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现有29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项?
中国现有29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项?我们知道,昆曲是首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项目。
“入遗”也为保护和传承昆曲带来了极其关键的推动作用。
那截至目前,到底有哪些中国项目入选这一国际认证的“非遗名录”呢?小编给您一一数来。
第二批古琴古琴,又称琴、瑶琴等,是中国的拨弦乐器,有3千年以上历史。
在周代确定的按照乐器材质分类的“八音”中,古琴属于“丝”类。
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
琴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
位列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
现存琴曲3360多首,琴谱130多部,琴歌300首。
第三批新疆维吾尔木卡姆新疆维吾尔木卡姆是流传于中国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
在维吾尔人的特定文化语境中,“木卡姆”已经成为包容文学、音乐、舞蹈、说唱、戏剧乃至民族认同、宗教信仰等各种艺术成份和文化意义的词语。
其歌唱内容,包含了哲人箴言、文人诗作、先知告诫、民间故事等,是反映维吾尔人民生活和社会风貌的百科全书。
歌曲体裁既有叙咏歌,又有叙事歌;演唱方式既有合唱,又有齐唱、独唱;唱词格律与押韵方式,复杂多样。
除维吾尔木卡姆的主要代表《十二木卡姆》外,还流传着《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
《世界遗产在中国之维吾尔十二木卡姆》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蒙古族长调蒙古语称“乌日图道”,意即长歌,它的特点为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歌词一般为上、下各两句,内容绝大多数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
蒙古族长调以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所以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
我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3年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认证已由5项增至44项,占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数的18%,是目前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多的国家。
一、古典音乐方面1、四川的“花鼓戏”——花鼓戏,即“花流鼓”,别名“鼓戏”、“鼓舞”,是一种民间舞蹈音乐表演,流行于四川地区。
主要内容有:民歌唱腔,舞蹈表演,音乐伴奏等。
花鼓戏有着悠久的历史,融合了流传于中国大地上的多种文化。
2、山东曲艺("独龙戏”)——“独龙戏"是流行于山东中、东部地区的民间戏剧,以独龙族为演出群体,独龙戏唱曲既具有独独的曲调,又有其独特的演出形式。
独龙戏的演出运用了RPG的玩法,以诗歌和运动舞蹈的形式对民俗故事进行演绎。
3、四川曲艺“管子曲、唢呐曲”——管子曲又称“笙管子”、“音宝”,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乐器,它的发音原理是用气息通过管子控制笙口发出的声音,断断续续,起伏抑扬,把竹子加以夹持发出清脆开朗的声音。
唢呐曲则是以民间乐器唢呐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一种民间曲艺,它简单豪放、明亮活泼,是集戏剧化叙述、传统故事和民歌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于一体的歌舞剧形式。
二、传统技艺1、新疆马头琴——新疆马头琴是一种古老的北方民族弦乐器,由一把细的竹竿两端加工镶嵌金属、木头及骨头等制成,每一把马头琴有几十张弦,具有清新、婉转、朦胧、多变的音色特色,与传统外国乐器相比有更鲜明的民族音色,营造出浓烈的民族气氛。
2、云南彩绘——云南彩绘,原为民间纪念节日的小型装饰,以前彩绘的材料有围棋、竹子、小木箱与柱子等,技法十分精湛,用來迎接节日,以展示节日的喜庆歡聚以及民族的传统礼俗和文化。
3、古琴的制作——古琴的制作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木器手艺,其制作过程复杂,需要将手工制作临做琴架、琴筒、琴弦以及即将安装在琴上的金属装饰等各部件精心制作安装,而后再进行调音,并对内部装饰进行精致雕刻,最后才能得到完美的古琴。
世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下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中国项目:
1.古琴艺术
2.京剧
3.中国传统医学
4.中医针灸
5.皮影戏
6.昆曲
7.泥塑艺术
8.雕版印刷技艺
9.宜昌竹编技艺
10.北京豫剧
11.帝王将相庙会音乐
12.苏州刺绣技艺
13.吴语歌仔戏
14.广东木偶戏
15.江南丝弦音乐
16.巴马瑶族芦笙
17.彝族火把节
18.蒙古族古书画艺术
19.傈僳族摆手舞
20.瑶族苗族歌舞
这些项目代表了中国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了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音乐、戏剧、手工艺等领域的独特价值和历史传承。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对于维护人类多样性和文化传统的重要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哪些
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哪些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以下是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古琴艺术:古琴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之一,在琴艺表演和制作方面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2. 京剧:京剧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以其独特的音乐、唱腔和表演形式而闻名于世。
3. 昆曲:昆曲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传统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表演风格。
4. 中医针灸:中医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凭借其独特的理论和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认可。
5. 传统手工艺技艺,如中国的剪纸、陶瓷、丝绸、刺绣等,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传统技艺和文化。
6. 中国国画:中国国画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表现手法而闻名,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7. 中国茶文化: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体现了中国人对茶叶的
热爱和独特的品茗礼仪。
8. 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代表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
文化俗。
以上是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部分,展示了中国
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43项来自中国的世界非遗
43项来自中国的世界非遗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文化遗产深厚,其中有43项被列入世界非遗名录。
1.古琴艺术(列入年份2008年)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2.昆曲(列入年份2008年)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发源于600多年前。
昆曲许多剧本,如《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是古代戏曲文学中的不朽之作。
3.蒙古族长调民歌(列入年份2008年[我国与蒙古国联合申报])蒙古族长调民歌,是内蒙古自治区传统音乐,被誉为“草原音乐活化石”,代表曲目有《走马》《小黄马》《辽阔的草原》《辽阔富饶的阿拉善》等。
4.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列入年份2008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古典音乐艺术形式,有一系列带有地域性特色的套曲,如《哈密木卡姆》《和田木卡姆》《刀朗木卡姆》《伊犁木卡姆》等。
5.羌年(列入年份2009年)羌年是流行于四川省理县、茂县、汶川县、北川羌族自治县23个乡镇的羌族聚居地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典,一般3-5天。
6.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列入年份2009年)木拱桥是中国传统木构桥梁技术含量很高的品类,也是世界桥梁史上仅有的品类,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浙江、福建两地,核心技术是搭建拱架。
7.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列入年份2009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海南省黎族妇女创造的一种纺织技艺,集纺、染、织、绣于一体,织锦图案丰富多彩,有160种以上,以人物、动物、植物图案为主。
8.中国篆刻(列入年份2009年)中国篆刻是以石材为主要材料,以刻刀为工具,以汉字为表象的一门独特的镌刻艺术,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9.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列入年份2009年)雕版印刷技艺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刷印、装订成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开创了人类复印技术的先河。
中国5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介绍
中国56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遗产主要分为三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
截止目前,中国共有56个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你去过几个?一、世界文化遗产有38个(第1-38介绍)二、世界自然遗产有14个(第39-52介绍)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有4个(第53-56介绍)一.长城入选时间:1987年地点: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
二.明清故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入选时间:1987年/2004年地点:北京、沈阳北京故宫作为五个世纪最高皇权的皇宫,包含近一万间房间及其家具陈设与工艺,众多殿宇及花园景观,是明清两朝中华文明的无价见证。
沈阳清朝故宫共有114座建筑,其中包括一个极为珍贵的藏书馆。
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入选时间:1987年地点:陕西临潼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的陵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
四.莫高窟入选时间:1987年地点:甘肃敦煌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五.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入选时间:1987年地点:北京房山世界上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遗址。
六.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入选时间:1994年布达拉宫/2000年大昭寺/2001年罗布林卡地点:西藏拉萨集行政、宗教、政治事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藏传佛教的圣地。
七.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入选时间:1994年地点:河北承德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保留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末期罕见的历史遗迹。
八.曲阜孔庙、孔府、孔林入选时间:1994年地点:山东曲阜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庙宇,包括孔子及其后裔的宗庙、墓地和宅邸。
九.武当山古建筑群入选时间:1994年地点:湖北丹江口这里的宫殿和庙宇构成了这一组世俗和宗教建筑的核心,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的建筑和艺术成就。
十.庐山国家公园入选时间:1996年地点:江西九江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以及儒学的里程碑建筑,完全融汇在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之中,赋予无数艺术家以灵感,而这些艺术家开创了中国文化中对于自然的审美方式。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26处)1.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北京,1987.12世界文化遗产)2.长城(北京,1987.12世界文化遗产)3.敦煌莫高窟(甘肃,1987.12世界文化遗产)4.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1987.12;沈阳故宫(辽宁),2004.7世界文化遗产)5.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1987.12世界文化遗产)6.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河北,1994.12世界文化遗产)7.曲阜孔府、孔庙、孔林(山东,1994.12世界文化遗产)8.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1994.12世界文化遗产)9.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西藏,1994.12世界文化遗产)10.丽江古城(云南,1997.12世界文化遗产)11.平遥古城(山西,1997.12世界文化遗产)12.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网师园、留园、环秀山庄(江苏)1997.12(狮子林、沧浪亭、退思园、耦园、艺圃(江苏)2000.12世界文化遗产)13.颐和园(北京,1998.11世界文化遗产)14.天坛(北京,1998.11世界文化遗产)15.大足石刻(重庆,1999.12世界文化遗产)16.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清东陵(河北)、清西陵(河北),2000.11;明孝陵(江苏)、十三陵(北京),2003.7;盛京三陵(辽宁),2004.7世界文化遗产)17.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2000.11世界文化遗产)18.龙门石窟(河南,2000.11世界文化遗产)19.都江堰及青城山(四川,2000.11世界文化遗产)20.云冈石窟(山西,2001.12世界文化遗产)21.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吉林,辽宁,2004.7.1世界文化遗产)22.澳门历史城区(澳门,2005世界文化遗产)23.安阳殷墟(河南,2006.7.13世界文化遗产)24.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广东,2007.6.28世界文化遗产)25.福建土楼(福建,2008.7.7世界文化遗产)26.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河南2010.8.1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8处)1.九寨沟(四川,1992.12)2.黄龙(四川,1992.12)3.武陵源(湖南,1992.12)4.三江并流(云南,2003.7)5.大熊猫栖息地(四川,2006.7)6.中国南方喀斯特(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2007.6.27)7.三清山(江西,2008.7.8)8.中国丹霞(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包含龟峰)、浙江江郎山,2010.8.2)双重遗产(4处)1.泰山(山东,1987.12)2.黄山(安徽,1990.12)3.峨眉山及乐山大佛(四川,1996.12)4.武夷山(福建,1999.12)文化景观(3处)1.庐山(江西,1996.12)2.五台山(山西,2009.6.26)3.西湖(浙江,2011.6.25)其他形式世界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无形遗产(34处)昆曲中国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中国雕版印刷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中国端午节妈祖信俗京剧中医针灸羌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麦西热甫(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活字印刷术(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记忆遗产(7处)传统音乐录音档案(1997,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清朝内阁秘本档(199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大金榜(200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纳西东巴古籍文献(2005,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所)中国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案(2007,中国国家图书馆等)。
作文素材:中国30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录
作文素材:中国30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3年12月4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宣布,批准中国珠算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成为中国第30个入选该名录的项目。
珠算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此前已经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教科文组织在其网站上介绍说,中国的珠算是一套历史悠久的、用算盘进行数学计算的方法。
珠算通过传统的口述和自学等方式世代传承,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运用,并且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
而珠算申遗成功之后,相关专家表示说,此举有助于让更多的人在计算机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加深对珠算的了解,吸引更多人加入到保护珠算文化的行列中来。
下面,小编将中国30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录盘点如下:2001年昆曲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蒲剧、上党戏、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2003年中国古琴艺术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
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
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达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
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历代涌现出许多著名演奏家,他们是历史文化名人,代代传颂至今。
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
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2005年1、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以“十二木卡姆”为代表。
世界非遗项目中国名录
世界非遗项目中国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们的生活方式、信仰体系、技艺传承、语言和表演艺术等方面的传统知识和实践,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非遗项目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在世界非遗项目中名列前茅。
下面将介绍一些世界非遗项目中国名录中的项目。
1. 昆曲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元代。
它以音乐、表演和舞蹈为主要表现形式,注重表演技巧和唱腔音律。
昆曲塑造了许多经典人物形象,如《牡丹亭》中的杜丽娘、《西楼记》中的杨贵妃等。
昆曲的表演形式独特,演员们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才能掌握其独特的表演技巧和唱腔。
2. 京剧京剧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清朝。
它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形式,融合了中国古代音乐、舞蹈、戏曲和戏剧元素。
京剧有着丰富的剧目,包括《红楼梦》、《白蛇传》、《长生殿》等。
京剧的表演风格独特,演员们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掌握其独特的唱腔、舞蹈和表演技巧。
3. 中医针灸中医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古代中国。
它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上插入针具,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的目的。
中医针灸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针灸的技术要求高,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
4.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技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技术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古代中国。
它以木材为主要材料,采用榫卯结构和斗拱技术,构建出富有特色和独特韵味的建筑。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技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被广泛应用于古建筑的修复和保护工作中。
5.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古代中国。
它包括中国传统的烹饪方法、食材搭配和餐桌礼仪等方面。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以其独特的口味和营养价值,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不仅注重食物的口感和营养,还强调饮食的文化内涵和社交意义。
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具有国际重要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以下是一些相关参考内容:中国传统剪纸艺术 - 中国剪纸艺术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制作技艺,通过剪刻纸张展现出丰富多样的图案和意象。
这一艺术形式通过尺寸、花纹、色彩和组合等方面的变化,表现出中国特定区域和民族的风格特征。
剪纸技艺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既是一种欣赏的艺术,也是一种装饰和祝福的手段。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 -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是中国独特的建筑工艺和设计传统。
这种技术既包括古代建筑物的建造方法,也包括在建筑设计、结构和装饰方面所应用的原则和技巧。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以其独特的特点和精湛的工艺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它体现了中国建筑的独特美学观念、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音乐 - 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多元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其独特的音乐模式、乐器和演奏方式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中国传统音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的历史,包括著名的京剧音乐、曲艺音乐和民间音乐等不同种类。
这种音乐以其精致的和声、细腻的表现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
中国传统绘画 - 中国传统绘画作为中国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了中国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绘画包括中国画、国画和工笔画等不同风格和流派。
它以其独特的线条和笔墨表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医学 - 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国古代医学理论和治疗实践的总称。
它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治疗方法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中国传统医学包括中药学、针灸学、推拿和气功等不同学科和专业。
作为一种以整体观念和平衡治疗为特点的医学体系,中国传统医学关注人的身心健康和和谐状况。
总之,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展示了中国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每个项目都体现了中国独有的文化传统和人类的创造力。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仅对于中国本土的文化繁荣至关重要,也对世界整体的文化多样性和人类认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学漫谈 I 中国43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国学漫谈┃中国43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世界遗产(World Heritage)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广义上讲,分为两大类别:物质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logo说明:正方形代表人类创造,圆圈代表大自然,二者紧密相连;整体呈圆形,既象征全世界,也象征着保护。
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简称“非遗”。
2003年10月17日,第32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5个形态: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
·3种名录:《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项目名册》。
·1个徽标:采用克罗地亚艺术家Dragutin Dado Kovačević的作品;三角形变成正方形,再变成圆形,传统与现代的联结——手的运动表示传统,英文符号“@”象征现代。
2011年2月25日,第11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中国“非遗”标识别具一格:外圆内方,循环往复不息;中央“鱼纹”,田耕人文意蕴;双手呵护,古朴文化赓续;红色视觉,兼具传统现代。
自2008年开始,截至2022年底,中国共有43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它不仅体现中国非遗保护水平,而且推动中华文化(智慧)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表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5项)序项目名称入选备注列年份1昆曲2008中国古老戏曲剧种2古琴艺术2008中国传统拨弦乐器3新疆维吾尔木卡姆2008集歌、舞、乐于一体艺术4蒙古族长调民歌2008中国与蒙古国联合申报5中国篆刻2009集石材、刻刀、汉字为一体6中国雕版印刷技术2009木刻文字或图案,墨印纸、绢等7中国书法2009中国书写艺术的代表符号8中国剪纸2009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2009木材为主建材,榫卯为木构件9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10南京云锦织造技艺2009代表中国织锦技艺最高水平11端午节2009农历五月初五,四大传统佳节之一12中国朝鲜族农乐舞2009集演奏、歌舞于一体,祈福庆丰收13妈祖信俗2009航海保护神,湄洲岛祖庙14蒙古族呼麦歌唱艺2009同一时间唱出两个声部术15南音2009泉州方言演唱,风格典雅细腻16热贡艺术2009唐卡、壁画、雕塑等藏传佛教造型17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2009栽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18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2009“粉青”“梅子青”古典审美情趣19宣纸传统制作技艺2009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108道工序20西安鼓乐2009传统器乐的代表,分为坐乐和行乐21粤剧2009粤语演唱,南北戏曲艺术集大成者22花儿2009西北民歌,把女性比喻为花朵23玛纳斯2009中国三大史诗之一,柯尔克孜人“百科全书”24格萨(斯)尔2009千年史诗,藏族英雄格萨尔的神圣叙事25侗族大歌2009无伴奏、无指挥,侗族民间多声部民歌26藏戏2009带面具的歌舞故事,藏族经典戏剧27中医针灸2010中医医疗手段,用艾炙或针刺穴位28京剧2010北京方言,集唱、念、做、打与一体29中国皮影戏2011皮制或纸制彩色影偶,音乐伴唱30中国珠算——运用算盘进行数学计算的知识与实践2013算盘进行数字计算,重大科技发明31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2016反映一年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32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列入年份年2018天然沐浴或药物煮熬的水汁(蒸汽)33太极拳2020注重阴阳和谐,以中正圆活为特色34“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2020中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禳灾祈福35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2022从采茶、制茶到品茶,独特茶道表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序列项目名称入选年份备注1羌年2009农历十月初一,四川羌族过新年2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2009海南黎族,集纺、染、织、绣一体3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2009原木材料,“编梁”技术于榫卯结构4麦西热甫2010新疆维吾尔族将歌舞、娱乐结合在一起5中国活字印刷术2010世界上最古老的印刷技术之一6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2010福建省“中国式帆船”木制工匠技艺7赫哲族伊玛堪2011东北赫哲族口头叙事,含萨满、捕鱼狩猎等知识表三:《最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项目名册》(1项)序列项目名称入选年份备注1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2012提线木偶与掌中木偶,泉州、漳州等。
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1项):昆曲: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以曲词典雅、行腔宛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
代表作《牡丹亭》《西厢记》《长生殿》2003年(1项):中国古琴艺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名曲现存较为大众熟悉的有:幽兰、流水、潇湘水云、神人畅、阳关三叠、梅花三弄、广陵散、渔舟唱晚、平沙落雁、渔樵问答、春晓吟、洒狂、凤求凰、欸(ǎi)乃〔欸乃、关山月等。
2005年(2项):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是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十二木卡姆”和“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的总称。
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古语称“乌日图道”,特点为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曲目有《小黄马》、《辽阔的草原》等。
2009年(22项):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中国蚕桑丝织包括:杭罗、绫绢、丝绵、蜀锦、宋锦等织造技艺及轧蚕花、扫蚕花地等丝绸生产习俗。
杭州的杭罗、瓯绣等,江苏的云锦、苏绣等,还有其他的蜀锦、湘绣、粤绣、蜀绣、顾绣等。
福建南音:又称“南曲”、“南管”、“南乐”、“弦管”、“郎君乐”、“郎君唱”,词曲清丽柔曼、旋律缠绵深沉,尤其长于抒发乡人思亲、游子怀乡的真挚情怀,共五十多部套曲,主要有《自来》、《一纸相思》、《趁赏花灯》、《心肝拨碎》、《为君出》5部套曲,著名曲目有《山险峻》、《出汉关》、《共君断约》、《因送哥嫂》等。
南京云锦:一种始于南朝而盛于明清的丝织工艺品,历史悠久,纹样精美,配色典丽、织造细致,是纺织品中的集大成者。
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至今已有1580年历史。
与成都蜀锦、苏州宋锦、广西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品贡品。
安徽宣纸:起于唐代,历代相沿,原产地是安徽省的泾县。
由于宣纸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誉。
中国世界非遗名录
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5个)1、昆曲列入年份2008年2、古琴艺术列入年份2008年3、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列入年份2008年4、蒙古族长调民歌列入年份2008年(我国与蒙古国联合申报)5、中国篆刻列入年份2009年6、中国雕版印刷技术列入年份2009年7、中国书法列入年份2009年8、中国剪纸列入年份2009年9、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列入年份2009年10、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列入年份2009年11、端午节列入年份2009年12、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列入年份2009年13、妈祖信俗列入年份2009年14、蒙古族呼麦歌唱艺术列入年份2009年15、南音列入年份2009年16、热贡艺术列入年份2009年17、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列入年份2009年18、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列入年份2009年19、宣纸传统制作技艺列入年份2009年20、西安鼓乐列入年份2009年21、粤剧列入年份2009年22、花儿列入年份2009年23、玛纳斯列入年份2009年24、格萨(斯)尔列入年份2009年25、侗族大歌列入年份2009年26、藏戏列入年份2009年27、中医针灸列入年份2010年28、京剧列入年份2010年29、中国皮影戏列入年份2011年30、中国珠算——运用算盘进行数学计算的知识与实践列入年份2013年31、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年份2016年32、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列入年份2018年33、太极拳列入年份2020年34、“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列入年份2020年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35、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年份2022年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个)1、羌年列入年份2009年2、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列入年份2009年3、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列入年份2009年4、麦西热甫列入年份2010年5、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列入年份2010年6、中国活字印刷术列入年份2010年7、赫哲族伊玛堪列入年份2011年三、优秀实践名册(1个)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列入年份2012年。
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传统技艺、节庆习俗和表演形式,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以下是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部分,这些遗产为世界所瞩目,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卓越贡献。
1. 京剧:京剧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形式之一,起源于北京,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它以唱、念、做、打为特点,融合了唐宋元明时期的各种表演形式和音乐艺术,被誉为中国戏曲的“国粹”。
2. 古琴: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七弦弹拨乐器之一,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
它是中国文人雅士们最钟爱的乐器之一,被称为“乐中之王”,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之一。
3. 昆曲:昆曲是中国戏曲四大剧种之一,源于江苏苏州,有600多年的历史。
昆曲以其细腻的表演技巧和悠扬的唱腔著称,是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瑰宝。
4. 皮影戏:皮影戏是一种利用兽皮或纸张制作的影子来进行表演的戏曲形式。
它起源于中国古代,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
皮影戏通过灯光和影子的变化,讲述了各种传统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 四川川剧:川剧是中国四川地区的一种戏曲形式,具有300多年的历史。
它以其独特的变脸技法和激情四溢的表演风格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戏曲艺术的瑰宝。
6. 南京金陵文化:金陵文化是中国江苏南京地区的传统文化,涵盖了南京方言、文学、音乐、绘画等多个方面。
它具有丰富的历史和人文内涵,代表着中国南方地区悠久的文化传统。
7. 中国传统中医药:中医药是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它包括中草药、针灸、推拿等多种疗法,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并为世界各地提供了重要的医疗保健方式。
这些仅仅是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小部分。
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人民不仅在历史和文化上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也使得世界各国更好地了解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时,这些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包括政府的支持、学者的研究和民众的参与,以确保这些宝贵的文化瑰宝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
1. 名传绣技:长江绣、白描绣、莆田瓷圈、古法刺绣、黄布绣、安徽
折扇、古彩绣、浙江贴花绣。
2. 民间戏剧:京剧、越剧、河南少林寺拳、山西大鼓、豫剧、青海黄
河剧、闽剧、湖南花鼓戏、江西古戏和晋剧。
3. 传统体育征服:中国高空翼滑表演、金钱太岁掷铜钱、水上火腿、
搞江撒子、踩踏高跷竞技和长江龙舟赛。
4. 民间工艺:河北书画、贵州普洱茶酿造、泥人、裱花、竹木雕刻和
茶叶制作。
5. 民俗仪式:陕西关中大赛歌、广西桂林芦笙、安徽青阳舞龙、四川
南充五彩缤纷的祭祀仪式、湖南湘西花鼓戏祭奠、江苏江南牌坊古典
艺术祭、广东潮州粽子祭等。
6. 民间歌谣:清明上河图、苗族绕口令、火炬歌、乌兰图雅古曲、青
海钓鱼调、把酒唱诗、伊斯兰教歌谣和闽南调。
7. 中国传统厨艺:客家烧饼、豫菜、湘菜、鲁菜、吴菜、上海菜、广
东菜、东北抄手、台湾小笼包和天津盐水鸭等。
8. 祭祀活动:祭祖活动、山西风神庙祭典、四川安岳祭典、陕西芦笙节、湖南山歌节、江苏孔圣祭扫墓、江苏民俗文化遗产博物馆的祭孔
大典和北京大地灵祭。
9. 中国传统养生:武术、气功、太极拳、八段锦、按摩养生、拔罐、
火罐、拔火罐、拔罐疗法和减肥瘦身等。
10. 神话传说:《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等。
22个世界非物质遗产名录介绍
22个世界非物质遗产名录介绍世界非物质遗产名录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一个重要项目,旨在保护和传承世界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遗产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代表着各个国家和地区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截至2021年,已有22个项目被列入世界非物质遗产名录。
本文将对这22个项目进行介绍,并探讨它们在保护、传承和发展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第一章:中国篇1. 中国古代书法:中国古代书法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本章将介绍中国古代书法的历史渊源、发展演变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挑战。
2. 中国古代音乐:中国古代音乐是中华民族宝贵而独特的音乐遗产。
本章将探讨中国古代音乐在历史上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
3. 中国传统戏剧:中国传统戏剧是中华民族丰富多样的戏剧形式,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本章将介绍中国传统戏剧的多样性和发展历程,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护和传承这一重要遗产。
第二章:亚洲篇1. 印度古典舞:印度古典舞是印度文化中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以其精美的舞蹈动作和丰富的表现力而著称。
本章将介绍印度古典舞在印度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一独特而珍贵的艺术遗产。
2. 日本浮世绘:日本浮世绘是日本独特而精美的版画艺术形式,代表着日本文化与历史。
本章将探讨日本浮世绘在艺术界中所起到的作用,并分析其面临的保护与发展问题。
3. 韩国传统音乐:韩国传统音乐是韩国文化宝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演形式而广受赞赏。
本章将介绍韩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和历史,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展这一重要遗产。
第三章:非洲篇1. 马里帝国的古代城市:马里帝国是非洲历史上最重要的帝国之一,其古代城市是非洲建筑艺术的杰作。
本章将介绍马里帝国及其古代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并探讨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一独特遗产。
2. 埃及法老墓:埃及法老墓是埃及文化中最重要的建筑遗产之一,展示了埃及人民对死亡与永恒生命的信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剪纸是中国民间美术形式之一,有着悠久 的历史。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本源哲学的体现, 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 同时民间剪纸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 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如何保护和发扬 这一民族瑰宝是我们当今的重要思考。
学校为了培养同学们的爱好,锻炼同学们的动 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同学们的艺术修养, 特开设剪纸特色课程。
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一种方式。联合国有《保护非物质遗 产公约》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 约》,前者管“非物质”,后者管“物质”。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于2001年、2003年、 2005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3 年命名了七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 中国涉及30项。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拥有世 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剪纸分为折叠剪纸和刻纸,最初学习都是需要 画稿的,剪的时候需要右手持剪刀,左手捏着 纸,最好使用尖头剪刀剪里面的花纹,最后剪 外形,刻纸的顺序也是先里后外,最初学习可 以模仿别人的作品,一般的剪纸艺人都是独出 心裁,大胆利用剪纸符号(剪纸语言)进行创作, 高深的剪纸需要有一定的绘画构图基础,首先 设计外形,然后添加里面的花纹,注意里面的 花纹一定是首尾相连的镂空的,这样才能保持 作品的完整性,一般来说,北方剪纸比较粗犷, 南方剪纸玲珑剔透。剪的时候要刀刀相透,线 线相连。
中国的十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端午节 2009 2.活字印刷 2010 3.京剧2010 4.书法2009 5.针灸2011 6.二十四节气2016 7.珠算2013 8.古琴2008 9.剪纸2009 10.皮影2011
2009年(22项):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福建南音
南京云锦
安徽宣纸
贵州侗族大歌
广东粤剧
《格萨尔》史诗
浙江龙泉青瓷
青海热贡艺术
藏戏
新疆《玛纳斯》
蒙古族呼麦
甘肃花儿
西安鼓乐
朝鲜族农乐舞
书法、篆刻
剪纸
பைடு நூலகம்
雕版印刷
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端午节
妈祖信俗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和最为流行的民间艺 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 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 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中国剪纸 是中国民间美术形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 史,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经国务院批 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 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