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7《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课程代码:R0902635 学时数:56 学分数:3.5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适用学科专业:软件工程先修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基础》,《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执笔者:编写日期:审核人:一、课程简介《系统分析与设计》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掌握面向对象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与技术,培养软件系统建模分析、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模块设计、软件界面设计等专业能力。

Software system architecture design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basic principles, methods and technologies of object-oriented software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and cultivate the professional abilities of software system modeling analysis, software system architecture design, software module design, software interface design, etc.二、课程目标课程达成度评价指标点达成度评价三、教学计划(一)教学内容、要求及教学方法本课程共56学时,课堂讲授40学时,课内实验16学时。

教学内容由如下章节组成:第1章系统分析与设计概述(CM1) 4学时教学方法:课堂面授。

采用课堂知识点讲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的概念、原理和相关技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817自动控制原理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817自动控制原理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817
考试科目名称:自动控制原理
第一部分大纲内容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为控制系统提供了数学模型的建立、性能分析和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要求考生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分析计算方法,强调基础性和综合性。

注重测试考生对相关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分析方法的理解,以及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灵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基本要求
考试内容包括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

要求理解、掌握:控制系统传递函数和信号流图等数学模型的建立;系统稳定性、动态性能、稳态性能的时域分析;根轨迹法;频域法;系统串联校正的设计方法;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系统状态空间建模及其求解;系统可控性和可观测性;线性定常系统状态反馈及观测器设计;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

三、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1)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1.掌握基本控制方式:开环、闭环(反馈)控制;
2.熟悉自动控制的性能要求:稳、快、准;
3.掌握反馈控制原理与动态过程的概念,以及建立原理方块图的方法。

(2)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1.掌握动态方程建立及线性化方法;
2.熟练掌握结构图的等效变换方法;
3.掌握梅逊公式及应用;
4.熟悉典型环节。

(3)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0考研大纲:817自动控制原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0考研大纲:817自动控制原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0考研大纲:817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大纲频道为大家提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817自动控制原理,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817自动控制原理考试科目代码:817考试科目名称:自动控制原理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本课程为控制系统提供了数学模型的建立、性能分析和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要求考生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分析计算方法,强调基础性和综合性。

注重测试考生对相关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分析方法的理解,以及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灵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基本要求考试内容包括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

要求理解、掌握:控制系统传递函数和信号流图等数学模型的建立;系统稳定性、动态性能、稳态性能的时域分析;根轨迹法;频域法;系统串联校正的设计方法;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系统状态空间建模及其求解;系统可控性和可观测性;线性定常系统状态反馈及观测器设计;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1)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1.掌握基本控制方式:开环、闭环(反馈)控制;2.明确自动控制的性能要求:稳、快、准;3.熟悉反馈控制原理与动态过程的概念,以及建立原理方块图的方法。

(2)数学模型1.掌握动态方程建立及线性化方法;2.熟练掌握结构图的等效变换方法;3.掌握梅逊公式及应用;4.熟悉典型环节。

(3)时域分析法1.掌握一、二阶系统的分析与计算(不要求记公式,典型响应以阶跃响应为主);2.熟练掌握系统稳定性的分析与计算:劳思、赫尔维茨判据;3.了解结构参数对系统响应影响的一般规律;稳态误差的计算及一般规律。

(4)根轨迹法1.熟悉根轨迹的概念与根轨迹方程;2.熟练掌握根轨迹的绘制法则;3.了解广义根轨迹的概念与绘制方法;4.掌握零、极点分布与阶跃响应性能的关系;5.理解主导极点与偶极子的概念。

(5)频率响应法1.熟悉线性系统的频率响应、典型环节的频率响应、系统开环的频率响应;2.熟练掌握频域性能指标、环节和系统频率响应曲线的绘制、Nyquist稳定判据和对数频率稳定判据的运用以及稳定裕度的计算;3.了解信号的频谱,闭环幅频与阶跃响应的关系,峰值及频宽的概念,开环频率响应与阶跃响应的关系;4.掌握三频段(低频段,中频段和高频段)的分析方法;5.明确最小相位和非最小相位的差别。

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

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

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作为系统分析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来分析、设计和实施信息系统。

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旨在评估考生对系统分析和设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本文将对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进行详细解读,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系统分析基础知识。

系统分析基础知识是系统分析师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数据建模、过程建模、系统设计等内容。

此外,还需要掌握系统分析的常用工具和技术,例如UML、ER图、数据流图等。

考试内容涉及系统分析的各个方面,考生需要全面、深入地掌握相关知识。

二、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是系统分析师考试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和掌握各种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包括瀑布模型、原型模型、敏捷开发等。

考试内容还涉及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的比较和选择,考生需要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开发方法。

三、需求分析与设计。

需求分析与设计是系统分析师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需求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进行需求调研、需求分析、需求建模、需求验证等工作。

此外,还需要掌握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进行系统结构设计、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等工作。

考试内容涉及需求分析与设计的各个方面,考生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四、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是系统分析师考试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项目计划、项目组织、项目进度控制、项目风险管理等内容。

此外,还需要掌握项目管理的常用工具和技术,例如甘特图、PERT/CPM网络、风险矩阵等。

考试内容涉及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考生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五、信息系统实施与维护。

信息系统实施与维护是系统分析师考试的另一个重点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信息系统实施与维护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系统测试、系统部署、用户培训、系统维护等内容。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17机械原理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17机械原理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编号:817 科目名称:机械原理一、考试总体要求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构组成、机构性能分析、机构及机构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内容上以加强与拓宽基础为基本点,特别强调注意掌握各部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要求考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与力分析、常用机构的几何计算与运动设计,机构及其系统动力学计算的基本知识,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参考书:《机械原理》(第七版),孙桓,高等教育出版社二、考试内容(一)平面机构结构分析1、平面运动副及其分类2、平面机构运动简图3、平面机构的自由度4、平面机构的高副低代5、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二)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1、速度瞬心法及其在机构速度分析上的应用2、用矢量方程图解法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三)机械中的摩擦和机械效率(专业型考生不要求)1、运动副中的摩擦及运动副反力的确定2、斜面、螺旋机构的效率及自锁3、串、并、混联机组的效率(四)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1、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演化和应用2、曲柄存在条件、行程速比系数、传动角、压力角和死点3、图解法设计四机构(五)凸轮机构及其设计1、凸轮机构的类型、特点及应用2、推杆基本运动规律的运动线图及其特征3、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图解法设计4、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及自锁5、凸轮机构基圆半径、滚子半径选择6、凸轮机构解析法设计的基本知识(六)齿轮机构及其设计1、齿轮机构的应用、特点和分类2、齿廓啮合基本定律3、圆的渐开线及其性质4、渐开线齿廓的啮合及其特点5、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6、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啮合过程、正确啮合和无侧隙啮合7、渐开线齿轮传动的重合度8、渐开线齿廓的加工和根切9、变位齿轮机构的基本知识10、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机构11、蜗杆蜗轮机构12、锥齿轮机构(七)齿轮系及其设计1、轮系的分类、特点和应用2、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和复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3、轮系的功用(八)平面机构的平衡1、平衡的目的与分类2、刚性回转件的静平衡与动平衡(九)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专业型考生不要求)1、单自由度机械系统等效力学模型及运动方程式2、飞轮调速原理(十)其它常用机构1、间歇运动机构2、组合机构三、试题类型1. 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

837信号与系统考研大纲

837信号与系统考研大纲

837信号与系统考研大纲
837信号与系统考研大纲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信号的分类和表示方法,系统的分类和表示方法。

2、信号的时域分析,包括信号的基本运算、信号的卷积、信号的相关等。

3、系统的时域分析,包括系统的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的建立和求解,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等。

4、信号的频域分析,包括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傅里叶级数、频谱分析等。

5、系统的频域分析,包括系统的频率响应、频率特性曲线、滤波器等。

6、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包括稳定性的定义、判别方法等。

7、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包括状态方程的建立和求解、状态转移矩阵、系统的可控性和可观性等。

8、信号与系统的应用,包括信号处理、通信系统、控制系统等。

此外,根据不同学校的考试要求和特点,可能还会涉及到其他相关知识。

考生在备考时,需要全面掌握大纲所要求的知识点,并注重实践和应用方面的练习。

同时,还需要注意最新的科技动态和学术进展,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中的新题型和难点。

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doc

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doc

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一、考试说明1. 考试目标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应熟悉应用领域的业务,能分析用户的需求和约束条件,写出信息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制订项目开发计划,协调信息系统开发与运行所涉及的各类人员;能指导制订企业的战略数据规划、组织开发信息系统;能评估和选用适宜的开发方法和工具;能按照标准规范编写系统分析、设计文档;能对开发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能具体指导项目开发;具有高级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2.考试要求(1)掌握系统工程的基础知识;(2)掌握开发信息系统所需的综合技术知识(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库等);(3)熟悉企业或政府信息化建设,并掌握组织信息化战略规划的知识;(4)熟练掌握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和方法;(5)熟悉信息系统开发标准;(6)掌握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与技术;(7)熟悉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知识与方法;(8)掌握应用数学、经济与管理的相关基础知识,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9)熟练阅读和正确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文献。

3.考试科目设置(1)信息系统综合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2)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笔试,问答题;(3)系统分析与设计论文,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笔试,论文题。

二、考试范围考试科目1:信息系统综合知识1.计算机系统综合知识1.1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各种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特点与应用(SMP、MPP 等)•构成计算机的各类部件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1.2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类型与结构•操作系统基本原理•操作系统性能优化•网络操作系统与嵌入式操作系统1.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常用的协议标准•网络的互连与常用网络设备•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应用1.4 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类型、结构和性能评价•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库工程1.5 中间件•异构与通用服务、远程过程调用(RemoteProcedure Call)、面向消息的中间件(Message-Oriented Middleware)、对象请求代理(Object Request Brokers)1.6 系统配置与性能评价•C/S与B/S结构、分布式系统•系统配置方法(双份、双重、热备份、容错、集群)•性能计算(响应时间、吞吐量、TAT)•性能设计(系统调整、Amdahl解决方案、响应特性、负载均衡)•性能指标(SPEC-Int、SPEC-Fp、TPC、Gibsonmix、响应时间)•性能评估1.7 计算机应用•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辅助设计、自动控制、科学计算•远程通信服务、Web计算•多媒体压缩、编码与存储技术•人工智能、模式识别2.信息化基础知识2.1 信息化•信息与信息化•信息化对组织的意义•现代组织对信息化的需求•组织的信息化与软件工程或系统集成工程的不同特点2.2 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的概念、内容和技术形式•中国政府信息化的策略和历程•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模式和技术模式2.3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的概念、目的、规划、方法•ERP的主要模块和主要算法•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PR)•CRM、PDM在企业的应用•知识管理•企业应用集成•全程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商业智能•电子商务的类型、标准2.4 信息资源管理2.5 国际和国内有关信息化的标准、法律和规定3.软件工程3.1 软件工程基础知识•软件生存周期及其模型•软件需求分析与定义•软件设计•软件测试与审计•软件维护•软件复用•文档编制标准3.2 项目管理知识•项目计划的制订、监督、控制•项目工作量估算•范围管理•进度管理•配置管理•风险管理•资源和任务分配•项目的生命周期管理3.3 软件过程•软件过程的定义和范围•软件过程的作用•软件过程的发展•主要的软件过程及其特点•软件过程改进3.4 质量管理•质量保证计划•质量认证体系•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技术•全程质量管理4.信息系统开发与运行4.1 信息系统基础知识•信息系统概念•信息系统的功能、类型、结构•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目标和主要工作内容•信息系统建设的原则•信息系统开发方法4.2 需求分析和设计方法•分析设计图示(DFD、ERD、UML、流程图、NS图、PAD)•面向对象设计(继承、抽象、代理、封装、多态)•结构化分析设计•模块设计(内聚、耦合)•I/O设计(报表设计、屏幕设计、数据项代码设计),人机界面设计4.3 开发环境与开发工具•集成开发环境•开发工具(分析设计工具、编程工具、测试工具等)•软件开发平台的比较4.4 系统集成•控制集成、数据集成、表示集成,外部资源的使用4.5 应用系统构建•应用系统设计开发(分析设计方法的使用、外部设计、内部设计、程序设计、测试)•软件包的使用(开发工具、运行管理工具、业务处理工具、ERP、群件、OA工具)•数据库设计和操作(范式、SQL、数据分布)•网络的规划与设计4.6 系统运行•系统运行管理(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网络)•系统成本管理(用户收费、TCO)•用户管理(ID保险和管理)•分布式系统管理•硬件资源管理•软件资源管理(程序库管理、版本管理)•数据资源管理、网络资源管理•设备和设施管理(电源、设备管理、设施安全性管理)•系统故障管理(处理手续、监视、恢复过程、预防措施)•安全性管理、性能管理•系统运行工具(自动化操作工具、监视工具、诊断工具)•系统转换(转入运行阶段、运行测试、版本控制)•系统运行服务标准4.7 系统维护•维护的类型(日常检查、定期维护、预防性维护、事后维护、远程维护)•软件维护、硬件维护•维护合同5.安全性•数据安全和保密,加密与解密机制•计算机故障诊断和防范,防治计算机病毒,防范计算机犯罪,防闯入•通信和网络安全•系统访问控制技术•完整性•私有信息保护•安全管理措施,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6.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标准化意识,标准化的发展,标准的生命周期•国际标准、美国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代码标准、文件格式标准、安全标准、软件开发规范和文档标准•标准化机构•知识产权7.经济、管理等相关知识•企业法律制度•会计常识•财务成本管理实务•现代企业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管理•IT审计的相关常识(审计标准、实施和审计报告)8.应用数学•概率统计应用•图论应用•组合分析•算法(数值算法与非数值算法)的选择与应用•运筹方法(网络计划技术、线性规划、预测、决策、库存管理、模拟)•数学建模9.专业英语•具有高级工程师所要求的英文阅读水平•掌握本领域的英语术语考试科目2: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1.系统计划•信息系统项目的提出与选择,项目优先级的确定•基于管理层次的业务评价•分析信息系统的实施目的、功能、构架、规模、能力、维护、应用方法及故障情况等•系统开发规划•可行性研究与效益分析•系统方案的制定、评价和改进•遗留系统的评价和处理策略•新旧系统的分析和比较•基于企业信息战略,进行技术调研和评估•制订信息系统构想(方案)评价标准•计划变更与控制2.需求获取和分析•业务模型的抽取、决策及图形化和公式化•对象业务流的提取和确认•从信息系统的观点对确认内容进行整理•明确对象业务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向•业务功能的模型化•对象业务全体以及业务功能整合性方面的探讨•现有软件系统的分析•确认测试计划•主要需求分析方法论3.系统分析•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汇总与数据流程分析•系统功能划分与数据资源分布•系统的故障模型和可靠性模型•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和可靠度计算•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措施•系统的故障对策和系统的备份与恢复•系统分析的实用技术•主要系统分析方法论4.系统设计4.1 建模技术•需求建模的步骤•用例驱动的开发方式•结构化建模技术、数据流图•面向对象建模技术。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17 环境规划与设计 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17 环境规划与设计 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规划与设计考试大纲环境规划与设计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要求《环境规划与设计》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规划与设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试科目。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自带考试工具,学校提供A2绘图纸,考试时间3小时,卷面成绩150分。

考试题型主要有公园绿地(含广场)规划设计、城市滨水区环境规划设计、居住区环境设计、其它小型空间(如办公或教育用地)景观节点设计、工业废弃地生态修复设计等。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环境规划设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设计思维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通过手绘基本功规范而又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

第二部分考试内容(一)考试要点与评价标准1. 准确地理解设计任务的特点与要求;2. 尊重场地现状,定位准确、功能布局合理;正确地处理好场地与周边用地性质的关系,满足交通功能的要求;3. 设计构思新颖、主题明晰、富有创意;4. 绿地功能与景观结构安排合理;3. 运用有关环境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合理进行用地与空间布局;按照功能与景观要求进行植物配置;4. 合理组织人、车交通,安排停车场地;5. 技术经济指标合理;6. 能较好地表现设计方案,绘图基本功较为扎实,艺术感染力强。

(二)成果要求1.设计成果应包括:(1)总平面规划设计(彩色,A2图纸大小,比例不限)(2)表达规划设计构思意图的必要相关分析图(3)地形地貌利用与竖向设计(4)重要景观节点的局部透视或鸟瞰图(彩色)(5)种植设计(6)技术经济指标及简要说明2.图面表现技能与效果(1)图面表现方式不限(如彩铅、马克笔),但最终成果禁用H或B型单黑铅笔表达;(2)图面大小应能清晰表达设计内容。

注:考试必带工具:铅笔、绘图针管笔、彩色笔、尺、绘图板等绘图工具第三部分参考书目。

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考核知识点精选全文完整版

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考核知识点精选全文完整版

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考核知识点本文依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北京市指定教材《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原书第7版)》惠腾著、肖刚孙慧等译2007年版和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课程代码02134)自学考试大纲编写。

作者分析历年真题整理出了考核知识点并标记了重点,供大家参考。

1.第一章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的环境1.1.系统关联人员的定义系统所有者:为要构造和运行的系统付费,设置系统的目标和优先级。

因此,他们从解决问题探索机会的开销和收益的角度看待信息系统。

系统用户:为系统定义业务需求和预期。

因此他们从给他们的工作提供的功能、易学性或易用性方面看待信息系统。

系统设计人员:将业务需求转换成可行的技术方案,因此,从指导最终系统构造的设计蓝图的角度看待信息系统。

系统构造人员:构造、部署和维护信息系统。

因此,他们从实现系统的实际软硬件的角度看待信息系统。

系统分析员system analyst : 研究组织存在的问题和需求,确定人员、数据、过程的信息技术如何最大化使产品增益。

面对不同的参与者,他们的视点都不同,系统分析员扮演角色疏通系统计算机业务解决方案与信息技术之间交流障碍;1.2.系统分析员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有效的信息技术知识,计算机编程经验和专长、一般商业知识、通用解决问题技能、良好的育人沟通能力、良好的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灵活性和适应能力、人格与道德规范;1.3.影响信息系统的最重要的企业发展趋势(企业的驱动力)经济全球化电子商务和电子业务安全和隐私协作与合伙经营知识产权管理持续改进全面质量管理业务过程重构1.4.影响信息系统的技术因素(技术驱动)网络和因特网移动和无线技术对象技术协作技术企业应用软件1.5.企业应用软件核心应用软件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和销售以及运行管理(库存或生产控制)。

曾经绝大多数企业自己构造大部分或者全部核心企业应用软件。

如今,这些“内部的”核心应用与其他企业应用软件互补,那些软件将企业的业务过程同它的供应商和客户的业务过程集成到一起,称为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1.6.简化的系统开发过程系统启动:产生一个业务问题陈述和项目计划:确定要用技术方案解决的问题的范围、目标、进度和预算系统分析:产生系统用户对业务问题方案的业务需求、预期和优先级的陈述。

清华大学817环境系统跟管理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真题、复试分数线

清华大学817环境系统跟管理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真题、复试分数线
3.决策支持。针对不同层次环境管理部门的不同要求,输出各种图件和报告,为环境管 理工作提供辅助决策。
4.有效的利用系统本身的功能,可降低系统成本,提高效益。
清华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科目名称
参考书
出版社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的理论与实践》
《图解人类景观—环
335 风景园林基础
同济大学出版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
(第 1~9 章)
W.L.Winston V.G. Kulkarni 盛聚等
《电路原理》(第 2 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年 3 月
江辑光 刘秀成
827 电路原理
《电路原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年 3 月
于歆杰 朱桂萍 陆文 娟
《电路》(第 5 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5 月
毛文炜 董景新 朱明善等 沈维道 张兆顺,崔桂香 李俊峰 刘鸿文 孙训方 范钦珊等 朱明善 沈维道
《运筹学(数学规划)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 月
826 运筹学与统计 (第 3 版)
学(数学规划、应用 《运筹学》(应用随机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年 2 月
随机模型、统计学各 模型)
占 1/3)
//166.111.107.7 下载)
616 艺术美学
《现代艺术哲学》 四川人民出版社 《美学与艺术欣赏》 高等教育出版社
H.G.布洛克 肖鹰
《新闻学概论》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刘建明
《转型中的新闻学》 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李希光
618 新闻与传播史 论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 论》 《中国新闻传播史》 《全球新闻传播史》

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测试考核试卷

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测试考核试卷
B.代码审查
C.测试计划
D.验收标准
(以下为答题纸,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切勿在试卷上作答。)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在系统分析阶段,用于描述系统中数据流动和处理的工具是__________。
2.软件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保证软件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 ABC
9. ABCD
10. ABCD
11. ABCD
12. ABC
13. ABC
14. ABC
15. ABC
16. AB
17. ABCD
18. ABCD
19. ABC
20. ABCD
三、填空题
1.数据流图(DFD)
2.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
3.序列图
4.封装、继承、多态
5.单一职责原则
6.单元测试
2.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包括单一职责、开放封闭、里氏替换和依赖倒置。设计模式如工厂模式(用于创建对象而无需指定创建对象的类)和策略模式(定义一系列算法,并将每一个算法封装起来)。它们优点是提高代码可复用性和可维护性。
3.评估和选择设计方案可考虑技术可行性、经济成本、时间成本、资源可用性和风险评估。方法包括成本效益分析、专家评审和原型法。主要考虑因素是方案的实际可行性、效益与成本比例以及风险程度。
B.技术可行性分析
C.风险评估
D.用户满意度调查
13.以下哪些是结构化分析方法的特点?()
A.强调自上而下的设计
B.使用图形化的分析工具
C.重视数据流和数据存储
D.以模块化为设计目标
14.在进行系统测试时,以下哪些测试是针对系统安全性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817自动控制原理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817自动控制原理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17科目名称:自动控制原理第1部分目标与基本要求1.目标本课程为控制系统提供了数学模型的建立、性能分析和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要求考生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分析计算方法,强调基础性和综合性。

注重测试考生对相关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分析方法的理解,以及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灵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基本要求考试内容包括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

要求理解、掌握:控制系统传递函数和信号流图等数学模型的建立;系统稳定性、动态性能、稳态性能的时域分析;根轨迹法;频域法;系统串联校正的设计方法;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系统状态空间建模及其求解;系统可控性和可观测性;线性定常系统状态反馈及观测器设计;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

第2部分内容与考核目标1.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1).掌握基本控制方式;(2).熟悉自动控制的性能要求;(3).掌握反馈控制原理与动态过程的概念,以及建立原理方块图的方法。

2.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1).掌握动态方程建立方法;(2).掌握结构图的等效变换方法;(3).掌握信号流图及梅逊公式及应用。

3.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1).掌握一、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与计算;(2).掌握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及判别法则;(3).理解结构参数对系统响应的影响;(4).稳态误差的计算及一般规律。

4.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1).掌握根轨迹的概念与根轨迹方程;(2).掌握根轨迹的绘制法则;(3).掌握零、极点分布与阶跃响应性能的关系;(4).理解主导极点与偶极子的概念。

5.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1).熟悉线性系统的频率响应、典型环节的频率响应、系统开环的频率响应;(2).掌握频域性能指标、环节和系统频率响应曲线的绘制、Nyquist稳定判据和对数频率稳定判据的运用以及稳定裕度的计算;(3).了解信号的频谱,闭环幅频与阶跃响应的关系,峰值及频宽的概念,开环频率响应与阶跃响应的关系;(4).了解三频段(低频段,中频段和高频段)的分析方法;6.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1).掌握系统设计问题概述,串联校正特性及作用:(2).掌握串联超前、滞后及PID校正设计的频率法。

系统分析与设计-期末考试

系统分析与设计-期末考试

10。

在一个课程注册系统中,定义了类CourseSchedule和类Course,并在类CourseSchedule中定义了方法add(c:Course)和方法remove(c: Course),则类CourseSchedule和类Course之间的关系是:( )A。

泛化(generalization)关系 B.组合(composition)关系C.依赖(dependency)关系 D。

包含(include)关系13. 进行企业系统规划,哪种规划方法使目标识别比较全面A、企业系统规划法B、关键成功因素法C、战略目标集转化法D、成本效益分析法14. 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中不包括下列哪个阶段()A。

系统规划 B.系统分析 C.系统设计 D。

系统实施19.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将描述事物的数据与 ( )封装在一起,作为一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来处理。

A。

信息 B. 数据隐藏 C. 对数据的操作 D. 数据抽象22。

属于系统设计阶段的工具是():A.数据流程图B. 处理流程图C.系统流程图D. HIPO图23.进行企业系统规划,哪种规划方法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系统结构方案( )A。

企业系统规划法 B。

关键成功因素法C。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 D。

成本效益分析法30. 导出模块结构图的基础是()A。

业务流程图 B.数据流程图 C.处理流程图 D。

层次结构图32。

( )是从用户使用系统的角度描述系统功能的图形表达方法。

A。

类图 B. 对象图 C. 序列图 D. 用例图35. UML中,对象行为是通过交互来实现的,是对象间为完成某一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消息交换。

消息序列可用两种图来表示,分别是( D )A.状态图和顺序图B.活动图和协作图C.状态图和活动图 D。

顺序图和协作图36. 用例(Use-case)用来描述系统在事件做出响应时所采取的行动。

用例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在一个“订单输入子系统”中,创建新订单和更新订单都需要检查用户帐号是否正确。

系统分析与设计-817--《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大纲

系统分析与设计-817--《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大纲

系统分析与设计-817--《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大纲系统分析与设计-817--《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大纲817--《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大纲一、基本要求1.了解组织中信息系统的类型、关系和作用,以及各类信息工作者的工作内容;2.了解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开发过程、开发途径等方法论问题;3.掌握统一建模语言UML的基本原理和规则,及使用UML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方法;4.能够利用UML为工具完成数据建模和过程建模工作。

二、考试范围本课程内容中,每部分的要求分为四个层次:识记:本部分包括一些基本概念,要求知道与这些概念有关的知识与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掌握有关概念和原理的区别与联系。

简单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一两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综合应用: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1.企业信息系统概述识记:基本概念:数据、信息、知识、系统、信息系统、系统模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分析员、项目、项目管理信息的特征系统的六要素信息系统的三个特殊要素信息系统的基本特征模型的种类组织内信息工作者的种类领会:数据和信息的区别各类决策对于信息结构特征的不同需求各类信息工作者在组织中发挥的作用系统分析员在组织中的作用系统分析员需要的技能系统分析员的工作环境2.信息系统模式及其构建识记:基本概念:决策支持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知识工作系统、事务处理系统、组织结构、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组织中管理活动的层次划分企业信息系统的主要模式企业的组织结构类型信息系统体系的矩阵式框架结构领会:组织中各个管理活动层次的区别组织中各类信息系统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决策能力方面的差异各类组织结构的差异简单应用:不同关注者对于各类信息系统构建板块关注点的差异 3.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学识记:基本概念:PIECES、KOZAR、原型法、成熟度模型软件危机的表现瀑布模型的工作步骤系统生命周期中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原型法的类型软件能力的五个级别信息系统开发的三种途径领会:瀑布模型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生命周期模型的几种改进方法原型法的优点与不足 4.统一建模语言UML 识记:基本概念:UML、视图UML的四层架构UML中的视图和图UML的通用机制领会:UML九种图各自的作用和关系5.系统分析识记:基本概念:事件、触发器、动作、响应事件的类型领会:类/对象间关系的重数根据类/对象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对关系进行分类用例间的关系综合应用:能够根据场景描述制作事件列表能根据应用场景的描述进行分析,并使用UML中的图来描述需求分析结果 6.数据建模和分析识记:基本概念:逻辑模型、物理模型、系统建模、数据建模、主关键字、外部关键字、JAD、数据字典、数据库的规范化数据模型的种类数据字典的作用CRUD矩阵的结构领会: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的区别E-R图的结构各个阶段中数据建模任务的差别简单应用:能够根据应用场景的描述进行分析,并绘制E-R图对于给出的关系模型,能够根据规范化理论进行优化综合应用:能够根据应用场景的描述进行分析,并自行建立规范、合理的数据模型7.过程建模和分析识记:基本概念:过程、过程分解、逻辑过程、功能过程、事件过程、基本过程、数据流程图、分数据流、合数据流、数据流守恒、过程-场所矩阵过程分解的规则数据流程图中不一致性的表现数据流程图的优点和缺点数据和过程模型同步质量的检测标准领会:过程逻辑有几种描述方法,及其对比数据流程图和业务流程图的区别数据流程图质量的判断标准简单应用:能够根据过程描述,使用决策树、决策表等工具进行描述综合应用:能够根据处理过程的描述,绘制分层的数据流程图能够根据应用场景的描述,建立过程-场所矩阵8.系统设计识记:基本概念:模式、对象封装器、对象适配器系统设计的常用方法建立应用系统的三种方式输入设计的一般准则常见的输出类型用户界面设计的指导原则三、主要参考书817 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分析与设计》郑会颂等编东南大学出版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大纲
一、基本要求
.了解组织中信息系统的类型、关系和作用,以及各类信息工作者的工作内容;
.了解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开发过程、开发途径等方法论问题;
. 掌握规范的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能采用常见方法与工具完成数据建模、流程建模工作;
.掌握统一建模语言的基本原理和规则,及使用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方法,能够利用描述系统分析与设计结果。

二、考试范围
本课程内容中,每部分的要求分为四个层次:
识记:对于一些基本概念,要求知道与这些概念有关的知识与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掌握有关概念和原理的区别与联系;
简单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一两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综合应用: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系统开发环境
识记:
系统分析与设计,应用软件,系统,组件,接口,分解,模块化,耦合,内聚性,系统分析员,系统开发方法学,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系统规划与选择,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与运行,原型法,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联合应用设计,快速应用开发,敏捷方法
领会:
什么是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系统分析员在系统开发中的作用是什么
系统开发生命周的具体过程,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及前后衔接关系
系统开发的其他方法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工具在系统开发中的作用
.软件的来源
识记:
云计算,外包,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征询方案书,复用
领会:
什么是外包,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式
组织中为了获取软件,除了外包还有哪些方式,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选择成品软件时,如何进行评价
复用在软件开发中的作用是什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
识记:
构造性成本模型,关键路径,关键路径计划法,交付成果,可行性研究,甘特图,网络图,计划评审技术,项目,项目章程,项目结束,项目执行,项目启动,项目管理,项目经理,项目规划,项目工作手册,资源,宽裕时间,工作分解结构
领会:
项目经理在开发过程中需要的技能是什么
项目经理在项目启动、项目规划、项目执行和项目结束期间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关键路径计划法的含义,创建甘特图和网络图的过程
商业项目管理软件包如何用于描述和管理项目进度表
简单应用:
能够根据项目活动信息建立项目的网络图,确定关键路径并估算项目工期
.系统规划与选择
识记:
基线项目计划,损益平衡分析,商业论证,经济可行性,电子数据交换,外联网,增量式投入,无形收益,无形成本,内联网,法律和契约可行性,一次性成本,操作可行性,政策可行性,现值,项目范围说明书,经常性成本,时间可行性,有形收益,有形成本,货币时间价值,走查
领会:
确定和选择项目、启动、规划项目涉及的步骤
项目范围说明书和基线项目计划的必要性和内容
评估项目可行性的各种方法及其对比
有形和无形收益与成本的区别,以及一次性和经常性成本的区别
结构化走查中的活动与参与者的角色
简单应用:
能采用多种方法对项目可行性进行评估,尤其是经济可行性的评估
.确定系统需求
识记:
业务流程重组,封闭式问题,颠覆性技术,正式系统,非正式系统,会议,关键业务流程,开放式问题
领会:
设计和进行访谈时有哪些选择
通过观察工作人员和分析业务文档来确定系统需求有哪些优缺点
联合应用设计会议的流程是怎样的
需求确定期间如何使用原型法
如何选择适当的方法导出系统需求
业务流程重组如何影响需求的确定
.过程建模
识记:
数据流程图,判定表,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综合应用:
能根据应用场景的描述进行过程建模
能采用为工具来描述系统建模结果
.概念数据建模
识记:
关联实体,属性,二元关系,候选键,基数,概念数据模型,度
领会:
数据建模和过程建模的关系是什么
九种图各自的作用和关系
简单应用:
能根据业务场景绘制实体关系图
.设计人机界面
识记:
对话,对话图,表单,报表
领会:
设计表单和报表的过程和原则
简单应用:
能根据业务场景绘制对话图
.设计数据库
识记:
导出字段,反规范化,规范化,外键,函数依赖,索引,参照完整性,实体完整性,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
综合应用:
能根据概念数据模型设计数据库结构
能根据业务场景设计数据库结构
能针对非良构的数据库结构进行规范化.系统实现与运行
领会:
系统实现与运行的过程与工作内容
各种测试的目标
系统切换的几种不同方式
需要编写哪些文档
用户培训和支持的不同方式
系统失败的常见原因
系统维护的几种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