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药品常见剂型
口服剂型药品的调剂原则
口服剂型药品的调剂原则口服剂型药品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药品,你服用过、接触过哪些口服剂型的药品?有什么体验?如果你为患者调配口服制剂,你会注意些什么?常用口服剂型药品包括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溶液剂、混悬剂等,根据不同需要可制成速效、长效、咀嚼、口含等不同剂型,如缓释片、控释片,缓释胶囊、控释胶囊,肠溶片、肠溶胶囊等。
这类剂型经口服进入胃肠道,经胃肠道吸收而发挥药效,口服给药是最简单、方便,也是比较安全的一种给药途径,这也是口服药物应用非常普遍的一个原因。
但是很多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何使患者正确执行医嘱?如何使患者用药后达到最佳疗效?如何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药师在调剂口服剂型的药品时不但要正确调配药品,还要在发药交代时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
一、交代药品名称及用法用量发药时要重点交代患者所取药品的名称、药品的用药方法与用量。
由于很多医院的一些药品品种存在“一品两规”或进口药与国产药并行的情况,药师在发药时,要向患者确认所发药品。
由于个体差异,患者的用药剂量会有差异,而患者又很难识别药物的计量单位,一般情况下药师要将标明药品用法用量的不干胶标签贴在药品外包装上,在发药时,还应直接交代给患者每天吃几次、每次多大剂量。
如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片,24小时内不得超过4片;硝酸甘油片应舌下含服,通过舌下黏膜直接吸收而发挥全身作用,既可防止胃肠道内的胃酸及消化酶对药物的破坏,也可避免药物在肝脏内被代谢破坏。
对于老人和小儿的用药剂量,更应引起高度重视,一定要反复交代,确保用药安全。
另外,口服剂型药品使用前,患者最好先用温开水润润喉咙,以防药物刺激伤害食管。
服药后要尽可能多喝水,服药后不要马上躺下,最好站立或走动一分钟,以使药物完全进入胃里。
二、交代药品用药时间用药时间非常有讲究,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与给药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患者用药时间正确,可增加药物疗效,减少和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临床常用中成药的剂型
临床常用中成药的剂型中成药是指由中药制成的药品,具有中药的特点和功效。
中成药剂型多样,包括片剂、颗粒、胶囊、丸剂、口服液、注射剂等。
下面将对临床常用的中成药剂型进行介绍。
一、片剂片剂是将药物粉末或颗粒压制成片状,常用的有水丸、糖衣片、薄膜衣片等。
片剂具有剂量准确、易于服用、携带方便等优点,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二、颗粒颗粒是将药物粉末或颗粒包装在小袋中,常用的有冲剂、散剂等。
颗粒具有易于服用、口感好、剂量准确等优点,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喉炎等。
三、胶囊胶囊是将药物粉末或颗粒装在胶囊中,常用的有硬胶囊、软胶囊等。
胶囊具有易于服用、剂量准确、不易氧化等优点,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四、丸剂丸剂是将药物粉末或颗粒制成球形或椭圆形,常用的有水丸、蜜丸、糖丸等。
丸剂具有易于服用、口感好、剂量准确等优点,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五、口服液口服液是将药物溶解在水或其他溶剂中制成的液体剂型,常用的有糖浆、口服溶液等。
口服液具有易于服用、吸收快、剂量准确等优点,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六、注射剂注射剂是将药物溶解在水或其他溶剂中制成的液体剂型,常用的有静脉注射剂、肌肉注射剂等。
注射剂具有吸收快、剂量准确等优点,常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总之,中成药剂型多样,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剂型,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患者在服用中成药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药品剂型分类
药品剂型分类药品剂型是指药物的制剂形式,包括口服药、注射剂、外用药等。
不同的剂型适用于不同的治疗需求和患者群体。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药品剂型分类。
一、固体制剂1.口服固体制剂口服固体制剂是指通过口腔吞咽进入人体消化系统的固体制剂。
常见的口服固体制剂有片剂、胶囊、颗粒等。
(1)片剂:片剂是将活性成分和辅料混合后压成片状,具有便携性和稳定性好等优点。
(2)胶囊:胶囊是将活性成分和辅料装入胶囊内,具有掩味作用,易于吞咽等优点。
(3)颗粒:颗粒是将活性成分和辅料混合后制成颗粒状,可以直接吞咽或与水混合后口服。
2.外用固体制剂外用固体制剂是指涂抹在皮肤或黏膜表面的药物。
常见的外用固体制剂数量众多,包括膏霜、贴剂、粉末等。
(1)膏霜:膏霜是将活性成分和辅料混合后制成软膏或乳剂状,具有润滑和保护作用。
(2)贴剂:贴剂是将活性成分和辅料制成的药物贴在皮肤上,可以长时间持续释放药物。
(3)粉末:粉末是将药物研磨成细粉末后散布在患处,具有快速吸收和作用的优点。
二、液体制剂1.口服液体制剂口服液体制剂是指通过口腔进入人体消化系统的液态制剂。
常见的口服液体制剂有口服溶液、悬浮液、糖浆等。
(1)口服溶液:口服溶液是将活性成分溶于水或其他溶媒中,具有吸收快和稳定性好等优点。
(2)悬浮液:悬浮液是将活性成分悬浮于水或其他溶媒中,需要摇匀后使用。
(3)糖浆:糖浆是将活性成分与糖浆基础混合而成,可以改善口感,适合儿童和老年人服用。
2.注射液体制剂注射液体制剂是指通过注射器将药物注入人体内部的液态制剂。
常见的注射液体制剂有静脉注射液、肌肉注射液、皮下注射液等。
(1)静脉注射液:静脉注射液是将活性成分溶于水或其他溶媒中,通过静脉输注进入人体循环系统。
(2)肌肉注射液:肌肉注射液是将活性成分溶于水或其他溶媒中,通过针头插入肌肉组织中进行缓慢释放。
(3)皮下注射液:皮下注射液是将活性成分溶于水或其他溶媒中,通过针头插入皮下组织中进行缓慢释放。
药品的剂型名词解释
药品的剂型名词解释一、背景介绍药品作为医学和药学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药品,了解药品的剂型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对常见的药品剂型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药品。
二、口服药剂型1. 片剂(oral tablet)片剂是将药物压制成片状的固体药剂形式,常见于药房和医院。
它具有易于储存和服用的优点,应用广泛。
2. 胶囊剂(oral capsule)胶囊剂是将药物包裹在胶囊中,通常由软胶囊和硬胶囊两种形式。
它更容易被吸收,用于包裹味道不好或易挥发的药物。
3. 口腔溶解片(orally disintegrating tablet)口腔溶解片是一种快速溶解在舌下的片剂,不需要水或其他液体一同服用。
它在治疗紧急情况或无法吞咽固体药物时十分有用。
4. 汤剂(oral solution)汤剂是一种药物溶液,可直接口服。
它适用于需要精确剂量、易于调剂或需要快速吸收的药物。
三、外用药剂型1. 软膏(ointment)软膏是一种质地柔软、成分与药物的黏稠剂剂型。
它可以直接应用于皮肤表面,用于局部治疗皮肤疾病和干燥等问题。
2. 凝胶(gel)凝胶是一种半固态剂剂型,用于局部治疗皮肤病变。
它通过形成保护膜在皮肤上提供保湿和保护作用,同时使药物释放更为均匀。
3. 贴剂(patch)贴剂是一种便于贴在皮肤上的剂型,通常由药物、黏合剂和支撑材料构成。
它通过透皮吸收的方式传递药物,方便控制剂量。
四、注射剂型1. 静脉注射剂(intravenous injection)静脉注射剂通过直接注射进入静脉,药物可以迅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它常用于急救、高浓度药物或需要快速作用的治疗。
2. 肌肉注射剂(intramuscular injection)肌肉注射剂通过将药物注射到肌肉中,药物可以缓慢而逐渐地释放,提供长时间的疗效。
3. 皮下注射剂(subcutaneous injection)皮下注射剂是将药物注射到皮下组织中,它与肌肉注射剂相似,但是药物的吸收速度更慢。
剂型名词解释
剂型名词解释剂型是药物分类的术语,指的是通过以某种非常具体的形式进行制造和分配的药物。
在药品学中,剂型是指药物形成不同药剂物质(如粉末、液体、膜衣片、胶囊)的制造方法。
它们可用来指定每个药物的效果、稳定性、活性期和给药方式等。
常用的剂型有:1.定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膜衣片剂、滴眼剂、注射剂、含量剂等,是最常见的剂型。
这些剂型中的药物,比如片剂,胶囊剂等,将药物固定在一定的形式中,可以有效地保证药物的质量和效果。
2.体剂型:包括普通液体、口服液体、吸入性液体等,可用于饮用、吸入、注射等方式进行服用,可以迅速地被吸收,以达到症状的缓解。
3.量剂型:包括糖衣片剂、片剂、膜衣片剂等,可以促进药物的吸收和控制释放速度,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4.量剂型:含量剂是一种常用的剂型,含量剂的目的是将药物载体和药物的药效结合,在一个柔软的质地中,进行特定的药效控制。
5.合剂型:混合剂型包括便携式混合剂、普通混合物、口服混合物等,可以将不同类型的药物混合在一起,以提高治疗效果。
6.缺氧剂:耐缺氧剂是一种将某些不易溶解的药物成份与可溶解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能够适应某些不良状态,使其在生物体内可以正常被吸收,从而达到期望的治疗效果。
剂型的确定是药物开发过程中的关键,因为它决定了药物的可靠性和效力。
在开发药物时,应该确定最适合的剂型,使药物可以根据肝、肾、胃肠的功能来尽快地被吸收,以及可以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带有一定的药效保持时间。
另外,药物剂型也应该尽可能满足患者使用上的便利性,满足患者服药难易程度及疗效方面的要求,从而促进患者坚持服药,取得最理想的治疗效果。
因此,在药物开发过程中,剂型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根据药物的性质决定使用什么样的剂型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只有把握好药物与剂型的匹配,才能保证药物的稳定性、药效稳定性以及治疗效果。
因此,在药物开发中,除了要重视药物的质量,还要重视剂型的选择,以确保药物在患者体内能发挥最佳效果,同时也能保证足够的安全性。
制药业的药物剂型与制剂工艺
制药业的药物剂型与制剂工艺药物剂型是指药物在制剂过程中所采用的给药形式,包括固体剂型、液体剂型和半固体剂型等。
药物制剂工艺是指药物剂型的加工过程和生产工艺。
本文将围绕制药业的药物剂型和制剂工艺展开讨论。
一、固体剂型固体剂型是指以固体形式包装的药物剂型,常见的有片剂、胶囊和颗粒剂等。
片剂是将药物压制成片状,便于服用和保存。
胶囊则是将药物装入胶囊中,有助于药物的溶解和释放。
颗粒剂是将药物制成颗粒状,方便服用和调剂。
固体剂型的制剂工艺主要包括原料筛选、粉碎、混合、制片或制胶囊、包装等步骤。
在原料筛选中,制药企业需要选择质量优良的原料,确保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粉碎和混合是将原料进行机械粉碎和混合均匀,以保证每片或每颗剂量的一致性。
制片或制胶囊是将混合好的药物压制成片剂或装入胶囊中。
最后,将制成的固体剂型进行包装,以保护药物的质量和方便患者使用。
二、液体剂型液体剂型是指以液体形式包装的药物剂型,常见的有口服液、注射液和外用液等。
口服液是用于口服给药的液体剂型,可分为糖浆、混悬液和滴丸等。
注射液是通过注射器将药物直接注射到患者体内的液态剂型。
外用液是用于外用给药的液体剂型,如口腔溶液和洗剂等。
液体剂型的制剂工艺主要包括原料溶解、过滤、灭菌、包装等步骤。
在原料溶解中,制药企业将固体原料或溶解性较差的原料溶解于溶剂中,形成可服用或注射的液体。
过滤和灭菌是为了去除杂质和微生物,确保液体剂型的纯净和无菌。
最后,将制成的液体剂型进行包装,以方便患者使用和保存。
三、半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是指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药物剂型,常见的有软膏、栓剂和凝胶等。
软膏是一种半固态的外用剂型,主要由基础膏和药物组成,可用于皮肤破损、炎症和瘙痒等问题的治疗。
栓剂是将药物制成栓剂状,用于直肠或阴道给药。
凝胶是以凝胶基质为载体的剂型,常用于局部治疗和口腔护理等。
半固体剂型的制剂工艺主要包括基础膏制备、药物加入、混合、灭菌、包装等步骤。
基础膏的制备是将药用基础膏与特定药物组合,在一定温度下搅拌均匀,形成半固态的剂型。
最新常用药物剂型特点和合理应用主题讲座课件
常见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
(1)给药途径不当,如肌注药品静脉给药, 静滴药品用于静推,注射剂用于口服、滴眼 。
(2)给药剂量、给药时间不合理。 (3)给药顺序和注射溶媒等选择不当。 (4)输液滴速不当,药物不合理配伍。
药动学/药效学与抗生素疗效
峰浓度
浓 度
MIC (最小抑菌浓度)
AUC
曲线下面积
药物浓度大于 MIC的时间
讲口服药物的合理应用
3
注射剂型药物的合理应用
4
外用药物的合理应用
常见的药物剂型
2
概念
• 制剂: 是根据药典或其他现成处方将药物制
成一定规格的制品。制剂的生产多在药厂进行 ,也可以在药房制剂室完成。
• 剂型: 由于用药目的的不同,将药物加工
制成适合于医疗应用的形式称药物的剂型(简 称剂型),实际上剂型就是制剂的形态。
药物细粉(100目以上)加适当粘合剂制成的 圆球形制剂。粘合剂用蜂蜜、水、米糊或面糊 制成的分别称为蜜丸、水丸、糊丸。中药多用 。
3. 散剂(Pulvis)
一种或多种药物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 状制剂,供内服或外用。
4. 胶囊(Capsula)
药物装于胶囊中制成,供内服。 ① 硬胶囊:装粉末或颗粒药物,如阿莫西林胶
伤、创伤、眼耳、口腔等。外用时除药物 的医疗作用外,还在创伤表面形成一层薄 膜,具有封闭和保护作用。
口服药物的合理应用
• 固体制剂 是由主药(有效成分)和赋形
剂(淀粉、糊精、蔗糖等)加工制成,主 药被吸收进入血循环之前必须于胃(肠) 中崩解,分散成细小颗粒,然后才能溶出 而被吸收。
• 服药用水的正确选择,将大大有助于片剂 的崩解、溶出、吸收。
9. 洗剂(Lotio)
简述中成药的常见剂型
简述中成药的常见剂型中成药是指中药在制剂过程中加入某些化学药物使其更易于使用和服用的药物。
根据药物的使用方式和药物的形状,中成药通常有多种剂型。
下面将对中成药的常见剂型进行简述。
1. 丸剂:丸剂是将药物研磨成粉末,并根据需要加入一定的辅料和黏合剂制成的颗粒状剂型。
丸剂可以分为大丸和小丸两种形式。
大丸用于煮汤服用,小丸则可直接吞服或冲服。
丸剂常见的临床应用包括黄连上清丸、清开灵胶囊等。
2. 散剂:散剂是将药物研磨成细末,并包装在一定容量的药品容器中,适量地取出服用的剂型。
散剂常见的有颗粒剂(如复方感冒片)、粉剂(如保济口服液)、砂剂(如藿香正气散)等。
3. 煎剂:煎剂是将药物煎煮后制成的液体剂型。
它主要是将药物放入适量的水中,煎煮一段时间后,滤去渣滓,获得清汤液体。
煎剂通常是口服剂,如四神汤、银翘解毒片等。
4. 冲剂:冲剂是将药物制成颗粒状或颗粒状药粉,供患者用水冲服的剂型。
冲剂一般是在其它适合服药的药物中加入辅料制成的。
冲剂常见的有糖浆剂(如板蓝根糖浆)、冲剂颗粒(如普乐安片)等。
5. 胶囊剂:胶囊剂是将药物制成胶囊形状的剂型。
胶囊剂分为硬胶囊和软胶囊两种形式。
硬胶囊一般是将药物填充到硬质胶囊中,软胶囊则是将药物填充到软质胶囊中。
胶囊剂既可以作为口服剂也可以是外用剂。
常见的胶囊剂包括罗红霉素胶囊、连花清瘟软胶囊等。
6. 茶剂:茶剂是将药物研磨成粉末或颗粒状,用沸水冲泡而成的剂型。
茶剂一般是外用剂,常用于草药浸泡或草药洗涤。
常见的茶剂有牛黄解毒胶囊、采乌搽剂等。
7. 贴剂:贴剂是指制成贴片剂或贴膏剂供外用的剂型。
贴剂的制作一般是将药物研磨成粉末或药液制成的糊状,涂在胶纸或布料上,然后加入黏合剂制成的。
贴剂在患处贴敷,通过皮肤吸收发挥药物作用。
常见的贴剂有金匮肾气丸贴剂、跌打损伤贴剂等。
以上是中成药的常见剂型简述,不同的剂型适用于不同的疾病和使用需求。
非专业人士在选择中成药剂型服用时,应慎重,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糖浆剂工艺流程
糖浆剂工艺流程
《糖浆剂工艺流程》
糖浆剂是一种常见的药品剂型,用于口服给药。
它通常以糖浆的形式出现,口感好,易于服用,特别适合儿童和老年人。
糖浆剂的生产工艺流程相对复杂,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首先,制作糖浆剂的原料主要包括药品原料、溶剂和调味剂等。
药品原料需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和质量控制,以确保其符合药典标准。
溶剂是糖浆剂的载体,通常使用的是甘油、蔗糖浆等。
调味剂通常包括天然香精和甜味剂等,以提升口感和吸引力。
其次,糖浆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混合、加热、溶解、过滤、灭菌、充填和包装等环节。
混合是将药品原料、溶剂和调味剂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加热则是在适当温度下加热混合物,以加速溶解和反应。
溶解过程需要通过搅拌等方式保证药品原料与溶剂充分混合溶解。
过滤和灭菌则是确保糖浆剂的纯净和无菌。
最后,糖浆剂需要通过严格的充填和包装流程,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充填过程需要确保充填量的准确和通道的无菌。
包装则需要保证产品的外观和标签的准确性。
总的来说,糖浆剂的生产工艺流程需要严格遵守GMP的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在整个流程中,需要严格执
行各项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标准,确保产品符合药典标准和国家相关法规要求。
口服液的功能主治和副作用
口服液的功能主治和副作用功能主治口服液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由于其易于服用和快速吸收的特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口服液的功能主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口服液中含有对消化系统有益的成分,可以起到促进消化、舒缓肠胃不适的作用。
常见的口服液如胃复安口服液、护胃类口服液等,可以有效缓解胃痛、胃酸过多等症状。
2.缓解感冒和咳嗽:口服液中含有草药提取物或化学成分,可以起到抗感冒、止咳化痰的作用。
例如复方板蓝根颗粒口服液、止咳糖浆等,可以有效缓解感冒引起的咳嗽、喉咙痛等症状。
3.镇痛和解热:口服液中含有镇痛和解热成分,可以用于缓解头痛、发热等症状。
常见的口服液如感冒退热口服液、布洛芬口服液等,可以降低体温、缓解身体不适。
4.补充营养和增强体力:口服液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可以帮助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强体力。
常见的口服液如补铁口服液、维生素口服液等,可以改善营养不良、促进身体康复。
5.调理免疫系统:口服液中含有免疫调节物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改善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例如免疫调理口服液、膳食纤维口服液等,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副作用尽管口服液具有广泛的功能主治,但是在使用口服液时也需要注意潜在的副作用。
以下是口服液的常见副作用:1.胃肠道不适:口服液中的药物成分可能对胃肠道产生刺激,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
尤其是对某些消化系统敏感的人群而言,这种不适可能更为明显。
2.过敏反应:口服液中的药物成分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荨麻疹等症状。
对于对某些特定成分过敏的人群,应避免使用含有这些成分的口服液。
3.药物相互作用:口服液中的药物成分可能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导致药效增强或减弱。
因此,在使用口服液时需注意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药物调整。
4.肝肾功能损害:某些口服液中的成分可能对肝肾功能产生一定的负担,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害。
门特用药
口服常释剂型
甲类
左旋多巴
口服常释剂型
乙类
左旋多巴/卡比多巴
口服常释剂型
甲类
金刚烷胺
口服常释剂型
缓释控释剂型
乙类
多巴丝肼
口服常释剂型
乙类
吡贝地尔
缓释控释剂型
乙类
卡比多巴
口服常释剂型
乙类
恩他卡朋
口服常释剂型
限三级医院重症患者
乙类
溴隐亭
口服常释剂型
乙类
脑心通胶囊
乙类
普拉克索
口服常释剂型
乙类
醒脑再造丸(胶囊)
口服常释剂型
乙类
珍菊降压片
乙类
阿呋唑嗪
口服常释剂型
乙类
复方罗布麻颗粒(片)
缓释控释剂型
乙类
清脑降压颗粒(胶囊、片)
乙类
脉君安片
甲类
松龄血脉康胶囊
甲类
牛黄降压丸(胶囊、片)
再生障碍性贫血(一类门诊特殊疾病用药范围)
分类
药品
剂型
备注
分类
药品
剂型
备注
甲类
氨甲苯酸
口服常释剂型
甲类
环孢素
口服常释剂型
限器官移植、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工伤保险
甲类
呋塞米
口服常释剂型
甲类
复方降压片
口服常释剂型
乙类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
口服常释剂型
限高血压二线用药
甲类
氨苯碟啶
口服常释剂型
乙类
替米沙坦
口服常释剂型
限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不能耐受的患者
甲类
螺内酯
口服常释剂型
甲类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
药品剂型调研报告
药品剂型调研报告药品剂型调研报告一、引言药品剂型是指药品在制剂过程中所选择的适宜的物理形态。
药品剂型的选择对于药品的质量、疗效和药物安全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药品剂型进行调研是药品开发和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报告旨在对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药品剂型进行调研,并对其特点、用途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二、常见药品剂型1. 固体剂型:固体剂型是指药品以固体形式存在的剂型,包括片剂、颗粒剂、胶囊剂等。
固体剂型的特点是便于携带和使用,而且稳定性较好,适合口服给药。
2. 液体剂型:液体剂型是指药品以液体形式存在的剂型,包括口服液、注射液、眼药水等。
液体剂型的特点是易于吸收和吸收速度快,适合急需迅速起效的情况。
3. 糖衣剂型:糖衣剂型是指在固体剂型的基础上,外面包上一层糖衣的药品剂型。
糖衣剂型的特点是易于咀嚼和吞咽,减少药物的苦味和刺激感,更易被患者接受。
4. 控释剂型:控释剂型是指药物在给药过程中缓慢释放的剂型,包括缓释片剂、控释胶囊等。
控释剂型的特点是能够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提高药物的疗效。
5. 基因工程剂型:基因工程剂型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造的药物剂型,例如重组蛋白药物、抗体药物等。
基因工程剂型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靶向性和生物活性,适用于治疗特定的疾病。
三、药品剂型的选择与应用药品剂型的选择应根据药物的性质、疾病的特点和患者的需求来确定。
例如,对于耐胃酸的药物,可以选择固体剂型;对于需要快速起效的急需药物,可以选择液体剂型;对于无法口服的患者,可以选择注射剂型。
同时,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也需要考虑到患者对剂型的接受程度和便利性。
四、药品剂型的发展趋势1. 高科技剂型:随着科技的发展,药品剂型也将朝着高科技方向发展。
例如,纳米药物、基因工程药物等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2. 个性化剂型:个性化剂型是指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疾病特点,定制适合患者需求的药品剂型。
个性化剂型的发展将使得药物更加贴近患者,并提高疗效。
中国药典 剂型
中国药典剂型中国药典(Chinese Pharmacopoeia)是中国卫生部颁布的一部药学法规,用于规范和控制药物生产、销售和使用的质量标准。
它是中国唯一一次通过国际药典委员会的审查和批准的药典,被认为是中国药品质量的基准,也是中国药物管理的依据。
中国药典中包含了各种药物的剂型,剂型是指药物单一或多个有机化合物以一定比例组成的某种疗效形式,用于药物的给药方式和途径。
中国药典中常见的剂型有:1.化学药品:包括片剂(tablets)、胶囊剂(capsules)、注射剂(injections)、颗粒剂(granules)和制剂(preparations)等。
-片剂:片剂是将药物原料加工成块状,通常是圆形或椭圆形,常见的有普通片(conventional tablets)、缓控释片(controlled-release tablets)和咀嚼片(chewable tablets)等。
-胶囊剂:胶囊剂是将药物原料封装在胶囊中,通常分为硬胶囊(hard capsules)和软胶囊(soft capsules)两种。
-注射剂:注射剂是将药物以液体形式注射到体内,常见的有溶液剂(solutions)、混悬液剂(suspensions)和粉末剂(powders)等。
-颗粒剂:颗粒剂是将药物原料加工成颗粒状,也叫颗粒制剂,通常是用于口服的药物,常见的有散剂(powders)和颗粒(granules)等。
-制剂:制剂是指由药物原料制成的制剂。
根据不同的给药途径和目的,制剂可分为外用制剂、泡腾制剂、乳剂和贴剂等。
2.中成药:中成药是指中草药经过一定的制备工艺后制成的药物,具有较宽的药理作用和适应症范围。
中成药剂型主要有片剂、丸剂、散剂和膏剂等。
-丸剂:丸剂是将草药制成丸状的固体制剂,常见的有水丸、蜜丸、酒丸和糖丸等。
-散剂:散剂是将草药制成颗粒状的固体制剂,通常是用于口服的,常见的有粉末剂(powder)和颗粒剂(granules)等。
药剂师教您常用口服剂型药品用法
药剂师教您常用口服剂型药品用法在现代生活中,相信每一个人都服用过口服药吧,不论大病、小病,还是生疮感冒都有过服用口服药的经历。
但是,是否每一位朋友都真实了解口服药品的正确服用方法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针对常用口服剂型的药品用法。
服用口服制剂药品的方法会直接影响到药效以及最终治疗效果,如果没有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药品的服用,就会导致降低疗效,甚至失去疗效。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对口服剂型药品的服用方法进行正确的判断,从而让药效得以充分的发挥。
1.针对不同口服药物剂型来将服用方法分类1.1关于如何正确服用舌下片、口崩片的方法①舌下片是指舌头下面黏膜直接吸收,从而来直接发挥药效的片剂,比如硝酸甘油舌下片便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舌下片药剂。
服用方法为,先将药品放置于患者的舌头下面,然后让患者紧闭嘴巴,让药物多在舌头下面停留一段时间,让口腔分泌的唾液将药品进行充分的溶解和吸收。
②口崩片是指一种可以在患者的口腔内快速溶解的一种药物,通过口腔内分泌的唾液让药物在短时间内进行充分的溶解。
口崩片药品比较适合于老人和儿童,患者在服用口崩片的时候需要喝水,直接利用唾液将口崩片药品溶解,针对不想通过口服溶解口崩片药品的患者,也可以选择将口崩片放置于水中,等药品在水中充分溶解后直接服用。
1.2胶囊剂与肠溶剂的服用方法胶囊剂主要是指一种空心的硬质胶囊或者具有一定弹性的软质胶囊填充药品的固体剂,通俗称之为胶囊。
而肠溶剂主要是选择用利于肠溶的包衣材料对药品进行包裹,外包衣在胃部不会溶解,从而药品顺利到达肠道便开始通过肠液进行溶解,可以让其在肠道内进行定位释放,很多药物容易伤胃,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和患者的身体感受,从而这类容易对胃部造成刺激的药物都被制作成了肠溶片,减少了对胃部的刺激。
在服用胶囊剂和肠溶剂药物的时候,都需要患者整粒服用,不要拆开胶囊,也不要咀嚼,也就是不要破坏包衣,以免影响疗效,而且,拆开包衣里面药品的味道也会较苦,增加了服用过程中的痛苦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服藥品劑型大不同
台中慈院藥劑科 林湧達藥師
「該如何吃藥」這是每個人到藥局領藥最關心的問題,許多的藥品都有其特別的「吃法」,絕對不是通通吞近肚子裡就好!其實藥品的服用方式絕大多數取決於它的「劑型」。
什麼是「劑型」呢?簡單的說就是藥品的形式。
不同的「劑型」能夠幫我們達到許多不同的目的,以下就讓我們一一來介紹各種口服劑型之間的差異:
《一般口服劑型》
錠劑:是最常見的劑型,利用簡單的賦型劑將藥品直接打錠。
例如:伯樂止痛錠Acetamionphen〈Paran®〉
可咀嚼錠:稱為咀嚼錠,應用在兒科用藥和腸胃用藥。
為了方便尚無法順利吞服藥品的小孩所設計,例如:欣流咀嚼錠 Montelukast 4mg〈Singulair®〉;腸胃用藥可應
用在制酸劑,以加速藥品發揮藥效的速度,例如:多寶衛康咀嚼錠 Topaal
Chewable tablet。
糖(膜)衣錠:在一般的錠劑外覆蓋上特殊的的包衣,這類的包衣並不會影響藥品釋出的時間,最主要是為了遮蓋藥品本身的不良味道或是藉由阻隔藥品與空氣和光
線的接觸以增加化學安定性。
例如:康力命─愛 糖衣錠 Kalimine-A。
口溶錠:藉由口腔中少量的唾液將藥品溶解,一般來說會加入矯味劑,就像「含糖果」一樣;因為溶解速度較快,也加速了這類型藥品的吸收速度。
這類型藥品並不會經
由口腔中的黏膜所吸收,主要應用在不方便吞服整顆藥丸,或是對於服用藥品
有抗拒的病人。
例如:津普速口溶錠O lan z apine〈Zy pre x a®〉
舌下錠:為了要能夠快速的經由口腔的黏膜吸收藥品,可以避免藥品在接觸胃酸後遭到破壞,也可以快速的讓藥品在體內發揮作用。
例如:硝化甘油舌下錠,就是為了
可以快速的發揮藥效所以使用舌下錠給藥的方式。
膠囊:可分為硬膠囊和軟膠囊,兩者都是利用特殊材質所製成的外殼,將藥品充填其中,以方便吞服。
兩者的差異只是因為要包覆的藥品本身的性質不同,所以選用不同材
質的外殼。
此外,膠囊本身的顏色也可以用以快速辨別藥品。
因為膠囊劑型可以完
整包覆藥品,在服藥時完全不會有令人感覺厭惡的味道。
例如:優力黴素
Cephale x in〈U le x in®〉。
《緩釋口服劑型》
有些藥品在體內的作用時間很短或是為了減少服藥的次數,以及穩定藥品在血中的濃度,所以有些藥品會利用緩釋劑型讓藥品在體內慢慢的釋放出來,要達到這個目的大概有以下的
方法:〈1〉利用不同材質的包覆,使藥品在不同時間依序釋出。
〈2〉利用一個特殊材質的外殼,在這個外殼上可以利用許多方法讓藥品可以在腸胃道中以固定的速度釋放出藥品,如此能延
長藥品在體內的作用時間,但是這類型的藥品的外殼是不可被體內消化吸收的,所以當藥品吸收完之後,殘餘的外殼將會隨著體內的排泄物出現糞便之中。
例如:可迅持續性藥效錠
D o x a z osin〈D o x aben®XL〉。
《腸溶口服劑型》
在藥品的表面包附特殊的「腸衣」,使得藥品在胃中不會崩解釋出,而必須在偏鹼環境的小腸才崩解釋出,如此可避免藥品刺激胃及食道黏膜或受到胃酸的破壞。
此類藥品應避免和制酸劑同時服用,因為制酸劑會使胃中呈現偏鹼的環境,使得藥品提前釋放出來,就失去了「腸衣」的作用。
例如:通便樂腸溶錠B isaco dy。
緩釋和腸溶劑型原則上不可磨粉剝半。
一般來說,藥品做成緩釋的劑型,其中所含的藥品總量比較高,以期在較長的時間內穩定且緩慢的釋放,當劑型被破壞時,緩釋劑型中的所有藥品會立刻被身體吸收,如果沒有遵照醫囑服藥,很有可能因為服用過多藥品而導致不適:假設是穩定情緒的藥品,就會使白天昏昏沉沉。
此外,腸溶劑型的藥品在磨粉或是剝半後,會使藥品在到達腸道之前就先接觸食道和胃部而造成不適;有藥品會被胃酸破壞,以致藥效下降甚至是完全無效。
《結論》
藥品之所以需要那麼多種劑型,主要是因為需要考慮疾病的治療、吸收的差異、藥品本身的物理化學性質、希望避免的副作用以及服藥的方便性等…。
所以在服藥前記得要看清楚服藥指示,切勿自行更改服藥方式,並且要以足夠的開水服用藥品,如果有任何問題都歡迎您向醫師或藥師詢問。
藥物諮詢專線: (04)3606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