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式风电与多能互补系统
分散式风电:打破传统思维建立发展新模式
分散式风电:打破传统思维建立发展新模式一、分散式风电的意义在实际生产中,传统的集中式风力发电系统通常将大规模的风力发电机集中安装在风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然后再通过输电线路将电能输送到远距离的用电地。
这种模式虽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风能资源的利用率,但也存在着输电损耗大、占地面积大、对环境影响大等问题。
相较之下,分散式风电则更符合现代社会对于能源高效利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风能利用效率。
分散式风电将风力发电机分布在更广的地域内,可以更充分地利用不同地区的风能资源,提高风能利用效率。
2. 减少输电损耗。
由于分散式风电系统直接将发电机安装在用电地附近,减少了输电线路的长度和输电损耗,提高了电能传输的效率。
3. 减少占地面积。
传统的集中式风力发电系统需要占据大片的土地用于安装大规模的发电机组,而分散式风电则可以通过分散安装在建筑物、工厂、农田等不同场所,减少了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4. 提高能源供给的灵活性。
分散式风电可以根据用电地的实际需求进行灵活布局和调整,更好地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对电能的需求。
5.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分散式风电的建设和运营可以促进当地的就业和经济发展,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由此可见,分散式风电在提高风能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推动风能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随着全球风能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分散式风电已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以欧洲为例,由于其地势起伏较大、风资源丰富,分散式风电在欧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在德国、丹麦、荷兰等国家,分散式风电已经成为了当地风能发电的重要形式,不少城市和农村地区都建有分散式风电项目。
在中国,由于北方地区风能资源丰富,一些城市和地区也开始尝试分散式风电的建设和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分散式风电的技术应用方面,随着小型化、智能化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成熟,分散式风电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逐渐降低,使得分散式风电开始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应用。
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系统的研究与应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传统的非可再生能源却在不断地减少。
可再生能源,如风力、太阳能、水能等则成为今天的一大热点。
然而,单独利用这些可再生能源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需要结合使用,形成多能互补系统,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能源需求。
一、什么是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系统?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系统是指在多个能源领域之间相互配合,充分将各个能源特性优势互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这种系统的建立需要整合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水力发电、地热发电等多种可再生能源,以及储能和调峰技术,充分利用各种能源在不同时段和不同环境下的优势。
二、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系统的好处1.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多能互补系统能够将不同能源的特性优势相互补充,降低能源耗费和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降低能源成本:相比独立运作的单一能源系统,多能互补系统可以更好地适应复杂的能源环境,有效降低成本。
3. 提高能源安全性:多能互补系统可以减少单一能源的供应风险,增加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促进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系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初心和目标,有助于推动我国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和能源可持续发展。
三、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系统的应用1. 村级能源多能互补系统:在偏远农村地区,由于缺乏城市供电资源覆盖,实行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供电体系,可以满足当地的用电需求,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2. 工业园区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系统:在大型工业园区,并不是所有项目场地都适合建造风电、太阳光伏或水力发电等单一能源的发电系统。
而通过建立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系统,可以有效利用现有的能源资源,实现综合供电。
3. 城市供电多能互补系统:城市中不同场景的能源需求大相径庭,因此凭借单一的能源系统难以满足市民的需求。
建立多能互补系统,开展城市能源管理,不仅能提升城市能源使用效率和供应的可靠性,还能降低环境压力。
四、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系统的技术挑战建立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系统需要系统规划、调度和运营。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关键技术发展研究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关键技术发展研究摘要:构建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供给体系,开创安全高效的能源消费新局面是中国能源转型的方向和目标。
其中,多能互补系统可以充分地利用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和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综述了目前中国国内外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主要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并重点介绍了燃气分布式能源、分布式光伏、蓄能系统、热泵技术等。
关键词:多能互补;燃气分布式;分布式光伏;蓄能1 引言中国能源正处于从总量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的全新发展阶段,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供给体系将成为中国能源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其中,多能互补系统可以充分地利用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和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与传统供能系统很大的区别在于其丰富多样的电源形式,主要涵盖燃气轮机、内燃机、小水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以及地热发电等。
此外还可配置储能设备,如飞轮储能、电池储能、超导储能、超级电容储能等多种形式储能。
分布式能源从空间、时间和特性上将多种能源进行整合互补,缓解整个系统波动,提升供能可靠性。
2 中国国内发展现状多能互补包括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系统和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系统两种类型。
为构建优良的多能互补分布式智慧能源系统,中国国内外研究团队不仅在多种能源组合方面尝试各种配置,在分布式电源、储能等方面也进行不断创新。
分布式电源指规模容量较小,产生的电能不需要大规模、远距离输送,与用户就近布置,直接进行就地消纳的微小型发电系统[1],其一般包括传统发电模块、可再生能源发电模块等。
相对于传统电源,分布式电源系统简单,各组件互相独立,容易控制,对负荷变动的适应性强,拥有很好的调峰能力。
同时由于采用了新兴发电模块与引入了可再生能源,对温室气体及固体废弃物减排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由于具有以上优点,分布式电源发展迅速,包括就近供电、海岛供电、保障供电、备用电源、“黑起动”电源等。
风能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风能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风能发电技术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备受关注。
本文着重讨论风能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
一、风能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风能发电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效率的提升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经验的积累,风轮和发电机等核心设备的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现代风轮的叶片设计更加科学合理,能够更好地捕捉到风能。
发电机的转换效率也有所提高,使得发电系统的整体效率得到了提升。
2.风场规模的扩大过去,风能发电主要采用分散式布局,各个风电场规模相对较小。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型风电场开始兴建,这些风电场规模庞大,集中供电能力更强,带动了风能发电行业的规模化发展。
3.储能技术的创新风能发电存在一个固有的问题,即能量的不稳定性。
当风速不够时,发电量将会减少或甚至中断。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致力于开发储能技术,如利用电池储能、水泵储能等,使得风能发电系统能够更有效地存储和利用发电能量。
二、风能发电技术的未来趋势虽然风能发电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和发展空间。
未来,风能发电技术将朝以下几个方向发展:1.海上风电的兴起由于陆地资源受限,海上风电在未来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海上的风能资源更加丰富,而且海上风场不会影响到人类的居住与生活。
然而,海上风电面临的技术和经济挑战较多,例如海上风轮的制造和安装成本较高,海上环境对设备的腐蚀等。
因此,未来的研发将集中在降低海上风电成本、提高设备可靠性和维修技术。
2.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未来风能发电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智能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控风场的状态和功率输出,实现远程控制和维护。
自动化技术可以提供更加精确和快速的风轮定位和转向,提高发电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3.风能与其他能源形式的结合未来,风能发电技术将与其他能源形式相互结合,实现能量的互补与平衡。
“火风光储一体化”多能互补电力系统中问题探究
“火风光储一体化”多能互补电力系统中问题探究摘要:随着全球能源紧张局势日益突出,能源转型升级速度逐步加快。
在电力系统构建中,基于风光火储一体的多能互补战略提高了能源协同利用率,促进了可再生资源的最大化应用,为当前电力系统建设的坚实后盾。
关键词:风光火储;多能互补;电力系统风光火储一体化电力建设是利用大型综合能源基地,集火电、风电、光伏、储能等可再生能源于一体的综合发电项目。
以风光火储一体的多能互补电力系统建设,充分发挥了多能互补优势,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为我国电力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但在多能互补电力系统中,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多能互补概述多能互补是按不同资源条件和用能对象,采取多种能源互相补充,以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同时获得较好环境效益的用能方式。
其特点为:①包含多种能源形式,构成丰富供能结构体系。
②多种能源相互补充和梯级利用,达到1+1>2的效果,从而提升能源系统综合利用效率,缓解能源供需矛盾。
二、多能互补电力系统难题1、新能源爆炸式增长,难以反向推进。
事实上,我国拥有极其丰富的新能源储备,尤其是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的风电和光伏能源,西北地区水电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些地区是我国可再生能源最丰富地区,也是清洁能源开发主战场。
然而,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新能源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展现出庞大体量。
然而,我国目前正处于多能互补项目实施初期,基础设施配备不足,当地能源消纳能力弱,且受空间布局和线路建设等限制,难以实现能源的深度利用。
即使随着各种政策的出台和多能互补模式的构建,短期内也难以解决新能源消纳能力弱的问题,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反向力,导致整体推进困难。
2、发电价格尚未统一,释放成效影响大。
我国资源配置存在区域差异,因此电价实施无统一标准。
一般情况下,各运营单位将根据自身生成成本、生产效益等指标制定电价标准,致使许多供电企业竞相压价,影响整体收益结果,风光水储等多能互补系统建设的示范成果难以充分发挥。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与综合能源管理系统优化调度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与综合能源管理系统优化调度摘要: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EnergySystem,IES)是指在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等过程中,对各类能源的产生、传输、存储、消费等环节进行有机协调与优化的社会综合能源产供销一体化系统。
综合能源系统以其灵活性、可靠性好,能源利用效率高,近年来在国内外应用愈加广泛。
关键词: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综合能源管理;互联网+智慧能源系统引言低碳化、智能化、高效化成了当今世界能源发展的大趋势。
多能参与、多目标优化、多变量控制的综合能源协同调度策略和数字化综合能源管廊的协同传输极大地促进了能源行业的发展同时实现了能源与信息等领域的技术融合与发展。
如今,以冷、热、电联供系统(combinedcoolingheatingandpower,CCHP)为依托,纵向考虑源-网-荷-储四个部分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egionalintegratedenergysystem,RIES)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和区域的经济效益。
1综合能源系统结构综合能源系统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系统,它以传统电力系统为核心,利用风、光、气等多种可再生资源,整合供冷/热、供气系统,从而实现了冷、热、电、气的协同供应。
典型的综合能源系统可以分为:能源供应端、能量转换设备、能量储存装置、能量输配系统和用户终端。
其中,能源供应端通常包含不止一种形式的能量,以发电为例,能源供应可以通过风光发电、燃气发电或传统的化石燃料发电等方式。
供应能源的多元化也保证了发电的可靠性,当某一能源供应端供能不足时,其他几种供能端能够实现能量的及时补足。
能量转换设备如电转气机组、燃气轮机、热泵、锅炉等设备能够实现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换,在能量不断从高品位到低品位降低的过程中,实现能量梯级利用的最大化。
能量储存设备的不断发展,减少了能量的大量浪费现象,在能量过剩时将其储存起来,便于后续能量短缺时的调节,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
多能互补园区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开发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科技与创新2019年第23期·107·文章编号:2095-6835(2019)23-0107-02多能互补园区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开发周刚(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000)摘要:按照国家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部署,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是能源改革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
基于多能互补的园区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具备能源利用效率高、节能减排效果好等优点,是践行能源革命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多能互补;综合能源;智慧能源;项目开发中图分类号:F206文献标识码:ADOI :10.15913/ki.kjycx.2019.23.048中国能源消费以化石能源为主,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比例超过70%,天然气消费比例不到10%,特别是工业园区,能源消费存在供应模式单一、利用效率低、污染物排放高等诸多问题,亟需加快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供能体系。
多能互补园区综合智慧能源项目是针对工业园区热电冷汽水等多种能源需求,互补利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按照能源互联网思维构建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综合智慧能源系统,对工业园区能源结构转型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1多能互补园区综合智慧能源概念多能互补园区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以园区为单位,以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为核心,集成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余热回收、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污水源热泵、智能微网、储能、需求侧响应等辅助供用能系统,实现供能侧的多能互补和用能侧终端一体化,充分利用先进的能源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平台等信息化技术,实现区域能源供需的智慧化管理,构建新型供能用能生态链,满足绿色低碳、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要求。
2典型多能互补园区综合智慧能源项目构架典型多能互补园区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主要包括供能、用能和综合智慧能源服务平台等内容,通过采用先进的供能设备和智慧化能源管理系统,提高区域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目标。
新型电力系统将呈现三多特征
新型电力系统将呈现三多特征目前,我国能源电力行业正在进行如火如荼的低碳转型。
南方电网公司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占比在2021年底达到49.2%,清洁能源占比达到54.54%,与传统的电力系统相比,新型电力系统表现为多元电源支撑,其电网形态也将逐步转化为大电网与分布式微网并举的供需耦合机制。
多元的负荷类型促使传统电力系统向着双向多态、互动与协作方向发展。
总体而言,新型电力系统表现为如下三个特征——1多能互补特征打破新能源发展瓶颈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是能源行业的重大变革,实现绿色低碳是电力系统转型发展的根本目标。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多能互补意味着源侧由多种能源的简单叠加过渡为基于复杂多能流网络协同的多种能源联动性、系统性的大时空尺度优化配置,而负荷侧也变为了可满足用户电-气-热-冷多元化需求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源侧:一次能源在大时空尺度下的优化配置就电源侧而言,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多能互补体系下,水力发电的定位会由电量为主逐渐转变为容量支撑为主,接下来的发展重点是增强抽水蓄能电站在电网调峰调频中的作用,发挥其消纳分布式新能源的优势。
考虑到大规模火力发电将逐步退出,而风能与太阳能相较于水电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更为显著,利用水电输送通道,实现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开发,是解决光伏与风能发电的波动性与随机性问题、形成各类可再生能源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推动西南水资源丰富地区能源清洁化、绿色化的进一步转型。
光伏发电也向着发电主力军的身份转变,逐渐成为“双碳”目标下的主要电能来源之一。
分布式和集中式并举的光伏布局方式,将大大提升东部及中部地区的电力负荷水平以及新能源消纳水平,其灵活多变的布置方式,可与建筑、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相结合,实现绿色能源的就地消纳。
与光伏发电相似,风力发电在“双碳”背景下,也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随着低风速风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投资积极性的提高,分散式风电已经成为风力发电行业的大趋势。
分散式风电布局可突破土地资源稀缺、风速低以及环保等条件限制,在我国中东南部地区将得到大力发展。
典型工业园区综合能源服务建设方案
典型工业园区综合能源服务建设方案某工业园区以发展石油化工、冶金装备制造为主导,以承接重大产业项目为重点,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港口物流业作为支撑,以建成综合性、一体化的现代工业港区为目标,依据工业区建设理念、建设目标和产业布局,积极构建现代化新型综合供能体系,满足高标准发展定位的用能需求,并将工业区打造成当地乃至全国“碳达峰、碳中和〃的典型示范园区。
能源基础设施情况该工业区内建设有1家热电项目,是工业区所在区域统一规划配套的公用建设项目,也是工业区内唯一热源点,保障并支撑工业区全部企业热(冷)负荷供给任务。
热电厂建设规模为2χ22Ot 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机容量为2χ50MW,单台汽机最大供汽能力IlOt/h。
园区负荷需求情况园区已投产企业14家,其中6家企业近期将扩大产能,另外有8家企业近期将入驻园区并陆续投产。
园区企业用电、用热情况统计如表1所示。
表1园区企业用电、用热情况统计年用电量/亿kWh 热负荷/(ι∕h)企业名称现状近期新增现状近期新增企业1 1.04 —15 —企业2 ().60 0.22 12 5企业3 0.3«0.15 17 8企业4 0.53 —14 —企业5 0.93 —13 —企业6 。
一83 0.11 13 2企业7 0.74 —10 —3企业8 0.58 0.23 尸5企业9 0.65 — 6 —企业0.15 0.15 3 —企业H 1.02 0.35 4 3企业12 0.85 — 4 —企业13 0.33 — 3 —企业14 0.21 — 1 —企业15 —0,63 —10企业16 —().35 —8企业17 —0.55 — 5企业】8 —0.41 —1()企业19 —().52 —9企业2() —<).41 — 6企业21 —0.31 — 3企业22 —0.32 — 2合计8.84 4.72 120 81 22家企业的电负荷、热负荷和冷负荷情况如下:工业区企业用电量较大,其中主要用户有高端橡胶制品、高端纺织、高端食品等企业,现有企业年累计用电量达8.84亿kWh。
综合能源多能互补关键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综合能源多能互补关键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作者:王文坦周全侯强戴安周静王哲来源:《长江技术经济》2024年第02期摘要:综合能源多能互补系统通过整合多种可利用能源,实现多种形式能量流的协调优化和高效互补,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和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简述了综合能源多能互补系统的发展背景,重点从多能互补系统分析规划技术、协调优化控制技术、储能技术和能量管理技术等方面梳理了多能互补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对我国多能互补系统的应用案例进行了分析,对多能互补系统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综合能源系统;多能互补;多能流;协调控制;能量管理中图分类号:TM61;TK01 文献标志码:A0 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新型能源体系是以清洁、低碳、可再生能源为基础,利用先进技术和系统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
作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能源系统是一种新型能源供应和管理系统,具有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互补、供需协调等特点[1],可以通过整合区域内不同形式的可利用能源,实现多种形式能量的协调优化和高效互补,提升可再生能源开发消纳水平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满足区域内终端用户对电、热、冷、气等多方面的能量需求,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相较于单一的传统能源生产和应用模式,综合能源系统的关键特征在于多能互补,通过有机整合不同供能主体和不同能源形式,连通原本相互独立的能源孤岛,利用多主体、多能流之间的互补效应,平抑供需关系变化以及随机性能源接入带来的冲击,实现能源的削峰填谷和高效利用[2]。
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共同发布《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3],将综合能源系统的规划建设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发展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系统是国家能源体系转型升级的战略需求。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关键技术发展研究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关键技术发展研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关键技术发展研究。
在文章介绍了背景情况,研究的意义以及研究目的。
在详细阐述了能源互补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特点,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技术的发展现状,关键技术研究方向以及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案例。
结论部分展望了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技术的发展,并指出了重点研究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技术,并为未来的能源系统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关键技术,能源互补技术,分布式能源系统,技术发展,示范项目,研究方向,展望,发展趋势。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能源需求不断增加,传统能源资源的消耗迅速加剧,同时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技术应运而生,成为解决能源需求和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技术倡导不同能源形式之间的协同配合和互补利用,通过集成多种能源形式,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互补互补。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可以降低能源系统的运行成本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技术发展势头强劲,各国纷纷加大对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力度。
深入研究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技术的关键技术和发展方向,对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关键技术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和能源资源日益枯竭,传统能源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技术的发展可以有效缓解能源紧张的问题,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动态优化配置。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技术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推动我国能源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还可以促进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和产业化,增强我国在能源领域的技术实力和竞争优势。
多能互补能源系统中储能原理及其应用
多能互补能源系统中储能原理及其应用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稳步提升,对电能需求量不断增加。
自然界中的不可再生能源随着逐年发电消耗,存储量越来越低。
化石燃料的使用对环境污染愈发严重,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主题。
清洁能源在中国能源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发展清洁能源将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
根据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水电、氢能各自的特点建立多能互补能源系统,可以保证发电侧和用户侧的平衡,有效利用清洁能源。
能源体系的多能互补化是未来能源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多能互补可以促进清洁能源快速发展,打开多种电源并存的新局面,也会增加风电、光伏发电的消纳,挺高供电质量,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储能技术;碳中和;电化学储能;氢能;压缩空气储能引言电能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最方便的能源,但随着传统能源危机和地区不稳定因素,使得人们不得不寻找其替代品。
因此使用可再生能源代替传统能源发电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和重视,以太阳能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在解决能源不足、降低环境污染、改善能源结构等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因为其自身的波动性、随机性强和间歇性明显,对电力系统的供电稳定性运行始终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直接影响了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发展与应用。
针对基于氢储能的光伏并网功率协调控制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当今多数能源系统都是单独设计的,相互间没有协调控制方法。
因此提出由电气元件和多能互补策略集成的多能互补新能源电站的直流微电网系统模型,使多种互联能源循环使用,提高能源效率。
本文通过对系统功率出力平滑控制的控制研究,结合光能、化学能和电能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多能互补新能源电站的协调控制策略。
1多能互补发电系统概述多能互补发电系统是一种集多种发电方式于一体的联合发电系统,主要依托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抽水储能发电。
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受时间因素影响较大,抽水储能受地理位置影响较大。
我国多能互补能源系统发展及政策研究
麵 0隨 _
率。
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发展
加 快 能 源 转 型 ,建 设 现 代 能 源 体 系 ,是 当 前 我 国 面 临 的 重 要 任 务 。到2020年 、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 次 能 源 消 费 比 重 分 别 达 到 1 5 % 和2 0 % 。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要达到7.5亿 千 瓦 以 上 ,占电力总装机超过4 0 % ,占总发电量超过3 0 % ,其中风电 装机达到2亿一2.5亿 千 瓦 ,光伏装机达到1亿 一 1.5亿 千 瓦 。要 实 现 以 上 目标 ,必须着力优化能源结构,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 比 重 。推 动 多 能 互 补 示 范 及 应 用 ,有 利 于 拓 展 可 再 生 能 源 大 规 模 利 用 空 间 ,加 速 对 化 石 能 源 的 替 代 ,推 动 我 国 能 源 体 系 向 清 洁低碳模式转变。
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提出及目标
国 家 发 改 委 、 国 家 能 源 局 在 2016年 7月 出 台 《关 于 推 进 多 能 互 补 集 成 优 化 示 范 工 程 建 设 的 实 施 意 见 》 (简 称 《意 见 》 )。根 据 《意 见 》的 部 署 ,国家能源局于2017年 1月 发 布 了 《首 批 多 能 互 补 集 成 优 化 示 范 工 程 的 通 知 》,公布了首批 23个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项目。 《意 见 》要 求 ,在完成第一批示范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到2 0 2 0年 ,各 省 (区、市 ) 新建产业园区采用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系统的比例达到5 0 % 左 右 ,既有产业园区实施能源综合梯级利用改造的比例达到 3 0 % 左 右 ;国家级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示范工程弃风率控制在5 % 以内 ,弃光率控制在3 % 以内。
建设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站建设方案详细
建设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站建设方案详细嘿,朋友们!今天我来给大家详细聊聊如何建设一个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站。
这可是个技术活儿,不过别担心,我会用最简单、最接地气的方式给你讲解。
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开始吧!一、项目背景咱们得了解一下项目的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能源供应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
于是,分布式能源站应运而生。
它将多种能源进行整合,实现多能互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二、项目目标1.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降低能源成本。
2.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可持续性。
3.提升区域供电可靠性,保障能源安全。
三、建设方案1.能源种类选择分布式能源站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
在选择能源种类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条件、气候特点等因素。
比如,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优先考虑太阳能发电;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优先考虑风电。
2.设备选型太阳能发电:选择高效的单晶或多晶太阳能电池板,搭配高品质的逆变器。
风电:选择适合当地风速、风向的风电机组。
地热能:选择合适的地热发电设备,如地热泵、发电机组等。
生物质能:选择生物质气化、生物质颗粒等设备。
3.系统设计太阳能+风电:在太阳能发电不足时,风电可以补充发电,实现昼夜不停歇的供电。
太阳能+地热能:地热能可以为太阳能电池板提供预热,提高发电效率。
风电+生物质能:生物质能可以为风电场提供稳定的燃料,实现能源的互补。
4.网络架构可靠性: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灵活性: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能源输出。
扩展性:便于未来接入新的能源种类和设备。
5.项目实施前期调研:了解当地资源、政策、市场需求等。
设计方案:根据前期调研结果,制定详细的建设方案。
设备采购:选择合适的设备供应商,进行设备采购。
施工建设: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建设。
调试运行: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调试运行,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运营维护:建立健全运营维护体系,确保能源站的长期稳定运行。
风光互补供电系统方案
风光互补供电系统方案引言在当今全球能源不断紧张的情况下,寻求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成为了人们热切关注的焦点。
其中,风能和光能作为最为典型和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成熟,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本文将介绍一种风光互补供电系统方案,利用风能和光能相互补充,为我们提供可靠和稳定的供电方案。
一、系统原理风光互补供电系统是将风能发电和太阳能发电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智能供电系统。
其原理是基于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两种方式所产生的电能可以相互补充和交替使用。
当风能资源充足时,通过风力发电机组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并进行储存。
当夜晚或天气状况不佳时,无法继续利用风能发电时,系统会自动切换为太阳能发电。
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对系统进行补充供电。
通过风能和光能的互补利用,使得供电系统具备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系统组成风光互补供电系统主要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太阳能电池板、控制系统和储能设备等组成部分。
1. 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组是系统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通过利用风力驱动发电机转子旋转,进而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组通常由风轮、传动系统和发电装置组成。
2. 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直流电能的设备。
其构造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电池板通常由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组成,并通过电池组串联并联而成。
3.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整个供电系统的大脑,负责监测风力发电机组和太阳能电池板的工作状态,并根据需求进行智能控制。
控制系统能够自动切换发电方式,并对电能进行储存和分配。
4. 储能设备:储能设备主要是用于储存通过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产生的电能。
常见的储能设备有电池组、超级电容和储热设备等。
储能设备能够在无法进行发电时提供稳定的电能供应。
三、系统优势风光互补供电系统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势:1. 提高供电稳定性:通过风能和光能的互补利用,无论是风能不足还是夜晚无法利用风能发电,系统都能够自动切换为太阳能发电,从而保证供电的稳定性。
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形态特征与演化路
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形态特征与演化路线综合能源系统作为将多类型能源生产、存储、传输、消费以及能源市场交易深度融合而衍生的全新能源工业形态,是未来能源互联网的主要物理载体。
各类产业园区具备综合能源系统建设的自然资源、空间资源、电网基础和用户资源,成为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创新和效益增长的主战场。
本文研究了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形态特征与演化路线这一科学问题,考虑综合能源系统因地制宜、统筹开发、互补利用的实施原则,未来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将呈现多元化典型形态,包括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站、园区光储微网、小水电+分散式风电、园区能源互联主动配电网和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
从本质上看,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具备多能互补、物理信息深度融合以及源网荷储协调互动的特征内涵。
当前,融合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能源技术的新一轮能源革命正徐徐拉开大幕,有望很快进入彻底改变人类能源生产和使用方式的新纪元[1]。
作为这一次能源革命重要支点的能源互联网,最简单的形式是互联网与能源各环节的深度融合,其特质是利用信息通信和智能技术将各种能源的生产(加工)、传输、存储、消费以及市场交易深度融合而产生的全新能源产业形态[2-4]。
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将大力助推中国能源转型与体制创新,加快中国能源革命。
随着分布式发电供能技术、能源系统监控和管理技术以及新的能源交易方式的日臻成熟和广泛应用,作为能源互联网的主要物理载体,集成电、气、热、冷、氢供应和电气化交通等的综合能源系统,成为各国新的科技战略竞争和合作的焦点[5-8]。
2014年6月,中*****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部署了国家能源革命与发展战略,提出了推动能源革命的战略部署,成为指导国家能源转型和体制创新的行动纲要。
2016年2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强调,能源互联网是推动中国能源革命的重要战略支撑,对提升清洁能源比重,促进传统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提升能源综合效率,推动能源市场开放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9]。
分布式冷热电能源系统的节能率 第2部分:多能源互补驱动系统-最新国标
分布式冷热电能源系统的节能率 第2部分:多能源互补驱动系统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多能源互补驱动分布式冷热电能源系统节能率的系统界定与统计范围、计算方法、系统评价的实施步骤与方法。
本标准所述多能源主要指:气体或液体化石燃料、气体或液体生物质燃料、氢、可再生电(光伏电和风电)、网电、外部工业余热、太阳热能等。
本标准不适用于纯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系统。
系统输入的网电仅限于用作风机、水泵的动力。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87—2009 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GB/T 2589—2020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3484—2009 企业能量平衡通则GB/T 17167—1997 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导则GBT 19001—2018 质量管理体系GBT 19001—2016应用指南GB/T 28750—2012 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通则GB/T 32910.4—2021 数据中心资源利用第4部分:可再生能源利用率GB/T 33757.1—2017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节能率第1部分:化石能源驱动系统3 术语和定义多能源互补驱动分布式冷热电能源系统Multi-energies hybrid systems of 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临近用户设置,各类以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氢能驱动的发电,并梯级利用、互补利用各类输入能源和系统发电余热联产冷和(或)热,且就地向用户输出电、冷和/或热的能源系统;以下简称多能源系统。
注:参考GB/T 33757.1-2017的术语和定义3.1修改。
统计报告期statistical reporting period统计用计时时段,为一个供冷季和一个供热季的连续运行年;以下简称报告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分散式接 入风电开发的通知》:初期阶段仅 考虑在110kV(东北地区66kV)、 35kV和10kV三个电压等级已运行 的配电系统设施就近布置、接入风 电机组。本案例主要对接入35kV、 110kV等级电压的分散式风力发电 进行分析。
• 本案例还考虑海岛省各现有电站 对分散式风力发电接入系统的影响。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分布式 电源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当公共 连接点处并入一个以上的电源时, 应总体考虑它们的影响。分散式电 源总容量原则上不宜超过上一级变 压器供电区域内最大负荷的25%。
• 分散式风电一般是指采用风力发电机作 为分布式电源,将风能转换为电能的分布 式发电系统
短路容量计算技术
• 当一个风电项目接入电网时,其短路容量的计算主要涉及的因素有:
• 集电线路的设计:涉及要计算的静态指标是线缆长度、电阻率、感抗率和容抗率等;同时还 要考虑工况温度的影响;
• 主变:额定最高/低电压,额定容量,空载损耗和短路损耗等指标;
珠海市外伶仃岛风光柴蓄混合能源系统项目 建议书
外伶仃岛风光柴蓄混合能源系统拟装机容量 为10.2MW(含风力发电装机3.1MW、太阳能光 伏发电装机3 MWp、柴油发电装机4.1MW)。
风光柴蓄混合能源系统的主要构成有:风力 发电机、光伏阵列、光伏专用逆变器、柴油 机、同步发电机、无功补偿电容、蓄电池及双 向逆变器、主负荷(一级负荷)、海水淡化装 置(二级负荷)、制冰设备(可调节负荷)及 整个能源系统的集成控制系统,系统的组成示 意如图7-6所示。
接入点
七纺、木棉、邦溪、金波 打安、白沙、牙叉、元门
八村、温泉、什岭 保亭、保城、大本、加茂、三道
南石、西区、十月田 铁矿、枫树下、华盛水泥 华润水泥、叉河水泥、叉河
霸王岭 大田、水泥厂、新北、城东、红泉
富岛化肥、中海化肥、八所 陀烈、板桥
871电台、新龙 东河
尖峰、岭头、孔汶、抱伦、佛罗 钼矿、莺歌岭、金鸡岭、利国、九所
供能——用能
丹麦经验
根据丹麦政府制订的长远目标,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50%,2017年丹麦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总发电量 的32.3%, ,到2050年,丹麦将实现100%应用可再生能源,这意味着到2050年,丹麦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将满 足电力、供热、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全面能源需要。
1热力供应与电力平衡相结合。我们的电力中有一半来自小型热电联产电厂。该系统的设计具有灵活性,允 许采用不同的热能和电力生产的比例,同时还内置了蓄热器,当系统有充裕的风力发电时,可允许降低热电联 产电厂的电力供应,并提供连续供热。发电与供热领域的紧密相互作用,即热电联产,在区域供热系统中使用 热存储技术,以及通过增加使用热泵和电加热锅炉,在供热企业提高电力的使用,将会进一步提高能源领域的 效率,缓解电力系统中集成各种可再生再生能源所带来的挑战。 2火电厂灵活性方面的创新,可以改变电厂的日发电量,并根据风力发电的波动性实现快速调整。 3在电力系统控制和调度中采用创新的先进的风能预测。 4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今天的现代风电机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而这种稳 定性以前则是由火力发电厂提供的。
分散式风电案例
并网型
• 风电场预安装 3 台单机容量 为 2.2MW 的低风速型风力发 电机组,低风速型风力发电
• 机组较能适应本风电场的风 况条件,发电效益较好,预计 风电场年上网电量为
• 15942.1MWh/yr,年满发 小时为 2415hh,容量系数为 27.57%。
独立电网(或允值电渗透率并网型)
所在地区
县域一 县域一 县域二 县域二 县域三 县域三 县域三 县域三 县域四 县域四 县域四 县域四 县域四
县域五 县域五 县域五 县域五
县域六 县域六 县域六
县域七 县域七 县域七
县域八 县域八 县域八 县域八
县域九 县域九 县域九
名称
金**风电场 拥**风电场 石**风电场 毛**风电场 石**风电场 鸡**风电场 朝**风电场 王**风电场 观**风电场 柴**风电场 温**风电场 湾**风电场 俄**风电场 七**风电场 新**风电场 只**风电场 卡**风电场 英**风电场 崩**风电场 中**风电场 半**风电场 庆**风电场 六**风电场 田**风电场 南**风电场 映**风电场 南**风电场 冲**风电场 保**风电场 母**风电场
• 风机:风机的设计类型及功率、功率因素、感性或容性、额定电压、阻抗比等都是计算要用 到的重要指标。
• 负荷情况:负荷的感性或容性指标。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乐东 抱由、志仲
红毛 上安、吊罗 乘坡、兰芦河、红岭、合口 天涯、林旺 海棠湾、林旺 育才、天涯 新梅、神州、风豪 旅游城、兴隆、南林 万宁、东星、乐来、北大
新中 通什、番阳
毛道 毛阳
装机容量(MW)
6.14 22.3 2.63 9.73 50.76 48.5 50.18 4.16 47.52 47.51 47.81 47.41 4.9 32.03 49.4 4.56 2.65 1.19 7.65 13.28 19.46 47.5 47.5 44.18 35.95 22.28 0.29 11.38 1.18 1.18
风力发电机 无功补偿电容
光伏阵列
逆变器
柴油机
离 合
器
同步发电机
主负荷
独
双向逆变器
蓄电池组
立
电
网
海水淡化装置
制冰设备(可调负荷)
图2制冰设备功率月平均变化
图1风光柴各部分发电分布
图3 蓄电池组SOC状态频率分布பைடு நூலகம்
分散式风电与多能互补系统
多能互补
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可实现风、光、水、火、储一体化运行,实现电网、气网与热 网相结合,在能源消费地区实现终端一体化供能、消费与需求相结合,从而促进可 再生能源消纳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风电低成本能源和清洁能源的作用 灵活性
分散式风电 与多能互补系统
Part one
分散式风电技术
Part three
分散式风电与多能互补系统
Part five
分散式风电在多能互补 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Part two
分散式风电案例
Part four
分散式风电在多能互补系统中 的潜能
Part six
结语
分散式风电技术
分散式风电:相对于集中式风电而言 分布式风电:电力配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