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宗教》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读书随笔 读《我的宗教信条》有感
读书随笔读《我的宗教信条》有感《我的宗教信条》是作者贾德·戴蒙德散文集,通过个人经历和观察,揭示了宗教对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影响。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对其中几个观点产生了深刻的共鸣。
首先,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宗教对人们价值观的塑造。
宗教信条不仅是人们对神圣力量的信任,更是一种指导和规范行为的准则。
通过宗教,人们能够找到自己生活的意义和目标,建立起对善与恶、公正与不公正的判断。
我个人深信宗教在塑造人们行为和价值观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作者谈到了宗教对个人心灵的滋养。
宗教可以给人们带来安慰和慰藉,使人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感到孤单和无助。
通过,人们能够与神圣力量建立起联系,找到内在的平静和力量。
这种心灵上的滋养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宝贵。
此外,作者还探讨了宗教与社会团结的关系。
宗教信条能够凝聚人们,使他们共同追求公正、道德和善良。
宗教节日、教堂聚会和其他宗教活动为人们提供了归属感和社交的机会。
宗教对社会的团结和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读完《我的宗教信条》后,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宗教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它不仅能够指引人们的行为,也能够滋养人们的心灵,并促进社会的团结。
宗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尊重并理解不同宗教的差异,以和平共处的态度面对多元化的世界。
阅读这本书让我对宗教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也让我更加欣赏多元化的文化和。
我希望能够继续深入研究和了解宗教的智慧,以丰富自己的思想和人生经验。
总之,读《我的宗教信条》给我带来了对宗教信仰的深刻思考。
它提醒我们要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不同的宗教信仰,理解它们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和影响。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宗教的散文集,更是一次对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探索和启迪。
《文化苦旅》优秀读后感100字10篇
《文化苦旅》优秀读后感100字10篇苦与甜本是一家,先苦后天,才知甜滋味。
正如余秋雨把书名取作《文化苦旅》,但苦中处处有希望的曙光。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优秀读后感100字10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文化苦旅》优秀读后感100字篇1余秋雨写的文化苦旅有风景描写,有人物描写,还有讲道理的片段,可谓无奇不有,应有尽有,十分精彩。
本文说了余秋雨从莫高窟道士塔到新加坡的旅行记录,从中还插入了一些道理和想法。
从陆地到海上,从国内到国外,读了这本书,就感到全世界都有自己的足迹。
他旅行没有找旅行社,出行全靠双脚,李白的轻舟,陆游的毛驴都雇不了。
他一路讲课,在讲课的过程中旅行,行行止止。
他走的地方大多都是文人墨客,古代文化气息比较重的地方,他写文章要青春活力,写出来却无比苍老,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洗去了他的少年精力。
他有一段我认为十分好的句子:当然希望也只是希望罢了,何况这实在已是一种奢望。
这段话讲了他认为希望只是一种奢望,不值得去花费太多的精力去希望。
其实,人们认为他游历世界,只是单纯的去异乡旅行,可我认为所有的故乡原本不都是异乡吗?所谓故乡,不过是我们祖先漂泊旅程中落脚的最后一站。
《文化苦旅》优秀读后感100字篇2先生在序中写道:“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照着我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谓叹。
常常像傻瓜一样木然伫立着,一会儿满脑章句,一会儿满脑空白。
”阅读先生的文章,好似跟随他再作一次苦旅。
我发现,更多的文章带给我的不是那么激烈的愤慨,而是深深的叹息。
那风煞一代的阳关雪,至今尚有几人真心寻求?天柱山寂寞时,有多少文化与其一同寂寞?既然是一同寂寞,那这种寂寞又怎能称之为寂寞呢?被人忽视的洞庭一角,默默地拥有着不为人知的博大,可又有几人能看到这种博大?胸襟小了,视野还能大么?再说那延续千年的西湖梦,如今更有谁还有这份闲情逸志来圆呢?三峡胜景的淹没,无法被载入此书中,但如今品味《三峡》之余,有多少文人墨客或是平凡看客位如此自然与文化交融之美永没水底而痛心疾首?《白发苏州》中,先生对西施的悲剧给予了深刻的同情,或许是同乡的缘故,或许是出于男子怜香惜玉的本能。
超越宗教——劳伦斯小说解读
超越宗教——劳伦斯小说解读作者:安鲜红来源:《名作欣赏·中旬刊》2009年第09期关键词:劳伦斯宗教信仰和谐摘要:劳伦斯受到反传统的生命哲学的影响,对新教中违反人性的灵肉分离的道德进行激烈的批判。
他大胆超越传统的束缚,尝试着从灵肉合一的性爱体验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中来构建个人的精神生活,从而走出一条超越传统宗教的人类灵魂解救的道路。
一、劳伦斯的宗教观“真正的宗教要求我们排除一切心灵的焦虑和思想的不安,以及一切灵魂的混乱和骚动。
”①这说明宗教在帮助调整人的心身关系,追求心灵的宽慰等精神生活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宗教的某些道德戒律影响世俗道德,并依靠它权威箴言的力量来影响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动,对人类文明进程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但人们对宗教产生的盲目崇拜,以及宗教中禁欲的一些道德规范,从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的思想,压抑了人的自然本性。
宗教虽然种类繁多,但基督教在西方社会处于垄断地位数千年。
随着现代化的深入,传统的思想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宗教信仰开始破裂。
人们不再接受同一伦理、宗教及其行为模式。
“西方现代文明的危机说到底是现代人的危机,是现代人的生存的危机。
这场危机的核心是信仰的断裂。
”②劳伦斯受到反传统的哲学家尼采、叔本华等生命哲学的影响,对曾经接受的基督教学说特别是新教中违反人性的道德进行激烈的批判。
他在《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一辩》中批判了新教破除了人与宇宙的和谐,压抑了自然人性,“从基督教始,到新教终,终于失去了与宇宙的一体,失去了肉体、性、情绪、激情与大地、太阳和星星的一体。
”③基督教历来推崇独身、贞洁和无性的道德态度极大地伤害了西方文化体系,从而在西方文化体系中,性与罪恶联系在一起,性爱和灵魂早就被割裂开来。
劳伦斯认为这些与现实生活脱节的道德“只能把人引向无底洞,引向虚无,引向空白”④。
劳伦斯否定了传统宗教所宣扬拯救人类的通途,他认为既然现在没有救世主,我们得依靠自己,依靠我们的圣灵去寻找灵魂解救之路。
《超越自我》读后感范文(精选9篇)
《超越自我》读后感范文(精选9篇)《超越自我》读后感范文(精选9篇)《超越自我》读后感1我通过阅读这本书,知道了成长是需要自己去奋斗的事情。
没有人可以帮助自己,没有人可以救援自己,急于求成更是在拔苗助长,对于成长没有一丝的好处,只能妨碍自己的成长,使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多走弯路而已。
超越自我,使自己做到最好,想自己做每一件事都能达到极致,同时,我们也需要用理智的目光看待每一种事物,用理性的思考去对待每一种事物。
这样,我们便不会变的鲁莽,而是更加的细心,对待事物也更加精心。
当然,当我们做到最好时,我们的潜力也在一点一点的被挖掘了出来,那时,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原来我自己是那么的棒,甚至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竟有如此大的潜力。
“超越自我”是一个平凡而不失伟大的实践性的真理,如果我们用自己的实践使这个真理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就会有更美好的人生,更幸福的人生,在为人处事中也可能多加了一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当然在实现真理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的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会明白更多成长中的道理和生活中的哲理。
让我们超越自我,让我们做到最好吧!祝福自己,祝福正在成长的我们。
《超越自我》读后感2作者在前言中开门见山地指出,“工作是人的一生最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工作你不仅可以赚取生活所需,而且还可以从中实现自己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此外,你的自信心、价值观和潜能也只有通过工作才能得以充分的肯定和发挥。
”这一点,让我对工作的重要意义有了重新认识。
超越自我,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是我们工作高绩效和生活高质量的重要保证。
日复一日的工作很容易令人的热情逐渐冷却,感到索然无味,甚至会对工作表现出浮躁的心态、对工作失去激情、敷衍应付,这样一种工作状态是很可怕的。
在读完《超越自我》这本书后,我深深的意识到了在任何时候、面对任何压力的情况下,都不能对工作失去热情与激情,要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
如何才能保持工作的热情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学习心得:超越人在宗教中的“自我异化”
学习心得:超越人在宗教中的“自我异化”宗教的本质在于人在“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
宗教的“神圣形象”是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本体”,对宗教的“虔诚的信仰”是通过确立、信仰和内化“神圣形象”而实现的。
人创造宗教,是为了从宗教的“神圣形象”中获得存在的“神圣”的意义;然而,只有从“神圣形象”中才能获得存在的意义,又只能是人在宗教中的“自我异化”。
在揭露人在“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的基础上,揭露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以新的哲学理念引领人类文明形态的变革,这是哲学作为“文明的活的灵魂”的生命力之所在。
宗教具有神秘性,但是,具有神秘性的宗教并不神秘。
这是因为,“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
人是哲学的奥秘,也是宗教的奥秘。
从人的存在出发去理解和阐释宗教,就是对宗教的哲学反思。
一、宗教的根源:人无法忍受无意义的生存“宗教根源于人跟动物的本质区别:动物没有宗教”。
人之所以创造宗教,是因为人无法忍受无意义的动物式的生存。
人是具有“自我意识”的存在,是“向死而生”的存在,是“寻求意义”的存在。
“有意义”的生命活动,超越了动物的本能的“生存”,构成了人类的特殊的“生活”。
“为何生存”和“如何生活”是人生的两大主题;追问“为何”和思考“如何”,就是寻求存在的“意义”。
“有意义”的生活才是人的存在,“无意义”的生存则是人生的否定。
因此,人之为人,就在于人无法忍受无意义的生存,总是向往和追求有意义的生活。
然而,对于具有“自我意识”和追求“生命意义”的每个生命个体来说,最具有挑战意义的却是人生苦短,命运多舛,理性有限,未来难卜。
无论“此岸世界”的人如何求索和奋争,个人的“命运”似乎并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生活的“意义”似乎并不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
因此,人又总是活在“没有获得自我”或“再度丧失自我”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之中。
正是这种困扰人的人生悖论,催生了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具有神秘感的基本方式——宗教。
超越苦难的读后感
超越苦难的读后感《超越苦难》读后感篇一读了《超越苦难》这本书,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许久后突然看到了一丝曙光,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苦难这玩意儿,就像个甩不掉的小尾巴,每个人的生活里都或多或少地拖着它。
书里讲了好多人的故事,那些故事就像一把把小锤子,一下下敲打着我的心。
我就想啊,人这一辈子怎么就这么多沟沟坎坎呢?比如说有个故事里的主人公,他经历了家庭的变故,亲人一个个离开,自己还生了一场大病,那简直就是掉进了生活的深渊。
我当时就寻思,要是搁我身上,我可能直接就躺平了,爱咋咋地吧。
但是人家没有啊,他就像一颗顽强的小草,被大石头压着还拼命往上长。
他从绝望的泥潭里一点点挣扎出来,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这让我不禁想到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一段低谷期。
那时候我考试失利,感觉自己就像个失败者,整天垂头丧气的。
我爸妈怎么劝我都没用,我就觉得我的世界都是灰色的。
和书里的人比起来,我这算啥呀?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我就这么在自怨自艾里浪费了好多时间。
从这本书里我明白了,苦难它就像一阵狂风,你要是害怕,就只能被它吹得东倒西歪;你要是勇敢地站起来,迎着它走,虽然会很艰难,但总有一天能走出它的势力范围。
这就好比爬山,苦难是那陡峭的山路,你不往上爬,就永远只能在山脚下望着山顶干瞪眼。
可是话又说回来,超越苦难哪有那么容易呢?我有时候也在想,是不是有些人就是运气好,没经历太多苦难呢?但再仔细一琢磨,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言之隐,只是没表现出来罢了。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这本书就像一位严厉又贴心的老师,在我脑袋上敲了一下,告诉我别总是抱怨生活的苦。
要想办法把这苦变成甜,把苦难当成是生活给我们的特殊礼物,虽然这个礼物有点沉重,但打开之后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我觉得我得向书里的那些人学习,在面对苦难的时候,把腰杆挺直了,告诉苦难:“你别想把我打倒,我可是打不死的小强!”《超越苦难》读后感篇二《超越苦难》这本书啊,我读完之后,那感受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的。
读《超越意识》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超越意识》有感_读后感_模板超越无处不在------读《超越意识》有感读了《超越意识》给我的第一感触就是”超越”是人的最重要的特质。
”超越自我”“超越梦想”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如果静下心来,慢慢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一定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超越是无所不在的。
可是,有时候,我们也会常常忽略他,如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敢勇敢面对而选择了退缩。
那如何实现”超越”?在失落中寻意义记得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由于数学老师请长期病假,一学期下来,数学老师换了四位,我们班的数学成绩可想而知,那是一落千丈(当然我也不例外)。
当时的我很失落,心想我怎么这么倒霉分在这个班,成绩退步爸妈也不会怪我,因为不是我的错那是老师换得太多了,每当碰到数学难题时也懒得问老师,得过且过。
但自从陈老师来了之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陈老师接手我们的第一天,就告诉我们他的带班经历,并说自己有信心带好我们班,也相信我们能学好数学,并明确提出对我们的要求。
听着老师自信的话我兴奋、惊喜、期待着,暗自对自己说:”我能行”.陈老师反复强调学习的方法并帮助我们建立自信、勇敢、不惧困难的品质。
从另一个方面讲其实就激发了我们的”超越意识”,正如《超越意识》书中所说的人是世界上最奇异的存在----超越性的存在。
人类超越了自然而然的”世界”,超越了自然而然的”生命”,于是成为”万物之灵”-----超越性的存在。
人类作为”万物之灵”,是有”意识”的存在。
……因而又能够”超越”自己的狭隘的、有限的存在,在自己的”意识世界”是为自己创造无限广阔、无限丰富、无限发展的”世界”,给自己构成理想性的、真善美相统一的”世界”,这就是人的”超越意识”.人是寻求意义的存在。
意义大于人的存在。
人总是为寻求意义而生活,人总是为失落意义而焦虑。
人的意识的超越性,在于它总是超越”存在”而创造”意义”,从而使人”生活”在自己所创造的”意义世界”之中。
我想,”超越”其实是一种不满足现状,追求生活意义的一种活动,一些人急于”自我实现”而又惟恐”活得太累”,这大概是很难办到的。
韦伯《中国的宗教》之读观后感(优秀篇)
韦伯《中国的宗教》之读观后感韦伯《中国的宗教》之读观后感关于马克斯·韦伯在《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中谈的并不仅仅只是中国的宗教现象问题,而如同一幅色彩斑澜的全景画,对中华帝国的社会结构、经济运行和文明特质进行了全面的展示。
这个帝国在经历了历次传统的转换、民族的冲突、文化的融合之后,已经发展出了稳定的因应之道,无论是经济制度,还是社会组织方式,都表现出特有的条理性。
到了18世纪,这种稳定与条理,却与资本主义的欧洲的巨大转折形成对比,从而在后者心目中,形成一个停滞的帝国的印象,这便是韦伯从文献中获得的对中国的认识。
在一定程度上,中国的情况构成了对他在新教伦理命题中建立的多元因果关系的挑战,因为中国并不缺乏资本主义得以产生的一些要素,如理性克制的生活方式、理性的技术和经济手段,等等,但是,却最终未能产生现代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形式,因此,韦伯的中国研究的核心问题便成了“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资本主义?”。
在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结构、制度和技术等方面的特征之后,他认为,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这些“物质的”、具体的因素上,有利和不利的方面都存在,而决定性的影响来自精神因素,即儒教与道教的消极和传统的本质。
例如,他认为,与清教相比,儒教实际上是另一种理性主义的类型,顺应现世而非支配这个世界,培养中正平和的人格而没有因期待救赎而带来紧张性,因此,它在本质上很宽容,恪守传统,缺乏进行改革的动力。
这样,通过对中国的宗教信仰状况的分析,韦伯安然地回到了新教伦理命题的最根本的方面,即源于宗教理念的精神的驱动力如何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儒教与道教也好,还是印度教与佛教也好,都可以从这一角度来反证西方现代化过程的独特的精神因素。
从长期来看,韦伯的论断深深地影响了其后的研究者的问题意识。
例如,20世纪80年代,随着东亚经济的腾飞,人们开始热切地讨论儒家伦理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认为建立这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就构成了对韦伯的挑战。
佛道儒的宗教超越性问题
佛道儒的宗教超越性问题
关于佛道儒的宗教超越性问题
"超越性"问题不仅是宗教学、也是哲学上的一个重大基本问题.本文试图根据我们对"超越"的一般界定,对佛教、道教和"儒教"各自的超越方式进行了说明.佛教徒的超脱或者"超越"是一种对经验存在的超越,作为宗教的道教与作为哲学的道家之间存在着非常清楚的宗教超越与哲学超越的界线,而儒家则是哲学的超越,而非宗教的超越.
作者:黄玉顺HUANG Yu-shun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成都,610064 刊名: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2 4(2) 分类号:B91 关键词:佛道儒宗教超越性哲学超越性。
论宗教与哲学中的超越与信念
论宗教与哲学中的超越与信念论宗教与哲学中的超越与信念发布时间:20xx-1-17作者:黄玉顺[内容提要]本文提出:哲学的“先验”、“超验”与宗教的“超越”语出同源而相通,形成一个“超越谱带”。
超越问题的理论视域是个体性、先验性、存在性三大原则。
超越基于信念(其中理想性信念基于存在性信念);信念基于预设。
[关键词]宗教,哲学,超越,信念,预设宗教与哲学中有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如果不加以澄清,我们就无法透彻地理解宗教与哲学。
“超越”与“信念”以及“预设”的关系就是这样的根本性问题。
1.问题的提出(1)超越问题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是否具有“超越性”的问题,再次引起了中国哲学阐释者们的普遍关注。
这与另一个问题密切相关:儒学或“儒教”[1]究竟是不是一种宗教?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现代新儒家学者,愿意相信儒学确实是一种宗教,或者具有宗教精神。
[2]但是儒学与通常所见的宗教又确实具有一些显而易见的重要区别,于是近年人们较多地谈论所谓儒家的“内在超越”问题。
[3]他们认为西方宗教的超越是一种“外在超越”,即在人的存在之外去寻求一种超越性存在者,例如上帝;而中国的儒学也追求超越,但并不在人的存在之外去寻求这种超越性存在者,故而是一种“内在超越”。
这种意见是建立在这样一种逻辑的基础之上的:只要具有超越性的就是宗教或具有宗教性,因为只有宗教才有超越性;儒学具有超越性,因而儒学也是一种宗教,至少可以说具有宗教性或宗教精神。
本文的任务不在说明儒学究竟是否宗教,而在澄清:是否只有宗教才存在超越性问题?超越性的实质是什么?它的观念前提是什么?我们注意到,“超越”并不仅仅是宗教的专利,它与哲学的“超验”、“先验”问题直接相关:它们都是transcend一词及其一系列派生词的汉译,依其使用场合的不同,宗教上译为“超越”,而哲学上则通常译为“超验”、“先验”。
现今西方哲学研究者从先验哲学的角度讨论胡塞尔现象学的transzendental (先验论的)问题,而中国哲学研究者则从宗教精神的角度讨论儒学的“超越性”(thecharacteristicoftranscending)问题,他们往往自说自话,结果造成了一些理论混乱而不自知。
超越全书读后感
超越全书读后感《超越》是美国作家埃克哈特·托勒所著的一本心灵成长类图书,被誉为心灵成长领域的经典之作。
本书以深邃的话语和宏大的思想,引导着读者探寻内心的智慧和潜力。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于自我成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超越》这本书以一种哲学的口吻,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意义,思考了人类的内心深处。
它提出了“自我”的概念,通过对自我意识的觉悟与觉察,引导读者去寻找自我的真实与自由。
书中的主人公被描述成一个追寻自我意识的冒险家,他的旅程充满挑战和奇遇,但最终让他超越了自我的限制,找到了真正的自由。
在阅读这本书时,我受益良多,对于个人成长和自我认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托勒在书中阐述了“自我”的概念,强调了人们对于意识和存在的重要性。
在繁忙的生活中,人们往往忽视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迷失在物质的追求中。
托勒通过书中的主人公,提醒我们要意识到自我存在的重要性,关注内心的需求和渴望。
其次,书中的主人公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实现了个人的成长与超越。
他学会了倾听他人的需要,放下自己的固执和偏见。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人们常常陷入自我的困境中,无法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从而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超越。
除此之外,《超越》还阐释了自由的概念。
书中主人公通过自我觉醒和内心的探索,最终找到了自我真正的自由。
这种自由不仅仅是指物质层面的束缚,更是指内心的解放和真实的自我表达。
书中的引导让我思考了自己所追求的自由,并提醒我要寻找属于自己的自由之路。
总结而言,读完《超越》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我成长的重要性。
通过对内心的探索和与他人的互动,我们可以超越自我的限制,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和意义。
这本书以其深邃的思想和言简意赅的表达,让我重新审视了生活的本质,并启发我进一步思考关于自我成长的问题。
我相信,只有通过深入探索和超越,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个人成长和自由。
自我超越读后感(精选11篇)
自我超越读后感(精选11篇)自我超越读后感篇1把书本翻开来,这么写着:「我们最强的对手不一定是别人,而可能是我们自己!在超越别人之前,先得超越自己!」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如果无法突破重围,朝外踏出一步,那更别说是战胜敌手了,连打倒心魔都有困难。
这个世界是不等人的,它残酷得甚至不能给予失败者一点同情心,作者也提到:「一组人出秘密战斗任务时,如果其中一个不幸受伤而无法继续前进,为了怕他被俘之后洩露军机,造成整个行动的失败,领导者可能不得不将那人灭口。
」谁希望受伤?谁希望失足?谁又能责怪他受伤与失足?只能怪命运!而命运常常是残酷的!古人告诉我们不汲汲于富贵,但现实社会真的能这样吗?失败为成功之母,这句话似乎也已经耳熟能详了,不过,还是有无数的人害怕失败,或者,经歷挫败后便一蹶不振,甚至选择结束生命一了百了,此种作法是越来越「普遍」,可是我不明白,为何不冷静一下下,有再大的难关,天都不曾塌下来过啊?我想,如果再给他们一次重生的机会,绝对不会是这样的结果。
即使后悔莫及,但是人的一生又能重来吗?刘墉先生也在偶然的机会下对他的儿子说:「在我们的生命中,不总是风和日丽的,但是有些人在凄风苦雨裡,却能咀嚼出另外一种美,也只有这种人最经得起打击,也才称得上懂得人生的情趣。
」所以,千万不要让自己后悔,无法克服难题,就是因为无法超越自己,而面对挫折时,我都这样提醒自己─「关关难过关关过」!其中製砚师傅有说:「其实这世上的每一块石头都很美,即使不适合做砚台,也各有特色,耐人赏玩。
」这句话验证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做砚与做人」是我最喜欢的一篇,带给我很大的启示,它告诉了我:「万丈高楼平地起,凡事起头难,根基要扎实、要稳固。
」砚石何尝不像人,无论表面怎么拙陋,经过琢磨,都会显现美丽的纹理,像是雕砚先修底,多么细緻的花纹与藻饰,都要由那基础的地方开始。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觉得父母亲给我的压力是沉重的负担,压得我快不堪负荷,但也因为这些压力将我推进,才能使我的步伐比别人快些。
超越的心得体会(汇总24篇)
超越的心得体会(汇总24篇)超越奉献心得体会超越奉献是指在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之间,选择以团体利益为先来主动奉献自己,积极为集体做贡献的一种行为方式。
奉献可以说是每个人都拥有的美德,但超越奉献则需要勇气和毅力,需要我们克服个人利益的诱惑,将团体利益放在第一位。
我在实践中体会到了超越奉献的重要性和意义,下面将为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超越自我,追求协作。
从小到大,我们都被灌输着“自我中心”的观念,认为自己是最重要的。
但当我们涉及到集体利益的时候,单纯的个人利益很难满足团队的需要。
超越奉献,就需要我们将自我放在后面,将团队的需要视为最重要的,用心去服务他人,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协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可以通过协作来达成共同的目标,这需要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并在协作中寻求交流和合作,从而达成团队的胜利。
第三段:奉献精神,推动共同前进。
无论是在家庭、学校、公司还是社会,奉献精神都是十分宝贵和重要的。
奉献和付出可以带来很多喜悦和满足感,同时也能够推动团队共同前进。
在工作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和职责,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发扬奉献精神,那么工作效能就会更高,任务完成得也更加协调和顺利。
在社会生活中,奉献精神也可以通过志愿者、捐款、捐物等形式展现,从而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让社会更加美好。
第四段:勇于承担责任,迎难而上。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是难以避免的。
这时候,超越奉献就需要我们勇于承担责任,迎难而上。
不论是个人还是团队,只有勇于承担责任,积极面对问题,才能够不断成长。
当我们超越个人利益,将团队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时候,就会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去面对困难,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第五段:结语。
总的来说,超越奉献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行为方式,可以带来很多积极的影响,同时也能够让我们更加成熟和成长。
在超越奉献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克服自己的个人利益,尝试去协作、积极地服务他人,从而达成团队的利益。
人的宗教读后感
《自由在高处》读后感《人的宗教》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书籍。
作者张丽珊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思考,探讨了人类宗教信仰的本质、起源和发展过程。
读完这本书,我对于宗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被作者的思考方式和写作风格所吸引。
《人的宗教》一书中有很多经典的语句,以下是其中一些的解读:“宗教是人类精神的永恒追求。
”这句话强调了宗教对于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这些困境可能会让我们感到迷茫、无助和失落。
而宗教作为一种信仰和精神寄托,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内心的压力和焦虑,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信仰是心灵的归宿。
”这句话表达了信仰对于心灵的重要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忙碌于工作和物质生活,忽略了内心深处的需求和渴望。
而宗教作为一种信仰体系,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内在的精神支撑和安慰,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安顿和满足。
“宗教是一种生活方式。
”这句话表明了宗教不仅仅是一种信仰体系,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宗教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思想和态度。
通过参与宗教活动和实践,我们可以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互助。
“信仰是生命的源泉。
”这句话强调了信仰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而这些困难可能会让我们感到疲惫、无力甚至绝望。
但是,当我们有了坚定的信仰和目标时,我们就能够重新获得力量和勇气,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和挑战。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
”这句话表明了宗教不仅仅是信仰体系,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宗教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这些文化和传统不仅反映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也构成了人类文明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和理解不同的宗教文化和传统,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本书的主题是关于宗教信仰的,但作者并没有过多地涉及宗教教义或神学理论,而是从历史和文化角度出发,探讨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宗教信仰特点和演变历程。
哲学思想知识:自我与超越——哲学思考的宗教反思
哲学思想知识:自我与超越——哲学思考的
宗教反思
自我与超越——哲学思考的宗教反思
哲学是一门深奥而又追求真理的学问,而真理则是人类追求的终
极目标。
而在哲学思考中,自我与超越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矛盾,也是
一个问题的源头。
自我是指个人的主观意识和存在状态,是与众不同的,是独特的。
而超越则强调超越自我的存在状态,或强调对真理的搜索与追求。
在
这两个方面,自我和超越是一体的,是人类追求终极目标的两种不同
的方向。
然而,在宗教信仰中,个人的自我和现实世界被认为是不可或缺的,而神的存在则被看作是超越自我的存在状态。
在宗教信仰中,人
们相信神是超越世俗的存在,可以超越世俗的束缚,帮助人们摆脱苦
难和痛苦,通过信仰和祷告实现心灵的安慰和慰藉。
然而,尽管宗教信仰强调超越的存在状态,却也不可避免地让人陷入自我中。
在宗教信仰中,个人的信仰和经验,往往使人们忽视他人的不同信仰和经验,没有关注社会公正、平等和友爱的要求。
这就使得宗教信仰和人类发展之间出现了矛盾。
所以,我们在哲学思考中,需要把握好自我与超越的平衡点。
我们需要超越自我的存在状态,去看待其他人的信仰和经验,以此来增进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同时也需要保护和维护自己的自我。
哲学思考中,自我和超越的平衡点应该是信仰和知识的结合,这也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需要的。
总之,在哲学思考中,自我与超越不应该成为问题的源头,而应该成为一个复杂的关系网,需要我们在这个关系网中找到平衡点,才能在个人和社会中实现和谐和平。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发挥哲学思考的力量,为人类的幸福和福祉做出贡献。
2024年中外名著读后感范本(2篇)
2024年中外名著读后感范本在与世隔绝的马孔多里,浓缩着一个世界,浓缩着世界上的各类人,也浓缩着世上所有的孤独。
在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里的所有角色,像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但更像是空虚无比的灵魂。
我在读这本书的同时,从里面的人物的性格中,读出了我们一生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孤独。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一位屡经失败,却又百折不挠的科学家,总是拥有着无尽的幻想和无穷的毅力。
他身上映射着所有的科学先驱者的影子,狂热和冷淡,鲁莽和沉着,探知的欲望和放弃的意念,各类矛盾的品格在他的身上一一体现。
他试图用磁铁挖掘黄金,试图将望远镜作为武器,试图把水银冶炼成金子。
他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多少人的理解,乃至于朝夕相处的妻子乌尔苏拉也排斥他的所作所为。
可是当他揭破了生命的所有谜底时,他却被当作疯子,被捆绑在栗树树干上,被迅速地遗忘。
昔日的炼金梦想在看透生命的他的眼里已成虚无,他只能忍受着生与死之间横亘的痛苦——无尽的孤独。
马尔克斯似乎在用这个,表达着对所有的开拓者的深深的同情。
至于乌尔苏拉则是一位任劳任怨的劳动者。
在那个时不时闹得天翻地覆的家中,她永远是这个家庭的经济支柱和精神支柱。
她从没有唱歌的乐趣,也没有游玩的雅致,各种劳动如同拼图一般拼凑出她那紧凑而又孤独异常的一生。
她无处不在。
她的身影出现在家具的迷幻倒影中,出现在朴实无华的天地中,出现在糖果小作坊的喧嚣声里。
她又虚无缥缈,就像是来到人间通过劳动来赎罪的亡灵。
到最后,伴随着她的死亡,她的名字也被丢到了记忆的深渊之中。
作者写出她冗长的一生,同时也是对哥伦比亚所有孤独的劳动着的赞歌。
至于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这位最为孤独的前行者,一生发动了三十二大大小小的起义,却又为了重归原先的生活毁掉了自己创造的战争成果。
他逃过十四次暗杀、七十三次伏击和一次枪决,官至革命军总司令,却只换来了一条以他名字命名的马孔多街道。
他的一生如飓风般浩荡壮烈,又如死水般宁静孤独。
《超越宗教》读后感
《超越宗教》读后感以下是关于《超越宗教》读后感,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超越宗教》读后感——超越宗教,追求精神性一直以来,都把身、心、灵三位一体的概念记在心上,只是对于心与灵的区别没能特别清晰。
看完《超越宗教》之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心”意指精神,“灵”则是灵魂。
精神涉及高度,是一个向外、向上探索的过程;而灵魂则涉及深度,是一个向内、向下探索的过程。
超越宗教,是指宗教不是对于精神性追求的全部,而只是其中的一条途径,并且只适合于一部分人。
对精神性的追求应该包含对精神和灵魂的两方面探索,要有一个“上天入地”的精神:努力让精神达到一个高度,让灵魂达到一个深度。
而后者更加重要,因为,人们往往会忽略深度的重要性。
书中的一个神话给了我巨大的震撼:人的神性是生来就有的,上帝为了让人类找不到原本属于自己的神性,就把它放在人的内心深处。
他觉得,如果放在高山、河流中,人们总有一·天会学会跋山涉水,总有一天能够寻找到,而只有放在人类的内心最深处,就可能永远不会被找到。
因为,自视甚高的人类未曾想过也不可能想到要向自己的内心深处探索,从而发掘出自己的神性。
读完这个神话,我不免感到深深的羞愧。
这不只是一个神话,它揭示出了人的本性,也是一直以来我们所忽略的一部分人性。
人的力量很强大,只要认定目标,就能很好地完成探索。
但最讽刺的就是,我们从未意识到向内探索也是一条路,而且会比向外探索之路有更大的收获。
书中所提的追求精神性的途径中,大自然这一途径我深有体会。
读到这一章节时,我不禁回忆起去年的秦皇岛之行。
记得最令我感动的是早晨起来后所看到的场景:天朦朦亮,周围的山耸立着,水很清、很蓝,山水像蒙上了一层薄纱,柔和极了!从未感受过自然竟是这样的美,很生动,很纯粹,这是在城市中很难见到的。
当时我感到一切都处于祥和之中,包括我自己。
现在想想,当时的感受或许就叫高峰体验吧。
看了《超越宗教》,对精神性有了更多的思考。
文化苦旅读后感(15篇)
Only those who respect themselves are more courageous to shrink themselves.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文化苦旅读后感(15篇)文化苦旅读后感1首次接触《文化苦旅》,并不是整本书,而是选入中学教材的那篇《道士塔》。
还记得那堂课,全班空前的寂静。
曾久久地盯着这首诗:“我好恨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阳森幽暗的古堡晨光微露的旷野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离开如云的战阵决胜负于城下。
“看一遍,泪水朦胧;再看一遍,伏案痛哭;细读全文,欲哭无泪。
剩下的是内心久久的伤痛,然后就是一片空白,是惨白!那不是文化掠夺,根本就是拱手让人啊。
我好恨,跟着先生一起恨,跟着那么多学者一起恨。
但是,恨什么呢?恨无情的历史无法重写?只有叹息……文化苦旅读后感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化苦旅》就是这样一本好书,当我读到这本书时,便沉醉在了泱泱历史的方则中,眼前浮现出了种种黑白相间的画面,大江南北在文字中异彩纷呈。
书很厚,拿到之后颇有充实感。
我与文字一起去阅天地、览神州。
里面有一篇__,让我印象颇深,它讲述了一个大清的罪人,他的.无知促使他用中国文物换来了几头牛,无价之宝只值几头牛?想止于此,我是多么想去阻止他,可惜我回不到从前。
无知是多么可怕啊!它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
再说,若他有爱国之情,哪怕只有一点点,也会拒绝的。
《文化苦旅》让我畅游了一遍中国,明白了一个国家的伟大,感受了一个国家的风情,也懂得了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一切。
这样,即使废墟也能放射光彩,我们要永远保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让平凡的一天也精彩。
想想平时,我总是无味的过日子,自从读了《文化苦旅》,我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仔细地观看世界,发现每一天都与众不同,生活也因此快乐起来。
《文化苦旅》让我收益匪浅,我希望大家都读一读。
利用闲暇之余我便会静下心来体会翻阅散文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越宗教》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超越宗教》读后感——超越宗教,追求精神性一直以来,都把身、心、灵三位一体的概念记在心上,只是对于心与灵的区别没能特别清晰。
看完《超越宗教》之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心”意指精神,“灵”则是灵魂。
精神涉及高度,是一个向外、向上探索的过程;而灵魂则涉及深度,是一个向内、向下探索的过程。
超越宗教,是指宗教不是对于精神性追求的全部,而只是其中的一条途径,并且只适合于一部分人。
对精神性的追求应该包含对精神和灵魂的两方面探索,要有一个”上天入地”的精神:努力让精神达到一个高度,让灵魂达到一个深度。
而后者更加重要,因为,人们往往会忽略深度的重要性。
书中的一个神话给了我巨大的震撼:人的神性是生来就有的,上帝为了让人类找不到原本属于自己的神性,就把它放在人的内心深处。
他觉得,如果放在高山、河流中,人们总有一天会学会跋山涉水,总有一天能够寻找到,而只有放在人类的内心最深处,就可能永远不会被找到。
因为,自视甚高的人类未曾想过也不可能想到要向自己的内心深处探索,从而发掘出自己的神性。
读完这个神话,我不免感到深深的羞愧。
这不只是一个神话,它揭示出了人的本性,也是一直以来我们所忽略的一部分人性。
人的力量很强大,只要认定目标,就能很好地完成探索。
但最讽刺的就是,我们从未意识到向内探索也是一条路,而且会比向外探索之路有更大的收获。
书中所提的追求精神性的途径中,大自然这一途径我深有体会。
读到这一章节时,我不禁回忆起去年的秦皇岛之行。
记得最令我感动的是早晨起来后所看到的场景:天朦朦亮,周围的山耸立着,水很清、很蓝,山水像蒙上了一层薄纱,柔和极了!从未感受过自然竟是这样的美,很生动,很纯粹,这是在城市中很难见到的。
当时我感到一切都处于祥和之中,包括我自己。
现在想想,当时的感受或许就叫高峰体验吧。
看了《超越宗教》,对精神性有了更多的思考。
意识到要向内探索本身就是一个成功的大跨越,有勇气开始自我探索更是另一个大成功,而自我探索的路是无尽的,穷尽一生都很难完成。
探索这条路的乐趣并不在于完成自我探索这一结果,而是享受探索路上所经历的种种。
享受探索路上的艰难困苦,享受探索路上的柳暗花明,享受探索路上的点点进步,都是很美的。
读《中学历史教学法》有感高一历史组史晓旭工作一年有余,在这期间里我不断地思考:教给学生什么,只是单纯的书本知识?新课改下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应试教育如何结合?这个寒假我读了叶小兵教授的《中学历史教学法》一书。
他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视界,睿智的语言,给我上了一堂关于教师成长的专业课,开拓了我的视野,也解决了我专业发展成长中的很多问题,感触颇深。
一、历史教学是什么——是职业、是事业、是生命历史教学是什么?职业乎?事业乎?生命乎?对于大多历史教师来说,历史教学首先是谋生的职业。
作为一个社会人,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
历史教师和其他职业一样,都是人们谋生的手段。
但”教书绝不只为稻梁谋”,在从事这个职业的过程中,我们会与很多专业问题碰撞。
只有积极地面对这些问题,潜心于深刻的阅读与思考,才会收获荣誉,收获地位,由此才能体会到教师职业的成就感和神圣感,在这个基础上才会致力于历史教育事业。
这个时候,我们对历史教学的认识已经从职业上升到事业阶段。
这个阶段还是从功利的角度去看待历史教学。
如果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我们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成为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
当我们的教学技能非常精湛了以后,又该出现新的追求。
将跳出传统的枷锁,在历史教学海洋中”苦修”、”遨游”,深刻体味着经典之精髓和学术之精粹,才能做到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
对历史教学由平淡到热爱乃至珍爱,将自身自然地融入历史教学中。
此时,又达到了人生的另一境界,即将历史教学视为自己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
钱穆在《中国历史精神》中说:”历史便是人生,历史是我们全部的人生,就是全部人生的经验。
”又说:”历史是一种经验,是一个生命。
更透彻一点讲,历史就是我们的生命。
”是的,历史本身就是我们人类共同的生命,只有把历史教学视作我们生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们才能真心去呵护它,珍惜它,发扬它,我们的历史教学才会时时焕发出人性的光辉,生命的色彩,理性的灵光。
二、历史教学为什么——为书、为史、为学生历史教学为什么?为书乎?为史乎?为学生乎?对于所有的老师来说,在教学之初,一般都认为教材是开展教学最根本的依据,学生要掌握的一切都囊括在教材中。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教学观念的变化,以及历史学本身的发展变化,面对高考试题中频频出现挑战教材、挑战我们原有历史认识的题目,我们逐渐意识到教材并不是教师教学的唯一依据。
教材是静态的,而我们面对的是有生命活力的学生。
教师不应囿于教材,”唯教材是上”,教师要学会开发教材。
如何开发教材?最关键的是要回到历史中去重新审视历史。
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阅读大量史学原著,并且带着如何理解教材的角度进行深入的挖掘,把历史教学的着眼点转向客观的历史本体,努力要教给学生真实客观的历史知识。
翻开浩繁的历史画卷,崇高与卑劣共存,壮美与丑陋同生,中学生由于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发展尚不成熟,他们的人文素养还在形成时期,审美心理结构不太稳定,因而对同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看法、认识会产生迥然不同的观念和反应,有时甚至出现很大偏差。
因此历史教学过程不仅是历史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历史意识的培养和历史思维的训练过程,即人文素养积淀的过程。
历史教学应借助历史长河中丰富多彩的人物、事件、图片等媒介来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激发他们的感知力、想象力、思考力、创造力,从而释放出感情的力量、智慧的力量、道德的力量,释放出自我实现的力量,提升人文素养。
三、历史教学怎么教——到位、到形、到神韵历史教学怎么教?到位乎?到形乎?到神韵乎?刚开始执教时,我的课堂教学一般主要关注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来分析教材,理清教材的思路,并正确区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熟悉地掌握教材的逻辑结构来设计教案和教学流程。
在教学方法上自然以讲授为主,运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丰富多彩的历史内容来吸引学生。
这一层次可谓基本到位。
但随着”以学生发展为本” 理念的日渐深入人心,就要从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尤其注意课堂中和学生的交往互动。
正如书中所说:教师的任务不是约束学生,而是为学生提供自由的空间,引导学生学会自由地思考和自觉地自我约束。
在日常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就会采用讨论、专题探究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积极创造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
这一层次可谓基本到形。
在一次次”灵感”的冲击和一次次的”顿悟”后,在教学过程中会形成”一课一灵魂”的理念,即主张课堂教学要突出真正的历史”灵魂”.在此基础上提倡学生真正的”神动”而非缺失灵魂的”声动”、”形动”、”群动”,如此才可谓是”多元互动”.可见,历史教师的教学艺术发展,犹如庄子笔下的”庖丁解牛”,经历”族庖、良庖、道庖”,由技进乎道的三重境界。
以上只是我拜读本书以及教学过程中所获得的一些片段感悟,更多的是前辈们的经验总结。
作为一名刚刚踏上历史教学岗位的新教师来说,远没有达到上述历史教学的多重境界。
但是”我思故我在”,在我的教学历程中,我会一直秉持这样的态度去思考,去探索,去追求历史教学更高的真谛!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000字这本书看完好几天了,那感觉就像是有一团说不清是什么的东西一直堵在心里,很想找人和自己探讨,很想让它澄清。
书里面的经典情节很多很多,那里面展示的很多,我不能一一的重复,就这样借着几个点,简单的说几句好了,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是作者笔下的当时的那些建筑,那些奢华的象征权力的教堂,人们还不知道可以拥有自己的思想,以及为了自己的愿望可以做什么事情,一切都假借神圣的宗教,一切都假借神圣的教堂来展现,展现建筑家的审美观,也就是个人的才华,或者展示自己的能力,我想那时的人们,把人性深深地埋在一件神圣的宗教的外衣下面,典型的人物就是副主教--克洛德。
从那许多的错综复杂的毫无章法的建筑群,我们不难看出,当时人们的内心是怎样的压抑,怎样狂躁,那些像雨后春笋一般从地下冒出来的教堂的尖顶,正是人们扭曲的灵魂在对着苍天做这无声的哀号!教堂里面是那么的阴森恐怖,这让人联想到在宗教的遮拦下,当时社会是怎样的肮脏和败坏,真善美的宗教和利用宗教制造血腥事件,形成了强烈的感官刺激。
通篇都是在这样的对照下进行的,让人的心灵深刻的体会出迷茫,困惑,和不安,如果有一把利剑,你会尽你的全力去刺破那层蒙在社会上空的阴云,那阴云是邪恶的,你对它充满了愤怒和鄙视,就像书里面的那些流浪汉们对待社会的疯狂的报复。
可是你不能,因为如果你想刺痛那些邪恶,你就先要将代表着真善美的上帝打倒在地,那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啊!还有比人丧失本性更悲哀的么!印象深刻的是这样的几个人物,代表美丽善良的姑娘--爱斯梅拉达。
她不仅有迷人的外貌,更有一颗纯真善良的心灵,从她对待那只山羊,救下那个落魄的诗人,对于伤害过自己的卡齐莫多,送上的水和怜悯,对待爱情的牺牲,等,我们看到她是美丽的,她的身上心灵上没有污垢,她是没有被污染的。
可是,这样的天使一样的姑娘,受到的是怎么样的对待呢?流浪,在最肮脏的环境里面生活,被所谓的上流社会排斥和嘲讽,被玩弄,被抛弃,被诬陷,被威胁,最后,作了彻底的牺牲。
书中描写了一个那样的社会,和在那个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人物的状态,麻木的如那个弗比斯,最底层的如老鼠洞里的那几个隐修女,疯狂的副主教,还有尽全力反抗的最丑陋的卡齐莫多,副主教和卡齐莫多形成了人性上的鲜明对比,同样爱上了美丽的姑娘,同样的遭到了拒绝,他们的爱都是那么的热烈,那么的诚挚,可是,一个是占有,一个是奉献,已占有为目的的,当目的无法达到的时候,他想到的是毁灭,毁灭别人;以奉献为目的的,当无法奉献的时候,想到的也是毁灭,毁灭自己。
我想这也就是世界名著的真正魅力所在,他让人看到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他深刻的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一些活动,无论放在什么时候,什么社会,人的共性是始终存在的,对美好的向往,对美好的追求,对美好的赞美,人是一个天使和魔鬼的综合体,人和人的经历没有相同的,也就是说,社会本身就不可能让所有人享受到同等的待遇,这种不一样的待遇,让多少人的内心失去了平衡,失去了对美好的追求阿!林林总总的肮脏的巧取豪夺,充斥着我们的眼睛,振荡着我们心灵,我们该怎么办?我想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海,是深不可测的。
海底,很少有人去过。
有人说,海底有两万里。
为什么呢?因为,曾经有一个神秘的人探索过海底的每一个地方。
他触摸过海底坚硬的岩石,研究过海底的每一种鱼类。
他也曾经漫步过海底平原,在海底森林中打过猎,在海底珊瑚王国中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