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洛阳桥导游词3篇_导游词

合集下载

泉州安平桥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

泉州安平桥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

泉州安平桥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泉州安平桥范文篇1安平桥俗称五里桥,在晋江安海与南安水头交界海湾上。

宋绍兴八年(1138年)始建,十三年后建成。

它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是国家第一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全桥长2255米,宽3-3.8米,桥墩361座,桥上有水心亭、楼亭、中亭、雨亭、宫亭等五座。

桥东头有白塔,高22 米,五层六角空心砖塔,外涂抹白灰。

高塔长桥,相映成趣。

桥墩筑法,用长条石和方形石横纵叠砌,呈四方形、单边船形、双边船形三种形式,尚存331座,状如长虹,为中古时代世界上最长的梁式石桥,故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赞。

长桥的两旁置有形式古朴的石塔和石雕佛像,栏杆柱头雕刻着惟妙惟肖的雌雄石狮与护桥将军石像,皆为南宋的石刻。

整座桥上面的东、西、中部分别置有五座“憩享”,以供人休息,并配有菩萨像。

两翼水中筑有对称方形石塔四座,圆形翠堵婆塔一座,塔身雕刻佛祖,面相丰满慈善。

中亭二尊护桥将军,躯高1.59至1.68米,头戴盔,身着甲,手执剑,雕刻形象威武,这都是宋代石雕艺术的精华。

在桥头有砖塔和观音堂,塔高达22米,为五层六角形空心建筑,南宋时所创建。

1961年3月,五里桥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拨巨款重修巳倾圯塌断的桥墩桥板,修复三座桥亭、桥塔和桥栏。

掘除桥两侧淤积,恢复水映长桥美景,桥下游处今辟了公路和闸桥,交通更加方便了。

泉州安平桥导游词范文篇2安平桥全长2255米,桥面宽 3~3.8米,共361墩。

桥墩用花岗岩条石横直交错叠砌而成,有3种不同形式:长方形、单边船形、双边船形。

单边船形一端成尖状,另一端为方形,设于较缓的港道地方;双边船形墩,两端成尖状,便于排水,设在水流较急而较宽的主要港道。

桥面用 5~8条大石板铺架。

石板长5~11米,宽0.6~1米,厚0.5~1米,重4~5吨,最大者重25吨。

桥上筑憩亭5座,东端为水心亭,西端为海潮庵,中部的中亭规模最大,面宽10米,周围保存历代修桥碑记16方。

泉州旅游导游词(精选5篇)

泉州旅游导游词(精选5篇)

泉州旅游导游词(精选5篇)泉州旅游篇1自从海峡两岸实现“三通”以来,两岸之间的往来越发便捷,特别是现如今到泉州旅游、探亲的台湾同胞也越来越多了。

如果你是初来泉州的客人,那么今天就让我当回小导游,带你一起去探寻泉州这座千年古城,网罗这里的美食美景吧!今天我们游览的第一站就是泉州的母亲山——清源山,她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天下游客。

这里的奇石林间立、清泉石上流,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到此登游留题。

特别是位于清源山南麓那高大的老君岩,一定会让你惊叹不已,他雕于宋代,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席地面积为55平方米。

只见他慈眉善眼,炳焕生光,堪称石雕艺术的瑰宝。

知道吗?以前听老人们常说:“摸着老君鼻,活到一百二。

”哈哈,于是常有人攀爬到石像上,触摸老君鼻。

当然,现如今已没有游客肆意攀爬了,因为保护老君岩这样的文物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

呀,已经是中午了。

走了这么久,你的肚子也一定饿瘪了吧!来,我带你去泉州西街的老字号——老记面线糊,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线糊吧。

走入小店内,玻璃柜台上放着一小格一小格的配料,就像一个美食大家庭般,让我们目不暇接。

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醋肉、卤大肠、海蛎、猪腰、鸭胗等,加好后在碗中加入面线糊(主角哦),然后撒上胡椒粉、葱末以及几滴白酒和卤汁,如果再配上一根香脆的油条,那便是一餐美味了。

说到这,你是不是已经口水流下“三千尺”了呢?那就开始大快朵颐吧!那一口口的面线糊在嘴里“荡漾”着,散发出阵阵怡人的香味。

当你舀起一匙,你就会发现,面线糊晶莹剔透,糊里的面线如同针线般细小,却又清晰可见。

想想,它们是不是很像是连着我们海峡两岸故乡情谊的丝线呢?肚子填饱之后,我带您去泉州的西湖走走看看吧。

你看,湖面波光潋滟,公园里花团锦簇,一眼望去浮光荡漾的美景与湖后面宏伟的闽台缘博物馆、以及清源山那翠绿的山色相得益彰。

来吧,我带您去乘坐这里特有的古船泛舟畅游吧!迎着习习和畅的惠风,在优雅的轻音乐声中,古船徐徐缓行,划过波澜不兴的水面,绕过湖央两座突兀的孤屿。

2023年福建洛阳桥的导游词

2023年福建洛阳桥的导游词

2023年福建洛阳桥的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来到福建省的洛阳桥。

洛阳桥是福建省的重要大桥之一,它连接着福州和厦门,也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这座横跨滨海大道的拱桥。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洛阳桥的历史。

洛阳桥建成于1996年,是当时世界最大的跨度桥梁之一。

它的拱形设计和古典建筑艺术风格受到了世界各地旅游者的喜爱和推崇。

随着福建省经济的不断发展,洛阳桥也逐渐成为福建省的一张名片。

其次,让我们来看一下洛阳桥的建筑结构。

洛阳桥总桥长5700米,桥面宽28.5米,桥梁全长3627.44米,其中主桥全长1146米,共有七个跨度,中央跨度为180米。

洛阳桥的建筑设计理念是“中西结合,典雅华贵”,整个桥梁充满了浓郁的文化底蕴,不仅是一道实用的桥梁,更是一件艺术品。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下洛阳桥的旅游价值。

洛阳桥的建筑设计和历史背景都为它带来了不少旅游者。

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海天一色的美景。

同时,您还可以参观一些历史遗迹,例如传统的石板铺地、古建筑等,感受到福建省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

总的来说,洛阳桥是福建省的一张名片,它是一道充满历史底蕴和旅游价值的拱桥。

在这里,您可以欣赏美景,感受传统文化,也可以学习到福建省的历史和发展。

如果您有机会来
福建省旅游,记得来一下洛阳桥感受一下它的魅力和温暖。

谢谢大家!。

描写泉州洛阳桥的优美段落

描写泉州洛阳桥的优美段落

描写泉州洛阳桥的优美段落
人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今日亲临泉州这座历史悠久的洛阳桥,我对此话有了深刻的体会。

站在桥上,感受着它承载的千年沧桑,目睹着它见证的岁月流转,方知亲眼所见远比听闻更能触动人心。

洛阳桥横跨在宽阔的洛阳江上,据说这座桥已经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它依然屹立不倒。

到了洛阳桥,一对桥栏热情地迎接了我们。

它看起来威风凛凛、一定是古代时哪个能工巧匠不朽的杰作,上方雕刻着两条龙,下方雕刻着两条虎,简直是“生龙活虎”呀!
我迫不及待地跑上洛阳桥,仔细观察着桥那优美的造形。

桥头有两只威武的石虎守卫着,两座小巧的石塔挺立在两侧,两尊慈眉善目的菩萨庇护着桥上来来往往的车辆行人。

而桥栏每隔四根柱就有一只石狮子,正忠心耿耿地守卫着石桥,虽凶神恶煞般的,却很神奇的,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

它的构造更令人惊叹!爸爸告诉我,桥下的江水下,有一条长长的石堤,老祖宗们又用条石垒成了有名的船形的桥墩,这样的桥墩可以减弱江水的冲击力。

更让人叫绝的是,先人们还巧妙借用“草船借箭”的方法,在桥下养殖哈蜊,使用哈蜊的粘液牢牢地粘住桥,使桥坚硬稳固。

啊!我们的老祖宗可真的是聪慧绝顶!
远处的滩涂上,有大片大片美丽的红树林,那里有群鸟在纷飞、螃蟹在奔跑,泥鳅在跳跃。

洛阳桥虽然已不复昔日的繁华,但这古朴典雅的景致却吸引大游客来“一睹风采”。

啊!落日的余晖穿过绚烂的云层,将片片碎金洒在桥上、江上,美得令人窒息。

我喜欢洛阳桥。

它是我们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泉州人民的文化的缩影!。

泉州著名景点导游词讲解5篇

泉州著名景点导游词讲解5篇

泉州著名景点导游词讲解5篇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下面是小编搜集的泉州著名景点导游词讲解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泉州清源山导游词讲解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去登山,去共同领略有“秀出东南”美誉的清源山秀丽而多姿的风采!由于时间所限,我们今天参观的景点依次是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希望大家玩得开心尽兴!清源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

清源山景区方圆有四十华里,主峰海拔498米,与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辉映,犹如名城泉州的一颗璀璨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游客。

清源山历史上因泉眼诸多亦名“泉山”,城因山得名“泉州”;山高人云又名“齐云山”;位于市区北郊又称“北山”;因山峰鼎峙,故又称“三台山”。

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

景区内流泉飞瀑、奇岩异洞、峰峦叠翠、万木竞秀,以宗教寺庙宫观、文人书院石宝以及石雕石构石刻等文物为主的人文景观几乎遍布清源山的每个角落,现存完好的宋、元时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7处9尊,历代摩崖石刻近500方,元、明、清三代花岗岩仿木结构佛像石室3处,以及近代高憎弘一法师(李叔同)舍利塔和广钦法师塔院。

自古以来,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今天我们时间有限,无法饱览清源山的神韵,只能让大家留点遗憾去回味,或可以从我们有关的旅游宣传资料中去神游一番了。

好,现在我们参观第一站--老君岩。

老君岩的布局是这样的:山门--林荫石径--老君造像。

大家现在站的地方为老君岩的山门,请大家注意,眼前这曲尺型的上下两级平台,是阴阳太极八卦的变型图案,正前耸立的这方天然石头上镌刻着“青牛西去,紫气东来”八个篆字,还有这幢以盘根错节为窗饰挂落的石构山门,充满了山野气息,把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烘托得淋漓尽致,令人有进入物外仙境的快意之感。

泉州导游词范文4篇

泉州导游词范文4篇

泉州导游词范文4篇Quanzhou tour guide words编订:JinTai College泉州导游词范文4篇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泉州导游词范文2、篇章2:福建泉州洛阳桥文档3、篇章3:泉州东西塔、开元寺导游词文档4、篇章4:福建泉州崇武古城导游词文档篇章1:泉州导游词范文眼前这座黑压压的大岩石山叫宝盖山,你们看,它凌霄独立,周围没有其它山峰为邻,看起来是不是显得特别孤单呢?所以,人们又叫它“大孤山“。

明朝一位著名的诗人黄克晦在一首诗中这么说“乱嶂江边出,大孤山最孤”。

高踞山头的那座塔就是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姑嫂塔”。

它是一座用花岗岩建造的仿楼阁式的空心石塔。

塔共五层,二十一米高,昨天大家参观的泉州东西塔,东塔高48.27米,西塔高44.06米,虽然姑嫂塔还不足东西塔的一半高,但是它依借山势,所以显得特别巍武。

姑嫂塔,又称“关锁塔”或“万寿塔”,它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的公元1131-1162年,迄今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

它背靠泉州湾,面临台湾海峡,有镇南疆而控东溟之势。

《泉州府志》上称它“关锁水口镇塔也,高出云表,登之可望商舶来往”,可见,姑嫂塔真正的作用,是作为航标的。

南宋时期,泉州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口之一,对外贸易十分繁荣,与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生意往来。

宋朝的吴自牧在《梦溪录》中说:“若欲船泛外国买卖,则自泉州便可出洋。

“为适应海外交通的需要,在位处泉州港口的宝盖山上建造石塔,作为航标灯塔,其意义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八闽志》就有这样的记载:“在永宁里有石塔甚宏丽,商舶自海迁者,指为抵岸之期。

三年级说明文介绍洛阳桥

三年级说明文介绍洛阳桥

介绍洛阳桥
洛阳桥是中国现在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

位于泉州东郊的洛阳江上,是世界桥梁伐形基础的开端,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桥,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桥。

有时候,洛阳桥非常美,夕阳夕下,晚上灯火辉煌的时候。

还有在龙眼熟透的金秋季节,水波潋滟的洛阳江有如纤尘不染的明镜,淡淡的烟霞笼罩下的洛阳古镇,好像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

一条一里半长的跨海梁式浅灰色花岗岩桥体在阳光下遍体磷光,远望一条银龙横卧碧波一条银练飘向大海。

现桥长73.29米,宽4.5米,高7.3米,有44座船形桥墩,645个护栏,104只石狮,1座石亭、7座石塔,桥之中亭附近石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碑石刻、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遗址。

洛阳桥建成使洛阳天堑变通速,对泉州海外交通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泉州著名景点导游词讲解5篇

泉州著名景点导游词讲解5篇

泉州著名景点导游词讲解5篇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下面搜集的泉州著名景点导游词讲解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泉州清源山导游词讲解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去登山,去共同领略有秀出东南美誉的清源山秀丽而多姿的风采!由于时间所限,我们今天参观的景点依次是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希望大家玩得开心尽兴!清源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

清源山景区方圆有四十华里,主峰海拔498米,与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辉映,犹如名城泉州的一颗璀璨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游客。

清源山历史上因泉眼诸多亦名泉山,城因山得名泉州;山高人云又名齐云山;位于市区北郊又称北山;因山峰鼎峙,故又称三台山。

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

景区内流泉飞瀑、奇岩异洞、峰峦叠翠、万木竞秀,以宗教寺庙宫观、文人书院石宝以及石雕石构石刻等文物为主的人文景观几乎遍布清源山的每个角落,现存完好的宋、元时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7处9尊,历代摩崖石刻近500方,元、明、清三代花岗岩仿木结构佛像石室3处,以及近代高憎弘一法师(李叔同)舍利塔和广钦法师塔院。

自古以来,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今天我们时间有限,无法饱览清源山的神韵,只能让大家留点遗憾去回味,或可以从我们有关的旅游宣传资料中去神游一番了。

好,现在我们参观第一站--老君岩。

老君岩的布局是这样的:山门--林荫石径--老君造像。

大家现在站的地方为老君岩的山门,请大家注意,眼前这曲尺型的上下两级平台,是阴阳太极八卦的变型图案,正前耸立的这方天然石头上镌刻着青牛西去,紫气东来八个篆字,还有这幢以盘根错节为窗饰挂落的石构山门,充满了山野气息,把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烘托得淋漓尽致,令人有进入物外仙境的快意之感。

泉州洛阳桥导游词(3篇)

泉州洛阳桥导游词(3篇)

泉州洛阳桥导游词(3篇)泉州洛阳桥导游词(通用3篇)泉州洛阳桥导游词篇1当年主持修建洛阳桥者为泉州郡守(太守)蔡襄。

相传蔡襄为天上文曲星下凡,他自幼聪明博学,十八岁高中状元,遂本朝为官,但他从小受其母教诲,为官后要为郡人修桥,为民解难。

所以他在朝庭不久便申请回本府为官,为泉郡守(知府)。

他回到泉州后为洛阳江水深浪大,难造桥基而日夜发愁。

一天他突然梦见观音大士指点他派人向海龙王求助。

蔡襄一觉醒来十分惊奇,便给海神写一封求助公文,问手下衙吏:谁人下得海。

一个衙吏随即答道:小人夏得海!原来此人姓夏得海,误以为老爷叫他,随口应答。

于是派他前往海神处投递公文。

夏得海知道此去必无回,便告别了妻子,买了一壶酒喝得大醉卧在海滩上,想让潮水卷走了事,哪知一觉醒来,黄色的公文袋变成了红色公文袋,于是连忙回来交给蔡襄,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一个醋字。

蔡襄冥思苦想,终于领悟了海龙王的启示,当月甘一日酉时动工,果然此时海潮退落,三天三夜不涨潮,桥基终于顺利砌成。

但是由于当时资金有限,桥的高度不够,每逢洪水,桥面经常被淹没。

所以后来又传说泉州郡人大富商李五,为此桥出资增高三尺。

李五为泉州大富商,由于他生活的奢侈和挥霍,被小人诬告,无故被抓往京城问罪。

当他的囚车过洛阳桥时,水已淹没路面,他很艰难地过了桥,因此他对天发誓,要是他能平安无事回乡,一定出资将洛阳桥增高三尺。

果然,三年后他顺利回家,因此就出资将桥增高了三尺。

当然我们现在看到的洛阳桥已经是经过修葺的,最后一次修葺是1938年,蔡挺楷带领十九路军路过泉州时修建的。

下面向各位来宾介绍一下有关洛阳桥的建筑特点。

早在北宋,我们的先民就以惊人的毅力和无穷的智慧,创造了一种直到现代才被人们所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型基础。

所谓的筏型基础就是沿着桥梁中轴线的水下底部抛置大量的石块,形成一条连结江底的矮石埕作桥基,然后在上面建桥墩,这种建造方式对中国乃至世界造桥科学都是一个伟大的贡献。

2023年介绍洛阳桥 洛阳栾川重渡沟导游词介绍质

2023年介绍洛阳桥 洛阳栾川重渡沟导游词介绍质

2023年介绍洛阳桥洛阳栾川重渡沟导游词介绍质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力量。

写范文的时候需要留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留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共享阅读。

介绍洛阳桥篇一飞虹瀑布是重渡沟的标志性景观之一,落差40余米。

分两级组成,上部分像抻开的白绫。

“白绫”下面是深达3米的革面潭。

下部分像舞动的银练。

雨过天晴会从瀑底潭中飞起一条彩虹直向云天,有虹飞千山、练舞万壑的气概,瀑布便因此而名。

金鸡河景区位于重渡沟西南部,景区全长3公里,景区入口距河水发源处相对高差340米,金鸡河是由喷涌而出的剑插泉、象吐泉、铸链泉、天井泉等汇合而成的一条常年性河流。

滴翠河景区位于重渡沟西北部,全长5。

5公里,有天女植竹,竹翠欲滴,碧水清流在竹林中穿行而得名。

景区内有竹林千亩,铺天盖地遮天蔽日得竹海绘成了滴翠河景区得主画面。

农耕村位于重渡沟景区滴翠河终点处。

进入重渡沟农耕村,扑面而来的是绿色的长廊,爬满青藤的土墙茅屋,穿着土布的山民,各种手工作坊、民间艺术表演场;扑鼻而来的是酒香油香。

主要景点有水打磨、狮子上绳表演场、魔术表演场、陶器作坊、油作坊、酒作坊、旋木作坊、传统饮食区、纺织院、竹编院、千斤拍、山神庙、杏花咀、自耕区、菜园子等。

游客不但可观、而且可以亲自操作演示。

农耕村里还有中原第一炮,那声音震得仿佛能把山都震碎,假如不捂耳朵,真能把人都给震聋呢!是呀,“既有重渡沟,何须下江南?”介绍洛阳桥篇二这井筒里每响一声,便激起丈把高的水柱,震天雷也由此而名。

每遇大旱,当地老百姓只要听到这瀑底有放炮的声音,便知道立刻要下雨了。

龙曳磨游客伴侣,欢迎您来到龙曳磨景点处。

龙曳磨其实是以水为动力的粮食加工设备。

因水与龙密不行分,有的地方水也就成了龙的代名词,龙曳磨又名水打磨。

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了水的落差可以转化为动力为其服务的阅历,并运用于实践之中。

泉州导游词范文4篇

泉州导游词范文4篇

泉州导游词范文4篇Quanzhou tour guide words编订:JinTai College泉州导游词范文4篇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泉州导游词范文2、篇章2:福建泉州洛阳桥文档3、篇章3:泉州东西塔、开元寺导游词文档4、篇章4:福建泉州崇武古城导游词文档篇章1:泉州导游词范文眼前这座黑压压的大岩石山叫宝盖山,你们看,它凌霄独立,周围没有其它山峰为邻,看起来是不是显得特别孤单呢?所以,人们又叫它“大孤山“。

明朝一位著名的诗人黄克晦在一首诗中这么说“乱嶂江边出,大孤山最孤”。

高踞山头的那座塔就是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姑嫂塔”。

它是一座用花岗岩建造的仿楼阁式的空心石塔。

塔共五层,二十一米高,昨天大家参观的泉州东西塔,东塔高48.27米,西塔高44.06米,虽然姑嫂塔还不足东西塔的一半高,但是它依借山势,所以显得特别巍武。

姑嫂塔,又称“关锁塔”或“万寿塔”,它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的公元1131-1162年,迄今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

它背靠泉州湾,面临台湾海峡,有镇南疆而控东溟之势。

《泉州府志》上称它“关锁水口镇塔也,高出云表,登之可望商舶来往”,可见,姑嫂塔真正的作用,是作为航标的。

南宋时期,泉州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口之一,对外贸易十分繁荣,与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生意往来。

宋朝的吴自牧在《梦溪录》中说:“若欲船泛外国买卖,则自泉州便可出洋。

“为适应海外交通的需要,在位处泉州港口的宝盖山上建造石塔,作为航标灯塔,其意义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八闽志》就有这样的记载:“在永宁里有石塔甚宏丽,商舶自海迁者,指为抵岸之期。

福建泉州洛阳桥导游词

福建泉州洛阳桥导游词

--------------------------------------------------------------- 示范文章的最新介绍------------------------------------------------------福建泉州洛阳桥导游大家好!第一,我欢迎你来泉州。

泉州是一座历史文假名城,有着悠长的历史1700多年了。

早在唐宋期间在此期间,泉州被称为一个重要的贸易港口在东方。

这也是一个商人,学者和商人的地方来自世界各地的列传作家所以,泉州留下了很多可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宗教文物和古典文物建筑。

泉州有七种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伊斯兰教、婆罗门教、摩尼教等等,这些都极为罕有在世界上,所以他们是特别罕有的泉州被称为宗教博物馆,泉州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当时,泉州港经济发达,经济发展快速社会繁华。

我们今日的第一站洛阳桥是泉州一座伟大的古建筑。

洛阳桥,又称万安桥。

位于13公里处泉州城东,是中国要点文物保护单位企业。

与北京卢沟桥、北京赵州桥齐名河北广济桥在广东,它被称为古桥在中国四座有名的桥。

这是粤闽两省进入国都的必经之路那一次。

在这一点上,可能会有所不一样有旅客会问:洛阳桥应当在洛阳,河南省。

为何叫洛阳桥?据相关记录,早在唐代从前宋朝,泉州有越人,唐代初年,因为社会动乱,战乱不停时时迸发,造成大批人员伤亡矛盾迁往泉州和闽南的人大多是当地人河南、河河、洛水此刻泉州以致整个南方都使用了这个语系福建地域叫河洛语,此刻叫河洛语言说闽南话,这些来自中原的人带来了先进发达的农业技术和中原科技他们来泉州看看1/ 8这里的山川地形与北京特别相像古都洛阳,故名洛阳,故名洛阳桥它就是以此命名的。

此刻我们已经到了洛阳河旁的洛阳桥。

这座桥我们眼前的是有名遐迩的洛阳桥。

在那个时候洛阳河“五里宽,波浪滔滔”。

人们回去了来往返回我们只好依赖渡轮来过渡。

当有一个狂风和潮水,我们常常把船开进河里人,所以主人为了乞求安全过渡,这艘渡轮被称为“万安”渡轮“,乔野所以,它被称为“万安桥”。

福建洛阳桥导游词

福建洛阳桥导游词

福建洛阳桥导游词【篇一】泉州洛阳桥位于福建泉州东北洛阳江上,宋皇祐五年(1053年)兴建,嘉祐四年(1059年)建成;是古代汉族桥梁建筑的杰作。

泉州洛阳桥是举世闻名的梁式海港巨型石桥,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桥长834米,宽7米,有桥墩46座,全部用巨大石块砌成。

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

洛阳桥,又称万安桥,在市区东北郊洛阳江入海处,该桥是举世闻名的梁式海港巨型石桥,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因建桥处海潮汹涌,江宽流急,建桥工程非常艰巨。

为此,采用了一种新型建桥方法,即在江底随桥的中线铺满大石头,筑起一条二十多米宽,里长的水下长堤。

然后在石堤上用条石横直垒砌桥墩,成为现代桥梁工程中“筏形基础”的先驱。

这种技术,直到十九世纪,欧洲人才开始采用。

为了使桥墩更为牢固,巧妙地利用繁殖“砺房”的方法,来联结胶固石块。

这种用生物加固桥梁方法,古今中外,绝无仅有。

当时,大桥建成后,桥上还装饰有许多精美的石狮子、石塔、石亭,桥两端立有石刻人像守护。

洛阳桥的修建成功,轰动了泉州远近,引起当地造桥热潮,先后造了十大石桥,其中建在晋江上的安平桥,规模更是宏伟。

洛阳桥是当时泉州郡守宋代大书法家蔡襄倡导兴建的,他撰写的《万安桥记》碑刻,是书法珍品,为历代书法家珍视,现保存在桥头蔡忠惠公祠内。

“万历三十五年秋地震,桥圮,大石桥折入于海,桥北故址塌南四尺奇。

余乃采石从海底结趾二十三,葺旧三十五,整补扶栏五百,增两翼镇风塔各一,折梁重易,关搂亭榭一新。

”中国第一座海湾大石桥洛阳桥(原名万安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是古代著名跨海梁式石构桥,在中国桥梁史上与赵州桥齐名,有“南洛阳,北赵州”之称,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称之为“中国古代桥梁的状元”。

世界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也对它做了很高的评价。

千百年来,一提起洛阳桥备受赞颂的是北宋一代名臣蔡襄,其实建造洛阳桥的实际主持人却是卢锡。

泉州景点导游词(精选18篇)

泉州景点导游词(精选18篇)

泉州景点导游词泉州景点导游词(精选18篇)泉州景点导游词篇1耸立在拜庭两侧广场中,相距约200米左右,呈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形态的石塔就是泉州东西塔,它是开元寺的重要文物。

东、西塔以塔身的雄伟、形制的奇妙,建筑的神工和雕镂的精美而扬誉海宇,吸引着自宋至今的无数中外学者和游人前来游览、观瞻、揣摩和研究。

东塔名“镇国塔”,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由倡建者文偁禅师建成。

原是五层木塔。

前后经过几次毁坏与重修,易木为砖。

至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本洪法师才易砖为石。

后由法权法师,天锡法师继造,前后经10年才完工。

东塔通高48.24米,塔平面分回廊、外壁、塔内回廊和塔心八角柱四部分。

塔为框架式的结构。

正中的塔心柱直贯于各层,是全塔的支撑。

各层塔心柱上的八个转角处均架有石梁,搭连于2米厚的.塔壁和倚柱,顶柱的护斗出华拱,层层托出,缩小石梁跨度。

石梁与粱托如同斧凿,榫眼接合,使塔心与塔壁的应力连结相依形成一体,大大加强了塔身的牢固性。

塔壁使用加工雕琢的花岗岩,以纵横交错的方法叠砌,计算精确,筑工缜密。

稳固的基础,配置着符合力学原理的坚实塔心,使这座重达一万多吨的建筑物,虽经历700多年风霜雨露而巍然不动。

公元1604年的八级地震,也无法动摇动它的根基。

石塔不但坚固无比,而且造型精致。

塔檐呈弯弧状向外伸展,檐角高翘,使塔身有凌空欲飞的态势,显得轻盈。

每一层各设四个门和四个龛,逐层互换。

这样既平均分散重力,又可使塔的外型更加生动和美观。

每层塔檐角各系铜铎一枚,微风吹动之时,铜铎声叮咚,悦耳怡人。

塔顶有八条大铁链,连结八个翘角与刹顶,显得气势磅礴,紫气飘摇。

每一层塔壁上还刻有十六幅浮雕,分别刻有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和佛乘,共计80幅栩翎如生的人物雕像。

刀工细腻,线条流畅,巧夺天工。

东塔已于1997年入选全国四大名塔邮票,可称得上“石塔之王”。

泉州景点导游词篇2大家好,欢迎到草庵摩尼教遗址参观。

距泉州市区南门外19公里的晋江余店苏内村,有一座万山峰,又名万石山、华表山,为我国仅存完整的摩尼教遗迹。

福建导游词福建洛阳桥导游词范文3篇_0451

福建导游词福建洛阳桥导游词范文3篇_0451

2020福建导游词福建洛阳桥导游词范文3篇_0451EDUCATION WORD福建导游词福建洛阳桥导游词范文3篇_0451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泉州洛阳桥位于福建泉州东北洛阳江上,宋皇�v五年(1053年)兴建,嘉�v四年(1059年)建成;是古代汉族桥梁建筑的杰作。

泉州洛阳桥是举世闻名的梁式海港巨型石桥,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桥长834米,宽7米,有桥墩46座,全部用巨大石块砌成。

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

洛阳桥,又称万安桥,在市区东北郊洛阳江入海处,该桥是举世闻名的梁式海港巨型石桥,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因建桥处海潮汹涌,江宽流急,建桥工程非常艰巨。

为此,采用了一种新型建桥方法,即在江底随桥的中线铺满大石头,筑起一条二十多米宽,里长的水下长堤。

然后在石堤上用条石横直垒砌桥墩,成为现代桥梁工程中“筏形基础”的先驱。

这种技术,直到十九世纪,欧洲人才开始采用。

为了使桥墩更为牢固,巧妙地利用繁殖“砺房”的方法,来联结胶固石块。

这种用生物加固桥梁方法,古今中外,绝无仅有。

当时,大桥建成后,桥上还装饰有许多精美的石狮子、石塔、石亭,桥两端立有石刻人像守护。

洛阳桥的修建成功,轰动了泉州远近,引起当地造桥热潮,先后造了十大石桥,其中建在晋江上的安平桥,规模更是宏伟。

洛阳桥是当时泉州郡守宋代大书法家蔡襄倡导兴建的,他撰写的《万安桥记》碑刻,是书法珍品,为历代书法家珍视,现保存在桥头蔡忠惠公祠内。

“万历三十五年秋地震,桥圮,大石桥折入于海,桥北故址塌南四尺奇。

福建导游词汇总_导游词

福建导游词汇总_导游词

福建导游词汇总福建洛阳桥导游词范文3篇最新的福建武夷山导游词范文武夷山,武夷山位于江西与福建西北部两省交界处,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总面积999.75平方公里,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

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武夷山是三教名山。

关于福建的精选作文风味小吃更以花色多、品味佳而享誉国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地区特色。

橙子为大家准备了范文。

希望你们喜欢。

福建鼓山十八景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早上好!欢迎你们来到鼓山十八景,我是你们的导游小梅,相信你们在这么爽朗的天气通过我的福建的导游词精选范文怎么写福建的导游词精选范文怎么写?看看橙子为大家准备的范文吧,希望你们喜欢哦。

喜欢可以点赞收藏。

外交通史博物馆导游词大家好,欢迎各位参观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以海外交通史为专题的博物馆。

精选5篇福建南普陀寺导游词南普随寺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等。

两旁有钟鼓楼、禅堂、客堂、库房,另有闽南佛学院,佛教养正院,寺前有放生池,寺后近年新建太虚大师纪念塔。

整座寺院气势宏伟,错落有序。

福建景区的导游词怎么写福建的旅游资源丰富而且独特。

福建景1 / 6区的导游词怎么写,橙子分享给大家一些导游词,希望你们喜欢。

福州青云山白马景区导游词各位游客:首先,让我代表白马景区的全体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预祝大家游山快乐,玩水愉悦,度过泉州清净寺导游词导语:福建的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海,九成陆地面积为丘陵地带,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

以下是橙子为你介绍的福建导游词,希望您喜欢阅读:欢迎各位朋友光临清净寺。

关于福建湄洲岛的导游词5篇湄洲岛(莆仙语:--)是福建莆田市秀屿区湄洲镇辖岛,位处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中心东南42公里,距大陆仅1.82海里,是莆田市第二大岛,是妈祖的成神地。

福建清源山导游词5篇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区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晋江下游东北岸,位于东经118°30'~118°37',北纬24°54'~25°0'之间,与泉州市区三面接壤。

泉州洛阳桥的介绍

泉州洛阳桥的介绍

泉州洛阳桥的介绍《泉州洛阳桥》篇一泉州洛阳桥嘿,你知道泉州的洛阳桥吗?那可真是个超酷的地方。

我第一次去洛阳桥的时候,就像个没头的苍蝇,瞎逛。

当时心里就想,这不就是一座桥嘛,能有啥特别的?可当我真正踏上那座桥,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

洛阳桥很长,就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江面上。

桥身是由大块大块的石头堆砌而成的,那些石头看起来特别敦实,就好像一群憨厚的大汉肩并肩站着,守护着这座桥。

我走在桥上,脚下的石板路并不平整,坑坑洼洼的,感觉就像是岁月在它身上刻下的皱纹。

也许,每一个小坑洼都藏着一个古老的故事呢。

你看那桥两边的栏杆,有的地方已经有点破损了。

我用手摸了摸,糙糙的,就像爷爷长满老茧的手。

这时候,我就开始想象当年那些工匠们是怎么一块一块把这些石头搬到这儿,然后精心地把它们砌成一座桥的。

那得费多大的劲儿啊!可能比我期末考试复习还累呢。

桥下面有很多桥墩,那些桥墩可有意思了。

听说有的是船型的,我当时就想,这桥墩修成船型是为啥呢?难道是想让桥墩像船一样在水里航行吗?后来才知道,这船型的桥墩可以减少江水对桥的冲击力,就像船在水里破浪前行一样,多聪明的设计啊!这古人的智慧真的是让我惊掉下巴。

沿着桥走,我看到了很多在桥上休憩的人。

有老人在慢悠悠地散步,那步伐就像电影里的慢镜头;有小孩在桥上跑来跑去,嘻嘻哈哈的,像一群快乐的小鸟。

这时候,我就觉得这座桥不仅仅是一个交通设施,更像是一个社区的中心,大家都在这儿享受着悠闲的时光。

我在桥上还听到了一个传说。

说是当年建桥的时候特别困难,怎么也建不好。

后来有个仙人下凡,变成一只大乌龟趴在江里,给工匠们当基石,这桥才顺利建成。

我当时就想,这传说虽然有点玄乎,但也说明了这座桥的建造是多么不容易。

也许,这就是人们对这座桥的一种敬意吧,用传说来让它变得更加神秘和伟大。

不过,我也有点小纠结。

现在到处都在修现代化的大桥,又高大又漂亮。

那洛阳桥这样古老的桥会不会慢慢被人遗忘呢?我觉得不会。

因为它不仅仅是一座桥,它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的传承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泉州洛阳桥导游词3篇洛阳桥被人誉为“天下奇”,由此看来,是很有道理的。

今天,洛阳桥头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海内第一桥”。

下面是带来的泉州洛阳桥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泉州洛阳桥导游词大家好!首先我欢迎各位来泉州参观、考察。

泉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已经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早在唐宋时期,泉州就被誉为东方的重要通商港口,世界各国的商人、学者、传教士纷至踏来,因此给泉州留下了许多极为珍贵的历史宗教遗迹和古典建筑。

在泉州就并存着七种宗教,分别是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婆罗门教、摩尼教等,这在世界上是极为罕见的,所以泉州素有宗教博物馆之称,同时泉州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些都证明了当时泉州港经济的发达,社会的繁荣。

今天我们第一站要参观的是泉州伟大的古建筑——洛阳桥。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

位于泉州城东13公里,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

它是当时广东、福建进京城的必经之路。

讲到这里也许各位来宾会提出疑问,洛阳桥应该在河南洛阳,此桥为何取名洛阳桥呢?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唐宋之前,泉州一带居住着夷民主越族人,到了唐朝初年,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时有战争爆发,所以造1 / 9成大量的中原人南迁,迁到泉州及闽南一带的多数为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带的人士,现在泉州乃至整个闽南地区所用的语系称为河洛语,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闽南语,这些中原人士,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发达的农业技术和经验,引导当地人们开垦、发展,他们来到了泉州,看到这里的山川地势很象古都洛阳,就把这个地方也取名为洛阳,此桥也因此而命名。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洛阳江畔的洛阳桥头。

我们面前的这座桥就是闻名海内外的洛阳桥。

当时洛阳江“水阔五里,波涛滚滚”。

人们往返只能靠渡船过渡,每逢大风海潮,常常连人带船翻入江中,所以主人为了祈求万无一失地平安过渡,就把这个渡口称为“万安渡”,桥也因此称之为“万安桥”。

据《泉州府志》记载,旧万安渡是北宋庆历初郡人李宠甃石作浮桥,后由郡守蔡襄主持改建成石桥。

洛阳桥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四月至嘉祐四年十二月,也就是公元1053年至1059年,花了六年零八个月的时间,耗资一万四千多两银钱才建成。

洛阳桥原长1200米,宽5米,桥墩四十六座,两侧有500个石雕扶拦28尊石狮,兼有7亭9塔点缀其间,武士造像分立两端,桥的南北两侧种植松树七百棵。

我们身后的这棵松树就是当年遗留下来的,已经有900多年的历史。

当年主持修建洛阳桥者为泉州郡守(太守)蔡襄。

相传蔡襄为天上文曲星下凡,他自幼聪明博学,十八岁高中状元,遂本朝为官,但他从小受其母教诲,为官后要为郡人修桥,为民解难。

所以他在朝庭不2 / 9久便申请回本府为官,为泉郡守(知府)。

他回到泉州后为洛阳江水深浪大,难造桥基而日夜发愁。

一天他突然梦见观音大士指点他派人向海龙王求助。

蔡襄一觉醒来十分惊奇,便给海神写一封求助公文,问手下衙吏:“谁人下得海。

”一个衙吏随即答道:“小人夏得海!”原来此人姓夏得海,误以为老爷叫他,随口应答。

于是派他前往海神处投递公文。

夏得海知道此去必无回,便告别了妻子,买了一壶酒喝得大醉卧在海滩上,想让潮水卷走了事,哪知一觉醒来,黄色的公文袋变成了红色公文袋,于是连忙回来交给蔡襄,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一个“醋”字。

蔡襄冥思苦想,终于领悟了海龙王的启示,当月甘一日酉时动工,果然此时海潮退落,三天三夜不涨潮,桥基终于顺利砌成。

但是由于当时资金有限,桥的高度不够,每逢洪水,桥面经常被淹没。

所以后来又传说泉州郡人大富商李五,为此桥出资增高三尺。

李五为泉州大富商,由于他生活的奢侈和挥霍,被小人诬告,无故被抓往京城问罪。

当他的囚车过洛阳桥时,水已淹没路面,他很艰难地过了桥,因此他对天发誓,要是他能平安无事回乡,一定出资将洛阳桥增高三尺。

果然,三年后他顺利回家,因此就出资将桥增高了三尺。

当然我们现在看到的洛阳桥已经是经过修葺的,最后一次修葺是1938年,蔡挺楷带领十九路军路过泉州时修建的。

下面向各位来宾介绍一下有关洛阳桥的建筑特点。

早在北宋,我们的先民就以惊人的毅力和无穷的智慧,创造了一种直到现代才被人们所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型基础。

所谓的筏型基础就是沿着桥梁3 / 9中轴线的水下底部抛置大量的石块,形成一条连结江底的矮石埕作桥基,然后在上面建桥墩,这种建造方式对中国乃至世界造桥科学都是一个伟大的贡献。

为了巩固桥基,在桥下养殖了大量的牡蛎,巧妙地利用牡额外壳附着力强,繁生速度快的特点,把桥基和桥墩牢固地胶结成一个整体,这是世界造桥史上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先例。

当时没有现代的起重设备,就采用“浮运架梁法”,利用海朝涨落的高低位置,架设桥面大石板,显示了我们先民建桥的非凡才智。

船形桥墩也颇具特色,它有利于分水。

洛阳桥成功地建成了我国第一座海港大石桥,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称赞说:“洛阳桥是福建桥梁的状元”。

接着我们继续参观蔡襄词。

它始建于宋代,历代均有修葺,现存建筑为清代修建,饲堂大厅中间是蔡襄的塑像,中亭有“万安桥记”碑刻,此碑世称为“三绝”碑。

文章精练,用一百五十三个字记载造桥的时间、年代、桥的长宽、花费的银两,参与的人物等,书法遒美,刻工精致。

此碑为洛阳桥增辉不少。

这碑文由蔡襄自撰自书。

蔡襄字君漠,仙游人,曾两次任泉州知府。

是我国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他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除了著名的《万安桥记》外,还有藏于河南安阳魏公饲的《昼锦堂记》;福州鼓山的《忘旧石》等碑刻。

除此之外,他还有大量的纸本书法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些作品都反映了他对前人优秀书法精华的吸收。

有古书《评书》认为4 / 9“追配前人者,独蔡君漠书。

”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化无穷,遂为本朝第一。

由于他大量接受前人的优点,融会贯通,因此蔡襄的书法充满了艺术魁力。

蔡襄的书法作品表现了一种当时文人的气息,他效法过王羲之,颜真卿等,取法争上,超然脱俗,神清气淡,达到古雅优美的境界。

这种境界往往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在欣赏的同时得到提升。

蔡襄的书法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不是重复,因此形成一种新的书法格局。

学古人而泥古,继承前人而创造,使蔡书有了新的美学价值,因此他的书法作品永留书法史册。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这里,请各位来宾自由活动,留影纪念。

篇二:泉州洛阳桥导游词当年主持修建洛阳桥者为泉州郡守(太守)蔡襄。

相传蔡襄为天上文曲星下凡,他自幼聪明博学,十八岁高中状元,遂本朝为官,但他从小受其母教诲,为官后要为郡人修桥,为民解难。

所以他在朝庭不久便申请回本府为官,为泉郡守(知府)。

他回到泉州后为洛阳江水深浪大,难造桥基而日夜发愁。

一天他突然梦见观音大士指点他派人向海龙王求助。

蔡襄一觉醒来十分惊奇,便给海神写一封求助公文,问手下衙吏:“谁人下得海。

”一个衙吏随即答道:“小人夏得海!”原来此人姓夏得海,误以为老爷叫他,随口应答。

于是派他前往海神处投递公文。

夏得海知道此去必无回,便告别了妻子,买了一壶酒喝得大醉卧在海滩上,想让潮水卷走了事,哪知一觉醒来,黄色的公文5 / 9袋变成了红色公文袋,于是连忙回来交给蔡襄,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一个“醋”字。

蔡襄冥思苦想,终于领悟了海龙王的启示,当月甘一日酉时动工,果然此时海潮退落,三天三夜不涨潮,桥基终于顺利砌成。

但是由于当时资金有限,桥的高度不够,每逢洪水,桥面经常被淹没。

所以后来又传说泉州郡人大富商李五,为此桥出资增高三尺。

李五为泉州大富商,由于他生活的奢侈和挥霍,被小人诬告,无故被抓往京城问罪。

当他的囚车过洛阳桥时,水已淹没路面,他很艰难地过了桥,因此他对天发誓,要是他能平安无事回乡,一定出资将洛阳桥增高三尺。

果然,三年后他顺利回家,因此就出资将桥增高了三尺。

当然我们现在看到的洛阳桥已经是经过修葺的,最后一次修葺是1938年,蔡挺楷带领十九路军路过泉州时修建的。

下面向各位来宾介绍一下有关洛阳桥的建筑特点。

早在北宋,我们的先民就以惊人的毅力和无穷的智慧,创造了一种直到现代才被人们所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型基础。

所谓的筏型基础就是沿着桥梁中轴线的水下底部抛置大量的石块,形成一条连结江底的矮石埕作桥基,然后在上面建桥墩,这种建造方式对中国乃至世界造桥科学都是一个伟大的贡献。

为了巩固桥基,在桥下养殖了大量的牡蛎,巧妙地利用牡额外壳附着力强,繁生速度快的特点,把桥基和桥墩牢固地胶结成一个整体,这是世界造桥史上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先例。

当时没有现代的起重设备,6 / 9就采用“浮运架梁法”,利用海朝涨落的高低位置,架设桥面大石板,显示了我们先民建桥的非凡才智。

船形桥墩也颇具特色,它有利于分水。

洛阳桥成功地建成了我国第一座海港大石桥,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称赞说:“洛阳桥是福建桥梁的状元”。

接着我们继续参观蔡襄词。

它始建于宋代,历代均有修葺,现存建筑为清代修建,饲堂大厅中间是蔡襄的塑像,中亭有“万安桥记”碑刻,此碑世称为“三绝”碑。

文章精练,用一百五十三个字记载造桥的时间、年代、桥的长宽、花费的银两,参与的人物等,书法遒美,刻工精致。

此碑为洛阳桥增辉不少。

这碑文由蔡襄自撰自书。

蔡襄字君漠,仙游人,曾两次任泉州知府。

是我国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他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除了著名的《万安桥记》外,还有藏于河南安阳魏公饲的《昼锦堂记》;福州鼓山的《忘旧石》等碑刻。

除此之外,他还有大量的纸本书法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些作品都反映了他对前人优秀书法精华的吸收。

有古书《评书》认为“追配前人者,独蔡君漠书。

”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化无穷,遂为本朝第一。

由于他大量接受前人的优点,融会贯通,因此蔡襄的书法充满了艺术魁力。

蔡襄的书法作品表现了一种当时文人的气息,他效法过王羲之,颜真卿等,取法争上,超然脱俗,神清气淡,达到古雅优美的境界。

这种境界往往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在欣赏的同时得到提升。

蔡襄的7 / 9书法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不是重复,因此形成一种新的书法格局。

学古人而泥古,继承前人而创造,使蔡书有了新的美学价值,因此他的书法作品永留书法史册。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这里,请各位来宾自由活动,留影纪念。

篇三:泉州洛阳桥导游词洛阳桥,乍见这个名字,还以为是在河南洛阳市呢。

其实,它离洛阳市有几千里远。

它架在福建省的泉州市附近的泉州湾和洛阳江汇合的地方。

洛阳桥是我国这第一座跨海的大石桥。

它始建于1053年,整整花六年时间才建成。

石桥一共有1200米长,5米宽,有44座桥墩。

桥上两边有扶栏。

如今石桥只剩下31座桥墩,1188米长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