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社会体制改革答案
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创新题目及答案
![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创新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7b9ec767ec102de3bd891f.png)
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创新题目及答案1.截至2021年,省共有〔〕民族自治县〔旗〕。
〔1.0分〕A.4个B.7个C.11个D.29个我的答案:D√答对2.目前我国共有〔〕民族自治地方。
〔1.0分〕A.125个B.135个C.145个D.155个我的答案:D√答对3.市朝鲜族移民属于〔〕经济文化类型。
〔1.0分〕A.“依附-移植式〞B.“创新-移植式〞C.“半自创半融入型〞D.“融入型〞我的答案:A√答对4.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自治区是在哪一年建立的?〔1.0分〕A.1944年B.1945年C.1946年D.1947年我的答案:D√答对5.?中华人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在哪一年通过的?〔1.0分〕A.1982年B.1983年C.1984年D.1985年我的答案:C√答对6.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1.0分〕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开展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开展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的答案:B×答错7.截至2021年,中国大陆共有多少自治州〔盟〕?〔1.0分〕A.10个B.20个C.30个D.40个我的答案:C√答对8.五指山市工程调查组在五指山市召开了〔〕政府部门参加的座谈会。
〔1.0分〕A.4个B.14个C.24个D.34个我的答案:C√答对9.〔〕是创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体制的根本要求。
〔1.0分〕A.坚持党的文化路线B.坚持党的群众路线C.坚持党的政治路线D.坚持党的制度路线我的答案:B√答对10.“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改革新思路是哪次会议提出的?〔1.0分〕A.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C.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D.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我的答案:A√答对11.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在哪一年召开的?〔1.0分〕A.2021年B.2021年C.2021年D.2021 年我的答案:C√答对12.?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是〔〕发表的。
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题及答案
![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ac924e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c.png)
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A.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B.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C.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D.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答案:B、C2. 下列哪项不属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A. 经济体制改革B. 政治体制改革C. 文化体制改革D. 社会体制改革答案:D3. 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 解决社会主要矛盾C. 调整生产关系D.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4.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处理好以下哪些关系?A.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B. 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C.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D.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答案:A、B、C5. 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坚持党的领导B. 坚持以人为本C.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D.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答案:A、B、C、D三、判断题6.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答案:正确7. 全面深化改革可以一蹴而就,不需要循序渐进。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8. 简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
答案: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它对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决定性作用。
同时,全面深化改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五、论述题9. 论述如何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实效。
答案: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实效,首先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确保改革的方向和步骤科学合理。
其次,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改革的力度、节奏和时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再次,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确保各项改革举措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最后,要加强改革的法治保障,确保改革在法治轨道上稳步推进。
社区治理试题及答案
![社区治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4b69f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f7.png)
社区治理试题及答案《社区治理》综合练习题第一章社区概况3.答:工业化、城市化、理性化、世俗化、社会组织的分化与整合。
一、名词解释4.答:社区问题的类型有:(1)群体偏差和越轨类问题;(2)社会1.社区:是指由一定数量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需求和利益的、排斥和孤立问题;(3)社会结构分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弱势群形成频繁社会交往互动关系的、产生自然情感联系和心理认同的、体的基本生活的缺乏问题;(4)社区环境问题;(5)社会基本道德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
规范的丢失问题;(6)社会解组问题。
2.地理社区:基于空间属性而形成的社区。
五、论述题3.身份利益社区:主要用来指那些非地域的社区,即功能社区、1.论述当代社会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功能的特点联盟性社区或是精神牲社区等。
2.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有什么特点?它对发展中国家的传统4.个人网络社区:指基于个人的主观连接的群体而形成的社区。
社区生活有什么冲击和改变?二、单选题1.德国社会学家(a)早在1887年就曾经著有《社区与社会》一书,探讨古代社区群落和现代社会的分别。
a.腾尼斯b.迪尔凯姆c.韦伯d.帕森斯2.1978年,提出社区功能包括生产、分配、消费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参与功能,互相支持功能等五个方面内容的学者是(b)。
a.美国学者桑德斯b.美国学者华伦c.中国台湾学者徐震d.中国香港学者林香生、黄于唱3.腾尼斯把传统社会的社区形态界定为一种自然发生的基于(a)的靠情感和习俗来维持人际纽带关系的长期稳定的地域生活共同体。
a.血缘和亲缘关系b.理性和算计的选择c.兴趣和爱好d.法律和规则4.在马克斯韦伯看来,(d)被当作现代转变的核心。
a.城市化b.民主化c.科学化d.理性化5.认为社会问题和偏差行为的定义过程和定义标准才是构成社会问题和偏差行为的关键行为,至于行为和社会现象本身并不是问题所在,这是何种社会问题归因理论?ca.社会病态论b.社会解组论c.标签理论d.行为偏差论三、多选题1.美国学者希拉里和威尔士所提出的社区定义的基本要素包括(abcd)。
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完善社会治理法治机制
![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完善社会治理法治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c3a310d5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d6.png)
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完善社会治理法治机制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完善社会治理法治机制是当前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的一个重要改革课题。
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具有健全的法治环境的核心意义。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已成为中国法治建设大势所趋之重要内容。
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完善社会治理法治机制,必须在法治建设的思想路线中寻求新的发展趋势,加强全民法治的基础建设,坚持以法治促进社会治理的有效实施。
首先,重视司法机构的任务和职能调整。
司法机构应该加强社会治理职能,以法治精神和法律手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社会治理的有效实施。
同时,要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对社会治理细则的实施,使有关细则更加灵活,增强社会治理细则及机关事业单位社会治理职能的实施效果。
其次,要加强政策研究和协调能力。
应该在政策的制定、宣传和推行过程中,勇于用法治的观点来指导,加强政策协调,以便使政策更加针对性,使政策更加稳定,从而有助于促进社会治理有效实施。
此外,为各部门不断改造革新,加强民主等法治机制的建设,尤其要尽快完善和优化各类政策,把法治精神的原则和措施落实到每一处具体的地方,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法治机制的建设和发展。
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完善社会治理法治机制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和完善以行政管理为主的合法社会治理体系,强化社会治理的统筹整合能力。
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充分利用法律制度,坚持法治思想,还要积极探索和实现以行政管理为核心的多元化社会治理方式,把社会治理机制完善到更高水平。
总之,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完善社会治理法治机制,需要结合实际,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正确处理政府、社会、市场的关系,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坚持以法治促进社会治理的有效实施,加快推进社会治理法治机制的建设,使社会治理中的法治思想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为实现社会治理的有效实施发挥积极作用。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测试答案--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测试答案--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https://img.taocdn.com/s3/m/eccf5e1e6294dd88d1d26b17.png)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测试答案--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测试答案1、得分情况:判断题部分共有10题答对10题得分:30单选题部分共有10题答对4题得分:12多选题部分共有10题答对8题得分:322、多选错题:第 1 题社会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包括()。
第 2 题虽然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和普通家庭的孩子均衡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越来越少。
第1题、随着改革和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的需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需求标准也在不断提高。
(是否题)(分值:3)A.对B.错第2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社会各界反应比较强烈的一些问题没有给与明确的回应。
(是否题)(分值:3)A.对B.错第3题、我们的学生只要有知识就行。
(是否题)(分值:3)A.对B.错第4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并未提到关于党的建设的改革内容。
(是否题)(分值:3)A.对B.错第5题、近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制度下,一些学校、家长和学生偏重于文化课的学习。
(是否题)(分值:3)A.对B.错第6题、虽然我们的教育数量和规模扩大了,教育质量却没有成比例地提高。
(是否题)(分值:3)A.对B.错第7题、经济发展不会自动地改善民生。
(是否题)(分值:3)A.对B.错第8题、我们在发展普通高等院校的同时,可以暂时忽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是否题)(分值:3)A.对B.错第9题、经济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唯一手段和途径。
(是否题)(分值:3)A.对B.错第10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教育的论述坚持和发展了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指导思想。
(是否题)(分值:3)A.对B.错C.完善市场经济体制D.健全财税体制第27题、我们要推进()改革发展。
(多选题)(分值:4)A.学前教育B.特殊教育C.继续教育D.普通教育第28题、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的公平正义要求越来越高。
(多选题)(分值:4)A.社会服务B.公共管理C.司法领域D.以上选项都正确第29题、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包括()。
二十届三中全会试题精选100题(五类人员考试)
![二十届三中全会试题精选100题(五类人员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f312fddd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71.png)
二十届三中全会相关试题1.(单选)《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贯彻以下原则()。
①坚持党的全面领导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③坚持守正创新;④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⑤坚持全面依法治国⑥坚持系统观念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参考答案:D2.(多选)《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A.教育B.科技C.人才D.制度参考答案:ABC3.(单选)《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党的()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党的()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
A.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B.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九届三中全会C.十二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D.十二届三中全会十九届三中全会参考答案:A4.(多选)《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为特征的生产力。
A.高技B.高效能C.高质量D.高创新参考答案:ABC5.(多选)下列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B.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C.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D.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参考答案:ABCD6.(多选)《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到二〇三五年()。
A.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C.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参考答案:ABCD7.(单选)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时间是()?A.2023年7月15日至18日B.2024年7月15日至18日C.2024年8月15日至18日D.2024年6月15日至18日参考答案:B8.(单选)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哪一项重要决定?A.《中共中央关于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决定》B.《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C.《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D.《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决定》参考答案:B9.(单选)下列哪项不是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目标?A.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B.实现经济回升向好C.立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参考答案:C10.(单选)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A.党的领导B.依法治国C.改革开放D.科技创新参考答案:A11.(单选)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到哪一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2025年B.2030年C.2035年D.2050年参考答案:C12.(单选)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A.国家安全B.教育、科技、人才C.国防和军队现代化D.民主法制建设参考答案:B13.(单选)下列哪项不属于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核心内容?A.深化改革B.推进中国式现代化C.强调党的领导D.立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参考答案:D14.(单选)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推动和谋划什么?A.经济发展B.社会稳定C.全面深化改革D.党的建设参考答案:C15.(单选)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了什么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核心地位?A.党的领导B.市场经济C.科技创新D.民主法制参考答案:A16.(单选)二十届三中全会认为,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A.改革开放B.科技创新C.民主法制D.绿色发展参考答案:A17.(单选)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了什么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作用?A.坚持新发展理念B.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C.坚持全面深化改革D.坚持党的领导参考答案:A18.(单选)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A.加强民主监督B.废除法制建设C.削弱党的领导D.忽视人民意愿参考答案:A19.(单选)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了什么对加强民生保障的重要性?A.提高经济发展速度B.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C.扩大对外开放D.忽视环境保护参考答案:B20.(单选)下列关于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会议地点在南京B.会议提出了立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C.会议强调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D.会议没有提出具体的改革任务参考答案:C21.(单选)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如何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A.忽视文化多样性B.削弱主流意识形态C.加强文化自信D.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参考答案:C22.(单选)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什么?A.追求速度增长B.扩大生产规模C.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D.忽视环境保护参考答案:C23.(单选)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首要的是?A.创新B.协调C.绿色D.开放参考答案:A24.(单选)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如何完善国家安全体系,推动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A.忽视外部威胁B.弱化国防建设C.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D.过度依赖外部力量参考答案:C25.(单选)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表述中,哪项是正确的?A.改革应完全市场化B.改革应忽视党的领导C.改革应坚持系统观念D.改革应照搬西方模式参考答案:C26.(单选)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论述中,强调了哪一点?A.放松党的纪律建设B.忽视党的政治建设C.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D.削弱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参考答案:C27.(单选)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社会治理创新与体制机制改革思路
![社会治理创新与体制机制改革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39d0fb85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18.png)
社会治理创新与体制机制改革思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治理的问题已经逐渐显现,如城乡差距、收入分配不平衡、环保问题等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行社会治理的创新和体制机制的改革。
一、社会治理创新的思路1.强化社区治理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一种基础形式,它通过组织社区居民进行治理,可以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
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社区治理的支持和帮助,让社区居民参与其中。
同时,加强对社区组织的管理和监督,提高社区治理的效果。
2.推动民主参与民主参与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之一。
政府应该在重要的公共问题上尽可能地增加民主参与的机会,让人们直接参与到决策过程中。
比如,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公众听证会等方式,充分听取各方面的声音,让决策更加民主、透明。
3.加强信息公开信息公开是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桥梁。
政府应该建立信息公开制度,让公民了解政府的工作情况和决策过程,以保证社会治理的公正和透明。
4.提高政府公信力政府应该加强自身的廉政建设,打造更加公正、透明的政府形象。
同时,政府应该加强对各种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公民的安全感和信任度,以便更好地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二、体制机制改革的思路1.加强法制建设法律是社会治理的基础。
政府应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法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同时,政府还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司法机制,保证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2.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政府应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从简单的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
例如,政府应该更好地发挥协调作用,引导各方面共同参与社会治理,互相支持,共同协力解决问题。
3.优化分权管理政府应该加强对下级政府和组织的分权管理,让下级政府和组织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情况,处理当地的问题。
同时,下级政府和组织也应该有足够的自主权,以便更好地服务当地的公民。
4.加强党政机关的纪律建设党政机关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应该加强党政机关的纪律建设,强化对党员和政府工作人员的纪律要求,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
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增强社会治理能力
![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增强社会治理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d62d65f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0e.png)
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增强社会治理能力
社会治理的主要内容,是指社会治理的管理和控制,包括法律、经济、技术、情感、文化等多种方面,也就是说,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增强社会治理能力,必须建立和完善起国家和社会的相应制度,对社会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首先,要从法律角度考虑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治理法律法规,明确社会治理的权力和责任,以及社会秩序的维护和保障。
为此,应该加强对社会治理的法律研究,建立社会治理的法律格局,加强对社会治理的执法力度,规范社会治理的行为规范和行为规则,确保社会治理权力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其次,要增强社会治理能力,要创新社会治理的政策和措施,结合诸如安全教育、防范容灾等现代防控技术,采取有效措施,有效地遏制和控制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以降低社会问题的发生率和程度,减少社会治理的成本。
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机制,完善市场准入与准出机制,加强社会组织的监管,推进社会治理的多元化发展,使社会治理更加法治化、国际化、专业化。
最后,要进一步加强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建设,构建以公民参与为主要特点的社会治理新格局,通过激励社会问题的发掘和反馈,将公民参与作为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要制定足够宽松的社会治理绩效考核标准,形成激励机制,提高公众对社会治理工作的认可度,增强社会治理的实效性,提高社会治理工作的效率。
总而言之,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增强社会治理能力,需要从法律、经济、技术、情感、文化等多种方面发动完善机制,建立有效的社会治理体系,增强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从而使社会治理更加有效和可持续。
2020继续教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答题库
![2020继续教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答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adf6985eb52acfc789ebc98a.png)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答题库单选题1.本讲提到,政府的()职能这些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与党中央,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3.0分)A.法制建设B.干预市场C.民主监督D.环境保护我的答案:D √答对2.()年,召开了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0分)A.1929B.1949C.1954D.1956我的答案:C √答对3.根据本讲,本次机构改革之前,大致有()次党政机构的改革。
(3.0分)A.4B.5C.6D.7我的答案:D √答对4.本讲提到,总书记2014年在(),回答电视台记者访问的时候提到改革进入深水区。
(3.0分)A.美国.B.俄罗斯C.英国D.韩国我的答案:B √答对5.本讲提到,本次机构改革范围的突出特点是()。
(3.0分)A.全面性B.特殊性C.普遍性D.一致性我的答案:A √答对6.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在()年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0分)A.2030B.2040C.2050D.2060我的答案:C √答对7.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于()年。
(3.0分)A.2013B.2014C.2015D.2016我的答案:C √答对8.要依法管理各类组织机构,包括依法从严治党,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军队,依法管理社会事务。
是指()。
(3.0分)A.改革范围的全面性是突出特点B.改革的深度具有革命性.C.改革的成果法定化D.改革设计的科学性我的答案:C √答对9.“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是()同志提出。
(3.0分)A.毛泽东B.邓小平C.周恩来D.江泽民我的答案:B √答对10.1982年6月28日,中央印发()。
(3.0分)A.《中央党政机关机构改革第一阶段总结和下一阶段打算》B.《国家机关改革第一阶段总结和下一阶段打算》C.《党政军机关改革第一阶段总结和下一阶段打算》D.《人民代表大会机构改革第一阶段总结和下一阶段打算》我的答案:A √答对多选题1.“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意味着以下哪些走出去()。
乌海市“平安建设·社会治理”有奖知识竞赛答案1
![乌海市“平安建设·社会治理”有奖知识竞赛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9c2cd323b4daa58da0114a1e.png)
1.党的十八大提出,到()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A.2015B.2020C.2040D.20502.党的十八大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A.生态建设B.公平正义C.文化建设D.社会建设3.党的十八大提出,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机制。
A.征求B.协商C.风险评估D.处置4.党的十八大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能力。
A.化解矛盾B.健全制度C.完善体制D.健全机制5.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
A.安全B.和谐C.平安D.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6.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设立(),确保国家安全。
A.国家安全委员会B.文化部C.民政部D.交通部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司法管理体制,推动()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
A.省B.市C.县D.乡8.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提出,树立依法治理理念,要善于用( )引领社会治理,用法治方式破解社会难题。
A.法治精神B.教育手段C.行政手段D.经济手段9.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信息资源共享与深度应用相结合,以()引领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A.规范化B.信息化C.专业化D.智能化10.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提出,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是()。
A.严打B.整治C.预防D.维护社会大局稳定11.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提出,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政法工作的()。
A.追求B.任务C.准则D.根本目标12.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提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
A.核心价值追求B.基本遵循C.基本目标D.基本准则13.中共中央、国务院于()年出台《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
A.1951B.1971C.1991D.201114.内蒙古自治区综治委将每年()月确定为综治宣传月。
A.3B.8C.10D.1215.平安建设工作由()统一组织实施。
A.综治办B.防范办C.党委政府D.维稳办16.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是平安建设的()责任人。
促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题库
![促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ea0d325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f.png)
促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题库
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议题,以下是一些相关的题目,供您参考:
1. 什么是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它与传统的社会治理方式有何不同?
2. 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 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性和意义是什么?
4. 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如何推进这些任务的完成?
5. 如何构建有效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效能?
6. 如何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等多元主体的作用,共同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
7. 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
8. 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9. 如何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
10. 如何加强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提高社会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
以上题目可以作为参考,如果您需要更具体、更深入的探讨,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高中改革开放试题及答案
![高中改革开放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fa9a3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d6.png)
高中改革开放试题及答案1.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标志着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请简述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
答案: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政策等。
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主要是加强法治建设,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文化体制改革主要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社会体制改革主要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对外开放政策主要是吸引外资,推动国际贸易,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2.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答案: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逐渐增加;国有企业改革,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迅速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均衡,城乡差距逐渐缩小。
3. 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答案: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社会流动性增强,城乡人口流动更加频繁;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社会秩序更加稳定;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4. 请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几项重要成就。
答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重要成就包括: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功实现数亿人口的脱贫,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一些领域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通信网络等覆盖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
5. 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社会治理社会体制改革答案
![社会治理社会体制改革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930149a21614791611280d.png)
2015年干部在线学习第三季度必修课参考答案社会治理与社会体制改革一、单选1.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第四个时期是()。
(单选 2 分)[A]主动探索时期 [B]过渡时期 [C]计划经济时期 [D]被动调整时期2.要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就要重视()的培育。
[A经济组织 [B]政治组织 [C]社会组织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3.非政府组织的英文缩写是()。
(单选 2 分)[A]NGO [B]BDS [C]WTO [D]NU4.当前东北人口流出的主要群体是农民工。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5.基尼系数在0.5以上,说明收入差距悬殊。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6.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是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7.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的比重会不断下降。
(单选 2 分)[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8.基尼系数的大小和社会阶层分化之间没有关系。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9.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及社会治理问题。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10.科学发展观在党的()被写进了党章。
(单选 2 分)[A]十六大 [B]十六届六中全会 [C]十七大 [D]十八大11.《我国社会各界改革愿景的调研报告》结果显示,公众认为()最难突破。
(单选 2 分)[A]经济体制改革 [B]社会体制改革 [C]政治体制改革 [D]文化体制改革12.我国当前的发展不存在社会失范问题。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13.可以实现双赢的博弈是()。
(单选 2 分)[A]恶性博弈 [B]良性博弈 [C]零和博弈 [D]两人博弈14.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紧紧围绕()的总目标。
(单选 2 分)[A]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C]统筹城乡发展 [D]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5.未来,我国社会保障目标是要实现在()内的自由接续。
高中历史《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练习题(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3b3b34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3.png)
高中历史《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建国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共同发展C.共同繁荣D.民族区域自治2.揭示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A.创办强学会B.创办《实务报》C.维新思潮兴起D.公车上书3.“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
”这是对哪次改革的描述?()A.伯利克里改革B.商鞅变法C.王安石变法D.孝文帝改革4.关于1982年宪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集中反映了各族人民意志和根本利益B.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C.实现了依法治国D.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5.公元前221年,嬴政采纳李斯建议的“天下安宁之术”,“为郡县”。
由此确立()A.世卿世禄制B.皇帝制度C.三公九卿制D.官僚政治6.《战国策•秦策》:“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商君“正度量、调轻重”的措施客观上有利于()A.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B.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繁荣C.秦国富国强兵,实现统一D.促进商品经济的交流与发展7.孙宝瑄创作的《忘山庐日记》载:“风气至今,可谓大转移。
立宪也,议院也,公然不讳,昌言无忌;且屡见诸诏旨,几等口头禅,视为绝不奇异之一名词。
”该日记最有可能写于()A.19世纪40年代B.19世纪60年代C.19世纪90年代D.20世纪初8.明朝某乡村社仓制度规定,各村二三十家为一会,以户等的高下,分别捐粮收储于仓,而推有德者为社正,进行具体管理。
若遇凶年,则计户给散,先中下户,后及上户,上户需偿还,中下户则免其偿还。
这反映了明朝()A.建立了完备的乡村备荒仓储体系B.打击贵族势力消除阶级差别C.放松了对基层社会的管控D.注意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9.下表序号后史实或结论表达错误的是()A.①③B.②④C.③④D.②③二、填空题10.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1)2009年,中国政府开始推进人民币的____。
2020年公需课答案: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创新
![2020年公需课答案: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cf871799c1c708a1294a442a.png)
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创新单项选择:1.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是在哪一年建立的?(1.0分)A.1944年B.1945年C.1946年D.1947年2.截至2017年,云南省共有()民族自治县(旗)。
(1.0分)A.4个B.7个C.11个D.29个3.()是创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体制的基本要求。
(1.0分)A.坚持党的文化路线B.坚持党的群众路线C.坚持党的政治路线D.坚持党的制度路线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1.0分)A.科技化B.制度化C.现代化D.高端化5.初保村是()传统民居村落。
(1.0分)A.傣族B.黎族C.壮族D.回族6.《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是()发表的。
(1.0分)A.马戎B.费孝通C.李维汉D.李培林7.截至2017年,华中地区共有()民族自治县(旗)。
(1.0分)A.1个B.9个C.12个D.21个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在哪一年通过的?(1.0分)A.1982年B.1983年C.1984年D.1985年9.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在哪一年召开的?(1.0分)A.2012年B.2013年C.2014年D.2015年10.截至2017年,中国大陆共有多少自治州(盟)?(1.0分)A.10个B.20个C.30个D.40个11.海南五指山市项目调查组在五指山市召开了()政府部门参加的座谈会。
(1.0分)A.4个B.14个C.24个D.34个1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1.0分)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3.《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提出,21世纪的中国应当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族群问题上的“政治化”趋势改变为()的新方向。
社区治理复习题及答案
![社区治理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b177d3700abb68a982fbe6.png)
社区治理复习题一、客观选择题:1、“治理”与“统治”概念的本质区别在于:( ABCD )。
A.行为主体不同 B.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 C.管理的范围不同D.权威的基础和性质不同2、城市社区服务的内容体系包括( A BD )。
A.福利性服务 B.居民生活服务 C.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 D.街道居委会和驻区单位之间的共建服务等3、社会环境主要包括( ABCE )。
A.社会小生境 B.社会文化环境 C.人际关系环境 D.社会大环境E.社会生态环境4、根据1993年14部委文件,城市社区服务应该坚持的性质宗旨是( A ) A.福利性为目的,经营性为手段 B.福利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并重C.市场为导向、营利为核心 D.需求为导向、福利为核心5、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人际关系主要是靠( A)维系的。
A.自然的情感、血缘或亲缘关系B.法规规则C.契约约束D.礼节仪式6、社区卫生服务的特征除了基层性之外,还包括( ABCD )。
A.综合性 B.持续性 C.协调性 D.可及性7.英国社区照顾的服务的层次包括( ABD )。
A.社区对福利对象的服务B.对照顾者的支持C.政府对社区机构的政策支持D.福利机构在社区中提供的服务8.社区物业管理主要是对社区内( B )的管理。
A.商用物业 B.居住物业C.工业物业 D.其他用途物业9.美国学者希拉里和威尔士所提出的社区定义的基本要素包括( ABCD )。
A.一群人 B.地域或地点C.社会互动 D.共同的依附归属感、心理认同10、社区物业管理服务的特征是( )。
A.社会化服务 B.经营性服务 C.专业化服务 D.福利性服务11、政府机构具有扩张的本性已被( )所证明。
A.亚当·斯密关于市场“看不见的手”的论述B.帕金森定律C.“马太效应”理论D.凯恩斯的“消费驱动”理论12、促成“全球性结社革命”的原因包括( )。
A.现代福利国家的危机 B.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的危机C.“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危机 D.世界性环境的危机二、名词解释:每题7分,共21分1、社区治理指的是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社区公共事务方面的活动或管理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干部在线学习第三季度必修课参考答案社会治理与社会体制改革一、单选1.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第四个时期是()。
(单选 2 分)[A]主动探索时期 [B]过渡时期 [C]计划经济时期 [D]被动调整时期2.要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就要重视()的培育。
[A经济组织 [B]政治组织 [C]社会组织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3.非政府组织的英文缩写是()。
(单选 2 分)[A]NGO [B]BDS [C]WTO [D]NU4.当前东北人口流出的主要群体是农民工。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5.基尼系数在0.5以上,说明收入差距悬殊。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6.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是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7.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的比重会不断下降。
(单选 2 分)[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8.基尼系数的大小和社会阶层分化之间没有关系。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9.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及社会治理问题。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10.科学发展观在党的()被写进了党章。
(单选 2 分)[A]十六大 [B]十六届六中全会 [C]十七大 [D]十八大11.《我国社会各界改革愿景的调研报告》结果显示,公众认为()最难突破。
(单选 2 分)[A]经济体制改革 [B]社会体制改革 [C]政治体制改革 [D]文化体制改革12.我国当前的发展不存在社会失范问题。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13.可以实现双赢的博弈是()。
(单选 2 分)[A]恶性博弈 [B]良性博弈 [C]零和博弈 [D]两人博弈14.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紧紧围绕()的总目标。
(单选 2 分)[A]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C]统筹城乡发展 [D]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5.未来,我国社会保障目标是要实现在()内的自由接续。
(单选 2 分)[A]同一县区 [B]同一省份 [C]全国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16.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我国的“第五个现代化”。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17.社会主义国家没有统治。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18.目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集中在()。
(单选 2 分)[A]政治领域 [B]经济领域 [C]社会领域 [D]文化领域19.社会控制比社会管理更进步。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20.城镇化的核心是()。
(单选 2 分)[A]人 [B]资本 [C]动产 [D]不动产21.以下尚未征收房产税的国家是()。
(单选 2 分)[A]美国 [B]英国 [C]加拿大 [D]中国22.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以推进()为先导。
(多选 2 分)[A]社会体制改革 [B]社会制度变革 [C]社会管理创新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23.1954年,我国的三大改造全部完成。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24.消除()的不公平性是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
(单选 2 分)[A]社会保障 [B]社会保险 [C]社会救助 [D]社会优抚25.()是指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现代化民主政治中得不到很好的满足。
(单选 2 分)[A]社会失灵 [B]政府失灵 [C]市场失灵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26.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政治系统的力量过于强大,社会系统的力量又过于薄弱,导致公众参与政府决策活动具有典型的(),这个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遍性。
(单选 2 分)[A]政策倾向 [B]政治倾向 [C]利益倾向 [D]行政倾向27.“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比喻只是口头说说,没有实际行动。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28.人口流动不会对我国社会发展形成挑战。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29.社会体制改革的模式一定要符合我国国情。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30.社会治理倡导通过协商解决问题。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31.相对于政府而言,社会组织的一个最大优势就是()。
(单选 2 分)[A]能够提供多样的公共服务 [B]具有相当程度的志愿精神[C]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D]有一定的制度和结构32.()是指其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单选 2 分)[A]社会失灵 [B]政府失灵 [C]市场失灵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33.我国当前的发展不存在社会风险问题。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34.公共行政的最终目标在于追求()的不断提高。
(单选 2 分)[A]生产效益 [B]行政效率 [C]生活水平 [D]劳动报酬35.社会建设不仅要解决医疗、养老等问题,还要解决()问题,从而建设良好的公共生活。
[A]自由 [B]平等 [C]参与 [D]自治36.马来西亚至今还保留着鞭刑。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37.社会建设的原则是()。
(单选 2 分)[A]公平与公正 [B]和谐与进步 [C]和平与发展 [D]民主与自由38.处理好()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
(单选 2 分)[A]政府和社会 [B]收入和分配 [C]市场和社会 [D]政府和市场39.构建现代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以()为中心。
(单选 2 分)[A]设计者 [B]人民群众 [C]创作者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40.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心在()。
(单选 2 分)[A]企业 [B]顶层 [C]基层 [D]民间41.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公共福利、财政拨款或对非盈利组织的资助。
(单选 2 分)[A]不同于 [B]等同于 [C]相当于 [D]相似于42.做好非政府组织的疏导工作有助于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4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方法是()。
(单选 2 分)[A]舆论引导 [B]科技支撑 [C]政策完善 [D]统筹兼顾44.利比亚长老会出面解决社会冲突,体现了政府失灵状况下()的重要作用。
(单选 2 分)[A]经济组织 [B]社会组织 [C]文化组织 [D]政治组织45.在社会控制下,人口可以实现自由迁徙。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46.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不包括()。
(单选 2 分)[A]经济更加发展 [B]民主更加健全 [C]科技更加进步 [D]社会更加开放47.()的发展为实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有利的支撑。
(单选 2 分)[A]公共选择理论 [B]治理理论 [C]新公共管理理论 [D]新公共服务理论48.我国的工业化()还不是很扎实。
(单选 2 分)[A]1.0 [B]2.0 [C]3.0 [D]4.049.()的“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实现社会组织数量翻一番的目标。
(单选 2 分)[A]北京市 [B]山西省 [C]广东省 [D]福建省50.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社会管理方面,传统的自上而下地单向推行政令的规制型政府管理模式的惯性仍在起作用,没有形成政府与社会的()管理方式。
(单选 2 分)[A]高参与型 [B]宽容型 [C]家长制 [D]双向回应型51.建设()就是要按照人民的意愿办事情。
(单选 2 分)[A]服务型政府 [B]管制型政府 [C]统治型政府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52.()在过去十年内实现了经济增长速度全球第一。
(单选 2 分)[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中国53.()的新常态就是政府对社会的治理更加有效。
(单选2 分)[A]社会管理 [B]社会治理 [C]社会统治 [D]社会控制54在社会建设中,社会组织是政府从管理型政府向()政府转换的必然需要。
(单选2 分)[A]全能型 [B]无限型 [C]包办型 [D]服务型55.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第五个时期是()。
(单选 2 分)[A]过渡时期社会体制 [B]社会体制改革主动探索时期[C]社会体制改革深化时期 [D]社会体制被动调整时期56.社会治理的新常态的目标是()。
(单选 2 分)[A]官民同乐 [B]鱼水情深 [C]血肉相连 [D]上下齐心5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从社会控制进入社会管理()。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58.统治是一个工具()。
(单选 2 分)[A]正确 [B]错误二、多选1.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形成()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多选 2 分)[A]源头治理 [B]动态管理 [C]全面协同 [D]应急处置2.构建现代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认真研究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多选 2 分)[A]因地制宜 [B]科学规划 [C]突出重心 [D]分类指导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四个现代化。
(多选 2 分)[A]工业 [B]农业 [C]科学技术 [D]国防4.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形成()和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
(多选 2 分)[A]党委领导 [B]政府负责 [C]社会协同 [D]公众参与5.治理的三种类型包括:()。
(多选 2 分)[A]全球治理 [B]国家治理 [C]社会组织治理 [D]地方治理6.社会管理创新发展壮大的土壤是()相结合,三者缺一不可。
(多选 2 分)[A]群众基层自治 [B]社会自治 [C]国家调控 [D]政府管理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两个发动机是指()。
(多选 2 分)[A]外资企业 [B]合资企业 [C]国有企业 [D]民营企业8.把市场引入社会治理领域的领导人包括()。
(多选 2 分)[A]撒切尔 [B]尼克松 [C]里根 [D]克林顿9.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变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多选 2 分)[A]民主 [B]自由 [C]公平 [D]法治10.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社区化管理特征主要有()。
(多选 2 分)[A]属地化管理 [B]户籍制管理 [C]服务型管理 [D]市民化管理11.“新常态”的特点主要是从()等方面来说的。
(多选 2 分)[A]结构 [B]速度 [C]动力 [D]结果12.我国社会体制架构中的“四纲”包括()。
(多选 2 分)[A]社会管理体制 [B]社会组织体制 [C]基本公共服务体制 [D]社会保障体制13.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两基”是指()。
(多选 2 分)[A]社会管理 [B]社会服务 [C]社会公平 [D]社会自由14.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特点为()。
(多选 2 分)[A]起步晚 [B]水平较低 [C]速度快 [D]走向集中15.社会领域的多元主体包括()。
(多选 2 分)[A]政府 [B]社会组织 [C]人民群众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16.进行中国社会体制改革的总体设计,我们首先必须厘清()的关系。
(多选 2 分)[A]政府 [B]市场 [C]社会 [D]个人17.以下属于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