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屠哟哟获奖感悟
屠呦呦传读后感范文3篇

屠呦呦传读后感范文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汇报、述职报告、发言致辞、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job reports, speeche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屠呦呦传读后感范文3篇下面是本店铺收集的屠呦呦传读后感范文3篇(《屠呦呦传》读后感1000字),以供参阅。
屠呦呦获奖经历观后感

屠呦呦获奖经历观后感屠呦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我国现代药学事业的先驱者。
她以其卓越的贡献和成就,多次获得各种科学奖项。
近日,我有幸观看了一部关于屠呦呦获奖经历的纪录片,深受震撼。
通过观后感这个形式,我想与大家分享我的观影体会。
纪录片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核心,全面展示了屠呦呦在抗疟疾药物青蒿素研究方面的艰苦探索和奋斗历程。
她和她的团队在“雪地里”的实验室里,面对困难和挫折,呕心沥血,不断试验,最终成功地从草本植物青蒿中提取出了抗疟疾的有效成分——青蒿素。
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药物学领域的空白,也给全世界抗疟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深受震撼和感动。
首先是屠呦呦的坚持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对我产生了深刻的触动。
她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但她从不放弃,一次次地站起来,继续前行。
她的团队也是如此,他们在困境中向前,他们勇于面对困难,永不气馁。
他们的精神催人奋进,让我深感自愧不如。
其次,屠呦呦的成就让我感到自豪和骄傲。
屠呦呦是我国药学事业的骄傲,她的贡献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和赞扬。
她不仅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还获得了许多国内外的科学奖项。
她的成就证明了我们国家在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强大实力,也为我们国家的科学家鼓舞了士气。
最后,屠呦呦的故事也给了我很多启示。
她告诉我,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只有坚持才能成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不屈不挠,努力拼搏,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在面对困境时,我们应该学会坚持,学会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自己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对屠呦呦这位伟大科学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她的获奖经历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她是一位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她的精神和成就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我相信,在未来的科学道路上,会有更多的科学家像屠呦呦一样,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屠呦呦获奖感言观后感

屠呦呦获奖感言观后感屠呦呦获诺奖感想作文一诺贝尔奖官网的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5日中午11时30分,XX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学者SatoshiOmura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
这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值得祝贺。
屠呦呦获得诺奖,并不令国内舆论感到惊讶,因为早在XX年,她获得具有诺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就被誉为“距离诺奖最近的中国人”。
但是,她获得诺奖,还是给我国科技、学术界带来诸多启示和值得反思之处。
屠呦呦获得诺奖之后,她的身份迅速引起网友关注。
其实,早在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时,她的身份,就曾引起舆论关注,由于她没有博士学位、留洋经历以及院士头衔,被称为“三无科学家”。
“三无科学家”获得国外授予的学术最高奖,这表明,无论是克拉斯奖,还是诺贝尔奖,都不看重学者的“身份”和头衔,而是看真实的学术贡献,这和我国近年来的学术界,在课题评审、项目设立时,特别看重申请者的身份,院士、长江学者等拥有一定学术特权,是很不相同的。
作为青蒿素的发明者,获得诺奖的屠呦呦却不是院士,是耐人寻味的。
据媒体报道,屠呦呦曾多次参评院士,但都没有成功,具体理由不清楚,但知情者透露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青蒿素的成果界定不明。
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
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曾指出,青蒿素的发明,一直是我国引以为豪的科技成果,但是,却存在成果归属难以确定的问题,进而,这一成果没有得到足够的表彰和奖励,而在长达40年的时间中,屠呦呦的成果在国内也没有被得到公认。
虽然在这一成果中,她扮演了三个“第一”的角色:当年是她最先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代号为“523”的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是她最先提取出有100%抑制力的青蒿素;也是她做了第一个临床实验。
但是,在中国医学界,不少人认为,523项目是一个庞大的计划,很多人做了贡献,是不能把奖给屠呦呦一个人的。
屠呦呦获奖感言读后感

屠呦呦获奖感言读后感屠呦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她以其卓越的贡献和成就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她的获奖感言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科学和医学充满了敬畏和热爱。
她的成就不仅仅是科学上的突破,更是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无私奉献。
在她的获奖感言中,屠呦呦首先感谢了所有曾经支持和帮助过她的人,包括她的家人、同事和合作伙伴。
她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表达了对科研工作者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科学研究需要团队的智慧和力量,需要众多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屠呦呦还谦虚地表示,自己的成就离不开前辈的指导和启发,离不开同行的交流和合作。
她强调了学习和传承的重要性,也呼吁年轻科学家们要勇敢探索,不断创新。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科学研究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更需要不断传承和发展。
屠呦呦还对中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表示了感谢和赞扬,她说,“我所从事的科学研究,得益于祖国母亲的培育,得益于祖国母亲提供的科研条件。
”她的这番话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祖国的科研事业充满了自豪和信心。
我相信,在祖国母亲的培育下,中国的科学事业一定会蒸蒸日上,一定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和突破。
屠呦呦的获奖感言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科学的伟大和医学的神奇,也让我对科学和医学充满了敬畏和热爱。
我愿意向屠呦呦学习,不断积累和学习,不断探索和创新,为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相信,在科学的道路上,只要坚定信念,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感谢屠呦呦,感谢她为科学和医学事业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也祝愿她在今后的科学研究中取得更多的成就和突破。
赏析颁奖词屠呦呦观后感

赏析颁奖词屠呦呦观后感你看屠呦呦的颁奖词,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伟大科学世界的小窗。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
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
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咱先从“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说起。
这就像在讲一个超级漫长的故事,青蒿在那放了千多年,就像一个宝藏被埋没着,突然屠呦呦就像一个超级寻宝者闪亮登场。
你能想象吗?在那么久的时间里,青蒿就像个小透明,可到了她这儿,就变成了救命的神药。
这就好比你在一个堆满旧东西的仓库里,大家都觉得那些是破烂,结果她从里面找出了绝世珍宝。
“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
”这一句可太酷了。
这让我想到那些执着的人,就像打游戏一直闯关一样,她面对的不是游戏里的小怪兽,而是无数次可能失败的实验。
可她就是不放弃,这种执着劲儿就像你追着一个特别好吃的冰淇淋,不管路上有多少绊脚石,你都要得到它。
她就这么一次次地做实验,换做是我,估计早被那些失败打击得怀疑人生了。
“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
”这简直是在搞文化和科学的大融合啊。
古老文化里的青蒿,在她手里就像魔法棒点过一样,变成了现代对抗疟疾的利器。
就好像把古代的武功秘籍拿出来,然后改编成了现代能拯救世界的超级力量。
她就像一个桥梁,把古老和现代连接起来,让那些古老智慧在现代闪闪发光,疟疾那么可怕,在她的成果面前都得认怂。
最后“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又有文化底蕴又特别贴切。
她的名字就和青蒿联系起来了,好像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她就像那个被上天选中的人,用自己的品德和智慧,在科学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整个颁奖词读下来,我就觉得屠呦呦就像一个超级英雄,不过她的超能力不是来自外星或者基因突变,而是来自她的坚持、智慧和对科学的热爱。
这颁奖词也写得特别妙,用短短几句话就把她的伟大成就说得清清楚楚,还特别有感染力,让我这种对科学一知半解的人都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也让我对科学探索多了一份敬畏和向往呢。
屠呦呦获奖感言观后感

屠呦呦获奖感言观后感一、引言屠呦呦,中国医学界的伟大女科学家,因其对青蒿素的研究和贡献,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在接受这一殊荣之际,屠呦呦进行了一场感言演讲,深情而坚定地表达了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和对医学发展的期望。
本文将结合屠呦呦获奖感言,给予一些个人的观后感,并对她的贡献给予肯定和敬佩。
二、感触与反思1. 科学精神的力量在屠呦呦的感言中,我深深感受到了科学精神的力量。
屠呦呦在长期的科研过程中面临着无数的困难和挫折,但她始终保持着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和坚持。
她坚信科学可以改变世界,通过不懈努力,最终成功地发现了青蒿素对疟疾的疗效。
这种对科学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令人感动和敬佩。
同时,屠呦呦还提到了科研团队的重要性。
她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称赞了团队成员的辛勤付出。
这让我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通过科学团队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真正的突破和进步。
2. 医学研究的伟大意义屠呦呦在感言中对医学研究的伟大意义进行了阐述。
她提到了青蒿素的广泛应用对全球疟疾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并表示希望青蒿素能够帮助更多的人。
她的话语让我深刻认识到医学研究对人类健康和福祉的重要影响。
医学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发现治疗新方法和药物,更在于对人类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对疾病的研究,可以避免或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屠呦呦的成果不仅对疟疾的治疗有重要作用,还对其他疾病的研究和药物研发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3. 科学研究与社会责任屠呦呦在感言中强调了科学研究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她表示科学研究的目标不仅在于学术成果的积累,更在于造福人类、解决社会问题。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科学研究应当紧密结合社会需求,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作为科学工作者,我们需要更加关注科技的公益性,不仅追求科学研究的突破,更要思考研究成果如何更好地造福社会。
屠呦呦的感言为我们树立了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典范,激励着我们在科研过程中秉持公益导向,将科学的力量转化为社会的力量。
观看屠呦呦诺贝尔获奖感

观看屠呦呦诺贝尔获奖感屠呦呦是中国的一位药学家,她以研发了青蒿素而获得了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我观看了有关她获奖的视频,深深感受到了屠呦呦的伟大成就和她对人类健康的贡献。
屠呦呦在视频中谦逊地接受了诺贝尔奖,并表达了对团队合作的感谢之情。
她想要把荣誉归功于她所在的团队,强调了合作和团结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这种团队精神令我钦佩不已,也激励着我去学习与合作。
青蒿素的研发是为了解决疟疾这一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
疟疾是一种致命的疾病,每年造成数以百万计的死亡。
屠呦呦和她的团队通过对中国传统草药—青蒿的研究,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素,并证明其对疟疾的治疗作用。
这一发现在医学上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
观看视频让我对屠呦呦的学术成就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她在接受诺贝尔奖时提到,他们所做的工作并不容易,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时间。
他们不仅要面对科学上的困难和挑战,还要克服政治和经济上的障碍。
但他们始终坚持下来,为了人类健康的大业而努力。
这种坚持和毅力是我所钦佩的,并且激励着我在面对困难时不放弃。
屠呦呦的获奖对于中国科学界来说是一种鼓舞和骄傲。
她是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她的成就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科学研究的实力和影响力。
作为中国人,我为她的成就感到自豪,并对中国科学研究充满信心。
观看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视频,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屠呦呦及她的团队通过科学的方法,为世界带来了一种安全有效的疟疾治疗方法。
他们的努力和成就鼓舞着我去追求知识和研究,为人类的健康和福祉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观看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视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的成就和精神激励着我去学习和努力,为了更美好的未来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希望能向屠呦呦看齐,为人类的健康和福祉不懈奋斗。
屠呦呦获奖观后感200字

屠呦呦获奖观后感200字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消息传遍了全球,她成为第一位获得这一殊荣的中国科学家。
屠呦呦以她在青蒿素研究中的突破性成就而闻名于世,她的研究为疟疾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突破,拯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
这次获奖使得她成为了一位受人尊敬的科学家和医学界的泰斗,也让她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让更多人看到了中国科学家在医学领域的卓越贡献。
屠呦呦的研究成果对医学界的影响是深远的,青蒿素被广泛地用于治疗疟疾,成为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首选药物。
通过她的工作,疟疾的治疗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使得病患者的生存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这一突破性的成就让人对屠呦呦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屠呦呦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除了她的才华和勤奋之外,更重要的是她对科学研究的坚定信念和对人类健康的关怀。
她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但她从未放弃,最终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取得了成功。
屠呦呦的研究成果不仅仅是她个人的成就,更是中国医学界的骄傲和全人类健康事业的福音。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强大实力,也让人们对中国科学家的能力和创造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屠呦呦的成功不仅仅是她个人的光荣,更是中国科技事业的光荣。
她的成功激励着更多的中国科学家,让他们更加坚定地投入到科学研究中,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也是对中国医学界的肯定和鼓励,她的成功证明了中国医学界在全球的地位和影响力,也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中国医学界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屠呦呦的成功鼓舞着更多的中国医学工作者,让他们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医学研究中,为中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也让人们更加关注了疟疾这一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疟疾对于人类健康的威胁。
疟疾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每年都夺去数以万计的生命,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更为严重。
而屠呦呦的研究成果为疟疾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也让更多的人看到了科学技术对于解决全球健康问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屠呦呦获奖感言感想

屠呦呦获奖感言感想篇一: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感想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感想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感想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刚刚宣布,屠呦呦与另外两名海外科学奖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诺贝尔奖官网消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奖金将一分为二。
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两人一同获得一半奖金,而另一半奖金将颁给屠呦呦。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打破了几个记录:中国大陆第一个自然科学领域诺奖,女科学家,土生土长未出国不会英语的科学家,未获院士的科学家,研究工作没有发表过SCI论文(国际期刊)的科学家,中医科学家,无博士学位的科学家,最高年龄当选博导的科学家,工作发表到获奖间隔最长的科学家。
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
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而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中国农大原校长石元春、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虽然因涉嫌学术造假而屡遭检举、质疑,却依然可以做院士,好多政府高官也当上了院士。
不过,屠呦呦今天却拿到了诺贝尔医学奖!而且是我们中国的科学家第一次获奖。
可见在中国做院士可能与你的科研能力无关。
在当今的中国,杰青、长江、院士、这个计划那个计划获得者、这个级别那个级别的各类奖励获得者,其中有多少是有良心的真才实学者?一旦上靠旁门左道上了某一个台阶,成为所谓的’没有良心的专家(砖家)’就开始为’钱’(经费、灰色收入)而奋斗,利益交换、权钱交换,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而且这些学术败类一旦上台就会肆无忌惮地提拔徒子徒孙和与之臭味相投的人,生生不息……成的真了学霸甚至学匪了!当然在这样的群体中还是有一些有良知的真正专家,但他们对力量甚微,伪币驱逐良币,但愿良币能幸存一二,这才是中国学术界未来的希望。
估计屠呦呦教授这次获得诺贝尔奖后,中国科学院相关部门估计现在忙于增补她为院士了,这真是自打嘴巴。
屠呦呦获奖感言读后感

屠呦呦获奖感言读后感屠呦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她因发现了青蒿素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在获奖感言中,她说,“我希望我的事迹能够激励更多的年轻人投身科学研究,为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这句话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对科学研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屠呦呦是一位充满使命感和责任感的科学家,她的发现改变了世界。
青蒿素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抗疟药物,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
她的获奖感言充满了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和信念,她希望自己的成就可以激励更多的年轻人投身科学研究,为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科学研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科学研究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它不仅可以改变世界,还可以挽救生命。
屠呦呦的获奖感言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在科学研究中,每一个人都可以为人类的健康和福祉作出贡献,每一个小的发现都可能会改变世界。
正是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让屠呦呦能够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最终取得了成功。
她的获奖感言激励着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科学研究的行列,为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也深受屠呦呦的获奖感言所感动。
科学研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它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疾病需要我们去治愈,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
每一个人都可以为此做出贡献,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努力。
屠呦呦的获奖感言让我明白,科学研究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我希望自己也能够加入到科学研究的行列,为人类的健康作出自己的贡献。
屠呦呦的获奖感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鼓舞。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为人类的健康和福祉作出自己的贡献。
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为科学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感谢屠呦呦,感谢她的获奖感言,让我对科学研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屠呦呦获奖感言读后感

屠呦呦获奖感言读后感
近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抗疟疾药物青蒿素的研究上取得
突破性成果,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一消息震惊了整个
科学界,也让人们对中国科学家的实力和创新能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屠呦呦获奖感言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她在获奖感言中表达了对科
学研究的热爱和对团队合作的重视,这让人们对她的品格和学术态
度更加敬佩。
屠呦呦获奖感言中提到了科学研究的艰辛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她表示,科学研究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耐心,需要不断地探索和
实验,需要对自己的研究充满热情和信心。
同时,她也强调了团队
合作的重要性,指出只有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才能取得突破性的
成果。
这些感言让人们对屠呦呦的科学态度和团队精神有了更深的
认识,也让人们对她的获奖更加认可和尊重。
屠呦呦获奖感言中展现出的科学态度和品格也让人们对她的学
术成就更加敬佩。
她在感言中提到了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和对医学事
业的责任感,表达了对科学事业的无限热情和对人类健康的无私奉献。
她还强调了对团队成员的感谢和肯定,展现了她的谦逊和团队
合作精神。
这些品格和学术态度让人们对屠呦呦的学术成就更加钦
佩,也让人们对她的未来科研工作更加期待。
屠呦呦获奖感言中所展现出的科学态度和品格,让人们对她的学术成就更加敬佩。
她的获奖感言也让人们对中国科学家的实力和创新能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相信在屠呦呦的带领下,中国的科学事业一定会有更加辉煌的未来。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篇一: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物学奖后感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物学奖后感——中医文化的发展屠呦呦肯定是现下最受关注的科学家了。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xx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屠哟哟获奖“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
”也许在中国人内心深处,有一个挥之不去的诺贝尔奖情结。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让人欢欣鼓舞的同时,也稍有遗憾,中国大陆何时才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
屠呦呦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者,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
消息传来,全球华人无不振奋。
这让中国科技界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但发现青蒿素被贴上了“成果诞生于70年代”的标签,又恰好是在存有阶级性的“笼罩着阴云”的70年代的背景下。
毛泽东曾落笔,“天连五领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足以见得,在革命抗战的年代,“疟疾”已是影响中华民族百姓健康的大病。
青蒿素强大的诞生背景很难让一个接受过中国近代史教育的中国人想起心酸的血泪史。
这首《送瘟神》赤裸裸的揭示出这种病早年为人们带来的危害。
然而我认为,这也从侧面证实了“诺奖风向标”绝不仅仅是屠呦呦个人荣誉的产物,而是特定历史及人们生活环境下,科学精神普及大众所带来的巨大前进力量,是科学前沿的必然走向。
据悉,屠呦呦团队在历经190次左右的失败后,以沸点较低的乙醚作为提取物,图去出成功率达100%抗疟药物青蒿素。
这一最后的成果研究自1967年,毛泽东与周恩来下令开启“523”项目时遍已初现原形了。
中国全方位动用人才、设备、资金、理论知识和技术资源,在科学团队夜以继日的努力下,最终完成了青蒿的提取,在科学家们的通力配合下合成了这一并不昂贵又有效的抗疟药物。
追寻青蒿素的来历,早在1700年前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就有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
对于屠呦呦诺奖的看法

中医关于中草药有着丰富的知识,而西方科学家可以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对
中草药进行分析提炼。屠呦呦的获奖说明,东西方医学研究携手合作,会得
3
到丰硕成果,它是一加一等于三,而不仅仅是二。安德森的话表明,屠呦呦 获得诺贝尔奖,离不开中医,也离不开西医。正如屠呦呦所指出的,用现代
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பைடு நூலகம்,这是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瑞
典卡罗林斯卡大学研究员顾丰也表示,屠呦呦的发现和研究工作为我们做出
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就应该像她这样,从分子学角度研究出中医中药的药
物作用,为人类造福。社会特别是医疗工作者要摆脱狭隘的偏见,充分利用
好中西医这两大医学宝库。合作共赢,不仅经济领域适用,在医药界一样适
用。
2
"三无"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 学奖,无博士学位、无海外学习经 历、非院士身份。这个事件能否唤 起国内科学界自我反省,物欲横流、 追名逐利,能潜心做学问的没有多 少了。中国科技人才有很多,青年 才俊层出不穷,可在国体内,有很 多情况是害怕质疑、害怕被孤立, 不敢做出头鸟,非学术要求太多, 导致人才埋没,甚至人才流失。
1 屠呦呦与她领导的研究团队坚持不 懈,克服困难,联合攻关,成功地 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并 研制出系列青蒿素类药品,这一成 就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 百万人的生命,在世界抗疟史上具 有里程碑意义。屠呦呦的获奖,表 明了国际医学界对中国医学研究的 深切关注,表明了中医药对维护人 类健康的深刻意义,展现了中国科 学家的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
读屠呦呦事迹有感

读屠呦呦事迹有感篇一:20XX年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的人物事迹及颁奖词观后感20XX年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的人物事迹及颁奖词观后感20XX年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的人物事迹及颁奖词观后感 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晚会评选出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三思教育整理了《20XX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及颁奖词》,同学们可以参考学习。
【屠呦呦春草鹿呦呦】【颁奖词】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
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
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人物事迹】20XX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
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
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
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
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
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
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篇二:屠呦呦获奖感想名字屠呦呦名字的来由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这里的苹就是指青蒿这种野草,美好的名字寄寓父母美好的愿望和期待,甚至会和你的人生成就和辉煌有特殊的缘分。
所以孩子们有梦就去追求,不管你的名字平凡与否,它会因为你变得熠熠生辉。
生平经历所谓大器晚成,在众人看来,屠呦呦可能是在晚年才得出了成果,拥此殊荣。
可在诺奖之前有谁知道,她早在1972年就从青蒿中提取出了一种白色结晶体—青蒿素。
读屠呦呦获奖感言观后感

名字屠呦呦名字的来由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这里的苹就是指青蒿这种野草,美好的名字寄寓父母美好的愿望和期待,甚至会和你的人生成就和辉煌有特殊的缘分。
所以孩子们有梦就去追求,不管你的名字平凡与否,它会因为你变得熠熠生辉。
生平经历客观再也别说做不到,不可能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前,国人都绝望感叹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缺少开放思维,缺少创新细胞。
莫言之后,人们对诺奖有了期待,何时会有诺奖中的科学技术奖项在中国诞生呢?至少还要十年吧。
3年一瞬而过,就有哟哟的喜讯传来了,请原谅没有使用一位老人的全名,因为这位老人的贡献将永载史册,她的呦呦之名也属于中国。
篇二:屠呦呦获奖感言屠呦呦获奖感言: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不要去刻意巴结一个人,用暂时没有朋友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待到时机成熟时,就会有一批的朋友与你行。
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
所以,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青高女神屠呦呦读后感篇一青高女神屠呦呦读后感哎呀妈呀,读完关于屠呦呦的故事,我这小心脏可是被震撼得不要不要的!屠呦呦,这位青高女神,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也许在很多人眼里,她就是个整天埋头在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但对我来说,她就是那照亮黑暗的明灯!你想想,为了攻克疟疾这个大难题,她得付出多少心血啊!那可不是咱们轻轻松松就能想象得到的。
我觉得她就像个超级战士,永不言败,一路向前冲。
可能有人会说,这有啥了不起的,不就是搞科研嘛。
但你错了,朋友!这背后的艰辛,那是常人无法承受的。
她不断尝试,不断失败,又不断重新开始。
这一路,她也许无数次想过放弃,可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我就在想,如果是我,遇到这么多困难,可能早就哭鼻子打退堂鼓了。
她的成功,难道只是运气好?当然不是!那是靠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
她就像一颗倔强的小草,在石头缝里都能顽强生长。
读完她的故事,我反问自己,我能像她那样为了一个目标不顾一切吗?也许现在不能,但她的精神鼓舞着我,让我觉得未来一切皆有可能!篇二青高女神屠呦呦读后感嘿,朋友们!今天我要跟你们唠唠我读屠呦呦故事的感受,那可真是让我又激动又感慨啊!屠呦呦,这名字一出来,就感觉自带光芒,简直就是咱心中的青高女神!我读她的故事的时候,那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的。
一开始,我就好奇,她到底是咋发现青蒿素能治疟疾的呢?这过程得有多难啊!后来才知道,那是无数次的实验,无数次的失败。
我就在想,这要是我,估计早就崩溃了,大喊:“老天啊,放过我吧!”可屠呦呦没有,她硬是咬着牙坚持下来了。
你说她是不是傻?放着舒服日子不过,非要跟那些难题死磕。
但仔细想想,也许这就是她的伟大之处。
她心里装着的可不是自己,而是千千万万被疟疾折磨的人。
她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的样子,我觉得就像个孤独的勇士,独自面对着未知的挑战。
也许有人会质疑她的方法,觉得她走了弯路,但那又怎样?最后她成功了,不是吗?她的故事让我明白,成功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来的。
青高女神 屠呦呦读后感

青高女神屠呦呦读后感篇一青高女神屠呦呦读后感哇塞,提起屠呦呦,那可真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读了关于她的事迹,我心里那是波涛汹涌啊!咱就说,屠呦呦奶奶,那简直就是科学界的超级巨星!她为了寻找治疗疟疾的方法,那是历经了千辛万苦。
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搞科研嘛,能有多难?嘿,您可别站着说话不腰疼!那过程中的艰辛,可能是咱们想都想不到的。
我就在想,她得有多坚定的信念才能一直坚持下去啊?可能换做是我,早就打退堂鼓了。
她面对一次次的失败,心里难道就没打过鼓?我觉得肯定也有过犹豫和怀疑,但是她最终还是咬着牙挺过来了。
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她就像一个在黑暗中摸索的勇士,也许不知道前方有没有路,但是就是凭着一股劲儿往前冲。
这不就是咱们常说的“不撞南墙不回头”吗?不过她这一撞,还真就撞出了一条光明大道!我读着她的故事,心里一会儿激动,一会儿感慨。
激动的是她的成就太伟大了,感慨的是这背后的付出太让人惊叹了!这一路,她走得可真不容易,难道不是吗?屠呦呦奶奶,您就是我心中的女神,我要向您学习,说不定哪天我也能搞出个大动静来!哈哈,您说有可能不?篇二青高女神屠呦呦读后感哎呀妈呀,屠呦呦,这个名字简直太响亮啦!读完关于她的种种,我这小心肝儿被震撼得不要不要的。
你们说,一个人得有多大的能耐,才能像屠呦呦那样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儿?我一直在琢磨这事儿。
也许在别人眼里,她就是个一心钻进实验室的“书呆子”,可我觉得,她那是专注,是执着,是对科学的热爱!她研究青蒿素的时候,那困难可不是一般的多。
我就想啊,要是我碰到那些难题,估计早就哭天喊地,撒丫子跑了。
但屠呦呦没有,她愣是咬着牙,一个一个地攻克。
这难道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吗?有人可能会问,她图啥呀?我觉得,她可能啥也不图,就是单纯地想为人类的健康做点事儿。
这种无私的精神,难道不值得咱们竖起大拇指吗?我读着她的故事,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幅画面。
她在实验室里忙碌的身影,那专注的眼神,仿佛在对我说:“孩子,加油,只要坚持,没有什么做不到的!”这一路,她走得艰辛,但也走得坚定,不是吗?我有时候会想,要是我能有她一半的毅力,我这学习成绩是不是也能突飞猛进啦?哈哈,说不定还真有可能!篇三青高女神屠呦呦读后感嘿,朋友们!提起屠呦呦,我心里就像燃起了一团火,滚烫滚烫的!你们知道吗?读了她的事迹,我真的被深深折服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屠呦呦获奖的思考
2015级专业四班
中医一直被国内外人质疑,称中医“不科学”。
貌似只有从中医治疗疾病有效的中药方中提取出有效成分,并推导出其化学结构,然后研究出其药理作用才算是科学的。
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一书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治疗疟疾。
很多批判中医的人,估计在屠哟哟提取出青蒿素之前看到古书上这段话绝对不会相信青蒿可以治
疗疟疾。
这些人不相信这句话的原因主要是葛洪记载的只是经验之谈,背后没有大量的试验数据可以支持。
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屠呦呦用科学的方法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用试验数据来证明青蒿素治疗疟疾得到全世界的认可而获得诺贝尔奖。
我们逆向思考,屠哟哟的成果是不是就验证了葛洪记载的青蒿治疗疟疾是科学的呢?
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篇中出现好几个含麻黄的不同中药方用于治疗疾病。
如原文35条记载的“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乃发汗、平喘、利水药,临床普遍用以治喘病,《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麻黄“止咳逆上气”。
在大家质疑其科学性时,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创始人陈克恢于1924年与其同事Carl F.施
密特共同从中药麻黄中分离出左旋麻黄碱,并发现其多方面的生理活性,很快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干草热和其他过敏性疾患。
这是不是就间接证明了《伤寒论》《神农本草经》对麻黄止喘记载的正确性呢?
在中国砒霜治疗白血病已有百年,砒霜又名白砒,为传统的以毒攻毒中药。
《本草纲目》记载“砒乃大毒大热之药,而砒霜之毒尤剧”。
然砒霜治疗白血病一直备受争议。
张亭栋教授在对使用砒霜(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研究结果清晰地奠定了我们今天的认识:三氧化二砷是药剂中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成分,而其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患者效果最好。
他的发现通过与合作者的研究在1990年代后推广全国,其后推广到全世界,成为今天全球治疗APL白血病的标准药物之一。
这是不是又一次告诉我们中医用砒霜治疗白血病的经验没错呢?
中医是由一代代的传承而发展至今的,古代传统医书上的记载是传承的一种方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质疑古代医书记载内容的准确性和中医的科学性,包括一些正在中医道路上前行的中医学子们。
但是大家不要忘记一点,不能被现代科学证明的事物,结论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就是被验证的事物确实不正确不科学。
第二种就是现代科学对某些领域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无法证明某些事物的正确性及科学性。
而屠哟哟根据葛洪《肘后备急方》对青蒿的描述,经历多次实验成功地提取
出治疗疟疾的有效青蒿素。
这也就说明中医不是不能被科学证明,而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机制无法被现代科学完全证明。
作为中医的继承者,我们在质疑中医的时候,是不是也得思考一下自己是否对那些经典理解透彻?是否领悟到历代大家辨证论治的精华?对于中医学子的我们,更应该在中医遭受质疑的情况下,坚定对中医的信仰,更应该加强对中医经典的学习,更应该提高中医水平,将中医继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