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各类地理图表的判读》
高中地理坐标图的判读技巧

高中地理坐标图的判读技巧作者:李荣国来源:《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5年第07期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0018-02高中地理坐标图中的点、线(曲线、折线)、柱等既可表示地理事物的数量,又可反映其发展变化趋势。
读图时要积极思维,精确把握,既会定量认识,又能作定性分析。
判读此类统计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读图名通过图名了解统计图反映的内容。
图名能够说明该图的主题内容,有些题目甚至在图中没有图例,此时只能通过图名来获取信息。
二、读坐标、看图例看清纵、横坐标所示要素和图例内容,了解统计数据的性质、种类和单位。
三、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根据柱、线等高矮大小所示数字信息进行分析,一般来说,线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时间或空间变化规律,柱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绝对数量。
判读玫瑰图时应明确坐标中心点的概率为0,离中心点越远概率越高,常见的如风频玫瑰图。
读图时不仅要注意图像中地理事物多少、强弱、增减的变化,还要区分出发展的不同阶段、增减趋势和程度,否则就无法总结出地理变化规律。
读数值的大小时要读准读全,关注极大值、极小值、转折点等特征值及它们随时空变化的规律,全面比较其量化信息,否则会导致判读错误,如对比两幅降水量柱状图,不仅要看柱的高度,还要看清坐标单位数值是否一致。
四、分析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准确从中把握事物联系变化特征,然后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结合地理基础知识找出图中不同地理事物(现象)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因果关系等。
1.柱状图的判读与应用柱状图是用不同高度或长度的线或方柱表示地理数字、事物大小的图形。
适用于表示相对独立的地理事物的静态对比,一般横坐标表示相对独立的各个地理事物,纵坐标表示数量。
这种图把事物数量上的差异用柱(线)的形态表现出来,具有直观性。
分析柱状图的一般思路:①要了解纵横坐标的含义,出现左右纵坐标时,更要仔细观察、辨析;②思考各内容之间的联系;③对柱值的高低进行分析,从而揭示纵坐标内容随横坐标内容的变化;④分析原因,提出建议。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等温线判读 课件

2)如甲处为陆地,乙处属海洋,
甲
则此时为何季节? 冬季(北-夏季)
•
3)如果此图为海洋表层等温线,则甲、
a
乙•
b
c
乙分别有何性质的洋流经过?用图例标示。
4)若图示区域全为陆地,甲乙表示山谷的是何处? 乙
【练习2】读某地1月均温分布图,
回答:
1)若考虑下垫面状况,图中a点1
月均温可能为:
A、0℃
B、-5℃
冬季大陆
-4℃ -2℃
0℃
海洋
读我国东北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0℃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4分) (2)与该大陆西部相比,该地0℃等温线的纬度位置偏低,主要原因是什么?(4 分) (3)图中-3℃等温线有一段明显弯曲,原因是什么?(4分)
一、等温线的判读(五读):
C、2℃
D、-6℃
2)a点上述气温分布状况表明,与
同纬度地区相比,此阶段a点的气温:
A、偏高 B、偏低 C、一样 D、无法确定
3)造成a点上述气温分布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差异 C、洋流性质 D、地形状况
4、判断判断洋流流向和洋流的性质
20℃
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15℃
丙
乙
10℃
5、利用等温线判断地形 右图为我国某地年平均气温线分布图(比例尺为二千万分
之一)
判断地形类型,甲地是 盆地 ,乙地是 山地 。
(1)描述图中-4℃等温线的 走向特点。
东半段呈东北--西南走 向,西半段呈东—西走 向,局部向北凸出。
(2)图中F、H两地气温 比两侧地区 高 (高低) 的自然原因是_河谷地形。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结构图

气
候
冬夏海陆气压差异
的 形
季风 东亚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成
环流 南亚季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3
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
地面冷 热不均
大气垂 直运动
水平气 压差异
大气水 平运动
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高低纬度间热量的差异。
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
.
14
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
.
17
冬夏海陆的气压差异及亚洲的季风环流
一月 七月
亚欧大陆 气压中心
亚洲高压
北太平洋 气压中心
阿留申低压
东亚季 风风向
南亚季 风风向
西北季风 东北季风
印度低压 夏威夷. 高压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18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主要通过降. 水对气候产生影响 19
干燥 极地高气压带
冰原气候
90º
地球的形状
.
6
公转的意义
一、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1.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圈 内出现极昼现象。
2.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 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规律是:
• 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 年中最大值,赤道以南各地达最小值。
地形
城市的形成
自然条件 对城市的 影响
气候 水 矿产
城市的分布 城址和形态 城市的兴衰
自然条件影 响交通线路
线路走向 线网密度 分布格局 运输方式
.
45
高中地理必修一讲义第一章 微专题1 太阳系模式图的判读

微专题1太阳系模式图的判读1.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质量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
2.八颗行星的位置按照它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八颗行星都围绕太阳公转,且公转的方向相同,都是逆时针方向。
4.八颗行星公转轨道接近圆形,近乎在一个平面上,且相邻行星轨道之间的距离越向外越大。
5.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
6.图示彗星为哈雷彗星,其绕日轨道为椭圆形,其绕日运动方向为自东向西,彗尾长度与其距离太阳远近的关系为“远短近长”,彗尾背向太阳。
(2020·湖南岳阳县期末)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1~3题。
1.图中共有几级天体系统()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2.小行星带位于()A.水星轨道与金星轨道之间B.地球轨道与火星轨道之间C.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D.木星轨道与天王星轨道之间3.距离c行星最近的恒星是()A.太阳B.哈雷彗星C.织女星D.比邻星答案 1.B 2.C 3.A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八颗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环绕太阳公转构成太阳系,图中c(地球)行星与d(月球)卫星构成地月系,因此图中共有二级天体系统,选B。
第2题,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选C。
第3题,行星c是地球,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选A。
读下图,完成4~5题。
4.M行星是()A.金星B.火星C.土星D.天王星5.N可能是()A.金星B.地球C.小行星D.月球答案 4.B 5.C解析第4题,太阳系八颗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读图可知,M行星位于木星轨道与地球轨道之间,为火星,故选B。
第5题,N位于木星轨道以内,火星(M)轨道以外,是小行星带中的小行星,选C。
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天体M可能是()A.水星B.火星C.天王星D.木星7.图中箭头体现了()A.共面性B.同向性C.近圆性D.同质性答案 6.A7.B解析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到天体M的轨道位于地球轨道内侧,所以可能是水星或金星。
高中地理必修1《各类地理图表的判读》31页PPT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1《各类地理图表的判 读》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高中地理课本太阳辐射图的判读

高中地理课本太阳辐射图的判读课程教材研究所丁尧清高中《地理1必修》(人教版)选用了一幅大气上界太阳辐射日总量立体图(图1),说明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在试教过程中,一些师生反映图像阅读困难,难以理解,在此作简要说明。
首先,该图表示大气上界(不是地表),即大气暖层距地表480千米处的太阳辐射状况。
其次该图从两个方面即纬度和季节来反映太阳辐射日总量的分布情况。
按照课本要求,学生应当能够大致说出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情况,对细节可不作过高追求,重点在于找大规律,例如太阳辐射日总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趋势(图2,单位为W/m2),据测算,一年中赤道接受的太阳辐射是极地的2.5倍。
下面作具体说明。
一太阳辐射分布的不均匀状况赤道附近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年变化平缓(图3),两至日较低,两分日最高(350W/m2)。
在极圈内一年中有一段时间太阳辐射为零(图4),但6月北极太阳辐射甚至高于赤道(图4a)。
这是因为夏季北极整日暴露在阳光下,而40°N和赤道的日照时间分别是15和12小时。
但是由于极地正午太阳高度较低,所以尽管极地日照时数是赤道的两倍,但两者的辐射差值仅为100W/m2。
南极12月份的辐射(>550W/m2)高于北极(图4b),这是因为日地距离较近(1月3日为近日点)的缘故。
就日地距离而言,近日点时的太阳辐射比远日点时约多7%。
极圈与回归线之间呈单峰式的连续变化(图5)。
北半球夏至日最高,冬至日最低;南半球相反,冬至日最高,夏至日最低。
这主要是受太阳高度和日照时间的影响。
综上所述,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取决于太阳高度、日地距离和日照时间。
其中以太阳高度的影响最为重要。
二地球辐射平衡和能量运动由于地球距离太阳非常遥远,太阳释放的能量只有极微小的部分(20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以太阳常数计为1372W/m2。
地球每分钟接受的太阳辐射相当于燃烧4亿吨烟煤产生的热量,是地球最主要的能量源泉。
高一地理第3单元单元活动: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教学课件

1.该区域发展攀岩等极限运动可考虑在( )地
A.① B.②
√ C.③
D.④
2.河流上游段(②处以上)的剖面图可能是
A①
B.②
B C.③
C
√D
D.④
<要点2>
——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1)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 拔,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
【跟踪训练】
下图示意“某区域地形图(单位:米)”。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等高线M的数值可能是
A.300
B.400
√C.500
D.600
5.甲、乙、丙、丁四地最可能形成较大瀑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要点3>
——地形特征描述——
思考方向
地形特征的描述
规范答题术语
地形 平原、高原、山 ①以××地形为主;②××地形分布在
4.微观地貌类型及其特征——地形部位
字母 地形
等高线特点
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 A 山顶
(一般在图中有黑三角图例)
B 山谷 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
C 山脊 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
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一般图 D 陡崖
中用“ ”符号表示
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山谷的最高
E 鞍部
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并指向斜坡降低方向)
3.宏观地貌类型及其特征——地形类型 (3)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大,等高线密集
3.宏观地貌类型及其特征——地形类型 (4)盆地:四周等高线较密集,且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且数值小
《地理图表的判读》的一等奖说课稿

《地理图表的判读》的一等奖说课稿1、《地理图表的判读》的一等奖说课稿一、本课题提出的思路此次出课正赶上高一地理总复习结束期间,第二轮综合复习基本结束,马上就要会考了,在会考考纲中有明显的规定,读图分析题占30分,以中等难度为主,属于知识的灵活运用。
有必要将学生掌握得并不太好的内容综合复习一下,特制定了本课题。
知识点涉及地图的定向、等值线图的判读、日照图的判读、气候类型图的判读等。
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不但容量大,而且效果好。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本节课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读图,地图的定向属于初中地理的内容,但有不少学生并没有完全掌握,另外这部分知识也是地理学科学习的基础知识,有必要进行复习,日照图的判读,是高中地理上册中难度较大的部分,也是每次考试必有的内容,可以充分考察学生对第一单元的掌握情况。
会考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判读等压线图,在图上判断高、低压中心;空气运动方向;风力大小;天气状况等。
气候类型图的判读也是会考的考点之一。
因此,我将日照图的判读和等值线图的判读及气候类型图的判读定为本课的重点;将等压线图的判读和日照图的判读定为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由于是专复习课,应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要说的话留给学生说,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导”的作用,并且要把学生的话概括起来,形成方法。
通过练习,及时巩固,加深印象。
(一)地图的定向采用三个练习题,让学生总结地图定向的方法,教师及时总结,概括出地图定向的基本方法:一般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定向;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网定向,同一条经线表示南北方向,同一条纬线表示东西方法。
(二)日照图的判读是地理教学中的.难点,利用本人依自己思路制作的课件,讲清日照图的类型,然后让学生判断各种日照图中的晨昏线、地方时、正午太阳高度、昼长情况,最后总结出日照图的读图要点:晨昏线的判断依地球自转而定,地方时的判断应在赤道上进行(日出6时,日落18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判定应掌握计算的方法。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高中地理常考图表

高中地理常考图表——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图型概述] 常见的人口统计图除人口金字塔图外,还有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平面正三角形坐标统计图、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等。
这些图形可以反映人口增长状况,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入或迁出状况,也可以反映人口年龄构成、职业构成等。
下面重点分析判读难度较大的三种统计图。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流程:读懂坐标含义→明确各坐标数值大小→分析数值及变化特征→分析变化原因。
1.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判读内容分析解决问题读塔型,定类型年轻型下宽上窄,说明人口的年龄越小,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越大;而人口的年龄越大,所占比重越小。
这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大大超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的趋势是迅速增长,属于传统型。
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过快,属于发展中国家成年型底部与中部的宽窄相近,儿童、青少年所占比重趋于减少,中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有所增加,人口增长速度减缓,总人口继续增长。
属于传统型的后期阶段,一般属于发展中国家老年型上宽下窄,说明人口年龄结构中儿童、青少年人口比重小,而老年人口比重大。
其人口增长的趋势是零增长或负增长,人口规模将缩减,属于现代型。
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老龄化,一般属于发达国家读比重,判内容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人口所占比重或数量的计算,可分析判断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人口性别比失调)、人口问题出现的原因(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人口政策等;人口性别比失调——生育观念、人口政策、工业发展需要、战争等)和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看特殊,析变化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变小,如图中①处。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计划生育等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重大灾害等导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
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增大,如图中②处。
其变化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
某年龄段男女人口比例明显失调,如图中③处。
可能是战争导致的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纺织工厂建设导致对女性职工需求增加正三角坐标图的判读方法有多种,这里介绍最简单的判读方法——平行线分析法。
高中地理图像的类型及判读方法

高中地理图像的类型及判读方法一、等值线图1.等压线图(气旋与反气旋图)2.等温线分布图3.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4.世界年太阳总辐射量图5.世界年日照时数分布图等压线图的判断方法:第一,判别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
第二,判断风向及风力大小。
等压线愈密集,风力愈大;反之,风力愈小。
风是由高压吹向低压的,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气旋内近地面气流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向低压中心辐合上升;反气旋内近地面气流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由高压中心向外辐射。
南半球则相反。
第三,判断天气变化状况。
天气变化。
气流的运动带来了天气的变化。
气旋中心气流上升,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阴雨天气,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水汽蒸发,形成晴好天气。
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第一,气温最高月与最低月的分布状况及变化,特别要注意一些重要的等温线,如最高月20℃等温线、最低月0℃等温线等,因为这些等温线是划分不同气温带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我国划分亚热带与暖温带就以最低月0℃等温线作为依据。
第二,等温线的疏密与温差。
一般情况下,无论什么时空,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
从世界和我国气温分布图上分析,可得出:①冬季等温线密,夏季等温线稀。
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
②温带等温线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
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③陆地等温线密,海面等温线稀。
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所以温差大于海面。
第三,等温线走向与纬线、海岸方向和地形的关系。
①等温线与纬线平行,东西延伸。
在世界气温分布图上,等温线分布的基本趋势即东西方向延伸,这是由于太阳辐射能量因纬度而不同,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的结果。
②等温线大体与海岸平行。
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比较明显。
因为海洋对气温起着调节作用,大陆沿岸受海洋影响大,导致沿海岸等温线形成与海岸方向大体上平行的趋势。
第四,等温线的弯曲。
等温线的弯曲与海陆分布、洋流、地形等诸多因素相关。
①同纬度大陆最低月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海洋向高纬凸出,最高月相反。
高中地理常见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

高中地理常见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作者:梁洁南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20年第02期[摘要]文章总结了高中地理常见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即通过看图名、看疏密、看走向与递变、看弯曲与闭合、关注特殊地方等,来对等值线进行判读。
[关键词]高中地理;等值线图;判读[中圖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20)04-0088-02等值线图的判读是高中教学和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难掌握的内容之一。
常考的等值线有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包含这些等值线的等值线图都有一些共同的判读方法。
下面笔者对高中地理常见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等值线图的判读一般按如下步骤进行:第一步:看图名,推知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等值线的类型有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深线、等太阳辐射线、浅层地下水等水位线、等地租线、等物候线、等地质年龄线……它们都有共同的名字,就是“等……线”。
通过看图名,就知道图中的线表示的是什么地理事物。
第二步:看疏密等值线的疏密表明等值线数值的变化快慢或变化幅度。
等值线越密集,则单位水平距离的差值越大。
即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等温线越密集,温差越大,等温线越稀疏,温差越小;等降水量线越密集,降水变化越大,等降水量线越稀疏,降水变化越小;等等。
例如,题目要求描述出图1中几内亚湾海域等深线的分布特征。
答案为:(1)沿海地区等深线密集,坡度陡。
远离海岸地区等深线稀疏,坡度缓。
(2)最深处位于图示区域西南部。
第三步:看走向与递变走向表明等值线的延伸特点,由此可以判断主要的影响因素。
数值的递变可以反映等值线的分布特点,体现等值线所反映的地理现象的变化规律(递增或者递减)。
若等温线走向与纬线平行,那么其影响因素就是太阳辐射,也就是受纬度因素影响;若等温线走向与海岸线平行,那就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若等温线走向与山脉走向平行,那就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
高中地理常见图像图表的判读.

三大类,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如下:
平面直角坐标图:折线图、曲线图、柱状图、 玫瑰图、点状图 坐标图 平面正三角坐标图 三维坐标图 地理统计图表 扇状结构图 饼状结构图 结构图柱状结构图 矩形结构图
表格
解答地理统计图表题,要做好“四部曲”——
认真审题、提取有效信息,分析
题干设问,解决具体问题。
1.表格的判读
(1)读横向纵向表头。理解含义和比较对象。
(2)数据横行纵向分析。 (第一步:分析数据总体大小 第二步:找出数据极大小值 第三步:计算差值,研究变化趋势) (3)解析题干。提取表格中重点信息,忽略无用信息。 (4) 解决问题。利用提取信息并联系知识点,解决问题。
一、地理分布图
1.(2010·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完
成(1)~(2)题。 (1)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 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④地接受境外石化产 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 A.石油开采 B.核电站建设 C.海岛旅游开发 D.港口建设
图不仅可以反映某一特定区域内的人文环境特征,也可以透视其自
然环境特征。
(2) 判读方法和关键
1:关键:从景观图中找出标志性景观(如典型的植被、地形特征、标志性 建筑等)。 2:利用标志性景观进行空间定位。 3:利用地理景观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联想有效信息,完成 题目。
2.地理漫画的判读
2.地质剖面图
指对某一地质构造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包括地球内部结构剖面图、火
山构造图、褶皱和断层构造示意图等。
地质构造示意图
3.河床剖面图
河谷基本形态包括谷底和谷坡两部分,谷底一般由河床和河漫滩组
成,谷坡上常发育一些阶地,如下图所示:
高中地理必修1《各类地理图表的判读》共31页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高中地理必修1《各类地理图表的判 读》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高中地理必修1《各类地理图表的判读》共31页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பைடு நூலகம்
谢谢!
2021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1 配套PPT课件 第2章 微专题3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解析 乙类岩石经变质作用转化为 丙类岩石;甲类岩石是岩浆上升、 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乙类岩 石是岩浆上升、侵入地壳上部冷却 凝固形成。三类岩石都可以通过重 熔再生作用形成新的岩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6.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A.②-外力作用
B.①-喷出作用 C.④-地壳下沉 D.③-高温熔融
解析 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却凝固形成侵入岩,①为侵入作用。岩浆岩、 变质岩通过外力作用形成沉积物,②为外力作用。沉积物再经过固结成 岩形成沉积岩,③为固结成岩作用。已经生成的三大类岩石在地球内部 通过重熔再生作用形成新的岩浆,④为重熔再生。故选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面左图是由柱状节理及其发育的墨绿色玄武岩构成的岛屿,远远 望去,犹如镶嵌在蓝天碧海之中的一块墨玉;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 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该岛岩石形成的原因是 A.海水常年的侵蚀作用 B.河流携带的泥沙固结变质 C.岩浆侵入地壳缓慢冷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如图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甲、乙、丙、
丁为三大类岩石和岩浆。据此回答3~4题。
3.含有恐龙化石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读图可知,甲为沉积岩,乙为变质岩,丙为岩浆,丁为岩浆岩。 化石一般存在于沉积岩中。故选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附近最常见的岩石是
√A.①岩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优质课件专题一 光照图的判读

(2)局部圆柱投影图(矩形图)
根据“顺地球自转方向西经度减小”,故图中经度为西经度;AB为昏线的一部分,越 向北,昼越长,夜越短,此图表示北半球夏半年的太阳光照射情况。
专题一 光照图的判读
【第一章】 行星地球
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
基础知识 专题训练
基础知识
JI CHU ZHI SHI
01
一、光照图的基本要素
1.两线——晨线、昏线
(1)晨线:自西向东,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界线,如图1中 AB 。 (2)昏线:自西向东,由昼半球进入夜半夜短或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则为北半球夏半年,反之为冬半年。 ②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的斜交关系。
5.确定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就是太阳直射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纬线)与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 时为12时的经线)的交点。 (1)直射点的经度(地方时为12时经线的经度),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的经度,或沿着晨线 和赤道的交点向东90°,沿着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向西90°。 (2)直射点的纬度,根据节气确定:二分日直射赤道,夏至日直射23°26′N,冬至日直 射23°26′S。也可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求出,即太阳直射点的纬度=90°-相切点 所在纬度。(直射点与出现极昼的地区在同一半球)
(3)过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点的那条经线的地方时,要么是0时,要么是12时。切点附近 出现极昼现象的是0时(如图中E点),切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的是12时。
4.确定日期和季节 (1)特殊日期的判定 ①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或晨昏线经过极点),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中国沿海省区耕地、水资源统计图”,回答1~2题。
D 1.此图反映出我国沿海省区水土配合
A.北方较协调 B.南方较协调 C.总体较协调 D.总体不协调
A 2.我国华北地区春季缺水的原因有
①降水量小,蒸发旺盛 ②水资源利用率低 ③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量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读“世界某著名山脉东西两侧的气候资料图” 回答。
解读表格题,是作定性、定量分析,还是仅作定性分析,因题而 异,解题时要灵活掌握。 3.注意对表格中地理事物进行横向类比分析。 类比分析地理事物 的相同、相异、相反、相似点,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地理事物的共性, 更深刻的认识地理事物的特点,以之发展思维。
下表是南美各国的社会经济资料。表1 南美洲部分国家主要社会经济资料
B
C.与国际接轨
D.淘汰中小企业
结构图的判读技巧
结构图一般要作以下几个方面的解读: (1)归纳总结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仔细看图 例和图中的文字说明,了解该图反映的是哪些地理项目,认识结构 图的组成要素、各要素的比例及其大小关系,进而归纳总结。 (2)对地理事物结构特征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相应对策。 (3)采用对比法对地理事物的结构进行对比分析。
65岁以上 人口比重
(%) 4 4 9 4 4 5 6 12 4
人均生产 城市人口 总值(美元) 比重(%)
2610
84
1280
68
2780
86
650
51
1020
72
2920
76
2160
85
2860
89
1210
4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某跨国公司想到南美设立工厂,选择设厂国家的考虑因素之一是各国可劳动
人口数的多寡。如果将15岁到64岁之间的人口数视为可劳动人口, 则可劳动人口
各类地理图表的判读
政
自
人
区
治
然
类
域
区
要
活
综
域
素
动
合
分
分
分
分
布
布
布
布
图
图
图
图
关联图
景观图
图像 主题漫画
等值线图
等等等等等等 震压降温深高 线线水线线线 图图图图图图
分布图 地理图表
示意图
原理示意图 过程示意图
地形图
统计图表
地
图
形 剖
面
坐结表 标构
图图格
统计图表的判读
坐标图的判读技巧
影 响 力
甲
乙
天山 侧。
(3)海拔2000m高度上,南北两坡年降水量分别为250mm、
mm左右。
(4)只考虑温度高低,天山北麓牲畜过冬的牧场应位于海
拔
m左右。
关键:分清各类曲线代表的地理要素,读取曲线上各点对应纵坐
标数值。
气温(C)年(降mm水)量
海拔高度 (m)
20 600 4000
7月均温
10 450 3000
1
7.9 7.6
29 28
3.读“中国劳动力资源及其人口老龄化趋势图”(图2),判 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90年与2040年非老年劳动力所占比例大致相当 B.2020年老年劳动力人口数量比2040老年劳动力人口数量多 C.中国人口出生率在2020年达到最大值 D.图示信息反映中国老龄化问题在2020年后会有所缓解
二维坐标图 1800 图1 2008 时间(年) 读直“工角业坐区标位因,素用的影横响、力纵随时坐间标变化分曲别线代图”表(两图1个),地回理答事1—物2题或。现象,
C 坐1A..标符廉合 价中甲 劳的、 动点乙 力变、、化计线趋算势机等的网内工络容业区表位示因素两可者能B.之分计别算间是机的:网络关、系原,料 能够简明地
B.Ⅱ是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较重的国家
C.Ⅲ是最适宜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家
D.Ⅳ是社会经济和生态压力最小的国家
〈注意〉:解读坐标图,要注意避免出现下列 错误:一是忽视图上定量信息而导致判断错误, 如对比两幅降水柱状图的降水量的多少,不能仅 看降水柱高度相同,就认定降水量相同或不同, 要看清纵坐标单位数值;二是不仅要注意图像中 地理事物多少、强弱、增减的变化,还要进一步 区分出发展的不同阶段、增减趋势和程度的不同, 否则就无法总结出地理规律,如“我国人口变化 折线图”就表示了我国人口变化经历了不同阶段, 且有不同的形成原因。
国家
委内瑞拉 哥伦比亚 阿根廷 玻利维亚 秘鲁 巴西 智利 乌拉圭 巴拉圭
人口 人口自然 (万人) 增长率(‰)
2465
2.6
4166
2.1
3874
1.3
858
2.7
2840
2.0
18203
1.5
1566
1.6
341
0.9
603
2.7
14岁以下 人口比重
(%) 37 34 30 41 38 35 31 26 40
2008年是房地产市场波澜壮阔的一年,房产价格大起大落。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 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开展市场调研后绘制的“影响该地区住房价格因素的权重示 意图”。读图完成(1) ~(2)题。
(1)该地区二手房价格受交通条件的影响权重为6.42%,新房价格受 交通条件的影响权重为0.67%,影响程度均没有现实生活中想象的
读“某地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 业中就业的百分比图”,回答(1) ~(2)题。
(1)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中,从A到E反映的是 A
A.城市化现象
B.郊区城市化现象
C.逆城市化现象
D.再城市化现象
(2)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处在城市
化进程中的
C 那么重要,这可能是因为该地区
A.人口密集 B.环境质量好 C.交通便利 D.繁华程度高
B (2)有关该地区房地产管理与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B. C.地理位置对二手房、新房价格的影响权重差异较大 D.人口状况对二手房、新房的影响权重差异较小
结构图是某些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比例关系的一种形象直 观的地理图像展示,常采用几何图的比例分割手段制作而 成。常见的结构图有扇形、饼状、柱状和矩状图。扇形图 或饼状图主要表示地理事物数量大小的结构和比重,一般 以圆为100%,将地理事物按百分比在圆内分割成若干个扇 形,用来表示同类地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组成。柱状和矩 状图是在扇形图和饼状图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往往强调 不同时段和不同地理事物的对比关系,可形象鲜明地提示 比较内容的对比关系。
D “产业模式图”,回答3~5题。
3.返乡农民工主要集中的产业模式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产业中最适宜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
D 的是
A.房产建筑业
B.家电维修业
C.广告业
D.餐饮服务业
5.金融风暴期间,物价普遍下降,但两会期间,我国煤电价格人
为调高,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满足市场需求
B.节约资源
地形剖面
0 300 2000 -10 150 1000
1月均温
年降水量 乌鲁木齐
42°
44°
北纬
(1)夏季日均温最小值出现在海拔约 4500 m处。
(2)冬季出现大面积逆温的两个地区中,地势起伏较大 的位于天山 北 侧。
(3)海拔2000m高度上,南北两坡年降水量分别为250mm、
570 mm左右。
B
A.D阶段 B.B阶段 C.E阶段 D.F阶段
读图,回答11~13题。
A 11.图中Ⅰ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是 A.原始低增长阶段 B.加速增长阶段 C.增长减缓阶段 D.低速增长阶段
B 12.目前欧洲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类似于
A.Ⅰ B.Ⅱ
C.Ⅲ
D.Ⅳ
B 13.对图中人口增长模式对应国家的描述,正确的是 A.Ⅰ可能是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4)只考虑温度高低,天山北麓牲畜过冬的牧场应位于海
拔 2000 m左右。
三维坐标图 它是用三维空间来反映三个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或是
将之统一在一个平面内,形成平面正三角形坐标。
阅读三角形坐标时,需要把握以下 几个关键: (1)因为是构成现象,所以图中数据 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 例”,不表示绝对量。 (2)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 是100%,而不可能大于或小于100%。 (3)这种图的构成要素只有三项,而不像其他构成图要素可以任意 增减。 (4)三项要素在数轴上比例由低到高方向一致,向上延伸方向也一 致,而不是既可以向右上方,又可以向左上方。
植被占比例大
②结合图四谈谈植被覆盖情况变化对局地小气候的影响。
常绿植被覆盖比例大使当地冬季林内气温比林外高,夏季林内气温
比林外低。 (3)图三到图四综合反映了森林 调节气候 的作用。
统计表格
〈方法总结〉:解读表格题要注意以下要点: 1.抓主线要素,综合分析认识地理规律。 表格题中虽展示了多项 地理要素,但有主次、轻重之分,主线索要素往往体现了命题意图, 是多项地理要素中的主要要素。 2.对地理统计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 解读表格题常重 在认识表格统计中反映出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也就是从理性上 作定性认识。大多数表格题直接就可以观察分析到地理事物的强弱、 大小、多少等规律变化。若题目要求再做定量计算,就必须要整理 数据、计算数据,做出信息的数量或等级的定量认识,并进一步完 成定性分析。
09·广东地理)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 的比值。读图,关于我国五省市人口抚养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贵州的少儿人口抚养比最大
B.上海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小 C.北京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大于广东 D.江苏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小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