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鬼子来了》浅析及观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鬼子来了》浅析及观后感

NCUT

管10-6

理想

电影《鬼子来了》赏析及观后感

上周三的大学语文课上,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电影《鬼子来了》。看完之后,我感受到了日本鬼子的极度残暴,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在抗战中表现出来的民族劣根性,看到这些,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羞耻,甚至愤懑!同时,我也联想到,我们这个民族,即便到现在也仍然存在着一些劣根性。因此,我觉得,只有我们对自身客观存在的这些劣根性进行深刻反思,并厉行改正,才能实现民族崛起、人民幸福的理想。

《鬼子来了》这部电影是由姜文执导并担任主演的一部以抗日和中华民族自我反省为主题的影视作品。

这部作品与以往的众多抗战题材作品不同的是,它选取了一个细微而独特的视角,采用了不同寻常的叙述方式,通过充满北方特色的大量口语对白和作品前后的背景色彩反差,表现了日本帝国义在二战期间对中国普通老百姓犯下的永远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通过中国普通老百姓,对日寇残暴性的无知、受骗、愤怒的缺点,客观地反映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劣根性——留给我们很多思考,需要每一个中国人去正视和反思。

《鬼子来了》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侵略者与当地农民的一段啼笑皆非的故事。影片对国人劣根性进行了深入揭示,演员极富夸张的高密度的对白以及丰富的表情,种种黑色幽默将国人的单纯与复杂表现的淋漓尽致。

面对神秘的"我"将一个人的责任变成全村人的责任,面对日本人的自保心态,不忍心杀人的善良,面对六车粮食的欣喜之态,对日本鬼子的轻信,以及片尾对日本人的刻骨铭心的仇恨--这些场面的表达,都是通过激烈的语言对白和争论进行的,充满了种种黑色的幽默。面对鬼子假借国际条约的名义屠杀有血性的中国人,观者哄堂大笑,真切地反映了国人的劣根性特点

作品以“优美”的日本军管弦乐曲作为背景音乐开始,营造了一种欢快胜利祥和的氛围,就像是在用这种“优美”的音乐来粉饰日本侵略者的伪善,宣扬战争带给当地百姓带来的的所谓“幸福”。这种音乐背景却也预示着悲惨的结局。事实上,一些中国的老百姓,在这样的乐声中失去了警觉性,对侵略者产生了侥幸的心理,导致了最后悲剧的发生。音乐虽然很“美”,我却丝毫感觉不到欢快,反而觉得像是有一把无形的刺刀在一步步向我,向挂甲屯的村民,向所有中国普通老百姓逼近……

作品运用了大量充满中国北方地方特色的口语对白来叙事,真实、生动地塑造了中国北方小农村——挂甲屯的众生相,呈现了故事

发生的各个环节,以小见大地再现了抗战时代中国北方农村的面貌和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心理——质朴、纯真、过于善良。马大三为人本分、善良、小聪明、明哲保身、不敢承担责任,代表了典型中国老百姓的生存哲学,就是很好的证明。

作品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背景色彩的成功运用。色彩在这部现实主义风格的影片中,变成了无可取代的电影艺术语言,既传递情感,又表现了思想,深化了主题。作品从开始到接近剧末时,一直都在用单调而苍白的黑白两色作为背景,直到接近尾声时,普通中国老百姓的代表马大三的头被砍下来,饱涵愤懑而死,银幕背景色彩才瞬时转变成彩色。这种彩色与之前的黑白两色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与反差,发反映出了深刻的思想——我们残害我们的敌人并没有死,他们只是换了一身不同颜色的衣服,一身现代色彩的衣服而已:

色彩变了,

善良的中国老百姓的代表死了;

色彩变了,

鬼子一个没死,

鬼子还是鬼子!

色彩变了,

鬼子还是鬼子,

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

作为我们的近邻……

《鬼子来了》是一部真正的爱国主义电影。它告诉观众,“鬼子”决不是外来的,“鬼子”就在中国人心中,“鬼子”就在中国的土地上。只要心里没鬼,外鬼就无法作祟。

最后,我想姜文在这个时期拍摄这样一部电影,其目的也许不仅仅在于反思中国人在抗日这件事上所暴露的自身缺点,更在于作品本身也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时代的特色),这就是——中华民族在实现自己民族崛起的过程中,确实有做的不好的地方,确实需要做一些反思,包括我们国家在抗战时期、和平建设时期所犯的错误,包括每一个中国老百姓在此期间所犯的错误。我们应该勇于反思,并厉行改正,这样我们这个国家才能崛起,我们的每一个老百姓才能真正走向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富裕,我们这个民族才有希望!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不能像以前那样活。我想,也许这就是这部作品的时代意义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