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具检测结果作业指导书
电子产品检测作业指导书
电子产品检测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电子产品检测1. 引言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关于电子产品检测的详细步骤和操作指导。
准确的电子产品检测过程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本指导书将首先介绍电子产品检测的目的和重要性,然后详细说明一系列的检测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该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2. 检测目的电子产品检测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产品安全可靠、功能正常,并满足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通过检测,可以识别和修复产品中存在的任何缺陷或不合规项,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用户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
3. 检测步骤以下是进行电子产品检测时需要完成的主要步骤:3.1 前期准备在开始检测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检测设备和工具。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调试。
同时,确保所有测试所需的软件和硬件均已进行完整安装和配置。
3.2 检测方案设计制定合适的检测方案是确保检测工作高效进行的关键。
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所需检测项目,设计出一套详细的检测方案。
方案应明确确定所需的测试内容、测试方法、测试参数和测试依据等重要信息。
3.3 样品准备样品的准备应包括选择典型的测试样本,并根据检测方案进行必要的组装或配置。
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以便在进行检测时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3.4 检测操作根据检测方案中制定的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进行具体的检测操作。
在进行测试时,操作人员需要仔细记录测试结果、观察到的现象和其他相关信息。
3.5 数据分析和结论对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并综合考虑所有测试项目的结果,得出一个准确的结论。
根据分析结果,确定产品是否合格,并记录下所有的检测数据和结论。
4. 注意事项在进行电子产品检测时,需要注意以下一些重要事项:4.1 安全防护在进行检测之前,确保操作人员已经了解并遵守所有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这包括穿戴适当的防护设备,确保操作环境安全,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范电击、火灾等风险。
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校准检定结果确认作业指导书
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校准/检定结果确认作业指导书一、目的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设备均应校准,对于校准/检定结果须由相关人员结合设备说明书及检验检测方法对校准/检定结果加以比较,以确定该设备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二、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检验检测机构对计量检定部门出具“校准/检定”的检验检测设备的校准/检定结果进行确认。
三、职责检测部主任负责对校准/检定结果进行有效性确认,技术负责人对确认结果做最终审核。
四、确认内容4.1溯源性:对检验检测设备的校准/检定结果的确认首先要对其量值溯源结果的有效性进行审查。
参照计量器具检定规程等有关规定,审查设备的校准/检定服务方的资格,技术能力、校准方法、标准物质等是否符合要求。
4.2技术能力:校准/检定证书给出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特别是校准不确定度)给出的准确度等级是否符合所开展的测试项目的要求。
4.3完整性:校准/检定证书的人、机、料、法、环等要素是否完整。
五、确认方法5.1在取得校准/检定证书的5个工作日内,由检测部主任对校准/检定结果进行确认。
5.2检测部主任结合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检测项目及检测标准的要求,对照校准/检定证书给出的各项性能指标,写明校准设备的使用状态,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实施。
5.3技术负责人对校准/检定证书确认结果给予有效性确认。
5.4校准/检定结果的确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5.4.1根据校准/检定的技术依据确认校准机构通常在校准/检定证书中注明校准的技术依据。
确认时可对照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确认校准结果是否符合相应的技术规范的要求,这些技术要求主要是仪器的示值误差、准确度等级、测量重复性、稳定性等。
校准/检定一般是由比被检仪器高一等级的计量标准提供的约定真值与被检计量仪器的示值进行比较来确定仪器的示值误差。
在确认时直接看校准证书出具的示值误差校准结果是否符合校准依据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的要求,即示值误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最大允许误差时判别为符合使用要求。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标题: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产品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而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则是指导检验人员进行检验工作的重要文件。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作用。
一、指导检验人员进行检验工作1.1 确定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应明确产品的检验标准,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1.2 制定检验流程:指导书应规定检验的具体流程,包括取样、检验方法、检验设备等。
1.3 确定检验人员职责:指导书应明确检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记录检验结果和处理意见2.1 记录检验结果:指导书应规定如何记录检验结果,包括合格、不合格、待定等情况。
2.2 处理不合格品:指导书应明确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包括报废、返工、退货等措施。
2.3 提出改进建议:指导书应鼓励检验人员提出改进建议,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检验效率。
三、保证检验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1 定期校准设备:指导书应规定检验设备的定期校准程序,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2 保养设备维护:指导书应规定检验设备的保养和维护程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3 处理设备故障:指导书应明确处理设备故障的程序,确保检验工作不受影响。
四、培训检验人员的技能和素质4.1 提供培训计划:指导书应规定检验人员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
4.2 提升技能水平:指导书应鼓励检验人员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提高检验水平。
4.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指导书应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促进检验团队的凝聚力和效率。
五、持续改进检验工作流程5.1 定期评估检验效果:指导书应规定定期评估检验效果的程序,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5.2 收集反馈意见:指导书应鼓励检验人员提出改进建议,不断改进检验工作流程。
5.3 加强内部沟通:指导书应促进内部沟通,确保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持续改进。
结论: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是指导检验工作的重要文件,通过明确检验标准、记录检验结果、保证设备可靠性、培训检验人员和持续改进工作流程,可以提高产品质量,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标题: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引言概述:
成品检验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为了确保成品的质量,制定一份详细的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编写要点。
一、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目的
1.1 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1.2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
1.3 为员工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导和标准化流程
二、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结构
2.1 产品检验标准和要求
2.2 检验工具和设备的准备
2.3 检验流程和操作步骤
三、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要点
3.1 确定检验项目和标准
3.2 制定详细的检验流程和操作步骤
3.3 确保指导书的易懂性和操作性
四、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实施和监督
4.1 培训员工并确保他们理解和遵守指导书
4.2 定期检查和评估指导书的有效性
4.3 及时更新和改进指导书内容
五、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效果评估和改进
5.1 采集反馈意见并进行评估
5.2 分析检验结果和指导书的实际效果
5.3 不断改进和优化指导书内容和流程
结论:
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是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工具,惟独制定合理的指导书并不断完善和改进,才干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希翼本文的内容能够匡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编写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超级全面的实验室检测作业指导书
超级全面的实验室检测作业指导书01感官检验各种产品的感官检验基本包含组织状态、色泽、气味、滋味是否正常,有无异物,液体样品有无分层及浑浊现象,粉状样品有无水湿、结块,有无霉变、腐败变质等现象。
在感官检验时同时要检验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净含量等。
02理化检验作业指导书1、化学试剂化学试剂根据用途分为:一般试剂、基础试剂、高纯试剂、色谱试剂、生化试剂、光谱纯试剂和指示剂等。
一般用于食品检验的有一般试剂、基础试剂、高纯试剂和专用试剂。
基础试剂:可用作基准物质的试剂叫做基准试剂,也可称为标准试剂。
基础准试剂可用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用来校正或标定其他化学试剂。
如在配置标准溶液时用于标定标准溶液用的基准物。
化学试剂的储存:(1)化学试剂大多数都具有毒性及危害性,要加强管理。
(2)隔离存放:易燃类、剧毒类、强腐蚀性类、低温贮存的等分类放置;要求化验人员有一定的相关知识。
(3)一般存放于通风、阴凉、温度低于30℃的药品柜中。
有些药品遇光容易分解,避光保存。
固体、液体、酸、碱分别放置。
2、仪器和器皿(1)检验所用的仪器应处于正常状态,要符合精度要求;同时高级的精密仪器要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不可在未弄清使用方法前动用仪器。
(2)仪器因经常使用,检测性能会逐渐降低,所以测试仪器要定期检定和校准。
(3)一般的玻璃器皿采用一次计量。
可以是送到法定的计量单位进行计量,也可以送一套到法定的计量单位进行计量,然后用这套计量好的容器对本企业生产中使用的容器进行自校准。
玻璃仪器的计量一定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进行校正,并不是所有的仪器都要送检,但作为判定数据使用的器皿一定要计量。
3、溶液的配制1.标准溶液的配制配制标准溶液用水,应符合GB/T 6682-2008的要求。
所用试剂纯度应在分析纯以上。
标定所用的基准试剂应为容量分析工作中使用的基准试剂。
所用分析天平及砝码应定期检定。
所用滴定管、容量瓶及移液管均需定期校正。
农产品质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农产品质量检测作业指导书一、前言农产品质量检测是确保农产品安全、健康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检测人员提供准确、规范的操作指南,确保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二、检测样品准备1. 样品采集1.1 确保样品采集器具的洁净和无杂质。
1.2 根据检测项目的要求,采集适量的样品,并尽可能避免样品受到外界污染。
1.3 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采样方法和采样点位,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2. 样品处理2.1 对样品进行标识,并记录相关信息如样品来源、采样时间等。
2.2 如果需要,进行样品的预处理,如去壳、去皮等操作。
2.3 对液体样品进行搅拌均匀,并确保样品的稳定性和可测性。
三、检测设备与试剂准备1. 检测设备1.1 确保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设备的校准或标定。
1.2 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避免交叉污染。
1.3 检测设备的使用记录应及时进行填写并保存。
2. 试剂准备2.1 根据检测项目的要求,准备相应的试剂和标准品。
2.2 试剂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并保持在有效期内。
2.3 对试剂进行妥善保存,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四、检测操作1. 检测步骤1.1 根据检测项目的要求,按照相应的操作步骤进行检测。
1.2 严格控制操作时间和操作温度,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3 操作中避免交叉污染,使用一次性试剂或经过严格清洗消毒的试剂盒。
1.4 检测过程中如遇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并处理。
2. 检测标准与限量2.1 根据农产品质量标准和相关法规,确定相应的检测标准和限量。
2.2 检测结果超过限量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记录相关信息。
2.3 定期进行仪器和试剂的质量控制,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五、数据处理与报告输出1. 数据处理1.1 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并与标准进行对比。
1.2 对于数据异常和偏离标准的样品,进行进一步的检测或重复检测。
1.3 记录检测结果和相关数据,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准确性。
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成品检验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和客户的需求。
为了确保成品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制定一份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结构,以及每个部分的具体要点。
一、检验准备1.1 确定检验目标:明确需要检验的产品和检验的要求,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
1.2 确定检验方法:根据产品特性和检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如目视检查、测量、试验等。
1.3 确定检验设备和工具:根据检验方法的要求,准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和工具,如显微镜、千分尺、试验机等。
二、检验过程2.1 样品准备:从生产线中随机抽取样品,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2.2 检验步骤:按照检验要求,依次进行各项检验步骤,如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性能测试等。
2.3 记录和处理结果:将检验结果记录下来,并根据标准和要求进行结果的判定和处理,如合格、不合格、待修复等。
三、检验标准3.1 确定检验标准:根据产品的标准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明确合格和不合格的判定依据。
3.2 更新检验标准:随着产品和行业的发展,检验标准也需要不断更新,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与客户沟通:与客户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要求,并根据客户的反馈不断改进和完善检验标准。
四、数据分析和改进4.1 数据分析: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常见的不合格问题和原因,为改进提供依据。
4.2 过程改进: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改进,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4.3 持续改进: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定期评估和调整检验流程和方法,确保检验工作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五、培训和沟通5.1 培训计划:制定成品检验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对象等,确保检验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5.2 培训实施:按照培训计划,组织培训活动,培训检验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
检测校准实验室和检验机构认可评定、批准作业指导书
检测/校准实验室和检验机构认可评定、批准作业指导书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目录1 目的和适用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评定项目的审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认可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评定工作组的组建........................................................................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检测/校准实验室项目的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检验机构项目的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评定结论的形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评定结论的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 评审员的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检测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XXXXX-ZY-2018作业指导书控制状态:控制号:持有者:发布日期:XXXXXXXX实施日期:XXXXXXXXXXXXXXXXXX作业指导书批准:XXXXXX审核:XXXXXX主编:编写人员:编制依据:相关试验规程前言为使公司新增各项试验工作有章可循,使工作(作业)安全风险评估和过程控制规范化,保证试验全过程的安全和质量,公司质量办公室特制订了本作业指导书,作为持续改进试验工作质量、保证管理体系正常运作的基础和依据,同时用作学习与培训教材,以提高试验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希望各有关人员在工作中严格遵照此作业指导书的工作流程进行日常工作、试验,以保证工作质量,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XXXXXXXXXXXXXXX质量办公室XXXXXXXXX水泥作业指导书一、烧失量1 方法提要试样在(950±25)℃的高温炉中灼烧,驱除水分和二氧化碳,同时将存在的易氧化元素氧化。
通常矿渣硅酸盐水泥应对由硫化物的氧化引起的烧失量误差必须进行校正,而其他元素存在引起的误差一般可忽略不计。
2 引用标准《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176-20083 分析步骤称取约 1g 试样( m ),精确至 0.0001g ,置于已灼烧恒量的瓷坩埚上,将盖斜置于坩埚上,放在高温炉内从低温开始逐渐升高温度,在(950 ± 25 )℃的高温炉中灼烧 15~20 min ,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
反复灼烧,直至连续两次称量之差小于 0.0005g 时,即达到恒量。
4 结果计算烧失量的质量百分数ω LOI 按下式计算:ω LOI = ×100式中:ω LOI ——烧失量的质量百分数, % ;m ——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 g );m 1 ——灼烧后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 g )。
5 结果整理试验结果精确至 0.01% 、平行试验两次,允许重复性误差为0.15% 。
二、.碱含量水泥氧化钾和氧化钠试验检测细则(火焰光度计基准法)1 方法提要试样经氢氟酸 - 硫酸蒸发处理除去硅,用热水浸取残渣,以氨水和碳酸铵分离铁、铝、钙、镁。
11、检验检测机构作业指导书
检验检测机构作业指导书1.概述检验检测机构是指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指导下,对产品、工程、技术、科学研究及其他特定对象进行检验、检测和测试的机构。
为了确保检验检测机构能够准确、可靠地完成工作任务,有必要编写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以规范机构的运作和管理。
2.目的作业指导书的目的在于规范检验检测机构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3.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检验检测机构,包括但不限于产品检验、环境检测、食品安全检测、材料分析等各个领域的机构。
4.工作流程4.1 接受委托机构接受委托后,应当对委托的内容、要求和期限进行认真的核实和确认,确保了解清楚委托方的需求。
4.2 实施检验检测根据委托的要求,制定详细的检验检测方案,包括样品采集、试验方法、仪器设备等内容,确保检测过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4.3 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制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论证,编制检测报告,确保报告内容准确、完整,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保证报告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4.4 结果确认和报告发布经过内部审核和专家评审后,对检测结果进行确认,及时向委托方发布检测报告,确保委托方及时获取检测结果。
5.操作规范5.1 人员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人员管理制度,包括人员招聘、培训、考核等环节,确保检测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5.2 设备管理机构应当对检测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3 样品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样品登记和管理制度,确保样品的来源、存放、运输等环节符合相关要求。
6.质量控制6.1 质量手册机构应当编制质量手册,明确质量管理要求和流程,为机构的质量管理提供指导。
6.2 质量管理体系机构应当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文件、内部审核、不合格品管理等内容,不断完善和提高机构的质量管理水平。
7.结论作业指导书是检验检测机构日常管理和工作操作的重要依据,对提高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机动车检测 环保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OBD检验(环检)(一)车载诊断系统(OBD)检查1.1注册登记(1)检查车辆的OBD 接口是否满足规定要求,OBD 通讯是否正常,有无故障代码。
1.2在用汽车(1)对配置有OBD系统的在用汽车,在完成外观检验后,应连接OBD诊断仪进行OBD检查。
在随后的污染物排放检验过程中,不可断开OBD诊断仪。
(2)OBD 检查项目包括:故障指示器状态,诊断仪实际读取的故障指示器状态,故障代码、MIL灯点亮后行驶里程和诊断就绪状态值,具体检验流程应按照附录F进行。
(3)若车辆存在故障指示器故障(含电路故障)、故障指示器激活、车辆与OBD诊断仪之间的通讯故障、仪表板故障指示器状态与ECU中记载的故障指示器状态不一致时,均判定OBD检查不合格。
如果诊断就绪状态项未完成项超过2项,应要求车主在对车辆充分行驶后进行复检。
(4)检验机构应使用计算机数据管理系统存储所有被检车辆OBD数据,不得人为篡改数据。
(5)OBD诊断仪应能实现对OBD检查数据的实时自动传输。
作为排放检验一部分,OBD获得的信息应自动保存到计算机系统中。
(6)对要求配置远程排放管理车载终端的在用汽车,应查验其装置的通讯是否正常。
(7)如车辆污染控制装置被移除,而OBD故障指示灯未点亮报警的,视为该车辆OBD不合格。
(二)OBD诊断仪技术要求2.1 至少应支持ISO 9141-2、SAE J1850、ISO 14230 - 4、ISO 15765- 4 四种通讯协议。
2.2 能够与车辆OBD 系统建立通讯,提供OBD 系统诊断服务用的通讯连接接口,与车辆通讯的接口应满足ISO 15ZD1-3 和SAE J1962 的规定。
2.3 OBD 诊断仪的信息结构应符合ISO 15ZD1-5 中的信息结构和ISO 15ZD1-6 诊断故障码要求。
2.4 能连续获得、转换和显示与车辆排放相关的OBD 故障代码,应按照ISO 15ZD1-6中的描述显示故障代码及故障信息。
磁粉检测作业指导书
1. 总则本作业指导书对磁粉检测工作做了具体的规定和说明,以保证其磁粉检测质量符合有关规程、标准要求。
2. 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铁磁性材料制成的锅炉、压力容器、气瓶和压力管道的磁粉检测工作。
3. 磁粉检测一般要求3.1. 磁粉检测人员,必需依据《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章》的要求,取得相应的技术等级资格证书;3.2. 磁粉检测主要操作及出具报告必需是相应技术等级资格的Ⅱ级(含Ⅱ级)人员;3.3. 磁粉检测人员,除具有良好的身体素养外,其矫正视力不得低于 1.0,且不得有色盲或色弱;3.4. 待检工件应以磁粉检测托付单为依据,对待检工件的检测部位外观质量进行复查合格后,方可检测;3.5. 磁粉检测所用设备,须经有关部门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使用;3.6. 凡技术文件与图样有明确要求的产品,均按技术文件和图样的要求进行验收;技术文件或图样无明确要求,按国标、部标及相应的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进行验收;3.7. 进口锅炉压力容器合同中没有注明验收技术标准的,则以制造厂接受的标准验收,但不得低于我国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4. 磁粉检测4.1. 预备工作4.1.1. 工艺预备:4.1.1.1. 依据托付要求,全面了解被检产品的结构、规格、材质等,制定检测方案;4.1.2. 工件预备4.1.1.2. 选定设备:对接焊缝接受旋转磁场检测仪;搭接及角接焊缝接受磁轭式或支杆式检测仪;4.1.1.3. 确定检测部位及检测比例、磁化方式及磁化规范;4.1.1.4. 选择灵敏度试片;4.1.2. 工件预备4.1.2.1. 被检工件应切断动力源、压力源和物料来源,并应清洗置换达到合格标准;4.1.2.2. 被检工件应经外观检验合格,去除表面镀层或者涂层,其表面粗糙度不得大于12.5 μm,且不应有油脂或其他粘附磁粉的物质;4.1.2.3. 在工件表面做出检测部位的标记;4.1.3. 磁粉和磁悬液4.1.3.1. 所用磁粉应具有高导磁率和低剩磁性质;磁悬液的浓度10-20g/L (非荧光磁粉)或 1—3g/L (荧光磁粉);4.1.3.2. 磁粉的颜色应与被检工件有较高的对比度。
实验室认可用 结果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内部比对、实验室间比对、期间核查、假设检验)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作业指导AAAA检测目录1. 质量控制分类 (3)1.1. 内部 (3)1.2. 外部 (3)2. 质量监控方案的选择 (3)2.1. 如果希望比对来考核人员检测水平的一致性,应选择人员比对。
(3)2.2.如果希望通过比对来核查检测设备的校准状态,可以选择设备比对、留样再测或用标准物质检测。
(3)2.3. 如果希望通过比对来考核不同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或允许方法偏离的方法确认时,可选择方法比对。
(3)2.4. 如果希望了解不同检测参数之间影响程度,则应选择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
32.5. 在方案选择时,应考虑到监控的实效性、可操作性、时效性和经济性。
(3)3. 质量监控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因素 (3)3.1. 时间 (3)3.2. 样品 (3)3.3. 方法 (4)3.4. 设备 (4)3.5. 环境条件 (4)4. 一致性判定方法 (4)4.1. 假设检验 (4)4.2. Z比分数法 (7)4.3. 稳健统计技术 (8)4.4. En值法 (8)4.5. 利用重复性限或复现性限 (9)5. 比对报告的编制 (9)AAAAL-ZY-02-2013检测结果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1.质量控制分类1.1. 内部人员比对设备比对方法比对利用标准物质进行检测留样再测结果不同特性相关性分析1.2. 外部实验室间比对能力验证测量审核2.质量监控方案的选择2.1. 如果希望比对来考核人员检测水平的一致性,应选择人员比对。
2.2.如果希望通过比对来核查检测设备的校准状态,可以选择设备比对、留样再测或用标准物质检测。
2.3. 如果希望通过比对来考核不同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或允许方法偏离的方法确认时,可选择方法比对。
2.4. 如果希望了解不同检测参数之间影响程度,则应选择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
2.5. 在方案选择时,应考虑到监控的实效性、可操作性、时效性和经济性。
3.质量监控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因素3.1. 时间内部比对,应控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
作业指导书(检测组)
作业指导书(检测组)作业指导书(检测组)引言概述:作业指导书(检测组)是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或检测时的重要参考资料,它包含了实验或检测的目的、步骤、仪器使用方法、数据处理等内容,能够帮助实验人员顺利完成实验或检测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作业指导书(检测组)的重要性以及其具体内容。
一、目的和背景1.1 确定实验或检测的目的:作业指导书(检测组)首先要明确实验或检测的目的,即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1.2 确定实验或检测的背景:作业指导书(检测组)还需要说明实验或检测的背景知识,以便实验人员了解实验或检测的重要性和意义。
1.3 确定实验或检测的依据:作业指导书(检测组)还应该列出实验或检测的依据,即实验或检测所遵循的规范和标准。
二、实验或检测步骤2.1 详细列出实验或检测的步骤:作业指导书(检测组)需要清晰地列出实验或检测的各个步骤,包括操作顺序、操作方法等。
2.2 强调实验或检测的注意事项:作业指导书(检测组)应该特别强调实验或检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避免操作失误或实验失败。
2.3 提供实验或检测的示例:作业指导书(检测组)可以提供一些实验或检测的示例,以帮助实验人员更好地理解操作步骤。
三、仪器使用方法3.1 介绍实验或检测所需的仪器:作业指导书(检测组)需要介绍实验或检测所需的仪器,包括名称、功能、使用方法等。
3.2 详细说明仪器的操作步骤:作业指导书(检测组)应该详细说明每个仪器的操作步骤,以确保实验人员正确地操作仪器。
3.3 强调仪器的维护和保养:作业指导书(检测组)还应该强调仪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以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四、数据处理4.1 说明数据的采集方法:作业指导书(检测组)需要说明数据的采集方法,包括采集的时间、频率等。
4.2 介绍数据的处理方法:作业指导书(检测组)应该介绍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数据的整理、分析等。
4.3 提供数据处理的示例:作业指导书(检测组)可以提供一些数据处理的示例,以帮助实验人员更好地理解数据处理的步骤。
作业指导书(检测组)
作业指导书(检测组)作业指导书(检测组)引言概述:作业指导书(检测组)是一份详细的指导文件,旨在帮助检测组成员正确、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该指导书包含了作业流程、标准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是检测组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
一、作业流程1.1 确定检测项目:在作业指导书中明确列出需要进行的检测项目,包括检测的样品类型、检测方法等。
1.2 分配工作任务:根据检测项目的要求,合理分配工作任务给各个检测组成员,明确责任和时间节点。
1.3 协调配合:作业指导书中应包含各个检测组成员之间的协作方式和配合要求,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二、标准操作规程2.1 样品处理:详细介绍样品的采集、保存、处理等操作步骤,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仪器操作:对使用的检测仪器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操作方法、维护保养等内容,确保仪器正常运行。
2.3 数据处理:说明数据的录入、分析、报告撰写等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三、安全注意事项3.1 实验室安全:列出实验室操作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包括化学品的使用、废物处理等,确保工作环境安全。
3.2 个人防护:明确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要求,包括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确保检测人员的安全。
3.3 突发事件处理:指导书中应包含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包括火灾、泄漏等应急情况的处理方法,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四、质量控制4.1 校准和质控:指导书中应包含校准和质控的要求,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4.2 内部审核:明确内部审核的流程和要求,确保检测过程的规范和合规性。
4.3 外部认证:指导书中可以包含外部认证的要求和流程,提高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五、持续改进5.1 反馈机制:建立反馈机制,收集检测组成员对作业指导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和改进。
5.2 更新维护:定期更新和维护作业指导书,确保其中的内容与实际工作保持同步。
5.3 经验分享:鼓励检测组成员分享工作经验和技术,促进团队学习和成长。
(完整版)检验作业指导书
巡检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指导操作员或反馈到生产单位加以纠正,问题严重时,要适时向有关部门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单》要求其改进。
2.4完工检验
2.4.1定义
完工检验,是指对全部加工活动结束的半成品、零件进行的检验。完工检验的工作包括验证前面各工序的检验是否已完成,检验结果是否符合要求,即对前面所有的检验数据进行复核。
2.3.2.6产品的标识和记录能否保证可追溯性。
2.3.2.7生产环境:生产环境是否适宜产品生产的需求,有无产品、物料散落在地面上。
2.3.2.8对生产中的问题,是否采取了改善措施。
2.3.2.9员工的技能能否胜任工作。
2.3.2.10生产因素变换时(换活、修机、换模、换料)是否按1完工检验要求:应该按照工序卡、产品图样、抽样方案等有关文件的规定,做好完工检验工作。
2.4.2.2完工检验的重点
2.4.2.2.1核对加工件的全部加工程序是否全部完成,有无漏序、跳序的现象存在。在批量的完工件中有无尚未完成或不同规格的零件混入。必要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防止问题的再发生。
取250毫升三角烧瓶,加35毫升硼酸和3滴混合指示剂,将冷凝管口侵于硼酸吸收液中。在盛消化液的凯氏烧瓶中添加防暴沸的锌粒2~3粒和30%氢氧化钠溶液40毫升,立即与定氮球连接好,蒸馏至瓶内液体减少约2/3时,将冷凝管品移出吸收液,切断电源,冲洗冷凝管,用0.1N盐酸标液滴定至灰红色为终点。同时作一试剂空白。
1.5检验结果的处理方式
1.5.1允收
经IQC验证,不合格品数低于限定的不合格品个数时,则判为该批来货允收。IQC应在验收单上签名,盖检验合格印章,通知货仓收货。
1.5.2拒收
若不合格品数大于限定的不良品个数,则判定该送检批为拒收。IQC应及时填制《IQC退货报告》,经相关部门会签后,交仓库、采购办理退货事宜。同时在该送检批货品外箱标签上盖“退货”字样,并挂“退货”标牌。
零部件检测作业指导书
零部件检测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各类零部件在各个行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对零部件进行检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检测人员提供一份详细的指导,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高效地进行零部件检测工作。
二、检测前的准备1. 确定检测目标:在进行零部件检测之前,需要明确检测的目标和要求。
这包括了解零部件的性能要求、规格参数以及可能存在的缺陷类型等信息。
2. 准备检测设备和工具:根据需要,准备适当的检测设备和工具,例如显微镜、探伤仪器、测量工具等。
确保这些设备和工具的正常运行,并及时进行校准。
3. 确定检测环境:检测环境对检测结果有较大影响,应该选择干净、安静、温度适宜的环境进行检测。
排除可能的干扰源,并确保检测区域清洁整洁。
三、具体操作步骤1. 外观检测:首先进行外观检测,包括表面质量、尺寸和形状等方面。
通过目测、使用显微镜或其他合适的工具检查零部件的外观,记录任何异常。
2. 物理性能检测:根据零部件的具体要求,进行物理性能检测,如硬度测试、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等。
根据测试结果,判断零部件是否符合规定的性能要求。
3. 材料成分检测:部分零部件需要进行材料成分检测,特别是金属材料的检测。
选择合适的方法,如化学分析、光谱分析等,对材料进行组成分析。
4. 缺陷检测:使用合适的仪器和方法,对零部件进行缺陷检测。
常见的缺陷检测方法包括磁粉探伤、超声波检测、X射线检测等。
根据检测结果,判断零部件是否存在缺陷并记录。
5. 尺寸测量:对于需要满足精确尺寸要求的零部件,进行尺寸测量是必不可少的。
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如卡尺、游标卡尺等,测量零部件的尺寸,并与设计图纸进行对比。
6. 包装和标识:对于通过检测的合格零部件,进行包装和标识。
按照规定的要求对零部件进行包装,如防静电包装、防潮包装等。
在包装上标注相应的信息,如批次号、生产日期等。
四、检测记录和报告在进行零部件检测过程中,及时记录检测结果和相关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零部件检测作业指导书
零部件检测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零部件检测是制造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关系着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零部件,制定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是必不可少的。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零部件检测的流程和要求,以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二、准备工作1. 检测设备准备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首先需要确保检测设备的正常运行。
检测设备应通过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其精度和稳定性。
2. 样品准备样品的准备是进行零部件检测的基础。
样品必须符合质量标准,并且应当完好无损,以避免对结果产生干扰。
3. 检测环境准备在进行零部件检测时,需要有一个安全、干净、整洁的检测环境。
该环境应减少杂散光、噪声等干扰因素的影响,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三、检测流程1. 样品接收与登记在接收到样品后,务必进行登记和标识,以避免样品混淆或丢失。
登记信息应包括样品名称、数量、接收时间等。
2. 样品检查对接收到的样品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样品完好无损,没有明显缺陷或污损。
3. 选择检测方法根据零部件的特点和检测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如尺寸测量、材质分析、表面缺陷检测等。
4. 检测操作按照选定的检测方法,进行具体的操作步骤。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记录每一步的操作细节。
5. 结果分析与判定在获得检测数据后,根据标准和规范对结果进行分析和判定。
分析应当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并将结果以合理的方式进行记录和展示。
6. 偏差处理如果检测结果与标准要求存在偏差,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偏差处理的具体方式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
四、检测要求1. 准确性和可靠性零部件检测的结果应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即在相同的条件下,能够得到相同的结果。
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使用合适的检测设备和方法,并控制和记录所有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
2. 及时性零部件检测应及时完成,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检测结果应及时向相关人员反馈,以便于后续的生产安排和处理。
3. 文件记录所有的检测操作和结果应当详细记录在相关文件中,包括样品登记表、检测记录表、检测结果报告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具检测结果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本指导书提供检测结果出具的一些细节,重点描述了检测结果的表述方式和数值的修约。
2、依据
GB/T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5009.1-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总则》、CNAS-GL27-2009《声明检测或校准结果及与规范符合性的指南》。
3、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的出具。
4、定义
4.1 数值修约
通过省略原数值的最后若干位数字,调整所保留的末位数字,使最后所得到的值最接近原数值的过程。
4.2 修约间隔
修约值的最小数值单位。
注:修约间隔的数值一经确定,修约值即为该数值的整数倍。
例1:如指定修约间隔为0.1,修约值应在0.1的整数倍中选取,相当于将数值修约到一位小数。
例2:如指定修约间隔为100,修约值应在100的整数倍中选取,相当于将数值修约到“百”数位。
4.3 极限数值
标准(或技术规范)中规定考核的以数量形式给出且符合该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的指标数值范围的界限值。
5、作业规程
5.1 数值修约规则
5.1.1 确定修约间隔(指定数位)
5.1.1.1 指定修约间隔为10-n(n为正整数),或指明将数值修约到n 位小数。
5.1.1.2 指定修约间隔为1,或指明将数值修约到“个”数位。
5.1.1.3 指定修约间隔为10n(n为正整数).或指明将数值修约到10n数位,或指明将数值修约
到‘十”、“百”“千”…………数位。
5.1.2 进舍规则
5.1.2.1 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小于5时,则舍去,即保留的各位数字不变。
例1:将12.1498修约到一位小数,得12.1;将12.1498修约到个数位,得12。
5.1.2.2 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大于5,则进一,即保留数字的末位数字加1。
例1:将1268修约到“百”数位,得13×102(特定场合可写成为1300)。
例2:将10.502修约到个数位,得11。
注:示例中“特定场合”系指修约间隔明确时。
5.1.2.3 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为5,且其后有非0数字时进一,即保留数字的末位数字加1;若其后无数字或皆为0时,若所保留的末位数字为奇数(1,3,5,7,9)则进—,即保留数字的末位数字加1,若所保留的末位数字为偶数(2,4,6,8,0)则舍去。
例1:修约间隔为0.1(或10-1)
拟修约数值修约值
1.051 1.1
0.350 0.4
1.050 1.0
例2:修约间隔为1000(或103)
拟修约数值修约值
2500 2×103(特定场合可写成为2000)
3500 4×103(特定场合可写成为4000)
5.1.3 不许连续修约
5.1.3.1拟修约数字应在确定修约间隔或指定修约数位后一次修约获得结果,不得多次按5.1. 2规则连续修约。
例:修约15.4546,修约间隔为1
正确的做法为:15.4546—15;
不正确的做法为:15.4546→15.455→15.46→15.5→16。
5.1.3.2 在具体实施中,有时测试部门先将获得值按指定的修约数位多一位报出或几位报出,而后有其他部门判定。
为避免产生连续修约的错误,应按下述步骤进行:
a、报出数值最右的非零数字为5(或5后皆为0)时,应在数值右上角加“+”或加“-”或不加符号,分别表明已进行过舍、进或未舍进。
例:16.5+、16.50+、16.500+表示实际值分别大于16.5、16.50、16.500,分别经修约舍弃为16.5、16.50、16.500;16.5-、16.50-、16.500-表示实际值分别小于16.5、16.50、16.500,分别经修约进一为16.5、16.50、16.500。
b、如对报出值需要进行修约,当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为5,且其后无数字或皆为0时,数值右上角有“+”者进一,有“-”者舍去,其他仍按5.1.2规则进行。
例:将下列数字修约到个数位(报出值多保留一位至一位小数)
实测值报出值修约值
15.4546 15.5- 15
16.5203 16.5+ 17
17.5000 17.5 18
5.2 运算规则
5.2.1 除有特殊规定外,一般可疑数表示末位 1个单位的误差。
5.2.2 复杂运算时,其中间过程多保留一位有效数,最后结果须取应有的位数。
5.2.3 加减法计算的结果,其小数点以后保留的位数,应与参加运算各数中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相同。
5.2.4 乘除法计算的结果,其有效数字保留的位数,应与参加运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相同。
5.3 测定值或其计算值与标准规定的极限数值作比较的方法
5.3.1 总则
5.3.1.1 在判定测定值或其计算值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时,应将测试所得的测定值或其计算值与标准规定的极限数值作比较,比较的方法可采用:
a)全数值比较法;
b)修约值比较法。
5.3.1.2 当标准或有关文件中,若对极限数值无特殊规定时,均应使用全数值比较法。
如采用修约值比较法,应在标准中加以说明。
5.3.2 全数值比较法
将测试所得的测定值或计算值不经修约处理(或虽经修约处理,但应标明它是经舍、进或未进未舍而得),用该数值与规定的极限数值作比较,只有超出极限数值规定的范围(不论超出程度大小),都判定为不符合要求。
(示例见表1)
5.3.3 修约值比较
5.3.3.1 将测定值或计算值进行修约,修约数位与规定的极限数值数位一致。
5.3.3.2 修约后的数值与规定的极限数值进行比较,只有超出极限数值规定的范围(不论超出程度大小),都判定为不符合要求。
(示例见表1)
表1 全数值比较法和修约值比较法的示例与比较
5.4.1 样品测定值的单位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5.4.2 测试结果报告平行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并按检测方法要求的保留数位修约报告计算结果。
5.4.3 如果测试结果在方法的检出限以下,5009系列标准方法和规定的极限数值为“不得检出”的测试结果可以用“未检出”表述,但应注明检出限数值;其他系列标准方法的测试结果用“<检出限数值”表述。
5.4.4 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中信息(检测时间、检测依据和数据分析公式等)要表述完整、书写规范,空白处划“/”标出。
5.5 检验报告中出具的判定结果
出具判定结果要严格执行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中第4条款规定和CNAS-GL27《声明检测或校准结果及与规范符合性的指南》中第4和5条款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