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发展中的领导创新思维

合集下载

创新思路 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的水平 (2)3篇

创新思路 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的水平 (2)3篇

创新思路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的水平 (2)创新思路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的水平 (2)精选3篇(一)在新形势下提高做好“三农”工作的水平,需要创新思路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建立多元化农业发展模式:传统的农业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

可以尝试引入新技术,例如农业机械化、精细化管理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同时,也可以鼓励农村发展多元化产业,包括农产品加工、农旅结合等,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2.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往往将一二三产业割裂开来,导致农村产业结构单一。

可以通过发展农村电商、农村金融等方式,促进农业、农村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3. 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新形势下,农民需要具备更多的职业技能,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可以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就业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

4. 引导农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是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建立农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的机制,鼓励他们参与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

5.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村发展水平的重要保障。

可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农村交通、水利、电力等方面的建设,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良好的条件。

总而言之,创新思路、推动农村发展多元化、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农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有助于提高做好“三农”工作的水平。

创新思路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的水平 (2)精选3篇(二)在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的水平,需要不断提出创新思路。

以下是几点值得关注的思路:1.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例如,推广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农业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同时,探索农业科技创新的机制,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对农业科技的研发投入。

新时代农业企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代农业企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2023年10月第26卷第20期中国管理信息化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Oct.,2023Vol.26,No.20新时代农业企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思考郭 刚(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130102)[摘 要]农业稳定发展,则国家稳定和谐。

进入新时代,国家大力推动农业发展,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领域给予政策优惠,人才、财政倾斜等一系列支持措施,目的就是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农业企业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增强自身竞争力,使企业更加符合市场要求。

文章遵循“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策略”的逻辑思路,从管理机制创新、积极应用网络技术、吸引专业人才、打造优质品牌、拓展融资渠道等5个方面着手,提出农业企业管理创新优化策略,以期为农业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企业;管理创新;机制建设;融资保障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20.038[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3)20-0117-030 引 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农业企业是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农业企业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期。

与此同时,随着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农业企业也面临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艰巨挑战。

在新形势下,农业企业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关于创新,不仅要做到产品的推陈出新,还要实现管理模式、方法的创新。

高效率的管理往往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有效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因此,现代化的农业企业要结合企业经营实际情况,充分应用新时代企业管理的新模式、新方法,不断提升管理质效。

进入新发展阶段,农业企业如何通过管理创新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促进自身高质量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社会经济课题之一。

农业发展的创新思路与实践路径

农业发展的创新思路与实践路径

农业发展的创新思路与实践路径一、农业发展的背景与挑战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农业面临着诸多挑战。

农业产能有限、土地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等问题亟待解决。

因此,我们需要创新思路和实践路径,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我们可以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提升农业的技术含量和效益。

例如,培育适应气候变化的新品种、推广高效的农业机械设备、开展精准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可有效提高农业产量,并降低生产成本。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们可以鼓励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形式,推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

通过农产品深加工和品牌打造,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四、发展农村电商农村电商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新的渠道。

我们可以加大农村电商平台的建设和推广力度,促进电商与农产品生产者、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打通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手里的全程。

这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效益,还能够带动农村电商的发展。

五、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关键路径之一。

我们可以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并发展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体系。

通过提高农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六、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农业发展需要专业的农业人才支撑。

我们可以加强农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的建设,提供优质的农业教育和培训资源。

同时,鼓励农民参加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农业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

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应加强农业环境管理,控制农业废弃物的排放,促进农业农村清洁生产。

此外,还要加强水土保持和农业生态系统的修复,保护农作物的品种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

八、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农村发展的基础。

我们可以加大对农村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

同时,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提供贷款和保险等金融支持,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业创新创业思维(3篇)

农业创新创业思维(3篇)

第1篇一、引言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新时代背景下,农业创新创业思维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

本文将从农业创新创业的内涵、特点、挑战及发展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业创新创业的内涵农业创新创业是指在农业领域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农业产业链延伸为主线,以农业企业为主体,以农民为受益者,实现农业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的过程。

农业创新创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技术创新: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农业产业链延伸:通过产业链的整合和优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

3. 农业企业创新: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创新管理模式、经营理念、营销策略等,提升企业竞争力。

4. 农民创业:鼓励农民参与农业创新创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二、农业创新创业的特点1. 面向市场需求:农业创新创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安全和健康的需求。

2. 技术创新为核心:农业创新创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的变革。

3. 产业链延伸为主线:农业创新创业以产业链延伸为主线,实现农业产业链的增值和优化。

4. 企业为主体:农业创新创业以企业为主体,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5. 农民为受益者:农业创新创业关注农民利益,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三、农业创新创业的挑战1. 技术创新难度大:农业技术创新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研发周期长,风险高。

2.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农业创新创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3. 政策支持不足:农业创新创业需要政策支持,但当前政策体系尚不完善。

4. 农民素质参差不齐:农民创业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影响农业创新创业的推广。

四、农业创新创业的发展路径1. 加强技术创新: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为农业创新创业提供技术支撑。

创新农业发展发言稿范文

创新农业发展发言稿范文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发表关于创新农业发展的发言。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着国家的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和人民的生活质量。

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农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在此,我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几点关于创新农业发展的看法。

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创新农业的重要性。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农业也不例外。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约束、环境污染、市场波动等多重挑战。

只有通过创新,才能突破传统农业的束缚,实现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其次,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我们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加快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方面,要加强农业科研机构与企业、高校的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另一方面,要鼓励农民、农业企业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第三,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创新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我们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

一方面,要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要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实现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第四,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创新农业发展的基础。

我们要加大农田水利、农业科技、农业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同时,要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五,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创新农业发展的主力军。

我们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一批有实力、有技术、有市场的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

第六,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创新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绿色生产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最后,要加强农业人才培养。

农业人才是创新农业发展的关键。

我们要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培训,培养一支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业人才队伍,为创新农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袁隆平的农业创新思维与实践案例

袁隆平的农业创新思维与实践案例

袁隆平的农业创新思维与实践案例袁隆平先生是中国杂交水稻的创始人和推动者,他的农业创新思维与实践在中国乃至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袁隆平先生的农业创新思维,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其在农业领域的实践成果。

一、创新思维袁隆平先生的农业创新思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突破传统观念:袁隆平先生通过对水稻的研究和实践,突破了传统观念对于高产优质水稻种植的限制。

他提出了"杂交优势"的理论,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高产、抗逆性强的杂交水稻品种。

2. 综合创新:袁隆平先生的农业创新思维是综合的,他不仅注重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还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生产的全链条优化。

他提倡的水稻生态种植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3. 跨学科合作:袁隆平先生的农业创新思维超越了学科的界限,他倡导跨学科的合作研究,将植物遗传学、生理学、病虫害防治等多个学科融合在农业创新中。

这种跨学科合作为袁隆平先生的农业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技支持。

二、实践案例1. 杂交水稻的成功推广:袁隆平先生率先在中国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规模推广应用,为中国乃至全球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杂交水稻的推广成功,不仅使中国粮食产量大幅提高,满足了人口增长的需求,也向其他国家提供了粮食安全保障的经验。

2. 生态种植技术的应用:袁隆平先生提倡的生态种植技术在污染治理和农田生态环境修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他通过优化种植结构、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的适应性和免疫力。

生态种植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路线图的制定:袁隆平先生对推动中国农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路线图。

他通过提出战略性目标和具体的措施,引导政府和农业从业者在科技研发、农业生产、市场布局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

这些路线图为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指导和方向。

三、结语袁隆平先生以其农业创新思维和实践成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农业领域树立了榜样。

新农业产业发展的创新思路

新农业产业发展的创新思路

新农业产业发展的创新思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满足人民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我们需要创新思路来促进新农业产业的发展。

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通过加强科技投入,培育创新型农业企业,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可以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此外,还应加强农业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

二、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通过采用无公害、低毒、高效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的食品。

同时,发展绿色农业还可以提升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三、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养殖结构,优化农产品的品种结构和产业布局,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发展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提升农业产业的整体效益。

四、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农业人才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农业人才,提高农民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增强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同时,还应加强农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增加农业科技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以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

五、拓宽农业金融服务渠道农业金融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持。

拓宽农业金融服务渠道,增加农民的融资渠道和额度,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帮助农业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各种资金问题。

同时,还应加强农业保险的开发和推广,减少农业风险,保护农民的利益,促进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六、推进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还应加强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提供完善的农业服务和配套设施,为农民提供便利和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创新领导思维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绥化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创新领导思维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绥化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经济联合体 , 使农业产业化体系得到 了进一步完善 。
( ) 一 培育和壮大龙 头企业 绥化 市委各级领导 审时度势 , 确立 了以项 目建设 为核心
低。绥化市新一任领导班子敢 于创新思维 , 立足市情 , 大力推 进农业产业化 , 使经济取得 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

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方略。在依 托农业资源优势实现经济跨越
绥化 市是农业 大市 , 国重要 的大 型商 品粮基地 、 全 国家 级草 食畜牧业养殖基地和农 副产 品出口创汇基地 , 农业人 口 占全市人 口的 7 %以上 。 0 过去 , 绥化曾陷入经济发展的窘境 :
两个 国家级贫 困县 , 四个全省贫弱县 , 财政 困难 、 百姓 收人 老
长方式 , 培育 了一批 “ 头企业” 鼓励农 民组 织多种形式 的 龙 ,
万头 。同时, 无公害水产品认证 、 健康安全养殖面积分别达到
8 0万亩 和 6 亩 , 色食 品种 植 面积 突 破 1 0 亩 。无公 7万 绿 0万 0
害食 品面积实现全覆盖 , 全市共转移劳动力 8 . 2 6万人 , 完成
引导性培训 7万人 , 技能性培训 26 .万人。增强科技在农业发
210万亩 、5 万亩 , 0 22 畜牧标准化生产小区 、 专业养殖大户各
发展 到 17个 、034户 , 牛 、 9 7 9 奶 肉牛 、 、 羊 生猪 和家禽存栏量 分别达到 2 . 头 、0 9 6万 13万头 、7 . 只 、 5 . 只 、0 12 7万 37 6 7万 30
面积 比上年增加 2 4万亩 , 9 优质粮 、 特色经济作物分别发展到
耕地 、8 3. 4万户农民直接 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通过改扩新
建龙头企业 ,到 20 0 8年全市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 已发

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路与途径

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路与途径

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路与途径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旨在探讨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路与途径,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必要性(一)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农业现代化需要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和信息化,这就要求农业行政管理体制能够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供更加高效、精准的服务和管理。

(二)解决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然而,现行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着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三)应对国际农业竞争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农业竞争日益激烈。

我国农业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这需要创新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对农业产业的规划和引导,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当前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一)管理职能分散农业行政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如农业农村部、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等,各部门之间存在职能交叉、重复管理的现象,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例如,在农业项目审批、资金分配等方面,多个部门都有一定的权力,容易出现多头管理、相互推诿的情况。

(二)管理方式落后目前,我国农业行政管理仍主要依赖行政手段,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在农业资源配置、农产品流通等方面,行政干预过多,市场调节不足,影响了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农业发展趋势的创新思路

农业发展趋势的创新思路

农业发展趋势的创新思路一、引言近年来,农业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包括人口增长、气候变化、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迫使我们寻找创新思路以应对这些挑战。

本文将从十个方面展开讨论农业发展的创新思路。

二、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我们应鼓励农业科技研发,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例如基因编辑、精准浇灌和智能农机等。

这些技术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业生产效率,并降低对资源的需求。

三、可持续农业发展可持续农业发展是解决农业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的关键。

推动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等可持续农业模式,减少农业对化肥、农药以及水资源的依赖,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四、农业供应链创新优化农业供应链是保证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重要途径。

通过引入信息技术和物流优化等手段,实现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的无缝衔接,降低损耗、提高效率,并提供高品质的农产品给消费者。

五、农业金融创新农业金融是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农业生产的资金需求,降低农业金融风险,促进农业投资。

例如,发展农业保险、绿色信贷和科技金融等,为农民提供更多的获利机会和发展空间。

六、农业品牌建设农业品牌建设有利于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加强品牌宣传、改善农产品包装和提升质量标准等措施,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认可度和忠诚度,打造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农业品牌。

七、农业教育培训加强农业技能培训和科普教育,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农业科学素养,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

同时,应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推动农业现代化。

八、农民合作社发展农民合作社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

鼓励农民自愿组建农民合作社,并提供政策扶持和技术支持,帮助他们实现规模经营、集约化生产和资源共享,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和农民收入。

九、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农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一环。

加大对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和乡村旅游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推动传统农村产业向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的管理创新与实践

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的管理创新与实践

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的管理创新与实践农村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持续的管理创新和实践。

下面将从以下十个方面展开回答写作,探讨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的管理创新与实践的重要性和措施。

一、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农民是农村农业现代化的主体力量,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农业经营中,应鼓励农民参与农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水平。

同时,还应加强农民的专业培训,提升其农业科技水平和管理能力。

二、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必须加强改革力度,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提高土地的保护和利用效率。

一方面,要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另一方面,要推进土地流转和集约化利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三、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农业科技是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必须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应加强合作,共同开展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推广科技成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可以带动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提供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在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创新,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

五、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是农村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

政府应鼓励和引导银行、保险和证券等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发展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提供贷款、保险、理财等金融产品,满足农民的融资需求。

六、推动农业综合保险发展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必须加大农业综合保险的推广力度,提高农民的风险抵御能力。

政府应加强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和监管,引导保险公司推出适应农业特点的保险产品,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和保额,提高农业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创新思路 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的水平共8页文档

创新思路 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的水平共8页文档

创新思路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的水平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总的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工作方针,以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为核心,按照“调整结构、扩大就业、科技进步、深化改革、加大投入、强化保护、创新机制、推进服务”的思路,围绕实施工业立市、生态兴市、科教强市战略,通过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城镇化,通过创新工作体制和机制,健全支持保障和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一、要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三农”问题千头万绪,但是核心在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一段时期,我们都要把这个问题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要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按照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要求,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不断开拓农业增效增收的空间。

要充分调动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性,在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优化粮食生产结构,促进粮食转化、加工和增值。

要围绕构筑“两带一圈”县域经济发展格局,以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优化农业区域布局,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效益农业,着眼于7个重点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和规模经营,加快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进一步提高产业素质、延长产业链,加快农业结构由数量型调整向质量型调整转变。

2.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要通过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有效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

要立足于我市丰富的农业、生物种群、森林和生态环境的独特优势,发挥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做大规模、打响品牌,促进农产品的转化增值。

要大力发展以农业生产资料配送、农产品包装、储运、销售,以及针对农村市场的咨询、中介等为重点的农村服务业。

进一步优化环境,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放宽政策、降低门槛,在市场准入、资源使用、税赋优惠、投融资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扶持。

【当好“一把手”关键是确立好工作思路】

【当好“一把手”关键是确立好工作思路】

【当好“一把手”关键是确立好工作思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科学发展“三农”,就是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根本利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解决好“三农”问题,牵动根本,事关全局,只有农村安定才能全局稳定,只有农业基础牢固,经济社会才能健康发展,只有农民小康,才能全面小康。

作为部门“一把手”,尤其是农业部门的“一把手”,其作用显而易见。

因此,加强“一把手”执政能力建设,是促进我区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实现“两个率先”的重中之重,更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客观要求。

近几年来,我区农村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各项重要指标连续实现了信增势头,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深切感到,一把手的工作千头万绪,关键:一是抓工作思路的确定,就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确定推进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工作目标;二是抓工作思路的组织实施,就是带领领导班子成员,组织动员广大干部职工按照既定的工作思路,推动“三个文明”建设。

由于“一把手”是领导班子中的“班长”,是一个地区、部门的第一责任人,这一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工作的基本特点就是总揽全局。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求一把手有一条清晰、准确、科学的工作思路。

所谓工作思路,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本地实际出发,提出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达到预定目标的总体设想,包括过程中要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等。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部门的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工作思路是否科学可行。

然而领导工作思路的形成,不是领导者或少数人凭经验、拍脑门想出来的,也不是靠“文人”编出来的,其形成的过程必须遵循我党一贯倡导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遵循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工作方法。

一、必须以调查研究为基础。

如何在农业领域做出创新演讲稿

如何在农业领域做出创新演讲稿

如何在农业领域做出创新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有机会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对农业领域创新的一些想法。

农业作为人类最古老的产业之一,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农业领域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以适应新的挑战和需求。

首先,我认为在农业领域做出创新,需要不断引入先进的科技和技术。

比如,利用无人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农田进行精准的监测和管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利用生物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培育出更加适应气候变化和病虫害的新品种,从而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

其次,农业领域的创新也需要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教育。

只有让农民掌握最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才能真正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政府和企业也需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农民使用新技术,推广新模式,从而推动整个农业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最后,农业领域的创新也需要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保。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采用有机种植和生态农业的方式,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也要注重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推动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总之,农业领域的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农民共同努力。

只有不断引入新技术、加强农民培训、注重可持续发展,才能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和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谢谢大家!。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思路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思路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思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更是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那么,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思路呢?下面将从十个方面展开回答。

1.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

首先,我们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其次,我们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改善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最后,我们要优化农产品的生产布局,加强区域间的协调和合作,形成优势互补。

2. 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农业转型升级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一步。

我们要加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

同时,我们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此外,我们还要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产业经营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3. 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我们要完善农村土地的流转制度,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推动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对耕地保护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推进,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4. 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是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我们要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推动农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道路硬化等工作,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5. 发展农村产业经济发展农村产业经济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加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培育壮大农村新型产业,提高农民的创业就业能力。

同时,我们还要支持农村电商的发展,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6. 强化农村教育培训强化农村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我们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

农业行业中的创新问题及建议

农业行业中的创新问题及建议

农业行业中的创新问题及建议一、农业行业中的创新问题1.1 科技创新滞后农业行业一直以来都是以传统经验和劳动力为主要生产手段,科技创新的进程相对滞后。

传统的种植、养殖方式效率低下,农产品质量不高。

同时,农业技术研发对各地的气候、土壤、环境等条件差异化的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1.2 资本和市场难题农业行业在资本和市场方面也面临挑战。

传统农业缺乏足够的资本支持进行科技创新和设备更新。

此外,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有限,市场开拓困难,农民很难直接将产品与消费者连接起来。

农业产品生产链条长,农民利润低,中间环节较多,影响到产品价格和消费者购买意愿。

1.3 环保和可持续性挑战传统农业生产往往忽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及随意排放废水、废弃物等,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水源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

同时,农产品的供应链过程中往往存在能源浪费、物流效率低下等问题,对环境带来很大压力。

二、农业行业中的创新建议2.1 推进科技与农业的融合科技的发展为农业行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应积极推进科技与农业的融合发展。

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通过在种植、养殖、灾害预防等方面的创新,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2 打通“最后一公里”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开拓对于农业创新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引导农民合作社、农业科技企业与电商平台合作,打通农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通过建立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让农产品更加直接地进入市场,提高农民的收益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3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农业绿色发展是一个全方位的工程,需要从种植、养殖到农产品加工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引导。

政府可以加大对绿色农业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和生产模式。

同时,鼓励农业企业进行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减排,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4 引导资本投入农业创新政府可以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创新领域。

农业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思维应对农业行业的挑战

农业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思维应对农业行业的挑战

农业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思维应对农业行业的挑战农业一直是人类生活中至关重要的行业之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改变,农业行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培养创新思维成为了迫切的需求。

本文旨在探讨培养农业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方法和途径。

1.创新思维在农业中的作用创新思维在农业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农业创新思维可以推动农业技术的发展,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创新思维可以激发农民的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尝试新的种植技术和经营模式,增加农业收益和效益。

此外,创新思维还可以推动农业与科技、互联网等行业的融合,促进农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

2.培养农业创新思维的方法培养农业创新思维需要多种方法和途径。

首先,教育培训是关键。

政府、农业机构和学校可以联合开展农业创新思维的培训项目,向农民、学生和相关从业人员灌输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

其次,农民可以参与农业科技园区的活动,与专业人士交流合作,了解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种植技术。

此外,政府和金融机构可以提供贷款和补贴政策,鼓励农民进行农业创新实践。

最后,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可以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研发新的农业产品和技术,推动行业的创新发展。

3.农业创新思维面临的挑战农业创新思维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经验导致了创新能力的缺乏。

传统的农业经验和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新的空间,需要农民和相关从业人员拥抱新的理念和方法。

其次,资源和资金的不足是农业创新的制约因素。

创新需要资金和技术支持,但大多数农民和农业企业缺乏这些资源。

此外,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也对农业创新提出了一些挑战,需要政府和相关机构加大支持力度。

4.解决农业创新思维挑战的对策为了解决农业创新思维面临的挑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加强农业创新意识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媒体、培训和示范项目等方式,向农民和相关人员宣传农业创新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农业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思路

农业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思路

442018·14农业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思路□□吴□群产业兴才能乡村兴,经济强才能人气旺。

农业产业创新发展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助推器,是提升农村经济、完善农业发展链的强力抓手。

农业产业创新发展实质上是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

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江苏农业生态特征多样,现代农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农业科技含量和发展效率较低,产业缺乏竞争力;农产品有良好的生产基础,具备叫响品牌的条件,但品牌多而不强、知名度有而不响,更缺少一批起点高、带动强、品牌亮的大型龙头企业;农村自我提升和发展的能力较弱,农民增收的动力缺乏。

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不断完善农业产业结构,把创新发展农业产业作为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重塑农业产业发展新优势。

基于功能区战略合理定位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实现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的转变,形成农业发展新格局。

打造现代农业发展高地、生态优质农产品标杆产地、开放型农业生产基地和区域绿色农产品交易集聚区。

立足农业农村资源条件与区域发展优势,以特色农业为基础、以农耕文化为灵魂、以田园乡村为载体,围绕沿江、沿海、沿运河、沿黄河故道及湖泊丘陵资源,打造不同类型的乡村田园。

推动地域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江苏农业生态多样,农林牧渔业品种资源丰富,地理标志资源丰富,具有进行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的良好条件。

如阳澄湖大闸蟹、盱眙龙虾、邳州大蒜、阳山水蜜桃、灌南食用菌等。

优先强化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以农产品深加工推动产业集聚,推动地域特色农产品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及规模优势。

打造现代农业发展平台。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现代农业在空间地域上的产业集聚区。

围绕园区的提档升级,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高起点创新集成农业科技成果,高质量引进实施重点农业项目,高水平打造农产品知名品牌,高要求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创新型农业发展的路径与策略研究

创新型农业发展的路径与策略研究

创新型农业发展的路径与策略研究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粮食,而粮食的生产需要农业。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也在发生着变化,从传统的人力耕作到机械化生产,再到如今的数字化农业。

创新型农业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探讨创新型农业发展的路径和策略,并提出建议。

一、精深加工农产品当下,粮食生产已得到比较好的保障,但粮食产量的增加并不等于农产品的品质提升。

过去农村的原始加工方式经不起市场的考验,也不能符合人们对健康、营养、安全等多样化需求。

建议通过精深加工农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形成差异化的品牌效应。

例如,大豆加工成豆浆,黄豆制成豆腐等。

二、数字化农业数字化农业是农业创新的重要一环,也是下一个自然资源利用和生产力转化的方向。

数字化农业可以帮助农户精准测土和测水,预测生长和收成时间,制定防治方案,优化化肥和水超出配送等。

轻松“理财粮田,智慧养地”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盘活土地,种植更优质的作物。

此外,在物联网时代,农业也可以向数字化革命发起挑战。

三、生态优化农业发展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农业的生态优化也更为重要。

推广有机农业,加强农机电与化肥、农药、垃圾处理的配套措施等都是必要措施。

以形成生态优势的产业,优先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农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四、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

高质量发展农业,就需要不断创新科技,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值水平。

科技创新可以带来更加高效、便捷、主动、节能、绿色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手段。

比如,粒穗式种植技术使一棵早熟玉米的单产能翻一番;互联网+品牌化销售模式,成功的案例不在少数。

五、智慧农业智慧农业是从业者掌握专业技术、科技信息,全面而及时地掌握市场信息,并在市场动态变化时简单策略性地调整农业生产计划和市场营销计划。

当前,农民智慧的组织和联网技术已形成整个农业生产链,农民可以随时掌握物种、肥料、农药、环境、气象等方面的科学信息。

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及想法

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及想法

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及想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农业产业化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也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此背景下,我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想法有以下几点:
1.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产业化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发展。

通过创新科技手段,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建立完善的农业产业链。

要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全面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农业产业链,包括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等多个环节。

通过建立完善的产业链,能够将整个农业产业的每一个环节打通,实现资源共享和效益最大化。

3. 加强农业品牌建设。

建立农业品牌,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还能够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品质,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4. 增加资金投入,提高农业发展的资金保障。

资金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支撑。

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综上所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完善产业链、建立品牌、增加资金投入等手段,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全面发展。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业发展中的领导创新思维
作者:马丽
来源:《北方经济》2012年第19期
绥化市是农业大市,全国重要的大型商品粮基地、国家级草食畜牧业养殖基地和农副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农业人口占全区人口的70%以上。

过去,绥化曾陷入经济发展的窘境——两个国家级贫困县、四个全省贫弱县、财政困难、老百姓收入低。

绥化市新一任领导班子敢于创新思维,立足市情,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使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一、创新领导思维,拓宽农业发展思路
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当地领导谋划农业的思维方式有着必然的关系。

绥化市委领导敢于打破传统的从农业出发思考农业的思维定势,提出了“从农业起跳,把农业和工业统筹发展,用工业化理念规范农业、用市场化思维发展农村,用城镇化手段转移农民,用外向化模式打造新的工业格局”的发展方略。

粮食、畜牧、农产品加工是绥化市的主导产业。

绥化市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绿色、特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打响“寒地黑土”这个大品牌。

提高规模化生产能力和水平,提升农产品标准化水平。

2008年全市高产高效水稻、玉米面积比上年增加294万亩,优质粮、特色经济作物分别发展到2100万亩、252万亩,畜牧标准化生产小区、专业养殖大户各发展到197个、70394户,奶牛、肉牛、羊、生猪和家禽存栏量分别达到29.6万头、103万头、172.7万只、3756.7万只、300万头。

同时,无公害水产品认证、健康安全养殖面积分别达到80万亩和67万亩,绿色食品种植面积突破1000万亩。

无公害食品面积实现全覆盖,全市共转移劳动力82.6万人,完成引导性培训7万人,技能性培训2.6万人。

增强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使绥化市农业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之路。

二、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绥化市各级领导以工业化思维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及增长方式,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鼓励农民组织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使农业产业化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一)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
绥化市委各级领导审时度势,确立了以项目建设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方略。

在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新思路下,出现了一批农产品加工的大龙头——青冈龙凤,肇东中粮酒精、成福食品,明水格林淀粉,望奎北大荒肉业,安达龙鹅加工,兰西亚麻城……仅3年时间,全市就引进新建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48户;带动全市800万亩耕地、38.4万户农民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通过改扩新建龙头企业,到2008年全市各级农业产业化龙
头组织已发展到了378家。

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31家,数量均位居全省前列。

形成了“企业+协会(合作社、经纪人)+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在工业带动下,种植和养殖业则成了工业生产的第一车间。

通过龙头企业对粮食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绥化市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2005年,仅规模以上工业就实现利税12.7亿元。

目前该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已占到工业经济总量的49.7%。

2007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6.6亿元,招商引资特别是引进国内知名企业集团进驻绥化,重新构筑了以食品为主导,以医药、化工、纺织、机械为支撑的“1+4”现代工业体系。

加工业的振兴不仅破解了农业难题,也使一直困扰农民的卖粮难问题得到了解决。

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181元,是2000年的1.6倍。

(二)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绥化市把农业基地建设视为工业化链条上的“节点”,视为工业生产的一个车间,按企业和市场需求去生产优质粮食和畜禽产品,提高农业经济的运行质量。

绥化市处于寒地黑土的核心区,拥有“中国奶牛之乡”、“中国优质大豆之乡”、“中国绿色水稻之乡”等称号。

2007年,绥化市按工业加工需求规划整合了水稻、大豆、玉米等等10大优质原料基地,提高了基地专业化经营水平。

全市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与基地签订的订单面积达到836万亩,带动畜牧业生产基地生产奶牛、肉牛、生猪、禽类等6788万头(只),全市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了65.5万户。

(三)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
绥化市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坚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体,突出发展“寒地黑土”特色农业,全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2006年底,绥化市寒地黑土绿色物产协会参照国家绿色食品标准以及欧盟的标准,制定了42种主要寒地黑土绿色物产的标准。

2007年,在全市培养1.6万户农业标准化示范户,制订“寒地黑土”农业地方标准40项,新建2个市级和10个县级“寒地黑土”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绥化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把农业标准化作为发展现代化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实施农业规模化经营才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008年肇东市根据《黑龙江省千万吨奶战略工程规划》,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了50万吨奶战略工程规划。

2008~2012年,共建规模化奶牛养殖场200个、小区100个。

其中,年存栏150头的奶牛场170个,年存栏500头的规模化奶牛场20个,年存栏800头以上的规模化奶牛场10个。

到2012年,全市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提高到80%,基本实现由分散饲养向集约养殖的转变。

绥化市种植业不断趋于规模化。

玉米、大豆、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以及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集中连片实现规模化种植。

绥棱县克音河乡部落村农业生产互助协会共连片种植高油大豆1500亩,从春种到秋收,可节省成本5.9万元,每户可多增收1100多元,同时可节约50个劳动力,仅此每户可增收近7000元。

三、绥化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一)农业产业化本质上是现代农业制度的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我国的农业、农村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由于生产经营过于分散,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大规模生产,机械化作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尤其在今天这样一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农业与其他各业的发展都要放在这个大背景下统筹协调。

农业生产经营要素要在更大范围内优化组合,科学规范的管理,才能提升农业竞争力,占有更大的市场分额。

绥化市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企业+协会(合作社、经纪人)+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以家庭经营为基本单位组成的现代农业合作制。

这种新的经济制度既保留了家庭承包制的利益机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能更好的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生产,是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经济制度。

绥化市的农业产业化虽然取得了很大发展,但农业产业化规模还需不断扩大,机械化程度有待提高,产业链还需进一步拉长,使每一种农作物都能最大限度的加以利用,减少废弃物,实现农业产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二)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经营方式与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的要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仅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多样化提出了新要求,追求品牌、绿色、有机、无公害,而且也要求农业的功能多样化。

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农业是很难满足这些需求的,现代农业生产者必须具有商人的经营之道,把农业作为一个商品,根据市场的需求加以经营,以品牌、包装、宣传等等商业手段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价值。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的生产经营必须以市场为核心和导向,以农业合作组织的形式使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将工商企业的经营之道嫁接于传统农业。

通过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有机配合与协作,既可以降低市场风险,达到各经济主体的利益最大化,又便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以及实行标准化的管理,提升农户及相关的农业产业链、产业体系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实现双赢或多赢的效果。

绥化市对农业实施的市场化经营策略,正是适应了这一发展需要。

(三)科技创新与绿色环保是现代农业产业化的支撑体系
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科技、绿色、环保、有机之路。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农业生产成为农业产业的第一“车间”,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产业的质量和效益。

农作物的高质、丰产,取决于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科技投入和科学管理。

绥化市大力推行无公害农作物种植,实行标准化生产,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实行无公害农产品全面积覆盖。

依靠科技提升农产品的品质、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绥化市在农业科技人才方面比较短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弱,自主创新成果很少,这也成为限制绥化市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