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VIP专享】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VIP专享】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3.除外以下情况: (1)桡骨远端骨折无移位者; (2)并发血管神经损伤者; (3)局部肿胀严重者; (4)患处严重皮肤疾病者; (5)合并其他无法耐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 等。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 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2)尿常规 (3)凝血功能 (4)肝功能、肾功能 (5)心电图 (6)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 (7)骨折部位X线片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骨折部位CT、MRI,骨密度测定等。 (八)治疗方法 1. 手法整复、外固定 2. 药物治疗 3. 康复治疗 4. 并发症的防治 5. 护理 (九)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局部肿痛好转,X线片复查达到功能复位标准,外固定稳定。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3.初步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个体化的康复方案。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的患者。 一、桡骨远端பைடு நூலகம்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TCD编码:BG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ICD-10编码:S52.5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 准》(ZY/T001.9-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 卫生出版社,2009年。 2.疾病分期 (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分型 (1)无移位型 (2)伸直型 (3)屈曲型 (4)半脱位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桡骨远端骨折(TCD 编码:BGG000)和桡骨下端骨折(ICD-10 编码:S52.501)的患者。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桡骨远端骨折,有闭合复位外固定适应证。

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路径及表单

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路径及表单

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路径一、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ICD-10:S52.501,S63.004)行桡骨钢板内固定术(ICD-9-CM-3:78.53005)。

(二)诊断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桡骨远端骨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年龄在16岁以上。

2.X线显示为不稳定骨折,复位后位置欠佳3.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钢板螺钉内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52.501,S63.004桡骨远端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桡骨远端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7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骨科X线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检查、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2.术前30分钟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7天。

国家中医药局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

国家中医药局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的患者。

一、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TCD编码:BG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ICD-10编码:S52.5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分型(1)无移位型(2)伸直型(3)屈曲型(4)半脱位型(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桡骨远端骨折(TCD编码:BGG000)和桡骨下端骨折(ICD-10编码:S52.501)的患者。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桡骨远端骨折,有闭合复位外固定适应证。

3.除外以下情况:(1)桡骨远端骨折无移位者;(2)并发血管神经损伤者;(3)局部肿胀严重者;(4)患处严重皮肤疾病者;(5)合并其他无法耐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等。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2)尿常规(3)凝血功能(4)肝功能、肾功能(5)心电图(6)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7)骨折部位X线片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骨折部位CT、MRI,骨密度测定等。

桡骨远端骨折标准住院流程与表单完全版

桡骨远端骨折标准住院流程与表单完全版

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路径一、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ICD-10:S52.501)行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外固定术(ICD-9:79.123)。

(二)诊断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桡骨远端骨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年龄在16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手法复位外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52.501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7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骨科X线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检查、肌电图、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2.术前30分钟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7天。

1.麻醉方式:局麻或臂丛神经阻滞或/和全麻。

2.手术方式: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外固定术。

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路径

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路径

桡骨骨折临床路径(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一、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ICD-10:S52.501,S63.004)桡骨干骨折(ICD-10:S52.301)行桡骨钢板内固定术(ICD-9-CM-3:78.53005)。

(二)诊断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桡骨骨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年龄在16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钢板螺钉内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52.501,S63.004桡骨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桡骨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7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骨科X线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检查、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2.术前30分钟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

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路径

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路径

桡骨骨折临床路径(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一、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ICD-10:S52.501,S63.004)桡骨干骨折(ICD-10:S52.301)行桡骨钢板内固定术(ICD-9-CM-3:78.53005)。

(二)诊断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桡骨骨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年龄在16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钢板螺钉内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52.501,S63.004桡骨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桡骨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7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骨科X线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检查、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2.术前30分钟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

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路径(2016年版)

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路径(2016年版)

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ICD-10:S52.501,S63.004)行桡骨钢板内固定术(ICD-9-CM-3:78.53005)。

(二)诊断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桡骨远端骨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年龄在16岁以上。

2.X线显示为不稳定骨折,复位后位置欠佳3.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钢板螺钉内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52.501,S63.004桡骨远端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桡骨远端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7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骨科X线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检查、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2.术前30分钟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一、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TCD:BGG000骨折病,ICD10:S52.501桡骨下端骨折);2、行桡骨远端骨折闭合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ICD9:79.123前臂骨折闭合性复位术伴固定术)。

(二)诊断依据。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见附件)。

1、疾病诊断(1)病史: 有外伤史,多为间接暴力所致;(2)主要症状及体征:伤后腕部出现疼痛,肿胀,压痛明显,腕部活动功能障碍;有移位者可见畸形,触之可有骨擦感。

(3)X线摄片检查可见:桡骨远端骨折块向背侧或掌侧移位,骨折端成角,桡骨压缩嵌插短缩,或可见骨折块移位合并桡腕关节半脱位。

2、证候分型(1)无移位型:骨折无移位,或可为轻度嵌插骨折,腕关节轻度肿胀,无明显畸形,折端有环形压痛,纵轴叩击痛,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2)伸直型:远端向背侧移位,前臂下端呈“餐叉样”畸形,腕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

(3)屈曲型:远折端向掌侧移位,腕关节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畸形与伸直型相反。

(4)半脱位型:桡骨远端背侧或掌侧缘骨折,合并腕关节半脱位,腕关节肿胀,畸形。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见附件)。

1、诊断明确,为单纯新鲜闭合桡骨远端骨折;2、全身或局部状况允许闭合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四)标准住院日≤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编码TCD:BGG000、ICD10:S52.501的桡骨远端骨折;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桡骨远端骨折,有闭合复位外固定适应证;3、除外无移位型的桡骨远端骨折;4、除外以下情况:(1)并发血管神经损伤者;(2)局部肿胀严重者;(3)患处严重皮肤疾病者;(4)合并其他无法耐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等。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心理调适
中医心理调适的方法包括情 志疗法、音乐疗法等,有助 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容易出现 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需 要关注心理康复。
家庭和社会支持是心理调适 的重要因素,家属应给予患
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
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 需求,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
和支持。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预防与保健
适当进行运动,如 太极拳、八段锦等, 以增强肌肉力量和 关节灵活性。
注意保暖,避免关 节受寒,保持室内 空气流通。
饮食调理,适当补 充营养,避免过度 摄入生冷食物。
注意事项
桡骨远端骨折中 医预防与保健需 注意饮食调理, 避免食用生冷、 辛辣等刺激性食 物。
保持适当的运动 量,加强肌肉锻 炼,提高关节稳 定性,预防骨折 发生。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及时发现骨质疏松等骨病,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避免摔倒和碰撞:加强自身平衡能力锻炼,注意环境安全 及时治疗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后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保健知识
保持正确的姿势, 避免长时间维持同 一姿势,如久坐、 久站等。
小夹板固定
适用范围:适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患者 固定材料:木板、绷带、棉垫等 固定方法: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夹板,用绷带固定在患肢上,保持患肢于功能位 注意事项:固定期间需要定期检查患肢血液循环情况,避免夹板过紧或过松
中药治疗
药物治疗:根据骨折的不同阶段,采用活血化瘀、接骨续筋、舒筋活 络等药物治疗 中药外治:利用中药外敷、熏洗、贴敷等疗法,缓解疼痛、促进愈 合
对于骨折患者, 中医认为情绪对 康复有很大影响, 因此要保持良好 的心态,积极配 合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路径

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路径

桡骨骨折临床路径(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一、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ICD-10:S52.501,S63.004)桡骨干骨折(ICD-10:S52.301)行桡骨钢板内固定术(ICD-9-CM-3:78.53005)。

(二)诊断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桡骨骨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年龄在16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钢板螺钉内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52.501,S63.004桡骨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桡骨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7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骨科X线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检查、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2.术前30分钟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

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临床路径

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临床路径

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术临床路径一、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拟行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术。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具体依据如下:分型:1.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概述】是桡骨远端3cm以内的伸直型骨折,临床上很常见。

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常伴旋后畸形、尺侧副韧带损伤或尺骨茎突骨折。

【诊断】①.有跌倒用手掌撑地的病史。

②.伤后有腕部肿胀,并出现"餐叉"畸形。

③.X线片上具有三大特征a.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b.桡骨远端关节面改向背侧倾斜,向尺侧倾斜的角度亦消失;c.桡骨长度缩短,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处于同一平面。

④.必须与屈曲型骨折相鉴别,后者桡骨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

【治疗】绝大多数可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取得满意的疗效。

①.无移位骨折可用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

②.有移位者先行手法复位,复位完毕后用短臂石膏托,腕关节略掌屈与尺偏。

如肿胀消退明显,可更换功能位石膏托。

③.复位后位置不良的年轻患者,或骨折涉及关节且难以复位时,可手术切开内固定或应用骨固定器治疗。

④.对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者影响前臂旋转活动者,考虑手术治疗。

2.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概述】是指桡骨远端2.5cm以内骨折、骨折远端向掌侧及尺侧移位者。

致伤机制与伸直型骨折相反,摔跌时手背着地。

【诊断】①.典型外伤史(腕关节掌屈着地而受伤)。

②.其临床表现与Colles骨折相似,诊断多无困难。

③.由于骨折远端向掌侧及尺侧移位,腕关节畸形不显著。

④.结合X线片即可作出诊断。

注意有无并发神经及肌腱损伤。

诊断方法根据外伤史、临床表现、查体及X线检查可确诊。

【治疗】①.无移位骨折,可用小夹板或石膏固定前臂及腕关节于功能位;②.有移位者,可先行闭合复位;③.复位失败或不稳定性骨折,可切开复位内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取出临床路径及表单

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取出临床路径及表单

横骨远端骨折内固定取出临床路径一、横骨远端骨折内固定取出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挠骨远端骨折术后(ICD10-Z47.003)行横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ICDIo-CM-78.6002)(二)诊断依据。

根据《手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工1 .病史:外伤后行槎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手术史。

2 .体格检查:患肢横掌侧见陈旧性手术疤痕,无明显组中、疼痛。

患肢活动掌屈背伸,横尺偏活动可等。

3 .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挠骨远端骨折术后,骨折线模糊或骨性愈合。

(Ξ)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手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1 .年龄在16岁以上。

2 .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 .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 .根据情况选择骨折内固定取出术。

5 .经济水平耐可,可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o-CM-78.6002)挠骨远端骨术后编码。

2 .夕M为引起的单纯性、新鲜模骨远端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

3 .除外病理性骨折内固定术后。

4 .除外开放性骨折骨折内固定术后。

5 .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6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粪常规;(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手外科腕关节X线、CT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检查、肌电图、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分析与方案改进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分析与方案改进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分析与方案改进骨折是指骨头中断、质地改变或者骨周软组织损伤的一种常见外伤,其中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情况。

桡骨远端骨折由于其病理特点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在中医临床中,需要进行深入的路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来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表现包括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肌力减退等。

中医理论认为,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生与气血不通、湿邪内蕴、肝郁气滞等有关。

因此,在进行临床路径分析时,中医治疗思路以活血化瘀、健脾化湿、清肝理气为基础,对桡骨远端骨折进行综合治疗。

在中医临床路径中,首先要进行病因辨析和病机分析。

桡骨远端骨折可以分为外伤性和非外伤性两种类型。

外伤性骨折多为运动损伤、事故伤等导致,而非外伤性骨折主要与骨质疏松、营养不良等内因有关。

根据病因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中医治疗措施。

其次,在临床路径中,需要进行经络辨证和病位辨证。

根据病程不同,骨折可分为新鲜性和陈旧性。

新鲜性骨折以外伤后病情明显,骨折处触诊疼痛明显为特点;陈旧性骨折则常有反复发作的疼痛和肿胀症状。

通过辨证分析,可选择相应的经络治疗方案。

针灸和推拿也是中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改善气血循环,促进骨折愈合。

推拿则能通过推、拿手法刺激肌肉和韧带,促进桡骨远端骨折的康复。

通过中医手段的综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在中医临床路径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提出一些方案改进的建议。

首先,应建立健全的桡骨远端骨折康复团队,包括中医、康复医生、物理治疗师等多学科的合作。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各个专业的优势,提供全方位的治疗服务。

其次,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了解病情和治疗进程,做到早期干预和积极治疗。

最后,应加强对中医临床路径的科学研究,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方案,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康复率。

总之,桡骨远端骨折作为一种常见骨科临床情况,在中医临床中需要进行深入的路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桡骨下
端骨折的患者。

一、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TCD 编码:
BG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ICD-10 编
码:)。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2.疾病分期
(1)早期:伤后2 周以内。

(2)中期:伤后2 周~4 周。

(3)晚期:伤后4 周以上。

3.分型
(1)无移位型
(2)伸直型
(3)屈曲型
(4)半脱位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桡骨远端骨折(TCD 编码:BGG000)和桡骨下端骨折(ICD-10 编码:)的患者。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桡骨远端骨折,有闭合复位外
固定适应证。

3.除外以下情况:
(1)桡骨远端骨折无移位者;
(2)并发血管神经损伤者;
(3)局部肿胀严重者;
(4)患处严重皮肤疾病者;
(5)合并其他无法耐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等。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
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2)尿常规
(3)凝血功能
(4)肝功能、肾功能
(5)心电图
(6)胸部透视或胸部X 线片
(7)骨折部位X 线片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骨折部位CT、MRI,骨密度测定等。

(八)治疗方法
1. 手法整复、外固定
2. 药物治疗
3. 康复治疗
4. 并发症的防治
5. 护理
(九)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局部肿痛好转,X 线片复查达到功能复位标准,外固定稳定。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3.初步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个体化的康复方案。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复位后关节面塌陷大于2mm,或稳定性差,复位后桡骨长度、生理角度等仍有持续丢失者,需行手术治疗,退出本路径。

3.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等,住院期间病情加重而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4. 出现张力性水疱、压迫性溃疡、皮肤过敏、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轻者会导致延期治疗,重者退出本路径。

5.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TCD 编码:BGG000)和桡骨下端骨折(ICD-10 编码:)患者姓名:
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14 天实际住院日: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