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组合作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合集下载

(完整)《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中期报告

(完整)《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中期报告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模式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顺平实验学校数学课题组“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模式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顺平实验学校数学课题组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们,大家好:由顺平县实验学校数学组承担的“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课题,与2011年4月份申报,与10月份开题被确立为保定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立项的课题,今天,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研究情况向各位专家、领导和老师们汇报如下:一、课题的研究背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新大纲明确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的学习探索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

《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人,不再是课堂的主宰,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体,这就要求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我们数学教研组决定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期望通过课题研究,提高课堂效率,进行有效教学,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和锻炼自己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体验学习的乐趣,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合作,要求学生努力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评论他人的观点,学会接受他人意见,学会进行数学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使学生在集体的学习合作中逐步意识到在竞争的社会中,有比竞争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合作,没有合作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将受到限制。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①通过课题研究提炼构建有助于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一般模式和探索出一套符合我校实际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

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民主的意识、竞争的意识、创新的意识和善于表达的能力。

③小组合作学习中,研究学生心理发展和个性完善的联系,研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成效的评定及多元的评价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小班化合作教学探究中期报告

新课程背景下小班化合作教学探究中期报告

“新课程背景下小班化合作教学探究”中期报告惠民县晨光实验学校为深入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针对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校申报了《新课程背景下小班化合作教学探究》课题。

课题主持人由惠民县晨光实验学校初中部校长王延海同志担任。

各级领导对我校开展新课程背景下小班化合作教学探究设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成为我们开展这项研究的动力。

本课题由滨州市教育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已于2017年4月进行开题论证,接受专家指导,进一步明确研究思路,完善实施方案,明晰研究技术线路。

自立项以来,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积极参与课题活动,大胆创新研究,积累了一些有价值的实践经验,也取得了一些可借鉴的阶段性成果。

现将中期研究工作整理汇报如下,请专家组审议。

一、课题前期工作进展情况课题立项后不久,我们组织了开题论证会,会后根据专家的意见及时校正了研究方向、整合了研究内容、完善了研究方案、优化了研究方法。

以目前为止,课题组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在课题实施的初期,我们就成立了课题实施研究小组,负责对课题的协调、研究和管理,同时制定和完善了课题管理的制度,如:责任制度、学习制度、研究制度、报告制度、后勤保障制度和奖励制度等。

课题研究分工清楚、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真抓实干,定期活动,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强化过程管理,提升研究品味。

我们努力走实、走稳、走好研究过程,坚持每月一次的课题例会制度,汇报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布置各自的任务,及时总结研究情况,以指导下一阶段的工作,保证课题研究有序开展。

(二)深入调研,排查问题在课题研究初期,我们对本校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

通过学生教师问卷调查、深入课堂听课、进行专题调研,我们发现不少课堂上存在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课堂气氛沉闷、被动听死板记、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2、为了赶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很多教师课堂上喜欢提问学习好、愿意发言的学生,久而久之,很多学生习惯于在课堂上做观众和听众,甚至神游于课堂之外。

“新课标下的集体备课”中期结题报告[定稿]

“新课标下的集体备课”中期结题报告[定稿]

“新课标下的集体备课”中期结题报告[定稿]第一篇:“新课标下的集体备课”中期结题报告[定稿]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新课标提出的新的教育观念已逐渐被教师所接受,但如何将新观念应用于教学实践,如何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课程目标,是摆在广大教师尤其是高中数学教师面前的难题。

如果仅凭个人经验,单兵作战,磨时间,耗体力,不能解决实质问题。

这就要求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团队效应”的优势。

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集体备课还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和理解,使集体备课失去本来价值,流于形式。

认为集体备课是教案之和,备课组将教材的各章节平分给各课教师,由各任课教师分头撰写教案,完工后再交给集体备课组长,集体备课等同了各任课教师备课教案之和。

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

只有将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以学生的现实基础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通过教师间合作教研,以目标共同、智慧共享、过程协同、个体独创等方式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研讨出真知,研讨出效率,才能使教师们在思想认识上相互融注自己的教学观点,从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这样集体备课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加本课题研究的老师都是我校工作经历、培训经历各不相同的多名数学教师,研究团队年富力强,具有良好的科研意识和素养。

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通过不断的努力初步完成了阶段研究任务,现将本课题中期的工作汇报如下:二、课题研究的过程(一)课题理论层面实施情况课题组通过各种形式学习了有关学习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论述、新课程改革理论有关理论,对“探究性学习”学习过程评价“等都进行了学习。

通过学习,全组人员转变了教学观念,提高了参加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胆地进行新课改的先期实践活动,并且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全组人员参加新课标指导下优质课评比观摩,多人参加了市级培训。

(二)课题实践层面实施情况首先,我们规范了集体备课的流程:成立备课小组,由备课组长组织组内教师商讨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进行研究人员分工,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严格按计划实施,确保按时高效地进行活动。

《小组合作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小组合作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小组合作研究》课题中期报告一、课题介绍这个课题是在新课标背景下我们学校老师经过实践,大家一致认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比较适合当前我们学校的学情同时也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它们分别是合作,竞争和个人学习,其中最佳情境就是合作学习。

目前大多数课堂上占主流的仍然是竞争与个人的活动。

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集体凝聚力的形成,也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竞争观,合作观和养成良好的社会技能。

我们就这一内容进行研究,以使我们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二、科研计划我们的计划是这样的: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 年9月至20 年10月)1.进行宣传动员,组织实验队伍,进行理论学习。

2.选好课题,设计实验方案,组织教师学习实验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 年11月至20 年9月)1.小组合作意识和合作的行为表现的应用;2对学生合作交往意识的培养及小组合作学习技能的研究与应用;3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科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应用。

4.建立相应的课题管理措施和收集相应的课题资料。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 年9月至20 年10月)1.收集整理研究资料,进行后期学生检查,形成后期检查报告。

2.完成相关工作,收集教师的论文、个案、音像资料出集子。

3.收集资料并进行详细分析,找出研究特色,完成实验报告和工作报告,完成课题的结题工作。

三、运行情况1、调查情况学习相关理论,转变师生观念。

在宣传动员阶段,我们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论坛讨论等多种方法,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需求,喜欢的学习方法及学习的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特点。

结果我们发现,几乎100%的学生都喜欢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有75%左右的学生在合作中愿意承担部分任务,也有8%的学生仍愿意处于听众的地位。

学生提出每周开展3次左右的小组合作学习为佳。

有了这些数据,就更加坚定我们把这个科研课题搞下去的决心。

《英语课堂教学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研究》中期报告

《英语课堂教学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研究》中期报告

《英语课堂教学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研究》中期报告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新课程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安排小组合作,从小培养学生与人共处、相互合作的能力。

通过学生间互帮互助,分工工作,交流、分享成果,团体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了民主、合作、互助的教学关系和愉悦轻松的教学环境,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

因此,“合作学习”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师生单向交流为合作、多向交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形式。

通过调查、分析、五年级试验到学校全面实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下面我们就集合传统教学方法来做具体的研究和分析。

一、传统小学英语教学现存问题第一,多数教师教学受教材的限制,教材有什么就教什么,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不能将最新的、有用的、教科书中没有的内容教给学生,导致教学缺乏弹性和选择性,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拓展。

. 第二,课堂上教师煞费苦心地讲解、传授,要求学生认真地倾听、理解、记忆,规范地模仿拼读、朗读、拼写,机械地背课文、背句子、背单词、背语音。

英语教学被简化成为背词句、默词句的教学,忽视了学习主动性、“做中学”、和学生观察、想象、创新精神的培养。

第三,教学中不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不考虑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布置大量机械的重复性的抄写作业,有时是惩罚性的作业,使英语成为死记硬背的学科。

. 第四,由于学生个人、家庭以及学校、教师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了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呈良性循环状态,成绩优秀,充满自信和创新精神。

而部分学生则处于学习的困境中,缺少学习的动力、方法、良好习惯和学习环境,不达标的成绩使他们产生了更大的心理压力和自卑感,使学习呈恶性循环状态。

由此导致了英语学习中两极分化的现象。

第五,对于英语教学的特点、方法和要求不甚了解,不能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帮助。

单纯用考试成绩衡量评价英语教学和教师的工作态度,以教学秩序混乱为由限制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给英语教师排的课时过满或过杂,致使英语教师没有充分的备课和自身提高的时间,英语课教学效率低,难于适应社会和形势发展的需要。

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2)

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2)
2.分组方法:
①合理安排小组人数
以4人为单位,这样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有利于两人对学,四人群学,八人共同体学习的需求。人数安排合理,成员异质结对,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帮扶成长.小的问题对学交流,难的问题群学或共同体解决,组内每个学生都有展示、交流的参与机会,有利于小组成员的共同发展。
②精心搭配小组成员
我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性别等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
2.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合作学习的“问题”,可以是为突破重难点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中主动提出的问题。如在学习《我的第一本书》一课时,有一个小组的孩子们主动提出了自己大胆的设计:“老师我们想以采访的形式,探访一下我和父亲的心理。”我听了之后非常激动,像这样的课堂生成非常难得,立刻满足了他们.孩子们设计了几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请问父亲,你当年为什么因为撕书就痛打孩子?”,“请问,当年父亲的行为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就是孩子们对课文的深层领悟,带着自己的理解被采访人都把自己看成了作者和父亲,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人物的性格和思想以及心理活动。
(二)精心设计学习任务,促进学习活动有效开展。
在实践的习任务适宜于小组合作学习?这些学习任务需要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呈现?怎样在问题中体现?在设计问题时应该注意什么?怎样和学习任务有效结合?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
在设计问题之前,必须结合课标准确定位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围绕学习目标设计学习任务,确定了学习任务,再有针对性的设计问题,突破知识点。
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时间:2014.6。25

小组合作中期小结报告

小组合作中期小结报告

自主高下课堂下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研究--------微课题研究中期小结报告自主高下课堂下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研究微课题研究中期小结报告【摘要】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然而,我们当前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等方面都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关键词】合作学习实效性做法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多的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研究是本学期我研究的科研内容,以小组为主体,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机制,以小组成绩为奖励依据,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

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学习习惯。

学期过半,我对自己的研究做一下中期小结。

一、形成合理的分组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小组,座位的编排往往又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

这样的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我在构建合作小组时,注意到结构的合理性。

1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

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又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互助。

2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建立学习的“多元世界”。

我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

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3是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

小组合作课题实验中期总结

小组合作课题实验中期总结

小组合作课题实验中期总结第一篇:小组合作课题实验中期总结小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课题研究中期工作总结随着国内外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在教学模式中正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强调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如开展小组活动,使学生在尽量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交际,强调学生参与项目和调查研究,积极获得信息和处理信息。

一、指导思想:20世纪90年代,合作学习在美国兴起。

章兼中教授的《外语教育学》中理论提到: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学生之间和小组之间的交往尤为重要,更重要的是生生交往。

现在,新的课程标准也把“合作精神”作为情感教育内容之一。

倡导建构式的学习,努力实现学生主动参与、感知体验、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语言实际运用中感受成功之喜悦,调整学习英语的情感和策略,熟悉语言技能,发展语言能力。

要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就必须改变过去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取而代之以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由此可见,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英语对学生今后全面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与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二、我们现在做的:学校1、通过学校的英语板块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2、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积极制定了教学教研计划与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英语教育教学管理体系;3、发挥各级英语教师力量,抓住课程整合契机,使英语教育教学科研成效显著;4、加强对英语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工作,坚持民主参与和科学决策,以英语教育带动各项课程改革工作全面进步;5、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教师1、抓学历进修,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

抓好教师校内、外听课、评课活动,要把教师听、说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职英语教师队伍2、教育理论学习,为英语教师订阅中外英语报刊,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心得交流,鼓励教师在专业报刊上发表论文加强业务学习,教育观念及时更新,迸发更多教学改革热情;学生1、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信心;2、发挥小组群体的主题功能,激励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空港新城幸福里小学《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空港新城幸福里小学《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中期报告《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研究,自立项至中期,我们课题组均按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操作,一边学习,一边研究,积极实践。

不断完善并解决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注重边学习边实践,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促进认识,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这一阶段的研究总结如下:一、主要做法(一)、提高课题研究组成员对本课题的深刻认识。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学生的认知层面上,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进行思维的碰撞,达到发现问题、并实现解决问题的效果,更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学会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已经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并有意识的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

1、定期组织成员进行理论学习,学习广大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及时和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对照、反思、交流,并积极的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去。

2、积极进行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

课题组成员积极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之中,反复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常性开展听评课活动,并录制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精彩微视频《搭积木比赛》、《星星合唱团》、《秋游》、《农家小院》、《圆的面积》5节。

3、在学习理论和不断实践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不断凝练自己,写出有关小组合作学习方面论文5篇。

并且宗永红老师的论文《浅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在陕西省第一届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奖。

(二)、聚焦课题研究中的核心问题。

1、积极探索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适时创设适合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环境。

(1)本课题研究小组合作学习采用混合编组法,即把不同水平、不同性格的学生混编在一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优带差,以优帮差,以优教差,最终实现“兵能教兵”的效果。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效性研的研究》中期报告.doc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效性研的研究》中期报告.doc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效性的研究》阶段汇报一、问题提出《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

不仅如此,小组合作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更加广阔的时空中进行多维性和交互性。

因此,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必使我们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造和扬弃,自觉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通过不断尝试、反思、研究、总结和提高,来推动课堂教学产生实实在在的变化,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必进,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变化。

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进行“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效性”的研究,是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

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真正的作用,还有许多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

我们就这一内容着手研究,以使我们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二、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作为新课堂的实施者,我们深刻体会到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往往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且互为补充的。

自主学习能否达成预期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组合作的成效如何。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问题进行探讨,以利于对课程标准的深度把握和正确实施,以避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后,班级课堂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参与机会而处于“旁观”、“旁听”的被动地位,使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干预和控制大大降低,更多的是给予引导和激励,赋予全体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与权利,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拥有高度的自主性,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能胜任的学习内容,并在小组中担任角色,承担任务,充分展示并发挥创造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索、发现知识,在自主学习中不断获取知识,在合作与交流中,用不同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提高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合作学习中期报告

合作学习中期报告

合作学习中期报告一、项目背景:目前,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该模式下,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与辅助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该模式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们培养自主学习、合作能力、责任感与主动性,并且可以增强学生们的归属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项目目标:1.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可以互相交流和共享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相互协作,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3.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互相讨论和学习,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学习并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4.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要分工协作,根据自己的责任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责任感和主动性。

5.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学生在小组中相互配合和合作,培养归属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项目效果:1.学生成绩提升。

通过合作学习,同学们能够相互帮助,在互相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学习内容,提高了学习成绩。

根据初步统计,合作学习小组的学生平均成绩较单独学习的学生提高了10%以上。

2.合作能力提升。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相互合作、协作完成学习任务。

经过一段时间的合作学习实践,同学们的合作能力明显增强。

他们逐渐学会了互相倾听、积极沟通和尊重他人的能力。

3.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们逐渐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讨论、研究和总结,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也能够减少对老师的依赖,主动探索学习的道路。

4.责任感和主动性提升。

合作学习需要学生们分工合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责任。

通过分工合作,同学们逐渐培养了责任感和主动性,能够主动承担任务,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5.归属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增强。

在合作学习的小组中,同学们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团队合作学习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团队合作学习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团队合作学习课题研究中期报告概述这份中期报告旨在总结我们团队在团队合作研究课题研究中的进展和成果。

以下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的主要目标、方法和初步结果。

目标我们团队的主要目标是研究团队合作研究对学生研究成果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影响。

通过对比实验和问卷调查,我们希望能够得出以下结论:1. 团队合作研究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研究成绩。

2. 团队合作研究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发展。

3. 学生对团队合作研究的态度和接受程度。

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法:1. 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两个班级中,一个班级实施团队合作研究,另一个班级继续采用传统的个体研究方式。

2. 收集数据:通过课堂观察、学生成绩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

3. 数据分析: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初步结果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实施和数据收集,我们得到了一些初步结果:1. 学生成绩提高:实施团队合作研究的班级中,学生的研究成绩有所提高,尤其是在团队作业中。

2. 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学生在团队合作研究中表现出更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包括沟通、协调和分享。

3. 学生积极态度:大多数学生对团队合作研究持积极态度,并认为它有助于提高研究效果。

下一步计划基于我们的初步结果,我们计划继续深入研究团队合作研究的影响,解决以下问题:1. 团队合作研究的长期影响:需要进一步跟踪学生的研究成绩和团队合作能力,以确定团队合作研究的长期影响。

2. 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我们计划扩大研究范围,探索不同学科领域下团队合作研究的效果差异。

结论本中期报告总结了我们在团队合作研究课题研究中的进展和初步结果。

通过初步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团队合作研究对学生的研究成绩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积极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展开研究,进一步探索团队合作研究的长期影响以及在不同学科领域下的效果。

合作学习课题研究中期小结(合集5篇)

合作学习课题研究中期小结(合集5篇)

合作学习课题研究中期小结(合集5篇)第一篇:合作学习课题研究中期小结跃进里小学合作学习课题研究中期小结跃进里小学跃进里小学合作学习课题研究中期小结经过行近一年的初步实验,试验从理论到实践均有了新的认识和收获,本材料从选题、内容、价值、等方面不再赘述,仅从对自主合作学习的现状入手把研究措施、试验体会及点滴的经验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措施(一)建立健全课题研究管理网络1、建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课题组、子课题组的教育科研机构网络。

学校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并在课题组下设立三个子课题组。

2、构建子课题、小专题的课题网络。

关于以全员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的教学研究的实际情况,3、建立健全课题研究制度网络。

为了使课题研究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建立健全了①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②课题研究目标考核制度。

③课题研究成果奖励制度。

(二)加强课题研究的指导。

1、加强专题理论指导。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课题研究例会的时间,采取“学校学习、课题组学习、子课题组学习、小专题学习、个人自学”的形式组织主研人员学习与研究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

2、注重课题研究方法指导。

通过办讲座的形式,课题实验主研人员,在以行动研究为主的基础上,同时注重文献法、经验总结法、测量法、调查法等课题实验方法的掌握。

3、加强课题研究论文指导。

为了让主研人员掌握课题研究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学校组织由富有写作经验的教师对课题论文的写作作了详细的指导。

(三)抓好课题研究环节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三个子课题组分别从课题研究的目标和理论依据、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初步构想等方面制定内容结构合理,构想清晰新颖,具有可操作性的课题研究方案。

2、落实课题研究过程。

通过对课题组的理论学习、上研究课、开研讨会等活动的检查和指导,及时掌握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3、积累课题研究资料在课题研究前期阶段,收集积累了从课题研究的申报表、分工情况表、计划、阶段小结、活动记载,实验对象前测等资料,课题研究资料子课题组长专人保管。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阶段总结(5篇可选)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阶段总结(5篇可选)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阶段总结(5篇可选)第一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阶段总结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阶段总结经过一年的研究,我对课题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对该课题进行一个阶段总结。

如今,对于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已被日益关注起来。

因为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有利于学生相互合作,资源共享。

但在实施小组合作中,我们不能留于形式,要处理好各环节,摆正教师和学生的位置,使学生在合作中学到的更多知识,思维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1.合作交流前是否要给予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在小组合作中,我们时常可发现小组成员参与上是很不均衡,差生参与量明显就少。

如果我们在合作前给予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对合作内容有自己的一点思考,有一点自己的见解想法,再与同组合作,这样合作的质量有可能更好,参与就有可能会均衡些。

2.合作讨论前教师所提的要求是否需要可操作性?是否需要记录讨论结果?从这些课看,有部分教师在讨论前提出的要求,往往是一个问题,没有一个清晰的讨论步骤,学生就很难把握,讨论就成了“沙龙”,说到哪儿就滑到哪儿?在这里,教师就必须在备课中充分地考虑到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然后进行分析,最后再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

同时,考虑到需要讨论的问题往往是有一定难度或有多种解法或有一定规律的问题,这样就要求我们学生在讨论中不能只是说说而已,最好能把所得的结果或方法进行记录并整理,这有利于汇报,更有利于学生之间讨论的有效性。

如《直线、射线、线段》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将已知道的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并写成两类问题,一类是想考考同学的,另一类是想请教同学的,就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有效地开展教学。

3.合作讨论中教师该怎样投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学生在讨论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到小组中去听学生的讨论,并加以指导。

以前的我,特别是在上公开课时,总是急于在小组讨论时找到自己想要的结论, 甚至有时机械地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小组中,这是不可取的,而要善于听取学生的不同思考方法,适当地加以引导,把自己融入学生的讨论中。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行动研究中期评估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行动研究中期评估报告

⼩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动研究中期评估报告《⼩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动研究》中期评估报告⼀、课题的提出:1、知识经济时代呼唤⼩组合作学习今天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在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个⼈的能⼒是有限的,很多⼯作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

联合国教科⽂组织把“学会合作”列为教育的四⼤⽀柱之⼀。

⼩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的社会适应性。

学⽣是未来的社会成员主⼒军,必须具备社会⼈的主体性,⽽主体性并⾮是游离于社会的,它必须将个体融群体之中,并⾃觉地为这个社会贡献⾃⼰的⼒量。

当学⽣进⼊班集体时,就已进⼊⼀个特有的⼩社会,他们必须在集体中发挥个⼈的能动性,在吸取集体的帮助教益和服务集体的活动中,使⾃⾝得到发展与提⾼,从⽽适应这个⼩集体。

⼩组合作学习,⾸先使学⽣在⼩集体中相互适应,通过适应这个⼩集体,逐步过渡到适应⼤集体,从⽽培养了学⽣的社会适应性。

2、新课程呼唤⼩组合作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励合作学习,促进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教学相长。

”⽽新课程则把合作学习作为倡导的三⼤学习⽅式之⼀。

3、减负增效呼唤⼩组合作学习根据⼼理学及教育学的研究,此种学习模式与传统的⽅式⽐较,学⽣的学习有更显著的成效,⼈际交往的能⼒得以提⾼,⾃尊感也得以提升。

此外,对学校的喜爱程度、对学业的⾃我要求,以及对个⼈的⾏为表现也有正⾯的影响。

⽽合作学习法体现在⼿段上,最主要的就是⼩组学习。

从教学⼼理学情感理论来看,学⽣在⼩组中进⾏愉快和谐、富有成效的合作学习,⾃然会产⽣快乐有趣的情绪⽓氛。

这种学习氛围⼀旦形成并保持下去,必会给学⽣带来⾼涨的学习热情,推动他们进⾏孜孜不倦、锲⽽不舍的努⼒,有利于知识技能的积累和智商情商的发展。

4、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呼唤⼩组合作学习我校进⼊新课程改⾰以来,全体师⽣从感受新课程到实践新课程,取得了⼀定的成效。

但在减负增效的新形势下,学校教师的教学理念滞后、学⽣的学习⽅式尚未转变阻碍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开展学⽣⼩组合作教学有利于充分利⽤教育资源、⾼效、低耗、愉快地使学⽣各⽅⾯素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全⾯、和谐的发展。

《新课标下合作学习教学法的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新课标下合作学习教学法的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新课标下合作学习教学法的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阳原一中课题组组长巩永兵新课程实施以来,中学课堂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课堂教学目标多元化,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内容情境化……课堂已逐渐成为一个充满探索、充满情趣的学习乐园。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有部分教师在认识上不深或理解上偏差,导致课堂形、实不一致,教学内容不明确,学习目标定位不准确,课堂结构设计不清晰,课堂教学缺乏让学生有效探索体验的过程,合作交流意识,教学效率低下。

鉴于此提出课题: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结构,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本课题于2010年9月开题,预计到2012年12月结题,历时两年时间,现将前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整理汇报如下:前阶段概况:一、课题研究的目的1.课题组成员讨论学习:合作学习相关论著;高中数学新教材及教学策略方法相关论著;课改实验区新课改相关成果和高中课改相关的成功经验。

并去一些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的有良好成果的高中听课、交流、学习。

2.课堂实践:各研究成员针对各自负责的实验班的情况,结合具体的知识点,分别拟定课堂教学模式、分组模式和评价机制初步方案。

3、通过课题研究的过程,提高教师设计教案、驾御课堂、指导学生的能力。

4、要充分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一)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和文献查阅法(二)研究途径:本课题研究每天的日常工作,因此,工作即研究:课题组成员分别以学科为单位进行教案研究、示范课研究,从理论的层面、实践的层面、清晰的层面、有效的层面对各种课型的结构加以分析,归纳,形成本学科的各种课型的课堂结构的教学模式,再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发挥互联网的强大功能和优势进行经验借鉴,最后形成教学模式和方法,形成我校的校本教学资源,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上课能力和教学质量。

三、课题研究实施策略前阶段,课题组全体成员紧紧围绕课题方案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在课题论证、课题分解、研讨交流、课题实施、经验总结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初步阶段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中期报告和任务在小组合作研究中,成员之间的分工和任务分配非常重要。

我在小组建设中,明确了每个组员的角色和任务,让每个人都有明确的责任和任务,同时也避免了冲突和混乱。

例如,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小组研究活动,同时每个成员也有自己的任务和贡献,让小组合作研究更加有序和高效。

二)探索小组合作研究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小组合作研究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需要探索和尝试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在这一阶段,我主要尝试了以下几种教学策略和方法:1.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任务的设计和完成,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力,提高研究效果。

在小组合作研究中,我通过任务型教学法,设计了一系列的任务和项目,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例如,小组制作文具盒、设计校园环境、组织文艺演出等等。

通过任务的完成,学生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和技能,同时也加强了小组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2.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一种模拟真实情境的教学方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入了解和体验所学知识。

在小组合作研究中,我通过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企业、政府、社会组织等不同角色,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同时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课堂讨论法课堂讨论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讨论为核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促进知识的共建和共享。

在小组合作研究中,我通过课堂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同时也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课堂讨论,学生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同时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三)总结和展望在前一阶段的工作中,我主要围绕小组合作研究的实践活动和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进展。

通过合理搭配小组成员、探索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研究和成长。

合作学习课题研究中期小结

合作学习课题研究中期小结

合作学习课题研究中期小结合作学习课题研究中期小结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成员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或解决一个问题的学习方式。

它强调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互助等方式,促进学习者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

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和促进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合作学习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比如合作学习中的组队方式选择、团队角色分配、合作学习评价等。

因此,本课题旨在研究合作学习中的关键问题,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已完成的工作在课题研究的前期阶段,我们对合作学习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形成了初步的研究框架。

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我们了解了目前合作学习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以及教师和学生对合作学习的态度和看法。

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合作学习实验,选取了几个学生群体进行合作学习,并记录了他们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和感受。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选择合适的组队方式。

在实验中,我们尝试了不同的组队方式,如自由组队、随机组队和同桌组队等,发现不同的组队方式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有不同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比较不同组队方式的优缺点,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指导。

其次,我们需要研究如何合理分配团队角色。

团队角色的分配对于合作学习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承担的角色不明确,导致团队协同效果不佳。

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如何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合理分配团队角色,促进团队合作。

最后,合作学习的评价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在实验中,我们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学习成绩、学习进步和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背景下小组合作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陇县西大街小学马书明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辽中一高中的化学教师:徐一丁。

下面我向大家作“新课标背景下小组合作的研究”科研课题的中期报告。

一课题介绍这个课题是在新课标背景下我们一高中老师对有效教学模式孜孜不倦的探索的前提下提出的。

经过广大一线教师的实践,大家一致认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比较适合当前我们学校的学情同时也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它们分别是合作,竞争和个人学习,其中最佳情境就是合作学习。

目前大多数课堂上占主流的仍然是竞争与个人的活动。

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集体凝聚力的形成,也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竞争观,合作观和养成良好的社会技能。

我们就这一内容进行研究,以使我们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二科研计划我们的计划是这样的: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7年10月至2007年11月)1.进行宣传动员,组织实验队伍,进行理论学习。

2.选好课题,设计实验方案,组织教师学习实验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7年12月至2008年9月)1.小组合作意识和合作的行为表现的应用;2对学生合作交往意识的培养及小组合作学习技能的研究与应用;3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科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应用。

4.建立相应的课题管理措施和收集相应的课题资料。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08年9月至2008年10月)1.收集整理研究资料,进行后期学生检查,形成后期检查报告。

2.完成相关工作,收集教师的论文、个案、音像资料出集子。

3.收集资料并进行详细分析,找出研究特色,完成实验报告和工作报告,完成课题的结题工作。

三运行情况1 调查情况学习相关理论,转变师生观念。

在宣传动员阶段,我们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论坛讨论等多种方法,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需求,喜欢的学习方法及学习的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特点。

结果我们发现,几乎100%的学生都喜欢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有75%左右的学生在合作中愿意承担部分任务,也有8%的学生仍愿意处于听众的地位。

学生提出每周开展3次左右的小组合作学习为佳。

有了这些数据,就更加坚定我们把这个科研课题搞下去的决心。

接下来我们组织课题组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大家利用课余时间查阅心理学,差异教学,合作学习等方面的理论文献和各种案例。

利用每周的教研时间大家沟通交流,经过不断的讨论甚至是争论,老师们的思想观念渐渐地统一了,对小组合作学习也有了一个比较客观和理性的看法。

在此基础上我建议老师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向学生渗透和传授小组合作的理念和具体的操作方法。

准备阶段,我们重在思想意识的准备。

经多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努力,在07年11月中,预定的几个参与实验的班级的学生和主要任课教师都已经在心理上,思想上等各个方面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了充分的准备,并对此报以极大的热情和期待。

与此同时,我们把高二的12个班级作为平行对比实验班级,分别由我、袁绍德、陈德武和王东老师负责。

2 对比试验开展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模式探究从07年11月末12月初,我们正式启动了这个科研课题的对比试验部分。

课题组成员(还特约了物理组李荣慧,郑岩老师作为物理学科的对比参考)分别按照各自设定的小组合作模式开展起来。

其中包括:分组的人数差异研究(3人组,5人组,7人组,10人组进行对比);分组的成分差异研究(成绩上中下均衡分组、感情友谊分组、特长搭配分组进行对比);分组与授课类型的关系研究(理论型新授课各组状态、知识型新授课各组状态、习题课各组状态、复习课各组状态、阶段小测试各组状态的对比)以及分组的动力与持久性研究等等。

到目前为止,以上这些研究内容仍在进行当中,个别项目已经接近尾声。

3 收集反馈信息,归纳总结,及时调整。

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在实验的全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每2个月进行一次调查问卷,平时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谈话了解各种反馈信息。

大家在教研例会上把各自收集到的信息汇总到一起,进行分析,归纳,整理,从而得到一阶段我们实验的真实情况和效果。

针对一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及时的进行调整,比如:在第2个月,应学生要求把3个班级的10人编组改为4人编组,实践证明分组人数越多,越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

从学生的反馈意见上来看,不是什么课都适合分组合作的,所以我们决定一些有难度,特别抽象的理论性新授课程不再进行小组合作形式的实验。

通过不断的更正,调整,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越来越得心应手,也逐渐地摸索出里面的一些规律。

四几点体会1小组合作的实施策略(1)科学合理分组,使学生“可合作”把学生按3、4个人一组分成若干个组,最佳方案是好、中、差都有,男女搭配均匀,性格互补,成绩好能力强的做组长;若没有能力较强的组长,可以把三个实力接近的组员并成一个组,这样的小组是主导式和民主式两种,各有千秋。

也可以把若干个小组分为2至3个大组(集团)这样便于量化比较。

每个学生根据实力都定一个目标分,一般目标分要略低于实力分。

如一个学生的实力是20分,那么就给他定个18分,这样他就不以及格为目标,如果考个28分,那么就为小组贡献10分,如组长的目标分为90分,若考了85分,则组长就负贡献5分,这样组员觉得比组长能干,学习就更有信心,而组长觉得拖小组后腿,挺难为情的,就会加倍努力。

并且组长很快就会找到加分的重要途径,那就是最差的组员最有潜力,他距100分还有82分的空间,虽说未必能加满82分,但只要盯住组员,积极辅导,加个二三十分的希望还是挺大的,所以最后的结果是全体成员都在努力,这样连最差的学生都要学习了,小组合作肯定走向了良性循环。

当然学生定的目标分不能一成不变,过一段时间后要把不怎么合理的分数调整过来。

(2)优化评价机制,使学生“想合作”及时评价、反馈、激励表彰是小组合作得以持久推进的重要保障。

因为学生渴望得到承认,被认可,是他们学习动力的添加剂。

怎样操作呢?大家不妨这样试试。

每次测验后给每位大组长发一张反馈汇总表,前六名写上“恭喜你们冠军,恭喜你们亚军直到恭喜你们第六”,学生对这六个字非常在意,分析谁拖后腿谁拉分等。

到了期中或期末就对前六名18位学生发奖状和奖品,奖品不必买贵的,但必须是学生很有新鲜感的、很有兴趣的。

这上来领奖的中间肯定有6位成绩是差的,看到他们脸有点红的上来领奖,你就会知道他们下次会更努力。

(3)设计合作内容,使学生“能合作”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的学习内容时要注意它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课堂教学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阵地,但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盲目的小组合作。

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仔细考虑什么样的问题值得在课堂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

此外,教师留的课后作业,阶段测试的习题都可以设计成小组合作的内容。

(4)培养合作技能,使学生“会合作”为了调动小组内每个成员的积极性,教师必须培养组长和组员的合作技能。

首先是组长的责任心,和后进组员的上进心。

要把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紧密地联系起来,建立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让学优生带动学差生,让学差生抛弃自卑感,建立自信心,拥有成就感。

组长要对组员负责,学优生要对学差生负责。

小组的整体是对比竞争的基本单位,这个时候,小组成员就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他们的合作才会有较高的效率。

2 小组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在课堂教学中,什么情况下开展合作学习比较适宜呢?(1)选择解题策略时。

学生在独立学习或解题时,往往会碰到似曾相识,但又无从下手,不能立即解答的问题。

并且对自己的想法和思维产生疑问,同时又希望从别人的发言中受到启发,评价中得到验证时,又有对寻求解决问题的渴望,会产生一种比较强烈的交流欲望。

这时,开展合作学习的效果较好。

(2)操作实验时。

在教学中,许多学科的知识需要学生用看、听、问、量、记、析等操作方式来探究、发现和总结出规律和结论。

它有时仅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师生、生生间的互相合作,依靠集体的智慧去实施和完成。

(3)意见分歧较大时。

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较大的意见分歧。

这时的思维矛盾和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极好时机。

可以形成极为浓厚的研究氛围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模糊的地方可以质疑,不同的观点可以辩论。

在这种过程中,思想的交锋,智慧的碰撞,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敏捷性,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都将得到相应的提高。

3 存在的一些问题(1)合作学习形式化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很短,正当学生积极性正浓、劲头正足的时候,教师中断了学生的合作讨论。

很明显,合作并没有结束,学生仍然处于积极的探索之中。

这样的合作不但不能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相反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生刚刚体会到自主、合作学习的成功感便被时间熄灭了。

要跳出教案的框框,切记不要担心这节课教学任务完不成,影响进度教学计划而抹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让学生的才能淋漓尽致的发挥。

(2)、合作学习泛滥化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时连很简单的问题也要通过学生合作来共同完成,好像一有问题都要必须让学生合作探讨才能完成一样。

我们要弄明白学生合作学习的意义,明确合作的目标和任务,把握好合作的契机和合作的内容,对于简单的内容或学生自己能够解决是问题,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体验、完成。

不要让有意义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新负担,不要让合作学习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障碍。

(3)合作学习自由化教师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乱说,教师缺乏必要的计划不能很好的组织学生,控制学生的讨论局面。

这样的讨论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实际上这是一种合作“自由化”的现象。

教师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或若无其事的东瞧西看,或忙于在各小组之间巡视、赶场,但很难看见教师参与合作与引导,悬浮于表,未能真正发挥教师指导者的作用。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崛起的新生事物,在合作学习环境中教师的作用尤为重要,要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合作前要让学生明确合作的任务,目标,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之后。

合作中不仅要参与合作与学生共同探讨,对于合作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要善于及时发现和及时补漏。

有的放矢。

在合作之后学生汇报时老师要及时捕捉和激励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展现自我,表现自我,避免虎头蛇尾的现象。

由于我们这个课题组正处于试验阶段,所以实施起来肯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

但我们坚信“小组合作学习”一定是有出路的、一定会有成绩的。

在推进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首先我们不要对这种方法产生怀疑,而要想到或许是在某些方面没有做到位,做得不够精细而造成的,重点是怎么来解决问题呢?我们每两个星期开一次例会,集大家的智慧肯定能想到解决办法,我们还会在学校网上论坛中开辟专栏,大家随时把问题和得意的几招上传到网上,然后积极跟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