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模拟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试题(1)
一、填空(1分×9=9分)
1、根据总体大量性的状态,总体又可分为()总体和()总体两类。

2、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进行调查的一种()调查。

3、结构相对数和比例相对数都是在()基础上计算的。

4、根据皮尔生规则,对同一变量而言,当算术平均数大于众数时,其分布是
()分布。

5、某生产小组5名工人的工资分别是800、600、700、1000、900元,这个数列中()众数,()是中位数。

6、一个因变量对一个自变量的相关关系称为(),一个因变量对两个以上的自变量的相关关系称为()。

7、在综合指数的编制中,同度量因素有()作用和()作用。

8、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主要方法有()和()。

9、综合评价的常规方法有总分评定法、指数综合法和最优值距离法、()法。

二、单项选择题(1分×10=10分)
1、某班4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8分、85分、91分,这4个数字是()。

(1)数量指标(2)质量指标(3)变量(4)变量值
2、根据较大总体计算的质量指标与较小总体范围计算的质量指标相比,前者
()。

(1)一定大于后者(2)一定等于后者
(3)一定小于后者(4)可能大于后者也可能小于后
3、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1)该市每一个拥有自行车的人
(2)该市所有拥有自行车的人
(3)该市所有自行车
(4)该市每一辆自行车
4、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制约关系的统计分组,叫()。

(1)类型分组(2)分析分组
(3)二次分组(4)结构分组
5、某商场计划4月份销售利润比3月份提高2%,实际却下降了5%,则销售利润计划完成程度为()。

(1)66.97%(2)105.03%
(3)93.14%(4)92.78%
6、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

(1)不相关(2)负相关
(3)正相关(4)复相关
7、某企业按2000年不变价格编制的2003年工业总产值指数为120.5%,这说明()。

(1)产量增长了20.5%
(2)价格增长了20.5%
(3)由于价格变动使产量增长了20.5%
(4)由于价格变动使产量增长了120.5%
8、平均发展速度是()。

(1)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2)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3)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4)增长速度加上100%
9、在统计综合评价中,()。

(1)所有项目权数之和为1 (2)评价项目体系是单一层次的,所有项目权数之和为1
(3)所有项目权数之和为100 (4)评价项目体系是多层次的,每个子系统所有项目权数之和为100
10、对于同一变量分布,其标准差永远()。

(1)小于平均差(2)大于平均差
(3)等于平均差(4)不会小于平均差
三、多项选择题(2分×8=16分)
1、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的就业情况,那么()。

(1)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2)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3)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4)某人的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
(5)“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职业”是数量指标
2、重点调查的实施条件是()
(1)所研究问题比较重要
(2)没有能力进行全面调查
(3)研究目的只要求掌握总体的基本情况
(4)总体单位比较集中存在着重点单位
(5)经费较少
3、2001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302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40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 )
(1)就业人数是时期数
(2)增加的就业人数是时期数
(3)就业人数是时点数
(4)失业率是结构相对数
(5)就业人数和增加人数都是绝对数
4、下列可以计算众数的是()的数据。

(1)定类尺度(2)定序尺度
(3)定距尺度(4)定比尺度
5、下列哪些关系是不完全相关关系()。

(1)圆的半径长度和周长的关系
(2)农作物收获和施肥量的关系
(3)商品销售额和利润率的关系
(4)产品产量与单位成品成本的关系
(5)家庭收入多少与消费支出的关系
6、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

(1)工资总额指数(2)劳动生产率指数
(3)单位成本指数(4)价格指数
(5)农副产品收购额指数
7、下列关系正确的有()。

(1)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2)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3)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
(4)环比增长速度之和等于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
(5)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8、综合评价结果的局限性是()。

(1)综合评价结果不具有唯一性
(2)综合评价结果具有绝对性
(3)综合评价结果具有相对性
(4)综合评价结果具有主观性
(5)综合评价结果具有客观性
四、判断题(2分×5=10分,正确的在括号里记“√”,否则记“×”)
1、全国人口普查中,全国所有人口数是统计总体。

()
2、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样本进行的一种全面调查。

()
3、四分位差就是两个四分位数之差。

()
4、如果各种商品的销售量平均上涨5%,销售价格平均下降5%,则销售额不变。

()
5、各期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

()
五、简答(5分×3=15分)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有哪些特点?
2、时期数与时点数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简要说明单项数列与组距数列的适用范围。

六、计算分析题(10分×4=40分)
1、有两种水稻品种,分别在五块田上试种,其产量如下:
要求:
(1)分别计算两品种单位面积产量。

(2)假定生产条件相同,确定哪一品种具有较大稳定性,宜于推广。

要求:(1)计算相关系数,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2)配合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变动多少?
3、某百货商店2004年流动资金周转资料如下:
试计算商店2004年流动资金平均周转次数。

4、某商店三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如下:
要求: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个方面分析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对销售额变动的影响。

《统计学》习题(2)
一、填空(1分×9=9分)
1、统计学自身的发展,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形成()和()两类。

2、全面调查包括()和()两种。

3、强度相对数的数值大小,如果与现象的发展程度或密度等成正相关,叫做
();反之,叫做()。

4、总体成数P的平均数等于(),其方差为()。

5、某班数学平均75分,英语平均80分,则该班两门课总成绩平均()分。

6、完全相关即函数关系,其相关系数为()。

7、价格上涨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少购买商品8%,则物价上涨()。

8、时间序列的波动可以分解为趋势变动、()、循环变动和随机变动。

9、综合评价的常规方法有总分评定法、指数综合法和最优值距离法、()法。

二、单项选择题(1分×10=10分)
1、设某地区有60家生产皮鞋的企业,要研究他们的产品情况,总体是()。

(1)每一个企业(2)所有60家企业
(3)每一双皮鞋(4)所有企业生产的皮鞋
2、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的根本区别在于()。

(1)说明总体现象的内容不同(2)数量大小不同
(3)计量单位不同(4)使用领域不同
3、某灯泡厂对产品质量进行大检查,应该选择()。

(1)统计报表(2)重点调查
(3)全面调查(4)抽样调查
4、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确定()。

(1)组中值(2)组距
(3)组数(4)分组标志和分组界限
5、某商场计划4月份销售利润比3月份提高2%,实际却下降了5%,则销售利润计划完成程度为()。

(1)66.97%(2)105.03%
(3)93.14%(4)92.78%
6、单相关系数和可决系数()。

(1)二者的作用完全相同
(2)二者数量上没有联系
(3)二者数量上有密切联系
(4)二者的符号相同
7、编制总指数的两种方式是()。

(1)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2)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3)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4)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8、时间数列的项数是9,可以计算的环比发展速度有()个。

(1)8 (2)9 (3)10 (4)7
9、在统计综合评价中,()。

(1)所有项目权数之和为1
(2)评价项目体系是单一层次的,所有项目权数之和为1
(3)所有项目权数之和为100
(4)评价项目体系是多层次的,每个子系统所有项目权数之和为100
10、已知5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5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1)简单算术平均法(2)加权算术平均法
(3)加权调和平均法(4)几何平均法
三、多项选择题(2分×8=16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1)基本建设投资额(2)岛屿个数
(3)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一、第三产业比例(4)居民生产费用价格指数
(5)就业人口数
2、某单位100名职工按工资额分为300以下、300-400、400-600、600-800、800以上等5个组。

这一分组()
(1)是等距分组(2)分组标志是连续型变量
(3)末组中值为800 (4)相邻的组限是重叠的
3、一般情况下,分子分母不能互换的相对指标有()
(1)比较相对指标(2)结构相对指标
(3)计划完成相对指标(4)动态相对指标
4、不同总体间的标准差不能简单进行对比,这时因为()。

(1)平均数不一致(2)标准差不一致
(3)计量单位不一致(4)总体单位不一致
(5)与平均数的离差之和不一致
5、在直线回归分析中,确定直线回归方程的两个变量必须是( ).
(1)一个是自变量,一个是因变量
(2)均为随机变量
(3)对等关系
(4)一个是随机变量,一个是可控制变量
(5)不对等关系
6、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

(1)工资总额指数(2)劳动生产率指数
(3)单位成本指数(4)价格指数
(5)农副产品收购额指数
7、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1)历年旅客周转量(2)某工厂每年设备台数
(3)历年商品销售量(4)历年牲畜存栏数
(5)某银行储户存款余额
8、综合评价结果的局限性是()。

(1)综合评价结果不具有唯一性
(2)综合评价结果绝对性
(3)综合评价结果具有相对性
(4)综合评价结果具有主观性
(5)综合评价结果具有客观性
四、判断题(2分×5=10分,正确的在括号里记“√”,否则记“×”)
1、一般而论,统计不研究不变标志,不变标志在统计中没有用处。

()
2、将两个简单分组排列起来就是复合分组。

()
3、四分位差就是两个四分位数之差。

()
4、从广义讲,计划完成相对数也是一种指数。

()
5、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可以求出某一时期的定基增长速度。

()
3、如何对任意两个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进行比较?
五、简答(5分×3=15分)
1、标志与指标关系如何?
2、时期数与时点数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如何对任意两个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进行比较?
六、计算分析题(10分×4=40分)
1、有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件9.6件,
要求:
(1)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2)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产量差异较大?
2、随机了解10个城市居民家庭关于收入与食品支出的情况,设月家庭收入为X (元),月食品支出为Y(元).调查资料整理如下:
∑x=3410 ∑x2=1211900 ∑y=2180 ∑xy=764400
要求:(1)当家庭月收入为380元时,试运用回归分析估计月食品支出为多少元?
(2)解释回归系数的经济意义。

3、已知下列资料
计算:(1)第二季度平均月产量;(2)第二季度平均人数;(2)二季度每人平均产量。

4
要求: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个方面分析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对销售额变动的影响。

统计学习题(3)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设某地区有2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

A.每一家工业企业
B.20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2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
2.有6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些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6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
B.600家公司的每一位职工
C.600家公司所有职工的全部工资
D.6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
3.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指标
B.可以有多个指标
C.只能有一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标志
4.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A.数量标志
B.品质标志
C.数量指标
D.质量指标
5.在调查设计时,学校作为总体,每个班作为总体单位,各班学生人数是()。

A.变量值
B.变量
C.指标值
D.指标
6.年龄是()。

A.变量值
B.连续型变量
C.离散型变量
D. 连续型变量,但在实际应用中常按离散型处理
7.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A.登记的方便
B.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
C.确定调查的范围
D.确定调查的单位
8.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A.职工调查
B.工业普查
C.工业设备调查
D.未安装设备调查
9.通过调查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方式
是()。

A.典型调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普查
10.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10月1日至15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
时间规定是()。

A.调查时间
B.登记期限
C.调查期限
D.标准时间
11.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A.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B.确定组距和组中值
C.确定组距和组数
D.确定全距和组距
1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最小组为开口组,组限为4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500,
则下开口组的组中值为()。

A.200
B.300
C.400
D.600
13.统计表的主词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对象,一般排在统计表的()。

A.左方
B.右方
C.上端中部
D.下方
14.某大学10个分院共有学生5000人、教师300人、设置专业27个。

若每个分院为
调查单位,则总体单位总数是()。

A.分院数
B.教师数
C.学生数
D.专业数
15.数值可以直接相加总的指标是()。

A.绝对数
B.时期数
C.相对数
D.时点数
16.下面属于结构相对数的有()。

A.产值利润率
B.工农业产值比
C.恩格尔系数
D.人口出生率
17.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基期下降3%,实际比基期下降3.5%,则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A.116.7%
B.100.5%
C.85.7%
D.99.5%
18.中位数和众数是一种()。

A.常见值
B.代表值
C.典型值
D.实际值
19.已知某班40名学生,其中男、女学生各占一半,则该班学生性别成数方差为()。

A.25%
B.30%
C.40%
D.50%
20.某市居民以相同的人民币在物价上涨后少购回商品15%,则物价指数为()。

A.117.6%
B.115%
C.85%
D.17.6%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

A.人口密度
B.国民生产总值
C.全国人口总数
D.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E.投资效果系数
2.统计的研究对象的特点有()。

A.数量性
B.总体性
C.同质性
D.变异性
E.客观性
3.询问调查法有以下几种()。

A.访问调查
B.邮寄调查
C.电话调查
D.观察法
E.计算机辅助调查
4.变量数列中频率应满足的条件是()。

A.各组频率大于1
B. 各组频率大于0
C.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
D. 各组频率之和小于1
E. 各组频率之和大于0
5.反映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相对数是()。

A.国民生产总值
B.各产业增长速度
C.各产业比上年增长量
D.第一、二、三产业产值之比
E.各产业占的比重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总体差异性是指总体单位必须具有一个或若干个可变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
2.品质标志和质量指标一般不能用数值表示。

()
3.统计指标是客观事实的具体反映,不具有抽象性。

()
4.当调查对象分布区域较广时,宜采用邮寄调查。

()
5.观察法是一种盲目性的被动感受。

()
6.品质分布数列是一种单项数列。

()
7.统计表是表达统计数据整理结果的唯一形式。

()
8.总体单位总数和总体标志总数是不能转化的。

()
9.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
10.是非标志的标准差是总体中两个成数的几何平均数。

()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试述统计数据的质量要求。

2.编制时间数列应注意哪些问题?
五、计算题:
1.已知甲、乙两个班学生的成绩资料如下:甲班的平均成绩为78.5分,成绩标准差是9.58分;乙班的资料见下表:(本题15分)
按成绩分组人

60以下60~70 70~80 80~90 90以上
6 12 20 8 4
计算:(
(2)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具有代表性?为什么?
2.某企业第一季度总产值和职工人数资料如下表:(本题10分)
时间1
月2

3

4月
总产值(万元)150 170 175 180 月初职工人数(人)500 510 516 520
3.某地区1998~2004年某种产品的产量如下表:(本题12分)年份产量(万吨)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
22
23
26
27 31 33
合计182
运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并预测2006年和2008年的产品产量。

4.某工业企业甲、乙、丙三种产品产量及价格资料如下表:(本题13分)产品名称计量单位产量价格(元)
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
甲乙丙套


300
460
60
320
540
60
360
120
680
340
120
620


—————
要求:(1)计算三种产品的产值指数、产量指数和价格指数;
(2)利用两因素分析产值变动的原因。

统计学原理试题(4)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要了解某班50名学生的性别构成情况,则总体是()。

A.每一个学生
B.每一个学生的性别
C.全体学生
D.全体学生的性别
2.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A.每一个人
B.每一户
C.每个省的人口
D.全国总人口
3.某班四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0分,这四个数字是()。

A.变量值
B.标志
C.指标值
D.指标
4.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

A.离散变量
B.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C.连续变量
D.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5.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关系是()。

A.理论与应用的关系
B.工作与结果的关系
C.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D.工作与经验的关系
6.某地区为了掌握该地区水泥生产的质量情况,拟对占该地区水泥总产量的90%的五个大型水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7.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该地每一家商业企业
D.该地每一家国有商业企业
8.对企业先按经济类型分组,再按企业规模分组,属于()。

A.简单分组
B.平行分组
C.复合分组
D.再分组
9.某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6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550,则末组的组中值是()。

A.100
B.500
C.650
D.700
10.统计表的宾词是用来说明总体特征的()。

A.统计指标
B.总体单位
C.标志
D.统计对象
11.下面属于时期指标的是()。

A.商品销售额
B.商场数量
C.商品价格
D.营业员人数
12.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
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
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
13.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3611人。

该数字资料为()。

A.绝对数
B.结构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14.某商场计划11月份销售利润比10月份提高2%,实际提高了3%,则销售利润计划完成程度为()。

A.100.98%
B.95.10%
C.99.00%
D.105.10%
15.平均数反映了()。

A.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
B.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
C.总体中各单位分布的集中趋势
D.总体变动的趋势
16.中位数和众数是一种()。

A.常见值
B.代表值
C.实际值
D.典型值
17.计算发展速度的分母是()。

A.计划期水平
B.固定期水平
C.报告期水平
D.基期水平
18.由一个10项的时间序列可以计算的环比发展速度有()。

A.8个
B.9个
C.10个
D.11个
19.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

A.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B.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C.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20.某商店报告期与基期相比,销售额增长了 6.5%,销售量增长了 6.5%,则价格()。

A.增长1%
B.增长6.5%
C.增长13%
D.不增不减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国民生产总值
B.人口密度
C.全国人口总数
D.投资效果系数
E.工程成本降低率
2.下列各项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工业企业普查
D.商业企业调查
E.商品价格水平调查
3.统计分组的作用在于()。

A.区分现象的类型
B.比较现象间的一般水平
C.分析现象的变化关系
D.反映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变化
E.研究现象之间数量的依存关系
4.中位数是()。

A.由标志值在变量数列中所处的位置决定
B.根据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决定的
C.总体单位水平的平均值
D.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
E.不受总体中极端数值的影响
5.下列关系正确的有()。

A.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B.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C.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
D.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
E.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或100%)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
2.所有的统计指标和可变的数量标志都是变量。

()
3.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每一件产品。

()
4.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样本进行的一种全面调查。

()
5.一览表是指一份表格上只体现一个调查单位情况的表。

()
6.统计分组的关键是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的界限。

()
7.反映总体内部构成特征的指标只能是结构相对数。

()
()
8.当各标志值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或总速度时,宜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数。

9.时间序列中的发展水平都是统计绝对数。

()
10.综合指数是一种加权指数。

()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说明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

2.时期数和时点数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五、计算题:
1.有两车间工人的工资资料如下:已知甲车间工人的平均工资是850元,工资标准差141.4元;又知乙车间工人工资的分组资料,见下表:(本题15分)
月工资分组(元)
人数(人)
700以下 700~800 800~900 900~1000 1000以上
15 20 30 20 15
合 计
100
要求:(1)计算乙车间工人的平均工资、工资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
(2)哪个车间工人的平均工资更具有代表性?为什么? 2.某地区1995~2000年GDP 的有关速度指标如下表:(本题10分) 要求:填出表中所缺数字并列出计算式。

3.某地1996~2001年的年末人口数如下表:(本题12分) 单位:万人
运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并预测2002年末和2004年末的人口总数。

年 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环比增长速度(%) 6 8 9
定基增长速度(%)
3.42
46.87
年份 年末人口数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2 24 30 36 44 54 合计 210
4.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本题13分)
产品名称总生产费用(万元)报告期比基期产量增长(%)
基期报告期
甲乙丙35
20
45
43
24
48
15
12
8


100 115 —
试计算:(1)三种产品的产量总指数及由于产量变动而增加的总生产费用;
(2)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总指数及由于单位成本变动而增加的总生产费用;
(3)结合两因素分析进行简要说明。

《统计学》习题(1)参考答案
一、填空(1分×9=9分)
1、有限无限
2、重点单位非全面
3、统计分组
4、正偏或右偏
5、无 700
6、单相关复相关 7权数同度量(媒介)
8、几何平均法方程式法 9、功效系数法
二、单项选择题(1分×10=10分)
1(4) 2(4) 3(3) 4(2) 5(3) 6(2) 7(1) 8(3)
9(2) 10(4)
三、多项选择题(2分×8=16分)
1(1)(2)(4) 2(3)(4) 3(2)(3)(4)(5) 4(1)(2)(3)(4)
5(2)(3)(4)(5) 6(2)(3)(4) 7(1)(5) 8(1)(3)(4)
四、判断题(2分×5=10分,正确的在括号里记“√”,否则记“×”)
1 ×
2 ×
3 × 4× 5×
五、简答(5分×3=15分)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有哪些特点?
(对象: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2分)特点:数量性(1分);总体性(1分);变异性(1分)。

) 2、时期数与时点数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的关系:时期数呈正相关,时点数没有直接关系;(2分)
同一总体不同时间的指标数值是否具有可加性:时期数可以,时点数不可以(2分)获取资料的方法:时期数连续登记,时点数间断登记(1分)) 3、简要说明单项数列与组距数列的适用范围。

(变量为离散变量,且变量值种类较少适合编制单项数列(2分);
变量为离散变量,变量值差异较大,变量值种类较多;或者变量为连续变量适合编制组距数列(3分))
六、计算分析题(10分×4=40分)
1、解:x=产量\面积=x·f \ f
甲品种 = =2500/5=500(公斤)
乙品种: 3120/6=520(公斤)
甲品种σ= = =55.3(公斤)
乙品种σ= = 40.6(公斤)
甲品种 v甲=σ/ ×100%=55.3/500 ×100%=11.06%
乙品种 v乙=40.6/520 ×100%=7.8%
因为 v乙< v甲,故乙品种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宜于推广。

2、解:(1)∑x= 21 ∑y=426 r=

=—0.9091说明产量和单位成本之间存在高度负相关
(2)配合回归方程 y=a+bx
b=(n∑xy―∑x∑y)/[n∑x2―(∑x)2]=-1.82
a= -b =77.37
回归方程为:y=77.37―1.82x
(3)当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可能下降1.82元。

3、解:(1)2000年销售收入平均数=∑a / n =(70+80+100+110)/4=90
(2) 2000年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 =∑b / n=(70+65+75+72)/4=70.5
(3) 2000年流动资金平均周转次数 = / =1.28(次)
4、解:
销售额指数=∑q1p1 / ∑q0p0=228600/170400=134.15%
∑q1p1 —∑q0p0=228600—170400=58200(元)
销售量指数=∑q1p0 / ∑q0p0=202500/170400=118.84%
∑q1p0 —∑q0p0=202500—170400=32100(元)
价格指数=∑q1p1 / ∑q0p1=228600/202500=112.89%
∑q1p1 —∑q0p1=228600—202500=26100(元)
134.15%=118.84%×112.89%
58200(元)=32100(元)+26100(元)
《统计学》习题(2)参考答案
一、填空(1分×9=9分)
1、理论统计学应用统计学
2、普查全面统计报表
3、正指标逆指标
4、P P(1-P)
5、155
6、 1或-1
7、8.7%
8、季节变动
9、功效系数法
二、单项选择题(1分×10=10分)
1(4) 2(1) 3(4) 4(4) 5(3) 6(3) 7(2) 8(1) 9(2) 10(3)
三、多项选择题(2分×8=16分)
1(1)(3)(4) 2(2)(4) 3(2)(3)(4) 4(1)(2)
5(1)(4)(5) 6(2)(3)(4) 7(2)(4)(5) 8(1)(3)(4)
四、判断题(2分×5=10分,正确的在括号里记“√”,否则记“×”)
1 ×
2 ×
3 × 4√ 5√
五、简答(5分×3=15分)
1、标志与指标关系如何?
(区别:指标说明总体特征,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2分);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而所有的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2分)
联系:许多指标数值有数量标志的标志值汇总而来(1分))
2、时期数与时点数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的关系:时期数呈正相关,时点数没有直接关系;(2分)
同一总体不同时间的指标数值是否具有可加性:时期数可以,时点数不可以(2分)获取资料的方法:时期数连续登记,时点数间断登记(1分))
3、何对任意两个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进行比较?
(用变异系数(如标准差系数)来比较(2分);变异系数小的平均数的代表性大(3分))
六、计算分析题(10分×4=4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