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课后答案第八章秩和检验习题

合集下载

医学统计学第六版(马斌荣)课后习题答案

医学统计学第六版(马斌荣)课后习题答案

1第一章绪论局部一、单项选择题答案二、简答题1 答由样本数据获得的结果,需要对其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统计描述可以使数据更容易理解,统计推断那么可以使用概率的方式给出结论,两者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够透过偶然现象来探测具有变异性的医学规律,使研究结论具有科学性。

答医学统计学的根本内容包括统计设计、数据整理、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统计设计能够提高研究效率,并使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数据整理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归类,检查数据质量,以及是否符合特定的统计分析方法要求等。

统计描述用来描述及总结数据的重要特征,统计推断指由样本数据的特征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答统计描述结果的表达方式主要是通过统计指标、统计表和统计图,统计推断主要是计算参数估计的可信区间、假设检验的P值得出相互比拟是否有差别的结论。

4答统计量是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由样本数据计算得到,参数是描述总体分布特征的指标可由“全体〞数据算出。

5答系统误差、随机测量误差、抽样误差。

系统误差由一些固定因素产生,随机测量误差是生物体的自然变异和各种不可预知因素产生的误差,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而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6答三个总体一是“心肌梗死患者〞所属的总体二是接受尿激酶原治疗患者所属的总体三是接受瑞替普酶治疗患者所在的总体。

第三章正态分布与医学参考值范围一、单项选择题答案8.E二、计算与分析1[参考答案]题中所给资料属于正偏态分布资料,所以宜用百分位数法计算其参考值范围。

又因血铅含量仅过大为异常,故应计算只有上限的单侧范围,即95P。

第四章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一、单项选择题答案二、计算与分析[参考答案]不正确,因为此百分比是构成比,不是率,要知道男女谁更易患病,需得到1290名职工中的男女比例,然后分别计算男女患病率。

[参考答案]不正确,此为构成比替代率来下结论,正确的计算是用各年龄段的死亡人数除各年龄段的调查人数得到死亡率。

[参考答案]不正确,此为构成比替代率来下结论,正确的计算是用各型肝炎的新病例数除以同时期内可能会发生该病的人群人口数得到发病率。

医学统计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大学

医学统计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大学

医学统计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大学浙江大学第一章测试1.大数据是总体。

()A:对 B:错答案:错2.医学统计学基本步骤包括设计、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结果解释。

()A:对 B:错答案:对3.参数是总体指标,统计量是样本指标。

()A:错 B:对答案:对4.医学资料类型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A:错 B:对答案:错5.小概率事件是指发生可能性小于或等于0.05或0.01的事件。

()A:对 B:错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构成图有().A:直条图B:圆图C:饼图D:百分条图答案:圆图;饼图;百分条图2.统计表可以从任何位置任何方向开始读。

()A:对 B:错答案:错3.描述健康儿童身高与体重之间关系,宜采用()。

A:散点图B:线图C:直方图D:直条图答案:散点图4.采用直条图描述不同医院患者满意程度(注:5分级)的分布情况。

()A:错 B:对答案:错5.统计图和统计表的标题一般都设计在正上方。

()A:错 B:对答案:错第三章测试1.可以描述开口资料变异程度的指标是()A:四分位数间距B:变异系数C:方差D:标准差答案:四分位数间距2.百分位数法可以估计正态分布资料的95%临床参考值范围。

()A:对 B:错答案:对3.从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到2020年2月25日期间,北上广深四座一线城市的R0(t)估计值的M值 (P25-P75)分别为0.84(0.42-2.46)、 0.76(0.38-2.67)、0.67(0.31-3.25)、0.75(0.34-4.02),其描述方法是否正确?()A:对 B:错答案:错4.四分位数间距是一个区间。

()A:对 B:错答案:错5.等级资料可以采用平均数来描述。

()A:错 B:对答案:错第四章测试1.北京、上海、广州市R0(t)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开始时1周内处于最高值,分别为8.37 (95%CI:6.62-10.41)、7.11(95%CI:5.46-9.06)、9.29(95%CI:7.1-11.88),3个城市之间的R0(t)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生医学统计学课后题答案

研究生医学统计学课后题答案

选择题1. C 中位数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分布不明资料、开口资料(分布末端无确定值资料)、有极端值的资料。

2. A3. D 变量X a +→均数'X X a =+、方差2S 和标准差S 不变、变异系数CV 变小。

4. B5. E 变异系数主要用于比较度量衡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悬殊资料的变异程度。

6. E 100%SCV X=⨯ 7. C8. D 率的标准化是为了在比较两个不同人群的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等资料时,消除其内部构成不同而不能直接比较的所产生的影响。

9. C 直条图:适用于分类资料各组之间指的比较。

10. C 线图:适用于描述两个计量资料之间的关系,即描述一个连续性变量(因变量)是如何随另一个连续性变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11. A 半对数线图:适用于计量资料,用来比较事物之间相对的变化速度。

12. D 计算题1.素食前、素食后、素食前后胆固醇的差值的均数、中位数、方差、标准差素食前后胆固醇的箱图均数 中位数标准差 方差选择题2. D 在区间 2.58μσ±上,正态曲线下的面积为99.00%。

3. B 双侧95% 1.96μσ±4. D X 的总体标准差σ=5. B 正态曲线在X μσ=±处有拐点。

6. E7. E8. C σ离散度参数,决定着正态曲线的形状,若μ恒定,则σ越大,曲线越平坦;σ越小,曲线越陡峭。

9. D 对数正态分布lg -1 指标过大为异常,仅有上限的单侧医学参考值范围。

10. C选择题 1. B X S = 当样本含量n 增大时,X S 减小。

2. D3. C 通过增加样本含量n 来减小均数的标准误,从而降低抽样。

4. A 相对危险度(RR )指暴露人群的发病率与非暴露人群的发病率。

计算题1. 该地正常人和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转铁蛋白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 n=10,σ未知,()2,2,,vv X X X t S X t S αα-+正常人 X = 2.732 2,v t α= 2.262X S = 0.03405 →(2.66,2.81)g/L病毒性肝炎患者 X = 2.324 2,v t α= 2.262X S = 0.03922 →(2.24,2.41)g/L该地正常人和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转铁蛋白总体均数之差的95%可信区间()()()1212121212122,22,2,n n n n X X X X X X t S X X t S αα+-+---⎡⎤⎡⎤---+⎣⎦⎣⎦12XX S -= ()()221122212112c n S n S S n n -+-=+-= 0.0135()122,2n n t α+-=2.101 → (0.30,0.52)g/L2. 肾移植巨细胞感染率的95%可信区间 n=43 ≤50查表法,n=43,X=19 → (29%,60%)3. 该产院阴道分娩与剖宫产产后出血率之差的95%可信区间 5np >且()15n p -> [][]()1212122122,p p p p p p zSp p zS αα-----+12p p S -=(0.0718±1.96×0.0353)→ (0.26%,14.1%)选择题 1. C2. D Ⅰ型错误(α) Ⅱ型错误(β) α越大,β越小; α越小,β越大。

统计学第八章课后习题答案

统计学第八章课后习题答案

8.1解:建立假设: H0:μ=4.55;H1:μ≠4.55这是双侧检验,并且方差已知,检验的统计量 Z 值为:=-1.833而=1.96>|-1.833|,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即可认为现在生产的铁水平均含碳量为 4.558.2解:建立假设: H0:μ≥700;H1:μ<700这是左侧检验,并且方差已知,检验统计量 Z 为:Z==-2而-=-1.645>-2,因此拒绝原假设,即在显著性水平 0.05 下这批元件是不合格的。

8.3解:建立假设: H0:μ≤250;H1:μ>250这是右侧检验,并且方差已知,检验的统计量 Z 值为:Z==3.33 而=1.645<3.33,因此拒绝原假设,即这种化肥使小麦明显增产。

8.4解:建立假设: H0:μ=100;H1:μ≠1009/108.055.4484.4−=Z Z 025.036/60700680−Z 05.025/30250270−Z05.0由样本数据可得: ==99.978S===1.212这是双侧检验,并且方差未知,又是小样本,故采用 t 统计量,检验统计量的值为: t==-0.054而(8)=2.306>|-0.054|,因此不拒绝原假设,即该日打包机工作正常8.5、由题意先建立假设,显然不符合标准的比例越小越好,由于采用的是产品质量抽查,即使总体不合标准的比例没有超过5%,属于合格范围,采用右单侧检验。

P=6/50=12%属于单侧检验,当α=0.05时,有,因此拒绝原假设,即认为该批食品不能出厂n X ni ix∑==195.100....7.983.99+++1)(12−−∑=n x ni i x 8)978.995.100(...978.99-7.98978.99-3.99222−+++)()(9/2122.1100-978.99t025.0%5:%,5:1>≤ππH H o 27.250%)51(%5%5%12=−−−=Z 27.2645.105.0<=Z8.6、由题意建立假设:单侧检验,并且方差未知,n=15,属于小样本,故采用t 统计量,检验统计量的值为:α=0.05,,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认为该厂家的广告不真实8.7、建立假设:,由样本数据可以得出,这是单侧检验,并且方差未知,是小样本,因此采用t 检验量,检验统计量的值为25000:,25000:10>≤μμH H 549.115/50002500027000/0=−=−=n s x t μ549.1761.1)14(05.0>=t 225,22510>≤H H 5.24116170485 (2121012801591)=++++++==∑=nxx ni i7.9815)5.241170(....)5.241280()5.241159(12221=−++−+−=−=∑=n xs ni in s x t /μ−=669.016/7.982255.241=−=通过查表可得出,,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没有理由认为元件的平均寿命显著地大于225小时。

医学统计学第六版(马斌荣)课后习题答案教学教材

医学统计学第六版(马斌荣)课后习题答案教学教材

医学统计学第六版(马斌荣)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部分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 D 2. E 3. D 4. B 5. A 6. D 7. A 8. C 9. E 10. D二、简答题1答由样本数据获得的结果,需要对其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统计描述可以使数据更容易理解,统计推断则可以使用概率的方式给出结论,两者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够透过偶然现象来探测具有变异性的医学规律,使研究结论具有科学性。

2答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统计设计、数据整理、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统计设计能够提高研究效率,并使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数据整理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归类,检查数据质量,以及是否符合特定的统计分析方法要求等。

统计描述用来描述及总结数据的重要特征,统计推断指由样本数据的特征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3答统计描述结果的表达方式主要是通过统计指标、统计表和统计图,统计推断主要是计算参数估计的可信区间、假设检验的P 值得出相互比较是否有差别的结论。

4答统计量是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由样本数据计算得到,参数是描述总体分布特征的指标可由“全体”数据算出。

5答系统误差、随机测量误差、抽样误差。

系统误差由一些固定因素产生,随机测量误差是生物体的自然变异和各种不可预知因素产生的误差,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而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6答三个总体一是“心肌梗死患者”所属的总体二是接受尿激酶原治疗患者所属的总体三是接受瑞替普酶治疗患者所在的总体。

第二章定量数据的统计描述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 A 2. B 3. E 4. B 5. A 6. E 7. E 8. D 9. B 10. E二、计算与分析2第三章正态分布与医学参考值范围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 A 2. B 3. B 4. C 5. D 6. D 7. C 8. E 9. B 10. A二、计算与分析12[参考答案] 题中所给资料属于正偏态分布资料,所以宜用百分位数法计算其参考值范围。

医学统计学第八版课后答案及解析

医学统计学第八版课后答案及解析

医学统计学第八版课后答案及解析1. 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为() [单选题] *A.统计研究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B.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C.统计研究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正确答案)D.统计研究调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2. 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单选题] *A.统计描述和统计学检验B.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C.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D.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正确答案)3. 统计资料的类型包括() [单选题] *A.频数分布资料和等级分类资料B.多项分类资料和二项分类资料C.正态分布资料和频数分布资料D.数值变量资料和分类变量资料(正确答案)4. 抽样误差是指() [单选题] *A.不同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别B.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由于抽样产生的差别(正确答案)C.样本中每个体之间的差别D.由于抽样产生的观测值之间的差别5. 统计学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单选题] *A.任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正确答案)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6. 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宜用() [单选题] *A.全距B.标准差C.变异系数D.四分位数间距(正确答案)7. 用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描述其资料分布特点的是() [单选题] *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正确答案)D.对称分布8. 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单选题] *A.变异系数(正确答案)B.方差C.极差D.标准差9. 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 [单选题] *A.统计量与参数B.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C.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正确答案)D.样本标准差与总体标准差10. 正态分布的特点有() [单选题] *A.算术均数=几何均数B.算术均数=中位数(正确答案)C.几何均数=中位数D.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11. 正态分布曲线下右侧5,对应的分位点为() [单选题] *A.μ+1.96σB.μ-1.96σC.μ+2.58σD.μ+1.64σ(正确答案)12. 某种人群(如成年男子)的某个生理指标(如收缩压)或生化指标(如血糖水平)的正常值范围一般指() [单选题] *A.该指标在所有人中的波动范围B.该指标在所有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C.该指标在绝大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正确答案)D.该指标在少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13. 统计推断的主要内容为() [单选题] *A.统计描述与统计图表B.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正确答案)C.区间估计和点估计D.统计预测与统计控制14. 多组均数的两两比较中,若不用q检验而用t检验,则() [单选题] *A.结果更合理B.结果会一样C.会把一些无差别的总体判断有差别的概率加大(正确答案)D.会把一些有差别的总体判断无差别的概率加大15. 说明某现象发生强度的指标为() [单选题] *A.构成比B.相对比C.定基比D.率(正确答案)16. 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描述的主要指标是() [单选题] *A.平均数B.相对数(正确答案)C.标准差D.变异系数17. 构成比用来反映() [单选题] *A.某现象发生的强度B.表示两个同类指标的比C.反映某事物内部各部分占全部的比重(正确答案)D.表示某一现象在时间顺序的排列18. 下列哪一指标为相对比() [单选题] *A.中位数B.几何均数C.均数D.变异系数(正确答案)19. 两个样本率差别的假设检验,其目的是() [单选题] *A.推断两个样本率有无差别B.推断两个总体率有无差别(正确答案)C.推断两个样本率和两个总体率有无差别D.推断两个样本率和两个总体率的差别有无统计意义20. 用正态近似法进行总体率的区间估计时,应满足() [单选题] *A.n足够大B.p或(1-p)不太小C.np或n(1-p)均大于5D.以上均要求(正确答案)21. 由两样本率的差别推断两总体率的差别,若P〈0.05,则() [单选题] *A.两样本率相差很大B.两总体率相差很大C.两样本率和两总体率差别有统计意义D.两总体率相差有统计意义(正确答案)22. 四格表检验的校正公式应用条件为() [单选题] *A.n>40且T>5B.n<40且T>5C.n>40且1<T<5(正确答案)D.n<40且1<T<523. 下述哪项不是非参数统计的优点() [单选题] *A.不受总体分布的限定C.简便、易掌握C.适用于等级资料D.检验效能高于参数检验(正确答案)24. 秩和检验和t检验相比,其优点是() [单选题] *A.计算简便,不受分布限制(正确答案)B.公式更为合理C.检验效能D.抽样误差小25. 等级资料比较宜用() [单选题] *A.t检验B.u检验C.秩和检验(正确答案)D.检验26. 一个统计总体() [单选题]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正确答案)27. 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单选题] *A.2000名学生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正确答案)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28. 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单选题]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正确答案)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29. 在企业统计中,下列统计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单选题] *A.文化程度B.职业C.月工资(正确答案)D.行业30. 总体标准差未知时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要用到() [单选题] *A.Z统计量(正确答案)B.t统计量C.统计量D.X统计量31. 下列各项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A.性别(正确答案)B.年龄C.职务(正确答案)D.民族(正确答案)32. 从表式上看,统计表由哪些部分构成() *A.总标题(正确答案)B.指标数值(正确答案)C.纵栏标题(正确答案)D.横行标题(正确答案)33. 在相对数中,子项和母项可以互换位置的有() *A.结构相对数B.比例相对数(正确答案)C.比较相对数(正确答案)D.动态相对数34. 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A.工资总额(正确答案)B.商业网点密度(正确答案)C商品库存量(正确答案)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正确答案)35.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A.定基发展速度-1(正确答案)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C.定基增长量除以最初水平(正确答案)C.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正确答案)36. 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 *A.是有限总体还是无限总体B.是平均数还是成数C.是重复抽样还是不重复抽样(正确答案)D.总体标志变异程度大小(正确答案)37. 下列正确的说法有() *A.类型抽样只存在组内抽样误差,不存在组间抽样误差。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答案第一章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练习题一、单向选择题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A. 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B. 各种类型的数据C. 动物和人的本质D. 疾病的预防与治疗E.有变异的医学事件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A.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 B.在总体中随意抽取任意个体C.挑选总体中的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 D.用配对方法抽取的部分个体E.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A.收缩压测量值 B.脉搏数C.住院天数 D.病情程度E.四种血型4. 随机误差指的是A. 测量不准引起的误差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D. 选择总体不当引起的误差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5. 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A. 随机误差B. 系统误差C. 过失误差D. 记录误差E.仪器故障误差答案: E E D E A二、简答题1.常见的三类误差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加以控制?[参考答案]常见的三类误差是:(1)系统误差: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由于仪器初始状态未调整到零、标准试剂未经校正、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可造成观察结果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这叫系统误差。

要尽量查明其原因,必须克服。

(2)随机测量误差:在收集原始资料过程中,即使仪器初始状态及标准试剂已经校正,但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同一对象多次测定的结果不完全一致。

譬如,实验操作员操作技术不稳定,不同实验操作员之间的操作差异,电压不稳及环境温度差异等因素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

对于这种误差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至少应控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

一般可以用技术培训、指定固定实验操作员、加强责任感教育及购置一定精度的稳压器、恒温装置等措施,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3)抽样误差:即使在消除了系统误差,并把随机测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样本均数(或其它统计量)与总体均数(或其它参数)之间仍可能有差异。

医学统计学秩和检验医学知识

医学统计学秩和检验医学知识

92
78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SPSS软件中:
Nonparametric tests… 2 Independent samples…(成组设计两样本) K Independent samples…(成组设计多样本) 2 Related samples…(配对设计/单样本与总体) K Related samples…(随机区组设计)
Z
-2.606
Asymp. Sig. (2-tailed)
.009
Exact Sig. [2*(1-tailed Sig.)]
.007a
a. Not corrected for ties.
b. Grouping Variable: 分组
Z=2.606 P <0.009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b. Wilcoxon Signed Ranks Test
Z=-0.119, P =0.906>0.05
思考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如何进行单一样本与已知总体中位数比较 的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教材152页 例12.2)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Analyze—Nonparametric test—2 independent samples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默认Mann-Whitney U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结果解释-1
排 汞比 值
分组 丁 二酸 钠 丙 磺酸 钠 Total
3
2.10
4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练习题一、单向选择题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A. 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B. 各种类型的数据C. 动物和人的本质D. 疾病的预防与治疗E.有变异的医学事件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A.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B.在总体中随意抽取任意个体C.挑选总体中的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D.用配对方法抽取的部分个体E.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A.收缩压测量值B.脉搏数C.住院天数D.病情程度E.四种血型4. 随机误差指的是A. 测量不准引起的误差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D. 选择总体不当引起的误差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5. 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A. 随机误差B. 系统误差C. 过失误差D. 记录误差E.仪器故障误差答案: E E D E A二、简答题常见的三类误差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加以控制?[参考答案]常见的三类误差是:(1)系统误差: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由于仪器初始状态未调整到零、标准试剂未经校正、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可造成观察结果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这叫系统误差。

要尽量查明其原因,必须克服。

(2)随机测量误差:在收集原始资料过程中,即使仪器初始状态及标准试剂已经校正,但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同一对象多次测定的结果不完全一致。

譬如,实验操作员操作技术不稳定,不同实验操作员之间的操作差异,电压不稳及环境温度差异等因素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

对于这种误差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至少应控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

一般可以用技术培训、指定固定实验操作员、加强责任感教育及购置一定精度的稳压器、恒温装置等措施,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3)抽样误差:即使在消除了系统误差,并把随机测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样本均数(或其它统计量)与总体均数(或其它参数)之间仍可能有差异。

《医学统计学》习题解答(最佳选择题和简答题)

《医学统计学》习题解答(最佳选择题和简答题)

《医学统计学》习题解答(最佳选择题和简答题)孙振球主编.医学统计学习题解答.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目录第二章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2)第三章总体均数的估计与假设检验 (3)第四章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 (6)第五章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7)第六章二项分布与Poisson分布 (9)第七章χ2检验 (11)第八章秩和检验 (13)第九章回归与相关 (14)第十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17)第十一章多因素试验资料的方差分析 (19)第十二章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19)第十五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0)第十六章logistic回归分析 (22)第十七章生存分析 (23)第二十五章医学科学研究设计概述 (26)第二十六章观察性研究设计 (26)第二十七章实验研究设计 (28)第二十七章临床试验研究设计 (29)第二章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注:题号上有“方框” 的简答题为基本概念,下同)第三章总体均数的估计与假设检验简答题:第四章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简答题:第五章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简答题:第六章二项分布与Poisson分布简答题:第七章χ2检验简答题:1. 说明χ2检验的用途2. 两个样本率比较的u检验与χ2检验有何异同?3. 对于四格表资料,如何正确选用检验方法?4. 说明行×列表资料χ2检验应注意的事项?5. 说明R×C表的分类及其检验方法的选择。

第八章秩和检验简答题:5. 两独立样本比较的Wilcoxon秩和检验,当n1>10或n2-n1>10时用u检验,这时检验是属于参数检验还是非参数检验,为什么?6. 随机区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Friedman M 检验,备择假设H1如何写?为什么?第九章回归与相关简答题:第十章统计表与统计图简答题:5. 统计表与统计图有何联系和区别?6. 茎叶图与频数分布图相比有何区别,有何优点?第十一章多因素试验资料的方差分析一、简答题1. 简述析因试验与正交试验的联系与区别。

医学统计学考题(按章节)第9题【08分】__秩和检验

医学统计学考题(按章节)第9题【08分】__秩和检验

五、其它30分(3~5道题目,每题6~10分)■秩和检验【06真题】八、为研究慢性气管炎病人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是否高于正常人,选择 24名正常人和 44名慢性气管炎病人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检查结果如下表,宜用何统计分析方法?若求得的检验统计量值为 3.6217,如何下结论?(5分)【答案】成组设计秩和检验jszb1、此资料是单向有序分类资料,研究设计为完全随机设计 (又称成组设计);2、统计方法选用两独立样本比较的 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其假设检验过程如下:(1)建立假设检验,确立检验水准:H0:慢性气管炎病人与正常人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总体分布相同;H1:慢性气管炎病人与正常人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总体分布不同;α=0.05(2)计算检验统计量T值:①求各等级的秩次;②求各等级的平均秩次;为秩次范围上下限相加除以2得平均秩次;③求秩和;为各级的平均秩次与相应例数相乘;④确定统计量T值。

(1) (2) (3) (4) (5) (6) (7)=(2)×(6)(8)=(3)×(6)结果正常人病人合计秩次范围平均秩次正常人秩和病人秩和-11 5 16 1~16 8.5 93.5 42.5+10 18 28 17~44 30.5 305 549++ 3 16 19 45~63 54 162 864+++0 5 5 64~68 66 0 330合计24(n1)44(n2) 68 560.5(T1) 1785.5(T2)以较小的例数组的例数作为n1、其秩和作为统计量T;因此,n1=24,n2=44,T=560.5本资料中n1=24>10,超过了两组比较T界值表的范围,用正态近似法作U 检验。

(3)确定 P值,做出统计推断:得检验统计量值u=3.6217,查t 界值表,得单侧P<0.005,因此,可以认为慢性气管炎病人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1785.5/44=40.6)高于正常人(560.5/24=23.4)。

医学统计学-研究生课程习题及答案2021

医学统计学-研究生课程习题及答案2021

医学统计学-研究生课程习题及答案2021医学统计学第一章:绪论1.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某个变量在全部同质群体中的取值。

2.统计学中所说的样本是指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3.病人的病情分级属于等级资料。

4.华北地区家庭年医疗费用的平均支出是指华北地区所有家庭的年医疗费用。

5.想要了解研究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病(EH)的患病情况,需要考虑文化程度、高血压家族史和打鼾等因素。

第二章: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四分位数间距是较好的指标。

2.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特征。

3.各观察值同加或减同一数后,标准差不变。

4.比较某地1~2岁和5~5.5岁儿童身高的变异程度,宜用变异系数。

5.偏态分布宜用中位数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6.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的常数后,变异系数不变。

7.正态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8.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右偏态分布。

9.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从0到2.58的面积为49.5%。

10.当各观察值呈倍数变化时,平均数宜用几何均数。

第三章:1.均数的标准误反映了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差异。

2.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P越小,说明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3.甲乙两人分别从同一随机数字作为两个样本,求得其样本均数之差的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很可能包括。

4.某地1992年随机抽取100名健康女性,算得其血清总蛋白参考值为74±1.96×4.5.关于以0为中心的t分布,叙述错误的是相同v时,|t|越大,P越大。

6.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无效假设为两总体均数相等。

7.两样本均数比较作t检验时,分别取一下检验水准,犯第二类错误概率最小的是α=0.30.8.正态性检验,按α=0.10水准,认为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此时若推断有错,其错误的概率等于β,而β未知。

9.采用配对t检验还是两样t检验是由试验设计方案决定。

第四章:1.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SS总=SS组间+SS组内。

医学统计学课后案例分析答案:第8章 定性资料的比较

医学统计学课后案例分析答案:第8章  定性资料的比较

第8章 定性资料的比较 案例辨析及参考答案案例8-1 某单位调查了4类人员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 )的阳性率,想比较3种病人与健康人群的阳性率有无差别,数据见教材表8-14。

教材表8-14 4类人员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 )的阳性率 组别 阳性人数阴性人数合计 阳性率/%肝癌病人 肝炎病人 食管癌病人 健康人 17 18 5 3 159 160 142 151 176 178 147 154 9.66 10.11 3.40 1.95 合计436126556.56请大家对本案例讨论如下问题:(1)若看成一个4×2列联表资料进行1次2χ检验,是否能达到分析目的? (2)若将每一种病人与健康人群HBsAb 的检查结果分别组成四格表,进行3次四格表2χ检验,对否?(3)怎样达到分析目的? 案例辨析(1)因为分析目的是“想比较3种病人与健康人群的阳性率有无差别”,进行1次2χ检验,不能达到分析目的。

(2)独立地进行3次四格表2χ检验是不妥的,因为那样做会增大犯假阳性错误的概率。

正确做法(1)就本例而言,对于这个4组二分类资料,当小于5的理论频数的个数少于总格子数的 1/5 时,适合用一般2χ 检验进行总的分析。

其结果是 2χ= 14.148 9,P =0.002 7<0.05,4类人员HBsAb 阳性率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接着作两两比较,原作者较关注3种病人与健康人的HBsAb 比较,其阳性率是否有差异,因此只需比较3次。

但每次比较,对应的检验水准应作调整(见后)。

(3)为了达到前述的统计分析目的,又使犯假阳性错误的概率不增加,应当对每个四格表资料进行假设检验时降低检验水准,即取300803)2(050./.=⨯='α。

于是,肝癌病人和健康人比较2χ=8.577 9,P =0.003 4<0.008 3;肝炎病人和健康人比较2χ= 9.288 3,P = 0.002 3<0.008 3; 食管癌病人和健康人比较校正2χ=0.180 7,P =0.670 7>0.008 3。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医学统计学第一章 绪论答案名词解释:(1) 同质与变异:同质指被研究指标的影响因素相同,变异指在同质的基础上各观察单位(或个体)之间的差异。

(2) 总体和样本: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

(3) 参数和统计量:根据总体个体值统计算出来的描述总体的特征量,称为总体参数,根据样本个体值统计计算出来的描述样本的特征量称为样本统计量。

(4) 抽样误差:由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的差别称为抽样误差。

(5) 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用p 表示(6) 计量资料:由一群个体的变量值构成的资料称为计量资料。

(7) 计数资料:由一群个体按定性因数或类别清点每类有多少个个体,称为计数资料。

(8) 等级资料:由一群个体按等级因数的级别清点每类有多少个体,称为等级资料。

是非题:1. ×2. ×3. ×4. ×5. √6. √7. ×单选题:1. C2. E3. D4. C5. D6. B第二章 计量资料统计描述及正态分布答案名词解释:1. 平均数 是描述数据分布集中趋势(中心位置)和平均水平的指标2. 标准差 是描述数据分布离散程度(或变量变化的变异程度)的指标3. 标准正态分布 以μ服从均数为0、标准差为1的正态分布,这种正态分布称为标准状态分布。

4. 参考值范围 参考值范围也称正常值范围,医学上常把把绝大多数的某指标范围称为指标的正常值范围。

填空题:1. 计量,计数,等级2. 设计,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整理资料。

3. σμχ-=u (变量变换)标准正态分布、0、1 4. σ±σ96.1± σ58.2± 68.27% 95% 99% 5. 47.5%6.均数、标准差7. 全距、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8. σμ96.1± σμ58.2±9. 全距 R10. 检验水准、显着性水准、0.05、 0.01 (0.1)11. 80% 90% 95% 99% 95%12. 95% 99%13. 集中趋势、离散趋势14. 中位数15. 同质基础,合理分组16. 均数,均数,μ,σ,规律性17. 标准差18. 单位不同,均数相差较大是非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单选题:1. B2. D3. C4. A5. C6. D7. E8. A9. C 10.D11.B 12.C 13.C 14.C 15.A 16.C 17.E 18.C 19.D 20.C21.B 22.B 23.E 24.C 25.A 26.C 27.B 28.D 29.D 30.D31.A 32.E 33.D 34.A 35.D 36.D 37.C 38.E 39.D 40.B41.C 42.B 43.D 44.C 45.B问答题:1.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的适用范围有何异同?答:相同点,均表示计量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 第一章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 一、单向选择题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答案:E 有变异的医学事件解析:医学统计学旨在研究医学领域中的各种事件和现象,特别是那些存在变异性的医学事件,以揭示其规律和特点。

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答案:E 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解析:随机抽样可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从而更准确地推论总体特征。

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答案:D 病情程度解析:等级资料是对事物或现象进行分类的资料,如病情程度通常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等。

4. 随机误差指的是答案: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解析:随机误差是指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其大小和方向不固定。

5. 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答案:A 随机误差解析:随机误差是收集资料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误差,可以通过增加样本量来减小其影响。

#### 二、简答题常见的三类误差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加以控制?参考答案:1. 系统误差解析:系统误差是指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由于仪器初始状态未调整到零、标准试剂未经校正、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可造成观察结果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

控制措施:- 定期检查和校准仪器设备。

- 严格规范实验操作流程。

- 培训操作人员,提高其技术水平。

2. 随机误差解析:随机误差是指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其大小和方向不固定。

控制措施:- 增加样本量,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

- 重复实验,取平均值以减小随机误差。

3. 过失误差解析:过失误差是指由于操作失误、记录错误等原因引起的误差。

控制措施:- 严格规范实验操作流程,减少操作失误。

- 加强数据管理,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 第二章统计描述#### 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指标中,属于集中趋势指标的是答案:B 平均数解析:平均数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常用指标。

2. 下列指标中,属于离散趋势指标的是答案:D 标准差解析:标准差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常用指标。

医学统计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剖析

医学统计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剖析

第一章绪论1.举例说明总体和样本的概念。

研究人员通常需要了解和研究某一类个体,这个类就是总体。

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所有同质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即变量值)的集合,通常有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之分,前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是无限的,如研究药物疗效,某病患者就是无限总体,后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是有限的,它是指特定时间、空间中有限个研究个体。

但是,研究整个总体一般并不实际,通常能研究的只是它的一部分,这个部分就是样本。

例如在一项关于2007年西藏自治区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平均水平的调查研究中,该地2007年全部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就构成一个总体,从此总体中随即抽取2000人,分别测的其红细胞数,组成样本,其样本含量为2000人。

2.简述误差的概念。

误差泛指实测值与真实值之差,一般分为随机误差和非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是使重复观测获得的实际观测值往往无方向性地围绕着某一个数值左右波动的误差;非随机误差中最常见的为系统误差,系统误差也叫偏倚,是使实际观测值系统的偏离真实值的误差。

3.举例说明参数和统计量的概念。

某项研究通常想知道关于总体的某些数值特征,这些数值特征称为参数,如整个城市的高血压患病率。

根据样本算得的某些数值特征称为统计量,如根据几百人的抽样调查数据所算得的样本人群高血压患病。

统计量是研究人员能够知道的,而参数是他们想知道的。

一般情况下,这些参数是难以测定的,仅能够根据样本估计。

显然,只有当样本代表了总体时,根据样本统计量估计的总体参数才是合理的。

4.简述小概率事件原理。

当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小于或等于0.05时,统计学上习惯称该事件为小概率事件,其含义是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进而认为它在一次抽样中不可能发生,这就是所谓的小概率事件原理,它是进行统计推断的重要基础。

第二章调查研究设计1.调查研究主要特点是什么?调查研究的主要特点是:①研究的对象及其相关因素(包括研究因素和非研究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不能人为给予干预措施②不能用随机化分组来平衡混杂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 全精编版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 全精编版

……………………………………………………………最新资料推荐…………………………………………………第一章:单选题(5/5 分数)1.统计学中所说的样本是指()。

.随意抽取的总体中任意部分.有意识的选择总体中的典型部分.依照研究者要求选取总体中有意义的一部分.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正确. 有目的的选择总体中的典型部分2.下列资料属等级资料的是()。

.白细胞计数.住院天数.门急诊就诊人数.病人的病情分级.病人的病情分级-正确. ABO 血型分类3.为了估计某年华北地区家庭年医疗费用的平均支出,从华北地区的5个城市随机抽样调查了1500户家庭,他们的平均年医疗费用支出是997元,标准差是391 元。

该研究中研究者感兴趣的总体是().华北地区1500户家庭.华北地区的5个城市.华北地区1500户家庭的年医疗费用.华北地区所有家庭的年医疗费用.华北地区所有家庭的年医疗费用-正确. 全国所有家庭的年医疗费用4.欲了解研究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病(EH)的患病情况,某研究者调查了1043人,获得了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大学及以上)、高血压家族史(有、无)、月人均收入(元)、吸烟(不吸、偶尔吸、经常吸、每天)、饮酒(不饮、偶尔饮、经常饮、每天)、打鼾(不打鼾、打鼾)、脉压差(mmHg)、心率(次/分)等指标信息。

则构成计数资料的指标有().文化程度、高血压家族史吸烟、饮酒、打鼾.月人均收入、脉压差、心率.文化程度、高血压家族史、打鼾.文化程度、高血压家族史、打鼾-正确.吸烟、饮酒. 高血压家族史吸烟、饮酒、打鼾5.总体是指().全部研究对象.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的一部分.全部样本.全部研究指标. 全部同质研究对象的某个变量的值-正确第二章-单选题(10/10 分数)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指标较好。

. 全距. 标准差. 变异系数. 四分位数间距. 四分位数间距-正确.方差2.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资料的特征。

医学统计学参考答案(颜虹第二版)

医学统计学参考答案(颜虹第二版)

查标准正态分布表得
(u1 ) (1.1579) ( 1.16) 0.123 (u2 ) (0.15795) (0.16) 1 ( 0.16) 1 0.4364 0.5636 (u2 ) (u1 ) 0.5636 0.123 0.4406
第七章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
一、最佳选择题 1.D 2.C 3.D
三、计算分析题
P124-1
1、解答: 根据专业知识可知人体血红蛋白含量服从正态分布。 本例目的是比较样本均数所来自的 总体均数是否不同于已知的总体均数。可用单样本均数的 T 检验。 (1)建立假设检验,确立检验水准 0 140
该地身高界于 120 cm 到 125cm 范围内的 8 岁男童比例为 06%。
200 44.06% 89(人)
200 名 8 岁男童中身高界于 120~125 cm 范围的人数约为 89 人。
P73-5
Poisson 0.99967 Binominal 0.9998
P73-6
解: (1)由题意可知,随机误差变量 X 服从正态分布,其中 =2, =4。要求测量误
(3)确定 P,作出统计推断 查 t 界值表, t t0.05 / 2,35 2.03 , P 0.05 ,所以按照 0.05 的检验水准,拒绝 H 0 , 接受 H1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4)结论:可以认为从事铅作业的工人的血红蛋白不同于正常成年男性平均值。 (从事铅作业的工人的血红蛋白低于正常成年男性平均值 , t t0.10 / 2,35 1.69 ,
P 0.05 )
P124-2
本研究为异源配对设计。根据经验,脑组织中钙泵含量服从正态分布,运用配对样本均 数的 t 检验。 (1)建立假设检验,确立检验水准 H 0 : d 0 即脑缺氧处理与不处理的猪脑组织钙泵的含量无差别, H1 : d 0 即脑缺氧处理与不处理的猪脑组织钙泵的含量有差别, 检验水准 0.05 (2)计算检验统计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6.71
3.32
4.59
1.67
10.51
9.45
1.74
10.21
10
6
7.5
1
14
11.5
2
13
4.59
2.75
11.14
5.98
1.90
2.10
9.45
10.86
7.5
5
16
9
3
4
11.5
15
Ri
ni
164
8
65
8
71
8
按书上式(8.5)求出H=15.4184
(三)确定P值,做出推断结论
3答:有序分类资料可做秩和检验、等级相关分析。
4答:(一)建立检验假设
H0:两种药的治疗效果总体分布相同;
H1:两种药的治疗效果总体分布不同;
α=0.05;
(二)编秩和求秩和T
两组治疗心绞痛疗效比较
疗效
(1)
人数
合计
(4)
秩次
范围
(5)
平均
秩次
(6)
秩和
缓释片
(2)
普通片
(3)
缓释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普通片
(8)
8答:(一)建立检验假设
H0:慢性胃炎病人服药前后胃痛疼痛次数的总体分布相同;
H1:慢性胃炎病人服药前后胃痛疼痛次数的总体分布不全相同或全不相同;
α=0.05;
(二)计算检验统计量T
慢性胃炎病人服药前后胃痛疼痛次数
患者编号
治疗前
治疗后两周
治疗后四周
治疗后六周
1
2
3
4
5
6
2(3.5)
3(4)
3(3.5)
显效
有效
无效
加重
62
18
5
3
35
31
14
4
97
49
19
7
1-97
98-146
147-165
166-172
49
122
156
169
3038
2196
780
507
1715
3782
2184
676
合计
n1=88
n2=84
172
6521
8357
(三)计算检验统计量T
由于n1> n2,则取n2组的秩和为T,故检验统计量T=T2=8357。
235-293
294-366
69.5
186.5
264
330
2641
8206
3168
7920
3683.5
5408.5
7392
5280
3266.5
4289.5
5016
10890
合计
118
126
122
366
21935
21764
23462
按书上式(8.5)求出H=2.4143
(三)确定P值,做出推断结论
由于k=3,每组例数ni>9,已超出附表11的范围,故按v=k-1=2,查附表8,χ2界值表,得P>0.05。按α=0.05水准不拒绝H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尚不能认为针刺不同穴位的镇痛效果有差别。
15588
4223
210000
3300
2210
93
2500
1203
4825
914
1070000
72200
10240
1499907
7500
8497
10763
3309
7
6
4
8
2
3
5
1
T+=36 T-=0
本例T+=36,T-=0,任取T+或(T-)作为检验统计量T,本例取T+=36。
(三)确定P值,做出推断结论
5(4)
4(4)
6(4)
2(3.5)
2(3)
3(3.5)
4(3)
3(3)
4(3)
1(1.5)
1(2)
2(2)
3(2)
1(1.5)
3(2)
1(1.5)
0(1)
1(1)
2(1)
1(1.5)
1(1)
Ri
23
19
11
7
按书上式(8.7)求出M=16
(三)确定P值,做出推断结论
根据配伍组数b与处理组k查附表12,配伍组设计多组比较的F检验用M界值表,得P值范围。本例b=6,k=4,查表得:M0.05=7.600,得P<0.05。按α=0.05水准拒绝H0,接受H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可认为慢性胃炎病人服药前后胃痛疼痛次数有差别。
α=0.05;
(二)计算检验统计量T
针刺三个穴位的镇痛效果
镇痛效果
各穴位的观察频数
合计
(4)
秩次
范围
(5)
平均
秩次
(6)
各穴位的观察频数
合谷足三里扶突
(1)(2)(3)
合谷足三里扶突
(1)(2)(3)

++
+++
++++
38
44
12
24
53
29
28
16
47
23
19
33
138
96
59
73
1-138
139-234
(四)确定P值,做出推断结论
由于n2>10,T分布已接近均数为n1(N+1)/2,方差为n1n2(N+1)/12的正态分布,按书上式(8.3)(8.4)求出uc=3.7439
uc> 2.56, P<0.01,按α=0.05水准拒绝H0,接受H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缓释片和普通片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有差别。
由于k=3,每组例数ni=9,查附表11,H界值表得P<0.01。按α=0.05水准拒绝H0,接受H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三种卵巢功能异常患者血清中促黄体素的含量有差别。
7答:(一)建立检验假设
H0:针刺三个穴位的镇痛效果的总体分布相同;
H1:针刺三个穴位的镇痛效果的总体分布不全相同或全不相同;
H1三种卵巢功能异常患者血清中促黄体素的含量的总体分布不全相同或全不相同;
α=0.05;
(二)计算检验统计量T
卵巢功能异常患者血清中促黄体素的含量
卵巢发育不良
(1)
秩次
(2)
丘脑性闭经
(3)
秩次
(4)
垂体性闭经
(5)
秩次
(6)
44.10
42.50
40.50
38.31
35.76
35.12
33.60
31.38
5答:(一)建立检验假设
H0:治疗前后HCG值的总体分布相同;
H1:治疗前后HCG值的总体分布不同;
α=0.05;
(二)计算检验统计量T
肿瘤患者灌注治疗前后HCG值
病例号
(1)
治疗前
(2)
治疗后
(3)
差值
(4)
秩次
(5)
1
2
3
4
5
6
7
8
1280000
75500
12450
1500000
10000
9700
1答:适用于有序分类资料、偏态分布资料、变异较大或方差不齐的资料、分布型不明的资料及有特大、特小值或数据的一端或两端有不确定数值的资料。
2答:属于非参数检验。
因为参数检验针对的是总体变量服从某种分布,即具有某个已知的函数形式,而其中的参数是未知的,统计分析的目的就是对这些未知参数进行估计或检验。但本题即使n1> 10,n2-n1> 10时采用的是u检验,但它比较的是分布而不是参数,所以它还是属于非差数检验。
由于n<50,查附表9,T界值表。本例n=8,T=36,查附表9,得α=0.05时的T界值为5-31,T在双侧界值范围外,故P<0.05。按α=0.05水准拒绝H0,接受H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肿瘤患者灌注治疗前后HCG值有差别。
6答:(一)建立检验假设
H0:三种卵巢功能异常患者血清中促黄体素的含量的总体分布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