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卫《统计学》笔记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数据与统计学)【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袁卫《统计学》(第4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袁卫《统计学》(第4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A.9 分~15 分
B.6 分~18 分
C.11 分~13 分
D.12 分~14 分
【答案】C
_
【解析】已知 σ=3,n=36,x=12,α=0.05,z0.05/2=1.96,所以总体均值的置信
区间为: 即(11,13)。

3
x z 2
12 1.96 n
36
6.显著性水平 α=0.05,则犯第 II 类错误的概率 β 为( )。
者只是在方向上相反变化,已知 α=0.05,并不能得出犯第 II 类错误的概率 β 的具体值。
7.下列几个检验的 P 值中,拒绝原假设的理由最充分的是( )。 A.95% B.50% C.5% D.2% 【答案】D 【解析】P 值检验是通过比较 P 值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 α 的大小,来决定是否否定原 假设。P 检验的判定准则是:若 P 值小于给定的 α,则否定原假设;否则,就不能否定原假 设。给定的 P 值中,2%最小,其小于给定的 α 的可能性最大,拒绝原假设的理由最充分。
b
(xi x )( yi y) (xi x )2
相关系数
r
(xi x )( yi y)
(xi x )2 ( yi y)2
所以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的符号应是一致的。C 项中回归系数 b=3,而相关系数 r=-
3 / 24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Biblioteka
A.0.05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B.0.25
C.0.95
D.不能确定
【答案】D
【解析】在假设检验中,犯第 I 类错误的概率记为 α,称其为显著性水平;犯第 II 类错
误的概率记为 β。在一定样本容量下,减少 α 会引起 β 增大,减少 β 会引起 α 的增大。二

统计学袁卫期末复习及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统计学袁卫期末复习及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A.自然科学B.实质性科学C.社会科学D.新兴科学2.统计有三种涵义,其中( )是基础.是源。

A.统计学B.统计资料C.统计活动D.统计方法3.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A.职工人数B.设备台数C.学生的年龄D.工业企业数4.数量指标是反映( )A.总体的绝对数量指标B.总体内部数量关系的指标C.总体单位数量指标D.总体的相对数量指标5.质量指标是说明()A.总体内部数量关系的指标B.总体的绝对数量指标C.总体单位数的指标D.总体单位质量的指标6.()是统计的根本准则,是统计的生命线。

A.及时性B.真实性C.全面性D.总体性7.某市1995年工业企业经济活动成果的统计年报的呈报时间为1996年元月31日,则调查时间为( )A.1年零1个月B.1年C.1个月D.1天8.对我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进行的调查,属于()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9.某手表厂为了解手表产品质量情况而进行的调查,属于()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10.某市1995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统计年报的呈报时间为1996年元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A.1年零1个月B.1年C.1个月D.1天11.按照计划,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

A.75%B.40%C.13%D.17%12.某厂2003年完成产值2000万元,2004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

A.5.5%B.5%C.115.5%D.15.5%13.甲.乙两数列的平均数分别为100和14.5,它们的标准差为12.8和3.7,则( )。

A.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乙数列B.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甲数列C.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D.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无法比较14.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称为( )。

袁卫《统计学》(第3版)课后习题-概率、概率分布与抽样分布(圣才出品)

袁卫《统计学》(第3版)课后习题-概率、概率分布与抽样分布(圣才出品)

5.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的描述有哪些不同?连续型随机变量
的概率密度与分布函数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1)离散型随机变量 X 只取有限个可能的值 x1,x2,…, xn ,而且是以确定的概
率取这些值,即
P(X=xi)=pi( i =1,2,…,n)。因此,可以列出 X 的所有可能取值 x1,x2,…, xn ,以 及取每个值的概率 p1,p2,…, pn ,将它们用表格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离散型随机变量
1 / 26
圣电子书

(3)主观概率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古典概率和统计概率都属于客观概率,它们的确定完全取决于对客观条件的理论分析或
是大量重复试验的事实,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有些事件,特别是未来的某一事件,既
不能通过等可能事件个数来计算,也不能根据大量重复试验的频率来估计,但决策者又必须

对于连续型随机变量,其均值和方差分别为:
= E(X ) = xf (x)dx, 2 = E(X 2) − E2(X ) = − x2 f (x)dx


7.二项分布与超几何分布的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它们的均值和方差有什么区别?
答:(1)从理论上讲,二项分布只适合于重复抽样(即从总体中抽出一个个体观察完后
对其进行估计从而作出相应的决策,那就需要应用主观概率。
主观概率需要人们根据经验、专业知识、对事件发生的众多条件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以此确定主观概率。
3.概率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的联系与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区别 概率密度函数只是给出了连续型随机变量某一特定值的函数值,这一函数值不是真正意 义上的取值概率,连续型随机变量在给定区间内取值的概率对应的是概率密度函数 f(x)曲 线(或直线)在该区间上围成的面积,这一特征恰恰意味着连续型随机变量在某一点的概率 值为 0,因为它对应的面积为 0。而分布函数 F 在 x 处的取值,就是随机变量 X 的取值落在 区间(-∞,x)的概率。 (2)联系

袁卫《统计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1章~第3章【圣才出品】

袁卫《统计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1章~第3章【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第1章数据与统计学1.什么是统计学?怎样理解统计学与统计数据的关系?答: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

统计学是由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组成的,这些方法来源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目的也在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

离开了统计数据,统计方法乃至统计学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2.试举出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统计数据及其规律性的例子。

答:(1)对人类性别比例的调查,新生婴儿男女性别比为105:100,如果没有人为的干扰,其规律是婴幼儿时男性略多于女性,中青年时男女人数大致相同,老年时女性又略多于男性。

(2)施肥量与粮食产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调查研究,其规律性为某种粮食作物的产量会随某种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

当开始增加施肥量时,产量增加较快。

以后增加同样的施肥量,粮食产量的增加量逐渐减少。

当施肥量增加到一定数值量,产量不再增加。

这时如果再增加肥料,产量反而会减少。

(3)商品广告费用与销售额的关系的调查,其规律性为,随着广告费用的增加,商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额会相应增加。

3.联系实际简要说明统计数据的来源。

答:统计数据的来源大致分为两种,其中来源于直接组织的调查、观察和科学试验的数据,称为第一手数据或直接的数据;来源于已有的数据,称为第二手数据或间接的数据。

4.直接获取统计数据的渠道主要有哪些?答:(1)对于社会经济管理和决策而言,主要是通过统计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如客户满意度调查、电视收视率调查、家庭收支情况调查、居民闲暇时间利用调查等。

(2)在自然科学和工程的研究领域,通常是通过科学实验的方法获得研究的统计数据。

5.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答:(1)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产生的误差;抽样误差对任何一个随机样本来讲都是不可避免的。

但它又是可以计量的,并且是可以控制的。

在坚持随机原则的条件下,一般来讲,样本量越大,抽样误差就越小。

(2)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有关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

袁卫《统计学》配套题库【章节练习】(概率、概率分布与抽样分布)【圣才出品】

袁卫《统计学》配套题库【章节练习】(概率、概率分布与抽样分布)【圣才出品】
【答案】A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析】重复抽样下的抽样标准误差为 ,不重复抽样下的标准误差为
n

N n2 N 1 n

10.设X、Y、Z表示3个随机事件,则X∪Y∪Z表示( )。[浙江工商大学2017研] A.X、Y、Z全部发生 B.X、Y、Z中恰有一个发生 C.X、Y、Z中至少发生一个 D.X、Y、Z都不发生 【答案】C 【解析】事件 X∪Y∪Z 表示 X 发生或 Y 发生或 Z 发生,即 X、Y、Z 中至少有一个发 生。
有 0≤F(x)≤1,故 AC 两项错误。D 项,若 X 的分布函数存在,则有 F(+∞)=1。
8.设 X 服从参数为 λ 的泊松分布,已知 P(X=1)=1/2×P(X=2),则 λ=( )。 [山东大学 2017 研]
A.2 B.1 C.4 D.0.25 【答案】C 【解析】由泊松分布概率公式
P( X k) k e
因此S不是σ的无偏估计,A项错误;但是随着样本容量的扩大,样本与总体逐渐接近, 样本标准差也与总体标准差逐渐接近,所以S是σ的一致估计。由于随机变量分布函数形式 未知,所以无法知道S是否是σ的最大似然估计,B项错误。
5.对于任意二事件 A 和 B,则( )。[山东大学 2017 研] A.若 AB≠∅,则 A,B 一定独立 B.若 AB≠∅,则 A,B 有可能独立 C.若 AB=∅,则 A,B 一定独立 D.若 AB=∅,则 A,B 一定不独立 【答案】B 【解析】事件A与事件B独立等价于P(AB)=P(A)P(B)。事件AB是否为空集与事 件A、事件B的独立条件无关,无法推出事件A与事件B的独立性,只有B项正确。

【解析】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应满足 f(x)≥0,且 f (x) dx 1 ;其分布

袁卫《统计学》(第4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袁卫《统计学》(第4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袁卫《统计学》(第4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201<#004699'>4年中央财经大学<#004699'>432统计学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据统计,2012年北京市共招收本、专科学生16>.2万人,研究生8>.7万人。

这里学生的“学历”(专科、本科、研究生)的计量尺度是()。

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答案】B【解析】定序尺度又称顺序尺度,它是对事物之间等级差或顺序差别的一种测度。

该尺度不仅可以将事物分成不同的类别,而且还可以确定这些类别的优劣或顺序。

或者说,它不仅可以测度类别差,还可以测度次序差。

例如,产品等级就是对产品质量好坏的一种次序测度。

很显然,定序尺度对事物的计量要比定类尺度精确一些,所以对学历的计量尺度应为定需尺度。

2>.以下北京市2012年的统计指标中属于时期数的是()。

A>.年末常住人口为2069>.3万人B>.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801亿元C>.年末全市汽车保有量520万辆D>.年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7>.2万人【答案】B【解析】时期数反映的是现象在一段时期内的总量。

ACD三项,年末为一时刻,其相应的统计指标属于时点数,为截面数据。

B项,北京市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801亿元,为2012年这一年的指标的变化,体现了时期性。

3>.已知2012年全年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85<#004699'>412>.9亿元,比上年增长8%。

则2011年证券成交额为()亿元。

A>.85<#004699'>412>.9×8%B>.85<#004699'>412>.9×92%C>.85<#004699'>412>.9÷(100%+8%)D>.以上都不对【答案】C【解析】,则。

袁卫《统计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圣才出品】

袁卫《统计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圣才出品】

第8章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思考题1.联系实际举出三个时间序列的例子,并分别判断这些时间序列的性质。

答:(1)已知某人2010年全年的月收入时间序列,如表8-1所示。

此时间序列各个不同时期的指标值是可以相加的,这属于时期指标时间序列。

表8-1 某人2010年全年各月收入(单位:元)(2)2003~2009年某省城镇总人口数时间序列,如表8-2所示。

此时间序列各个时点的指标值是不能相加的,这属于时点指标时间序列。

表8-2 2003~2009年某省城镇总人口数(单位:万人)(3)某厂全体职工2004~2010年间各年的人均年收入时间序列,如表8-3所示。

此时间序列的各个指标值也不能够直接相加,这属于平均指标时间序列。

表8-3 某厂全体职工2004~2010年间各年的人均年收入(单位:元)2.时间序列有哪些速度分析指标?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1)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指标有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

①时间序列中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称为发展速度,说明现象报告期水平较基期水平的相对发展程度。

其计算公式为: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x t/x0②由增长量与基期水平对比可计算增长速度,说明报告期水平较基期水平增长的相对程度。

起计算公式为:增长速度=增长量/基期水平=(报告水平-基期水平)/基期水平(2)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为: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3.为什么平均发展速度要用几何平均法计算?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法的特点是什么?答:(1)平均发展速度是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通常采用几何平均法去计算。

这是由于现象发展的总速度并不等于各期环比发展速度之和,而是等于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不能在速度代数和基础上按算术平均方法去计算,而只能在速度连乘积基础上按几何平均法去计算。

(2)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特点是着眼于期末水平,不论中间水平变化过程怎样,只要期末水平确定,对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结果没有影响。

袁卫《统计学》(第3版)【章节题库】详解 第4章~第6章【圣才出品】

袁卫《统计学》(第3版)【章节题库】详解  第4章~第6章【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4 章 参数估计
一、单项选择题 1.估计量是指( )。 A.总体参数的名称 B.总体参数的具体数值 C.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的名称 D.用来估计总体参数计算出来的统计量的具体数值 【答案】C
【解析】在参数估计中,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的名称为估计量,用符号ˆ 表示。
1,2 包括真值的概率,称为置信概率,也称作置信水平或置信系数;估计区间 1,2
称作参数θ的置信水平 1- 的置信区间,区间的边界称为置信限,1 为置信下限, 2 为
置信下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置信概率 越大,未知参数的 1- 置信区间长度
越小。
10.在样本量和抽样方式不变的情况下,若提高置信度,则置信区间的宽度( )。 A.会缩小 B.会增大 C.可能缩小,也可能增大 D.不受影响 【答案】B 【解析】在进行估计时,总是希望提高估计的可靠程度。但在一定的样本量下,要提高 估计的可靠程度(置信水平),就应扩大置信区间,而过宽的置信区间在实际估计中往往是 没有意义的。如果想要缩小置信区间,又不降低置信程度,就需要增加样本量。
5.一个估计量的一致性是指( )。 A.该估计量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 B.该估计量的方差比其他估计量小 C.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该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被估计的总体参数
2 / 5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D.该估计量的方差比其他估计量大 【答案】C 【解析】一致性是指随着样本量的增大,点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被估总体的参数。
11.设总体 X 服从期望为μ,方差为 2 的正态分布,其中μ, 2 均为未知参数,(X1,
X2,…,Xn)是从 X 中抽取的样本,记

《统计学》(第四版)袁卫 课后答案

《统计学》(第四版)袁卫 课后答案
第四章、参数估计
1.简述评价估计量好坏的标准
答:评价估计量好坏的标准主要有:无偏性、有效性和相合性。设总体参数 的估计量有 和 ,如果 ,称 是无偏估计量;如果 和 是无偏估计量,且 小于 ,那么 比 更有效;如果当样本容量 , ,那么 是相合估计量。
答: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是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根据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计算出用样本统计量加减抽样误差表示的估计区间,使该区间包含总体参数的概率为置信水平。置信水平反映估计的可信度,而区间的长度反映估计的精确度。
答:数据分布特征一般可从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偏态和峰度几方面来测度。常用的指标有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偏态系数和峰度系数。
4怎样理解均值在统计中的地位?
答:均值是对所有数据平均后计算的一般水平的代表值,数据信息提取得最充分,
具有良好的数学性质,是数据误差相互抵消后的客观事物必然性数量特征的一种反映,在统计推断中显示出优良特性,由此均值在统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根底地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是其使用时存在的问题。
条形图〔略〕
2〔1〕采用等距分组:
n=40全距=152-88=64取组距为10
组数为64/10=6.4取6组
频数分布表如下:
40个企业按产品销售收入分组表
按销售收入分组
〔万元〕
企业数
〔个〕
频率
〔%〕
向上累积
向下累积
企业数
频率
企业数
频率
100以下
100~110
110~120
120~130
130~140
原因:尽管两个企业的单位本钱相同,但单位本钱较低的产品在乙企业的产量中所占比重较大,因此拉低了总平均本钱。
11. = 〔万元〕;

袁卫《统计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章~第3章【圣才出品】

袁卫《统计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章~第3章【圣才出品】
【解析】系统抽样是将所有的数据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在规定的范围内随机取一个单位 作为初始单位,然后按照事先规定的规则确定其他样本单位。本题的调查方法属于系统抽样。
3.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管需要研究公司雇员的饮食习惯,改善公司餐厅的现状。 他将问卷发给就餐者,填写后再收上来。他的数据收集方法是( )。[山东大学 2017 研]
2.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将全校学生的名单按拼音顺序排列后,每隔 50 名学生抽取一名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山东大学 2017 研]
A.简单随机抽样 B.整群抽样 C.系统抽样 D.分层抽样 【答案】C
1 / 9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4 / 9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推断,无法计算抽样误差,不能对总体数量特征作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估计。
9.被马克思誉为“政治经济学之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统计学的创始人”的是( )。 A.布莱斯·帕斯卡 B.威廉·配第 C.费马 D.约翰·格朗特 【答案】B 【解析】布莱斯·帕斯卡和费马是古典概率论的奠基人;约翰·格朗特是人口统计的创始 人。

D.利用图、表或其他数据汇总工具分析数据 【答案】A 【解析】描述统计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12.下列叙述中,采用推断统计方法的是( )。 A.用饼图描述某企业职工的学历构成 B.反映大学生统计学成绩的条形图 C.一个城市在 1 月份的平均汽油价格 D.从一个果园中采摘 36 个橘子,利用这 36 个橘子的平均重量估计果园中橘子的平 均重量 【答案】D 【解析】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估计、假设检验、预测或其他推断的统计 方法。由题可知,根据 36 个橘子的平均重量估计果园中橘子的平均重量属于推断统计方法。

袁卫《统计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统计指数)【圣才出品】

袁卫《统计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统计指数)【圣才出品】

第9章统计指数思考题1.统计指数与数学上的指数函数有何不同?广义指数与狭义指数有何差异?答:与数学上的“指数函数”不同,统计学中的指数是一种对比性的分析指标,可以反映不同时间(时期、时点)或不同空间(国家、地区、部门、企业等)现象水平的数量对比关系,以及现象的实际水平与计划(规划或目标)水平的数量对比关系。

在经济分析的各个领域,指数工具都获得了广泛应用,因此,统计指数常常也被称为“经济指数”。

指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地讲,任何两个数值对比形成的相对数都可以称为指数;狭义地讲,指数是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相对数。

从指数理论和方法上看,指数所研究的主要是狭义的指数。

2.与一般相对数比较,总指数所研究的现象总体有何特点?答:一般相对数是考察总体中个别现象或个别项目的数量对比关系的指数;总指数是考察整个总体现象的数量对比关系的指数。

它与一般相对数的区别不仅在于考察范围不同,还在于考察方法不同。

总指数不能简单地沿用一般相对数的计算分析方法,也不一定能够具备一般相对数的某些直观分析性质。

3.有人认为,不同商品的销售量是不同度量的现象,因为它们的计量单位可以不同;而不同商品的价格则是同度量的现象,因为它们的计量单位相同,都是货币单位。

这种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答:这种看法是不完全正确的。

在统计学中,一般把相乘以后使得不能直接相加的指标过渡到可以直接相加的指标的那个因素,叫做同度量因素。

同度量因素作为对比指标的媒介转化因素必须是一个水平相对固定的因素(即在同一综合指数的分子和分母中具有相同的水平),否则,它就不是同度量因素,而成为另一个对比指标了。

不同商品的销售量是不同度量的现象,不仅因为它们的计量单位可以不同,而且直接加总的结果也没有实际经济意义。

而不同商品的价格由于直接加总的结果没有实际意义,所以它也是不同度量的现象。

4.总指数有哪两种基本编制方式?它们各自有何特点?答:总指数的编制有综合指数的编制和平均指数的编制两种方式。

袁卫《统计学》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概率、概率分布与抽样分布)【圣才出品】

袁卫《统计学》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概率、概率分布与抽样分布)【圣才出品】
4 / 5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较斱便;③分局抽样的样本分布在各个局内,从而使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比较均匀;④如果 分局抽样做得好,便可以提高估计的精度。
3.系统抽样(等距抽样、机械抽样) 在抽样中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种顺序排列,幵按某种规则确定一个随机起点,然后,每 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单位,直至抽取 n 个单位形成一个样本。这种抽样斱式称为系统抽 样。 系统抽样有以下几个优点:①简便易行。当样本量很大时,简单随机抽样要逐个使用随 机数字表抽选也是相当麻烦的,而系统抽样有了总体单位的排序,只要确定出抽样的随机起 点和间隔后,样本单位也就随乊确定,而丏可以利用现有的排列顺序,以斱便亍操作。②系 统抽样的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一般也比较均匀,由此抽样误差通常要小亍简单随机抽样。如 果掌握了总体的有关信息,将总体各单位按有关标志排列,就可以提高估计的精度。 4.整群抽样 调查时先将总体划分成若干群,然后再以群作为调查单位从中抽取部分群,迚而对抽中 的各个群中所包含的所有个体单位迚行调查戒观察,这种抽样斱式称为整群抽样。 整群抽样有以下几个优点:①丌需要有总体单位的具体名单,而只要有群的名单就可以 迚行抽样,而群的名单比较容易得到;②整群抽样时,群内各单位比较集中,对样本迚行调 查比较斱便,节约费用。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3 章 概率、概率分布与抽样分布
3.1 复习笔记
一、事件及其概率
1.古典概率、统计概率不主观概率
(1)古典概率的特征:
①试验的基本事件总数是有限的,即试验的样本空间包含有限多个样本点;
②每个基本事件(样本点)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特别地,当 n=1 时,二项分布化为 0~1 分布,即

袁卫《统计学》(第3版)课后习题-国民经济统计基础知识(圣才出品)

袁卫《统计学》(第3版)课后习题-国民经济统计基础知识(圣才出品)
4.什么是“国内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净值”?试比较说明三者的 价值构成和实物构成有何不同,从核算和分析的角度看,各有何优劣。
答: (1)国内总产出是指一定时期内用货币计量的各单位、各部门生产的社会总产品 的总量;
从价值形态看,国内总产出是社会总产品完全价值的总和,其价值构成为:①生产资料
的实物形态与之对应。
从价值构成看:国内生产净值扣除一部分生产资料价值转移,没有任何重复计算的社会
新创新成果。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包含了部分重复计算的社会生产成果指标,而国内生产净值则是一
个没有任何重复计算的社会新创成果的指标。但是,由于在实际核算中,固定资产损耗的影
响因素很复杂,且具体的折旧计算方法又很多,每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假定性,全社会在计
算折旧时也难以做到客观、统一。
3 / 1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5.请判断以下论述正确与否,并说明理由。 (1)第三产业的所有部门都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 【答案】× 【解析】所谓物质生产部门,在我国主要是指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和商业 这五个部门。第三产业是指凭借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它包括四 个层次。第三产业中的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中的一部分应为物质生产部门。 (2)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总是小于国民可支配总收入。 【答案】× 【解析】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与经常转移收入净额, 来自国外净要素收入与来自国外经常转移净额都可能大于零,也可能小于零。故
由一组从事相同或相近经济活动的机构型单位组成的部门,就形成机构部门。 (2)从数量上研究国民经济,不仅要把握其静态总量,而且要探寻其内部结构、数量 关系和动态循环过程,这就必须对国民经济进行分类。通过分类,旨在将大量、丰富的国民 经济核算资料分门别类地加工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也只有以科学的国民经济分类为 基础,才能正确地说明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环节、各要素、各方面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 进而深刻地反映出国民经济的内在结构机制和运行规律性。总之,国民经济分类是国民经济 统计和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袁卫《统计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袁卫《统计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袁卫《统计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章数据与统计学1>.1 复习笔记一、统计数据与统计学1>.统计学的概念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以便从中做出正确推断的认识方法论科学。

实际上,它是一门方法论的科学而不是实质性科学。

2>.统计学和统计数据的关系统计学是由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组成的,这些方法来源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目的也在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

离开了统计数据,统计方法乃至统计学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二、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最早的统计是作为国家重要事项的记录,从统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可以把统计学划分为三个时期:一是统计学的萌芽时期,主要有国势学派和政治算术学派;二是统计学的近代时期,主要有数理统计学派和社会统计学派;三是统计学的现代期,主要表现为统计学吸收数学营养的程度越来越迅速;统计学向其他学科领域渗透的能力越来越强;统计学的应用日趋广泛和深入,所发挥的功效日益增强。

三、统计学的内容统计学的内容由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组成。

描述统计是用图形、表格和概括性的数字对数据进行描述的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估计、假设检验、预测或其他推断的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四、统计数据的来源统计数据来源于直接组织的调查、观察和科学试验,称之为第一手数据或直接的数据;或者来源于已有的数据,称之为第二手数据或间接的数据。

五、统计数据的质量1>.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的随机性引起的样本结果与总体真值之间的误差。

这种误差虽然不可避免,但是可以控制。

2>.非抽样误差是相对于抽样误差而言的,是指除了抽样误差之外的,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样本观察值与总体真值之间的差异。

非抽样误差特别是其中的系统偏差是可以避免,但如果不注意,这类误差造成的结果对调查质量来说是致命的。

六、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总体:是指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的集合。

袁卫《统计学》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民经济统计基础知识)【圣才出品】

袁卫《统计学》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民经济统计基础知识)【圣才出品】

第10章国民经济统计基础知识10.1 复习笔记一、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1.国民经济运行与国民经济核算(1)国民经济统计(也称“国民经济核算”)它是以国民经济整体为对象而进行的一种统计核算,可从数量角度研究国民经济运行的条件、过程、结果及其内在联系。

(2)国民经济通常包括两个互有联系的方面:①从横向来看,国民经济是由全社会各单位、各部门构成的有机整体;②从纵向来看,各经济单位和部门所从事的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生产、分配、流通和使用,彼此依存、相互衔接、不断循环,形成国民经济的运行或社会再生产过程。

2.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国家或国际组织为统一规范国民经济核算而制定的一套宏观核算制度,它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基础,明确界定一系列宏观核算的概念、定义和核算规则,制定一套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指标体系、分类标准、核算方法和表现形式。

(2)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由“基本核算表”和“国民经济账户”两大部分组成,通过表格或账户的形式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结果进行全面的描述。

其中,“基本核算表”所包含的五大核算是国民经济统计最基本的部分。

①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主要以国内生产总值为核心指标,对国民经济活动中的生产、消费、投资和进出口等基本经济总量进行全面、系统的核算,综合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

②投入产出核算是对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延伸,它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将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中的各种投入品来源与产品去向,反映在纵横交错的棋盘式平衡表中。

③资金流量核算以全社会资金运动为对象,核算各部门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反映全社会各种资金在各部门间的流量、流向,包括各部门收入的形成,初次分配、再分配和各部门资金余缺的调节和融通。

④国际收支核算以对外经济贸易为对象,对一定时期一国与国外之间的贸易、非贸易往来和资本往来进行系统的核算,综合反映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收支结构和外汇储备状况。

袁卫版统计学+习题答案

袁卫版统计学+习题答案

第2章统计数据的描述练习:2.1为评价家电行业售后服务的质量,随机抽取了由100家庭构成的一个样本。

服务质量的等级分别表示为:A.好;B.较好;C.一般;D.差;E.较差。

调查结果如下:B EC C AD C B A ED A C B C DE C E EA DBC C A ED C BB ACDE A B D D CC B C ED B C C B CD A C B C DE C E BB EC C AD C B A EB ACDE A B D D CA DBC C A ED C BC B C ED B C C B C(1) 指出上面的数据属于什么类型;(2)用Excel制作一张频数分布表;(3) 绘制一张条形图,反映评价等级的分布。

2.2某行业管理局所属40个企业2002年的产品销售收入数据如下(单位:万元):152 124 129 116 100 103 92 95 127 104105 119 114 115 87 103 118 142 135 125117 108 105 110 107 137 120 136 117 10897 88 123 115 119 138 112 146 113 126(1)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计算出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2)如果按规定:销售收入在125万元以上为先进企业,115万~125万元为良好企业,105万~115万元为一般企业,105万元以下为落后企业,按先进企业、良好企业、一般企业、落后企业进行分组。

2.3某百货公司连续40天的商品销售额如下(单位:万元):41 25 29 47 38 34 30 38 43 4046 36 45 37 37 36 45 43 33 4435 28 46 34 30 37 44 26 38 4442 36 37 37 49 39 42 32 36 35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数据与统计学
1.1 复习笔记
一、统计数据与统计学
1.统计学的概念
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以便从中做出正确推断的认识方法论科学。

实际上,它是一门方法论的科学而不是实质性科学。

2.统计学和统计数据的关系
统计学是由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组成的,这些方法来源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目的也在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

离开了统计数据,统计方法乃至统计学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二、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最早的统计是作为国家重要事项的记录,从统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可以把统计学划分为三个时期:一是统计学的萌芽时期,主要有国势学派和政治算术学派;二是统计学的近代时期,主要有数理统计学派和社会统计学派;三是统计学的现代期,主要表现为统计学吸收数学营养的程度越来越迅速;统计学向其他学科领域渗透的能力越来越强;统计学的应用日趋广泛和深入,所发挥的功效日益增强。

三、统计学的分科
1.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是用图形、表格和概括性的数字对数据进行描述的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估计、假设检验、预测或其他推断的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2.理论统计和应用统计
理论统计是指统计学的数学原理。

由于现代统计科学用到了几乎所有的数学知识,要成为优秀的统计工作者就必须经过严格的数学训练,特别是从事统计理论和方法研究的人员就必须有很好的数学基础。

四、统计数据的种类与来源
1.数据的种类
数据的种类按性质可以分为:(1)定位的数据;(2)定性的数据;(3)定量的数据;(4)定时的数据。

数据的种类按表现形式可以分为:(1)结构型数据;(2)非结构型数据。

2.数据的来源
统计数据来源于直接组织的调查、观察和科学试验,称之为第一手数据或直接的数据;或者来源于已有的数据,称之为第二手数据或间接的数据。

五、统计数据的质量
1.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的随机性引起的样本结果与总体真值之间的误差。

这种误差虽然不可避免,但是可以控制。

2.非抽样误差是相对于抽样误差而言的,是指除了抽样误差之外的,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样本观察值与总体真值之间的差异。

非抽样误差特别是其中的系统偏差是可以避免,但
如果不注意,这类误差造成的结果对调查质量来说是致命的。

六、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1.总体:是指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的集合。

2.变量: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特点是从一次观察到下一次观察结果会呈现出差别或变化。

3.样本:是指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1.2 课后习题详解
1.什么是统计学?怎样理解统计学与数据的关系?
答: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

统计学是由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组成的,这些方法来源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目的也在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

离开了统计数据,统计方法乃至统计学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2.试举出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统计数据及其规律性的例子。

答:(1)对人类性别比例的调查,新生婴儿男女性别比为105:100,如果没有人为的干扰,其规律是婴幼儿时男性略多于女性,中青年时男女人数大致相同,老年时女性又略多于男性。

(2)施肥量与粮食产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调查研究,其规律性为某种粮食作物的产量
会随某种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

当开始增加施肥量时,产量增加较快,以后增加同样的施肥量,粮食产量的增加量逐渐减少。

当施肥量增加到一定数值量,产量不再增加。

这时如果再增加肥料,产量反而会减少。

(3)商品广告费用与销售额的关系的调查,其规律性为:随着广告费用的增加,商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额会相应增加。

3.联系实际简要说明数据的来源。

答:统计数据的来源大致分为两种,其中来源于直接组织的调查、观察和科学试验的数据,称为第一手数据或直接的数据;来源于已有的数据,称为第二手数据或间接的数据。

4.直接获取数据的渠道主要有哪些?
答:(1)对于社会经济管理和决策而言,主要是通过统计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如客户满意度调查、电视收视率调查、家庭收支情况调查、居民闲暇时间利用调查等。

(2)在自然科学和工程的研究领域,通常是通过科学实验的方法获得研究的统计数据。

5.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答:(1)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产生的误差。

抽样误差对任何一个随机样本来讲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它又是可以计量的,并且是可以控制的。

在坚持随机原则的条件下,一般来讲,样本量越大,抽样误差就越小。

(2)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有关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

它包括调查方案中有关规定或解释不明确所导致的填报错误、抄录错误、汇总错误,不完整的抽样框导致的误差,调查中由于被调查者不回答产生的误差等。

非抽样误差在普查、抽样调查中都可能发生。


理论上看,这类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6.一家大型油漆零售商收到了客户关于油漆罐分量不足的许多抱怨。

因此,他们开始检查供货商的集装箱,有问题的将其退回。

最近的一个集装箱装的是2440加仑的油漆罐。

这家零售商抽查了50罐油漆,每一罐的质量精确到4位小数。

装满的油漆罐应为4.536kg。

要求:
(1)描述总体;
(2)描述研究变量;
(3)描述样本;
(4)描述推断。

答:(1)总体是“最近的一个集装箱装的2440加仑的油漆罐”;
(2)研究变量是“每一罐的质量”;
(3)样本是“抽查的50罐油漆”;
(4)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估计、假设检验,从而推断油漆罐分量是否充足。

7.“可乐战”是描述市场上“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激烈竞争的一个流行术语。

这场战役因影视明星、体育明星的参与以及消费者对品尝试验优先权的抱怨而颇具特色。

假定作为百事可乐营销战役的一部分,选择了1000名消费者进行匿名性质的品尝试验(即在品尝试验中,两个品牌不做外观标记),请每一名被测试者说出A品牌或B品牌中哪个口味更好。

要求:
(1)描述总体;
(2)描述研究变量;
(3)描述样本;
(4)描述推断。

答:(1)总体是“市场上所有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消费者”;
(2)研究变量是“消费者偏爱的可乐口味”;
(3)样本是“抽取的1000名消费者”;
(4)推断是①A品牌口味更好;②B品牌口味更好。

1.3 考研真题与典型习题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对由实验或调查而得到的数据进行登记、审核、整理、归类,计算出各种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并加以分析,从中抽出有用的信息,用表格或图形表示出来。

这种方法属于()。

[中南财大2003研]
A.统计观察法
B.统计描述法
C.统计推断法
D.参数估计法
【答案】B
【解析】描述统计学是研究为了反映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采用的数据采集方法、数据加工整理方法、数据综合分析方法,计算各项指标反映数据的构成和分布,以及用一定形式的表式和图形把结果显示出来等等。

而推断统计学是在概率论的基础上研究由随机样本的数量特征信息来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并做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估计或检验,包括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