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教育制度》PPT课件
比较教育学 德国教育PPT课件
.
2004 《幼儿异龄同伴交往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
.
半日制:只有半天安排上课 全日制:全天安排上课(除星期日外) 全时制:仅在下午一两点前安排上课 部分时间制:每周只有一两天安排上课
.
2、初等教育
.
学校附设幼儿园
适合于那些已达6周岁或下半年将达6周 岁,但体格与智力均未达到入学标准的儿 童。通常与小学联为一体,以便为幼儿在 后来的学习中顺利上学提供帮助。
.
托儿所
• 接受0~3岁儿童,主要是对双职工的子女 实行保育
.
学前班
学前班与学校附设幼儿园一样, 与小学相连,但它们针对的是5岁幼儿, 以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小学。
园开辟成了“林间幼儿园”。园内有成片白桦林
和灌木丛、草坪及清澈的溪流。入托的孩子每天
上午固定时间到这里集合,然后分成几个小组,
进行自由活动,有的堆沙子做游戏,有的爬树、
赛跑,有的观察蚂蚁、蜗牛……午饭时,大家席
地而坐,摆上在老师帮助下准备的食品,就像在
郊外野餐一样享用自己亲手做的午餐。
.
.
.
.
性质:义务教育 学制:基础学校(1-4年级) 特色:宗教课、手工课
学生每学期取得一次学业成绩证书
.
3、中等教育
性质:义务教育 学制: 5-9年 特色:定向阶段(2年) 类型:
(1)主体中学 (2)实科中学 (3)完全中学 (4)综合中学
.
定向阶段
学制:两年(5-6年级) 形式:独立于各中学(分流前考试)
隶属于各中学(推荐、考试) 特色:无留级制度
.
德国教育
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
• 魏玛共和国于1920年4月28日通过具有重 要意义的《基础学校法》,废除了贵族化 的预备学校,建立了划一的初等教育机构 --四年制的基础学校,增设了一种新型 的九年制中学,名为德意志中学。在师范 教育方面,《魏玛宪法》规定,所有国民 学校教师都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在这时 期也有了进一步发展,新型的高等专科学 校随之出现。
• 教育联邦主义使各州教育产生了很大差别, 为了在教育政策上使各州取得最低限度的 统一,联邦德国还建立了一系列协调机构,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1)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各州文化部长常设会 议。这是德国各州之间协调文化政策最重 要的机构,由各州负责教育、高等教育、 科学研究和文化事务的部长联合组成。
•
•
(3)实科中学。实科中学是1964年 《汉堡协定》签订之后才在联邦范围内正 式使用的,在此之前被称为“中间学校”, 它的地位介于普通中学和完全中学之间, 是初级中学的一种类型。实科中学的任务 是,教授接近实际的和比较现代的基础知 识,通过普通教育和职业预备教育,使其 毕业生能够在工商业、行政管理和社会部 门承担起中级管理人员的职务。因此,其 教学内容的重点是生物、物理、化学、历 史和地理以及现代外语等专业课程。
• 19世纪初,废除了骑士学院和武士学院等 封建等级学校,从而基本上结束丁封建等 级学校制度,形成了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 双轨制。19世纪60年代德国教育发展水 平跃居世界首位,当时没有一个国家文盲 率像德国那样低。
帝国时期的教育
• 1871年普法战争后,初等教育与中等教 育网迅速扩大,确立了三种类型的普通学 校:古典文科中学、文实中学、高级文科 中学。在这种普通“补习教育学校”基础 上创立了职业学校,并在各地迅速推广。 职业学校师资的培训工作逐渐得到重视, 有关的培训学校也相继建立起来,这有力 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德国高等教育体制
4
1
2
德国高等教育体制概述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 德国教育体制 • 德国的高等教育体制 • 著名大学列举
4
1
2
• 从世界教育发展史来看,德意志民族对于人类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殊多贡献。不论在 教育思想方面,还是在教育制度方面都对世界 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例: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誉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 教育学著作 近代西方的一些教育制度大多起源于德国,如: 教育视导、公立教育、义务教育制度、实科教 育、师范教育、双轨制学制等。
4
1
2
二、德国的高等教育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 Diplom后面一般还会附上学生的专业名称,譬如,数 学硕士表述为Dipl-Mathe-Matiker,而Magister则不 必附上专业名称。最初只有大学才有权力颁发Diplom 学位,但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机构的相互 融合,高等专科学校也开始享有颁发Diplom的权力。 不过,为了和学术性大学所颁发的Diplom相区别,高 等专科学校的学生的学位证书上往往会加上高等专科 学校的简称“FH”以示区别。 • 一般来说,要想在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学生要在学校 学习4-5年才能获得硕士学位。此外,在基础学习阶段 结束后,学生还要参加淘汰率很高的中期考试( Zwischenprufung)才能进入专业学习阶段。
4
1
2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 17、18世纪,从1694年哈勒大学的创办 到1736年格廷根大学建立开始,德国高 等教育进行了第一次革命。在教学和科 研方面提出:观察和实验,实验和数学 的总和便是新科学,鼓励怀疑态度,支 持进行自由的科学研究。兴建实验室和 实验研究机构。
第九章德国近代教育制度
教学要中求等教育的发展
实科中学 18世纪后,德国出现了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性质的 一种新型学校--实科中学,有经济,建筑,采矿, 林业,技术,农业等传播近代实科知识的学校先后 建立,这些实科学校所开设的课程主要以数学、物 理、力学、自然、天文学、地理、法律为主,同时 辅以绘画、制图为主 • 这些实科中学的出现适应了德国社会工农业生产的 需要,推动了德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教二学、要德求国学校教育制度
• (一)初等教育的发展
• 路德派的义务教育 • 1517年的宗教改革运动,路德派提出了义务教
育的主张。提出强迫义务教育的观点,他认为 儿童受教育不仅是家庭的责任,也是国家的责 任,他主张,应当由国家和城市当局负责建立 学校并加以管理,应该把教育作为国家事务。
教学要初求等教育的发展
教学要初求等教育的发展
洪堡德教育改革:
18世纪德国出现了新人文主义思潮,企图 以文化的发展来振兴德国,引起了德国社 会各方面的改革,1808年,洪堡德任德国 公共教育部长,开始了对各类教育进行全 面的改革。
教学要初求等教育的发展
在初等教育方面:(初等教育,师范教育、职业补习教 育)洪堡德特别重视提高师资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努力 改进培训工作,在这一期间,一些教师(如 赫尔巴特 、第斯多惠、福禄培尔)被派往瑞士学习回国后或对德 国教育进行改革,或开办师范学校,推动了德国师范教 育的发展,当时德国师范教育的学习科目范围较广,主 要有德语及文学、数学、地理、自然、历史、物理、教 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神学等。
•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也是最 早从教会中夺得教育权的国家。(初等教育)
教一学、要教求育行政制度
• 1878年设立最高学务委员会,作为中央教育机 关,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后改名为教育部; 中央以下的省(具体教育事物)、县(查学员 )都设立教育局,同时,每所独立学校都设董 事会,负责管理学校的各项事务,这样,从上 到下形成了一个相当健全的教育管理系统,它 大大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德国教育2
四、德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 趋势
问题: 1. 在普通教育方面: 2.在职业教育方面:缺乏新的激励机制,“ 双元制”培训位置供不应求;培训职业过分 专业化;职业教育对就业结构变化的适应性 差 3.在高等教育方面:
德国教育的发展趋势 1、改革中小学课程,培养新型人才 2、改革主要学校 3、调整职业教育结构,建立更具活力,更 开放、更灵活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 4、改革高教体制,使之适应国际发展
完全中学以强调严格的学术教育而著称, 尤其突出外语教学,要求每个完全中学毕 业生至少掌握两门外语。完全中学以其良 好的教育质量,优越的设备、师资等在社 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现在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入学人 数逐年增加。
4.综合中学:是德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教 育改革的产物。因为它把主要中学、实科 中学与完全中学综合在一起,兼有各类中 学的教育职能与使命,所与被称为综合中 学。 综合中学试图消除三类中学建的差距,给 人人以均等的教育机会。目前,此类中学 在德国所有中学中所占比例还不是很大。
3.完全中学:跨中等教育第一阶段(5-10 年级)和中等教育第二阶段(11-13年级) 的一贯制学校,故称“完全中学” 。其学制 为9年制(5-13年级)与7年制(7-13年级 )两种。
在20世纪70年代的教育改革中,取消了传 统的班级授课制,而代之以“学程制”。 课程:必修学科领域;选修学科领域,并 在这两个领域再分别开设特长课与基础课 必修学科领域:语言-文学-艺术学科;社会 科学学科;数学-自然科学-技术学科;宗教 ;体育
中学类型:主要学校、实科学校、完全中 学与综合中学。 1.主要学校:作为德国中等教育的基本的 学校教育机构,承担着普通教育与职业预 备教育的双重任务。主要学校曾为德国的 职业培训提供了大量的生源。
《德国的教育》课件
跨学科教学
2
性。
德国推行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
能力。
3
鼓励创新能力的培养
德国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 业精神。
德国的国际教育交流
学生交换项目
德国积极开展学生交换项目, 促进国际教育交流。
双边协议
德国与其他国家签订双边协议, 促进教育合作与交流。
暂无描述
Hale Waihona Puke 《德国的教育》PPT课件本PPT课件将介绍德国的教育体制,包括幼儿教育、基础教育和中高等教育阶 段。还会探讨德国教育的特点、改革以及国际教育交流。让我们一起探索德 国的教育之美吧!
德国的教育体制概述
幼儿教育
德国重视幼儿教育,提供多样化的幼儿园和托儿所选择。
基础教育
德国的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
中高等教育
德国的中高等教育机构包括大学、职业学院和技术学校。
德国教育特点
1 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
德国重视职业教育,培养具备实际技能的熟练工人。
2 严格的选拔制度
德国的选拔制度注重学术成绩和素质评估。
3 注重实践和实习
德国教育强调实践教学和职场实习的重要性。
德国的教育改革
1
免学费政策
德国实施免学费政策,提高教育的公平
简明中外教育制度史-德国
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经历了多次 改革和发展,不断适应社会经济 发展的需求,形成了具有特色的 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结构与特点
结构
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由学校和企业共 同承担,学生既在学校接受理论教育 ,也在企业接受实践培训,形成双元 制教育模式。
特点
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注重实践性和应 用性,强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 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职业素养和职 业道德的培养。
神的人才。
德国教育体系具有高度的自治 和自主性,各州拥有较大的教 育自主权,可以根据地方特色
和需求制定教育政策。
德国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在教 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经 济发展提供大量高素质人才。
德国教育制度注重公平和普及 ,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制度,确 保所有适龄儿童都能接受基础 教育。
02
德国高等教育制度
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与发展趋势
改革
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在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加 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推广数字 化教育等。
发展趋势
未来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将更加注重创新和创业、数字化和 智能化、国际化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培养,以适应未来社会 发展的需求。
04
德国基础教育制度
学制改革
社会参与
德国高校正在进行学制改革, 引入了更灵活的学分制和模 块化课程结构,以适应社会 发展的需要。
德国高校注重与社会的联系, 加强与企业、科研机构等的 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和应用。
03
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
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起源于中世 纪的手工业行会,随着工业革命 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完善的职业 教育体系。
德国学前教育PPT课件
师资:“看护修女养成所”
(二)近代学前教育
19世纪下半期福禄倍尔幼儿园运动的发展。1837年, 福禄倍尔在德国创办了一所学前教育机构。1840年,将其 命名为 “幼儿园”。与德国以往的幼儿保育机构不同,福 禄倍尔幼儿园以教育而非看护为主要任务,并以中上层家 庭的儿童为对象。由此,德国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逐渐呈 现出双轨的趋势。
1819年,幼儿教育家瓦德切克设立了柏林最早的常设托儿所 ,以城市劳动阶级的子女为对象,招收9个月至2岁的婴儿, 后来拓展到了1岁。
19世纪20年代以前的德国幼教设施,具有一下特点:
①以保护婴幼儿的健康和解决父母因忙于工作而无暇照顾的问题 为主,教育是附带的。
②幼教设施的费用主要靠慈善捐款,在未能捐款时才由地方公费 负担。
二、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二)学前课程理论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德国政府确定了初级教育改革的目标后,为了实现既 定目标,各种模式研究方案在德国应运而生。
1.功能论:目的在于运用所编制的程序或练习材料,使儿童 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促进学前儿童的智力发展。以70 年代出现的科热尔的认读机具有代表性,但长期观察结果 证明早期认读训练的儿童比未受此训练没有更多的优势。
(二)近代学前教育
19世纪的最初20年,其中最早且最负盛名的是侯爵夫 人巴乌利美开设的保育所。它招收母亲从事日间农业劳 动并已断奶的1—5岁的婴幼儿,重点在于保护其安全 和健康。
保育所致力于贫民救济的教育场所,主要提供良好的卫 生条件和营养丰富的饮食,游戏是保育所中幼儿的主要 活动。
(二)近代学前教育
二、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 林间幼儿园
德国出现的一种较新的幼儿园类型。幼儿园没有房 屋和围墙,教师们在大自然中进行幼儿教育活动。林 间幼儿园的办园模式使儿童更加接近大自然,促进儿 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同时更增强了儿童的运动 能力。
中德教育制度比较课件
术等课程;第二课业领域包括政治、历史、地理、心理学、
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等课程;第三课业领域包括数学、
物理、化学、生物学和信息学等课程。这些课程又按学科
分别作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并作为特长课程和基础课
程供学生选择学习。
最新版整理ppt
12
中国的教育历史
中国古代的教育事业开始于中国古 典著作, 而不是宗教组织。中国古 代从孔子办学, 开始就有了私人教 育系统, 以后的“私塾”教育一直 贯穿整个中国封建王朝时代, 是教 育的主要体系。不过从汉朝开始有 了“官学”, 官办的学校分级有中 央的“太学”, 地方的“郡学”、 “府学”、“县学”等, 但这些学 校主要为培养选拔官吏, 是文人进 修的地方, 最初的启蒙还需要私塾。 宋代以后著名文人办“书院”这种 类似孔子教学场所的风气开始不断 壮大, 许多学院都是一种学派的代 表。早期中国任用受教育的官员管 理国家, 用来选拔官员的科举考试 制度建立于隋朝, 唐朝的唐太宗完 善科举制。直到清朝末期的1905年 废除, 代之以西方教育方式。
最新版整理ppt
2
德国的教育体系
德国的教育体系大致可分为如下五大阶段: 一、幼儿园阶段 (3岁起,非强制性)。 二、小学阶段(4年)。 三、中学阶段(5—9年不等)。 四、职校(3年)或高校阶段(4年以上不等)。 五、高学历或深造阶段。 一般来说,德国的小孩六岁入学,四年之后分流
定向。之后,或5年制的普通中学,或6年制的实 科中学,或8-9年的文理中学。
者之间, 偏理而不爱文, 那他就很可能被推
最新版整理ppt
6
德国的中学 Sekundarbereich I
德国的中学有四类:
职业预校Hauptschule ,职业预校起初是国民学校, 其发展是以职业 教育为主,并强调实务性与方法操作。
第九章(上)英国教育、法国教育、德国教育
(二)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 • 19世纪末,英国还没有建立起对学校教 育进行有效的统一管理体制。 • 根据1899年的教育法,英国政府成立教 育委员会,以取代原来的教育署、科学与艺 术部和慈善委员会。其主要职能是管理和检 查初等、中等和职业教育,分配教育补助金。 这一中央一级教育管理机构的成立,为英国 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制度的统一管理奠定了 基础。 • 但该机构也存在一些问题,即其主要权 利为监督权,行政权利不够。
•
•
• •
•
3、《福斯特法案》 在以上背景下,英国政府在1870年 颁布了《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 法案》)。它规定: (1)国家对教育有补助权与监督权; (2)将全国划分为数千个学区,设立 学校委员会管理地方教育; (3)对5~12岁儿童实施强迫的初等教 育;
•
(4)在缺少学校地区设公立学校, 每周学费不得超过9便士,民办学校学 费数额不受限制; • (5)学校中世俗科目与宗教科目分 离。 • 这是英国第一个关于初等教育的 法案,其中最有意义的是强迫初等教 育,它标志着国民初等教育制度正式 形成。
19世纪法国政局动荡不安先后经历了拿破仑军事统治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17991815复辟王朝18151830七月王朝18301848第二共和国18481852第二帝国18521870巴黎公社1871年3月18日5月28日与第三共和国初期18711898共七个历史时19世纪的法国既确立了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又确立了完整的学制各级各类教育事业都获得了发展
• •
(五)高等教育的发展 19世纪英国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主 要体现在新大学运动和大学推广运动上。 • 1、新大学运动——城市学院的兴起 • 1828年,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of London)成立,揭开了新大学 运动的序幕。学院不进行宗教教学,重视 自然科学学科,与传统大学截然不同。 • 1829年,国教派成立英王学院 。1836 年,两院合并为伦敦大学。1851年,约有 六十所医学院和二十九所普通学院附属于 该大学,学位向所有附属和不附属于它的 学院开放。
外国教育史发展历程介绍经典课件(PPT58页)
他强调要废除强制与威胁的制度,主张教师要把 尊重学生、因势利导作为教学的最高原则。帕 克在教育实践中所创立的原则和方法被称为 “昆西教学法”,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
• 19世纪末,美国中小学学制由8—4制改成了 6—3—3制,这是美国成功解决教育问题的范 例,它在没有增加太多教育经费的情况下, 收到了普及初等教育和扩充中等教育的双重 实效,对世界许多国家的普通教育都产生了 积极的影响。
• 1708年,德国人席姆勒在哈勒创办了 “数学、力学、经济学实科中学”。这 是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 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它重视近代科 学知识和实用知识的传播,满足了工商 业对教育的需求和要求。
• 18世纪末,德国兴起了泛爱主义的教育 思潮,其代表人物是巴西多。
(二)十九世纪初洪堡德的教育改革
• 英国的贵族中等教育主要有两种类型:文法学校 和公学。文法学校具有普通教育的性质,教授拉 丁文,并进行一定的基础教育。后来文法学校与 大学相联系,成为大学的预备学校。文艺复兴时 期,英国又出现了公学,比较著名的有温彻斯特 公学和伊顿公学等。
• 十七世纪,英国出现了一种被称为“学园” 的具有实科性质的学校。开设了一些近代 的课程如数学、自然哲学、政治科学、历 史等。它为英国教育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新 的模式。
三、德国近代教育制度
• (一)十七、十八世纪的教育改革
德国教育督导制度
龙源期刊网 德国教育督导制度作者:李文婧来源:《教育》2017年第22期德国发达的教育体系,不仅有助于提高德国国民的整体素质,而且使德国拥有一大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为发展成为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科技领先的世界强国奠定了基石。
在长期的教育发展中,德国独具特色的教育督导制度保证了德国教育的质量。
挖掘、梳理德国教育督导制度,对完善我国教育督导制度有一定的借鑒意义。
德国教育督导历史德国教育督导的发展历史与德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一脉相承。
德国学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基督学校,直到14世纪,德国才出现非教会开办的市立学校,但教育权力仍掌握在教会手里。
最初的学校事务由县市管辖,地方当局对国民学校的监督是委托神父或牧师负责的。
16、17世纪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之后,各地王侯与教会重视教育,增强了国家对教育的控制权力。
18世纪后期,义务教育普及全国。
18世纪末开始,德国教育国有化,国家大规模地制定了法规,1794年普鲁士以法律规定中小学校与大学为国家事业。
1872年普鲁士制定法律,规定学校的监督权属国家,不属教会。
普鲁士所制定的这些普通教育法把管理学校视为国家的权力,从而建立了国家教育行政制度,学校事务由政府办理和监督。
后来县市自治权力扩张,自己也兴办地方学校。
19世纪,国家渐渐将教育行政从教会手中接管过来。
德国教育行政历史特别受到各州文化自治权的影响,因此各州自己保留了管理学校的权力。
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历史传统,实行各州文化自治。
联邦德国基本法第七条规定:整个教育事业处在国家监督之下。
因为教育事业属各州的文化主权,亦即整个教育事业(包括私立学校)是处在各州的监督之下。
由于德国的教育行政工作和教育督导工作是由相同的机构来实施的,所以联邦德国教育督导机构也分为三级:最高一级是州教育局;中间一级是区政府所属的教育厅;最低一级是县市教育局。
州教育部负责监督和督导州内各级各类学校,既是职业教育督导工作的主管机构,也直接负责中等普通教育。
第十章_德国近现代教育
(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时期 (18世纪末—19世纪初)
(五)教育的快速发展时期 (二十世纪前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资产阶级镇压 了工人的革命运动,建立了资产阶级的 共和国,魏玛共和国。魏玛共和国期间 (1919年—1933年),德国学校进行了 改革,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复兴。 •主要措施如下:
1、行政管理和教育领导体制:根据 《联邦基本法》,实行地方分权制
•通过洪堡德改革,德国学校教育有了很大变 化,教育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四)教育上反复与倒退时期 (19世纪中叶—末叶)
在法国二月革命的影响下,德国终于在 1848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但革命很快失 败,贵族东山再起,革命后建立起封建贵族 与资产阶级的联合政体。这个政体对已改革 的教育进行了摧残,进一步加强了学校教育 的封建性和宗教性,在学校宣传忠君思想和 宗教信条,取消了自然科学科目,致使德国 教育倒退回去一百年。 这一时期,教育具有明显的封建等级性。 •德国近代教育是在适应工业革命和在农业中 发展资本主义的“ 普鲁士道路 ”上曲折前进 的。
设立学校要经国家允许,所有公立学校都要 接受政府的监督和观察。
在世界教育史上,德国最早实施强迫义务初等教育; 西欧教育史上,将学校教育的管辖权从教会转归国家的开端。
但是:
(1)教师地位低。由仆人、手工业者 (裁缝师、鞋匠)、残废军人等兼任; (2)学习宗教教义,读、写、算水帄低, 管理松弛,学生众多,质量低下; (3)男女分校,实行严格隔离。
6德国学前教育ppt课件
第六章 德国学前教育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德国学前教育存在期学期教育
僧侣学校 不成为修道士的儿童 文艺复兴之前,家庭教育是主要形式,母亲是主要教育者。 宗教改革影响,马丁·路德主张实行义务教育,认为国家应强
迫公民将子女送进学校接受教育。南麦伦地区出现学前教育 设施,对教徒的幼儿进行教育。 “幼儿学校”--断奶后到5、6岁 5--6岁为学龄期儿童,接受学校教育。
幼儿教师培训班
幼儿园之父
(二)近代学前教育
1851年,普鲁士政府禁止设立福禄贝尔式幼儿园 。1860年自由内阁上台,才解除幼儿园禁令。 1861年,《幼儿园教育学》。此后,各地福禄倍 尔团体纷纷建立,将幼儿园运动推向深入。
(三)现代学前教育
20世纪初,德国学前教育政策有一定的进步性,德国的 幼儿园继续朝多轨方向发展。 《青少年福利法》
师资:“看护修女养成所”
(二)近代学前教育
19世纪下半期福禄倍尔幼儿园运动的发展。1837年, 福禄倍尔在德国创办了一所学前教育机构。1840年,将其 命名为 “幼儿园”。与德国以往的幼儿保育机构不同,福 禄倍尔幼儿园以教育而非看护为主要任务,并以中上层家 庭的儿童为对象。由此,德国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逐渐呈 现出双轨的趋势。
④要求儿童掌握外语这门工具。幼儿园外语教学要与情感、社会、 智力相结合,让儿童带着美好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学习,让学习外 语令人愉快。
问题: 东西部学前教育发展存在差异 地区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 发展趋势: 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 重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移民儿童的德语水平
真题练习
1.在德国学前课程理论中,旨在运用所编制的程序或练习 材料,使儿童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促进儿童智力发 展的理论为( )
《德国教育制度》PPT幻灯片PPT
第四节 学校及专业的选择
参考原则:
1、兴趣和能力; 2、职业方向; 3、就业前景; 4、移民前景。
Realschule ,6年制(没有大学入学资格, 不过可以直接进入职场工厂工作)
Oberrealschule ,9年制(学习现代语言, 以及科学和数学)
德国的教育体系:
•
基础教育层级Primarstufe:4年(有的联邦州为6
年,后两年为定向课程Orientierungsstufe)
•
初级教育I Sekundarbereich I:小学结业后进入该
一、学前教育 年满3岁至6岁的儿童可入幼
稚园就读,但幼儿教育非属国民义 务教育,因此并非强迫性的。幼稚 园大多由私人机构(如教会、工商 业团体)设立。
二、初、中级教育 1、Grundschule 2、Gymnasium 3、Gesamtschule 4、Realschule 5、Hauptschule 6、Fachschule
阶段
•
初级教育II Sekundarbereich II学内容
•
高等教育Tertiärbereich:传统大学、技术学院、
科技大学等
•
衍生教育Quartärbereich:除现行学校教育体制
外的教育范畴,以及非制式规定的、私人性的、职
业性的继续教育
1.3.2 教育体制
《德国教育制度》PPT幻灯片 PPT
本PPT课件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请学习完及时删除处理 谢谢!
1871年后,德国的学校教育开 始变得较系统化和国家化。更多的学 校被建立,用来训练教育良好的年轻 人。主要学校分类有:
Gymnasium ,9年制(学习拉丁语,希腊 语或希伯来语,以及一种现代语言)
第三节德国现代教育制度
第三节德国现代教育制度统一后的德国,经济迅速发展,工业生产于20世纪初跃居世界第二位。
德国的政治野心也显露出来,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最终成为战败国。
之后建立起魏玛共和国。
由于1929年至1932年的经济危机给德国经济造成巨大打击,不久建立起法西斯政党统治的国家,使德国学校教育产生倒退。
在二战结束后,德国又一分为二,联邦德国基本上沿袭了以前德国的教育,特别是共和时期德国教育的传统。
进入九十年代,德国又重新统一。
所有这一切变迁对德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魏玛共和时期的教育改革一战结束后,德国于1919年建立了魏玛共和国,并通过了《魏玛宪法》。
在魏玛共和时期,德国对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教师培养以及高等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1.初等教育《魏玛宪法》要求废除等级的双轨的学校教育制度,建立单一的学校系统。
凡6-10岁的儿童,无论贫富贵贱,都必须进4年制的基础学校学习,进行义务教育。
读完基础学校,可以到高等国民学校继续学习4年,完成义务教育,4年基础学校再加上4年高等国民学校,构成了全部的强迫义务教育阶段。
这体现了自由主义的思想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各阶级在享受初等教育权利上的平等,也为在根本上废除教育的双轨制奠定了基础。
2.中等教育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取消了中学的预备阶段,使中学能够建立在统一的基础学校之上;二是新建立了两种学校:德意志中学和上层建筑学校。
德意志中学的创立,是与德国教育中长期存在民族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情绪紧密联系的。
在这里,德意志的文学、劳动、地理等课程特别受到重视,渗透着日尔曼民族沙文主义精神。
上层建筑学校,与高等国民学校七年级相衔接,读完高等国民学校七年级的学生,成绩优异者可以被选拔到上层建筑学校,继续学习六年,将来有资格报考高等学校。
3.教师培养德国一直重视师范教育,共和时期,小学教师由高等教育的师范学院培养。
师范教育从原来的初等教育轨道提高到中等教育轨道,只有中等学校毕业生通过严格考试选拔才能作为未来小学教师进行培养。
德国近现代教育制度课件
高辍学率与低完成率
部分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选择辍学,高 等教育阶段也有较高的辍学率,这成为德 国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移民和多元文化教育
随着移民人口的增加,德国教育需要更好 地融入多元文化,满足不同背景学生的需 求。
德国教育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德国教育体系正逐 步实现数字化和信息化,提高教学质 量和效率。
教育机构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教会学校,德 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公立 学校和私立学校。
两次世界大战对德国教育的影响
教育重建
教育改革
两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教育系统遭 受严重破坏,需要进行大规模的重建 。
在战后,德国政府进行了多次教育改 革,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和适应社会发 展的需求。
美国教育理念影响
在二战后,美国对德国进行了大量援 助,其中也包括教育领域,引入了美 国式教育理念。
德国教育体系鼓励学生终身学习,提供各 种成人教育和进修机会,满足不同年龄段 和职业人群的学习需求。
德国教育面临的挑战
教育资源不均衡
虽然德国教育体系整体上较为完善,但地 区间和学校间的教育资源存在不均衡现象
,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
职业教育改革需求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德国职业教育体 系需要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的技能需求和
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促 进个性发展,为高等教育和职业
发展做好准备。
教育形式
包括小学、中学和特殊教育等类 型,实行免费教育。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定义
高等教育是德国教育体系中的高级阶段,提供学 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教育目标
培养具有创新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推动科 学技术和社会文化的发展。
欧美主要国家的教育制度
中等教育:耶稣会中学和文科中学
1611年成立耶稣基督圣乐会(从事中等教育 的新教团体)
高等教育:巴黎大学(教会控制)
二、十八世纪末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教育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标志着法国大革命正式爆发。 法国大革命时期,先后执政的党派都非常重 视国民教育问题。如康多塞、雷佩尔提、拉 瓦锡等。
4.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 连贯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 自觉性与积极性原则
三、论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培养个人具有爱国主义、人道主义 情感,形成追求真理、公正、诚实、谦逊、 尊重他人、信仰上帝等道德品质。
的精神和人生问题。
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三、教学理论
1.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的统一
教学应包括知识传授与能力的培养两方面。
既要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又要发展 学生的各种能力。 2.课程设置 反对古典主义,强调实科教育,主张开设实 科课程。 3.教学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学依据)
19世纪初,俄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学校制度。
亚历山大一世推行教育改革,实行学区制。
1802年成立教育部,1807颁布《国民教育暂行 条例》,1804颁布《大学规程》《大学所属学 校规程》,规定了大学的作用和职责。 形成俄国第一个各级学校相互衔接、上下沟通 的统一的学校教育制度。 教区学校 县立学校 中学 大学
教育万能论:否认遗传因素的影响,把人
的成长归因于教育与环境,人的形成完全
是教育的结果。
爱尔维修论教育
2)改变教会控制学校的状况,由国家 举办世俗性的教育
3)重视道德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8
大学课程的设置:
1、学习分为两个阶段; 2、学生有相当的主动权; 3、毕业前必须通过在企业的实习; 4、学校提供大量出国交换学习的
机会;
h
9
第四节 学校及专业的选择
参考原则:
1、兴趣和能力; 2、职业方向; 3、就业前景; 4、移民前景。
h
10
1871年后,德国的学校教育开 始变得较系统化和国家化。更多的 学校被建立,用来训练教育良好的 年轻人。主要学校分类有:
Gymnasium ,9年制(学习拉丁语,希 腊语或希伯来语,以及一种现代语言)
Realgymnasium ,9年制(学习拉丁语, 现代语言,以及科学和数学)
Realschule ,6年制(没有大学入学资格, 不过可以直接进入职场工厂工作)
Oberrealschule ,9年制(学习现代语言, 以及科学和数学)
h
2
德国的教育体系:
•
基础教育层级Primarstufe:4年(有的联邦州为6
年,后两年为定向课程Orientierungsstufe)
•
初级教育I Sekundarbereich I:小学结业后进入该
阶段
•
初级教育II Sekundarbereich II:衔接文理中学第
h
4
二、初、中级教育
1、Grundschule 2、Gymnasium 3、Gesamtschule 4、Realschule 5、Hauptschule 6、Fachschule
h
5
h
பைடு நூலகம்
6
h
7
综合大学(Universitaet)与技 术应用大学(Fachhochschule)的 差异:
1、学校规模; 2、入学资格; 3、学习年限; 4、毕业学位; 5、教学研究方向。
第三节 德国教育制度
1.3.1 教育制度的发展 德国的教育体制主要是从中古
世纪以后开始发展,起初,受教权 只属于贵族以及神职人员,随后才 逐渐普及至一般人民,使全民教育 体系的发展兴盛起来。而义务教育 的传统则是建构在马丁·路德思想的 影响下,普鲁士王国是世界上最早 设立国民教育系统的国家之一。
h
1
二阶段学习以及职业教育再深化的教学内容
•
高等教育Tertiärbereich:传统大学、技术学院、
科技大学等
•
衍生教育Quartärbereich:除现行学校教育体制
外的教育范畴,以及非制式规定的、私人性的、职
业性的继续教育
h
3
1.3.2 教育体制
一、学前教育 年满3岁至6岁的儿童可入幼稚
园就读,但幼儿教育非属国民义务 教育,因此并非强迫性的。幼稚园 大多由私人机构(如教会、工商业 团体)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