证核心区域的网络安全。 在各乡镇部署接入交换机,连接各乡镇的监控,通过运营商链路与核心防火墙互联,实现各乡镇 到核心机房的数据互联。 为方便后期网络建成后的管理和维护,全网部署统一网管平台,对全网设备进行统一的直观的网 管。
视频监控图像接入设计
图像接入系统的主要目标如下: 对相应单位的图像信息,采用分级调度的方法获取图像资源上传到县政府应急平台,在必要时进 一步上传至四川省、雅安市政府应急平台,以达到充分利用各种图像资源的目的。 将视频会议系统的图像接入,实现监控图像与视频会议图像的显示到大屏。 可随时进行图像实时录像,具有海量录像检索和管理功能。 保证整个图像管理传输安全可靠,稳定性强。 现有监控系统没有覆盖的区域:通过部署新的监控系统,实现图像信号的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