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后滩公园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湿地生态景观层是黄浦江滩地景观的回归:保留滩涂、湿地,追忆渔 猎文明。
• 农耕文明景观层是场地农耕文明遗迹的体现:借田园江水,体验农业 文明。
• 工业文明遗存层是场地工业时代文化的见证:保留工业时代遗迹,回 顾工业文明。
• 后工业生态文明体验层是后工业时代特征的反映:建立便捷的、多重 体验空间,畅想后工业文明。
• 内河净化湿地带和梯地禾田带主要是人工湿地带,整体功能突出湿地 作为自然气息地和水生系统净化的功能、湿地生态的审美启智和科普 教育等功能。
第一设计策略示意图
Problem Discovery /Design Strategy
• 湿地生态景观层
• 农耕文明景观层
• 工业文明遗存层
• 后工业生态文明体验层
Problem Discovery /Design Strategy
• Q2:如何保护、恢复与重建生态湿地?
•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上海,突 出的特点就是沿江沿海大面积的滨海湿地、境内众多河流和湖泊等多 样的湿地生境。但是上海社会的发展使得湿地生境受到不同程度的干 扰。后滩的原生湿地就是这一现状的直接见证。目前黄浦江水质污染 严重,水质在V类左右。严重污染的水质威胁着湿地的动植物生存。 现在滩地植物群落较少,标高较高的滩涂以狗尾草为主,标高较低的 湿地以镳草、芦苇、河柳、构树、女贞构成滨水植物群落。
• 如何保护、恢复、重建湿地生境,充分发挥湿地的自然生产力,实现 净化和调节水体等的生态功能,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实现湿地景观 的自然化,成为设计面临的第二大问题。
• A2:三带一区建构湿地基底
Problem Discovery /Design Strategy
• 方案以“双滩谐生”为结构特征建立湿地体系,共有滨江芦荻带、内 河净化湿地带、梯地禾田带和原生湿地保护区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滨 江芦荻带和原生湿地保护区主要指与黄浦江直接相邻的外水滩地,而
内河净化湿地带主要是指场地中部的人工湿地系统。
• 第二设计策略示意图
• (上接Answer2)
Problem Discovery /Design Strategy
• 外水滩地中的原生湿地保护区通过隔离保持其原生态的自然风貌,保 护自然湿地免受人为干扰;滨江芦荻带则可大体分为砾石滩湿地和粗 沙滩湿地两部分,它们共同完成过滤净化、防潮护坡等功能。
码头和后滩轮渡站轮渡 头。码头的现有功能已 消,可进行改造利用。
• 2.2 场地现状概况
Area Analysis
构筑物:场地内有大量的构筑物,包括铁轨、龙门吊及其附属设备,码头场地及设备, 高架管道,原料传送高架通道,高架排气管道,罐体等,处处体现着现状场地特征。
2.2 场地现状概况
Area Analysis
Area Analysis
场地周边分析图
地形:基地地势对平坦, 部分地标高在4米到7之间 场地西南的湿地区是天然 成的缓坡,是黄江的长滩, 平均高约2米。
码头:沿黄浦江还有10
米长、8米宽的污水处理
场地周边:场地东部主要是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钢铁集 团有限公司和南干线1#污水泵站;中部有上海市环境污水处理厂; 西南部主要是上海长江轮驳公司航修站、上海后滩船舶修理厂和后滩 天然湿地。
驳岸:驳岸分为东段桩基 防洪墙和西段湿地的无桩 基防洪墙两种。东段的桩 基防汛墙基本为高程4.30 ~6.48米不等,与地面有 一定高差。较高的防汛墙 与人们亲水的需求及城市 用地之间产生了一定的矛 盾。西段湿地无桩基防汛 墙外即是黄浦江的长滩, 亲水性较好。
Baidu Nhomakorabea
植物:场地内的植物主 要可分为厂区间植物湿 地植物两大块。
厂区间的植物布局零星,整体绿化覆盖率较低,以香樟、广玉 兰、女贞、水杉、雪松、悬铃木、龙柏、棕夹竹桃、棕榈等为 主。湿地类植物主要分为标高较高的、以狗尾草为主的滩涂植 物和标高较低的、以镳草、芦苇、河柳、构树、女贞构成的滨
水植物群落,生态景观良好。
2.3 前期个人分析
Area Analysis
通过对前期场地现状的分析,个人总结出以下如表几点。
• A1:四种文明串写场地脉络
Problem Discovery /Design Strategy
• 方案采用立体分层布局的方式,以后滩地区发展的时间脉络、空间背 景和场地禀赋作为线索,将湿地公园分为湿地生态景观层、农耕文明 景观层、工业文明遗存层和后工业文明体验层四个功能层次,由此叠 加形成场地的总体功能布局。
上海后滩公园案例分析
1.项目概况
Project Introduction
• 项目地址:上海浦东2010世博会园区 • 项目面积:15公顷 • 项目委托:中国上海2010世博局 • 景观设计: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 首席设计师/项目负责人:俞孔坚 • 前期研究员:方琬丽、程成、奚雪松 • 设计团队主要设计人员:凌世红、轰伟、袁天远、
金圆圆、俞宏前、龙翔、孔祥斌 • 设计时间:2007年1月~2009年10月 • 建成时间:2009年10月 • 开放时间:2010年5月 • 所获奖项:2010年ASLA专业奖之杰出设计奖
(ASLA唯一年度大奖)
2.场地分析
• 2.1 场地历史沿革
Area Analysis
场地景观演变表
2.2 场地现状概况
千多年的历史变迁,目睹着黄浦江畔农耕经济的兴衰起落,见证近代 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注视着上海跃升为世界大都市的步伐,是一处 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珍稀绿地。随着城市的发展,它必将成为人 们追忆过去、关注现在,展望未来的体验场所。因此如何遵从生态设 计原则、秉承场地文化脉络、满足多重体验需求成为设计面临的第一 大问题。
对于后滩公园的设计和改造,就场地本身而言,存在优势,也存在劣势;而当出于地区与 时间各方面的考究,它也是机遇与挑战同时面临。
3.问题探究 /设计策略
Problem Discovery /Design Strategy
上海世博会园区后滩湿地公园的设计面临六大问题和挑战:
• Q1:如何遵从生态设计原则、秉承场地文脉、满足多重体验需求? • 后滩地区保有上海市区、黄浦江边仅有的一块天然湿地,它历经了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