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的水》教学案例(2)

合集下载

《自然界的水》第二课时《水的净化》教学课例

《自然界的水》第二课时《水的净化》教学课例

《自然界的水》第二课时《水的净化》教学课例本节课是《自然界的水》教学单元中的第二节课,主题是《水的净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不同的水净化方法,培养环保意识和水资源管理能力。

一、导入(10分钟)1. 以小组形式讨论:你们身边有哪些净水设备?你们知道这些设备是怎样净化水的吗?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进行水净化?二、呈现(10分钟)1. 展示幻灯片或视频,介绍不同的水净化方法,例如过滤、沉淀、添加化学物质等。

2.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水净化方法的原理是什么?每种方法适用于什么样的水质?三、实践(20分钟)1. 小组讨论:假设你们的小区正在建设一个自来水净化厂,你们作为水资源管理专家,需要根据不同的水质,选择合适的净化方法。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水质,例如河水、湖水、海水等,设计该水质的净化方案。

2. 各小组报告:每个小组派代表介绍他们设计的净化方案,并说明为什么选择这种方法。

四、讨论(20分钟)1. 教师组织全班讨论:学生们分享自己设计的净化方案,并对其他小组的方案提出问题和建议。

2.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我们个人的净水设备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保护水资源和净化水质?五、拓展(10分钟)1. 展示幻灯片或视频,介绍一些国内外的水资源管理和净化案例,例如杭州西湖混凝土修复、美国纽约市的纯净水计划等。

2. 激发学生思考:这些案例中采取了哪些创新的水资源管理和净化方法?我们可以怎样借鉴这些经验?六、总结(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水的净化对于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并净化水质?七、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回家观察自己家中使用的水净化设备,了解并描述其工作原理,并思考如何进一步净化和保护水资源。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水资源管理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总结,了解了不同的水净化方法和水资源管理的案例,并分析了它们的原理和优缺点。

自然界的水教案(精选3篇)

自然界的水教案(精选3篇)

自然界的水教案(精选3篇)自然界的水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采访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与他人交往、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水资源的宝贵,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硬水与软水的区别、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教学难点过滤和蒸馏等操作技巧。

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方法仪器药品学生实验:漏斗、滤纸、铁架台、玻璃棒、烧杯、肥皂水、纯净水、浑浊河水、蒸发皿、酒精灯、火柴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点评)第一板块:游戏引入(一)游戏进入1、请三位同学头戴一顶标有“浑浊的河水”、实验室中的“自来水”和“娃哈哈纯净水”的帽子,手各拿所代表的水样品,走到讲台上来,教师让同学给“不同水”定出合适的价格。

2、请“物价管理员”解释其中原因。

注:游戏材料自来水取当地价、纯净水取零售价(附表一)。

(二)分析农村和城镇饮用水的来源及认识水净化的常识问题1、我们班上有的同学是家住农村,请问你们家庭饮用水是什么水?追问1:这些水比我们原来直接用的河水、堰水比,有哪些优点?追问2:你们知道清洁、干净的原因是什么?问题2:有的同学家住集镇,请问这些同学家庭饮用的是什么水?追问:这些自来水是怎么来的吗?教师评价:同学们回答得很好。

自来水厂的净水原理和家住农村同学们家用水的过滤原理差不多,但自来水厂净水的工艺规范得多,也复杂得多。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自来水厂的水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请看网址小结:请同学们看教材p52—53的相关内容,回顾我们刚才共同分析和讨论的问题和方法,概括“干净、清洁的水是怎样得到的?”1、学生上台表演,由于定价“不公”而引发三位同学的不满,都要“讨回公道”。

2、几位同学心悦诚服退场。

(初步认识三种水的价值)3、我们家用的是“压井水”或池塘中的“沉淀井水”。

4、干净得多!5、此时大多数学生满脸疑惑不解的神态。

自然界中的水(2)导学案

自然界中的水(2)导学案

自然界中的水(2)【学习目标】1、知道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和蒸馏水的区别,知道硬水与软水,区别会硬水与软水。

2、学习过滤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了解水净化常用的方法。

3、了解水污染的来源及危害,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学习重点】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水净化常用的方法。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1、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哪些事实可以证明这一点?2、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气,负极产生气,两气体的体积比为。

3、你知道河水、雨水、自来水、矿泉水、蒸馏水、食盐水的区别吗?二、合作、研讨与点拨(一)水的净化1. 蒸发(1)蒸发是用的方法,使溶剂不断挥发的过程。

把液体到入里,再把它放在铁架台的上,用酒精灯加热。

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动,防止。

当蒸发器中出现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利用使液体蒸干。

2. 硬水及硬水的软化(1)硬水是,什么叫软水?(2)区分硬水和软水---取样,加入少量并搅拌,泡沫较且有的是硬水,泡沫较且有的是软水。

(3)硬水的危害:①长时间饮用硬水有害人体健康;②用硬水洗涤衣服,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干净衣服,时间长了还会使衣服变硬。

③锅炉用水硬度高了十分危险,因为锅炉内结垢(水垢)后不仅浪费燃料,而且还可能引起锅炉爆炸。

(4)硬水的软化:硬水软化常用方法有、、离子交换法等。

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工业上,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用方法得到的水纯度最高。

3.过滤---过滤是将的固体物质与分离的方法。

对于含有杂质的水,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净化。

(1)过滤器的制作:将滤纸对折次的滤纸变为圆锥形,放入漏斗内,用少量润湿,使之紧贴漏斗壁,不能留有气泡,否则会影响。

(2)过滤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内壁;二低:①滤纸边缘低于的边缘;②液面低于的边缘;三靠:①盛待过滤液体的烧杯口紧靠;②玻璃棒轻靠滤纸处;③漏斗下端的尖嘴紧靠烧杯的内壁。

上述实验中过滤得到的无色透明的水是纯净物吗? ,理由是。

4.水的净化流程(自来水生产过程):天然水→(加明矾)沉降→ 过滤→ 吸附→ 消毒→ 净水(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1、水污染的途径有、、2、如何防治水的污染?从污染的原因、从身边的事例谈起。

《自然界的水》第二课时《水的净化》教学课例

《自然界的水》第二课时《水的净化》教学课例

《自然界的水》第二课时《水的净化》教学课例课时目标:了解水的净化过程,认识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水的净化过程,常见的水的净化方法。

教学准备:图片、实验器材、课件、教学视频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1.师生互动: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一些被污染的水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引出问题:“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水是如何变得干净的呢?”2.导入新课:教师介绍本节课的内容——水的净化。

告诉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水的净化过程,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学会如何保护水资源。

二、讲授1.水的净化原理:教师通过图片和简单的实验向学生展示水的净化过程,讲解水的净化原理。

让学生明白水在净化过程中是如何去除污染物质的,为什么净化后的水变得清澈透明。

2.常见的水的净化方法:讲解自然的水的循环过程。

介绍净水厂的工作原理和方法。

介绍自然界中水的净化方法,如沙滤、活性炭吸附、草湖净化等。

让学生了解到水的净化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水的不同特性选择不同的净化方法。

三、操练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讨论他们所知道的水的净化方法,并就各种净化方法的优缺点展开讨论。

2.实验操作:设计一个简单的净化水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水的净化过程,提高他们对水的净化过程的理解。

四、拓展1.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课后查找更多关于水的净化方法的资料,扩大知识面,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到污染水资源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危害,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五、总结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展示、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

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更多的水的净化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写一篇小论文,介绍一个简单的水的净化实验。

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自然界的水》教案

《自然界的水》教案

《自然界的水》教案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教材分析:本单元从社会实际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展现水与人类的关系、世界和我国水资源概况,谁的污染与防治等问难题的同时,以水为载体,将单质、化合物、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等化学基本概念以及沉淀、过滤、蒸馏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贯穿其中,力图为学生提供认识和探索周围事物的素材和线索,以及从身边事物中学习化学知识的经验。

同时本单元的特点是将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穿插于紧密联系社会、练习生活的内容之中。

本单元的主要知识:1、从社会学角度认识水,包括水在自然界的作用、水资源状况及其保护等;2、化学基本概念3、几项化学实验操作教学重点:1、人与水的关系,以及人在其中的能动能够作用;2、原子、分子的概念;3、过滤、蒸馏等基本操作技能教学难点:纯净物、混合物的主要区别;单质、化合物的主要区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分子、原子的主要区别;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某些物质的变化。

教学思路:教材在介绍每一课题的内容时使体内各国对实验现象或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的讨论、归纳、联想、分析获得,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小结各课题内容的雅典,因此学习本单元时,要突出实验和探究、联系现实、挖掘本质、把握几组概念的主要区别与联系,掌握要点,也是学好本单元内容的主要方法之一。

本单元设计了7个演示实验、2个家庭小实验、3个活动与探究即一个调查与研究,它们对培养实验能力、形成实验技能、培养科学方法及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在实验、活动与探究、调查与研究中亲身体验、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教师,要指导学生一起参与实验、亲自动手做实验,积极参与活动与探究、调查研究、实习实验原理、方法步骤、掌握实验技能,观察实验想象及生活想象探究现象本质,归纳总结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中考分析:分子与原子的基本性质、分子与原子的恩准区别以及水的组成、水灾自然界的分布、谁的污染与防治等内容是本单元考察的重点;净化水的常用方法即吸附、沉淀、过滤、蒸馏也是本单元考察的内容。

《自然界的水》第二课时《水的净化》教学课例

《自然界的水》第二课时《水的净化》教学课例

《自然界的水》第二课时《水的净化》教学课例第一节课是开始课时重点概念的引入,第二节课时就是展开和深入这个概念的教学。

在第一节课时的基础上,第二节课时要教学生如何使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来净化水。

一、复习概念在第二课时开始前,老师要进行一下第一课时的复习。

通过回顾前一堂课的重点概念,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忆起上节课的内容,比如问:“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水的净化方法?”“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最有效?”“你们觉得为什么要净化水?”等等。

通过互动交流,帮助学生巩固上节课的知识,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水的净化方法1. 概念引入在复习之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水的净化方法。

老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来介绍不同的水净化方法,比如过滤、加热、化学净化等。

让学生对不同的净化方法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2. 分组讨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的水净化方法,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种水净化方法。

比如一组讨论过滤的方法,一组讨论加热的方法,一组讨论化学净化的方法等。

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所讨论的净化方法,包括原理、操作步骤等。

通过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各种水净化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情况。

3. 实验操作除了讨论,实验操作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水净化实验,比如用不同的滤网过滤水、用加热方法沸腾水、用化学方法去除水中的异味等。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不同的净化方法,并观察实验的效果,从而更直观地了解水的净化过程。

4. 讨论总结在实验操作结束后,老师可以跟学生讨论各种净化方法的优缺点,以及不同净化方法的适用情况。

通过总结讨论,让学生对水的净化方法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

5. 收集资料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收集一些有关水的净化方法的资料,比如科普文章、新闻报道、实验报告等。

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在课外进一步了解水的净化方法,并培养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水的净化方法,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探究和实验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自然界的水》第二课时《水的净化》教学课例

《自然界的水》第二课时《水的净化》教学课例

《自然界的水》第二课时《水的净化》教学课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水的净化的方法和原理,掌握水的净化技术和净化设备的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水的净化技术和净化设备的作用。

2. 教学难点:理解水的净化原理,探究水的净化方法。

三、教学过程1. 激发兴趣,导入主题教师出示图片或视频展示水污染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而且我们日常接触的水不都是干净的。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如果我们要把这些脏水变成清水,应该怎么做呢?2. 呈现新知识(1)通过图片、图表等展示水的净化方法,比如过滤、沉淀、消毒等。

(2)向学生介绍水的净化技术和净化设备的作用,比如净水器、污水处理设备等。

(3)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了解水的净化原理和方法。

3. 引导探究,进行实验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水质净化实验,比如用过滤纸、活性炭、沙子等材料进行水的净化实验。

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

4. 讨论分享,梳理知识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观察感受,引导学生总结净化水的方法和原理,并梳理已学知识。

5. 设计实践任务将学生分成小组,设计一个小实验,探究某种水的净化方法,比如过滤净化、消毒净化等。

要求学生制定实验计划、进行实验操作、总结实验结果,并向全班报告实验成果。

6. 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水资源?如果让你担任一个环保宣传大使,请你怎么向人们普及水资源保护知识?7. 归纳总结,拓展延伸教师指导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展开讨论水的净化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并拓展延伸相关知识,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实验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水的净化方法和原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教案标题:自然界中的水教案目标:1. 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循环过程。

2. 掌握水的三态变化及其原理。

3. 了解水的重要性和保护水资源的意义。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地球表面的水分布,引发学生对水的认识和兴趣。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情况吗?水是如何循环利用的?知识讲解:3. 通过PPT或黑板,向学生介绍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情况,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冰川等。

4. 解释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下水循环等。

实验活动:5. 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向学生展示水在不同温度下的三态变化。

例如,将水倒入三个容器中,一个放入冰箱冷冻,一个放在室温下,一个放在热水中加热,观察水的变化过程。

6.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理解水的三态变化及其原理。

讨论与思考:7.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为什么我们需要保护水资源?8. 分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9. 整理学生的观点,引导他们认识到水对人类、动植物和环境的重要性,并讨论如何节约和保护水资源。

巩固练习:10. 分发练习册或工作纸,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11. 收集学生的练习,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拓展活动:12.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了解更多关于水资源的信息,并撰写一篇小短文,介绍水的重要性和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13.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短文,展示并讨论各自的观点和建议。

总结:14.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循环过程,以及水的重要性和保护水资源的意义。

15.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保护水资源的行动,并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

教案评估:16.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水循环的小作文,包括水的分布和循环过程。

17.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 图片或视频展示地球表面的水分布- PPT或黑板- 实验所需材料:水、容器、冰箱、热水等- 练习册或工作纸- 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料教学延伸:-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观察当地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并记录下来。

《自然界的水》第二课时《水的净化》教学课例

《自然界的水》第二课时《水的净化》教学课例

《自然界的水》第二课时《水的净化》教学课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一些常见的水的净化方法,了解水的净化过程和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观察和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水的净化方法、净化过程和原理。

2. 教学难点:理解复杂的水净化原理,掌握重点实验方法。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水杯、玻璃棒、蒸馏水、沙、石头、砂子、活性炭等净化材料。

2. 实验工具:显微镜、显微镜玻片、标尺、计时器等。

3. 教学资料:净化过程的图片、视频、水的净化原理的PPT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净化过程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你们认为水的净化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需要净化水?净化水的方法有哪些?2. 概念讲解(15分钟)通过PPT或板书介绍水的净化概念,包括水的污染来源、水的净化方法和原理等。

3. 实验操作(30分钟)A. 实验一:过滤法净化水实验步骤:(1)在实验室中准备蒸馏水、玻璃杯、石头、沙子和砂子。

(2)将石头、沙子和砂子放入玻璃杯中,然后往杯子里倒入蒸馏水。

(3)用显微镜观察不同净化层的水质情况。

实验目的:观察不同净化层对水的净化效果,比较净化前后的水质差异。

B. 实验二:活性炭吸附法净化水实验步骤:(1)在两个玻璃杯中倒入蒸馏水,其中一个杯子加入适量的活性炭。

(2)用显微镜观察加入活性炭的水和普通水的微观结构差异。

实验目的:观察活性炭对水质的吸附作用,了解活性炭净化水的原理。

C. 实验三:电解法净化水实验步骤:(1)在实验室中准备蒸馏水、玻璃杯、盐和两根电极。

(2)将一根电极连接电源,另一根电极放在盐水中,观察水的变化。

实验目的:通过电解法了解电解对水的净化作用。

4. 实验总结(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总结:过滤法、吸附法和电解法分别对水进行了怎样的净化作用?水的净化方法有何不同之处?你认为哪种方法更有效,并说明理由。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范文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范文

自然界中的水课时安排:每章2课时,共10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2. 让学生掌握水循环的基本过程;3. 培养学生爱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第一章:水的存在形式1. 液态水2. 固态水(冰川、冰雹、雪等)3. 气态水(水蒸气)第二章:水的作用1. 生命之源:水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生存的重要性;2. 自然环境:水对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的影响;3. 人类生活:水在农业、工业、生活等方面的应用。

第三章:水循环的基本过程1. 蒸发:水分从地表或水体转化为水蒸气进入大气;2. 凝结: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凝结成水滴,形成云;3. 降水:云中的水滴凝结成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表;4. 径流:地表水流向河流、湖泊等水体;5. 地下水:地表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

第四章:我国水资源状况1. 水资源总量:我国水资源总量及在世界上的排名;2. 地区分布: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3. 季节变化: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

第五章: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1. 节约用水: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技巧;2. 防止水污染:了解水污染的来源和危害,学会保护水资源;3. 爱护环境: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等活动,改善水环境。

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2.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水循环过程;3. 组织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水资源的珍贵和保护的重要性;4. 开展节水竞赛、环保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悟;2.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水的存在形式、作用和水循环的理解程度;3.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保护水资源方面的行动和进步。

自然界中的水课时安排:每章2课时,共10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2. 让学生掌握水循环的基本过程;3. 培养学生爱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自然界的水》第二课时《水的净化》教学课例

《自然界的水》第二课时《水的净化》教学课例

《自然界的水》第二课时《水的净化》教学课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水的净化的意义,认识水的净化方法,明白水的净化过程;(2)理解水的净化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对水资源的珍惜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4)通过实验、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

2. 情感态度目标(1)激发学生对环保原理的兴趣,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准备1. 教学内容:水的净化。

2. 教学资源:教学案例PPT,实验器材,图片资料等。

3. 教学环境:教室,实验室。

4. 学生准备:学习相关知识,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引导学生进入水的净化主题。

介绍当今世界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启发学生对水资源的珍惜意识。

(1)教师通过简单的实验示范,让学生了解水的净化过程。

让学生用水与盐水、泥水等物质混合后,用不同的净化方法进行净化,了解净化的原理和方法。

(2)小组讨论,搜集阅读相关文献,了解自然界中的水是如何被净化的,学习了解大自然中的水净化过程。

教师对水的净化方法、净化设备等内容进行系统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水的净化的相关知识。

4. 实践探究(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出水的净化方法及重要性,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6. 知识点拓展(10分钟)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布置水的净化领域的拓展研究课题,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多种渠道进行拓展阅读,了解更多水的净化知识。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对本节课所讲内容进行总结,并就水的净化写一篇文章或制作一份海报。

四、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着重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探究的方式,理解水的净化方法和重要性。

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提高了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还会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实践操作,让他们亲身体验水的净化过程,加深对水资源的珍惜和环境保护的理念。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内容,激发学生对自然界中水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自然界中水的概念和重要性。

教学难点:1. 理解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介绍本课程的主题——自然界中的水,引导学生思考水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介绍自然界中水的概念和特点,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水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重要性,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4. 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对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有初步的认识。

第二章:自然界中水的存在形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存在形式,理解各种存在形式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自然界中水的存在形式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各种存在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界中水的存在形式。

2. 新课导入:介绍自然界中水的存在形式,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各种存在形式的特点。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各种存在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4. 案例分析:分析自然界中水存在形式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各种存在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5. 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对自然界中水的存在形式有更深入的认识。

第三章:水循环过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循环的过程,理解各个环节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水循环的过程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1. 理解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九年级化学上册《自然界中的水》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上册《自然界中的水》教案、教学设计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水的组成、性质、存在形式、水循环过程以及净水方法等知识点。同时,强调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此外,我还会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水现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更加了解自然界中的水,为我们生活、生态和环境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难点:水的组成、性质及简单净水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设想:通过实验、动画、图示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水的组成和性质,帮助学生形成深刻印象。结合生活实例,讲解净水方法,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理解。
2.重难点:水循环过程的理解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态现象。
设想:运用动态图解、实例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水循环过程及其重要性。结合地理、生物等学科知识,引导学生认识水循环与生态系统的密切关系。
3.重难点: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设想: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和脆弱,从而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生活中的水为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实践活动,增强体验:组织学生进行水的净化实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3.合作探究,提高能力:分组讨论与水相关的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情感教育,培养责任感:通过学习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5.拓展延伸,提升素养:布置与水相关的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自然界的水》第二课时《水的净化》教学课例

《自然界的水》第二课时《水的净化》教学课例

《自然界的水》第二课时《水的净化》教学课例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来源和运动过程;2. 掌握水的净化原理和方法;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水资源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三、教学准备:1. 教材《自然界的水》第二课时《水的净化》;2. 多媒体课件;3. 实验器材:滤纸、砂子、活性炭、过滤瓶。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考a.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水源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水的来源和运动过程;b.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喝的水是怎么来的?自来水厂是如何将水变得干净的?c. 引导学生讨论如果没有对水进行净化处理,会对人类造成什么危害?2. 学习水的净化原理和方法a.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水的净化原理和方法,包括过滤、沉淀、消毒等;b. 通过实例讲解不同净化方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c.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水的净化处理?3. 实验操作,探究水的净化方法a. 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提供滤纸、砂子、活性炭和过滤瓶等实验器材;b. 指导学生用实验器材进行过滤实验,观察不同材料对水的净化效果;c. 让学生总结不同材料对水的净化作用,讨论这些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4. 提升思辨能力,探讨保护水资源的方法a. 引导学生围绕“如何保护水资源”展开讨论;b. 提出问题:人类日常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有哪些?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水资源?c. 引导学生总结出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并积极践行。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水的净化原理和方法,掌握了利用不同材料对水进行净化的实验操作,培养了环保意识和保护水资源的能力。

学生也意识到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积极探讨和实践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调查自己家庭的用水情况,总结家庭中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和实验操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水的净化原理和方法,培养了环保意识和保护水资源的能力。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教案主题:探索自然界中的水一、课时安排:共计2个课时,每个课时为45分钟。

二、教学目标:1.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及功能。

2.掌握水的独特性质和状态变化。

3.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和动手能力。

4.激发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准备:1.视频资料:关于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功能的视频。

2.实验器材:容器、冰块、一小碗热水、观察器材(显微镜、放大镜等)。

3.图片资料:自然界中的水的图片。

4.实践活动:收集水的样本进行实验观察。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Step 1: 激发兴趣(5分钟)通过观看一段关于自然界中的水的视频,激发学生对水的兴趣和好奇心。

Step 2: 导入知识(10分钟)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引入:在自然界中,除了海洋和河流,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找到水?请学生思考并给出答案。

Step 3: 学习水的分布(1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向学生介绍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情况,如湖泊、地下水、冰川等。

Step 4: 水的功能(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在自然界中如此重要?请学生回答。

然后,教师提供水的功能的相关知识,如供养生物、滋润植物、调节气候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水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功能。

第二课时:Step 1: 水的独特性质(15分钟)教师通过实验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水的独特性质,如水的密度小、热容量大、溶解能力强等。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容器中放入冰块和热水,并观察冰块融化和热水变冷的过程。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实验,向学生展示水的表面张力和凝结作用。

Step 2: 水的状态变化(1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向学生介绍水的状态变化,如液态、固态和气态之间的转换。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水在不同状态下所具有的特点,并给出示例。

Step 3: 实践活动(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收集水的样本,并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等观察器材,观察水样品中的微观结构和微生物。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范文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范文

自然界中的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存在形式和分布情况。

2. 使学生掌握水循环的基本过程。

3. 培养学生关爱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水的存在形式: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

2. 水的分布:地球水资源的总量和分布规律。

3. 水循环:蒸发、降水、径流等环节。

4. 人类活动与水循环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水循环的基本过程,水的分布情况。

2. 难点:水循环各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水的存在形式和分布。

2. 利用地球仪模型,直观地展示水循环过程。

3.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4. 设计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水资源的重要性。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自然界中水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

2. 讲解水的存在形式和分布: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

3. 讲解水循环的基本过程:蒸发、降水、径流。

4. 分析人类活动与水循环的关系:如水库建设、土地利用变化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护水环境的措施。

6. 实践环节:让学生参观附近的水库、河流等,了解当地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情况。

7. 总结全文,强调关爱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

8.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调查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六、教学评估1. 评估学生对水的存在形式、分布和水循环基本过程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提出的保护水环境的措施。

3. 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以及对当地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情况的了解。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水资源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知识。

2. 组织学生参观水资源设施,如水库、水厂等,亲身体验水资源的重要性。

3. 开展水资源保护的公益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有必要进行调整。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教案主题:自然界中的水教案目标:1. 能够描述自然界中水的种类和作用。

2. 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3. 能够意识到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性。

4. 发展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教案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起学生对水的关注,例如:“你能说出几种自然界中的水? ”、“水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等。

步骤二:探究(20分钟)1. 在教室的水池中放一些温水和冷水,观察水的变化和蒸发的现象。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会慢慢消失?”、“消失后的水去了哪里?”。

2. 分组让学生观察室内和室外的水循环现象,例如水从湖泊蒸发,变成云,然后降落成雨等。

学生可以在观察过程中绘制观察图表。

3. 引导学生思考水循环的重要性,并让他们想想如果没有水循环会发生什么。

步骤三:总结(10分钟)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的内容,重点强调自然界中的不同种类的水(如雨水、河水、湖水、海水等)、水的作用和水的循环过程。

步骤四:应用(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和节约水资源,并设计一幅海报或口号来宣传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 请学生带来家中使用的水杯或瓶子,观察和比较各种材料的水杯是否对环境有负面影响。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采取节约用水的措施,并让他们在下一堂课上分享他们的经验。

步骤五:拓展(5分钟)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问题,并在下一节课上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教学资源:1. 温水和冷水2. 观察图表和海报制作材料3. 学生带来的不同种类的水杯或瓶子评估方法:1. 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和参与程度。

2. 学生的观察图表和海报设计质量。

3. 学生对节约用水的理解和实际行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界中的水》教学案例
姓名:吴明兴学校:接官中学执教时间;2010年11月
一.教学背景与定位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滤的基本操作,硬水和软水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经验知道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动手操作掌握过滤的操作要领,知道过滤可以除掉水中的难溶性杂质,运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与软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过滤的基本操作。

鉴别硬水与软水
教学难点:过滤的基本操作。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实验探究”探究教学课堂模式,即大致分为课前预习、课首检测、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小结提升、当堂反馈等环节,让学生成为每一个教学环节的主体,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主要教法:自主学习法:基本知识点学生直接在书本上的出答案
实验探究:两人一小组进行过滤操作,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
讨论法:讨论水净化的意义,
仪器及用品(24组):铁架台,漏斗,烧杯,玻璃棒,滤纸,肥皂水,硬水
1. 教学过程
2. 主要板书
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了解吸附、沉淀、和蒸发等净化水的方法;多种途径
课题3 水的净化
教学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体会工业生产中化学知识的丰富性和重要性.
教学课时:
1.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2.活动与探究——天然水的净化;过滤的操作
教学策略:1.第一课时主要是解决水净化的有关方法的介绍,解决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吸附的方法介绍中增加活性炭的性质介绍;比较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方法的净化程度。

2.提前准备蒸馏的装置并在讲台上进行水的蒸馏.介绍蒸馏的方法时要介绍简要的步骤和方法.
3.活动与探究是“天然水的净化”,因有第一课时的知识铺垫,可在第一课时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净化的方法,第二课时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比较不同方法的净化程度,同时重点总结过滤的操作要点。

4.家庭小实验:可在第一课时后布置学生作为家庭作业自制简易净水器,等到本单元总结时进行评价并作为单元测验的部分成绩。

5.组织学生查找资料出板报:野外饮用水的净化
教学准备:演示材料:录相带、投影片、过滤装置一套、用可乐瓶做的简易过滤器。

分组实验材料:过滤装置一套、烧杯2个、玻璃棒、明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引入]我们每天喝的水从哪里来?(从自来水厂或水井里来。


[提问]自来水厂里的水又是从哪里来?(从江河、湖泊……中来。


[投影]自然水域。

[讲解]自来水厂里的水来自于自然水域。

自然水域主要是指海洋、江河、湖泊、池塘和地下含水层。

[投影]自然水域水的局部放大。

[提问]自然水域的水可以直接饮用吗?为什么?(不可以。

因为自然水域里的水不干净,水中混有泥沙、杂质、细菌,以及一些溶解于水的杂质)。

[讲解] 自然界的水有不同的水质,并含有各种物质,如泥沙、杂质、细菌,以及一些溶解于水的杂质,是否清澈透明的水就是纯净呢?(不是)
[展示]一瓶硬水和一瓶软水。

[讲解]怎样区分硬水和软水呢?
[实验]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展示] 一瓶含有固体杂质的水。

怎样除掉水中的这些杂质,使水变干净、变纯净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几种水的净化方法。

[展示] 看一看,1号纸包内有什么物体?(木屑、沙土等)
[实验] 把纸包内的物体倒入烧杯的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讨论] 怎样除去水中的杂质?
[观察汇报] 水中大部分泥沙怎样了?(把沉淀后的水倒入另一烧杯中)
[讲解]要除去比水重的大粒泥沙等杂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混浊的水装在一个容器里,不要动它,过一段时间,泥沙就会沉入水底。

农村饮用井里的水,常常用这种方法。

这种净化水的方法叫沉淀。

[板书]沉淀——除去较大杂质
[放录相] 加入明矾使水中杂质加速沉淀。

[讲解] 有时,为了加快沉淀,还可以在水中加一些明矾。

明矾的作用就是把水中的一些较小的颗粒粘在一起,使它们尽快沉淀。

[分析] 加入明矾后,水中有什么变化?(加入明矾后,悬浮在水中的一些较小的泥沙结成一片片,然后沉入水底。


[小结] 沉淀的方法可以除去水中较大的杂质。

加入明矾后,可以加速杂质的沉淀。

[提问] 沉淀后的水不是无色透明的,这说明什么?(说明水中还有杂质。


[讲解]这些剩余的不溶解于水的杂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

[讲解]介绍过滤方法所使用的材料:过滤时要使用过滤纸。

在显微镜底下看过滤纸就像鱼网或细筛子一样,它可以滤去水中细小的杂质。

[放录相]介绍过滤方法。

[板书]过滤——除去细小杂质
[展示] 看一看,这是一瓶略带有红色墨水的水,是否可用沉淀的方法净化?(不行)
[提问] 如何除去这些红色呢?
[演示实验](用P54图3—18的装置进行吸附)
[讲解] (活性炭的吸附性质)活性炭在这里把水中的色素吸收了,这就是吸附的方法。

[板书] 吸附——除去一些溶解的杂质、臭味、色素等。

[提问] 过滤后的水能喝吗?为什么?
[讲解] 同学们可能已经注意到讲台上的两个实验一直在进行着,知道这是在做什么吗?(在制纯净水呢)
[讲解]介绍蒸馏的装置。

[板书]蒸馏—程度较高的净化
[讲解] 消毒方法有几种?用消毒的方法可以除去水中的什么?
(消毒方法有两种,加药品消毒和煮沸消毒。

用消毒的方法可以杀死水中的细菌。


[板书]
[讲解]介绍自来水厂水的净化过程
[讲解]刚才我们学习了三种水的净化方法:沉淀、过滤和吸附。

在自来水厂里又是如何净化水的呢?下面看一段录相。

[录相] 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过程。

[讲解]自来水厂里的水在运
[1] [2] [3] 下一页
《《水的净化》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这一教学反思,来自斐斐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