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技术
未来智能制造中的增材制造技术
未来智能制造中的增材制造技术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制造业正处于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中。
而在智能制造的发展过程中,增材制造技术备受瞩目。
增材制造技术,即添加材料制造技术,是一种将材料层层累加成为三维物体的制造技术。
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增材制造技术不需要模具等中间工具,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还能够实现单件、多样化生产,生产效率和灵活性都具有很大的优势。
在未来智能制造中,增材制造技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下面从材料、设备、应用三个方面来探讨未来智能制造中的增材制造技术。
1. 材料增材制造技术离不开材料的支撑。
未来智能制造中,将会有更多的材料用于增材制造,这些材料不仅需要满足结构强度等基本要求,还需要考虑具有轻量、高温、耐磨、导电等多种性能。
例如,目前广泛应用的金属粉末材料,不仅需要数据化的生产过程,还需要满足高强度、高精度等多项技术指标。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有可能出现一些新的材料用于增材制造。
例如,某些纳米材料在增材制造中能够具有优异的性能,还能够实现智能调控、自适应等功能,这将给制造带来全新的机会和挑战。
2. 设备未来智能制造中的增材制造设备将会更为智能化、自适应。
目前,一些增材制造设备已经具备了精度高、速度快等特点,但未来要实现更高的制造效率、质量和稳定性,就需要更智能的控制系统、更高效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等。
同时,未来的增材制造设备还需要考虑安全可靠等因素。
例如,在氮气等特殊环境下进行增材制造时,要注意除氧、防爆等安全措施,这将对制造的全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并进一步促使增材制造设备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3. 应用未来智能制造中,增材制造技术将会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
例如,在医疗、航天、汽车、船舶等领域,增材制造已经实现了一些质的飞跃,甚至逐步走向了量产化。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增材制造还将扩大到更多的领域,例如建筑、电子、环保等领域。
不仅如此,未来的增材制造还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中的增材制造技术发展与应用
智能制造中的增材制造技术发展与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制造业的发展,智能制造成为了当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而在智能制造中,增材制造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本文将就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进行探讨,旨在给读者提供对该领域更深入的了解。
一、什么是增材制造技术增材制造技术,也被称为三维打印技术,是一种在数字模型的指导下,通过逐层堆叠材料来制造物体的方法。
与传统的减材制造技术相比,增材制造技术具有很多优势。
首先,它可以实现高度个性化的制造,满足不同需求的定制化生产。
其次,增材制造技术能够节约材料和能源,减少废料的产生。
此外,由于增材制造是一种数字化的生产方式,可以实现无人化操作,降低劳动力成本。
二、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1. 早期的增材制造技术早期的增材制造技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当初主要应用于快速原型制造。
在这个阶段,增材制造技术主要使用的是激光烧结、光聚合和喷墨等方法。
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将材料层层堆叠,并进行精确的打印。
2. 进一步的发展随着行业的发展,增材制造技术逐渐应用于更多的领域。
例如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汽车制造等。
在这个阶段,增材制造技术的材料种类和打印工艺也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和完善。
例如,增材制造技术现在可以打印金属、陶瓷、塑料等多种材料,可以实现更加精细的打印效果。
3. 发展的未来未来,增材制造技术将继续得到改进和创新。
随着材料学、光学、机械等多学科的交叉发展,将会有更多的新材料和新技术应用于增材制造中。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增材制造技术将呈现出更高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三、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领域1. 航空航天领域航空航天是增材制造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制造出更轻、更强、更复杂的零部件,提高航空发动机和飞机的性能。
此外,增材制造还可以实现航天器的快速原型制造,节约时间和成本。
2. 医疗器械领域在医疗器械领域,增材制造技术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技术应用
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技术应用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智能制造成为了越来越流行的话题。
而在智能制造中,增材制造技术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控制将原材料通过逐层堆叠方式形成三维实物的制造方法,具有高效、灵活、低成本等优势,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医疗等领域。
本文将着重介绍智能制造中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
一、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最初的增材制造技术采用的是激光烧结和喷粉烧结等方式,主要用于快速制造样品和原型。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增材制造技术被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如航空航天、医疗保健、汽车制造等。
同时,新的增材制造技术也被不断研发出来,如光固化3D打印、激光熔化3D打印等。
二、智能制造中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2.1 航空航天航空航天是增材制造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增材制造技术可用于制造各种复杂的结构件和部件,如涡轮叶片、燃烧室零件、发动机部件等。
传统的制造方法往往需要将多个零件进行组装,而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将多个零件合二为一,减少了装配的时间和成本。
同时,增材制造技术所制造的部件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稳定性能,可以直接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2.2 汽车制造汽车制造也是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领域之一。
增材制造技术可以用于制造车身零部件、发动机部件、轻量化零部件等。
使用增材制造技术可以更加灵活地设计零件的形状和结构,以优化汽车的性能和功能。
另外,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制造各种材料的零件,如金属、陶瓷、高分子材料等,更加适应汽车制造的多样化需求。
2.3 医疗保健医疗保健也是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领域之一。
增材制造技术可以用于制造人体各种结构的部件和器官,如假肢、人工关节、颅内植入物、牙齿等。
使用增材制造技术可以更加精确地匹配人体的形状和大小,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
同时,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制造各种材料的部件和器官,如钛合金、硅橡胶、医用聚合物等,更加适应医疗保健的多样化需求。
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技术
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技术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而增材制造技术作为智能制造的关键组成部分,正以其独特的优势改变着传统制造的模式和格局。
增材制造技术,又被称为 3D 打印技术,是一种基于数字模型,通过逐层添加材料来构建物体的制造方法。
与传统的减材制造(如切削、磨削等)和等材制造(如铸造、锻造等)相比,增材制造具有许多显著的优势。
首先,增材制造能够实现高度复杂的几何形状制造。
传统制造方法在处理复杂形状时往往受到工艺的限制,需要通过多个零部件的组装来实现最终产品。
而增材制造可以直接将复杂的设计一体成型,大大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和组装工序,提高了产品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其次,增材制造具有高度的定制化能力。
它可以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快速调整数字模型,制造出独一无二的产品。
这种定制化的特点在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医疗领域,可以为患者定制个性化的假肢、牙科修复体等;在航空航天领域,可以根据飞行器的特定结构和性能要求,制造出轻量化、高强度的零部件。
再者,增材制造能够有效减少材料浪费。
由于是逐层添加材料,相较于传统制造中需要去除大量多余材料的方式,增材制造在材料利用率上有了显著的提高。
这不仅降低了成本,还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在航空航天领域,它被用于制造轻量化、高强度的结构件,如飞机的机翼、发动机叶片等。
这些零部件不仅能够减轻飞行器的重量,提高燃油效率,还能增强飞行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医疗领域,增材制造为患者提供了个性化的医疗解决方案。
例如,通过 3D 打印技术制造出的人工关节、骨骼支架等,能够更好地适配患者的身体结构,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汽车制造领域,增材制造可以用于制造复杂的汽车零部件,如发动机缸体、涡轮增压器等,提高汽车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此外,在艺术设计、建筑、电子等领域,增材制造也都有着独特的应用。
智能化制造与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前景
智能化制造与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前景随着科技进步和智能化制造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重生产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
在这样的需求下,智能化制造和增材制造技术作为当前最前沿的制造技术,成为了研究和发展的重点。
本文将从现状出发,探讨智能化制造与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和前景。
一、智能化制造技术智能化制造技术是一种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以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资源浪费、降低能耗等目的的制造技术。
智能化制造技术包括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数字化管理等多个方面,涉及到各个环节,从设计、加工、装配到维修和服务等都会产生影响。
目前,智能化制造技术已经在汽车、航空航天、工程机械等领域大规模应用。
借助智能化制造技术,生产效率提高50%以上,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生产周期和成本都得到了大幅优化。
同时,智能化制造技术也在新型工业化和智能制造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增材制造技术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把数字模型转换成物理实体的技术,也是一种利用点、线、面的物理加工方式来完成3D零件的制造技术。
常见的增材制造技术包括光固化、熔融沉积、电子束熔化等。
增材制造技术的优点在于,制造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复杂的加工工序和模具制造,减少了制造成本,同时也缩短了生产周期。
此外,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实现零件内部和表面的复杂结构,提高了零件的使用性能和精度。
三、智能化制造技术与增材制造技术的结合智能化制造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增材制造技术提供更加完备的制造环境。
智能化制造技术中的数字化拓扑优化、智能编程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在增材制造过程中实现更高效的设计和制造,并将零件制造周期进一步缩短,使得制造出来的零件更具优越的性能和精度。
同时,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帮助智能化制造技术更加快速地实现数字化制造和生产自动化。
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可以克服繁琐的制造流程,减少加工误差,同时也为追求生产效率和自动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数字化和智能化制造的实现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智能制造下的增材制造技术
智能制造下的增材制造技术增材制造技术(Additive Manufacturing)是一种革命性的制造方式,它通过逐层堆叠材料,将数字模型转化为三维实物。
随着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增材制造技术也得到了全面提升和广泛应用。
本文将结合智能制造的概念,探讨智能制造下的增材制造技术。
一、智能制造简介智能制造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的生产装备,实现制造流程和制造服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制造成本,增强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智能制造由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构成,它涵盖了整个制造过程,从产品设计到生产制造,再到售后服务,通过互联网将制造资源、信息、服务等有机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整个智能制造生态系统。
二、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增材制造技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只能用于快速制作出样件。
随着材料和工艺的不断改进,增材制造技术在制造适量数量的零件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增材制造技术开始进化为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制造方式,这就是智能制造下的增材制造技术。
三、智能制造下的增材制造技术的特点1. 大数据驱动智能制造下的增材制造技术是数据驱动的制造方式。
通过从生产过程中收集大量数据,包括机器状态、材料性能、工艺参数等等,然后使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实现对制造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这种制造方式可以实现无人参与的生产过程,提高制造的效率和准确性。
2. 个性化生产在智能制造下的增材制造技术中,数字模型可以被直接转化为实物,无需制造任何模具和工装。
因此,它可以实现高度定制化的生产,生产单个的零件或小批次的产品。
这种制造方式可以大大降低开销和风险,满足个性化需求。
3. 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下的增材制造技术也是绿色制造的一种,因为它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废料、污染和能量消耗。
这种制造方式还可以使用可重复利用的废料,进行循环利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这种制造方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四、智能制造下的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智能制造下的增材制造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智能制造的九大技术
智能制造的九大技术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智能制造融合了先进的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制造工艺,旨在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并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个性化。
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智能制造的九大技术。
一、工业机器人技术工业机器人是智能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能够在各种恶劣环境下精确、高效地完成重复、繁重和危险的工作。
从简单的搬运、装配到复杂的焊接、涂装,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通过编程和传感器技术,工业机器人能够实现高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在汽车制造工厂中,工业机器人可以完成车身焊接、喷漆等工序,不仅提高了生产速度,还保证了焊接和喷漆的质量一致性。
而且,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工业机器人正变得越来越智能,能够自主学习和适应不同的生产任务和环境变化。
二、增材制造技术(3D 打印)增材制造技术,也就是常说的 3D 打印,是一种通过逐层堆积材料来制造三维物体的创新技术。
与传统的减材制造方法不同,3D 打印能够实现复杂形状的快速制造,减少了材料浪费和加工时间。
在航空航天领域,3D 打印可以制造出轻量化、高强度的零部件,如发动机叶片和机身结构件。
在医疗领域,3D 打印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制个性化的医疗器械,如假肢、牙齿矫正器等。
此外,3D 打印还在模具制造、艺术设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传感器与物联网技术传感器是获取生产过程中各种数据的关键设备,如温度、压力、湿度、位置等。
通过将大量的传感器部署在生产线上,可以实时监测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和产品质量参数。
物联网技术则将这些传感器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互联互通的网络,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共享。
这样,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生产现场的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同时,基于物联网收集的数据,还可以进行大数据分析和预测性维护,提前预防设备故障,降低维修成本和生产停机时间。
智能制造中的增材制造技术研究
智能制造中的增材制造技术研究在当今制造业快速发展的时代,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了引领行业进步的关键力量。
其中,增材制造技术作为一项具有创新性和变革性的工艺,正逐渐展现出其在制造业中的巨大潜力。
增材制造技术,通俗来讲,就是通过逐层添加材料的方式来制造物体,与传统的减材制造(如切削、磨削等)方法截然不同。
这种独特的制造方式为制造业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增材制造技术的工作原理相对简单,但实现过程却充满了科技的魅力。
它首先需要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创建一个三维模型,然后将这个模型切片成许多薄的横截面。
接下来,增材制造设备根据这些横截面的信息,逐层地沉积或固化材料,最终构建出完整的三维物体。
在材料方面,增材制造技术可以使用多种类型的材料,包括金属、塑料、陶瓷甚至生物材料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场景。
例如,金属材料如钛合金、不锈钢等常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的高性能零部件制造;塑料材料则广泛应用于原型制作、消费品等领域;陶瓷材料则适用于制造耐高温、耐腐蚀的零部件。
增材制造技术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能够实现复杂形状的制造。
传统制造方法在面对复杂形状的零部件时,往往需要多个步骤和复杂的工艺,而增材制造技术可以直接将复杂的设计转化为实体,大大简化了制造流程。
其次,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
无论是医疗领域中的个性化假肢、牙科修复体,还是消费品领域中的个性化饰品、家具,增材制造技术都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独特需求。
此外,增材制造技术还能够减少材料浪费。
由于是逐层添加材料,相较于传统制造方法中大量的切削和废料产生,增材制造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原材料。
然而,增材制造技术也并非完美无缺。
目前,它在生产效率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与大规模的传统制造方法相比,增材制造的速度相对较慢,尤其是在制造大型零部件时。
此外,增材制造技术所使用的材料和设备成本相对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一些领域的广泛应用。
同时,增材制造产品的质量控制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智能制造中的增材制造技术
智能制造中的增材制造技术智能制造作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领域,为传统制造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在智能制造的众多技术中,增材制造技术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这一技术以其先进、高效、灵活等优点备受青睐,并在航空、医疗、汽车等多个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我们将从技术原理、应用现状、未来发展等多个角度来介绍增材制造技术。
一、技术原理增材制造技术,也被称为三维打印技术。
简单来说,它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数字模型,通过控制三维打印机头的运动路径,将材料一层层地堆叠起来构建出所需的物品。
不同于传统制造工艺,增材制造不需要任何固定的工具,只需输入数字模型即可生产出所需的产品。
增材制造技术最具创新性之处在于其材料的使用。
与传统制造不同,增材制造采用的材料是可塑性强的粉末或者液体,可以通过加热或固化成为坚硬的材料。
常见的材料包括聚合物、金属、陶瓷等。
可塑性材料的使用不仅能够实现自由度较高的设计,而且可以将制造时间大大缩短。
增材制造技术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其高精度。
因为增材制造不需要任何固定的工具,而且能够制造出非常复杂的形状,所以其精度能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另外,增材制造还具有高效快捷、低费用等特点,因此越来越受到制造业的关注。
二、应用现状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医疗、汽车等多个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航空行业,增材制造技术被用来生产飞机引擎等核心部件。
传统制造工艺需要将这些复杂零件分成多个部分进行制造,然后再进行组装,时间和成本都非常高昂。
而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将整个部件一次性制造出来,大大提高了制造效率,同时也减少了零件数量和重量。
在医疗行业,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大大改进人体器官的制造。
通过将数字模型转化为实际产品,患者可以得到更加符合自身体型和生理结构的人造器官。
例如,通过增材制造技术可以生产出高度符合病人心脏形状的人造心脏。
此外,增材制造技术还可以生产出各种人造骨骼等医疗器械。
在汽车行业,增材制造技术也被用来制造复杂的汽车零部件。
例如,汽车发动机采用的涡轮叶轮可以使用增材制造技术来生产。
工业自动化中的智能增材制造技术
工业自动化中的智能增材制造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业自动化已不再是简单的机械生产了。
智能制造技术日益成熟,其中智能增材制造技术更是成为工业自动化中的重要技术。
本文将回顾智能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趋势。
一、发展历程增材制造技术最初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早期原型设计和制造的主要工具。
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增材制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
目前,增材制造技术已经成为工业自动化中制造的主要手段。
智能增材制造技术的实现离不开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增材制造从传统的单一的数字化制造转化为了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数字化服务等全方位数字化领域。
二、现状在工业生产领域,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传统制造业以汽车、钢铁、机械等工业品为主,而增材制造则更多地应用于航空、海洋、医疗、建筑等行业。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机器人的应用和普及也让增材制造技术更加普及。
目前在汽车、机械、航天等领域,大量使用了增材制造技术。
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增材制造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例如,针对粉末烧结压缩形成增材制造中的一些难题,现代增材制造结合了高级的CAD系统,能够对增材制造过程中的过程参数进行监测,从而实时控制质量,避免缺陷,使增材制造技术更为智能化。
三、未来趋势未来,随着工业4.0的不断深入,工业自动化领域中,智能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其已经成为了未来制造业的趋势。
未来,智能增材制造技术将在材料、设备、工艺、机器人等各方面得到更多的改进和突破。
例如,相较于SLM 和EBM这样的粉末融合增材制造方法,最近在欧洲提出的WAAM一种机器人辅助的广泛弧焊技术,具有高效、低成本、高生产率的优秀特性,未来将逐步替代传统增材制造技术。
总之,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工业自动化中的智能增材制造技术将会不断向前发展,其广泛应用将改变未来制造业的面貌。
智能制造中的增材制造技术发展与应用
智能制造中的增材制造技术发展与应用智能制造是当今工业领域的热门话题,其通过集成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增材制造技术成为了一项备受关注的重要技术。
本文将探讨智能制造中的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一、增材制造技术概述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简称AM)是一种由数字模型为基础,通过渐进式添加材料构建三维实体的制造方法。
与传统的减材制造不同,增材制造是一种以材料的添加为核心的制造方式。
其核心技术包括3D打印、激光烧结、光固化等。
二、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主要应用于快速原型制作领域。
随着材料科学和数字技术的进步,增材制造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健康、汽车制造等领域。
当前,增材制造技术正朝着高效、低成本、多材料、高精度的方向发展。
三、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领域1.航空航天领域航空航天领域对材料强度和轻量化要求高,增材制造技术能够实现复杂结构件的高精度制造,为航空航天装备的研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此外,增材制造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的制造、维修和改造。
2.医疗健康领域增材制造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实现个性化的医疗器械和人体组织的定制制造,如假肢、义齿、骨骼支架等。
此外,通过增材制造技术,医生可以快速打印出人体器官模型,辅助手术操作和医疗教育。
3.汽车制造领域增材制造技术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快速原型制作和定制化车件制造方面。
通过增材制造技术,汽车制造商可以快速打印出车身模型进行设计验证,同时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生产个性化的汽车组件。
四、智能制造中增材制造技术的挑战与展望虽然增材制造技术在智能制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需要克服。
首先,增材制造技术的材料选择和性能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其次,增材制造技术的设备成本仍然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以提高普及度。
教学课件智能制造数字化增材制造-第1章-增材制造技术概论
谢谢聆听
The year-end summary report
增材制造技术概论
【增材制造案例】 瑞典的Finspång 工厂有着500 年的历史,曾生产过大炮,在20 世纪50 年代中期进行 燃气轮机的生产。在燃气轮机的实际运行中,由于燃烧室内火焰燃烧的效果,燃烧器上的 燃烧头在一定时间后会受到侵蚀。新燃烧器的成本很高,因此客户希望维修和精制燃烧器, 以降低成本。图1-造技术概论
较之传统的生产模式,增材制造具备更稳定的成本变化,其单件成本不会受产品复杂 性或订单批量的影响,成本、产品复杂性和订单批量在不同生产模式下的关系如图1-3 所 示。
增材制造技术概论
增材制造技术还推动着整个产业链的变革,主要体现在: 1)减少模具制造环节,包括塑胶模、压铸型和工装。 2)减少零部件供应链环节,会消除库存的牛鞭效应。 3)大幅缩减小批量生产的成本,易于实现真正的单件流。 这些变革会带来整个业务模式的变化,使得个性化、定制化的运作模式得到强 有力的支撑,面向最终用户的产品功能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更容易实现,全产业链 协作会更加容易。
增材制造技术概论
归纳起来,增材制造技术的价值体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1.产品设计 1)简化以及标准化产品的装配过程。 2)减小零部件及产品尺寸。
3)减少安装工作量。 2.制造过程 1)减少超过50% 的零件数。 2)减少约50% 的焊接量。 3)降低装配复杂度,减少装配步骤。
4)缩短交货周期。 3.商业价值 1)加速产品上市。 2)可调整设计变更。 3)简化产品维修,降低服务成本。
智能制造数字化增材制造
授课教师:XXXX
增材制造技术概论
当今,全球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工业变革。无论是工业4.0、工业互联网,还是智能制造, 其本质都是传统工业与新技术结合起来的创新,增材制造是新技术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智能制造中的增材制造技术研究
智能制造中的增材制造技术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制造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增材制造技术(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简称AM)更是备受关注,因为它可以实现精密、高效、成本低廉的制造方式。
本文将重点探讨智能制造中的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现状、应用、发展趋势及其对制造业的影响。
一、增材制造技术的概述增材制造技术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相结合,通过逐层累加材料而制造出物品的一种现代制造技术。
与传统的机械切割加工技术不同,增材制造技术采用的是“从无到有”的逐层制造方式,可以在底层上叠加多个薄层来制造出一个物品,如此一来可以大大节约原材料,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可见,随着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增材制造技术已经成为许多行业的制造首选。
二、增材制造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增材制造技术也逐渐应用到智能制造中,并在电子、航空、航天、医疗、建筑等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电子领域,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制造各种电路板、扇形筒和导电零部件,以及各种电子组件。
在航空航天领域,增材制造技术可以用于制造空气动力学部件、金属熔丝制品、轨道交通列车等各种复杂零部件,以及一些高稳定性金属细微结构器件。
在医疗领域,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制造各种头盔、假体和人造器官等医疗器械,并且它们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需求进行定制,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建筑领域,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制造出楼梯、墙壁、屋顶和餐厅等各种建筑材料。
增材制造技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实现物品的制造,例如:光固化、粉末熔融、直接能量沉积、激光粘结、喷墨技术等方式。
其中,粉末熔融技术是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一种制造方式,它可以使用多种材料制造出各种形态的零部件。
同时,粉末熔融技术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实现多种材料的混合和微调,以满足不同产品对材料强度、硬度、拉伸性和其他方面的要求。
智能制造中的增材制造技术研究
智能制造中的增材制造技术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了实现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热门话题之一。
而在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中,增材制造技术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那么,究竟什么是增材制造技术?在智能制造中,它将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本文将深入探究这个问题。
一、增材制造技术的定义增材制造技术,又称为三维打印技术。
它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或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支持下,通过层层逐一地添加材料,来制造具有复杂内部结构的三维实体的一种技术。
这种技术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主要用于快速制造原型。
随着技术的发展,增材制造技术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了制造业中至关重要的生产工艺之一。
二、增材制造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在智能制造的概念下,将增材制造技术与其他先进制造技术集成在一起,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具体而言,增材制造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快速量产传统的生产模式需要复杂的模具制造和组装过程,而增材制造技术则可以储存数以百万计的对象的数据,再根据需要将这些对象一一打印出来,不需要制作模具,可以快速量产所需产品。
2.减少废料和成本增材制造技术允许在实体构造中添加材料,从而减少废料量。
与传统方法相比,增材制造还可以更精确地添加材料,填补更多的空位,从而减少成本、减少浪费。
3.自由设计传统的制造方法需要根据模具的设计来限制产品的形状,而增材制造技术可以通过 CAD 技术制作复杂、奇特的产品,设计难度减少,并且能够快速进行改良和更新。
这使得产品研发周期大大缩短。
4.定制生产增材制造技术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可以根据需要生产不同颜色和规格的产品。
这在个性化需求多变的市场中具有很大的竞争力。
三、增材制造技术的未来随着智能制造的不断发展,发展的基础是技术的前沿探索和创新性思维。
而在增材制造技术方面,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材料创新现有的增材制造材料主要是塑料和金属。
智能制造中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产品设计
智能制造中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产品设计第一章:智能制造的基本概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制造成为了工业界的热门话题。
智能制造是一种面向客户需求,依托数字化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构建的全过程一体化、自动化协同、智能化决策、可持续发展的制造模式。
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增材制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制造方式也开始得到广泛的关注。
增材制造技术是指将材料逐层堆叠,逐层形成三维实体的制造方式。
通过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实现快速制造各种形状复杂、工艺繁琐、材料难加工的产品,同时还可以降低制造成本、缩短制造周期,提高制造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第二章:增材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增材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工作台上叠加多层材料,逐层将材料熔化或固化成为三维实体的工艺。
目前常用的增材制造技术包括激光烧结成型(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SLS)、光固化成型(Stereolithography, SLA)、电子束成型(Electron Beam Melting, EBM)和热熔沉积成型(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 FDM)等。
增材制造技术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建模、切片、制造和后处理。
建模阶段是将设计图像导入计算机中,构建三维模型;切片阶段是将三维模型切成多层平面;制造阶段是将切片后的模型根据材料特性通过打印头逐层打印、烧结或固化;后处理阶段包括清洗、烤制、砂光等步骤,使制造出的产品具有更好的表面质量。
第三章: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产品设计方法在增材制造技术的基础上,产品设计也发生了变革。
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产品设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良好的设计自由度。
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制造各种复杂形状的产品,设计师可以通过建模软件将自己的想象灵感转化为三维模型,实现更灵活多样的产品设计。
2. 高精度的制造能力。
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实现微米级别的制造精度,可以制造很精细、很小尺寸的产品,同时也可以制造大型的或不规则形状的产品。
制造技术 前沿知识点总结
制造技术前沿知识点总结一、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感器、控制系统等信息技术手段,对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测、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和智能决策,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和高效化。
智能制造的基础是信息技术,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技术的应用。
智能制造可以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
智能制造是当前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二、增材制造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是一种利用数字模型数据,通过逐层堆积和固化材料,制造出具有复杂结构的零件的制造技术。
与传统的减材(Subtractive Manufacturing)相比,增材制造可以大大降低零件制造的时间和成本,可以实现复杂形状的零件制造,适用于快速原型制作、小批量生产和个性化定制等领域。
增材制造技术主要包括激光熔化成型、电子束熔化成型、喷射成型、光固化等多种方法,涉及的材料包括金属、塑料、陶瓷、复合材料等。
增材制造技术已经在航空航天、汽车、医疗器械、建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是当前制造技术的前沿领域。
三、柔性制造柔性制造是一种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适应生产任务变化,实现生产过程的快速调整和灵活组织的制造模式。
柔性制造技术主要包括智能化自适应控制系统、灵活生产线、智能仓储和物流系统、柔性机器人和自动化装配系统等。
柔性制造技术可以实现多品种、小批量、定制化的生产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减少生产成本和库存压力。
柔性制造技术的应用已经在汽车、家电、电子产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推广,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四、智能仓储智能仓储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仓储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和优化的仓储模式。
智能仓储主要包括自动化仓储设备、智能物流系统、仓储信息化管理系统、智能配货系统等。
智能仓储技术可以实现商品的智能存储、检索、搬运和配送,实现快速、准确、高效的仓储服务。
智能制造中的增材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智能制造中的增材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一、引言智能制造是当前制造业的热门话题,它将数字化、信息化和物联网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相结合,通过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和灵活性,实现高效、低成本的生产。
而增材制造作为智能制造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围绕智能制造中的增材制造技术展开深入研究,并分析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二、增材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分类增材制造是一种通过逐层堆积材料来制造三维实体的技术。
它与传统的减材制造(如铣削、车削等)相比,具有材料和能源利用率高、制造周期短、定制化生产能力强等优势。
根据材料类型和工艺特点,增材制造可以分为激光熔化、电子束熔化、喷墨打印等多种形式。
其中激光熔化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技术成熟度最高的一种。
三、智能制造中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领域1. 航空航天领域航空航天领域对材料的要求十分严苛,而增材制造技术的优势恰好能够满足这一需求。
通过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制造出复杂形状的零部件,减少焊接接缝,提高材料的性能和可靠性。
同时,增材制造还可用于制造轻质结构件,进一步提高飞机的燃油效率和减少空气动力学噪音。
2. 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增材制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个性化医疗器械和人工器官的制造。
利用增材制造技术,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化设计和生产,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例如,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出复杂的人工关节和牙齿,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和不适。
3. 汽车制造领域汽车制造是增材制造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利用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实现汽车零部件的加工和快速原型制造,减少制造成本和产品开发时间。
同时,增材制造还可以提高汽车部件的强度和耐用性,增加汽车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4. 建筑领域在建筑领域,增材制造技术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制造出各种复杂形状的建筑构件,提高建筑结构的适应性和可塑性。
此外,增材制造还可以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降低建筑材料的消耗,从而实现可持续建筑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制造实体零件的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减材制造(切削加工) 技术,它是一种材料累积的制造方法。融合了计算机辅助设计、 材料加工与成形技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软件与数控 系统将专用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以及医用生物材料,按照挤 压、烧结、熔融、光固化、喷射等方式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 品的制造技术。
一、起源及原理
原理:其工艺流程一般可分为三维建模、数据分割、打印、后
处理四步。三维建模是3D打印的基础,即在打印之前需在三维软件 中对所制作产品进行建模,因此3D打印需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 的参与; 在三维建模完成后,打印机将三维数据分割为二维数据; 通过打印设备逐层进行打印; 打印好的三维产品要经过后处理才能 出厂或使用,后处理工艺一般包括剥离、固化、修整、上色等。
四、国外发展现状
1、德国EOS公司 该公司开发的选区激光烧结(SLS)增材制造装备可成形传
统工艺(注塑、挤塑)难加工的耐高温塑料。利用基于粉材的 激光烧结工艺可成形复杂高精度零部件,力学性能较尼龙 等塑料高出1倍(拉伸强度达95MPa,杨氏模量达4400MPa)
SLS增材制造出的复杂结构件
四、国外发展现状
智能制造
-增材制造技术
目录
1
起源及原理
2
主要方法及优势
3
国内发展现状
4
国外发展现状
5
应用与展望
一、起源及原理
起源: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俗称3D打
印(3D printing),该技术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又称 “添加制造”技术,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迄今已有30多年的发 展历史。
四、国外发展现状
➢2012年3月,美国白宫宣布振兴美国制造的新举措, 将投资10亿美金帮助美国制造体系的改革,鼓励优 先发展增材制造为代表的数字化制造技术;在全国 范围筹建多个研究所与企业联盟。 ➢英国政府自2011年开始持续增大对增材制造技术的 研发经费,目前已在多个大学建立了增材制造研究 中心。 ➢德国建立了直接制造研究中心,主要研究和推动增 材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结构轻量化方面的应 用。 ➢日本一直重视增材制造技术,研制和应用水平走在 了亚洲前列。
2、德国Frauhofer 研究所 2002 年该研究所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方面取得巨大成功,
可一次性地直接制造出完全致密性的零件。利用高亮度激光直 接熔化金属粉末材料,无需粘结剂,由 3D 模型直接成形出与 锻件性能相当的任意复杂结构零件,其零件仅需表面光整即可 使用。
塑料
光固 树脂、骨骼、 化 芯片
国家认可 国家技术发 明奖一等奖 国家技术发 明奖二等奖 C919应用
院士
国内增材制造主要研究机构
三、国内发展现状
1、北航王华明团队 该团队从事高性能金属材料快速凝固激光制备与大型金属构
件激光直接制造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以激光为热源,以钛合金粉 末为填充材料,增材制造出航空结构件,其成果在C919上取得了 良好的应用。
基本材料
热塑性塑料、金属粉末、陶瓷 粉末
几乎任何合金
热塑性塑料, 共晶系统 金属、可 食用材料
光硬化树脂(photopolymer)
液态树脂 聚乳酸(PLA)、ABS树脂 金属线、塑料线
纸、金属膜、塑料薄膜
钛合金 Thermoplastic powder
二、主要方法及优势
1.制造复杂物品。(目前已显现) 2.产品多样化不增加成本。 3.生产周期短。(最大的优点) 4.无需采用模具。 5.不占空间、便携制造。(战场、灾区) 6.节省材料 。
SLS
Cast
增材制造大型复杂发动机零部件,不需要模具,避 免组装可一次成型复杂部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国内发展现状
➢2013年4月中国科技部最近公布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 划)》作为未来最重要的技术之一,3D打印首次入选。 ➢2015年2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研究制定了 《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 ➢2015年5月18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作为中 国版的“工业4.0计划”,规划中多次提到了对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和 装备的研发。
技术原理示意图及成形部件
三、国内发展现状
2、华科史玉升团队 华中科技大学史玉升教授的研究团队开发的1.2米×1.2米的"立
体打印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成形空间的快速制造装备。 3、西工大黄卫东团队
该团队采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成形出C919 中央翼缘条,长 度超过3米,成形出飞机主承力梁长度5米,为C919首飞做出了 突出贡献。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国务院3D打印专题讲座
三、国内发展现状
编 号
单位
1 北航
2
华中 科大
3
西北 工大4 清华 Nhomakorabea5
西安 交大
代表 人物 王华明
史玉升
黄卫东 颜永年 卢秉恒
专业 铸造 材料 材料
铸造 机械 机械
工艺
产品
激光 熔融
航空部件
激光 烧结
航空部件、汽 车部件、骨骼、 牙齿
激光 熔融
航空部件
容积 成型
增材制造C919结构件
三、国内发展现状
4、华科张海鸥团队 华中科技大学张海鸥教授的研究团队主要研究电弧增材制造,
以焊枪和基板之间产生的电弧为热源,在高纯氩气的保护下融化 不断送进的金属丝材进行增材制造,并在堆积过程中用微型辊进 行热机械加工,这样可以成形出性能优越的大型结构件。
成形原理及成形的大型构件
采用增材制造生产的汽车、鞋子
二、主要方法及优势
主要方法
选择性激光烧结(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
直接金属激光烧结(Direct metal laser sintering,DMLS)
熔融沉积成型(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
立体平版印刷(stereolithography,SLA) 数字光处理(DLP) 熔丝制造(Fused Filament Fabrication,FFF) 融化压模(Melted and Extrusion Modeling,MEM) 分层实体制造(laminated object manufacturing,LOM) 电子束熔化成型(Electron beam melting,EBM) 选择性热烧结(Selective heat sintering,S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