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备课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备课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集体备课教案第一章:地球与地图1.1 认识地球学习地球的形状、大小和结构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2 地图的阅读与应用学习地图的基本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练习使用地图进行定位和导航第二章:世界地理2.1 亚洲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学习亚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2.2 欧洲了解欧洲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学习欧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第三章:中国地理3.1 地理概览学习中国的地理位置、面积和人口了解中国的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3.2 区域特色学习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了解各个地区的特色和差异第四章: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4.1 生态环境概述学习生态环境的概念和重要性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影响4.2 可持续发展学习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了解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措施第五章: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5.1 人口问题学习人口的概念和人口增长的特点了解我国人口问题的现状和影响5.2 资源与环境问题学习资源的概念和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了解环境问题的表现和环境保护的措施5.3 经济发展学习经济发展的概念和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挑战和机遇第六章:农业生产6.1 农业发展概况学习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和农业技术发展6.2 主要农作物和农业区学习我国主要农作物的种植分布和生长条件了解不同农业区的特点和主要农产品第七章:工业生产7.1 工业发展概况学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我国工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7.2 主要工业部门和工业基地学习我国主要工业部门的组成和特点了解不同工业基地的布局和主要工业产品第八章:交通运输与通讯8.1 交通运输业学习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和作用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构成和发展8.2 现代通讯技术学习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了解现代通讯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趋势第九章:城镇与乡村9.1 城市化进程学习城市化的概念和进程了解我国城市化的现状和特点9.2 城市与乡村的差异和联系学习城市和乡村在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差异和联系了解城乡统筹发展的意义和措施第十章:区域发展与合作10.1 区域发展战略学习区域发展的概念和战略了解我国区域发展的政策和实践10.2 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学习区域合作的意义和方式了解我国参与区域合作的现状和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1. 地球与地图章节中的1.2节,地图的阅读与应用,是重点也是难点。

六年级第一章单元备课

六年级第一章单元备课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备课时间:2010、3上课时间:2010、3一、教材分析主要内容是经纬网知识和地球运动。

东西半球的划分和四季的形成又是学生很难以掌握的重点难点。

本章不仅是初中地理,而且是高中地理的基础知识,所以必须速度放慢,知识学透。

二、教学目标(一)地球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能够举出几个生活中的实例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2.地球仪知道赤道和本初子午线的含义;知道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能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3.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能用事实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会绘制简单的地球公转示意图;记住五个温度带的名称和范围及界线。

(二)地图1.地图上的比例尺会应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距离;知道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2.地图上的方向会在地图上运用指向标和经纬线判别方向,即应用地图确定方向。

3.图例和注记初步学会识别常用图例和注记,并能正确填注图例和注记。

4.在地图上表示地形的方法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等地形。

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五种主要地形类型;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判断地形和地势特征;初步学会运用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势起伏和陆高、海深;能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三、重点难点1.东西经度与东西半球的关系;2.四季的形成;3.经纬网的判读。

四、课时安排:5课时。

三节内容各用1课时,处理印发练习、检测用1课时,订对检测题、金榜P1—6和综合(一)用1课时。

五、教学设计基础薄弱的班级讲授为主,基础好的班级自主学习为主。

(先对比效果,再决定取舍。

)对于学生自己能解决的基本知识点,以学案为线索,学生自主完成;对于重点和难点则以教师讲解为主。

六、思想方法从自己根本思想上来说,很想让学生互帮互学,师生水乳交融的交流,试一下吧,不行就多讲点。

高一地理《第1章 地球与地图》教案

高一地理《第1章 地球与地图》教案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发言稿一、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内容是在地球仪上认识地轴、南极和北极、经线和纬线,比较经线和纬线的形状、长度、指示方向等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及数据变化规律,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地球上五带的纬度划分,认识高、中、低纬度,根据经纬网判读某地点经纬度位置的方法,根据某地的经纬度位置判读(或标注)某地点的方法。

根据生活实际需要选择常用地图的方法,在指定地图上查找所需地理信息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及数据变化规律,掌握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

(2)掌握地球上五带的纬度划分,认识高、中、低纬度。

(3)掌握在平面图或大比例尺地图上进行比例尺量算的方法。

理解等幅地图中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内容的关系。

(4)掌握在指向标地图上判读两点间的方向(方位)的方法。

(5)掌握在经纬网地图(不含极地投影地图)上判读两点间的方向(方位)的方法。

(6)掌握根据等高线地形图进行等高线值、等高距的判读的方法。

(7)了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进行山地、盆地、山谷、山脊、鞍部、陡崖等地形或局部地形判读的方法。

(8)理解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的关系。

2.能力目标(1)掌握根据经纬网判读某地点经纬度位置的方法,根据某地的经纬度位置判读某地点的方法(3)掌握根据生活实际需要选择常用地图的方法,在指定地图上查找所需地理信息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感,加强对地图作用的认识,激发学习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1.根据经纬网判读某地点经纬度位置,根据某地的经纬度位置判读某地点2.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实地距离之间的关系。

四、教法和学法分析(一)教法分析1.实际操作法学生动手绘制经纬网,再现基础知识2.练习教学法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复习效果(二)学法分析1.自主学习课前复习本节主要内容2.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相互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单元备课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备课

单元备课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备课

单元备课六年级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有关知识、认识地球运动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3、掌握地球的运动形式及基本运动规律。

4、能够理解昼夜现象的产生原理及昼夜交替现象的的产生原理。

5、能够在公转示意图上判断二分、二至6、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网或者指向标判断确定方向。

7、能够在地图上熟练识别五种基本地形。

以及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计算相对高度和绝对高度。

能够选择地图类型及比例尺。

教学重、难点:经纬网基本知识、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二分二至的判断、依据经纬网或者指向标判断确定方向。

教学思路:1、地球和地球仪这节内容涉及了很多新的名词、概念,如经线、经度、纬线、纬度对于初次接触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

同时这些名词多为空间概念,真正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为此,本节内容多采用图像、动手和比较的方式让学生主自探究发现规律。

从而了解这些名词、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地球的运动这节内容多为学生日常能观察和体验到的自然现象,该内容学生在小学有过接触教师利用这个特点将这些知识上升一个层次,使学生有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

山于本节内容所涉及的现象具有空间动态变化的特点,因此在教学时多釆用多媒体课件形式,帮助学生树立直观、立体、动态的概念。

3、地图这节内容是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加以综合,用符号、文字和颜色把地球空间现象表现在平面上的图形。

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学习地理所必需的重要工具。

所以应使学习地图的过程变为一个实用地图的过程,边学边用,边用边学,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准备一些不同的类型的地图,以供学生讨论使用。

单元练习:训练题设讣的基本要求是立意麵题、独到,保证科学准确,难易适度,设问巧妙,具有思维的梯度。

同时,训练题的设讣应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迪理念。

首先,要把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融入到训练题的设计中,训练题的取材、切入角度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密切联系实陸;其次,要适当增加''开放性和探究性“训练题的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多端思维,避免答案唯一、思维定势造成的弊端;第三,训练题还要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地球和地图》单元备课

《地球和地图》单元备课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元备课一、内容分析:本章教材是学生学习地理的起始点。

学习地球的相关内容(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仪中的经线、纬线、经纬网;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概念、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旋转中心、地理意义),使学生了解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地球的大体状况。

作为初中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本章只是对地球的宏观介绍。

主要的作用有两个:其一,为后面的学习作知识上的铺垫;其二,先有了宏观整体认识之后,才能避免在具体区域的学习时以偏盖全。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一节教材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

首先是“经线和纬线”,其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经纬网。

教材的第二节和第三节是在第一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地球的运动和常见的地图的使用。

二、学习目标: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认识地球仪,并能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

2、理解经纬度的概念;掌握经、纬线0°线的确定;掌握经、纬线度数的变化规律、度数范围;掌握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与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

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

3.了解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

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4.了解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

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5、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

掌握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会辨别地图比例尺的大小。

掌握地图上的三种定向方法。

6、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

7、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8、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根据不同实际情况需要选择不同地图。

三、学习重点、难点:1、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与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

2、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教学设计

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教学设计

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图的绘制和阅读等。

本章教材旨在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形态和运动规律,掌握地图的绘制方法和阅读技巧,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地球的形状和运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地图的绘制和阅读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形状和运动规律。

2.培养学生对地图的绘制和阅读能力。

3.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的形状和运动规律。

2.地图的绘制方法和阅读技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球的形状和运动规律。

2.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掌握地图的绘制和阅读技巧。

3.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球模型和地图资料。

2.准备教学PPT和教学视频。

3.准备地图绘制工具,如画笔、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地球模型和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和运动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和教学视频,呈现地球的形状和运动规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球的运动变化。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绘制地图的任务,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地图的绘制方法。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地图,了解地图的阅读技巧。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巩固学生对地球形状和运动规律的认识,检查学生在地图绘制和阅读方面的掌握情况。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地图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地图的重要性。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球的形状和运动规律,以及地图的绘制和阅读技巧。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单元备课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单元备课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元备课
集体备课
参加人员:全体地理教师
时间:
主讲人: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掌握有关数据。

2、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知道经纬线特点,经度和纬度标注。

3、能熟练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位置。

4、理解认识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能阅读地图。

二、教材分析
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重点介绍了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节对地球的运动进行了分析,第三节讲述了地图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地球的表面积,平均半径,赤道周长,经纬线特点,度数标注,经纬网的判读。

2、难点:地球运动,地图知识。

四、教学措施
1、结合洋思经验,做到活学活用。

2、落实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3、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提高课堂效率,解决重难点。

五、教学方法
1、充分利用投影,加强直观教学。

2、利用好地球仪。

3、利用学习小组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兵教兵”的学习方法。

六、教学用具:投影仪,小黑板
七、教学日程安排
第一节 2课时
第二节 2课时
第三节 1课时
讲评 1课时
单元复习测试 1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主要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经纬网、地图的类型和阅读方法等内容。

本章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对于学生形成地理空间观念和地图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阅读地图的能力,但对于地球的运动、经纬网等知识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理解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等基本地理知识。

2.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地图的能力,学会使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

3.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的形状和运动2.经纬网的构成和应用3.地图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地理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地图,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分享,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活动和问题,准备好PPT等教学工具。

3.安排好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提问:“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样的吗?地球是如何运动的?”2.呈现(10分钟)介绍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等知识。

通过PPT展示地球的运动图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地球的运动。

3.操练(10分钟)讲解经纬网的构成和应用。

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寻指定的地点,并用经纬网确定位置。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地图,寻找生活中熟悉的地标,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5.拓展(10分钟)介绍地图的类型和阅读方法。

让学生分析不同类型的地图,探讨它们的阅读技巧。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备课教案-(中图版七年级上册)Word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备课教案-(中图版七年级上册)Word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备课教案(中图版七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及大小;认识地球仪,并能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

2.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培养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认识及用数据表示地球的大小;经纬线的意义及特点。

教学难点:经纬线的含义;经纬度的概念;运用经纬同确定地理位置。

教学准备:地球仪、东西半球分布图、南北半球分布图等教学课时: 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讲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曾经或现在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认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探索地球。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学生回答:圆形、椭圆形……补充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难解之谜。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活动:将课本上四幅图用挂图按照顺序展示出来,学生讨论完后,请代表上台边指示图片边讲述。

图1:“天圆地方”图2:“盖天说”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图4:地球卫星照片请学生讲述第一幅图:“天圆地方”补充小结: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学生回答)总结:同学们都非常聪明,不像古代人一样完全凭借直观的认识世界.简单地认识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平的。

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逐渐发现大地并不是那样平坦。

比如:①海边远方驶过来的航船,先看见船桅,后见船身;②月食时,地球的影子边缘总是弧形的。

请学生讲述第二幅图:“盖天说”引导提问:对于这样的说法,同学们能否提出质疑?(学生活动)总结:从海边看帆船到发生月食看到地球影子,人们对地球形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提出了地球可能是球体的假想。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元备课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元备课
课时
划分
内容结构
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的运动
地图的判读
地形图的判读
单元复习与测试
课时安排
3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集体单元备课
学科
地理
章节(单元)名称
地球和地图
时间
2015.9
单元
知识
结构
本单元主要包括《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运动》、《地图的阅读》、《地形图的判读》四部分内容。其中,《地球和地球仪》一节包括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经线和纬线,利用经纬线定位4个部分内容;《地球的运动》一节主要介绍了地球自转、公转,四季和五带划分。《地图的阅读》包括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选择使用的的地图。《地形图的判读》包括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3个部分。以上四大部分有机相连形成一个知识整体。
单元
教学
目标
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3、认识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4、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教学
重点
理解掌握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特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四季和五带划分。
地图的三要素。
教学
难点
1、能判读经纬网,并描述地球上任意地点的经纬度,东西半球的划分。
2、地图的三要素的学习和运用。(辨方向、识图例、量算比例尺)
3、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
方法
运用启发式、读书法、谈话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为主。适当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学生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2、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4、认识地图和掌握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5、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教学重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辨认,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3、地图上比例尺的运用4、认识海拔和相对高度,陆地地形,等高线地形图教学难点:1、地球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2、公转产生四季的变化3、等高线地形图教学器材:地球仪、地图课时安排:6个课时备课教师备课日期9.4 共( 3 )课时备课内容地球和地球仪章节第一章第一节教学设计复备内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及大小;认识地球仪,并能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能力目标: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培养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

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一、地球的形状(展示图片)地球卫星照片(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学生讨论学习,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园地方→天如斗笠→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地球卫星照片)(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A、(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

中考地理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复习教案

中考地理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复习教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并且提高他们理解问题的能力.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1、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特点。
2、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四季和五带划分。
3、地图的三要素。
记忆并且练习.
教学难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四季和五带划分。
2、地图的三要素。
理解记忆并且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4.地球上位置最北的地方在( )
A.温带B.寒带C.北极D.热带
5.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
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自北向南D.自南向北
6.太阳光的直射点最南到达( )
A.南回归线B.南极圈C.北极圈D.北回归线
7.在公转过程中地球的地轴是( )
A.直立的B.倾斜的C.朝南倾斜D.朝不源自方向8.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
A. 24小时B.一年C. 72小时D. 12小时
9.在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地方在( )
A.寒带B.赤道C.热带D.温带
10.赤道的长度约( )
A.2万千米B.3万千米C.4万千米D.5万千米
11.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是( )
A.北温带B.南温带C.热带D.寒带
12.地球上获得的太阳光热量少,终年严寒的地区是( )
《地球和地图》
章节(课题)名称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学时
1
总课时
8
三维目标
知识
技能
1、掌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会判断地球上某一点的经纬度,掌握半球的划分。
3、理解记忆自转的特点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4、理解记忆公转的特点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5、理解记忆地图的三要素。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单元备课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单元备课

1、在地图上判定方向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根据经纬 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这是最 准确的方法,二是根据指向标,三是在地图上采用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的方法。

A 乙
B C
2、左图中,小河的主 要流向___。 3甲村在乙村的__方向 4、一辆汽车由A到C, 请你说出汽车的行驶方 向。(注意语言规范)
5、写出下面等高线地形图所代表的地形的名称
方法:找0度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 。
1、南北半球看纬度:北纬北半球 南纬南半球 2、东西半球看经度:
东半球
1800w
200w
0
1600 E 1800E
5
25 30 35 40
10
15
20
1 2 3
220w 300E B 230S 400s
A
5 25 30 35 40
10
15
比例尺小
表示内容 详略 表示范围 大小
中国 地图
山东 地图
淄博 地图
1、上面三幅地图,图幅相同,比例 尺最大的是 。表示内容详细 的是 。 0 10 20 0 1 2 2、左图中,红色阴 25 2 影面积大的是 。 30 3 35 3 两幅图比例尺大的 40 4 是 。


1、地图的种类很多,正确的选择地图,一 是根据 ,二是根据地图 大小。比 如,我们要了解利比亚的位置,要使用 , 地图。星期天到了,我想去博物馆参观, 博物馆离我家比较远,我得想一想怎样乘 车,应选用——地图,并且这幅地图的比 例尺应该____(大、小)一些。

图例
图 地形图的 判读
等高线地形 图的判读
判断海拔高度,判断海拔 高、低和陡、缓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通过学生课堂制作简易小地球仪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探索真理道路的艰难与坎坷,培养学生对真理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相关地理现象和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难点:学会观察和使用地球仪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地球仪;学生学生用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橡皮泥等。

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设计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教师多媒体出示航天英雄杨利伟遨游太空画面,配解说词:北京时间年月日时,我国自主研制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同志在太空遨游了小时分,行程长达多万千米,环绕地球飞行了圈后,于日时分在预定的内蒙古主着陆场安全着陆。

这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提问杨利伟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的?学生蓝色的。

学生美丽的。

学生圆形的。

学生球形的。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和总结,我们很清楚的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

但是在今天看来这样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师生互动,学习新课课堂活动忆历程──认识地球教师多媒体展示课本图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或直接看教材图)学生讨论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学生汇报小组推荐代表回答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的各个阶段,并说出理由(其他小组同学可质疑或作补充):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球体直觉臆想证实教师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你所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或者想到的,你能说出一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引入新知识,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讨论生活中与地球形状相关的地理现象。

学生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只总是船身先消失。

地球和地图单元主题备课

地球和地图单元主题备课

地球和地图单元主题备课地球与地图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在全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经线和纬线、利用经纬网定位置。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主要包括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公转两个方面的内容: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形图的判读、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本单元也着力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为此,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要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学生获得“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而且要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一、单元教学目标(一)单元整体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

2、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4、认识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

5、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6、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二)单元具体教学目标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识记经纬线、经纬度的特点。

2、识记东半球西半球、南半球北半球、低中高纬度的分界线。

3、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确定方向。

4、能熟练运用经纬网确定某点的位置(半球、经纬度)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记住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解释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地理意义。

2、记住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和周期;能够绘制简单的地球公转示意图;知道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形成。

3、知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知道五带的名称和范围以及各带昼夜长短的变化。

第三节地图1、理解比例尺的公式,三种表示形式,及各种形式之间的互相转换,比例尺大小的比较;2、学会在经纬网地图辨别某地的方向,了解有指向标的地图的方向。

3、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知道等高线、等深线、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4、会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并简单绘制。

二、单元重难点及突破方法1、经纬度纬线和纬度读图方法:观察图完成:(1)找出纬线的特征:所有纬线自成一个圆圈,被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不等,最长的是赤道,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成一个点。

202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3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2023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内容主要包括地球的基本概念、地球仪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首先,介绍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其次,阐述地球仪的构成,如经纬线、刻度、比例尺等,并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地球仪进行地理学习。
3. 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地球的自转、公转以及地球仪的使用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地球仪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使用地球仪查找某一地区的位置。
2. 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纬线,了解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学生已经在小学阶段接触过简单的地理知识,如地球的基本概念、自转和公转等。在此基础上,学生已初步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地球仪的简单使用。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七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多样化的学习风格,有的学生擅长视觉学习,有的学生喜欢动手操作,还有的学生喜欢通过讨论交流来掌握知识。
2. 教学活动设计:
(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地球仪实物,引发学生对地球和地球仪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探究活动:将学生分组,每组观察地球仪,讨论地球仪上的经纬线、比例尺等要素,并尝试运用地球仪解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备课六年级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有关知识、认识地球运动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3、掌握地球的运动形式及基本运动规律。

4、能够理解昼夜现象的产生原理及昼夜交替现象的的产生原理。

5、能够在公转示意图上判断二分、二至6、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网或者指向标判断确定方向。

7、能够在地图上熟练识别五种基本地形。

以及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计算相对高度和绝对高度。

能够选择地图类型及比例尺。

教学重、难点:经纬网基本知识、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二分二至的判断、依据经纬网或者指向标判断确定方向。

教学思路:1、地球和地球仪这节内容涉及了很多新的名词、概念,如经线、经度、纬线、纬度对于初次接触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

同时这些名词多为空间概念,真正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为此,本节内容多采用图像、动手和比较的方式让学生主自探究发现规律。

从而了解这些名词、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地球的运动这节内容多为学生日常能观察和体验到的自然现象,该内容学生在小学有过接触教师利用这个特点将这些知识上升一个层次,使学生有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

由于本节内容所涉及的现象具有空间动态变化的特点,因此在教学时多采用多媒体课件形式,帮助学生树立直观、立体、动态的概念。

3、地图这节内容是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加以综合,用符号、文字和颜色把地球空间现象表现在平面上的图形。

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学习地理所必需的重要工具。

所以应使学习地图的过程变为一个实用地图的过程,边学边用,边用边学,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准备一些不同的类型的地图,以供学生讨论使用。

单元练习:训练题设计的基本要求是立意新颖、独到,保证科学准确,难易适度,设问巧妙,具有思维的梯度。

同时,训练题的设计应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

首先,要把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融入到训练题的设计中,训练题的取材、切入角度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密切联系实际;其次,要适当增加“开放性和探究性”训练题的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多端思维,避免答案唯一、思维定势造成的弊端;第三,训练题还要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如何达到这些要求,本文以“地球和地图”一章读图题训练设计为例,拟做探讨。

地球和地图单元练习题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题后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 共50分)1.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A.天圆地方B.天如斗笠,地如覆盘C.地球是正圆形的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本初子午线是( )A.东西两半球的分界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D.欧亚两洲的分界3.甲.乙两地同在30°N纬线上,甲地的经度是20°E,乙地的经度是20°W,则甲地在乙地()A.正南B.正北C.正东D.正西4.下列地点中, 位于“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 B C D5.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是()A.0°纬线上B.0°经线上C.北纬80° D.南极点6.下面四幅图中, 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A. B. C. D.7.下列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小的是()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C.福建省地图D.泉州市地图8.假设地球公转时, 地轴不是倾斜的, 下面现象仍然可能产生的是( )A. 同一地方, 一年有四季的变化B. 同一地方有昼夜交替现象C. 不同地方得到太阳的热量是一致的D. 同一地方昼夜长短的时间是变化的9.仔细观察,你发现地球仪上没有表示出来的事物是()A.赤道 B.地球公转轴 C.极点 D.经线和纬线10读图,判断图中A地在B地的方向是A. 正南方向B. 西北方向C. 正北方向D. 东南方向11.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 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12.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均能回到原地B.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只有一条经线C.全球所有的经线都不等长D.除赤道和极点以外,相同纬度的纬线都有两条13.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A.四季的变化B.昼夜长短C.昼夜更替D.昼夜14.甲地位于98°E,31°N;乙地位于88°W,28°S。

甲地在乙地的(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15.在南极上空看,甲机沿南极圈作逆时针方向飞行;在北极上空看,乙机沿北极圈作顺时针方向飞行,这两架飞机的飞行方向( )A.都自东向西飞行 B.都自西向东飞行C.甲机向东飞行,乙机向西飞行 D.甲机向西飞行,乙机向东飞行16.在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A.1/50000 B.五十万分之一 C.1/5000000 D.一百万分之一17.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A. 赤道上B. 北极点上C. 南极点上D. 本初子午线上18.给朋友发电子邮件,顺便问他们当地当天昼夜长短情况,结果甲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长6小时,乙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长4小时,丙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短10小时。

据此回答甲、乙、丙朋友所处的纬度,从低向高依次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乙、甲、丙D.丙、甲、乙19.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 )A.先看到日出 B.后看到日出 C.时刻晚 D.时刻相同20.当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是()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21.下列节日中,广饶的昼长比夜长短的是()A.“五一”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 C.“八一”建军节 D.元旦22.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阳光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天日期搭配正确的是()A.23.5°S—冬至日 B.23.5°S—夏至日C.23.5°N—冬至日 D.23.5°N—夏至日23.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约为8848米,世界陆地最低处死海低于海平原约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9048米 B.8448米 C.8852米 D.9248米24.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了,小明想知道伊拉克在哪里,他应该查找()A.世界政区图 B.世界地形图 C.世界气候图 D.世界人口图25.中央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时,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云图是一种()A.航空照片 B.卫星图片 C.等高线地图 D.政区地图二. 综合题(共50分)第26题图第27题图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指出图中A、C两地的地理位置:A. C.(2)在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地,位于东半球的是地,位于西半球的是地。

(3) A地位于C地的方向。

(4)从低、中、高纬度看,B 在纬度;C在纬度。

(5)从五带看,A 在;B在。

27.在地球公转示意图上, A、B、C、D分别表示二分二至4个节气之间的时段, 读图填空:(1)地球从春分日(北半球)运行至夏至日(北半球)的这段时间, 在图中用字母_____表示。

(2)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段是、。

(填字母)( 3)北半球昼短夜长的时段是、。

(填字母)(4)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增大的时段是。

(填字母)(5)北半球白昼逐日缩短的时段是、。

(填字母)28. 写出下面图中各点的方位. (5分)(1)B在D的________方;(2)C在A的________方;(3)A在B的________方;(4)D在A的________方;(5)C在B的____ _方。

29. 读等高线地形图, 回答下列问题: (9分)(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E__________ F__________ G_________(2)图中AD和BD线所在地, 坡度比较陡的是_____________(3)图中甲村庄在乙村庄的________方; 小河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4)该地区用水很紧张, 为此决定修一座水库, 你认为大坝应修在___________处. 30.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0分)(1)分别从B处和C处向A点前进,较容易到达山顶的是处,理由是。

(2)图中D点海拔为米。

它和C点的相对高度是米。

(3)将图中直线水平比例尺改用文字式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米。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 DBCCD 6-10 BABBD 11-15 ADABD 16-20 ABCAB 21-25 DDDAB 二、综合题26.(1)A60°N,60°W C 40°S,40°E(2)B C A(3)西北(4)低中(5)北温带热带27.(1)A(2)A.D(3)C.D(4)A(5)B.C28.(1)正东(2)正北(3)西南(4)西北(5)西北29.(1)山顶.鞍部.陡崖.山脊.山谷(2)BD(3)东北自北向南向东南(4)D30.(1)C 从C处等高线稀疏,坡度陡(2)500 200(3)5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