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中对”问题“的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我在教学设计中对数学“问题”的设计》在1976年,25位国际著名数学家于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一次国际会议上提
吃了27个数学问题,围绕着这些问题或猜想的数学活动和攻关,无疑推动着数学科学的发展,可见数学教学的最终落脚点必然是解决数学问题。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心脏,好的数学问题更是学好数学的灵魂。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自由驾驭教材,随时设计出符合教学要求,切合学生实际的好的数学问题,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果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能力提出有创意的数学问题,那就更能有效地提高他们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
通过本次“有效教学模式”专题的培训学习,使我的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能力得以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有了保障,
教学模式从来就是多样化的,但不论何种模式,必须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为终极目标。下面是我的一节习题课的片段,我的设计意图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提高用数学意识,提升用所学数学知识提出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把几个主要问题的设计思想归纳如下:
一、倒推法
这是根据事先想好的答案来设计相应问题的方法,实际上也是一种由答案出题目的方法,用这种方法编造的题目,由于推演的过程不一定是可逆的,其解不一定刚好是预定的结果,要想完全按预定结果编题,就必须在倒推过程中,注意保证处处可逆。
例:请同学设计一道以x=1+ⅰ,y=1—ⅰ为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题。
同学们根据设计要求分析讨论后明确; 因为以x=1+ⅰ,y=1—ⅰ为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具有标准形式:
α1﹙1﹢ⅰ﹚﹢β1﹙1﹣ⅰ﹚=γ1,
{α2﹙1﹢ⅰ﹚﹢β2﹙1﹣ⅰ﹚=γ2,所以只要定出α1、α2、β1、β2、γ1、γ2即可。由于这六个参数中,独立的只要四个,任给α1=1﹢2ⅰ,β1=2﹢ⅰ,α2=1﹣2ⅰ,β2=2﹣ⅰ,代入上式可算出γ1=2﹢2ⅰ,γ2=4﹣4ⅰ。于是一道以预先给定的1±ⅰ为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题就设计出来了。然后请其他各组同学展示自己组的设计问题并解答。
二、换元法
这是一种对已知命题中的变量进行代换来设计问题的方法,常用的代换方法
为简单的代数代换和三角代换。一般地讲,由这种方法设计出来的题目,总是
比较灵活、新颖、复杂。题目往往发生了质的区别。
例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对固定的抛物线方程y’²=4x’作代换:令x’=x﹣α,y’=y-α,(α∈R),得一变动的抛物线方程﹙y-α﹚²=4﹙x-α﹚,其顶点坐标为﹙α,α﹚,显然分布在定直线y=x上,由于抛物线系﹙y-α﹚²=4﹙x-α﹚﹙α∈R﹚可由已知抛物线
y²=4x“沿直线y=x平移”产生,于是同学们根据平移的性质,小组讨论,总结。一道综合性的解析几何题就设计出来了:
“已知抛物线系x=¼﹙y²-2αy+α²+4α﹚(α∈R),证明它们的顶点分布在一条直线l上,并且与抛物线系相交又与l平行的直线被此抛物线系戴出的弦长相等”。
三、变换命题法
根据四个命题的概念,每一个数学命题都可以变出另外三个题目来:视原题目为原命题,则另外三个题目就分别是原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逆命题,如果它成立,就得到了一个与原问题完全不同的新问题了,另外,对同一个问题,还可以通过改变其前提结论,或增加、减少它们的条件,或对其进行推广、延伸,得到一系列新问题。
例同学们知道平面上的四边形,若四个内角均为90º°,则此四边形必为矩形,现在把前提扩大一下,让我们在空间来重新考虑这个问题。若空间里的四边形ABCD满足∠DAB =∠ABC=∠BCD=∠CDA=90°,看看ABCD是否还是矩形。
c
A D E
B
图 2
这里问题的关键在于,此时,A、B、C、D、是否共面,若共面,结论仍为矩形;若不共面,可设ABD平面为π,CE⊥π,E为垂足,连BE、DE,则由三垂线定理之逆,知∠ABE=∠ADE=90°,推知∠BED=90°,于是BE²+DE²=BD²=BC²+DC²与BE²+DE²<BC²+DC²显然矛盾,所以A、B、C、D不可能不共面。ABCD为平面四边形,结论仍为矩形。于是一道饶有趣味的立体几何题通过改变命题的前提就产生了。同学们设计出的有代表性的问题是:“若A、B、C、D是空间四点,满足∠DAB=∠ABC=∠BCD=∠CDA =90°,则ABCD是一个矩形。”
四、几何直观法
几何图像往往是数量关系的形象表示,因此几何直观就成了解题和设计问题的
一个重要源泉。用这种方法设计数学题,必须对各种曲线的性质有深刻理解,
必须善于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观察曲线。设计时既要注意到各种几何量的变化
情况,也要注意各种几何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用几何直观设计的题目,必须
经过严格证明才能引用。
例引导学生利用对数函数图像设计一个与对数有关的题。
图 2
同学们观察到对数函数y=㏒αx在﹙0,1﹚间的图像陡于在﹙1,∞﹚间的图像﹙不论a>1还是0<a<1﹚,这意味着,当0<x<1时,│㏒α﹙1-x﹚│>㏒α﹙1﹢x﹚│这个事实可以用y=㏒αx的凹凸性加以证明,以a>1为例。此时y″=﹣1/x²㏑a<0,y是下凹函数。取A﹙1,0﹚为切点画切线BC,则整个曲线位于BC的下方。设A1﹙1-X,0﹚, 过A1与X轴垂直的直线交切于B,交曲线与B′。过A2﹙1+X,0﹚与X轴垂直的直线交切于C,交曲线于C′。上述特性意味着│㏒α﹙1-X﹚│=│A1B′│>│A1B │=│A2C│>│A2C′│=│㏒a﹙1+X﹚│。同学们观察到的结果得到证实,通过进一步讨论,同学们设计出问题如下:
“证明:当α>0,α≠1且0<X<1时,有│㏒a﹙1-X﹚│>│㏒a﹙1+X﹚│。”此题的初等证法如下:│㏒α﹙1-X﹚│-│㏒α﹙1+X﹚│=(1/│lg a│)│lg﹙1-X﹚│-(1/lg a│)│lg﹙1+X﹚=(﹣1/Ilga│)lg﹙1-X﹚-(1/llgα│)lg﹙1+X﹚=(﹣1/│lgα│)lg﹙1-X²﹚>0。
反思:
本课完成了预定设计目标。
同学们对这种自己设计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习题课饶有兴趣,活动积极,富有成果,不仅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提出问题的能力和质疑能力。并从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放大了课堂教学实效。
这种课堂教学设计还应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提出问题的部分还应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和需要富有变化,在今后的教学、研究过程中我会做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