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学设计案例英语初中
初中英语教案设计范例
![初中英语教案设计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05d87a3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a4.png)
初中英语教案设计范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英语单词的基本发音及用法;能够正确使用一些常用短语和句子表达意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习并掌握新的单词和短语;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难点: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单词和短语进行交流,并能够流利地表达意见。
三、教学准备
1.教材:初中英语教材
2.工具:黑板、彩色粉笔、音响设备
3.教具:单词卡片、图片、教学PPT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导入新知识
1.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第二节:学习和模仿
1.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正确发音和模仿。
2.注重听力训练,让学生能够听懂并会说所学内容。
第三节:巩固和拓展
1.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或角色扮演,运用所学内容进行对话练习。
2.教师提供辅导和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第四节:课堂总结
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记忆。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反馈意见,促进课堂互动。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
1.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总结教学案例的优点和不足。
2.结合学生反馈意见,进行教学方法和内容的调整和改进。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案例优秀9篇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案例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34c0e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5.png)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案例优秀9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案例篇一一、案例下面以“travels for the environment”为例,对阅读技能训练在教学中的应用加以说明,这篇文章内容含量大,涉及到热门话题——人口与环境,所以我把这篇文章放在初三英语11模块之后讲,在此之前学生在第六模块中谈论到了环保的话题。
我在处理这篇文章时,主要有以下几步:1.阅读前任务设计用多媒体播放,人多车多造成的交通道路拥挤,城市的大面积扩张造成了大面积耕地被占用,森林面积减少,然后提出如下问题:who courses such changes?what should we do?学生马上热烈地讨论起来,屏幕上的场景迅速激活了课堂,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愿望。
2.阅读中任务(while-reading task)(1)快速阅读,了解主旨大意(task 1)。
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默读完课文并找出每段的主题句或段落的中心句。
当然,学生也可以用不同的句子来概括每段的中心。
只要有自己的观点,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
(2)精读,获取更多信息(task 2)。
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信息,设计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关信息,并小组讨论:1.From the paage we known that our earth has changed much because of _______. A.its old ageB.man’s activitiesC.the changes of weatherD.the natural development2.Water pollution will bee even worse if __________. A.birds and fish continue to dieB.people continue to built factoriesC.people can’t stop factories from sending waste things into waterD.many rivers and lakes are still dead(3)研读,从中受到启发(task 3)。
初中英语优秀获奖教案范文
![初中英语优秀获奖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f1c81a5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78.png)
初中英语优秀获奖教案范文1.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2 I'll help clean up the school next time. 讲述了学生们参与学校活动的经历。
本课重点培养学生运用一般将来时表达意愿和计划的能力。
2.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现在时、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的相关知识,但对一般将来时的运用还不够熟练。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运用一般将来时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计划。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般将来时的构成和用法。
(2)能够运用一般将来时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计划。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2)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积极参与学校活动的情感。
(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一般将来时的构成和用法。
2. 教学难点:一般将来时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Pre-reading:教师展示一组学校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最喜欢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While-reading:(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回答问题:“Who will help clean up the school next time?”“What will they do?”(2)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找出一般将来时的句子,并讨论一般将来时的构成和用法。
3. Post-reading:(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一般将来时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计划。
4. Consolidation:(1)学生编写一篇关于学校活动的短文,运用一般将来时。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自己的短文,展示小组合作成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大单元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大单元教学设计优秀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5629116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34.png)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大单元教学设计优秀案例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Teaching Design of the Unit "Life in the Future"Ⅰ. Teaching Aims:1. Knowledge goals: Students can grasp and use the target language in daily communication, and master the vocabulary and grammar points related to the topic of life in the future.2. Ability goals: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by carrying out various activities in different forms.3. Emotional and attitudinal goals: Students can broaden their horizons, cultivate their imagination, and develop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the future.Ⅱ.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1. Key points: Key vocabulary and grammar points related to life in the future.2. Difficult points: The use of verb tenses to talk about future events, 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 of vocabulary and grammar points in practical communication.Ⅲ. Teaching Content:1. New words and phrases related to the topic of life in the future.2. Grammar points: Future tense, comparison of adjectives, modal verbs (could, might, may), etc.3. Reading and listening materials about life in the future.Ⅳ. Teaching Methods:1. Task-based learning approach: Organize various tasks and activitie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and motivation in learning English.2. Communicative approach: Encoura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pair work, group work, and class discussions to practice their English speaking skills.3. Multimedia teaching: Use multimedia resources such as videos, pictures, and online resources to create a vivid and engaging learning environment.Ⅴ. Teac hing Procedures:1. Lead-in: Show students a video or pictures related to life in the future to arouse their interest and activate their prior knowledge.2. Presentation: Introduce new vocabulary and grammar points through real-life examples and explain their usage.3. Practice: Conduct various activities such as role-plays, conversations, and games to help students consolidate their knowledge and improve their skills.4. Production: Ask students to write a short paragraph or give a presentation on their vision of life in the future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5. Evaluation: Assess students' performance through quizzes, tests, and peer evaluations to provide feedback for further improvement.6. Homework: Assign tasks such as writing a diary entry about a day in the future or researching a topic related to life in the future.Ⅵ. Teaching Materials and Resources:1. Textbook: Use the textbook as the main reference for teaching materials and exercises.2. Audio and video materials: Play audio recordings and videos to enhance student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3. Online resources: Use online platforms and websites to access additional materials and practice exercises.4. Visual aids: Use flashcards, charts, and posters to facilitat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retention of new information.Ⅶ. Teaching Strategies:1.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Provide support and challenge for students of different levels by adjusting tasks and activities accordingly.2.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ncourage students to work together in pairs or groups to foster teamwork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3. Feedback and reflection: Give constructive feedback to students on their performance and encourage self-reflection for continuous improvement.4. Cultural awareness: Integrate cultural elements into the lesson to help students appreciate the diversity of perspectives on life in the future.Ⅷ. Conclusion:Through this comprehensive and innovative teaching design, students wi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explore and envision life in the future while improving their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By engaging in various activities and tasks, students will enhance their communication abilities and develop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the future. This teaching design aims to create a dynamic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that motivates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achieve academic success.篇2Unit 1: HealthTeaching Goals:1.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talk about health habits and give advice.2.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discuss different types of illnesses and symptoms.3.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use vocabulary related to health and wellness.Key Vocabulary:- illness (n.): a disease or sickness- symptom (n.): a sign that indicates the presence of a disease- fever (n.): a high body temperature- cough (n.): expel air from the lungs with a sudden sharp sound- headache (n.): a continuous pain in the head- sore throat (n.): pain or irritation in the throat- stomachache (n.): pain in the stomach or abdomen- healthy (adj.): in good physical conditionLesson 1: Talking about Health Habits1. Warm-up: Discuss with students what they do to stay healthy. Encourage them to share their health habits with the class.2. Vocabulary: Introduce key vocabulary related to health habits, such as exercise, balanced diet, and enough sleep. Have students practice using the vocabulary in sentences.3. Dialogue Practice: Have students practice a dialogue where they talk about their health habits with a partner.Encourage them to ask follow-up questions to gather more information.4. Role-Play: Divide students into pairs and have themrole-play a scenario where one student gives advice to the other about staying healthy.Lesson 2: Discussing Illnesses and Symptoms1. Vocabulary Review: Review key vocabulary related to illnesses and symptoms. Have students match the terms with their definitions.2.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Play a recording of different people describing their symptoms. Have students listen and identify the illnesses mentioned.3. Group Discussion: Divide students into small groups and have them discuss common illnesses and their symptoms. Encourage them to share personal experiences or stories.4. Presentation: Ask each group to choose an illness to present to the class. They should describe the symptoms, causes, and treatments for the illness.Lesson 3: Vocabulary and Grammar Practice1. Vocabulary Games: Play games like charades or Pictionary using health-related vocabulary. This will help reinforce the vocabulary and make learning fun.2. Grammar Focus: Teach students how to give advice using modal verbs like should, shouldn't, must, and mustn't. Have students practice giving advice in different scenarios.3. Writing Exercise: Ask students to write a short paragraph giving advice on how to stay healthy. They should include reasons and examples to support their advice.4. Review: Have a review session where students summarize what they have learned about health habits, illnesses, and symptoms.Assessment:- Quizzes on vocabulary and grammar- Role-plays and dialogues- Written assignments on health habits and illnessesOverall, this unit is designed to engage students in discussions about health, wellness, and self-care. The various activities and exercises will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ir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vocabulary related to health. By theend of the unit,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talk about health habits, discuss illnesses and symptoms, and give advice on maintaining good health.篇3Teaching Design of Unit 4 in People's Education Edition 8th Grade English TextbookI. Basic Information1. Unit: Unit 42. Grade: 8th Grade3. Textbook: People's Education Edition4. Duration: 4 weeksII. Teaching Objectives1. To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vocabulary and grammar points in Unit 4.2. To develop students' reading and listening skills.3. To enhance students' ability to express ideas coherently in English.4.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III. Teaching ProceduresWeek 1: Introduction to Unit 41. Introduce the theme of Unit 4: Health and Fitness.2. Present the new vocabulary related to health and fitness. Have students practice pronunciation and spelling.3. Play a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game to introduce the main ideas of the unit.4. Assign homework: Read the passage "How to Keep Fit" and answer comprehension questions.Week 2: Reading Comprehension1. Review the vocabulary words learned in the previous week.2. Read and analyze the passage "How to Keep Fit" as a class. Discuss main ideas, key points, and answer comprehension questions.3. Pair students up to discuss the benefits of keeping fit and share their personal experiences.4. Assign homework: Write a short paragraph about their daily exercise routine.Week 3: Grammar Focus1. Introduce and explain the grammar points in Unit 4: Comparatives and Superlatives.2. Practice using comparatives and superlatives in sentences and conversations.3. Play a grammar game to reinforce understanding.4. Assign homework: Complete the grammar exercises in the workbook.Week 4: Speaking and Listening1. Have students prepare a short presentation on ahealth-related topic of their choice.2. Organize a group discussion on the importance of a healthy lifestyle.3. Watch a video or listen to a podcast about famous athletes and their fitness routines. Discuss as a class.4. Summarize the key points of Unit 4 and administer a quiz to assess understanding.IV.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1. Class participation and engagement throughout the unit.2. Homework completion and quality.3. Performance on quizzes and tests.4. Improvement in reading, speaking, and listening skills.In conclusion, this teaching design for Unit 4 in the 8th Grade English textbook of People's Education Edition aims to create a dynamic and engaging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English skills while learning about health and fitness. By incorporating various activities and exercises,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achieve the learning objectives and develop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初中英语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全英
![初中英语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全英](https://img.taocdn.com/s3/m/4bb756a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6.png)
初中英语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全英引言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
教师在设计英语教学案例时,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份初中英语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并提供详细的教学步骤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家庭成员的认知。
2.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以及描述人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PPT课件•黑板和白板•相关练习题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教师利用PPT展示一张家庭照片,引导学生讨论照片中的人物关系,并让学生尝试用英语口头描述这些人物的外貌特征。
第二步:引入新词汇教师在黑板上呈现一系列与家庭成员有关的词汇,如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并向学生解释每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第三步:听力训练教师播放一段关于一个家庭的对话录音,并向学生提问相关问题,以检测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第四步:合作学习教师要求学生分组合作,使用刚刚学习到的家庭成员词汇,编写一个有关自己家庭的对话。
学生需要互相讨论、协商和合作,确保对话流畅并包含所学词汇。
第五步:口头表达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将他们编写的对话在全班面前表演出来。
其他学生可以提供意见和建议,以提高对话的质量。
第六步:写作训练教师提供一个家庭成员关系的模板,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写一篇短文。
学生需要用英文描述自己家庭成员的名字、年龄、外貌特征和职业等。
第七步:展示和评价学生在完成写作后,将自己的作文展示给全班同学。
教师和其他同学将提供评价和建议,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总结通过以上教学步骤,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实际参与案例中的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所学的家庭成员相关词汇,提高了他们的英语沟通能力和描述能力。
这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案例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并培养他们的多样化语言能力。
牛津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3教案优秀教学案例
![牛津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3教案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950eba8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d1.png)
4.反思与评价:在课堂的最后阶段,我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个环节让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有助于他们提高学习效果。
10.教学语言人性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使用了人性化的语言,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这有助于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通过观察、讨论和调查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pair work,group work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健康饮食和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视,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3.设计一个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扮演餐厅服务员和顾客,进行食物点餐和交流的实战演练。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食物的营养价值,饮食习惯与健康的关系等。
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探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引入本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将会学习关于食物和饮食习惯的英语表达。”
(二)讲授新知
1.教授本课的核心单词和短语,如“food”,“habit”,“breakfast”,“lunch”等,并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
2.通过例句和情景展示,教授一般现在时态的用法,并让学生进行句子练习。
初中优秀英文教案
![初中优秀英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fe575b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b.png)
初中优秀英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表示兴趣和爱好的词汇,如draw, paint, play the guitar, read books等。
(2)学生能够运用一般现在时描述自己的兴趣爱好。
(3)学生能够听懂、会说、会读本课的生词和句型。
2. 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
(2)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完成小组活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鼓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掌握表示兴趣和爱好的词汇。
(2)学生能够运用一般现在时描述自己的兴趣爱好。
(3)学生能够听懂、会说、会读本课的生词和句型。
2. 教学难点:(1)一般现在时的运用。
(2)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交流。
三、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2. 情境教学法: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理解和学习英语。
3.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1)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询问学生周末的活动,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兴趣爱好。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兴趣爱好。
2. 呈现(10分钟)(1)教师展示本课的生词和句型,如“I like playing soccer.”“She enjoys reading books.”等。
(2)学生跟读生词和句型,教师纠正发音。
3. 练习(15分钟)(1)学生进行听力练习,听录音并模仿发音。
(2)学生进行口语练习,用所学句型描述自己的兴趣爱好。
4. 任务(15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兴趣爱好,如drawing, playing soccer等。
(2)每组用英语讨论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准备进行汇报。
英语好的教案范例初中
![英语好的教案范例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7c8eaa4f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a.png)
教案标题:初中英语课程 - 介绍与自我介绍课时:2课时年级:七年级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使用基本的英语句子进行自我介绍。
2. 学生能够介绍家庭成员和朋友。
3. 学生能够理解和使用英语中的日常问候语。
教学重点:1. 词汇:hello,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my name is,I am from, this is my, how old are you, nice to meet you2. 句子结构:介绍自己和询问他人信息的基本句型。
教学难点:1. 正确使用日常英语问候语。
2. 构造简单的自我介绍句子。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PPT或黑板。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用中文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
2. 学生互相练习用中文进行自我介绍。
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教师展示PPT或黑板,展示英语日常问候语和自我介绍的句子。
2. 教师讲解并示范如何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
3. 学生跟读并模仿。
三、实践环节(10分钟)1. 学生两两分组,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语法错误。
四、总结与作业(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抄写并背诵自我介绍的句子。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
2. 学生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
二、拓展内容(15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介绍家庭成员和朋友。
2. 学生跟读并模仿。
三、实践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小组,用英语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介绍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情景。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语法错误。
四、总结与作业(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抄写并背诵介绍家庭成员和朋友的语言点。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检查他们对自我介绍句子的掌握情况。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检查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模板范文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3bb35bc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cf.png)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模板范文一、教学背景这是一节针对初中学生的英语课程,学生平均年龄为13岁,班级总人数为30人。
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条件较为优越。
二、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掌握本节课所学习的英语单词和句型。
2.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英语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意见。
3.能够在课堂角色扮演活动中积极参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备课教师准备了课程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相关教学资料。
2.确保教室内多媒体设备工作正常。
3.准备了学生需要用到的练习册和笔。
四、教学过程1. Warm-up (5 minutes)教师通过播放一段有关日常生活的英语短视频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Presentation (15 minutes)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本节课所学的单词和句型,并进行解释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
3. Practice (20 minutes)学生分组进行口语练习,通过小组互动,练习所学单词和句型,并进行扮演对话练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 Consolidation (10 minutes)教师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比如填空题、选择题等,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5. Production (10 minutes)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运用所学内容进行真实情景对话练习,培养学生英语交流能力。
6. Summary (5 minutes)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在课下多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教师认为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积极,对英语学习有很好的态度。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角色扮演活动表现较好,但对部分单词的记忆还不够扎实,下节课将针对这一问题增加相应的记忆训练。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案例模板范文,学生在本节课中积极参与,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优秀初中英语教学教案
![优秀初中英语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04ec74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5.png)
优秀初中英语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并正确使用疑问词"How old"询问年龄。
2. 学生能够听懂并能够用"I'm ... years old."回答年龄。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
教学内容:1. 疑问词"How old"的用法。
2. 数字1-12的读法和写法。
3. 句型"I'm ... years old."的用法。
教学步骤:Step 1: 热身活动(5分钟)1. 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询问学生的一些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等。
2.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用英语介绍自己,并询问同伴的一些基本信息。
Step 2: 引入新课(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读出这些数字。
2. 教师提问"How old are you?",引导学生用"I'm ... years old."回答。
Step 3: 讲解和练习(15分钟)1. 教师讲解疑问词"How old"的用法,并举例说明。
2.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用"How old are you?"互相询问年龄,并记录下来。
Step 4: 课堂游戏(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猜年龄"游戏,学生轮流描述一个年龄,其他学生猜测是哪个年龄。
2. 学生进行"年龄接龙"游戏,每个学生说出自己的年龄,下一个学生要说"I'm ... years old, and I'm ... years older than you."Step 5: 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2. 布置作业:用"How old are you?"询问家人和朋友的年。
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设计优秀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4925edc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4b.png)
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设计优秀案例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设计优秀案例:主题:Traveling大纲目标:1. 学习有关旅行的基础词汇和表达方式;2. 提高对不同旅行方式和地点的理解;3. 培养学生的口语和写作能力;4. 通过听力和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听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材和资源:1.教科书:《初中英语教程1》2.图片和海报:展示不同的旅行方式和目的地3.录音机和CD:用于听力活动4.文具和笔记本:学生需要记录课堂笔记和完成课后任务课程安排:第一课:Introduction to Traveling1.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的旅行方式和目的地,引入旅行的概念。
2.学习旅行相关的基础词汇和表达方式,如:travel, vacation, sightseeing, etc.3.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旅行方式和目的地,并给出理由。
第二课:Types of Transportation1.通过介绍不同的交通方式,如:飞机、火车、汽车、自行车等,学习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听力活动:播放关于不同交通方式的短对话,学生根据听到的信息选择正确的答案。
第三课:Planning a Trip1.学习如何规划旅行:-选择旅行目的地-预订机票、酒店和旅行团-制定行程安排2.讨论学生最喜欢的旅行目的地,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行程规划。
第四课:Sightseeing1.学习不同旅游景点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通过阅读材料,学生了解一些知名旅游景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学生小组合作,制作海报或PPT,介绍某个旅游景点。
第五课:Writing a Travel Blog1.学习如何写旅行日志:-描述旅行经历-分享旅行心得和感受2.学生通过讨论和范文阅读,掌握写作旅行日志的技巧。
3.完成一篇旅行日志,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
第六课:Review and Assessment1.复习前几节课所学的内容,通过问题和游戏进行复习。
2.进行大单元的质量评估,包括口语和写作方面的综合评估。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Unit7(SectionB2b2e)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Unit7(SectionB2b2e)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4b08e4d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a4.png)
(二)问题导向
1.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我可以问学生:“你们认为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如何?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环境问题的发生?”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环保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2.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还可以展示一些环境污染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问题。通过这些直观的材料,引导学生思考环保的重要性,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先介绍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如“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ake measures, pollute, serious problem”等。通过举例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词汇和句型的用法。
(四)总结归纳
1.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我会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并归纳出一些有效的环保解决方案。通过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此外,我还会强调环保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要关爱环境,保护家园。通过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成为有担当、有爱心的青年。
1.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如“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ake measures, pollute, serious problem”等,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词汇和句型进行环保主题的交际。
2.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能够概括出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各种污染的来源。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7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7课时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b4b488a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4.png)
4.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又关注他们在课后实践中的应用。通过这种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反馈,以促进他们的进一步发展。
5.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关注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和生活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设计各种互动环节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互动环节,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
4.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2.学生通过与同伴合作,培养合作精神,学会尊重他人,善于倾听。
2.紧接着,我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How do you make salad?”,并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沙拉吗?你们有没有自己制作过沙拉?”通过这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做铺垫。
3.展示一幅美丽的沙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沙拉。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7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以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7为例,该单元主题为“How do you make salad?”,主要内容涉及制作沙拉的方法、食材的选择以及询问他人制作某道菜的方式。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全册unit5Whataretheshirtsmadeof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全册unit5Whataretheshirtsmadeof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69c2e7d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f.png)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布置任务:分组讨论并完成一个关于环保的短剧,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
2.学生分组,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引导学生围绕环保主题,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角色扮演和对话练习。
4.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四)反思与评价
1.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培养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
3.通过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对学生的语言运用和合作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个性化的关注和指导,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二)讲授新知
1.通过PPT展示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结构,如“The shirts are made of cotton.”。
2.讲解一般疑问句及其回答,如“What are these shirts made of?”,“They are made of cotton.”。
3.举例说明衣物材质的多样性,如棉、丝、毛、合成纤维等,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表达。
4.设计环保主题的短剧,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交际能力。
(二)问题导向
1.针对衣物材质和环保话题,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如生产、消费和回收等,全面了解衣物材质对环境的影响。
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我设计了一系列实用的教学活动。首先,通过展示不同材质的衣物及其生产过程,让学生了解各种材料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接着,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一个关于环保的短剧,旨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在课堂总结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反思,探讨如何在日常购物中践行环保理念,将学习成果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牛津译林版)Unit3Integratedskills优秀教学案例
![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牛津译林版)Unit3Integratedskills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95d8c55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14.png)
5.利用课后作业和实践环节,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树立自信心。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的情感态度,使他们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在教学前,我通过调查问卷、观察等方式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水平和学习需求,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针对本单元内容,我以任务型教学法为主线,结合交际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设计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我还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文化差异,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4.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教师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环节,让学生在合作中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活动,学生学会了与他人共同进步,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和责任感。
5.全面的教学评价:教师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自我反思、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这种评价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了他们的自我调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举例说明如何运用本节课的关键词汇描述人物和地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并巩固知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熟悉的人物或地点,用英语进行描述。
2.鼓励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关键词汇和句型,培养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3.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描述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描述方法。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调整能力。
初中英语教案设计范例
![初中英语教案设计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36541f04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d.png)
初中英语教案设计范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英语交际用语,如问候、告别、自我介绍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口语练习。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学生白板和笔3.各种英语对话示范音频4.各种英语对话练习卡片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教师用英语在教室门口迎接学生,并友好地与学生打招呼。
2.引入新课:教师通过与学生的简单对话,导入学习本课的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与语言交流的重要性。
步骤二:学习对话表达1.呈现对话示范音频:教师播放各种常见情境下的英语对话示范音频,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语言环境。
2.学习常用表达: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常见的英语对话表达,如问候、告别、自我介绍等。
通过口语练习和模仿,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常用表达。
步骤三:口语练习1.小组合作练习: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从各种英语对话练习卡片中随机抽取一个对话场景,小组成员互相模仿并练习对话。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反馈。
2.报告演示: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对话练习成果。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给予评价和指导。
步骤四:拓展练习1.学生交流:教师让学生自由选择搭档,进行自由对话练习。
鼓励学生使用课堂上学到的对话表达,自由发挥,创造语言环境。
2.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在课堂上巡回指导学生的练习,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帮助。
五、教学总结1.巩固知识:教师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复习了重点表达。
2.评价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表扬优秀的学生并帮助其他学生纠正错误。
六、课后作业将学到的对话表达写成对话小剧本,进行拓展练习。
下节课时,学生可以进行表演,展示自己的创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设计优秀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2a0d03e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60.png)
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设计优秀案例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次教学任务围绕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设计,以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核心,涵盖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为主题,通过一系列富有生活气息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英语,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2、教学对象本次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他们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对英语学习充满兴趣,但在语言表达、语法运用和阅读理解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此外,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如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等,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语境中;(2)扩充词汇量,学会使用不同的词汇表达相同或类似的意思,提高语言表达的丰富性;(3)提升听力理解能力,能够准确捕捉关键信息,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对话、故事和新闻等;(4)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能够流利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日常交流,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5)增强阅读理解能力,掌握阅读策略,快速获取文章主旨,理解作者观点和态度;(6)提升写作能力,能够根据不同文体和话题进行写作,表达清晰,逻辑严谨。
2、过程与方法(1)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2)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英语;(3)结合信息技术,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等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4)鼓励合作学习,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5)注重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6)实施形成性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勇于面对挑战;(2)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差异,尊重和包容他人;(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问题,学会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4)通过英语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5)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倾听、沟通和表达,提高人际交往能力;(6)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社会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初中全英文教案推荐
![初中全英文教案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f439398a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0.png)
初中全英文教案推荐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图片、例句和练习,掌握本课的关键词汇。
2. 学生能够在适当的语境中运用所学词汇,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关键词汇:如 family(家庭)、friend(朋友)、school(学校)等。
2. 短语:如 go to school(去学校)、have a party(举办派对)等。
3. 句型:如 What's your name?(你叫什么名字?)、Where are you from?(你来自哪里?)等。
三、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词汇和句型。
然后,教师播放一首英语歌曲,让学生跟唱,活跃课堂气氛。
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展示一组图片,包括家庭成员、朋友和学校等,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图片中的内容。
然后,教师引入本课的关键词汇和短语,如 family、friend、school、go to school、have a party等,并用例句解释其意义。
3. 课堂活动(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些词汇卡片。
学生需要用英语描述卡片上的词汇,并尝试用所学短语和句型进行交流。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鼓励。
4. 练习环节(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如填空、选择、连线等,让学生巩固所学词汇和句型。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游戏化的环节,如词汇接龙、看图猜词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 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用英语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关键词汇和句型的掌握程度。
然后,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学生需要完成一份词汇练习册,包括填空、选择、翻译等题目。
此外,学生还需要编写一个简短的故事,运用本课所学词汇和句型。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和合作意识。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6SectionAGrammarFocus3c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6SectionAGrammarFocus3c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761ac7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cc.png)
在呈现和练习环节,我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地学习和运用过去进行时态。这些任务包括两人一组的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小组竞赛等,旨在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
2.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团队精神,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3.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将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同时,我将加强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和快乐。此外,我还将在课堂上穿插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的特点,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将在课堂开始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描绘过去某个时刻的场景图。图中可以展示一些人物正在进行的动作,如做饭、看书等。然后,我将以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如:“Can you guess what the people in the picture were doing at that time?”让学生尝试用一般过去时态描述图中的情景。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自然地过渡到过去进行时态的学习。
(二)问题导向
1.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学生通过讨论、思考,自主寻找答案,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教学设计案例英语初中你知道如何写一篇教学设计?了解教学计划相关知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活动,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分享的4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英语初中》,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一、教材分析Section B的第四部分为写作板块,主题围绕假期计划(vacation dreams)。
题目要求学生设想一个理想中的假期并写下打算做什么,什么时候去,打算呆多久等信息。
这部分左边配有一幅插某某某,右边为示例范文的节选,给出了句型和语法。
教材要求学生完成一篇描写假期安排的小作文。
[分析缺乏条理性]二、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向初二学生,年龄处于13,14岁之间,学生学习热情高,自信心强。
经过初一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语言基础,有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写作。
在上完本课Section A的内容后,能正确拼写本课有关的词汇并掌握了现在进行时表将来的时态。
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学生一见到英语写作就产生恐慌心理,特别是当看到有些情境难以用英语表达出来时。
再次,学生容易轻视谋篇。
认为书面表达构思简单,只要没有语言、语法错误再加上几个”漂亮”的句子就能拿高分。
其次,一些学生不知道写作的主旨意某某某,以为写作就是要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很多学生基本功很差,学习比较懒散,不愿积累。
三、教学目标分析1.语言知识目标2.语言技能目标能运用本课的词汇与句型写调查报告,介绍自己以及小组同学的度假安排;3.情感态度目标能在描述自己的计划和打算时,激起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美好河山。
4.学习策略目标:1.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善于记要点;2.学会科学安排自己的假期活动,能和合作伙伴互相交流,充分交换信息。
3.能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4.在使用英语中,能意识到错误并进行适当的纠正;5.文化意识目标了解英美国家的人们在工作之余是如何轻松度假的。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会科学安排自己的假期活动并能灵活运用于生活中。
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指导思想贯彻执行市教研室年度教研工作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五环节”的常规建设,以学校“加强教学精细化管理,提升教学质量”为主线,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积极进行英语课堂教学,力求建起一支课改意识强,理念先进,教学规范,团结协作,成绩突出,具有特色的初中英语教研组。
二、工作思路1、教学目标::培养兴趣,加强学法指导、抓落实,稳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充分发挥校本教研对教师教学的支持作用,从解决问题到提升经验。
通过校本教研,及时回应和解决教师的教学问题,支持教师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提升。
七年级:开展阅读教学,拓展词汇,系统语法。
让学生慢慢体会到;在稳固现有成绩的基础上,强化培优补差,进一步提升质量。
2、教研目标:做好备课,上课,写课,配合学校的主课研究活动,加强新教师的培养和成长工作,组织进行校内外的教学研究活动,组织老师上研究课、示范课,通过研讨、评课、反思等形式,做好课后反思和再实践,使本组教师理论与实践水平共同提高。
三、主要工作1、教师进一步改变教育观念。
在视导教研员的反馈报道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上师生语量比例成倒挂发展,体验、思考的机会明显不足,教师过分强调教案的程式化,不能灵活应变调控课堂教学,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反应,教师设问往往从知识考点出发,忽略了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语言欣赏、和朗诵的培养,核心训练环节以及重难点的把握和处理还需深入,另外对作业的布置随意性大,缺乏针对性。
这就要求我们始终以终身学习与时俱进作为自己发展的方向,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技能。
2、教师做好常规工作,做好备课(教案中要突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加强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及时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
重视复备,要从深层次上去考虑自己的教学工作,写出有质量的教学反思和复备教案,提高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率。
)上课、反思、布置作业和质量分析的工作,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
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的各项教学研讨活动和区组织的教研活动和培训,每位教师在教研组范围内进行一次公开教学,做到说课、教案、评课、教后随笔统一,本学期试某某某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即英语阅读的训练。
3、教师要立足基础,把好基础关,提高教学质量。
不放弃每一个学困生,要以良好的心态接纳他们,给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
4、抓好教研组建设。
教研组要在落实常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做好常规落实的检查、督促工作;要定期组织教学研究活动,围绕相应的研究专题,组织相应的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通过研讨、观摩、评议等形式,使本教研组全体英语教师共同提高,人人受益。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案例篇三根据单元特点,我认为Unit5 How do you make banana milk shake?的第一课时,即导入课应一方面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另一方面能真正让学生动手制作shake,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我提前让两个班的每个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水果,而我自己也准备了榨汁机、酸奶、纸杯、刀等制作shake需要的东西。
我想这节课一定会生动、有趣,受学生欢迎。
第一节课在1班上,我满怀信心地走进教室。
一开始很顺利,学生很兴奋地看着我制作shake,听着我用英语讲解制作步骤,一杯shake很快制作好了。
是该给学生品尝的时候了,然而当学生看了看做好的shake的样子,闻了闻味道,说什么也不肯尝试。
上课前一天我亲自在家做了一杯shake,说实话,的确没有“卖样”,而且闻起来味道也不怎么好,但喝起来味道还不错,据说还有美容、保健的功效。
然而,不管我怎样劝说,还是没有人愿意尝一口。
学生不愿喝,当然就没兴趣用自己带来的新鲜水果来制作shake。
可以说,我这堂课的教学失败了,我看着剩下的酸奶,灵机一动我决定把下节课制作水果沙拉提前来上。
虽然也达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但因为没有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所以觉得还是有缺憾。
说实话,当时我觉得这些学生真不懂配合。
这堂课不成功,本应马上进行总结,加以改正。
但在2班紧接着就有第二节课,而且还有老师来听课。
于是,我只好硬着头皮走进教室,按照我的计划进行教学。
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学生能很积极的响应,在我在制作时,很多学生在认真看,我在用英语讲解制作步骤时,很多学生在认真听,还小声地复述,有的还作笔记。
当shake做好时,许多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品尝,引得听课的老师也要求品尝一下。
在轮到由学生自己边制作shake,边用英语介绍材料以及制作步骤时,很多学生都愿意上来试一试,而且做得也很好。
可以说这堂课比较成功。
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准备,同样的教学设计,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教学结果?上完课后,我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
我发现我在备课时忽略了"备人",忽略了不同的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性格特点。
由于我是2班的班主任,因此很了解2班学生的特点:活波、积极、爱尝试,在备课时可能不自觉地以2班作为对象;而对1班的学生了解不多,因此导致了这堂课失败。
根据以上的单元特点,我认为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即导入课应一方面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另一方面能真正让学生动手制作shake,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我提前让两个班的每个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水果,而我自己也准备了榨汁机、酸奶、纸杯、刀等制作shake需要的东西。
我想这节课一定会生动、有趣,受学生欢迎。
第一节课在1班上,我满怀信心地走进教室。
一开始很顺利,学生很兴奋地看着我制作shake,听着我用英语讲解制作步骤,一杯shake很快制作好了。
是该给学生品尝的时候了,然而当学生看了看做好的shake的样子,闻了闻味道,说什么也不肯尝试。
上课前一天我亲自在家做了一杯shake,说实话,的确没有“卖样”,而且闻起来味道也不怎么好,但喝起来味道还不错,据说还有美容、保健的功效。
然而,不管我怎样劝说,还是没有人愿意尝一口。
学生不愿喝,当然就没兴趣用自己带来的新鲜水果来制作shake。
可以说,我这堂课的教学失败了,我看着剩下的酸奶,灵机一动我决定把下节课制作水果沙拉提前来上。
虽然也达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但因为没有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所以觉得还是有缺憾。
说实话,当时我觉得这些学生真不懂配合。
这堂课不成功,本应马上进行总结,加以改正。
但在2班紧接着就有第二节课,而且还有老师来听课。
于是,我只好硬着头皮走进教室,按照我的计划进行教学。
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学生能很积极的响应,在我在制作时,很多学生在认真看,我在用英语讲解制作步骤时,很多学生在认真听,还小声地复述,有的还作笔记。
当shake做好时,许多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品尝,引得听课的老师也要求品尝一下。
在轮到由学生自己边制作shake,边用英语介绍材料以及制作步骤时,很多学生都愿意上来试一试,而且做得也很好。
可以说这堂课比较成功。
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准备,同样的教学设计,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教学结果?上完课后,我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
我发现我在备课时忽略了"备人",忽略了不同的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性格特点。
由于我是2班的班主任,因此很了解2班学生的特点:活波、积极、爱尝试,在备课时可能不自觉地以2班作为对象;而对1班的学生了解不多,因此导致了这堂课失败。
我还是有点不甘心,于是在总结经验以及在和1班班主任交谈以后,我决定把第一课时未完成的内容补上。
第二天上课,我准备了45杯shake(1班学生每人一杯),上课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并放了一段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音乐,趁这个机会把shake放到了他们面前,告诉他们要玩一种猜物游戏(猜猜面前这杯饮料是用什么做的),猜对有奖,但规则是不许看,也不许闻。
我数1、2、3,大多数学生按照要求一饮而尽。
当然大多数学生都猜不到这种味道还不错的饮料是他们昨天“死也不喝”的shake。
有这样的开头这堂课也就变得顺利起来了。
从这样的一堂课,我体会到什么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目的和意义。
“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思想的精华,所谓“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就是指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创造的这一重要教学方法和原则。
要做到“因材施教”,这就要求全面深入研究学生,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其次,要面向大多数,教学深度和进度都要使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能够接受,同时注意集体教学条件下的个别对待。
第三,要采取有力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如加速学习(跳级),减速学习(延长学时),组织兴趣小组等,把因材施教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使学生都能从自身实际出发,更好地学习成材。
换句话说,因材施教是为每个学生提供符合其身心发展所需的教育,这是一种适应性教育。
如果不顾学生个体差异,用一种模式、一种方法使学生被迫地被动地接受教育,实在太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