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应该如何选题

合集下载

博士毕业设计几个体系

博士毕业设计几个体系

博士毕业设计几个体系一、绪论博士毕业设计是研究生学习的最高阶段,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深入应用和创新性研究的体现。

本文旨在探讨博士毕业设计的几个体系,包括选题体系、研究方法体系、成果评价体系等,以期为研究生提供指导和借鉴。

二、选题体系博士毕业设计的选题非常重要,选题体系包括选题的原则、方法和程序。

在选题原则方面,应该遵循求实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以满足当前学科领域的需求。

选题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调研、专业指导和课程讨论等方式,旨在选择一个既具有学术价值又有实际应用的课题。

选题程序包括选题申报、论证、定题和备案的程序,确保选题程序的合理性和严谨性。

三、研究方法体系研究方法体系是博士毕业设计中最核心的部分,其包括研究方法的选择、实施和结果分析等。

在研究方法选择方面,应该根据所选题目的特点和研究需求,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实验研究、调查研究、案例研究、数学模型和仿真模拟等方法。

在方法实施方面,应该严格按照研究设计方案进行研究工作,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结果分析方面,应该运用适当的统计分析和数据处理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从而形成科学的结论和成果。

四、成果评价体系博士毕业设计的成果评价体系包括学位论文、学术论文、专利等成果的评价。

在学位论文方面,应该从选题背景、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创新性和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评价,以确定学位论文是否符合学术要求。

在学术论文和专利方面,应该结合论文质量和影响力,以及专利的实用性和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评价,从而全面评价博士毕业设计的成果。

五、结论博士毕业设计的几个体系包括选题体系、研究方法体系、成果评价体系等,这些体系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共同构成博士毕业设计的完整流程。

研究生在进行博士毕业设计时,应该充分理解和把握这些体系的要点,按照科学、严谨的要求进行研究工作,以保证博士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博士生研究方向

博士生研究方向

博士生研究方向
博士生研究方向的选择应该基于个人的兴趣、专业背景以及对未来的职业规划。

在选择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学术兴趣:首先要对自己的专业领域和研究课题有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内在的驱动力,即使薪水不高,你也会愿意去做。

相反,如果你对研究课题没有兴趣,再高的薪水也无法激发你去完成它。

2. 研究能力:选择一个与自己专业背景和能力相匹配的研究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在某一领域有扎实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那么在这一领域寻找研究方向会更为合适。

3. 职业发展:考虑未来的职业规划也是选择研究方向的重要因素。

如果你计划在未来的学术界或工业界从事与研究方向相关的工作,那么你需要确保研究方向与你的职业目标相一致。

4. 导师的建议:与导师进行深入的讨论也是选择研究方向的关键步骤。

导师对你的研究能力和专业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他们可以为你提供有关研究方向的宝贵建议。

5.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的学术文献,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从而为自己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总之,博士生研究方向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个人的兴趣、专业背景、未来的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的因素。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教育博士ed.d选题技巧

教育博士ed.d选题技巧

教育博士ed.d选题技巧一、选题价值在选择教育博士Ed.D的课题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选题的价值。

这涉及到该研究对教育领域、学术界以及实践的贡献。

一个好的选题应该能够解决实际教育问题,或者对现有的教育理论进行补充或挑战。

同时,也要考虑该选题是否具有前瞻性,是否能够引领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

二、研究问题明确一个好的选题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研究问题。

这个研究问题应该是具体的、可操作的,而不是过于宽泛或模糊。

明确的研究问题有助于确保研究的目标和内容都十分清晰,从而让研究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理论依据充分在进行教育博士Ed.D选题时,需要有充分的理论依据来支持你的研究。

这不仅包括相关的教育理论,也包括其他领域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

理论依据的充分性有助于确保研究的深度和可靠性,同时也是研究成果被认可和接受的基础。

四、研究方法恰当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对于教育博士Ed.D的选题至关重要。

你需要根据研究问题、理论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特性选择恰当的方法。

这可能包括调查研究、案例分析、实验研究等多种方法。

恰当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可以提高研究效率。

五、预期成果显著最后,预期成果的显著性也是选题的重要考虑因素。

一个好的选题应该有潜力产生显著的影响。

这可能包括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对教育理论的贡献,甚至是引领教育改革的方向。

预期成果的显著性将有助于确保研究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在选择教育博士Ed.D的课题时,遵循上述五个方面的技巧可以帮助你找到一个既具有价值又具有可行性的课题。

当然,这些技巧只是指导性的原则,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灵活运用。

六、结合个人兴趣和专业背景在选题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专业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对某个特定的教育领域或问题有浓厚的兴趣,那么这个领域或问题可能就是你研究的最佳切入点。

同时,也要考虑到自己的专业背景和研究能力,确保所选的课题符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和研究专长,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研究的深度和独特性。

博士 选题设想

博士 选题设想

博士选题设想
博士选题设想:
在选择博士研究选题时,一个好的选题设想对于研究的成功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对博士选题的设想:
1. 主题:探索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它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然而,如何更好地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医疗保健,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索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潜力和挑战,并提出适用的解决方案。

2. 目标:实现精准医疗与个性化治疗
研究方法和步骤:
- 收集并综述现有的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
- 分析和评估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优势和挑战;
- 探索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医疗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分析;
- 研究如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 提出可行的、经济有效的人工智能辅助医疗系统的设计方案;
- 对提出的方法进行试验和验证,并分析结果的可行性和效果。

预期结果和贡献:本研究的预期结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 对人工智能在医疗保健领域应用的全面概述和综合分析;
- 提出适用于医疗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解决方案;
-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个性化医疗系统设计方案;
- 通过实验证明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为医疗保健领域中的决策制定者和研究人员提供有关使用人工智能的指导。

结论:本博士选题设想的实施将为医疗保健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望推动精准医疗和个性化治疗的实现,并在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保健的结合上取得创新性的成果。

此选题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对于推动医疗保健领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怎样选博士论文课题?

怎样选博士论文课题?

怎样选博⼠论⽂课题?题⽬是标题党,内容是⼴告。

第⼀,选重要问题。

重要有三层含义。

⾸先是实质上重要:最低标准是站在国家领导⼈⾓度看,最⾼标准是站在普通民众的⾓度看。

他们的忧⼼度越⾼,课题越重要。

其次是学理上重要,选题要⾃重学者⾝份,选题是选⾃⼰的⾝份。

⼀个问题,⼈⼈能说⼏句,个个⾔之成理,是议题;只有专家敢说⼏句,其⾔未必成理,是课题;同⾏学者的研究兴趣越⾼,研究勇⽓越⼩,课题越重要。

最后是对⾃⼰重要,要选⾃⼰真⼼关怀的题⽬。

我说的是关怀,不是兴趣。

如果学者做的东西不是发⾃内⼼关怀,⽇⼦很难过。

你⼀天到晚琢磨那些东西,如果不是发⾃内⼼关怀它,你的⽇⼦很枯燥⽆味。

第⼆,要选新题⽬。

选题最好⽐别⼈早半步,不要凑热闹,最好把冷门变成热门。

衡量新,可以打个⽐⽅,就是护路不如铺路,铺路不如开路,开路不如架桥。

选题最好⽐别⼈早半步。

早太多不⾏,谁也不理你。

早半步,等你的东西做完了,其他学者跟进的时候你已经可以转移阵地。

早半步最⼤的好处是可以少做很多⼈觉得最困难也最不喜欢的事,就是读其他学者的东西。

做⽂献综述,⽼师总说不全,你⼜不愿意去弄全,觉得很多所谓⽂献是垃圾。

如果你选的题别⼈还没写出东西,就少了这个⿇烦。

第三,选择有⽐较优势的课题。

在资料上有⽐较优势;在⽅法上有⽐较优势;在理论上有⽐较优势。

学术市场意识或⽣存意识,指的是学术竞争意识;清楚⾃⼰的⽐较优势与⽐较劣势,扬长避短,扬长补短。

第四,选题要考虑研究的可持续性。

可以持续,有⼆次进攻能⼒。

学术成熟的标志是从与他⼈对话到与⾃⼰对话选题还有⼀个考虑是可持续性。

读完博⼠学位进⼊学术界了,博⼠论⽂是你进⼊学术界的敲门砖,但是你还得有第⼆次进攻的能⼒,所以你的题⽬得有可持续性。

衡量⼀个年轻学者跟⼀个年龄⽐较⼤的学者,最容易观察的指标就是看年轻学者写⽂章时跟谁对话,资深学者跟谁对话。

学术进步的标志是从与他⼈对话到与⾃⼰对话。

如果我们选择了⼀个有持续性的课题,在这个课题上进⼊了最前沿,保持了最前沿的⽔平,写⽂章的时候就是跟⾃⼰对话。

博士论文选题的注意事项

博士论文选题的注意事项

博士论文选题的注意事项博士论文选题一般原则衡量课题的主要标准是前沿性、应用性、可行性。

根据自身优势选择具有应用价值的前沿课题构成了博士论文选题的一般原则。

博士生的培养不同于本科生和硕士生。

本科生毕业设计只有半年的时间,对他们的指导侧重于技术性,形成一个短期成果;硕士的培养则侧重于训练,可看作一种中期的应用研究培养。

士论文的选题应该满足这样几个要求:课题应该是别人没有研究过的,最好能够填补前人研究的空白;在学术上,发现别人错误的命题进行辨析;研究的成果能够对国家制定政策提供重大的参考意见;解决人民生活中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对促进生产力、发展经济和文化起到推动作用。

博士生学习时间较长,应放长线,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训练,培养他们系统研究的能力。

博士生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使他们掌握好试验的基本功,具备数据分析能力之上的系统探究的能力,要对他们进行精心培养、系统训练。

作为博士论文应该将创新性和一定水平结合、综合起来开展研究。

博士论文选题步骤过程1、导师确定大方向后进行大范围调研并总结问题2、分析课题的可行性及现实意义3、与导师讨论并提出开题报告4、完善开题报告,确定写作提纲博士论文难度选择与课题可行性博士论文应具有较高水平,选题应具有一定难度,但难度的选择应根据自身条件和研究资源进行选择和调整。

刘建明教授:博士论文应必须具有一定难度,只有具备一定难度的论文才可以作为博士论文。

所谓难度,就是要求作者能够探索规则,这些规则是隐形的,不经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是很难发现的,所以难度的挑战来自于发现规则的困难性。

其次,课题涉及面广泛程度也决定了课题的难度水平,它可以包括很多学科和领域。

最后就是一些前人多年未能解决的问题。

博士论文选题与改题在科学的探索中,每一阶段都会形成新的认识,当你的实验结果跟当初的设想不同时,改题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所有研究的过程中都可能出现改题的现象,或者源于阶段性认识的不同或者选题存在问题。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及撰写的方法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及撰写的方法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及撰写的方法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及撰写的方法博士研究生的选题与开题是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博士生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开端。

博士生的选题应为学科前沿性研究,具有创新性,对科技发展、国民经济等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研究方向明确,其选题文献综述应予以详实的阐述,指导教师和指导小组应对其开题严格把关。

下面是读后感的开头怎样写,欢迎参考!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及撰写的方法篇1(一)论文选题1、博士论文的选题在理论上应居于学科前沿,能够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要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防止博士生培养完全限于低水平开发项目的倾向;2、选题一般在第二学期就应该将题目定下来,以便有足够的时间作好文献资料和实验的准备工作;3、选题要考虑到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应是国家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或重要科研项目;4、所选课题应是在导师指导下博士生能够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课题;5、博士生本人对所选课题及应用实现要有兴趣和热情,以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6、鼓励博士生自己拟出论文题目或与导师共同拟题,共同商榷,但都需结合学科的研究方向充分调研;7、选题一般是导师及指导小组有力量指导的课题,但更鼓励博士生选择具有一定风险性的学科前沿领域课题或对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二)论文开题:1、博士生在选题阅读文献资料、调研的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并在所在学科、专业范围内作报告及论证。

由导师主持并邀请本学科和其它学科的专家参加评议,专家人数一般不少五人;2、开题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课题的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等的分析;(2)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3)课题拟采取的研究的方法和手段、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等;(4)课题的创新之处;(5)课题的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预期成果;(6)与课题有关的研究工作已取得的成果和已具备的实验条件等;(7)论文工作量估计与研究经费的预算和落实情况。

博士论文的选题、写作与论文发表写作

博士论文的选题、写作与论文发表写作
做好一个案例,并不意味着做了好的研究。从 一个案例出发,推而广之,解决了有普遍意义 的问题,就是好的研究了。 好的理论要能“放之四海而皆准”。这一点, 我们在做研究时要非常注意。 - 在发展理论时,从特殊到一般。通常,特例 比较简单,比较容易解决。 - 在应用理论时,从一般到特殊。通常,特殊 情况下,可以得到更多的结果。
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 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 写作与论文发表
中南大学商学院院长 陈晓红 教授 博导
万事开头难!
什么样的问题值得研究? 有创造性的学者们发现一个简单的倾向, 即一个典型的研究人员总认为他的问题 是所有问题中最重要的。 这里就有问题了:究竟哪个问题最重 要?……
好的问题从哪里来?
世界上有的是好问题!
是否增加价值?(二)
关于学术问题的两点说明: 要了解问题是否有价值,首先要搜寻解决问题的现有 理论和方法。你的问题再有趣,如果能用现有理论和 方法完全解决,这个问题的研究就没有多大价值。这 里有个例外,如果你用现有的理论与方法解决了一类 新的问题,过去没有人这样做过,这就有价值。 所谓“新”,有程度的不同。如果你用一个全新的观 点来看问题,建立了一个新的模型,那就是非常 “新”。如果你只是把现有结果推广了,那可能只是 有点“新”。当然,问题的最终价值还要看你的贡献 对管理实践的影响。
善始善终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只是成功的一 半而已。选了“好”的题目,并不一定就有好 文章。善始善终,才有好文章。善始固然不易, 善终可能更难。 有时一个研究题目开了头,一两个月做不出东 西来怎么办?什么时候叫停? 我的体验是“再坚持一下”。别人做一个月, 我做两个月。别人做两个月,我做三个月。说 不定,在最后一个月,就做出来了。绝不要轻 言放弃!
关于博士论文的写作

博士生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选题原则

博士生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选题原则

博士生论文开题报告的耍求选题原则1.从木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

2.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3.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4.要结合导师的科研任务进行选题。

5.要根据研究方向及自己的基础和特点,在查阅文献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论文题目或选题范围,并与导师共同确定。

2019-11-131.从木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

2.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3.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4.要结合导师的科研任务进行选题。

5.要根据研究方向及自己的基础和特点,在查阅文献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论文题目或选题范围,并与导师共同确定。

2019-11-131.从木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

2.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岀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3.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4.要结合导师的科研任务进行选题。

5.要根据研究方向及自己的基础和特点,在查阅文献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论文题目或选题范围,并与导师共同确定。

2019-11-131.从木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

2.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3.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论文题目或选题范围,并与导师共同确定。

1.从木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

应当如何确定博士论文选题

应当如何确定博士论文选题

《中国高等教育》半月刊!"""年第!!期代,大学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更强的市场意识和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

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大学的运作管理方式类似一个“小社会”,与“大社会”相对隔离,加之国家对高等教育管理的政策性极强,大学校园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同样较小。

既然受市场冲击小,自然校园内的市场意识也就较弱。

在一个受市场经济影响较小或市场意识较弱的环境中,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都是不利的。

高校后勤社会化将全面引进市场机制来管理后勤服务,原行政式的“垄断”经营服务将被打破,校园内的“市场经济”气氛有所加强,后勤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都将多样化,校内市场的竞争性愈来愈明显。

如我校后勤集团引进校外饮食单位而开设的美食广场,就受到师生员工的普遍欢迎。

由于引进了竞争机制,美食广场的品种繁多,价廉物美,而且竞争相当激烈,学生每天都能感受到竞争带来的实惠。

校园内适当地造就市场经济的氛围,让学生真实地生活在这一市场经济的氛围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市场竞争意识。

总之,高等教育发展必须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告别计划经济封闭式的办学模式,通过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提高办学效益,完善后勤服务体系,全面树立效益观念。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高校适应市场经济、融入市场经济的必然发展趋势。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将后勤服务逐步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校办学管理模式也将随之建立起来。

(责任编辑:张鹰)!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葛毅强应当如何确定博士论文工作是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文质量是博士生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标志。

不少导师认为,博士生的选题应与导师的课题结合起来。

因此,许多导师在招博士生前就将博士生的选题定好,甚至实验方案和技术路线都已安排好,博士生招来后就成了高级劳力,其目标就是完成导师的课题。

我想这是个误区,博士生的选题不能只限于这一点。

博士生的选题是否能与导师课题相结合,最终是要看博士生是否愿意。

博士申请研究方向

博士申请研究方向

博士申请研究方向
在申请博士并选择研究方向时,有以下几点建议:
1. 兴趣和知识储备:选择一个真正感兴趣的研究主题。

兴趣是持续研究的动力,而知识储备则有助于深入研究主题。

2. 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研究方向应具有理论贡献,实践意义或方法改进与创新。

这有助于确保研究具有价值,并有可能发表在高质量的学术期刊上。

3. 可持续性与热度:考虑研究课题的可持续性和热度。

这将影响研究的可扩展性和未来的职业发展。

4. 与导师的讨论:与导师讨论自己的想法和兴趣。

导师可以提供有关研究领域的见解和建议,帮助确定合适的研究方向。

5. 学术与职业发展:博士研究阶段的成果是未来学术或工作的敲门砖。

考虑自己的学术和职业目标,以确保研究方向与这些目标相一致。

6. 发表论文与申请基金:确保研究方向具有发表论文的价值,并考虑是否可以申请相关基金来支持研究。

7. 跨学科研究:考虑跨学科的研究方向,以结合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为研究带来新的视角和机会。

8. 学术道德与诚信:在选择研究方向时,确保遵守学术道德和诚信原则,避免抄袭、剽窃等不当行为。

9. 适应性与灵活性:在选择研究方向时,保持一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随着研究的进展,可能需要调整研究方向以适应新的发现或机会。

10. 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合作,与其他研究人员建立联系,分享研究成果,并寻求反馈和建议。

总之,在申请博士并选择研究方向时,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选择的研究方向既符合自己的兴趣和目标,又具有实际的价值和可行性。

博士生写作论文如何确定好选题

博士生写作论文如何确定好选题

博士生写作论文如何确定好选题一般来说,博士论文选题是一个反复掂量,多次修改,渐趋完善的过程。

从考虑选题意向开始,到逐渐明确研究对象和确定研究目标,到最终敲定论文题目,要花很长的时间。

在达晋编译看来,选题的前提是基础知识的深厚积淀和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因此,选个好的博士论文题目,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强项来选题。

通常情况下,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能有感而发,有话可说,才能发挥出自己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写出高质量的博士论文。

如果不知道自己兴趣在何处,强项在何方,可以在本专业领域内广泛阅读文献,发掘符合自身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的研究领域。

当然了,在明确了自己的兴趣和强项以后,还不能轻易作为选题,还要看自己到底能不能啃下这块硬骨头,如果在这方面还有所欠缺,那就要继续下功夫。

如果发现这方面的问题别人已经很好地解决,没有研究的必要了,那就要考虑新的选题意向。

二、以是否值得研究为标准来选题。

在博士论文选题时,还需要考虑选题本身是否值得研究?具体来说是指选题是否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如果下功夫去做能否有所创新?甚或对本学科的发展有所裨益?更根本的是,我们从事任何科学研究,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

对选题是否值得研究的判断,既取决于文献研究工作的成效,也取决于对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趋势的把握,还要关照到它的可持续性,考虑自己以后的学术方向和职业发展。

另外,某个选题到底是否值得研究,可能一时看不清楚,要适当预推选题展开的情形。

三、在研究的薄弱环节和空白区域来选题。

科学研究的使命就在于强化薄弱环节,填补空白领域,从而推动科学进步。

寻找自己专业的薄弱环节和空白区域绝非易事,有时可以通过别人写的研究述评来获知,也可以通过导师的点拨来释疑,但这两种办法虽是快捷方式,但是博士生决不能仅仅停留在这种表面层次上,对薄弱环节和空白区域的透彻掌握还是要靠自己的实战,要靠自己对本专业的系统研究来实现,除了研究专业文献,也可以查阅和了解本专业领域博士生的选题情况。

博士生的选题报告会 学科范围

博士生的选题报告会 学科范围

博士生的选题报告会选题的重要性与目的选题的背景在博士生的学术生涯中,选题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选题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博士生毕业论文的撰写与完成,以及未来学术发展的方向。

选题的目的博士生的选题报告会是为了让博士生向导师和同行展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选题思路。

通过报告会的进行,博士生可以获得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选题,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创新性。

选题的要求和考量因素学术价值1.选题应具备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和价值,可以填补学术领域的空白。

2.选题应能解决实际问题或推动学科的发展。

研究可行性1.选题应具备研究可行性,包括可获得的数据资源以及必要的研究条件和设备。

2.选题应考虑到时间和经费的可行性,确保在有限的资源下完成研究。

研究创新性1.选题应具备一定的研究创新性,要能够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或方法。

2.选题应展示博士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导师的指导与研究方向的符合度1.选题应与导师的研究方向相契合,能够得到导师的支持和指导。

2.选题应与个人研究兴趣和职业规划相匹配,有助于个人学术发展。

选题的过程与方法搜集资料和文献阅读1.确定选题前,博士生需要广泛搜集相关的资料和文献,了解当前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2.阅读文献,学习前人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为选题的确定提供依据。

沟通与讨论1.博士生需与导师保持沟通与讨论,汇报自己对某一研究领域的兴趣和观点,听取导师的建议和意见。

2.博士生可以与同行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选题思路,借鉴其他人的观点和经验。

确定选题与写作选题报告1.在搜集资料和沟通讨论的基础上,博士生需要确定选题,并撰写选题报告。

2.选题报告应包含背景介绍、选题的目的与重要性、选题的可行性和创新性、选题与导师的研究方向的契合度等内容。

提交与答辩1.完成选题报告后,博士生需向导师提交报告,并准备参加选题答辩。

2.在答辩中,博士生需要向导师和评委展示选题的科学性和创新性,并回答相关问题,接受评审和修改意见。

选题报告的篇章结构引言在引言部分,博士生需要简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和重要性,引出研究问题,并阐述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博士学位论文规章制度

博士学位论文规章制度

博士学位论文规章制度
一、总则
为规范博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工作,保证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特制定本
规章制度。

二、选题
1. 博士生选题应当符合学科领域的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研究价值。

2. 博士生在确定选题前,应当做好充分的文献综述和调研工作,明确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3. 博士生选题应当符合学位授权学科的研究方向,经导师和学院研究生教育委员会审批后
方可确定。

三、论文撰写
1. 博士生根据选题的要求,按照学位论文模板规范撰写论文。

2. 论文撰写应当遵守学位论文的学术规范,切实保证学术诚信。

3. 论文中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应当注明出处并遵循学术规范。

4. 论文撰写完成后,应当经导师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提交学院研究生教育委员会审批。

四、论文答辩
1. 论文答辩分为开题答辩和学位论文答辩两个阶段。

2. 开题答辩要求博士生就选题、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进行汇报,并接受专家评审。

3. 学位论文答辩要求博士生详细阐述研究成果和发现,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并接受评委
评审。

五、学位授予
1. 博士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位论文的答辩,并经评委一致通过后,方可获得博士学位。

2. 学位授予的标准应符合学术水平和学位授权学科的要求。

六、附则
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如有需要修改,须经学院研究生教育委员会审议通过并报
学校相关部门备案。

攻读博士学位拟研究的方向或题目

攻读博士学位拟研究的方向或题目

攻读博士学位拟研究的方向或题目
攻读博士学位是一个长期和深入的研究过程,选择一个明确、有深度和有创新性的研究方向或题目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你选择或确定你的研究方向或题目:
1. 兴趣与激情:首先,选择一个你真正感兴趣并且充满激情的领域。

对课题的热爱会让你在遇到困难时更有动力去克服。

2. 当前研究趋势:深入了解你所在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趋势,这样可以找到一个尚未被充分研究或具有研究潜力的课题。

3. 科研价值:确保你的研究题目具有实际意义和潜在的科研价值。

4. 可行性:评估你的研究计划和所需资源的可行性。

考虑实验室设施、技术、资金等实际因素。

5. 创新性:努力寻找新的研究角度、方法或技术,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6. 与导师的讨论:与你的导师进行深入的讨论,他们可能会为你提供有关研究领域、题目选择和未来研究的宝贵建议。

7. 文献综述:进行全面的文献综述,了解已有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从中找到你的研究起点和突破点。

8. 具体问题或假设:尽量将你的研究题目缩小到具体的问题或假设,这样可以更精确地定位你的研究目标。

9. 实验设计:初步设想你的实验或研究设计,这有助于你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和预期结果。

10. 反馈与调整:在初步确定研究方向后,与同行或该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获取他们的反馈和建议,并根据反馈进行必要的调整。

最后,不要害怕多次修改你的研究方向或题目。

这是一个迭代的过程,随着你对领域的深入了解和研究的进展,你可能会发现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毕业论文选题】优秀比较文学博士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毕业论文选题】优秀比较文学博士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优秀比较文学博士论文题目选题参考一篇博士论文基本上都有上万字,论文的写作难度要高于硕士与本科,这里提供了比较文学博士论文题目128个,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写出一篇精彩的博士论文。

1、回到一般艺术学艺术学理论发展范式研究2、二战后美国艺术赞助体系与美国当代艺术崛起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30年发展进程研究4、汉泰动词短语分析比较5、隆德方言研究6、儒教与琴理7、中国电视剧中的中华美学精神建构研究8、百年沉浮9、从“无我”到“有我”10、反叛与重建11、国际动漫市场展的理论、规律与功能分析研究12、《红楼梦人物论》研究13、王履“师造化”思想研究14、“文化大革命”时期蒙古文学研究15、《文心雕龙》与《易》卦关系探微16、钱锺书的唐诗观研究17、傅抱石客蜀时期故实画考论18、文化遗产普遍价值思想历程研究19、现代伊朗社会转型中的中产阶层研究(1925-2009)20、元代理学与社会21、侯外庐中国古代所有权问题研究述论22、贾公彦《周礼疏》研究123、晚清社会文化及风俗之变迁24、中国城市区域大遗址管理运营研究25、张之洞经世实学思想研究26、张如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27、尼采遗忘观研究28、汉译《杂阿含经》中的阿罗汉研究29、波德里亚艺术理论研究30、新时期蒙古文小说语言研究31、新时期少数民族汉语小说与宗教关系研究32、中国当代语言本体规划研究33、论威尔第的莎士比亚歌剧34、抗战时期延安木刻中的风景及权力关系35、苏格兰民族运动研究(1918-1934)36、尤尔的《工厂哲学》对马克思哲学发展的影响37、否定性:从有限主体到绝对主体-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自我意识”篇研究38、生命的“逃逸线”39、唤醒对他者的记忆40、当代埃及小说中穆斯林和基督徒的关系41、曼布克文学奖的文化生产研究42、雪莱的灵魂诗学43、中东欧转型国家语言权利与小族语言保护研究44、超文本使用者如何以言行事45、从单语主义到多语主义的转变-印度语言政策研究46、指称、事件与映射:试论一门基于指称的语义理论以及在其基础上的事件形而上学47、基于系统功能语法语气系统的汉语医患会话人际意义研究48、高校英语教师阅读教学实践性知识个案研究249、日语极限表达研究50、英语专业教师的文化领导力研究51、英语结构化教学模式建构与应用52、中国大陆先锋戏剧先锋性之变迁研究53、比较视域下的中日“妖怪”与“妖怪学”研究54、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武士道的认识55、日本近世君臣伦理向庶民社会渗透研究56、当代俄罗斯哥萨克复兴运动研究57、大陆浪人影响日本外交政策的方式与途径(1868-1919)58、约翰·亚当斯外交思想研究59、统一战争视野下北越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政策演变(1945-1975)60、十至十二世纪蒙古高原部族史探究61、道光时代汉学研究62、抗战初期青年知识分子赴延安研究63、梁启超与近代中日阳明学64、从方法到方法论意识的觉醒:十七世纪神学中的诠释学问题探究65、当前我国社会舆论与社会公德协同发展研究66、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及其策略选择研究67、刺激和体验聚焦途径下的无意识情绪的电生理学效应68、《金刚经》鸠摩罗什译本在唐代的流传和接受69、以文类为导向的金庸武侠小说翻译研究70、文化谱系中的艺术与体育比较研究71、文化视阈下钟理和创作研究72、理学与南宋初中期辞赋研究73、基于双语平行语料库的“V+到+NP”汉韩翻译对比研究74、乐与道:荀子乐论研究375、山东民间三大秧歌的艺术表现形式研究76、汉画文化意蕴及艺术表现研究77、明朝与朝鲜的礼仪之争78、蒲松龄年谱汇考79、长清灵岩寺宋代彩塑罗汉像研究80、王阳明《论语》学研究81、梁实秋与西方文学82、文化变迁中的仪式艺术83、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大众观研究84、华盛顿·欧文的创作与“美国精神”的建构85、渤海国及其遗裔的文学研究86、新传媒语境中文学传播的路径与价值嬗变87、东北现代文学与民俗文化88、敦煌文学中的産育民俗研究89、唐宋八大家论说文思想研究90、汉俄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91、现代汉语受事主语句研究92、中亚留学生汉语动量词习得研究93、制度变迁与权力流动-康区流动电影放映研究94、家庭生产与市场抉择95、权力视野下的云南民族文化商品品牌建构个案研究96、休闲民俗与文化传承97、中国古代贫富思想研究98、古代“南丝路”经济文化探究99、20世纪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法律变革100、先秦儒家礼治思想研究4101、云南民族关系的历史形成与现实发展102、清末民初国民意识生成与嬗变的历史考察103、晚清政府对云南边省群体性事件的社会控制研究104、本·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105、老子和世界圣贤们的对话106、生命科技发展对生命权利僭越问题研究107、魏晋风度中的传统中国人生命审美意识形态研究108、中美科普影视比较研究109、从资源到编排:平面设计教学的课题作业研究110、新时期以来媒介演进下的中国军旅小说叙事研究111、家国命运与时代风云:从多达《人生指南》看九世纪中叶加洛林社会变迁112、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教育政策研究113、论17世纪前的欧洲媒介嬗变与传播:文明史视阈的考察114、汉初诸帝与文学115、罗马海外殖民城市的建设及其影响116、基于印象管理的汉语机构话语交际面子研究117、内藤湖南“宋代近世说”文化探赜118、后金与东部蒙古关系研究119、当代俄罗斯文学中的俄罗斯民族精神研究120、王寂文学研究121、当代美学理论的文化转向122、西方空间理论的美学研究123、孙星衍年谱新编124、赫勒正义理论研究125、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东正教会社会影响研究126、梁启超政治美学思想研究5127、近代江南堪舆业研究128、现代汉语动作动词及受事主语句研究6。

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论文选题与研究方法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论文选题与研究方法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论文选题与研究方法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理论,对于理解社会现象、实现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研究方法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它们直接关系到研究的深入程度和研究成果的质量。

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博士论文选题是研究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领域广泛,包括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哲学等多个方面。

在选题时,应该充分考虑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和问题,选择一个有一定现实意义和理论深度的课题。

同时,还要充分考虑自身的研究兴趣和研究能力,确保能够有足够的热情和能力去深入研究选定的课题。

其次,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是保证研究质量的重要保证。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需要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以确保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历史比较等。

在选择研究方法时,要根据选题的特点和研究目标,结合自身的研究条件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还要注重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运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以确保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此外,还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只有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社会发展。

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且通过实践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最后,还应该注重创新和深度思考。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要注重研究的创新性,提出新的研究观点和思路,以推动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同时,还要进行深度思考,探索问题的本质和根源,以提出更深刻的理论观点和结论。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与研究方法选择是十分重要的。

合适的选题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保证研究的深入和质量,而注重实践与创新以及深度思考则可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做好准备和把握,才能取得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成果。

博士毕业论文怎么

博士毕业论文怎么

博士毕业论文怎么写得更好博士毕业论文怎么写得更好?这是每个博士生都会面临的问题。

毕业论文是博士生在研究生阶段的最高学术成果,对于自己的学术声誉和未来的职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将从选题、研究方法、文献综述、实证研究和结论等方面,分享一些写博士毕业论文的经验和技巧。

首先,选题是博士毕业论文的基石。

一个好的选题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具有学术研究的价值和创新性、与自己的研究兴趣和专业背景相契合、有足够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在选择选题时,可以参考前沿的学术期刊和会议,关注当前热点和争议的问题,同时也要考虑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范围。

其次,研究方法是博士毕业论文的核心。

博士生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适用于对现象进行深入理解和解释的情况,如文献综述、案例研究等;而定量研究方法适用于对现象进行量化分析和统计推断的情况,如实证研究、问卷调查等。

在选择研究方法时,要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和研究目的来决定,同时也要考虑到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文献综述是博士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献综述是对已有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可以帮助博士生了解当前研究的进展和争议,找到自己研究课题的研究空白和切入点。

在撰写文献综述时,要注意全面搜集和阅读相关文献,包括学术期刊、会议论文、专著和学位论文等。

同时,也要注意对文献进行分类和归纳,提炼出核心观点和结论,并与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对比和分析。

第四,实证研究是博士毕业论文的重要环节。

实证研究是通过采集和分析实证数据来验证研究假设和解答研究问题的过程。

在进行实证研究时,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如问卷调查、实地观察、深度访谈等。

同时,也要注意样本的选择和数据的收集,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在分析实证数据时,可以使用统计软件和数据分析方法,如SPSS、NVivo等。

最后,要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和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和建议,回答研究问题。

农业专业博士选题要求

农业专业博士选题要求

农业专业博士选题要求
1. 研究背景和意义,学生需要清晰地阐述选题的研究背景和研
究意义,即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进行研究,这个课题对农业领域有
什么重要意义和价值。

2. 研究内容和目标,学生需要明确提出自己研究的内容和目标,包括研究的范围、重点和预期达到的研究目标。

3. 研究方法,学生需要说明自己打算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包括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等。

4. 创新点和可行性,学生需要突出自己选题研究的创新点和可
行性,即该课题相对于已有研究的创新之处,以及自己有能力完成
这项研究的可行性。

5. 国内外研究现状,学生需要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梳理
和分析,指出自己的研究与现有研究的关联和差距。

6. 预期成果和应用前景,学生需要明确自己预期能够取得的研
究成果,并展望这些成果的应用前景和社会效益。

总的来说,农业专业博士选题要求学生能够选择一个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实践价值的课题,并能够提出清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具备完成该课题研究的能力和条件。

同时,选题也需要符合农业领
域的学科发展方向和需求,能够为农业领域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
做出积极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士生应该如何选题在科学面前,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博士论文应该如何选题-----学位论文选题步骤:1.导师确定大方向后进行大范围调研并总结问题2.分析课题的可行性及现实意义3.与导师讨论并提出开题报告4.完善开题报告,确定写作提纲·学研沙龙·学位论文写作是博士生学习期间最重要的大事,它不仅反映了博士生在学习期间研究的成果和研究水平,也是博士生最终能否获得学位的关键。

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课题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整个论文的主题和研究方向。

为此本刊记者走访了中科院院士朱静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刘建明教授以及一些在读的博士生,针对博士论文应该如何选题进行了访谈。

博士论文选题的一般原则前沿性、应用性、可行性是衡量课题的主要标准。

根据自身优势选择具有应用价值的前沿课题构成了博士论文选题的一般原则。

朱静院士:博士生的培养不同于本科生和硕士生。

本科生毕业设计只有半年的时间,对他们的指导侧重于技术性,形成一个短期成果;硕士的培养则侧重于训练,可看作一种中期的应用研究培养;博士生学习时间较长,应放长线,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训练,培养他们系统研究的能力。

博士生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使他们掌握好试验的基本功,具备数据分析能力之上的系统探究的能力,要对他们进行精心培养、系统训练。

作为博士论文应该将创新性和一定水平结合、综合起来开展研究。

刘建明教授:博士论文的选题应该满足这样几个要求:课题应该是别人没有研究过的,最好能够填补前人研究的空白;在学术上,发现别人错误的命题进行辨析;研究的成果能够对国家制定政策提供重大的参考意见;解决人民生活中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对促进生产力、发展经济和文化起到推动作用。

大范围调研是选题的基础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在拉丁文中是知识占有者的意思。

而作为一个知识占有者,他不应该把自己划定在某一学术领域范围内,他们的知识应该是全方位、立体的。

作为一个博士生首先要做的是大范围的调研,只有大量占有资料,才能把握问题、解决问题。

朱静院士:论文选题应建立在大范围调研的基础上,首先精读一两篇好的Review,通过这种综述性文章对所研究的领域进行整体的把握。

我不同意某些歪打正着的说法,要知道偶然性是建立在必然性基础之上的。

我们的研究是为了推动人类科技的进步而进行的,不能存侥幸之心。

大量调研的过程,也是寻找博士论文的榜样,少走弯路的过程。

香港大学的岳晓东博士曾讲过他在哈佛做博士论文的故事。

在哈佛教育学院有整整三架书是本院博士生毕业论文,那是他经常去的地方。

在对这些书架的定期走访中,他得到很多写作构思的灵感。

小到一个句子的遣词造句,大到段落的组合,因为大家都曾面临同样的挣扎。

他还同其中一位作者联系过,感谢他的帮助,这位校友对他的回答是“Hi,buddy,you really know howto study!”由此可见,参照前人的文献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罗俊(清华大学材料学博士生):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比如我学的材料学,在一年级,导师基本就确定了大的方向,这也是考虑到实验室的科研经费、小组人员等多方面因素作出的。

在进行大范围的调研之前,读了两篇Review,这使我在后来的调研中感觉到自己是在有目的地做事情,时间分配也比较合理。

伴随调研的进行很自然提出一些问题或想法,由于读了很多文献,这样对课题的价值和意义有比较准确的把握,最终在和导师讨论选题的时候就很有针对性。

我对选题的经验就是一定要做好开题前的调研。

难度选择与课题可行性博士论文应具有较高水平,选题应具有一定难度,但难度的选择应根据自身条件和研究资源进行选择和调整。

刘建明教授:博士论文应必须具有一定难度,只有具备一定难度的论文才可以作为博士论文。

所谓难度,就是要求作者能够探索规则,这些规则是隐形的,不经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是很难发现的,所以难度的挑战来自于发现规则的困难性。

其次,课题涉及面广泛程度也决定了课题的难度水平,它可以包括很多学科和领域。

最后就是一些前人多年未能解决的问题。

当课题难度成为难以揣摩深浅的鸿沟,你会如何选择?刘建明教授:其实课题的难度往往难以找到一个尺度准确衡量,对于难度大的课题,我认为可以允许失败,甚至在出现意外情况下得出不正确的结论也是可以的。

博士论文应该是水平的表现,假如它的水平高度达到了,也是可以接受的。

我认为一个好的论文应该是在查阅了大量文献,作了细致充分的调研后,并在对问题的探索中采取了正确的研究方法,最后落实在文字上并体现出一定学术功底。

这样的论文应该是一篇优秀的论文。

对于一些难题,不是一两个博士生完成的,它们可能需要几代科学家的努力才能完成。

中国研究生在难度选择上,我们不应避重就轻回避难题,但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扬长避短。

比如很多到国外读博士的同学会选择中外比较性研究。

由此也体现了林语堂先生“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的智慧”。

林语堂还曾自做对联: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这种做法即是治学中扬长避短的妙用。

前沿性与现实意义博士论文应具有学术的前沿性,而课题的现实意义是我们研究活动的出发点。

在经过调研和思考后,可以提出许多问题,最终确定为论文选题的是经过学术前沿性和现实意义标准筛选的课题。

博士论文的选题需要从选题的整体来看,但对创新性应该正确看待。

英国有一句谚语:太阳之下无新事。

只要不是抄袭,是自己想出来的,要完全没有创见就不容易。

香港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五常教授在奠定他国际上经济学地位的博士论文——《佃农理论》中,推翻了经济学界二百年的观点。

但他的老师艾智仁对他说:“你的佃农理论是传统的经济理论,半点创见也没有;但传统的佃农理论,却是因为不明白经济理论而搞错了。

”这样,与其说创新,不如说成是他对历来分析佃农的学者的创新。

刘建明教授:作为一个博士论文的选题,当然应该具有学术前沿性,但无论你的选题是针对某一问题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还是用来填补以往的空白,都应该对现实问题有指导意义。

只有把握好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具有现实意义的选题才可能是一篇优秀的论文。

理工科在课题的选择上无论从新观点、新方法的提出,还是详细深入研究先前的成果,都会有很多研究角度和切入点。

所以,对这些学科论题的把握有很多的选择,应从多重标准去筛选。

罗俊:导师给了你一个大的研究方向,在自己初拟几个题目之后如何选择应该和导师进行沟通。

通常会有三个标准来衡量。

即: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课题的可行性,还有就是别人是否已经做过。

经过这三个标准的筛选,最终的选择范围就很小了。

基本形成了最终的选题。

选题与改题朱静院士:在科学的探索中,每一阶段都会形成新的认识,当你的实验结果跟当初的设想不同时,改题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所有研究的过程中都可能出现改题的现象,或者源于阶段性认识的不同或者选题存在问题。

上海某校一个学生研究小组曾提出选题——环境污染与遗传疾病之关系,指导教师觉得难度太大,劝他们换个题目,但学生不肯换题。

当他们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搜寻和专家访谈后,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此题尚属世界难题,研究无法进行”。

对于论文的改题,在理工类课题中的研究是比较常见的。

在这个时候可能有的同学不太愿意改变自己的看法,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及时和导师进行沟通,把研究的情况和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导师作为这一领域的专家会提出导师的观点及很多中肯的意见,我们应尊重导师意见,但如果实在很难形成一致,可以搞一点自己的研究,但仍应以导师的观点为主。

文科博士生有的专业只有两年的学习时间,如果在二年级提出选题并进行一段时间的调研之后,再要改题则很难按时完成论文。

对文科选题的把握,应该尤其慎重。

必须做足前期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在研究思路上应当十分清晰,一旦选定题目、确定框架之后就不要轻易改动。

选题误区不与导师沟通,盲目选题导师是指路的明灯,他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有些同学会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调研和选题,直到开题报告提出才与导师联系,这样不仅耽误了大量的时间,而且自己对研究的领域不熟悉,在课题可行性和价值把握上都很难做好.刘建明教授:在选题上,学生应该多和导师沟通。

导师大多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它们对课题的意义、难度、实际价值有更好的把握,对一些研究价值低的问题作过多的研究很难使你的研究水平有大的提高。

曾经有一位读哲学的博士生,在论文选题之前自己做了大量的调研,甚至已经写出开题报告。

到提交开题报告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选题不符合要求,结果重新调研、选题,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直接影响到最后论文的写作。

过分依赖导师与导师的交流和沟通是必要的,但过分的依赖导师则难以形成自己的观点,对研究方法的掌握很不利。

刘建明教授:导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他不是要手把手教你做什么、怎么做,而是提供给你指导思想,是方法论的传授者。

导师对学生的帮助应该是告诉学生这些东西到哪里找,找到了如何鉴别这些资料,论文的论证方法和关键是什么,应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导师告诉你的是到哪里找,而不是去找什么。

因为研究方法的培养应该是学会如何去研究,所以应该学的是到哪里去找资料,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选题难度低论文无创新博士论文是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是博士生3年研究成果的总结。

它应该体现的是具有创造力的研究。

刘建明教授:博士论文应该具有难度水平,一些并无多大价值的课题不应作为博士论文提出来研究。

作为博士论文应该具有创见,体现出作者的魄力和胆识。

还有就是论文写作应该体现出作者的智慧和才华,所谓才华就是要有闪光的思想。

优秀的论文应该是将这些闪光的的思想用精彩的语言表现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