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管理类联考逻辑知识点归纳
MBA常用逻辑知识点总结[五篇范例]
![MBA常用逻辑知识点总结[五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c9ef402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80.png)
MBA常用逻辑知识点总结[五篇范例]第一篇:MBA常用逻辑知识点总结一、逻辑基本规律矛盾律:n 所有的S是P,有些S不是P;n 所有S不是P,有些S是P;n A是P,A不是P;n P并且Q,或者非P或者非Q;n P或者Q,非P并且非Q;n 如果P那么Q,P并且非Q;n 只有P才Q,非P并且Q;n 必然P,可能非P;n 必然非P,可能P;矛盾律注意有些问题是互相反对的命题。
同一律:排中率:二、直言命题和三段论:逻辑上的有些指的是弱的有些,因此从有些S是P无法推出有些S 不是P两个概念之间有五种关系,分别是同一、包含、包含于、交叉、全异AEIO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四种:矛盾:所有S都是P=并非有些S不是P;所有S都不是P=并非有些S是P;有些S是P=并非所有S都不是P;有些S不是P=并非所有S都是P;差等:存在同质的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之间的对应关系反对:所有S都是P和所有S都不是P的关系;不能同时为真,但可以同时为假;如果一个为真,另一个必然为假;如果一个为假,另一个真假不定;下反对:指的是有些S是P和有些S不是P的关系,可以同时为真,不能同时为假;一个为假则另一个必为真,但是一个为真不知另一个真假;三、复合命题和推理1、连言命题和推理P并且Q:n 合成式:P,Q 所以P且Qn 分解式:P并且Q,所以P/Qn 否定式:并非P,所以并非P且Q2、选言命题和推理相容选言命题,P或者Q的模型n 有效推理:P或者Q,非P,所以Q;P或者Q,非Q,所以P;P,P或者Qn 无效推理:P或者Q,P,所以非Q,P或者Q,Q,所以非P 不相容选言命题,要么P,要么Q,二者必居之一n 有效推理:要么P,要么Q,非P,所以Q;要么P,要么Q,非Q,所以P;要么P,要么Q,P,所以非Q;要么P,要么Q,Q,所以非P;n 无效推理:要么P,要么Q,P,Q;要么P,要么Q,Q,P;要么P,要么Q,非P,非Q;要么P,要么Q,非Q,非P;3、假言命题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P,那么Q,只要P,就Qn 只有前件真,后件假的情况下才能是假有效推理:如果P,那么Q,P那么Q;如果P,那么Q,非Q所以非P;n 无效推理:如果P,那么Q,非P所以非Q;如果P,那么Q,Q,那么Pn 如果P那么Q等值于“或者非P或者Q”也等于“并非(P并且非Q)”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P才Q;除非P否则不Q,例如考试及格才能录取n 只有前件假,后件真的时候情况下才是假n 有效推理:只有P才Q,非P,所以非Q;只有P才Q,Q,所以Pn 无效推理:只有P才Q,P,所以Q;只有P才Q,非Q,所以非Pn 如果P那么Q等值于“只有Q才P”;只有P才Q等值于“如果Q那么P”也等值于“如果非P那么非Q”充要条件假言命题,P当且仅当Qn 有效推理:P当且仅当Q,P,所以Q;P当且仅当Q,Q,所以P;P当且仅当Q,非P,所以非Q;P当且仅当Q,非Q,所以非P;4、负命题负命题是否定词在一个命题前面或者后面,并不是否定命题(否在在主谓)n 并非所有S是P的等值于“有些S不是P”n 并非(P并且Q)= 非P或者非Qn 并非(P或者Q)= 非P且非Qn 并非如果P则Q = P并且非Qn 并非只有P才Q = 非P且Qn 并非(P当且仅当Q)= P且非Q = 非Q且P5、模态命题和推理n 必然P:推出并非必然非P;可能P;等值“并非可能非P”n 必然非P:推出“并非必然P;可能非P;”等值“并非可能P”n 并非可能P:推出“并非必然P;”n 并非可能非P:推出“并非必然非P”n 可能P:等值于“并非必然P”n 可能非P:等值于“并非必然P”n 不可能P:等值于“必然非P”第二篇:MBA逻辑基础知识+题型总结MBA逻辑基础知识总结1.演绎推理:a)联言推理:p并且q b)选言推理:相容、不相容c)假言推理:充分、必要d)多重复合命题推理:假言连锁(充分、必要)、假言易位、反三段论e)直言命题对当关系:反对、下反对、矛盾、差等f)直言换位推理:词项的周延、直言命题换位推理 g)三段论:格和式、规则。
mba 管综逻辑知识点

mba 管综逻辑知识点
以下是MBA管综逻辑知识点的一部分:
知识点1:矛盾关系。
全肯与特否、全否与特肯、单肯与单否。
知识点2:下反对(至少一真)。
特肯与特否。
知识点3:给出全称或单称命题为真,判断其他命题真假,按常识去做即可。
给出特称命题为真,其矛盾命题为假,其他命题不能确定真假。
知识点4:直言命题的负命题转化:(排除法)负命题就是否定一个命题后得到的命题;直言命题的负命题等值于其矛盾命题。
命题的负命题转化成等价命题方式:去掉“并非”后(1)全称变特称,特称变全称(主项及谓项中量词否定后均改变);(2)肯定变否定,否定便肯定(仅变联项)。
知识点5:真假话推理做题步骤。
首先找矛盾或下反对(至少一真),其次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然后再判断矛盾或下反对命题的真假,再往下推理即可。
知识点6:形式逻辑。
掌握公式是基础,学会分析各种题型,灵活运营公式。
知识点7:论证逻辑。
掌握基本的逻辑思考思路,多做不同类型的题目并总结思考,把握论证逻辑的本质规律,深入分析原因。
知识点8:综合推理。
在前两项基础上,提升做题速度,这一part的灵活性和技巧性都非常强,一定要多做题,保证自己的思维敏捷度。
形式逻辑、论证逻辑和综合推理在管综逻辑考试中都有涉及,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MBA逻辑知识点与记忆口诀汇总大秘送

M B A逻辑知识点与记忆口诀汇总大秘送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MBA逻辑知识点与记忆口诀汇总大秘送注意:逻辑要考察我们对语言文字的体察和敏感度。
逻辑知识点分三大类:一是逻辑推理能力,二是综合归纳能力,三是评价论证能力。
一、逻辑推理能力。
(20分)答案一定不用多看,但是要死记住口诀,全答对没问题。
包括11性质命题、12充分条件、13必要条件假言命题,14联言、15选言、16模态命题,17复合命题18三段论二、综合归纳能力(10分)21语义解释题2-4分,22争论焦点,23推出结论8-10分。
三、评价论证能力:(30分以上)31假设、32支持、33削弱、34评价论证分析,35指出论证缺陷、论证方法。
11、性质命题:方图记住。
Especially:下反对关系中,可能同真,不可同假,一个为真,另一个真假不能确定,一个为假,另一个一定为真。
原命题等价于逆否命题。
同理可得,否命题等价于逆命题。
负命题就是矛盾命题。
排中律、同一律和矛盾律。
同一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就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不能混淆不相同的概念和判断.公式是:”甲是甲”或”甲等于甲”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思维对象的同一。
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思维的对象必须保持同一;在讨论问题、回答问题或反驳别人的时候,各方的思维对象也要保持同一。
(2)概念的同一。
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使用的概念必须保持同一;在讨论问题、回答问题或反驳别人的时候,各方使用的概念也要保持同一。
(3)判断的同一。
同一个主体(个人或集体)在同一时间(相应的客观事物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从同一方面对同一事物作出的判断必须保持同一。
同一律要求思维的确定性,但是并不否认思维的发展变化。
它完全是对思维过程说的,并不要求客观事物保持同一,绝对不变。
矛盾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反对或者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真,其中心有一假。
管理类联考论证逻辑知识点

管理类联考论证逻辑知识点管理类联考是美国常见的管理专业联考,其考试科目十分多元化,涉及管理学、财务、营销、统计、经济等多个领域。
在考试中,除了要掌握各个专业领域的知识之外,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论证逻辑能力,以便能够在考试中迅速分析各种涉及管理学的问题,并给出合理的论证。
以下是管理类联考论证逻辑的一些知识点。
1. 知识点之一:前提假设在进行管理类联考的论证时,需要首先确认前提假设。
了解前提假设是理解问题或题目的基础,而在研究或项目进行过程中,一些不正确的前提假设会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
因此,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前提假设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2. 知识点之二:辩证法思维辩证法思维是管理类联考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两个方面:首先,需要发现问题的主要矛盾,以及其原因是什么。
其次,需要设法解决这些矛盾,并且注意解决方案是否会导致问题的反弹。
3. 知识点之三:演绎推理法演绎推理法是管理类联考中的一种重要论证方法,它根据已知的条件,推断出相关结论。
在演绎推理法中,必须无误地保证前提的准确性和结论的正确性,才能得出最终的结论。
归纳推理法也是管理类联考中常用的论证方法,其基本思路是这样的:从一些具体的例子中得出一般的规律。
在归纳推理法的运用中,需要注意到样本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所选择的规律是否足够具有代表性。
5. 知识点之五: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论证方法,它的基本思路是将两个或多个对象进行比较,以发现它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并且通过对这些相似和不同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演绎分析法是管理类联考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它建立在演绎推理法的基础上,但与演绎推理法不同的是,演绎分析法需要针对不同的实际条件,找出可能性最大的演绎结果,并对分析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性评估和判断。
实证分析法是管理类联考中的一种基本方法,它通过对实际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得出结论,并根据结论对做出决策。
实证分析法在管理学中的应用广泛,可以用于许多领域,如市场研究、财务分析、人力资源等等。
MBA联考复习之逻辑讲义

逻辑讲义第一部分逻辑考试介绍本讲内容:一、对逻辑考试进行介绍,主要是对考试大纲进行说明。
二、逻辑试题解题最一般的技巧:从命题和解题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试题的分类和特点,历年试题的形式特点介绍。
一、对考试大纲的说明MBA(全国工商管理硕士)考试从1997年开始,其逻辑科目大纲,“逻辑推理试题的内容涉及自然和社会各个领域,但并非测试有关领域的专门知识,而是测试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日常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推理试题不测试逻辑学专业知识,但熟悉一些逻辑学基础知识,掌握一些逻辑学的基本方法,有助于考生迅速准确地解题。
”结合历年考试,对大纲说明如下:(一)逻辑试题的结构是:题干(或长或短,平均大约250字)、问题、选项(五个选项,仅有一个正确或者最合适)。
逻辑考试要求在对试题题干和选项阅读并了解其意义的情况下,进行选择。
其的基础就是文字的阅读理解,所以,可以把逻辑科目的考试首先理解为“汉语的阅读理解”。
如果你在汉语的阅读理解上不出现问题,逻辑科目的考试分数一定不会差的。
但是,汉语的阅读理解可能不是认识汉字那样简单。
例1:在一次座谈会上,出席者有社会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其中,天文学家老李公布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老李说,“太阳系过去被认为寿命是30万亿年,目前已经存在了10万亿年;但我的研究则认为太阳系至少存在了20万亿年,所以它的寿命至少是40万亿年。
”老李的观点及其随后的证明得到全体与会科学家的一致认可。
如果上述陈述是真的,以下哪项断定是真的?A.太阳系寿命是30万亿年。
B.太阳系寿命至少是30万亿年。
C.太阳系寿命是40万亿年。
D.太阳系寿命至少是40万亿年。
E.以上都不对。
(二)逻辑考试中的问题尽管蕴涵在经济,法律,管理等其他学科的表述中,但其他学科的知识与逻辑解题无关。
但这些学科的背景知识在解题中也没有用处,考试的基础仍然是阅读理解。
例2:安慰药是一种化学性质为惰性的物质,更多地用来给予病人精神上的安慰而非治疗病人身体的紊乱。
mba管综题考点

mba管综题考点
MBA管综题的考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形式逻辑:这部分的题目会涉及假言命题、逆否命题等逻辑推理,需要考生掌握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论证逻辑:这部分的题目会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包括削弱题型、支持加强题型等,需要考生通过分析和推理,判断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3. 综合推理:这部分的题目通常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和选项,从两头推理,找到最合适的答案。
4. 不可逆性:这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涉及到A推出B、B真推不出A真的概念,需要考生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5. 集合重合型:这部分的题目会考察集合的“部分与全体”关系,需要考生善于分辨可能重合的部分和绝不会重合的部分。
6. 寻找假设型:这类题目通常要求考生通过分析和推理,寻找一个能够支持或推翻某个结论的假设。
总的来说,MBA管综题的考点比较广泛,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备考MBA管综题时,建议考生掌握基本的逻辑思考思路,多做不同类型的题目并总结思考,把握论证逻辑的本质规律,深入分析原因。
同时,考生还需要注意题目中的细节问题,避免因为陷阱题而失分。
在考试中,考生还需要注意时间管理,合理分配时间给不同的题型和题目。
管综逻辑知识点考频

管综逻辑知识点考频一、命题逻辑1. 命题与命题联结词•简介命题逻辑的基本概念•命题的定义•命题联结词的种类和含义•命题联结词的真值表•命题的否定、合取、析取、条件、双条件等运算2. 命题的等值式、充分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等值式的定义和性质•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和判定方法•充分条件的定义和判定方法3. 命题的语义和语言•真值指派和真值函数的定义•合取范式和析取范式的定义•命题的语义蕴含和语义等值二、谓词逻辑1. 前提条件、推理规则和推理•简介谓词逻辑的基本概念•前提条件、推理规则和推理的定义和关系•谓词逻辑的基本推理规则(全称引入、全称消去、存在引入、存在消去等)2. 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定义和性质•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等值变换•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应用举例3. 谓词的简化和套用•谓词的简化和套用的定义和方法•范围限定词和谓词引入的应用举例三、推理与证明1. 消解推理和归结推理•消解推理和归结推理的定义和方法•消解推理和归结推理的应用举例2. 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定义和方法•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应用举例3. 证明与数学归纳法•证明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数学归纳法的定义和应用举例•归纳假设和归纳步骤的确定方法四、模态逻辑1. 必然性和可能性的概念•必然性和可能性的定义和关系•必然性和可能性的运算规则2. 必然性和可能性的语义和语言•必然性和可能性的语义蕴含和语义等值•必然性和可能性的合取和析取•必然性和可能性的套用和推理五、高阶逻辑1. 高阶逻辑的基本概念•简介高阶逻辑的基本概念•高阶逻辑的语言和语义2. 高阶逻辑的基本运算和推理•高阶逻辑的基本运算和推理规则•高阶逻辑的应用举例以上是关于管综逻辑考频的一个全面介绍。
命题逻辑、谓词逻辑、推理与证明、模态逻辑和高阶逻辑是逻辑学中的重要内容,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解题非常重要。
希望大家能够在备考过程中认真学习,掌握逻辑思维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管理类综合联考逻辑知识点

管理类综合联考逻辑知识点一、命题与推理在管理类综合联考中,逻辑部分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命题与推理。
命题是指陈述句子,通过真假值来确定其真假;推理则是由一个或多个陈述得出结论的过程。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命题与推理知识点。
1. 命题的分类命题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简单命题只有一个陈述,可以是真或者假;而复合命题则由多个简单命题通过逻辑运算符组成。
2. 逻辑运算符逻辑运算符主要有与、或、非、蕴含和等价等。
与运算符表示两个简单命题同时为真,结果为真;或运算符表示两个简单命题中至少一个为真,结果为真;非运算符表示简单命题的否定;蕴含运算符表示如果前提为真,那么结论也为真;等价运算符表示两个简单命题真假相同,结果为真。
3. 逻辑联结词逻辑联结词是连接命题的词语,常见的有“如果...那么...”、“当且仅当”、“只有...才...”等。
具体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运用。
4. 命题的真值表命题的真值表是一个展示不同命题组合的真假值的表格,可以用来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
通过真值表,可以确定不同命题组合对复合命题的影响。
5. 推理方法在管理类综合联考中,常见的推理方法有假设法、对证法、归谬法以及排中律等。
假设法是通过假设前提,从而推出结论;对证法是通过对相反观点进行论证,从而得出结论;归谬法是通过发现前提之间的矛盾推出结论;排中律是通过排除其他可能性,得出唯一的结论。
二、逻辑演绎与归纳推理逻辑演绎和归纳推理是管理类综合联考中常见的推理方式。
1. 逻辑演绎逻辑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式,是通过已知的普遍原则或事实,推导出特殊的结论。
逻辑演绎一般分为三段论和假定策略两种形式。
三段论是指由一个普遍命题和一个特殊命题推出另一个特殊命题的推理形式,包括主题命题、中间命题和结论命题。
通过三段论,可以从已知的命题中得出新的结论。
假定策略是一种假设前提,从而推出结论的推理方法。
假定策略常用于推理一些复杂的问题,通过对已知信息的合理假设,从而得出更多的结论。
mba逻辑题 口诀

mba逻辑题口诀
在MBA逻辑考试中,掌握一些常见的逻辑关系和解题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逻辑题口诀:
1.矛盾关系
矛盾关系是指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它们具有相同的真假性,但它们不能同时为真或同时为假。
例如,“要么是A,要么是B”和“或者是A,或者是B”之间的关系就是矛盾关系。
口诀: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必有一真一假。
在解题时,如果发现两个命题之间存在矛盾关系,那么其中一个命题必定是假的。
2.反对关系
反对关系是指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它们具有不同的真假性,但它们不能同时为真或同时为假。
例如,“所有的人都喜欢旅游”和“有些人不喜欢旅游”之间的关系就是反对关系。
口诀:两个相互反对的命题,必有一真一假。
在解题时,如果发现两个命题之间存在反对关系,那么其中一个命题必定是真的。
3.上反对关系
上反对关系是指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它们具有相同的真假性,但不能同时为真或同时为假。
例如,“所有的猫都是哺乳动物”和“所有的鸟都不是哺乳动物”之间的关系就是上反对关系。
口诀:两个相互上反对的命题,必有一真一假。
在解题时,如果发现两个命题之间存在上反对关系,那么其中一个命题必定是假的。
4.下反对关系
下反对关系是指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它们具有不同的真假性,但不能同时为假。
例如,“有些人喜欢吃辣的”和“有些人不喜欢吃辣的”之间的关系就是下反对关系。
口诀:两个相互下反对的命题,必有一真一假。
在解题时,如果发现两个命题之间存在下反对关系,那么其中一个命题必定是真的。
管综逻辑题总结

管综逻辑题总结管综逻辑题总结管综逻辑题是管理综合能力测试中重要的一部分,需要考生具备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管综逻辑题进行总结。
一、管综逻辑题的分类1. 推理判断类:考察考生的推理判断能力,包括假设、推论、演绎等。
2. 数量关系类:考察考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包括比例、百分数、平均数等。
3. 逻辑关系类:考察考生对逻辑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包括充分必要条件、充分非必要条件等。
4. 组合推理类:考察考生对多种信息进行组合推理的能力,包括图形组合、文字组合等。
二、管综逻辑题的解题方法1. 理清思路:在做题前先要仔细阅读题目,明确所给信息和所求答案,并尽可能地将问题简化或转化为易于理解和处理的形式。
2. 运用公式:在数量关系类问题中可以运用比例公式、百分数公式等;在组合推理类问题中可以运用排列组合公式等。
3. 排除法:在推理判断类问题中可以通过排除错误选项来确定正确答案。
4. 逆向思维:在组合推理类问题中可以采用逆向思维,从所求答案出发反推出所需信息。
三、管综逻辑题的注意事项1. 注意语言理解:题目中可能存在双关语、歧义等,需要仔细理解和分析。
2. 注意信息漏洞:题目中可能存在信息不足或矛盾等情况,需要注意判断和补充信息。
3. 注意计算精度:在数量关系类问题中需要注意计算精度,避免因计算误差导致答案错误。
4. 注意时间管理:管综逻辑题通常时间紧迫,需要考生合理安排时间,尽可能多地完成题目。
四、管综逻辑题的备考建议1. 提高语言能力:加强对汉语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学习和掌握,提高对题目的理解能力。
2. 增强数学能力:加强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提高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多进行逻辑思考和推理训练,提高对逻辑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多做练习题:多进行练习题训练,熟悉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应对考试的能力。
总之,管综逻辑题是考察考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需要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语言、数学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并多进行练习题训练,以达到更好的备考效果。
MBAMPA管理类联考逻辑公式及复习重点

逻辑公式一、性质命题:所有的、都是、都不是,有的、是、不是,这个、是、不是所有都是所有都不是有的是有的不是二、模态命题:不可能=必然不(一定不),不必然=可能不,不可能不=必然(一定),不必然不=可能,必然(不可能不)必然不(不可能)可能(不一定不)可能不(不必然)三、三段论:周延性:A周延(有A、否定A);A不周延(有的A、肯定A)结构标准:1、每个词出现且只出现2次2、前提中不能用2次“有些”,至少1次“所有”3、前提中不能出现2次否定词,至少1次肯定词4、否定词在前提和结论中同时出现5、前提中是“有些”,结论也是“有些”,不能是“所有”。
四、联言选言命题1、联言命题:全真才真,一假全假A且B,既A又B,又A又B,一边A一边B,A和B,不仅A而且B,不但A而且B,虽然A但是B,2、相容选言:一真全真,全假才假或者A或者B,可能A可能B,也许A也许B,A和B至少一个3、不相容选言:只有一真才为真,全真全假都是假要么A要么B,或者A或者B二者不可兼得(二者必居其一),A和B有且只有一个4、关系:非(A且B)=非A或者非B=如果A则非B=A、B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非(A或者B)=非A且非B非(要么A要么B)=A且B(非A且非B)★★★五、假言命题1充分:A→B如果A那么B,只要A就B,若A则B,当A时就B,要想A必须B,A一定B,真假性: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肯后未必肯前,否前未必否后2必要:A←B只有A才B,除非A否则不B,除非A否则B,A是B的基础(标准、前提、必不可少的)3充要A当且仅当B,同真同假4假言联言选言关系:(做题搞不清关系时建议全转换成充分关系再做)充分= 必要= 相容选言= 联言A→B=非A←非B=非A或B=非(A且非B)A→B=乛A←乛B=乛A∪B=乛(A∩乛B)联言= 相容选言= 充分=必要非(A且B)=非A或非B=A→非B=B→非A乛(A∩B)=乛A∪乛B=A→乛B= B→乛A5二难推理(A→B)(乛A→B)= (A∪乛A)→B(A→B)(A→C)=(乛B∪乛C)→乛A(A→B)(C→D)=(A∪C)→(B∪D)=(C∪乛B)→(D∪乛A)=(乛B∪乛D)→(乛A∪乛C)★★★六、排列组合画欧拉图、列表、直推等信息量最小、信息量最大、确定信息优先★★七、削弱由强至弱:因果倒置(方法不可行)、因果无关(样本偏差)、有因无果、另有他因、无因有果、方法不可行★★八、假设由强至弱:方法可行、排除他因、搭桥假设、充分条件假设九、论证有效性分析作文常见逻辑错误混淆概念不当类比(类推)以偏概全(归纳)因果倒置(方法不可行)、因果无关(样本偏差)、有因无果、另有他因、无因有果、方法不可行转移论题自相矛盾模棱两可其他谬误。
管理类联考逻辑知识点

管理类联考逻辑知识点
1. 推理和论证:包括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等。
考生需要能够分析和评估各种推理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2. 逻辑谬误:逻辑考试中会涉及到一些常见的逻辑谬误,如错误归因、以偏概全、滑坡谬误等。
考生需要能够识别和避免这些逻辑谬误。
3. 条件推理:包括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分必要条件等。
考生需要能够理解和运用这些条件关系进行推理和判断。
4. 假设和前提:考生需要能够识别和分析论证中的假设和前提,并评估它们对结论的支持程度。
5. 数字推理:包括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和图表解读等。
考生需要能够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推理和判断。
6. 逻辑推理游戏:逻辑考试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逻辑推理游戏,如字谜、数独等。
考生需要能够运用逻辑推理能力解决这些问题。
这些知识点是管理类联考逻辑考试的基础,考生需要通过练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MBA逻辑知识点整理(精华)

1,概念:是指一个词语(或起一个词语作用的短语)所表达的意思,1、构成集合体的个别对象不必然具有集合体的性质;2、单独概念:是指称一个事物的概念。
普遍概念:是指称一类事物的2、构成非集合体 的对象必然具备该非集合体的性质。
3、定义:揭示概念所表达的意思的语言表达式。
划分:是揭示概念所种类逻辑形式简化形式周延性推理关系全称肯定命题所有 S 都是 P SAP S周P不周1)从A真能推出E假,I 真,O假; 5)从A假能推 1. 矛盾关系推理(A、O),(E、I)必定一真一假全称否定命题所有 S 都不是P SEP SP周2)从E真能推出A假,I 假,0真; 6)从E假能推 2. 反对关系推理A、E 至少一假特称肯定命题有的 S 是 P SIP SP不周3)从I真能推出E假,但是却不能推出A和O真假; 3. 下反对关系推理I、O 至少一真特称否定命题有的 S 不是 P SOP S不周P周4)从O真能推出A假,但是却不能推出E和I真假; 4. 从属关系推理(A、I),(E、O)同真同假单称肯定命题这个 S 是 P SaP 单称否定命题这个 S 不是 P SeP 两特称不能得出结论;两否定不能得出结论;中项在前提中至少有一次要周延前提有否定,结论必为否定,反前提有特称,结论必为特称,反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肯定前件式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否定前件式定义对称性关系传递性关系关系推理逻辑形式简化形式推理等价命题负命题逻辑公式1、 充分条件如果P那么Q P→Q 唯前真后假时为假¬p∨q、¬q→¬p p∧¬q 假言否定律:¬(P→Q)= P∧¬ Q 矛盾关系2、 必要条件只有P才Q Q→P 前假后真时才假 p∨¬q、¬p→¬q ¬p∧q 假言律:P→Q=¬ P∨Q 反对关系3、 充要条件当且仅当P才Q P ↔Q 同真同假才真p∨q 等值率:P ↔Q=(P∧Q)∨(¬P∧¬Q)P ↔Q=(P→Q)∧(Q→P)下反对关系1、 相容的选言P或者Q PVQ 一真即真,全假才假¬p→q、¬q→p ¬p∧¬q 假言易位律:P→Q=¬Q→¬P 2、 不相容的选言要么P要么Q PÙQ 当且仅当只一真才真¬p→q、¬q→p、p→¬q、q→¬p (p∧q)∨(¬p∧¬q)德摩根律:¬(P∨Q)= ¬ P∧¬ Q P并且Q P∩Q 所有联言支真才为真¬p∨¬q 德摩根律:¬(P∧Q)= ¬ P∨¬ Q 必然肯定必然 P □P □P=¬◇¬P可能非P 不必然P 7、混合模态推理必然 P 必然非 P 必然否定必然非 P □¬P ¬□P=◇¬P可能P 不必然非P 可能肯定可能 P ◇P ◇P=¬□¬P必然非P 不可能P 可能否定可能非 P ◇¬P ¬◇P=□¬P 必然P 不可能非P 可能 P 可能非 P 必然 p→不必然非 p;必然非 p→不必然 p 选言必然可能种类不可能 p→不必然 p;不可能非 p→不必然非 p 复合命题可能模态命题下反对(至少一真)6、模态推理“必然 p”和“可能非 p”;“可能 p”和“必然非 p”1、直言对当关系推理2、 直言命题变形推理从属关系设(p∧q)→r,此时,若r假且p真,则q 假;若r假且q真,则p假。
2023管综-逻辑必备公式手册

目录第一章概念 (1)第二章判断 (3)考点一:直言判断 (3)必涉知识点1:直言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 (3)必考知识点2:直言判断的非常态表达 (4)必考知识点3:直言判断的换位关系 (4)必考知识点4:直言判断的负判断和否定等值 (5)必考知识点5:“有的〃的含义 (5)考点二:联言、选言判断 (6)必考知识点6:联言判断与联言支的关系 (6)必考知识点7:相容选言判断与选言支的关系 (6)必考知识点8:相容选言判断的推理规则 (6)必考知识点9;不相容选言的判断规则 (6)必考知识点10:联言、选言判断的数字表示 (7)考点三:假言判断 (7)必考知识点11:假言判断标志词 (7)必考知识点12:假言判断推理规则 .............必考知识点13:假言判断等价公式 (9)必考知识点14:两难推理 (10)第三章推理 (11)考占四:真彳发话 (Ii)必窘知识点15:真话假话常用关系 (11)必考知识点16:真话假话解题步骤 (12)第四章论证 (14)考点五:论证推理必备技巧 (14)必考知识点17:论证推理必备技巧 (14)考点六:论证推理一一假设 (14)必考知识点18:假设 --------- 加非验证 (14)必考知识点19:假设一一直接搭桥 (15)必考知识点20:假设 --------- 因果关系 (15)必考知识点21:假设一一差比关系 (16)必考知识点22:假设 --------- 方法可行 (16)考点七:论证推理——支持 (17)必考知识点23:支持与假设 (17)必考知识点24:支持技巧---------- 加强前提 (17)必考知识点25:支持技巧---------- 加强结论 (18)考点八:论证推理-------- 削弱 (18)必考知识点26:刺弱、支持与假设 (18)必考知识点27:削弱技巧-------- 矛盾命题 (19)必考知识点28:削弱技巧---------- 差比关系 (19)必考知识点29:削弱技巧---------- 因果关系 (19)必考知识点30:削弱技巧-------- 方法可行 (20)第一章概念常见逻辑谬误汇总(1)偷换概念:在同•文章或同一论证中,前后重复出现的多个概念的内涵或者外延已经发生变化,此时论述者便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管综考研逻辑部分知识点清单

管综考研逻辑知识点清单
1、直言判断的标准形式
2、直言判断的非标准形式
3、直言判断的对当方式
4、直言判断的换位规则
5、直言判断的综合推理常见结构
6、模态判断的对当方式
7、模态判断的等价变形
8、对称性关系
9、传递性关系
10、联言判断的定义及标志词
11、联言判断的推理
12、相容选言判断的定义及标志词
13、相容选言判断的含义
14、相容选言判断的推理
15、不相容选言判断的定义及标志词
16、不相容选言判断的推理
17、相容选言判断与不相容选言判断的区别
18、联言判断与选言判断的矛盾与数字表示
19、假言判断的定义,标准词及标准式
20、假言判断的推理规则
21、假言判断的矛盾判断与等价判断
22、常见复判断等价变形
23、分析推理基本解题思想
24、前提和结论常见的暗示词
25、分析论证关系的方法
26、选项意图及识别方法
27、论证评价力度的强弱
28、因果关系的特点及评价方法
29、差比关系的评价方法
30、方法可行的评价方法。
管理类联考--逻辑知识点总结

一、逻辑考试的实质及其要求逻辑错误:包括混淆概念、转移论题、自相矛盾、模棱两可、不当类比、以偏概全、机械二分、诉诸无知、集合体误用、不当同一替代等。
诉诸无知:把缺少证据证明某种情况存在,作为充分性证据证明该种情况不存在。
集合体误用:整体具有的性质和特征部分并不具有,论述却误认为整体具有的属性个体也具有。
不当同一替代:当在一个断定中出现某个概念A,又“A=B”,则在该断定中以B替代A,则所得到的断定在一般情况下仍然成立,问题在于,这种同一替代不一定都成立。
二、逻辑基础知识——概念1.辨析“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例如“B”)集合概念是指概念是一个集合;非集合概念是指概念是个体。
A是B,B在谓项位置,并且主项A是个体,那么B就表示个体,即非集合概念;B是C,当B在主项位置时,B是否是集合概念根据谓项所表示的性质(C)是否能被每一个B所具有来决定,若能,则B表示个体,即非集合概念;否则B是集合概念。
2.前提之间或者前提与结论之间存在着概念不一致,这种不一致便属于混淆(主观无意为之)概念或者偷换(主观有意为之)概念。
3.机械二分,就是把属概念机械地分成两个看似矛盾但实际并不矛盾的种概念。
属概念或叫上位概念,种概念或叫下位概念。
三、矛盾1.矛盾关系:是两句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既不同真、也不同假的关系,即指对立的两种情况,没有第三种情况存在,非此即彼,非彼即此。
反对关系:指在对立的两种情况之外,还存在其他情况,非此不一定彼,非彼不一定此。
2.判断的种类(1)简单判断:断定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
简单判断的三个特点:性质、范围、程度性质:肯定和否定;逻辑关键词:“是”或者“不是”范围:全称、特称和单称;逻辑关键词:“所有”或者“有些”,Ⅰ“有些”表示判断的范围是特称,对于特称判断的理解是:判断的对象不涉及全部但不排除全部。
Ⅱ当主项是单独概念(主项仅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地方等),不具有范围,这种判断称为“单称判断”。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逻辑题型解题要点

1.加深矛盾现象的选项肯定不能解释题干。 2.解答最不能解释题干的题目,一般需要将能够解释的选项排除。
七、结构类似
这类题目的题干和四个选项都是一个推理或论证, 要求考生在分析题干论证结构的基础 上,在选项中挑选出一个与题干最为相似的。 寻找相似的逻辑结构常见的提问方式有:
问法一:下面哪一选项在论证方式上与题干相同? 问法二:以下除了哪项,推理方式都与题干相似? 这类题通常可以采用如下方法解答: ①如果题干涉及可能性推理,则需要分析题干和选项的论证(或推理)方式。 ②如果题干为直言或复言命题的推理,则可以直接分析题干和选项的句子结构。 也可简记如下口诀: 结构比较看命题,肯定否定要对齐;逻辑概念最要紧,总体架构是枢机。
二、削弱论证
在分清题干论证结构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论证结构,采取不同的削弱方式,若题干论证 为因果论证,则可从因果倒置、另有他因等方面来削弱;若题干存在隐含假设,则可以通过说 明隐含假设不成立来削弱;若题干论证为归纳论证,则可以从样本的代表性、数据的可靠性等 方面来削弱。 具体总结如下:
论证特点 论点与论据存在跳跃
涉及数据比例 涉及因果联系 涉及类比论证 题干提出方法
削弱方式 “拆桥”,切断联系 样本特殊,数据不可比 切断因果,因果倒置,另有他因 相似度低,存在本质区别 方法不可行或达不到目的
三、加强结论
加强型题目是指题干给出一个推理或论证, 但由于前提条件不够充分或者由于论证的论 据不够全面而不足以得出该结论。 因此,要求考生能够找到使题干中的论证正确或者变得完整 的选项,从而加强或支持题干。
十、基本复合推理
1.复合命题的类型 联言命题:p 且 q。 相容选言命题:p 或 q。 不相容选言命题:要么 p,要么 q。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 p,那么 q(p→q)。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 p,才 q(q→p)。 2.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之间的关系 “如果 p,那么 q”等价于“只有 q,才 p”; “只有 p,才 q” 等价于“如果 q,那么 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BA初试内容是管理类联考和英语二,管理类联考中包括逻辑。
很多人经常会被逻辑的弯弯绕绕闹的糊里糊涂,本文将给大家梳理逻辑的几大命题,希望会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
联言命题
联言命题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为真的复合命题,标准形式是“p并且q”(记为p∧q)。
p、q称为联言肢。
在考试的语言中,表述联言的联结词最丰富,如“不仅p而且q”,“虽然p,但是q”等等。
具体而言,常见的考试语言的以下三种情况,其逻辑含义实质都是联言关系,应于充分重视。
1.表示转折的。
如,他非常有钱,可是他过得并不幸福。
2.表示递进的。
如,中国队不仅进入了世界杯,而且还打进了四强。
3.表示并列的。
如,他和我一样都是工程师,你也是工程师。
联言命题的逻辑涵义是联言肢都真,联言命题才真,因此联言命题的关系包括:联言命题与联言肢命题的关系;联言命题的否定。
选言命题
选言命题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的复合命题。
在汉语的表达中,选言命题分为相容选言和不相容选言命题两种。
相容选言命题的标准形式是“p或者q”(记为p∨q);相容选言命题为真时,选言肢至少有一真,也可以都真。
(这就是相容的含义)。
也就是说,相容选言判断只有在选言肢都假的情况下才假,在其余情况下都是真的。
不相容选言判断的标准形式是“要么p,要么q”,断定选言肢中有且只有一个是真的。
也就是说,不相容选言判断在选言肢不能同真。
两种选言命题也涉及到选言命题和选言肢命题的关系以及选言命题否定的涵义。
复合命题
1.联言命题: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命题。
例如:“鲁迅是文学家并且是思想家”。
联言命题的一般公式是:“p并且q”或者记为“pùq”。
真假情况:p和q同时为真时pùq为真,其余情况都为假。
2.相容选言命题:断定几个可能的事物情况中至少有一个存在并且可以同时存在的命题。
例如:“他是共产党员或者是劳动模范。
”
相容选言命题的一般公式是:“p或者q”或者记为“púq”。
真假情况:p和q同时为假时púq为假,其余情况都为真。
3.不相容选言命题:断定几种可能的事物情况中有且只有一种事物情况存在的命题。
例如:“要么武松打死老虎,要么老虎吃掉武松。
”
不相容选言命题的一般公式是:“要么p,要么q”。
真假情况:p和q真假情况相同时为假,p和q真假情况不同时为真。
4.假言(条件)命题
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的条件的命题,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①充分条件:例如“如果某人发烧了,那么他有病。
”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一般公式是:“如果p,那么q”或者记为“p®q”。
有p必有q
考试中也常用“只要…就…”表达充分条件的意思。
②必要条件:例如:“只有甲年满十八岁,才有选举权。
”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年满十八岁,那么就没有选举权。
”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一般公式是:“只有p,才q”或者记为“Øp®Øq”。
无p必无q
考试中也常用“除非…否则…”表达必要条件的意思。
注意:比较“只有,才”和“除非,否则”在表达相同意思时的不同。
模态命题
模态命题:包含有模态词的性质命题。
模态词:可能、大概、也许;一定、必定、必然等。
模态词分为可能性和必然性两种。
模态判断在考虑模态词与性质判断的性质(肯定和否定)时,也分为四种:必然P、必然非P,可能P、可能非P。
模态判断的重点是注意模态词和否定词之间的位置关系。
含有“必然”和“可能”等模态词的命题。
可能p=Ø必然Øp;
必然p=Ø可能Øp;
Ø可能p=必然Øp;
Ø必然p=可能Øp。
如:
并非所有的无产者都必然有革命的要求。
所有无产者并非必然有革命的要求。
所有无产者必然没有革命的要求。
这种金属可能不导电。
这种金属不可能导电。
这种金属必然导电。
否定在模态词前时,模态词要变化(即否定),否定在模态词后时,模态词不要变化。
信你自己罢!只有你自己是真实的,也只有你能够创造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