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七所高校跻身亚洲前十_具体怎么回事
20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揭晓名单)
20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揭晓名单)20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今日,世界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QS)发布2024QS世界大学排名,首次将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指标纳入排名体系。
据介绍,本次排名覆盖来自104个高等教育系统的1500所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连续第12年蝉联第一,剑桥大学位居全球第2,牛津大学较去年提升一位,排名全球第3。
北京大学是中国大陆高校中唯一一所位于全球前20的院校,排名全球第17位。
具体来看,中国大陆高校进入该榜数量位列全球第三,有71所高校上榜,仅次于美国(199所)和英国(91所)。
其中,北京大学全球排名17位,是亚洲排名第二高的院校,清华大学排名全球第25,是亚洲排名第三高的学校,亚洲排名最好的高校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位于全球第8。
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等,分列榜单第44、50、51、138、141、194、216名。
QS表示,尽管中国大陆还没有高校进入研究影响力的全球前十,但是其拥有的进入前50和前100的高校数量居于全球第一,分别是13所和18所。
并且这些高校排名都在不断提升,在拥有15所及以上进入排名的高等教育体系中,中国大陆高校的提升最为显著。
高考志愿选大学的技巧第一种:根据大学类别来选大学国内大学(含专科、民办)将近3000所,按办学性质可以分公办和民办两种,按大学实力可以分985高校、211高校、重点大学、普通院校等,按大学类别可以把大学分为理工、财经、师范、语言、医学、政法、农林及综合类大学。
我们可以根据大学类别快速找到报考大学范围,比如考生想学电子信息类大学,我们就可以把带“电子”和带“邮电”类大学归结起来,然后根据高考成绩在电子信息类高校中选出心仪大学即可,非常快捷。
第二种:根据喜欢专业来选大学有些考生比较看重大学名气,非211/985高校不上,有些考生比较重视专业,认为专业关系到就业关系到职业发展,学热门、就业率高的专业才是“硬道理”,因此选大学时我们可以根据喜欢专业来选择。
2014年QS亚洲大学排名公布 中国大陆仅北大进前十
2014年QS亚洲大学排名公布中国大陆仅北大进前十2014年05月13日 08:05来源:凤凰网教育184人参与42评论凤凰教育讯 QS亚洲大学排名(2014)发布,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上第一次位列榜首。
其后,韩国科学技术院在前十名学校中排名提升最大,连升四位排名第二。
首尔国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北京大学、浦项科技大学及东京大学分列三至十位。
尽管下滑三位至第八位,北京大学依旧是中国大陆的第一学府。
清华大学紧随其后,保持其第14的位置。
中国大陆的大学中提升最显著的是上海大学,在提升19个名次后位列第72位;南开大学(名列第50位)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名列第77位)分别提升了12和13个名次。
关于QS Quacquarelli Symonds自1990年以来,QS已建立起了世界领先的顶级职业与教育网路。
《QS世界大学排名》、QS创新性研究报告、活动、出版物及大学解决方案等的创立者为全球最优秀、最聪明的学生提供了了解、接触世界各大学的一种新鲜方式。
关于QS亚洲大学排名2009年首次发布,此后每年发布一次。
2014 排名2013 院校国家总得分1 2 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1002 6 韩国科学技术院韩国99.53 2 香港大学中国香港99.34 4 首尔大学韩国98.75 1 香港科技大学中国香港98.46 7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香港97.47 10 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97.38 5 北京大学中国96.39 7 浦项科技大学韩国96.110 9 东京大学日本95.911 12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香港95.112 10 京都大学日本94.713 15 大阪大学日本94.514 14 清华大学中国93.915 13 东京工业大学日本93.616 16 延世大学韩国92.717 21 成均馆大学韩国92.3 18= 19 高丽大学韩国92.1 18= 17 东北大学日本92.120 18 名古屋大学日本91.121 22 国立台湾大学中国台湾89.822 23 复旦大学中国88.723 24 北海道大学日本8724 20 九州大学日本85.925 26 中国科技大学中国85.126 29 南京大学中国83.327 25 香港理工大学中国香港83.228 27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81.3 29= 36 汉阳大学韩国80.8 29= 30 国立交通大学中国台湾80.831 28 浙江大学中国80.532 33 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80.433 31 国立清华大学中国台湾80.234 34 筑波大学日本7935 32 庆应义塾大学日本7836 37 国立成功大学中国台湾77.137 35 庆熙大学韩国76.138 38 印度理工学院德里校区印度74.539 40 梨花女子大学韩国72.840 42 玛希隆大学泰国72.741 39 印度理工学院孟买校区印度71.842 46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71.743 41 神户大学日本71.444 44 早稻田大学日本7145 43 香港浸会大学中国香港69.946 50 台北医学大学中国台湾69.347 47 广岛大学日本68.748 48 朱拉隆功大学泰国67.449 45 国立阳明大学中国台湾6750 62 南开大学中国66.751 54 国立台湾科技大学中国台湾66.552 51 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校区印度66.153 49 印度理工学院马德拉斯校区印度66 54= 52 西江大学韩国65.9 54= 55 中山大学中国65.9 56 57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马来西亚65.4 57= 61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马来西亚64 57= 56 西安交通大学中国6459 53 国立中央大学中国台湾63.760 58 印度理工学院卡哈拉格普尔校区印度63.661 59 东京医科齿科大学日本62.162 60 千叶大学日本61.1 63= 67 菲律宾大学菲律宾60.7 63= 70 武汉大学中国60.765 73 同济大学中国60.266 68 马来西亚理工大学马来西亚59.667 69 金泽大学日本59.5 68= 71 中央大学韩国59.3 68= 64 釜山大学韩国59.370 66 印度理工学院卢克里校区印度58.971 64 印度尼西亚大学印度尼西亚58.872 91 上海大学中国58.6 73= 75 韩国外国语大学韩国58.1 73= 63 国立中山大学中国台湾58.175 85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中国台湾57.776 72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马来西亚57.277 90 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57.178 82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56.8 79= 77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中国56.3 79= 88 北京理工大学中国56.3 81= 93 长庚大学中国台湾54.7 81= 80 德里大学印度54.7 81= 83 首尔市立大学韩国54.7 84 77 东南大学中国54.5 85= 77 庆北国立大学韩国54.3 85= 91 厦门大学中国54.387 97 全北国立大学韩国54.188 87 冈山大学日本53.989 95 国立中兴大学中国台湾53.390 74 大阪市立大学日本5391 99 韩国天主教大学韩国52.692 98 清迈大学泰国52.493 83 天津大学中国5294 94 东京首都大学日本51.895 89 印度理工学院瓜哈提校区印度51.4 96= 106 东国大学韩国51.3 96= 85 仁荷大学韩国51.3 96= 81 东京农工大学日本51.3 99= 117 华东理工大学中国51 99= 96 熊本大学日本51 101 108 全南国立大学韩国50.9 102 102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50.7 103= 124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50.5 103= 76 东京理科大学日本50.5 105 113 吉林大学中国50.2 106= - 巴基斯坦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巴基斯坦49.8 106= 112 山东大学中国49.8 108 104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49.6 109 128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49.5 110 101 长崎大学日本48.7 111 135 四川大学中国48.6 112 113 一桥大学日本48 113 121 忠南大学韩国47.2 114 103 亚洲大学韩国47115 109 马尼拉雅典耀大学菲律宾46.4 116 151-160 阿迦汗大学巴基斯坦46 117 100 横滨市立大学日本45.9 118 126 北京工业大学中国45.8 119= 116 国立政治大学中国台湾45.6 119= 121 埼玉大学日本45.6 119= 111 蔚山大学韩国45.6 122 110 新滹大学日本45.4 123= 133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中国台湾45.3 123= 119 真纳大学巴基斯坦45.3 125= 129 万隆理工学院印度尼西亚45.2 125= 129 大连理工大学中国45.2 127 145 艾尔朗加大学印度尼西亚45 128 115 岭南大学中国香港44.9 129 120 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巴基斯坦44.8 130 127 群马大学日本44.7 131= 143 加尔各答大学印度44.6 131= 140 孟买大学印度44.6 133 104 北京科技大学中国44.4 134= 118 翰林大学韩国44.1 134= 107 泰国国立法政大学泰国44.1 136 138 兰州大学中国43.5 137 121 大阪府立大学日本43.1 138 132 信州大学日本42.7 139 151-160 中南大学中国42.6 140 129 岐阜大学日本42.5 141 150 圣陶托马斯大学菲律宾42.4 142= - 贝拿勒斯印度教大学印度41.8 142= 135 建国大学韩国41.8 142= 146 宋卡王子大学泰国41.8 145= 151-160 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教大学马来西亚41.5 145= 133 加札马达大学印度尼西亚41.5 147 150 岭南大学韩国41.4 148 125 横滨国立大学日本41.1 149 142 东海大学日本41 150 139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40.8 151-160 151-160 德拉萨大学菲律宾0151-160 151-160 东华大学中国0 151-160 181-190 逢甲大学中国台湾0 151-160 135 鹿儿岛大学日本0 151-160 171-180 泰国农业大学泰国0 151-160 149 北里大学日本0 151-160 161-170 国防科技大学中国0 151-160 191-200 世宗大学韩国0 151-160 151-160 淑明女子大学韩国0 151-160 143 宫崎大学日本0 151-160 140 山口大学日本0 161-170 171-180 学习院大学日本0 161-170 148 庆尚大学韩国0 161-170 151-160 三重大学日本0 161-170 171-180 西北工业大学中国0 161-170 181-190 立命馆大学日本0 161-170 151-160 上智大学日本0 161-170 171-180 华南理工大学中国0 161-170 201-250 河内国家大学越南0 161-170 161-170 山形大学日本0 171-180 171-180 湖南大学中国0 171-180 151-160 仁济大学韩国0 171-180 161-170 孔敬大学泰国0 171-180 171-180 京都工艺纤维大学日本0 171-180 151-160 国立中正大学中国台湾0 171-180 161-170 御茶水女子大学日本0 171-180 - 旁遮普大学印度0 171-180 161-170 静冈大学日本0 171-180 147 丰田工业大学日本0 171-180 - 文莱大学文莱0 171-180 201-250 达卡大学孟加拉国0 181-190 161-170 北京化工大学中国0 181-190 161-170 忠北国力大学韩国0 181-190 171-180 国际基督教大学日本0 181-190 161-170 泰国国王科技大学泰国0 181-190 191-200 高知大学日本0 181-190 191-200 拉合尔管理科学大学巴基斯坦0 181-190 - 麦里普大学印度0181-190 201-250 立教大学日本0 181-190 181-190 中国电子科技大学中国0 191-200 201-25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0 191-200 191-200 重庆大学中国0 191-200 201-250 九州工业大学日本0 191-200 191-200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0 191-200 191-200 国立台湾海洋大学中国台湾0 191-200 171-180 佐贺大学日本0 191-200 181-190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0 191-200 181-190 苏州大学中国0 191-200 201-250 国油大学马来西亚0 191-200 301+ 越南胡志明市国立大学越南0 QS Quacquarelli Symonds 2004-2014 - 版权所有查看完整的前300排名请访问www.Top 。
亚洲大学qs排名
亚洲大学qs排名亚洲大学QS排名是衡量亚洲地区高等教育机构综合实力和声誉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世界大学排名体系中,QS (Quacquarelli Symonds)排名是最受认可和广泛引用的排名之一。
通过QS排名,我们可以了解亚洲大学的学术研究水平、师资力量、国际化程度以及学生和雇主对大学的认可程度等。
根据最新的亚洲大学QS排名,以下是亚洲地区排名前十的大学:1. 東京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是亚洲地区排名第一的大学。
作为日本最古老、最顶尖的综合性大学之一,东京大学在科研和学术领域具有卓越的声誉和实力。
2. 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日本):京都大学是一所位于日本京都市的国立大学,被誉为日本乃至整个亚洲最好的大学之一。
该校在科研、艺术与人文等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
3. 香港大学(中国香港):作为中国香港最具声誉的大学之一,香港大学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该校在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和教学都处于领先地位。
4. 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日本):九州大学是一所位于日本福冈市的国立大学,在科研和工程技术领域具有世界级水平。
5.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在中国教育界享有盛誉,也是著名的双一流大学之一。
该校在不同科研领域和专业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6. 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日本):作为日本历史悠久的国立大学,大阪大学在科学、医学、法律和经济学等领域都非常出色。
7.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工业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是一所位于日本东京市的国立大学,以其在工程和科学领域的研究而闻名。
8.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医科齐玛友大学(日本):作为日本最负盛名的医科大学之一,齐玛友大学一直以来都在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9. 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是日本中部地区最重要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在不同学科领域都有着世界级的研究实力。
10. 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市立大学(日本):作为日本大阪市的一所顶级大学,大阪市立大学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享有盛誉。
中国大学排名TOP10
中国大学排名TOP10中国的大学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其教学质量和研究成果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中国大学排名TOP10的大学被公认为该国最好的大学,并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处于领先地位。
以下是中国大学排名TOP10的大学名单及其特点和优势。
1. 清华大学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大学之一,清华大学以其世界一流的教学和研究声誉而闻名。
该校提供广泛的学科和专业,包括工程学、科学、管理学、法学和人文学科。
清华大学具有先进的研究设施和实验室,吸引了许多国内外优秀的学术人才。
2.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古老和最具声望的大学之一,北京大学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该校被认为是中国高等教育的象征,以其卓越的学术和研究成果而闻名。
北京大学拥有国际化的教学环境和优秀的师资队伍,吸引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
3. 复旦大学作为中国最具声望和影响力的大学之一,复旦大学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认可。
该校的教学和研究涵盖了广泛的学科领域,包括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
复旦大学以其卓越的学术成果和国际化的教育环境而闻名。
4. 上海交通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该校在工程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医学等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
上海交通大学拥有现代化的校园和研究设施,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
5. 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是中国一所历史悠久、知名度高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该校在理工科、医学和人文社科等领域具有卓越的实力和声誉。
中山大学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并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
6. 吉林大学作为中国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吉林大学在教学和研究领域具有深厚的力量。
该校擅长理工科、医学、人文社科和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吉林大学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7. 四川大学作为中国西南地区最重要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四川大学在教学和研究方面具有显著的实力。
该校的学科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理工科、医学、经济学和人文社科。
世界大学排行榜500强(完整版)
2022世界大学排行榜500强(完整版)中国哪些大学世界排名靠前根据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的世界大学排名(2022),排在第一位的也是清华大学,世界排名22位,亚洲高校第一。
前十强大学依次是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并列8)、中山大学(并列8)、华中科技大学(并列10)、南开大学(并列10)、武汉大学(并列10)。
根据QS大学排名,清华大学同样排在第一位,世界排名25位。
其余大学依次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
根据上海软科公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十强依次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并列4)、上海交通大学(并列4)、中山大学(并列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列6)、哈尔滨工业大学(并列8)、华中科技大学(并列8)、南京大学(并列8)、四川大学(并列8)、西安交通大学(并列8)。
2022QS世界大学排名2022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麻省理工大学(MIT)再度蝉联QS世界大学排名第一,自2012年该校获得世界第一后,已连续九年保持领先。
排名前10中,美国包揽前四,英国也有四所大学进入前10。
今年亚洲共有26所大学跻身排名前100,是QS17次发布全球大学排名以来上榜数量最多的一年,排名最高的是第11位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其次是南洋理工大学,排在第13名。
中国进入前100名的高校分别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在不久前也公布了2020年亚洲大学排名,其中中国高校首次包揽前两名,清华大学连续两年第一,北京大学位列第二。
世界十大名校排名*通过对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权威的、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大学四大排名榜——《QS世界大学排名》《USNews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排名》《THE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最新的排在前30名的样本分析,并以名气最高的QS为蓝本,按照同一权重进行打分,满分120(4__30)分,依据总分成绩再排前30强。
2023QS亚洲大学排名正式发布:中国大学上榜数量最多!北大位居榜首!新加坡表现亮眼!
2023QS亚洲大学排名正式发布:中国大学上榜数量最多!北大位居榜首!新加坡表现亮眼!2023QS亚洲大学排名正式发布:中国大学上榜数量最多!北大位居榜首!新加坡表现亮眼!2023QS亚洲大学排名正式发布:中国大学上榜数量最多!北大位居榜首!2023QS亚洲大学排名!中国大学表现亮眼,北大位居榜首!此前,全球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uacquarelliSymonds发布了2023版QS亚洲大学排名。
相信大家在留学申请的时候都非常在意自己的本科背景,因为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最终能申请到哪个层次的院校。
除了英美澳这些主流留学国家,不少同学也在关注日韩新加坡等亚洲地区的高等学府。
本次QS亚洲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共涉及11项指标,分别是:学术声誉指标(30%)雇主声誉指标(20%)师生比(10%)国际研究网络(10%)论文篇均引用率(10%)教员人均论文数(5%)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员数(5%)国际教员占比(2.5%)国际学生占比(2.5%)入境交换生比例(2.5%)出境交换生比例(2.5%)新榜出炉!快来看看你的母校或心仪院校的排名情况吧!榜单亮点本次亚洲地区大学排名涉及760所高校,为历年最多。
今年中国大陆高校上榜数量最多,有128所;其次是印度,有118所;日本有106所院校上榜。
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研究影响力指标表现优异,都各自有2所院校进入论文引用数量前五。
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高校的国际师生数量占比都很高。
马来西亚院校的国际学生数量也很多。
越南高校提升最大,55%院校排名都有所上升。
亚洲排名概览·首次进入亚洲前100的高校中,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排名最高,第44.·新加坡院校八年来首次未能获得本榜第一并未能称霸前三。
·在拥有10所以上院校进入排名的国家和地区中,韩国的前20所大学排名最为集中。
其一流大学韩国科学技术学院排名第八,近五年来排名最高。
·在学术声誉和雇主声誉指标中,日本有2所高校进入前5,东京大学在这两项指标中都名列前茅。
亚洲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 香港大学居首内地无缘前十
亚洲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香港大学居首内地无缘前十来源:新华网2010年05月26日00:59我来说两句(1)复制链接大中小日前,英国高等教育调查公司QS公布了“2010亚洲大学前200名最佳大学排行榜”。
中国高等学府今年均无缘排行榜前十:北京大学从去年的第十位下滑至第十二位,清华大学今年排名第十六位,较上一年微跌一位。
与去年的排行榜相比,排名前十的高校中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两年来稳居前四,其中香港大学蝉联排行榜第一;去年与北京大学并列第十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今年上升到第三位。
前20名日本高校占八根据报道,负责统筹这项调查的QS公司研究部主任梭特表示,排行榜是研究人员根据高校的研究、教学、国际化及毕业生就职情况等指标,再加上交换学生、师生比例、论文出版等细项进行的综合评比。
根据最新公布调查,纵观亚洲前20名大学,日本囊括8所居首,香港与韩国各4所,新加坡与中国各2所。
前10名最佳大学次序分别是:连续两年稳居榜首的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上升2位)、新加坡国立大学(上升7位)、香港中文大学(下跌2位)、东京大学(下跌2位)、国立首尔大学(上升2位)、大阪大学(下跌1位)、京都大学(下跌3位)、日本东北大学(上升4位)、名古屋大学(上升2位)。
第11到20名的排名是:东京工业大学(下跌2位)、北京大学(下跌2位)、韩国科学技术院(下跌5位)、韩国浦项科技大学(上升3位)、香港城市大学(上升3位)、中国清华大学(下跌1位)、九州岛大学(下跌2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下跌4位)、韩国延世大学(上升6位),筑波大学(下跌1位)。
内地高校国际化程度仍低有留学界业内人士认为,这样一份亚洲大学前200名最佳大学排行榜的公布结果,多少有点触目惊心。
启德留学欧亚教育中心助理总监刘全分析认为,在西方调查者的眼中,北大、清华与中国香港和日本等亚洲地区一流高校在师生比例、学术能力和国际化程度上的确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尤其在论文援引量及国际化程度上,北大、清华已被中国香港、日本等地高校远远抛在后头。
刚刚!2024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发布
刚刚!2024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发布2024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发布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发布2024年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大陆高校在全球排名呈整体上升趋势。
英国牛津大学连续第八年蝉联榜首,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紧随其后,分别是全球第二、三名。
全球前十名高校中,有三所来自英国,其余七所均来自美国。
2024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中国大陆有两所大学进入前20名,七所大学进入前100名,13所大学进入前200名。
其他中国大陆大学排名都有所上升。
清华大学继续领跑亚洲,位列全球第12名,同比提升四位,该校也是亚洲第一;北京大学位列第14名,同比上升三位。
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分别为第43、44、55、57、73名,分别同比上升9、11、12、17、22个位次。
中国香港仍然是世界顶尖大学最集中的地区之一,香港大学排名世界第35名,共有五所大学跻身世界前100名,六所大学进入世界前350名。
中国澳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澳门大学首次跻身世界前200强,排名世界第193名。
台湾大学依然保持在世界排名前200名以内,同比上升35名,排名并列152名。
中国台湾排名前十名的大学全部成功进入世界大学排名前600名。
进入世界排名前400名的中国大陆高校数量,从去年的18所大幅增加至今年的30所。
前1000名大学中,中国大陆共有86所大学上榜,是入榜高校数量排名第五的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高校的总体研究质量得分中位数提高了12.1分,包括引用影响力、研究实力、研究卓越和研究影响力,其中引用影响力的中位数(衡量平均研究质量的指标)提高5%。
“过去五年中,中国大陆高校在世界范围内进步最大,总平均分从2020年的35.5分上升到2024年的48.9分。
”泰晤士高等教育称,中国大陆高校所取得的成绩是由众多因素共同推动的,包括大学绩效表现的提高、今年世界大学排名方法论的调整、政府对于高等教育的财政支持、高校对国际化的承诺以及研究创新。
中国内地7所高校跻身全球大学200强
中国内地7所高校跻身全球大学200强
佚名
【期刊名称】《陕西教育(高教)》
【年(卷),期】2013(000)010
【摘要】根据英国知名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9月10日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大学排行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分列前三甲,中国内地7所高校跻身200强,而亚洲排名最高的是第24位的新加坡国立大学。
【总页数】2页(P32-3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兴通讯作为中国内地惟一通信制造企业跻身全球IT100强
2.中国内地5所高校跻身世界大学声誉排名百强
3.全球200所大学最新声誉排名公布清华、北大跻身50强
4.中兴通讯作为中国内地唯一通信制造企业跻身全球IT 100强
5.中国内地5所高校跻身世界大学声誉排名百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QS发布最新亚洲大学排名 82所中国大陆高校上榜
QS发布最新亚洲大学排名 82所中国大陆高校上榜
“中国作为世界高等教育的领军人,在科研、创新、教学、就业、人才培养、和国际化战略的所有核心方面位居亚洲领导地位,成就卓越,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长期广泛认可。
中国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扩大并深化教育体制的全面改革,给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积极鼓励中国大学走出去,开展更多带来重大全球影响的国际合作,吸引世界范围内最优秀的人才来华学习、实习、工作、创业,创建更多世界一流的大学和学科。
(新民晚报记者张炯强)。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报告发布——中国大陆7所高校进入世界百强
评价与管理Evaluation & Management第3期2019年9月Vol. 17 No.3Sep.2019•媒体报道•ts 界一強兀学和一席学科评们报告发芾——中国大陆7所高校进入世界百强22日获悉,在南昌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双一流”建设与评价论坛上“金平果排行榜”发布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报告》显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7校进入世界前100名.武大、华科大占据前200名前段位置。
此次报告发布了 5类共39个排行榜: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采用了目前最权威的、高水平的数据来源工具一一ESI.并且以新颖的评价理念设置了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目前排行榜最多的、最详尽的世界大学评价报告,不仅针对国家、高校,而且还评价了学科和指标排名在这次评价中,中国大陆的大学进入了排行榜前300强(著名一流大学)的有27所,其中有7所大学进入前100位(顶尖一流大学),即北京大学(第18位)、清华大学(第42位)、上海交通大学(第73位)、复旦大学(第75位)、浙江大学(第76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4 )和南京大学(93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分别位列125、143名,牢牢占据200名次的前段' 北京大学的位次在亚洲大学中排第一位.超过了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名校中国香港的大学进入排行榜前300强的有5所,屮国台湾的大学进入排行榜前300强的只有1所。
据悉,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邱均平教授团队是从2006年开始做世界大学评价的,这是第十一次发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报告》。
邱均平教授告诉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今年的报告不仅公布72018年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排行榜,还创新性地将科研情况与网络排名结合起来,公布了以“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声誉影响力”为四个一级指标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分指标排行榜,以及分22个学科的排行榜,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成效与发展状况。
7所中国大陆的高校进入世界大学排名前100
7所中国大陆的高校进入世界大学排名前1007所大陆的高校进入世界大学排名前100中国7所大陆高校入榜全球前100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发布了2023年世界大学排名的结果,今年有104个国家和地区的1799所大学上榜,比去年增加了137所,是此排名19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
英国牛津大学连续第七年蝉联榜首。
中国大陆再创记录,共有7所中国大陆的高校进入了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名,清华大学排名亚洲第一,同时也位列中国大陆第一,世界第16名,北京大学紧随其后,位列全球第17名。
其后,复旦大学排名51名,上海交通大学排名52名,浙江大学排名67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74名,南京大学排名95名。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南京大学首次跻身世界大学百强。
此外,南方科技大学排名166名,武汉科技大学排名173名,华中科技大学排名176名,四川大学排名196名。
全球前100的中国大陆的高校清华大学是中国大陆高校表现最好的高校(第16位),北京大学紧随其后,位列世界第17位。
再次力压UCLA、康奈尔大学等一众美国名校。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排名中,清华北大并列第16位。
北京大学全球第17名复旦大学(第51位)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第52位)排名均有所上升,进一步逼近世界50强。
浙江大学排名67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74名南京大学排名95名。
此外,中国香港上榜前100强的5所学校分别为: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
中国大陆高校继续稳步攀升,总平均分从三年前的 35.9 提高到 41.8。
根据喜欢专业来选大学有哪些考生比较看重大学名气,非211/985高校不上,有些考生比较重视专业,认为专业关系到就业关系到职业发展,学热门、就业率高的专业才是“硬道理”,因此选大学时我们可以根据喜欢专业来选择。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大学开设专业也是如此,各个专业实力也有强弱,所以上一所专业实力强的大学很重要。
比如我们想读临床医学专业,就可以根据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来选大学,临床医学实力评比中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的临床医学是A+,国内实力第一,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复旦大学是A档,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是A-档。
2011亚洲大学排行榜前20名
2011亚洲大学排行榜前20名1 香港科技大学2 香港大学3 新加坡国立大学4 东京大学5 香港中文大学6 国立首尔大学7 京都大学8 大阪大学9 东北大学(日本)10 东京工业大学11 韩国高等科技大学12 浦项科技大学(韩国)13 北京大学14 名古屋大学15 香港城市大学16 清华大学17 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18 延世大学(韩国)19 九州大学(日本)20 北海道大学[1]编辑本段榜单看点港7所大学打进200强这次排名,香港7所大学打进200强。
其中3所学校进入前5位。
2011年,香港科技大学取代了排名跌至第2位的香港大学,成为亚洲“一哥”,香港中文大学则微跌一级至第5位。
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日本东京大学则分列第3及第4位。
本次亚洲大学排行榜,香港的大学表现亮眼,超过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
创校短短20年的香港科技大学凭借教授论文发表数和交换生人数,今年首次击败百年老校香港大学,荣登至尊宝座。
参与调查的专家马丁英斯表示,香港的大学多以英语教学,国际化程度高,加上外国教职员及学生多,是获得高分的主因之一。
另外,香港的城市大学和理工大学各自保持去年的15位和30位不变。
浸会大学由去年的45位降至49位,岭南大学则由193位升至160位。
总体来说,上榜7所香港的大学排名较去年略有提升。
据分析,排名前50的大学中,百分之二十的学校校龄不足50年,这个数据正验证了地区经济实力更迭对高等学府发展的影响。
此项评选以9项指标为亚洲地区院校评分。
其中学界同僚的学术评审占30%,其次是师生比例占20%;其余指标分别为招聘机构的评审、每名教授发表学术论文数以及每篇论文获引用次数等。
香港的大学在此排行榜中的表现仍然强势,前20名中有4所香港大学,而且香港有6所大学都进入了前50名。
内地大学进步明显,北大跻身亚洲第十三中国内地共有40所大学上榜,其中有7家名列前50强。
排名最高的是北京大学,全亚洲排名第13位,比去年小跌1名;其次是和去年相同、排名第16位的北京清华大学;另外复旦大学今年排名上升3名,与台大并列第21位。
世界排行前十名的大学
世界排行前十名的大学文/马蒙教育日记众所周知,我国没有官方的大学排名。
每年高考前后,一些网站都会自发对国内高校进行排名,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但往往这个排名会引起很多家长和学生的质疑,认为含金量不是很高。
虽然中国没有大学和学院的官方排名,但世界上仍然有许多权威的“世界大学”,包括QS世界大学排名,它得到了许多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现在一年一度的高考转眼间就要到了。
这段时间学生都在紧锣密鼓的备考,家长也没闲着。
他们也在看各个大学和学院的排名来了解更多。
希望高考结束后,同学们能选择一所好的大学。
目前,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已经出炉。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国内有哪些大学比较有名,值得学生申请。
2023年世界大学排行,清北再次“不负众望”,浙大成为最强黑马首先,从这份榜单中我们可以看到,被称为“双子星”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这两所中国顶尖大学不负众望,跻身全球前15名。
其中,北京大学排在第12位,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落后两位,排在第14位,领先于爱丁堡大学。
在世界高校中能排在这个排名中是非常难得的。
可见清北确实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实力大学。
当然,清北历年高考在国内的录取分数线都不低。
在一些高考大省,录取分数线达到700分以上才有可能录取学生。
接下来我们可以看到复旦大学排名第34。
其实在国内众多大学的榜单中,复旦大学的排名并不是很靠前,但在这个世界大学排名中,复旦大学能排进前35,足以证明其实力之高。
然后是第42名,浙江大学紧随其后。
不得不说浙大这几年发展很快。
不仅得到了国内很多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在世界高校中排名也非常靠前。
在这么多厉害的高考中,能成为最强黑马,跻身前45名,真的很难得。
而且近几年浙大的录取分数线也在上涨。
学生想要顺利考上浙大,录取分数线至少要达到680分。
虽然世界排名前45的大学里没有中国其他的985大学,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实力不好。
而是世界大学的排名可谓“D师的绝招”,能上榜的绝对是优秀的高校。
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王牌学科,学生和家长不必一味追求“名校光环”俗话说“术业有专攻”,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发展重点,所以比理工科大学和财经类大学发展也不一样。
中国7所大陆高校入榜全球前100是哪7个
中国7所大陆高校入榜全球前100是哪7个国际机构眼中的中国大学排名以下是上榜世界前1000名的中国内地高校名单,也可以理解为《泰晤士高等教育》眼中的中国内地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列出的中国内地高校10强依次为:清华大学(北京)、北京大学(北京)、复旦大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浙江大学(杭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南京大学(南京)、南方科技大学(深圳)、武汉大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武汉)。
排名10~20名的内地大学为: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中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湖南大学。
2022中国大学500强排行榜【软科版】根据2022软科中国大学500强排行榜得知,清华大学排名第一,北京大学排名第二,浙江大学则排名第三,排名前十的大学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以下是完整榜单,供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参考。
第1名:清华大学第2名:北京大学第3名:浙江大学第4名:上海交通大学第5名:复旦大学第6名:南京大学第7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8名: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简介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为九校联盟(C9) 、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基地,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学校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校名“清华”源于校址“清华园”地名,是晚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
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
亚洲一本高校名单
亚洲一本高校名单
以下是亚洲地区一些知名高校的名单,供您参考:
1. 中国清华大学
中国清华大学是亚洲乃至世界知名的综合性高校之一,以其卓越的学术声誉和广泛的研究领域而闻名。
2. 日本东京大学
日本东京大学是亚洲最古老和最具声望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其在科学、技术和人文学科上都有着卓越的表现。
3. 韩国首尔大学
韩国首尔大学是亚洲一所重要的综合性大学,尤其在商科、工程和医学等领域享有盛誉。
4. 印度理工学院
印度理工学院是亚洲最知名的工程学院之一,培养了大量在科技领域有卓越成就的人才。
5. 中国北京大学
中国北京大学是亚洲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其在人文社会科学和
自然科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成果备受赞誉。
6. 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是亚洲一所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大学,其在多个
学科领域都具有优秀的研究和教学水平。
7. 阿联酋阿布扎比大学
阿联酋阿布扎比大学是亚洲新兴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其在科学、工程和人文学科方面的实力与日俱增。
这只是亚洲一些知名高校的简单名单,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大
学并未列出。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七所内地高校跻身世界百强,清华北大全球前20
七所内地高校跻身世界百强,清华北大全球前20七所中国高校跻身百强新华社伦敦10月13日电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12日公布2023年度世界大学排名,中国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均位列前20名。
跻身前100名的中国内地高校分别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
其中清华大学位列第16,北京大学位列第17。
本年度共有来自104个国家和地区的1799所大学上榜。
英国牛津大学蝉联榜首,美国哈佛大学位列第二,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并列第三。
清华大学排名亚洲第一,位列中国大陆第一,世界第16名,北京大学紧随其后,位列全球第17名。
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也进入世界排名前50。
复旦大学位列51位、上海交通大学位列52位、浙江大学位列67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列74位。
英国《旗帜晚报》援引泰晤士高等教育首席知识官菲尔·巴蒂的话说,尽管西方大学仍然在排名中占主导地位,但东亚和中东地区的大学排名正日益取得进展。
在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质量正在日趋平均。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以教学、研究、知识传授和国际化视野等多项指标衡量大学综合实力,被视为比较权威的世界大学排名之一。
内地7所高校跻身THE世界大学百强榜2023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涵盖了来自104个国家/地区的1799所大学,上榜大学数量较去年的1600多所进一步增加,是THE排名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
中国内地高校排名继续稳步攀升,共有11所高校上榜TOP200榜单,上榜数量在全球排名第四,超越澳大利亚。
TOP100榜单中,中国内地共有7所高校上榜,较2022年新增一所,较2019年增加4所,包括清华大学(第16名)、北京大学(第17名)、复旦大学(第51名)、上海交通大学(第52名)、浙江大学(第67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74名)以及南京大学(第95名)。
其中,清华大学排名亚洲高校第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排名较2022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南京大学则为首次跻身世界大学排名百强。
中国内地7所高校跻身全球大学200强
( 含独立学 院 3 0 3 所) , 比上年增加 3 3 所; 成人高等学校 3 4 8 所,
比上年减少 5所 。 普通高校 中本科 院校 1 1 4 5 所, 比上年增加 1 6
所; 高职( 专科 ) 院校 1 2 9 7所 , 比上年增加 1 7所。全国共有培养
研究生单位 8 1 1 个, 其 中高等学校 5 3 4个 , 科研机 构 2 7 7个 。
化结构与提高质量。
所) , 比上年增加 9所 ; 招生 1 6 0 . 2 8 万人 , 比上年增加 6 . 5 5万人 ;
在校生 5 3 3 . 1 8 万人 , 比上年增加 2 8 . 1 1 万人 。其 中 , 硕士研究生
在校 生 1 5 5人 , 本科在校 生 3 4 1 . 2 3万 人 , 专科在校 生 1 9 1 . 9 4万
■中国内地 7 所 高校跻身全球大学 2 0 0强
根据英 国知名 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 Q S” 9月 1 0日发布 的 最新一期全球大学排行榜 , 美 国麻省理工学 院、 哈佛大学 和英 国 剑桥大学分列前三 甲, 中国内地 7所高校跻身 2 0 0强 , 而 亚洲 排 名最高 的是第 2 4位的新加坡国立大学。 排名前 十的高校 中 , 美 国高校 占 6席 , 剩余 4 席 均为英 国大 学。英国的伦 敦大学学 院和帝 国理工学 院分列第 四和第 五位 。 中国内地跻身 世界 2 0 0强 的高 校分别 是北京 大学 ( 第4 6
《 公报 》 指出, 我 国各类高等教 育总规模达 到 3 3 2 5万 人 , 高 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3 0 %。全 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 学校 2 7 9 0所 , 比上年增 加 2 8 所 。其 中 , 普 通高等 学校 2 4 4 2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七所高校跻身亚洲前十_具体怎么回事
近日,英国QS全球教育集团发布2020亚洲大学排名,中国大陆高校首次占据亚洲前十名中的四席:清华位列亚洲第4,紧随其后的是北大(亚洲第5),浙江大学(亚洲第6),复旦大学(亚洲第7名)。
此外,中国香港有三所高校入选亚洲前十。
和2009年首届QS亚洲大学排名对比,中国大陆顶尖大学进步显著。
2009年,只有一所中国大陆高校进入亚洲前10,现为4所。
2009年只有2所中国大学进入前20名,现有5所(上海交通大学位列亚洲第17名)。
中国165所大学进入亚洲500强,数量亚洲第一。
其次是印度(101所),日本(87所),和韩国(71所)。
其中,中国大陆118所(新增6所:南京工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贵州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中国香港8所,中国台湾37所,中国澳门2所。
QS亚洲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共有11项指标,公布550强大学。
本次排名数据包括全球最大的学术同行评议以及顶尖用人单位调查,参考了全球94672名顶尖学术专家以及44884家用人单位的意见。
中国大陆有10所大学在学术声誉进入亚洲50强,例如: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
六所中国大陆大学在雇主声誉中亚洲50强。
亚洲最受用人单位青睐的大学都位于中国大陆:北大、清华在雇主声誉方面分列亚洲第一和第二。
中国大陆在所有和科研相关的硬指标上表现突出。
25个中国大陆大学在"篇均引用";指标上进入亚洲50强(例如:南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兰州大学、东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人民大学)。
中国大陆高校国际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在国际研究合作的指标中,17所中国大陆高校位列前50位(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苏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东南大学)。
QS全球教育集团中国总监张巘博士(Christina Yan Zhang)说道:"(中国的)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双一流建设’效果显著。
中国最顶尖大学的学术成果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今后,中国在迈向教育强国的过程中,也一定会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管理体系,积极建设世界一流的智慧校园、教学质量、校友合作、知识转化和终身教育。
另一方面,帮助尚未入选双一流的众多地方性大学搭建好的平台,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和资源,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平衡,以及产业的升级换代,适应世界高等教育新的历史变革,促进中国和世界的繁荣稳定,早日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