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之文化篇

合集下载

对五位一体的认识和理解

对五位一体的认识和理解

对五位一体的认识和理解稿子一嘿,朋友!咱们今天来聊聊“五位一体”这个事儿。

你知道吗?“五位一体”就像是一个超级大拼图,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这几块重要的部分拼在了一起,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大画卷。

政治建设呢,就像是一个大管家,把国家管理得井井有条。

让咱们老百姓能有公平的机会,能发声,能参与到国家的大事小情里。

文化建设那可是咱们的精神食粮。

电影、音乐、书籍,还有那些传统的文化遗产,都是让咱们心灵变得更丰富、更有趣的宝贝。

社会建设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教育、医疗、就业,这些都关系着咱们每个人的生活。

让大家都能安居乐业,没有太多的烦恼。

最后说说生态文明建设。

这就像是给地球这个大家园做美容。

要保护好山山水水、花花草草,让空气清新,让环境优美,这样咱们才能一直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总之啊,“五位一体”可不是一句空话,它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咱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只有这五个方面都发展好了,咱们的国家才能越来越强大,咱们的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稿子二亲,咱们来唠唠“五位一体”哈。

“五位一体”啊,在我看来,它就像一个超级厉害的组合。

你想想,经济建设是基础。

没有钱,啥都干不了。

就像咱们自己过日子,得先能赚钱,才能买房子、买车,才能出去玩,享受生活。

国家也一样,经济强大了,才能做更多的大事。

政治建设呢,就像是指路的灯塔。

它让国家的发展有方向,有规矩,让每个人都能在公平公正的环境里做事,不用担心被欺负,被不公平对待。

文化建设多有意思呀!它是咱们的心灵寄托。

那些好看的电影、好听的歌、好看的书,还有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都让咱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而且文化强大了,咱们在世界上也更有面子。

社会建设就是要让大家都幸福。

不管是小孩上学,还是大人工作,或者老人看病,都能顺顺利利的,没有那么多烦心事。

这样大家才能开开心心地过日子。

生态文明建设可不能忽视。

咱们得爱护大自然,不能随便砍树、随便排污。

要不然,环境变差了,咱们的身体也会不好,美景也看不到了。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知识点归纳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知识点归纳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知识点归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就像纵横全图的经纬线,勾勒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壮美景象。

第一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科学内涵:(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3)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4)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5)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其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全民共享,二是全面共享,三是共建共享,四是渐进共享。

关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

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我们应从整体上把握新发展理念,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一,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第二,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第三,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

第四,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

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

“五位一体”之文化篇

“五位一体”之文化篇

“五位一体”之文化篇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进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

文化引领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不竭动力。

文化一旦停滞僵化,就必然走向消亡。

如果我们不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文化发展观中解放出来,不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发展观,我们的文化就必然停滞不前,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如果我们还用旧体制、老办法去推动文化建设,组织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在文化传播和表现手段上还用以前那一套,就必然满足不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

文化投入的是智力劳动,产出的是精神产品,影响的是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着与物质产品生产不同的特点和规律。

实践表明,一切优秀的文化创造,一切传世的精品力作,都是在民主的环境和宽松的氛围中产生的。

要尊重文化产品创作生产规律,坚持社会责任和创作自由相结合,坚持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相统一,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积极创新,为一切有利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寓教于乐的文化创作提供广阔空间。

五位一体

五位一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五位一体的内容和关系五位一体的内容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五位一体”是十八大报告的“新提法”之一。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胡锦涛说。

此间专家指出,中共党代会报告首次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建设并列,将为中国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党建专家指出,“五位一体”总布局不是凭空的理论创造,而是中共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邓小平首先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建设,此后,中共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

在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出后,中共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上重要日程。

五年前的十七大上,中共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的章程。

“‘五位一体’的新布局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产生的,更加强调均衡、可持续和以人为本的发展。

”许耀桐说。

五位一体,这是十七大报告的新提法,是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重大发展的总结。

过去党的自身建设是按照“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四位一体”进行概括的,“反腐倡廉”放在作风建设中。

十七大报告把“反腐倡廉建设”从作风建设中分出来,专门作为一部分,形成“五位一体”布局,并在党建总体布局关于加强党建的要求中,除了过去强调的“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外,特别增加了“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

基于·“五位一体”理念的文化建设探析

基于·“五位一体”理念的文化建设探析

基于·“五位一体”理念的文化建设探析【摘要】文化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关系重大,本文着眼于“五位一体”的总体局部,从三个方面就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建设;“五位一体”;十八大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较之经济和政治,其对一个国家发展进程的影响更深刻和久远。

历史经验表明:一个民族复兴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复兴,一个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作为支撑。

我们党历来重视文化的建设问题,在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便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2012年党的十八大再次将“文化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文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我国新阶段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基于此,我们要切实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局部,扎实推进我国民族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推进文化建设鲜明而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是文化的基本特性之一,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言,在与社会主义苏联的竞争中,“如果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中失利,我们所有的武器、条约、贸易、外援和文化交流将毫无意义。

”可见,在软实力竞争中,一国的核心价值观处于核心及主导地位。

对一个国家而言,其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质以及民族凝聚力等,都离不开国家的核心价值观这一精神支撑。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把核心竞争力提到重要地位,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从精神形态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作为文化强国的首要目标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提升和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关键。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出发,在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线,贯穿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

“五位一体”之文化

“五位一体”之文化

“五位一体”之文化首先,“五位一体”之文化强调了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相互依赖关系。

经济建设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而文化建设则是经济建设的精神支撑。

只有通过文化建设,加强人们的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才能为经济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持。

同时,经济建设也为文化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通过经济的繁荣,可以为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更好的环境。

其次,“五位一体”之文化强调了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的相互渗透关系。

政治建设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指导,而文化建设则是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通过加强政治文化的灌输和教育,可以培养公民的政治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人们的公民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文化建设也为政治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文化资源,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形式,可以更好地传达和弘扬党和国家的政策理念和价值观念。

第三,“五位一体”之文化强调了社会建设与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

社会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文化建设则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

通过开展文化教育和文化活动,可以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促进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培养。

同时,社会建设也为文化建设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发展机遇,通过社会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可以实现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创造和表达。

最后,“五位一体”之文化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相互协调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而文化建设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动力。

通过传承和弘扬优秀的生态文化,可以推动人们形成生态意识和环保理念,倡导绿色发展和低碳生活方式。

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也为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主题和内容,通过丰富多样的生态文明文化,可以展现自然景观和生态价值,弘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精神。

总结起来,中国的“五位一体”之文化体现了不同方面的相互关系和依赖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共同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全面发展。

只有将“五位一体”之文化贯穿于国家的各个领域和层面,才能实现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和生态宜居的目标,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梦想。

五位一体文化建设案例材料

五位一体文化建设案例材料

五位一体文化建设案例材料
一、国家发展战略的“五位一体”文化建设案例
以国家发展战略的“五位一体”为理念,以实现更高水平的竞争力为目标,充分调动和统筹企业的内部资源,有效管理企业的多样化业务,创造更加可持续的发展,把企业员工真正变成一个和谐的协作团队,这就是所谓的“五位一体”管理模式。

具体来说,“五位一体”管理模式包括五个部分:领导者、参与者、运营者、服务者和监控者。

领导者负责决策,参与者负责制定策略,运营者负责实施策略,服务者负责提供支持服务,监控者负责监督和评估管理效果,从而面向全体员工的协同作用,并有效实现企业的目标。

“五位一体”管理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升,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的挑战,如百度的舆情管理体系、中国石化集团的应急管理模式和海尔集团的创新文化构建等都能看到丰硕的成果。

二、五位一体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五位一体”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在实践中,通过“五位一体”文化建设,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帮助企业赢得市场的最大价值。

从战略上看,健全“五位一体”文化建设,有利于企业形成高效的企业文化,进一步促进企业绩效水平的提高和企业长远可持
续发展。

此外,“五位一体”文化建设能够提升员工素质,促进企业业务拓展和市场拓展,优化企业管理,从而有效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使企业变得更加完善、更加强大。

总之,“五位一体”文化建设是企业经营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五位一体

五位一体

不忘初心跟党走,全面推进“五位一体”的整体布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五位一体的内容和内涵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并明确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制定了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是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路线图,是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任务书。

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共同致力于全面提升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统一于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

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推向前进,我们就一定能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其实,“五位一体”总布局不是凭空的理论创造,而是中共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建设,到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再到十七大,中共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的章程,最后到“五位一体”的新布局,党的认识经历了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的深刻转变,这是科学发展观孕育的“新生儿”,是一种更加强调均衡、可持续和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式。

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必须在实践中加以落实。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提出了“十四条坚持”,其中五条坚持是对“五位一体”的深刻阐述,必须全面贯彻。

经济建设方面,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指什么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指什么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指什么2003年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总结了我国的发展实践,借鉴了国外的发展经验和理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

党的十八大在此基础上指出,进一步落实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适应、相互协调,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各方面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努力开拓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又良好的文明发展新道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独立成篇。

至此,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拓展为“五位一体”。

定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胡锦涛说。

此间专家指出,中共党代会报告首次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建设并列,将为中国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党建专家指出,“五位一体”总布局不是凭空的理论创造,而是中共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邓小平首先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建设,此后,中共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

在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出后,中共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上重要日程。

在十七大上,中共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的章程。

“‘五位一体’的新布局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产生的,更加强调均衡、可持续和以人为本的发展。

”许耀桐说。

详细介绍在现代化布局方面,报告创造性地提出了“五位一体”,大大丰富了“现代化”的理论体系。

以往的提法主要是“经济现代化”,十六大报告提的是“三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到了十七大提出了“四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这次进一步拓展到“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五位一体解读与具体实现措施

五位一体解读与具体实现措施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的总体布局。

下面是五位一体的解读与具体实现措施:首先,经济建设是基础。

我们需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对外开放等。

其次,政治建设是保障。

我们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具体措施包括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推进依法治国等。

第三,文化建设是灵魂。

我们需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具体措施包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

第四,社会建设是民生。

我们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社会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等。

最后,生态文明建设是未来。

我们需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等。

总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需要全面协调推进。

只有全面落实五位一体的各项措施,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五位一体简述

五位一体简述

五位一体简述
五位一体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的发展相互关联、协调发展的原则。

下面是对每个方面的简要描述:
1. 经济:五位一体强调了经济的发展,包括提高经济增长率、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创新发展、加强区域发展协调等。

经济发展是五位一体的基础,通过不断提高国民经济总体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2. 政治:五位一体关注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完善,包括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加强法治建设等。

政治稳定和有效治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通过健全政治体系和提高治理能力,推动国家发展。

3. 文化:五位一体强调了文化的繁荣和创新,包括加强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保护文化遗产等。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支柱,通过传承和创新,提高文化自信和国家软实力。

4. 社会:五位一体关注社会公平和民生福祉,包括加强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教育医疗事业发展、促进就业等。

社会稳定和人民福祉是国家发展的最终目标,通过解决社会问题和改善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5. 生态:五位一体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包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发展等。

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状态对于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资源。

“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文化建设

“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文化建设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就是以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 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 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 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 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 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19/4/11
3、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基础上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凝练,体 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 本特征,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 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把握好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2019/4/11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 价值观及其关系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需要有一个能够被全社会共同接受 和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 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核心价值体系 和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 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一个国家 的重要稳定器。
2019/4/11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 价值观及其关系
(三)怎样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1、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3、必须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 4、必须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5、必须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推 动文化事和核 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 价值观及其关系 (二)如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和核心价值观

五位一体指的是什么

五位一体指的是什么

五位一体指的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进。

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根本在经复济建设,保障在政治建设,灵魂在文化建设,条件在社会建设,基础在生态制文明建设。

据了解,党的十八、十九大在全面总结经验、深入分析形势的基础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制定了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作出了战略部署。

五合一相关细节
事实证明,实施“五合一”需要:
上下应迅速崛起,以执行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各项部署措施,深刻理解要求,紧密结合各地实际,明确自己的任务,找出工作计划,并列出任务清单,时间表和路线图。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新的发展观,全面落实“五一”总体布局,为国家的大局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五位一体"是十八大报告的"新提法"之一。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五位一体

五位一体

一、治国篇1.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苏轼)2.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房玄龄)3.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4.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管子》)5.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管子》)6.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论语》)7.其身正,不令虽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论语》)8.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

(王充·《论衡》)9.公正是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也是提高人民满意度的一杆秤,政府理应是社会公正的守护者。

(李克强)10.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区”和“深水区”,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干可能不犯错,但要承担历史责任。

(李克强)二、清廉篇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柏庐《治家格言》)2.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习近平)3.为政清廉应该先从自己做起,己正,才能正人,这是古训,也是真理。

(李克强)4.本届政府内,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

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

(李克强)三、民生篇1.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五子之歌》)2.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苏辙)3.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

(欧阳修)4.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

(王廷相·《慎言·御民篇》)5.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习近平)6.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习近平)四、文化篇1.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经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垢政治和经济。

(毛泽东)2.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用“五位一体”理念重视文化建设

用“五位一体”理念重视文化建设

用“五位一体”理念重视文化建设作者:彭尚德来源:《管理观察》2013年第02期摘要:党的十八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出发,从我国新时期新阶段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根本要求出发,从保证人民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出发,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摆上了空前重要的位置。

因此,我们必须切实转变陈旧观念,强化“五位一体”的文化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努力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关键词:文化建设理念五位一体1.只有文化的发展,才能体现真正的科学发展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社会进步的动力。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综观人类发展的长河,每一次历史的大演进、社会的大变革,无不是发端于文化的启蒙;每一个时代的先进文化,总是拓展着人们的视野,激励着人们的斗志,锤炼着人们的品格,激发着人们的创造,在推动文明进步中展现出巨大的力量。

欧洲的文艺复兴,吹响了西方工业革命的号角;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迎来了秦汉的一统;唐朝的“贞观盛世”,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盛世。

由此可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之所在、创造力之所在、凝聚力之所在。

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发展,将文化建设摆到了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着力构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从新的高度、以新的视角深刻阐明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要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2.只有文化的繁荣,才能实现经济的全面繁荣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强调“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等。

这表明党已确立从国家层面推动发展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战略,并作出相关系统部署。

五位一体素材积累申论

五位一体素材积累申论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进。

以下是一些关于“五位一体”素材的积累:
1. 经济建设: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2. 政治建设:中国的政治建设也在不断推进。

中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推进法治建设,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治理能力。

3. 文化建设:中国的文化建设也在不断发展。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包括诗歌、绘画、音乐等各个领域。

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文化交流和传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4. 社会建设:中国的社会建设也在不断加强。

中国积极推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强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5. 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在积极推进。

中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构建美丽中国。

以上素材可以用于申论写作中,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分析和阐述,使文章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五位一体的具体内容

五位一体的具体内容

五位一体的具体内容五位一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位一体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路线。

首先,经济建设是五位一体的中心。

经济建设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都要围绕经济建设服务,在经济建设的推动下共同发展。

其次,政治建设是五位一体的重要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核心是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只有政治建设得到加强和改进,才能保障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目标。

再次,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的重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文化建设是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它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功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社会建设是五位一体的重要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核心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只有实现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才能够推动五位一体的有机整体建设。

最后,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的重要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只有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才能够推动五位一体的有机整体建设。

总之,五位一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路线,经济建设是中心,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

五位一体中文化篇的名言名句

五位一体中文化篇的名言名句

五位一体中文化篇的名言名句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以下是一些文化篇的名言名句: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

这些名言名句从不同角度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以及文化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这些名言名句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位一体”之文化篇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就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就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与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进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

文化引领风气之先,就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

创新,就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不竭动力。

文化一旦停滞僵化,就必然走向消亡。

如果我们不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文化发展观中解放出来,不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发展观,我们的文化就必然停滞不前,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如果我们还用旧体制、老办法去推动文化建设,组织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在文化传播与表现手段上还用以前那一套,就必然满足不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与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与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营造宽松与谐的文化氛围。

文化投入的就是智力劳动,产出的就是精神产品,影响的就是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着与物质产品生产不同的特点与规律。

实践表明,一切优秀的文化创造,一切传世的精品力作,都就是在民主的环境与宽松的氛围中产生的。

要尊重文化产品创作生产规律,坚持社会责任与创作自由相结合,坚持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相统一,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积极创新,为一切有利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寓教于乐的文化创作提供广阔空间。

要尊重文化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使一切改革创新的观念得到尊重、一切改革创新的举措得到支持、一切改革创新的成果得到肯定,推动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精神与创造活力竞相进发。

要积极开展正确的文艺评论,鼓励文化工作者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营造风清气正、与谐奋进的良好氛围。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

人民不仅就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就是精神文化的创造者。

人民之中蕴藏着巨大的文化创造活力,就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尊重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与首创精神,为人人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提供广阔舞台,依靠人民的智慧与力量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建设水平,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要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依托重大节庆与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

要支持群众依法兴办文化团体,精心培育植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与文化样式,及时总结来自群众、生动鲜活的文化创新经验,推广大众文化优秀成果,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以来,得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广泛认同,在实践中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高度,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放在首位,切实抓紧抓好。

第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迫切需要。

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就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前提。

我们党历来重视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建设。

毛泽东同志强调党要有“共同语言”,社会主义国家要有“统一意志”。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要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否则建设就不能成功。

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与生命力。

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要增强民族精神,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

这些重要论断,强调的都就是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建设。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变革、经济转型的加速期,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各种社会力量竞相发出自己的声音,一元化指导思想与多样化社会意识并存,传统思想观念与现代思想观念相互交融,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碰撞,社会思想意识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

社会思潮越就是纷繁复杂,越需要主旋律,越需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意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与主导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把党倡导的基本理论、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系统凝练地整合在一起,深刻揭示了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基本内涵与基本要求。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多元中立主导,在交流交融中谋共识。

在变化变动中一以贯之,必将有力推动形成既有国家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既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与腐朽思想、既坚守基本社会思想道德义向着更高目标迈进的生动局面。

第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古老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一条通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与谐的康庄大道。

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在精神与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兴国之魂,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渗透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与支配地位,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将进一步坚定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与力量凝聚到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与谐上来,凝聚到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上来,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第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

国家文化软实力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民族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主要来自人们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与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

我们要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起来,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人们超越民族、血缘、语言、地域等方面的差异,超越阶层、行业、职业、利益等方面的差异,增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向心力与归属感,不断巩同民族团结与睦的精神纽带。

文化影响力的强弱,就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中华文化富有独特魅力,就是世界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

今天,中华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我国的发展中大国地位与世界渴望了解中华文化的愿望还不相适应。

同时西方思想文化对我国的渗透与影响在不断加剧。

加强神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充分挖掘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有益价值,不断从时代的火热实践中汲取新鲜养分,有利于中华文化保持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有利于抵御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有效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三、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精髓。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项基础性工作就就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与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对更好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在日趋激烈的国际思想舆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与话语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集中反映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代表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与理想追求。

任何一个社会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上,都会形成与其根本制度与要求相适应的、主导全社会思想与行为的价值体系以及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观。

现阶段,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迫切需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长期以来,我们党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与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明确了国家发展目标,彰显了社会核心理念,确立了公民基本遵循,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

要坚持宣传教育、示范引导、实践养成与制度建设相衔接,大力弘扬这些思想、理念、精神,在凝聚全社会共识的基础上,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与各方面工作有机融合、协调发展。

从精神生产的特有属性与内在规律来瞧,任何文化都就是所包含的精神价值与承载这些精神价值的物质基础与传播形态之间的统一。

当代中国文化的“魂”,就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观,当代中国文化的“体”的主要形式,包括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与服务等。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正确认识与把握“魂”与“体”的关系,做到强“魂”健“体”,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要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统一,把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与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积极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任何社会要使其主流价值观念得到广泛认同并保持稳定性、连续性,必须使国家的法律法规与方针政策以及司法行政行为等很好地体现核心价值观念的要求。

要把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与社会管理之中,从政策环境、体制环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给予有力支撑,形成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合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