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核问题分析
形势与政策——浅析朝核问题

尘埃未落,“核”去“核”从——浅析朝核问题【摘要】朝核问题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从第一次的核危机爆发辗转到如今的十几年间,仍然时沉时浮,飘忽不定。
六方会谈的各国虽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但成效却显然不尽如人意。
朝核问题作为重大的国际争端,其影响与破坏力已经危及到地区甚至全球的和平与发展的环境。
朝核危机之所以愈演愈烈既是朝鲜自身的原因,也是外界给朝鲜带来的压力所致,但事到如今,最重要的就是寻求问题的最解决之道,朝鲜该“核”去“核”从?在处理此问题的做法上,我国将保持一贯的态度——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重视朝鲜安全,按照和平的方式解决朝核问题。
【关键词】朝核问题核危机实质六方会谈携手化解自2009年2月以来,随着朝鲜采取第二次核试验、导弹发射、宣布退出六方会谈和终止1953年停战协定等一系列挑衅性举动,东北亚安全局势骤然恶化,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也已经受到严重威胁。
一、朝核问题的由来所谓朝鲜核问题,就是指朝鲜开发核应用能力而引起的地区安全和外交等一系列问题,相关方为美国、中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
它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该问题一直反反复复,成为令国际社会、世界各国人民关心并担忧的事情。
从1985年12月朝鲜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至今,朝鲜先后发生了三次牵动世界神经的核危机。
第一次朝核危机的爆发源于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朝鲜的多次强制性“特别检查”,该举动令朝方甚为火恼,于1993年3月12日宣布退出《不扩散武器条约》为标志的第一次朝核危机爆发,但最终以美朝双方签订《朝核问题框架协定》,美朝关系开始走向缓和而得以化解。
第二次的朝核危机则是由于美方对朝方不够信任,缺乏诚意导致朝鲜在02年宣布重启核设施,并再次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危机再次爆发,在此状况下,中国迎难而上,相继促成了中、美、朝三方会谈及六方会谈,危机发展态势得到一定缓和,但仍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2009年4月5日朝鲜成功发射“光明星2号”,由此引发了新一轮的外交较量,美日韩三国文攻武吓,本企图驯服朝鲜,迫其知难而退,然而朝鲜方在此形势下亦毫不示弱,越发抵抗,并于5月25日成功实施了二次“核爆”,致使国际社会6六年多来的和平努力在瞬间化为乌有,至此,朝鲜半岛出现了新一轮的危机,此即为备受国际社会关注且现今仍未得到解决的第三次朝核危机。
朝鲜核问题全透析

朝鲜核问题全透析自20世纪末至今中国的邻邦朝鲜先后爆发了两次“朝鲜核危机”,一时间朝鲜核问题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敏感话题,东北亚的地区安全再次聚焦了诸多世界大国的政治视线。
我们再看朝鲜问题迟迟不能解决的原因不是没有一个解决的途径,而是矛盾的主要各方其实都不肯完全彻底的解决!原因何在?搞清这点我们首先要理解半岛的战略局势。
首先,美国迟迟不肯与朝鲜对话其实是在搞拖延战术,他是不想解决朝鲜核问题的。
如果朝鲜核问题彻底地解决了,他就没有在韩国驻军的充分理由了,那么他对半岛的控制力必会大大下降,这是他不愿看到的。
再说日本,我们虽然看到他口口声声说朝鲜拥有核武器是对他的一个威胁,而且他也一直宣扬这种威胁,但这只是它借此发展军事实力的一个借口而已。
日本这个国家非常危险,军事实力毫不比中国差,而他却处处掩藏这种实力反而为其他国家的发展叫嚣威胁论。
所以朝鲜核问题本身在不能威胁到日本的前提下反而为日本进一步发展突破和平宪法的军事实力提供了一个理由,由此他不会向朝鲜做任何的让步。
再说韩国,其实韩国还是希望解决朝鲜问题的,但是他偏偏不是解决问题的主角,因为他没有这等实力。
在某种程度上,他必须其保持与美国的同盟关系。
这种关系在李明博政府上台后表现愈发明显,但问题是朝鲜是一个用超强硬态度回应强硬态度的国家,所以双方关系闹得非常僵。
而对于朝鲜本身,他把其国内发展的困局通通归结于美日帝国主义和走狗李明博政府的制裁,所以这也是他的一张牌,倘若他与美国日本关系正常法后,他就失去了为其国内发展问题辩护的借口,当然问题解决后他会从中获得好处,但明显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再谈俄罗斯,他好像置身于外,其实不然,但他扮演的角色明显不同。
首先他没有威胁感。
他只关注美国在朝鲜半岛的军事实力,当然他还害怕另一个问题,倘若美日以此为借口在东亚部署他们先进导弹。
这是对他要命的,所以他还是希望解决朝鲜和问题的。
但它与韩国一样都不是解决问题的主角。
中国的话是非常希望解决朝鲜问题的。
朝核问题

(一)朝鲜为什么发展核武器1、朝鲜核问题的出现, 主要源于美朝双方的长期敌视冷战结束之后, 朝美之间互为敌国的态势并没有改变。
长期以来, 朝鲜为防范美国的军事打击, 大力加强国防力量建设, 一直在进行先进武器装备的研究和开发。
为防止朝鲜研发核武器, 美国1994年与朝方签署了《美朝核框架协议》。
但美国并没有认真履行协议, 计划建设的轻水反应堆, 因资金不到位长期处于半停顿状态。
尤其是布什政府上台以来, 改变了克林顿政府时期的对朝接触政策, 奉行强硬的对朝遏制政策, 使朝鲜政府深感失望。
美国发生“9·11 ”事件后, 布什总统在2002年1月的国情咨文中将朝鲜列为三个“邪恶轴心”国家之一, 美国国防部2002年1月8日向国会提交的《核态势评估》报告, 也将朝鲜列人美国可能对其实施核打击的七个国家之一。
随着美国先发制人军事战略的出台,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分别于2002年1月31日和3月13日指出, 布什的“邪恶轴心”论, 暴露了美国军事打击朝鲜的危险企图;如果美国对朝鲜实施军事打击的计划被证实, 朝鲜将不再受朝美《核框架协议》的约束, 并采取对应的实质性措施。
2002年10月3日至5日美国总统特使、助理国务卿凯利访朝时, 朝方向美方承认正在进行高浓缩铀核武器开发。
美国对此态度强硬, 坚称在朝鲜放弃其核计划前, 根本不会考虑与朝鲜进行对话, 更不会签署美朝互不侵犯条约, 并于2002年12月停止向朝鲜提供重油。
从而引发了第二次朝核危机。
此外,美国还先后通过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发表声明, 对朝施压, 甚至拦截朝鲜外运导弹的船只, 要求朝鲜完全停止导弹的生产、试验和出口。
2002年10月25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指出,半岛核问题的出现是美国推行对朝敌视政策,以核武器威胁朝鲜造成的。
为应对美国核威胁2、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对朝鲜的压力增大,朝鲜作出强烈反应,朝鲜核问题更加复杂化。
伊拉克战争爆发前,美国对朝鲜核开发问题总体上反应较为克制。
朝核问题与东北亚地区安全

朝核问题与东北亚地区安全朝核问题与东北亚地区安全引言:朝核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朝鲜于2006年首次进行核试验以来,朝鲜半岛陷入了一系列紧张局势,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也因此受到了严重威胁。
朝核问题涉及到的不仅是朝鲜半岛的安全,还涉及到了该地区其他国家的安全。
本文将探讨朝核问题对东北亚地区安全的影响,并分析解决朝核问题的途径与策略。
一、朝核问题对东北亚地区安全的影响:1. 地区军事平衡的威胁朝核问题的存在对于东北亚地区的军事平衡造成了威胁。
朝鲜发展核武器的能力使其在地区军事力量中获得了一定的优势,这一优势可能会引发其他国家的军备竞赛。
例如,韩国可能会加强自身的防御力量,日本可能会考虑重新拥有核武器,这将进一步加剧地区的军事紧张局势。
2. 地区安全合作的困难朝核问题的存在使得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合作变得更加困难。
对于与朝鲜有争议的国家来说,如韩国和日本,他们在制定地区安全合作政策时必须考虑到朝核问题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导致地区国家在与其他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使得地区安全合作的进程受阻。
3. 地区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受挫朝核问题的存在也可能对东北亚地区的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重大阻碍。
首先,地区的紧张局势可能会引发冲突和战争,破坏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其次,朝核问题的存在也会使得国际社会对该地区的投资和合作持观望态度,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解决朝核问题的途径与策略:1. 多边外交对话多边外交对话是解决朝核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各方的对话和协商,可以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共同利益点,并形成共识。
相关各方应着眼于实现朝核问题的可持续解决,通过谈判等方式来推动朝鲜放弃核武器,同时满足其安全和经济发展需求。
2. 应加强国际合作国际合作在解决朝核问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安全理事会、六方会谈以及其他国际组织和国家间的合作应被加强。
各国应共同制定解决朝核问题的具体计划和措施,并采取联合行动来实施这些计划。
3. 制裁和压力手段制裁和压力手段也是解决朝核问题的一种策略。
朝核问题详解

一、朝核问题的历史演变朝鲜的核技术研究工作始于上世纪50 年代末。
20 世纪90 年代初,美国根据卫星照片,怀疑朝鲜拥有用于研制核武器的设施,提出对其进行检查,朝核问题开始引起世界广泛关注。
朝核问题先后经历了三次危机。
1993 年 2 月26 日国际原子能机构要求对朝鲜宁边核设施进行检查,朝鲜以该机构听命于美国为由拒绝接受检查,同时下令全国进入“准战时军事状态”,并正式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NPT)”,第一次朝核危机爆发。
布什政府上台后对朝政策强硬化,于2002 年1 月称朝为“邪恶轴心”,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
2002 年11 月美国停止向朝鲜继续运送作为燃料的重油,此后朝鲜宣布解除核冻结,拆除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其核设施安装的监控设备,重新启动用于电力生产的核设施,并于2003 年1 月10 日宣布正式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二次朝核危机爆发。
2006年10 月9 日,朝鲜进行了地下核试验,持续多年的朝鲜核危机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朝鲜半岛第三次核危机爆发。
为了解决朝鲜半岛的核危机, 国际社会进行了积极的努力,2003 年8 月,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俄罗斯、日本为解决朝核问题在北京举行了“六方会谈”,此后“六方会谈”成为解决朝鲜核问题的主要运行机制和对话平台。
经多方努力,于2007 年10 月达成了共同文件。
2008 年6 月27 日, 朝鲜将宁边核设施的冷却塔销毁。
但此后美方一再宣称,在确定对朝鲜和计划实行严格核查之前,不会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中除名。
针对美国的行为,朝鲜停止了对宁边核设施的去功能化作业并恢复了宁边的核设施。
2009 年4 月14 日朝鲜宣布将重新启动核项目并退出“六方会谈”,2009 年5 月25 日朝鲜进行第二次地下核试,朝核问题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朝核问题是事关多方的复杂的战略博弈,朝核问题对二、中国的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影响。
(一)朝鲜是中国避免与西方国家直接接触的重要战略缓冲地带地缘上,中国与朝鲜政权国界相邻、唇齿相依,有着共同的安全利益。
浅谈朝核问题

一、朝核问题发展态势(视频)
2012年4月,朝鲜试射“光明星3号”应用 卫星,随后宣布失败。 2012年6月,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1874 号决议,要求朝鲜“不再进行任何核试验或 使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发射”。
2012年12月1日,朝鲜宣布将再次试射 “光明星3号”。同月12日,朝鲜“光明星 3号”突然发射。
核弹是指利用爆炸性核反应释放出的巨大能 量对目标造成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
二、核弹的威力
1、 “小男孩”。当量1.2~1.5万吨。 据统计,截止到1999年,死于小男孩 原子弹的直接袭击及核辐射伤害的人数总计 已超过20万。目前广岛市依然将相生桥附近 地区列为放射污染区。
2、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核爆炸 苏联于1961年10月30日在新地岛进行 的热核氢弹爆炸,当量5000万吨(原定 10000万吨),爆炸威力的半径700公里, 总覆盖面积为8.26万平方公里。核爆炸后, 4000公里内的飞机、导弹、雷达、通讯等 设备全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八线标志:
被三八线分割的公路:
三八线朝鲜一侧:
三八线附近的哨所:
1949年一年三八线总计发生了大小武装冲 突达2600余起,且规模越来越大。到1950 年6月25日,终于爆发了全面战争。
这场战争本意是希望通过武力手段恢复国 家的统一,但三年战争的结果是双方重新 回到了三八线。分裂与对峙至今。
(一)第一轮朝核危机(1993年)
1991年11月,韩国总统卢泰愚发表《为韩半 岛无核化及实现和平的宣言》,第一次明确 宣布:韩国将不制造、不拥有、不储存、不 配备和不使用核武器。 朝鲜方面迅速做出反应,就签署核保障协定 问题提出四条建议 ……
1992年1月,北方宣布签署核安全协定,并接受 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调查。 2月,双方互换《关于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 的正式批准文本。 4月,朝鲜政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达成一项实行 核保障的协议,随后接受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6 次检查。 朝韩双方达到了对对方核设施同时进行检查的协 议,并组成了两国核控制委员会。朝鲜半岛核武 器问题朝着积极的方向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朝核问题

朝鲜核问题的出现,主要源于美朝双方的长期敌视,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对朝鲜的压力增大,朝鲜作出强烈反应,使朝鲜核问题更加复杂化。
未来朝核问题和东北亚地区安全问题的解决,变量很多,国际社会和有关各方面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行途径恐怕并非易事。
美韩、日美的军演的确是在加紧战争准备,但也明确表示不会首先发动战争,不考虑用军事手段改变朝鲜的现状。
中俄两国的对朝政策是以一贯之的,还是希望朝鲜重返“六方会谈”,还是希冀通过和平方式妥善解决“朝核”问题。
谈判的大门没有关上,但最终还要看朝鲜如何做出选择。
一、导论(一)朝核问题的由来围绕朝核问题的争执由来已久。
但是朝鲜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研制核武器的呢?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资料,1956年2月28日朝鲜同苏联签署了《关于联合组建和研究所协定》,从此苏联开始给朝鲜核技术开发以实际援助。
60年代中期,在苏联的帮助下,朝鲜创建了宁边原子能研究所。
20世纪90年代初。
美国根据卫星资料怀疑朝鲜具有研制核武器的设施,并扬言要对朝鲜的核设施进行检查。
朝鲜则声明宣布没有制造核武器的打算和能力,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朝鲜安全。
由此,双方在核问题上产生争端。
1993年3月,因美韩举行联合演习和国际原子能对其核设施的检查,朝鲜宣布退出1985年加入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出现第一次朝核危机。
(二)朝核问题的发展1985年12月,朝鲜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按照该条约规定,成员国必须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核设施的检查,但朝鲜却一直拒绝接受其检查。
从此以后,朝鲜核问题开始逐步升级,成为影响世界和平的潜在因素。
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朝核问题开始显露。
1991年初美国忙于组织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入侵科威特进行惩罚打响海湾战争时,朝鲜成功试射了中程导弹。
美国对朝鲜导弹技术的发展感到担心,并加重了对朝秘密研制核武器的怀疑。
于是美国提出按核不扩散条约的规定由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对朝核设施进行核查。
如何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看待朝核问题

如何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看待朝核问题近年来,朝鲜核武器问题一直牵动着世界各国的神经。
尽管已经进行了多次和谈和外交斡旋,但对于朝鲜发展核武器的行为,国际社会仍然存在广泛的担忧和反对。
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朝核问题?1. 朝核问题的背景朝鲜核武器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间形成的,而是由多个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
首先,朝鲜自身寻求保护和安全的需要是其发展核武器的主要原因之一。
半岛上的安全局势一直非常紧张,朝鲜与韩国、美国等国家长期存在的对立关系、制裁等因素都为朝鲜发展核武器提供了条件。
其次,国际社会在朝鲜问题上的反应和行动也推动了朝核问题的发展。
尽管国际社会通过多轮制裁和对话试图解决朝核问题,但一些制裁措施不仅没有给朝鲜施加足够的压力,反而激励了朝鲜继续发展核武器。
同时,美国对朝鲜制裁的严厉程度和言论的尖锐性也让朝鲜产生了不少恐慌,进而加快了核武器的研究和开发。
2. 当前的国际局势近年来,国际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朝核问题产生了诸多影响。
由于美国大选等内外部影响,美朝关系逐渐紧张,两国在朝核问题上的磨合也持续加剧。
虽然普京多次呼吁美国和朝鲜朝核问题开展对话,但目前尚未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
除此之外,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也发生了明显转变。
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其在朝鲜问题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加,成为世界各国解决朝鲜问题的重要角色之一。
在当前国际局势下,中国与朝鲜之间关系稳定,而且中国对于朝核问题的态度也持续明确,反对朝鲜发展核武器,同时也呼吁其他各国对话解决争端。
3. 如何看待朝核问题从多方面来看,朝核问题的复杂性是不容小觑的。
当前国际局势下朝核问题的解决并不容易,但也不是不可能。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待朝核问题。
3.1 对话解决核问题无论什么时候对话都是解决问题最理智、最有效的方式。
尽管最近的对话还无法宣告取得实质性成果,但我们仍应该坚持对话解决问题的基本方针。
我们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尝试和斡旋,推动各方开展对话,为解决朝核问题创造有利条件。
朝核问题

四、朝鲜核问题的危害:
第一、首先,朝鲜打破了核不扩散条约,挑战了当 今的国际法,挑战了当今的国际秩序。 如果没有及时制止朝鲜制造核武器,就有可能造 成大面积核扩散,对世界而言这确实是一个灾难。
二、战略冲突与利益博弈:朝核问题的症 结
(一)美国在朝核问题上的战略诉求
1.美国在朝核问题上的政策服务于其亚太安全战略。为了强 化地区事务主导权,维持“一超”地位,美国必须维持并加强其 在东亚的军事存在。 2.为了保证盟友的安全,美国需要维持东亚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为了履行其核不扩散政策,需要朝鲜放弃发展核武器。 两个战略目标之间的张力决定了美国需要的是朝鲜弃核与半 岛的“亚稳定”状态。故,“首先,朝鲜弃核,其次,半岛亚稳 定”是美国的理想目标。 (霸权稳定思维)
三、逻辑相左与政策僵化:朝核问题的困 局
(二) 美、朝各自国内的政治生态 朝鲜国内政治生态:
面对国内不景气的经济形势和外部世界的压 力,其改革进程必定是渐进的和谨小慎微的。朝 鲜领导人的首要考虑是要改善国际安全环境,缓 解外部压力,维护政权的稳定。在此前提下,谨 慎探索改革的道路,避免因激进的改革而造成国 内的混乱甚至政权的崩溃。至于改革的决心和动 力是否足够强大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1、发展核武器是朝鲜国内政治的需 要
所谓的强盛大国有三项内容:一是政治大国,二 是军事大国,三是经济大国。朝鲜认为,政治大 国早已实现了,有这样伟大的领袖、这样伟大的 思想,朝鲜已经成为世界的希望、全世界人民最 向往的地方。至于军事大国,朝鲜现有110万用主 体思想武装起来的军队,无限忠于领袖的军队是 战无不胜的,唯一的缺陷就是没有核武器。因此, 一定要掌握核武器,发展核武器是建设强盛大国 不可缺少的内容。
坚持开发
安全:构筑自身安全, 进行反威慑 政治:鼓舞士气、增加 国内政治凝聚力 经济:获得相应的经济、 能源和安全补偿
简析朝核问题

简析朝核问题学号:070314219 专业:国际会计班级:2班姓名:曾鹏朝鲜核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国际问题,它牵涉的范围很广,所触及的利益面,利益关系和国家关系影响巨大。
处理朝核问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和平,安全,经济的发展与否。
作为朝鲜的邻国--中国,处理好这样的国际性安全稳定性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要分析好朝核问题,我们首先必须要了解朝核问题的由来与历史。
朝鲜核问题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
当时,美国根据卫星资料怀疑朝鲜开发核武器,扬言要对朝鲜的核设施实行检查。
朝鲜则宣布无意也无力开发核武器,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全。
第一次朝鲜半岛核危机由此爆发。
根据相关的资料,朝鲜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核技术研究。
并且在苏联的帮助下,创建了宁边原子能研究所,培训了大批核技术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朝鲜那个时候从苏联引进了第一座800千瓦核反应堆,使朝鲜核技术研究初具规模。
此后,宁边迅速发展成为朝鲜核工业重地,并且作为朝鲜主要的核研究中心。
宁边5兆瓦核反应堆属于石墨反应堆,于1980年动工,1987年建成。
建成以后,能够为朝鲜提供制造核弹所需的核原料。
1985年12月,朝鲜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按照该条约规定,成员国必须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核设施的检查,但朝鲜却一直拒绝接受其检查。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朝核问题升级。
国际上因担心朝鲜发展核武器,美国与朝鲜在日内瓦签署了一项关于朝核问题的《朝美核框架协议》,朝鲜冻结其核设施,美国牵头成立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承诺负责为朝鲜建造轻水反应堆并提供重油,以弥补朝鲜停止核能计划造成的电力损失。
此后,宁边5兆瓦反应堆中8000根燃料棒被取出封存。
2002年10月美国总统特使、助理国务卿凯利访问平壤后,在美国宣布朝鲜“已承认”铀浓缩计划,并指控朝鲜正在开发核武器。
朝鲜则表示,朝鲜“有权开发核武器和比核武器更厉害的武器”。
同年12月,美国以朝鲜违反《朝美核框架协议》为由停止向朝提供重油。
朝鲜核问题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朝鲜核问题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朝核问题由来已久。
自从2009年4月4日朝鲜正式宣布退出六方会谈,并在之后成功实施第二次核试验,美朝斗争不断升级,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各国安全造成重大影响。
相关国家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各自的主张和态度,并为实现半岛和平与无核化而努力。
一、朝核问题的根源朝鲜生产核问题的原因概括来讲就是朝鲜感到它这种体制的不安全性,它想借助核武器来巩固体制的安全。
朝核问题的产生正是冷战的整合在东北亚发酵的产物。
其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国出于意识的原因和地缘战略利益的考虑,置朝鲜强烈希望改善双方关系的愿望而不顾,继续对朝实行敌视、封锁、威胁和遏制的政策,使朝鲜半岛一直处于“适度”的对抗和动荡之中,朝不顾一切发展核武器实际上就是为了打破这种被封锁和遏制的不利局面。
此外,朝鲜也希望通过此举的实施来达到制衡韩国和日本的效果,抵消韩国在经济和常规军事力量的优势。
处于孤立无援状态中的朝鲜迫切需要以核为庇护,巩固体制的安全,来迫使美国坐下来和它谈判,美出大价钱来阻止朝生产核武器,也就是朝鲜这个核武器具有很重要的交换功能。
核武器的生产还能鼓舞民心,振奋国民精神,增强社会凝聚力,进一步增加民族对领袖的崇拜和支持。
最后,开发核武器还可以用作交易,不断地从美、韩等国取得经济和能源的补偿。
二、朝核问题的发展与现状朝核问题主要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美国前总统布什宣布撤除美在世界各地主要战术核武器,客观上推动朝核问题积极改变。
虽然朝鲜与国际原子能结构签署了接受安全保障协议,但双方就视察问题出现摩擦,紧接着就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联合国安理会对其进行制裁。
后来因美国没有兑现曾许下为朝供重油的承诺,朝威胁重启核计划。
布什上台后,对朝强硬并将其列入“邪恶轴心国”。
2003年1月10日,朝鲜政府宣布再次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朝核问题第二次危机爆发。
为解决朝核问题中,从2003年到2008年6月,就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进行了共六轮。
朝核问题浅析

朝核问题浅析重新思考朝鲜核问题:安全与身份【内容提要】朝鲜核问题也许是当今世界政治中最为棘手的挑战之一。
它的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样处于危险境况却不太显而易见的一个情形是,目前所存在着的对抗局面依旧严峻并趋于恶化,使得该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解决。
作者认为,朝鲜核问题演变至今乃是社会及政治建构的产物;理解朝鲜核问题处理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冲突模式,需要对朝鲜半岛(不)安全进行重新思考。
作者把重点放在对有关视角的讨论上,在引入社会文化视角的基础上,提出在处理朝鲜核问题过程中,对安全和身份之间的密切关系给予充分考虑的必要性。
【关键词】朝鲜核问题;视角;安全;身份不久前,在韩国朋友的安排下,笔者随团从首尔出发前往板门店进行参观。
它给人留下两个特别的印象。
一个印象是,历史的时钟在世界的那个角落似乎停止了走动。
在过去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朝鲜半岛非军事区也许是世界上最为荒芜封闭、军事戒备最为森严的漫长边界。
另一个印象是,充满敌意的、过时的冷战状态仍然是构成当今朝鲜半岛安全难题的主要来源。
具体地讲,有两个潜在的厄运缠绕着该半岛:一是军事冲突升级,再度爆发残酷的战争;二是目前的朝鲜政权能力下降,引起人们普遍担心的朝鲜难民大量外涌,甚至引发内战,从而导致整个东北亚地区安全发生剧烈动荡。
朝鲜核问题——也许是当今世界政治中最为棘手的挑战之一——似乎加剧了人们对厄运可能出现的担忧。
问题的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因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但同样处于危险境况但不太显而易见的一个情形是,目前所存在着的对抗局面依旧严峻,“核边缘”情形日趋恶化,它们使得该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处理。
笔者在此提出两个反思性问题:朝鲜核问题的事态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呢,还是社会及政治的建构?在处理朝鲜核问题的过程中,为何出现紧张与缓和反复交替的情形,而且似乎难以从中摆脱?看来,要想使目前朝鲜半岛的不安全文化被一种更为和平与稳定的环境所取代,从根本上对那里的(不)安全进行重新思考是有必要的。
朝核问题分析

朝核问题分析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思想汇报——关于朝核问题的思考最近,朝鲜半岛再起风云,从南韩前总统卢武铉跳崖自杀,再到朝鲜悍然进行第二次核试验,半岛的局势再次吸引起了全世界的目光。
首先,回顾朝核问题的历史。
朝鲜核问题是冷战的直接产物。
朝鲜开发核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从50年代末60年代初苏联援助朝鲜开发核技术开始,朝鲜核问题经历了整个冷战时代,并延续至今。
1985年,美国官方首次透露朝鲜秘密建造核反应堆消息,随后开始向朝鲜施压,要求朝鲜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全面监督与核查。
美朝双方在此问题上矛盾不断。
1990年4月,美国军方正式提出朝鲜核问题,质疑朝鲜正在研制核武器。
在随后的核查过程中,美朝双方对检查的对象和结果意见不一。
美国以军事压力威吓朝鲜,企图迫使朝鲜接受强制性的“特别检查”。
但是朝鲜却于1993年3月12日以安全为由宣布退出其于1985年底加入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一时间,朝鲜半岛局势剑拔弩张,冷战结束以来的第一次朝核危机由此爆发。
而事实上,自此以后朝核问题就一直是朝鲜半岛上争执不休的问题。
其次,纵观朝核问题,我认为无论是六方会谈还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各种决议等,其实矛盾的主要方在于美国和朝鲜,而这两个国家矛盾的更深层次则是东亚问题。
一方面,众所周知,美国一直想重返东亚,而重返东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东亚的安全问题,作为美国合作伙伴韩国的邻居——朝鲜毫无疑问地就成了美国关注的主要目标,事实上,美国妄图通过包括武力在内的方式颠覆朝鲜的现有政权,实现朝鲜的政权更迭,建立自己主导的东亚安全秩序。
另一方面,朝鲜不愿意受美国的摆布,以一种强硬的态度以希望能在美国的威胁中实现自身安全的保障,而此时研制核武器或者杀伤力比核武器更大的武器就成了朝方追求自身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途径。
朝核问题分析

1.第一次核试验朝鲜于2006年10月9日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
此前的10月3日,朝鲜即发表声明宣布将进行核试验,对国际社会做出了强硬的表态。
联合国安理会于6日发表主席声明,要求朝鲜取消计划中的核试验,立即无条件重返六方会谈,并警告朝鲜如果无视国际社会劝阻坚持核试验,安理会将根据《联合国宪章》采取行动。
应该说,这种表态也是很强硬的,因为《联合国宪章》中含有军事行动的内容。
但朝鲜继续做出不顾一切的姿态,如禁止本国外交官与美国政府进行接触,同时撤回朝鲜驻联合国副大使韩成烈,随后于10月9日进行了核试验。
之后,相关各方的反应虽然强烈,但主要是言词上的。
美国小布什总统在谴责朝鲜的同时,仍然表示要继续通过外交手段解决朝核问题,其主要反应是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就这一事件“立即做出反应”。
对此,联合国安理会于14日通过了第1718号决议。
该决议尽管决定针对朝方核武器、导弹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关领域采取制裁措施,但排除了授权使用武力的可能,也未对朝鲜实施全面制裁。
也就是说,相关国家选择了“懦夫”角色,朝鲜成为此次博弈的胜利者。
2.第二次朝核试验2009年5月25日,朝鲜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
在进行此次核试验之前,朝鲜向外界表示,鉴于美国总统奥巴马丝毫没有改变敌视朝鲜的政策,朝鲜将继续加强国防实力和核威慑力。
而美国朝鲜政策特别代表)的回应并不明朗,仅指出如果朝鲜决定再次进行核试验,将面临“相应后果”。
核试验之后,美国的反应不过是表明“决心以外交方式处理朝鲜核问题”。
相反,朝鲜的进一步反应是更加强硬、带有威胁性质的三项措施:视韩国加入“防扩散安全倡议”为“宣战布告”;不再受停战协定的约束,朝鲜军队将采取相应的军事行动;朝鲜军方不能保证处于海上军事分界线西北部海域朝鲜领海一侧的韩国5个岛屿的法律地位,同时不能保证美韩舰艇和普通船舶在这些岛屿周边海域的航行安全。
最后,相关各方推出的对应朝鲜第二次核试验的实质措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第1874号决议,其中虽对朝鲜核试验表示最严厉的谴责,但其措施不过是旨在阻止朝鲜进一步的核计划(如冻结5家朝鲜实体的资产、并禁止世界各国为朝鲜提供可能会被用于制造弹道导弹的两种关键原材料等),而不是将其“推回去”。
浅析朝核问题对世界安全的影响

浅析朝核问题对世界安全的影响提纲:一、通过分析朝核问题的由来及不同时期的变化,进而为朝核问题对世界安全的影响埋下伏笔。
二、通过浅析朝核问题:(一)对政治上的影响;(二)对军事上的影响:(三)对中国的影响;(四)对东北亚格局安全的影响来说明朝核问对世界安全的影响的重要性,以及亟待解决朝核问题的时代性与紧迫性三、解决朝核问题的现实意义通过二战给人类的历史教训为引警连接朝核问题的发展变化,分析寻找解决朝核问题的契合点和解决朝核问题的现实意义,呼吁国际社会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维护世界的安全、和平、和谐与稳定。
摘要: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朝核争论到了21世纪初已经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时至今日,朝核问题正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并在各个方面对世界的安全产生着影响.关键词:朝核问题安全影响现实意义一:朝核问题的由来及变化关于朝核问题的争论大概始于20世纪80年代,那时的美国开始怀疑朝鲜在发展核武器,于是对朝鲜施加压力,要其接受国际社会的监督。
1992年6月,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朝鲜进行了第一次核核查,并得出这样几点基本结论:一是朝鲜的核技术和生产能力还相当原始,没有像美国所说的生产大量的可以制造核武器的钚的情况;二是担心朝鲜的技术太落后,使用的是重水反应堆,容易生产制造核武器的原料;三是在200兆瓦反应堆处没有朝鲜所说的电力设施。
核查之后,美国和韩国指责朝鲜隐瞒实际情况,要求扩大核查范围。
因此,1992年下半年,朝美矛盾就以国际原子能机构与朝鲜就视察问题出现摩擦的形式表现出来。
摩擦的原因主要是朝鲜认为国际原子能机构受美国操纵,威胁到朝鲜的军事安全。
1993年3月,朝鲜以美韩进行协作精神军事演习以及国家已经进入半战争状态为由,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
因此,为了解决日益恶化的朝鲜半岛核问题,中国政府开始在美朝之间进行斡旋。
由于朝鲜认为核问题的症结是美国对朝鲜的敌对态度,只有通过双边谈判才能解决,而美国认为朝鲜不可信,坚决不和朝鲜进行双边对话。
朝核问题

专题四:解读朝核问题重点:一.、朝核问题的由来二、中美朝三方立场的分析朝核问题:朝鲜核问题,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指朝鲜开发核应用能力而引起的地区安全和外交等一系列问题,相关方为美国、中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
一、朝核问题的由来––孤立无援中寻找核庇护一)历史渊源1、冷战结束后的遗留问题(两大阵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立)2、冷战结束,东北亚的局势也产生了巨大影响3、中俄外交的变化对朝鲜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俄韩建交,朝鲜陷入了空前的孤立状态。
加上半岛统一一直是朝韩两国的各自目标不安全感促使朝鲜迫切希望通过发展核武器来维持政权。
二、中美朝三方立场面面观(一)美方立场——颠覆政权、多方牵制、暂无战乱冷战思维:采取一种非常敌视的态度,从根本上就是希望朝鲜的政权垮掉限制手段:一是《核不扩散条约》,二是军事上的威胁。
《核不扩散条约》是软约束,朝鲜被惹恼了就宣布退出。
而美国的军事威胁更是受到诸如中韩的牵制,无法动武。
当前状态:一方面对朝鲜彻底地不信任,另一方面又不能动武。
美国的诉求只能通过和谈和利益交换的方式实现,最终使朝鲜和平放弃核武器。
(二)朝方立场——现实外交、以攻为守、朝美为核现行政策:悬崖政策,即“战争边缘”政策。
当全世界都不怎么关注朝鲜时,它通过发射导弹等行为,引起世界的关注。
外交思路:一是国家利益取代意识形态。
现在的外交思路是从国家现实利益出发,而其核心就是维护金正日政权不被颠覆。
二是把对美关系放在首位。
朝鲜认为,要解决它自身的安全问题,最终还是要看美国。
朝鲜半岛问题,最根本的就是美朝问题,跟别人是没有关系的。
(三)中方立场——无核化、和平对话、重视朝鲜安全中国一贯的立场:一是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二是朝鲜问题按照和平对话方式解决。
三是朝鲜安全应该受到重视中朝关系的压力:朝鲜单方面宣布退出中方主导的六方会谈,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六方会谈取得的原有成果。
有学者认为,由于中朝毗邻,朝鲜拥有核武器带来的核泄漏风险势必影响中国的边境安全。
朝核问题详解

朝核问题详解一、朝核问题的历史演变朝鲜的核技术研究工作始于上世纪50 年代末。
20 世纪90 年代初,美国根据卫星照片,怀疑朝鲜拥有用于研制核武器的设施,提出对其进行检查,朝核问题开始引起世界广泛关注。
朝核问题先后经历了三次危机。
1993 年 2 月26 日国际原子能机构要求对朝鲜宁边核设施进行检查,朝鲜以该机构听命于美国为由拒绝接受检查,同时下令全国进入“准战时军事状态”,并正式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NPT)”,第一次朝核危机爆发。
布什政府上台后对朝政策强硬化,于2002 年1 月称朝为“邪恶轴心”,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
2002 年11 月美国停止向朝鲜继续运送作为燃料的重油,此后朝鲜宣布解除核冻结,拆除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其核设施安装的监控设备,重新启动用于电力生产的核设施,并于2003 年1 月10 日宣布正式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二次朝核危机爆发。
2006年10 月9 日,朝鲜进行了地下核试验,持续多年的朝鲜核危机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朝鲜半岛第三次核危机爆发。
为了解决朝鲜半岛的核危机, 国际社会进行了积极的努力,2003 年8 月,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俄罗斯、日本为解决朝核问题在北京举行了“六方会谈”,此后“六方会谈”成为解决朝鲜核问题的主要运行机制和对话平台。
经多方努力,于2007 年10 月达成了共同文件。
2008 年6 月的时代了。
如果大量战争难民涌入东北地区,不但是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对社会治安、就业问题也造成压力。
敌对势力的渗透会破坏东北朝鲜族自治地区的稳定。
(二)朝核问题可能会引发核竞赛,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对中国来而言,朝鲜半岛无核化对中国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从近期来看,朝鲜为了远离美韩控制区域,确保实验秘密性,其核试验的选址北移,越来越靠近中朝边境,朝核试验有可能引发的核污染和“难民潮”可能会严重影响中国东北三省和平与发展的现状。
同时,朝核试验将引发周边国家研制核武器等一系列连锁反应,日本和韩国很可能会跟进,危及东北亚地区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严重破坏中国的良好周边环境。
朝鲜半岛核问题的历史源流与现实解决思路

朝鲜半岛核问题的历史源流与现实解决思路朝鲜半岛核问题是当今世界上最为突出和危险的核问题之一,旨在解决该问题也是国际社会努力构建和平稳定的东北亚地区秩序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在深入理解这一问题的历史源流和现实状况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这一问题。
历史源流:冷战和朝鲜核计划朝鲜半岛核问题的历史根源可以追溯到冷战时期。
在朝鲜战争结束后,朝鲜成为了世界上最为封闭和对外孤立的国家之一。
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朝鲜的经济和政治形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朝鲜开始加速推进其核武器计划,试图通过核武器的威慑力来保护自己的国家安全。
1994年,美国和朝鲜签署了《朝鲜半岛无核化框架协议》,双方承诺将朝鲜半岛无核化作为共同目标。
在前几年的核武器发展中,朝鲜的核工程师甚至受到了苏联核领域专家的帮助,使其核武器研发的进程加快。
2002年底,美国当时的副总统切尼就曾公开指责朝鲜秘密从事核武器研制,让朝鲜政府觉得美国政府的态度十分傲慢,而从那个时候起,朝鲜更大力度的加紧了核武器的研制。
其后,2003年,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在2006年、2009年、2013年和2016年进行了多次核试验。
这进一步加剧了朝鲜半岛地区的紧张和不稳定。
现实状况:复杂性和危险性随着朝鲜核问题的持续加剧,朝鲜半岛的地区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危险。
首先,朝鲜的核武器和导弹试验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使得朝鲜拥有了对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周边国家的威胁。
而这些国家也都开始加强自己的军事防御和反导系统,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的紧张和不安全。
其次,朝鲜的核武器开发已经成为了整个国际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不仅美国和朝鲜之间的紧张关系加剧,如果我们将朝鲜看作同等地处半岛的韩国的话,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目前也十分紧绷。
第三,当前,朝鲜经济的发展遭受了封锁、制裁等多重压力,导致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水平相对较低,食品和医疗物资短缺,这使得更多的朝鲜民众正被迫离开家园并寻求出路。
朝核问题的解决方案

朝核问题的解决方案朝鲜半岛的核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长期以来,朝鲜进行核试验和导弹发射,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和担忧。
为了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国际社会积极寻求解决朝核问题的方案。
本文将探讨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并分析其潜在影响。
1. 对话与谈判通过对话与谈判解决朝核问题是目前被广泛认可的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如六方会谈、双边会谈等。
对话与谈判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协商实现双方的妥协,并减少战争的风险。
然而,对话与谈判需要参与各方的诚意和努力,双方在谈判中的态度以及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将是决定其成功的关键因素。
2. 经济制裁经济制裁是一种旨在通过限制朝鲜的经济发展来施加压力的手段。
这种方式可以通过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来实施,也可以由各国单方面实施。
经济制裁的目的是削弱朝鲜的资源和资金,迫使其放弃核计划。
然而,经济制裁可能会导致朝鲜领导层更加坚定地追求核计划,而且对朝鲜普通民众的生活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3. 多边合作多边合作是解决朝核问题的另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强调国际社会各国的合作与努力。
例如,各国可以共享情报、加强情报交流,以便更好地监测朝鲜的核活动。
此外,多边合作还可以通过提供经济援助和技术支持等方式帮助朝鲜实现经济发展,进而减少核计划的吸引力。
然而,多边合作需要各方的共识和努力,而且国际关系的复杂性也可能使得多边合作难以实现。
4. 建立军事平衡建立军事平衡是一种旨在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的方式。
通过增强盟友的军事实力和合作,可以形成对朝鲜的威慑和反制。
这种方式可以通过加强美韩同盟、美日同盟等方式实现。
然而,建立军事平衡可能会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增加战争的风险,所以需要谨慎考虑。
5. 人道主义援助人道主义援助是解决朝核问题的另一种方式。
通过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可以改善朝鲜民众的生活条件,减少他们对朝核计划的支持。
人道主义援助可以包括食品、药品、教育等方面的支持。
然而,人道主义援助需要解决一系列的挑战,如如何确保援助物资不被朝鲜政权滥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汇报
——关于朝核问题的思考
最近,朝鲜半岛再起风云,从南韩前总统卢武铉跳崖自杀,再到朝鲜悍然进行第二次核试验,半岛的局势再次吸引起了全世界的目光。
首先,回顾朝核问题的历史。
朝鲜核问题是冷战的直接产物。
朝鲜开发核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从50年代末60年代初苏联援助朝鲜开发核技术开始,朝鲜核问题经历了整个冷战时代,并延续至今。
1985年,美国官方首次透露朝鲜秘密建造核反应堆消息,随后开始向朝鲜施压,要求朝鲜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全面监督与核查。
美朝双方在此问题上矛盾不断。
1990年4月,美国军方正式提出朝鲜核问题,质疑朝鲜正在研制核武器。
在随后的核查过程中,美朝双方对检查的对象和结果意见不一。
美国以军事压力威吓朝鲜,企图迫使朝鲜接受强制性的“特别检查”。
但是朝鲜却于1993年3月12日以安全为由宣布退出其于1985年底加入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一时间,朝鲜半岛局势剑拔弩张,冷战结束以来的第一次朝核危机由此爆发。
而事实上,自此以后朝核问题就一直是朝鲜半岛上争执不休的问题。
其次,纵观朝核问题,我认为无论是六方会谈还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各种决议等,其实矛盾的主要方在于美国和朝鲜,而这两个国家矛盾的更深层次则是东亚问题。
一方面,众所周知,美国一直想重返东亚,而重返东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东亚的安全问题,作为美国合作伙伴韩国的邻居——朝鲜毫无疑问地就成了美国关注的主要目标,事实上,美国妄图通过包括武力在内的方式颠覆朝鲜的现有政权,实现朝鲜的政权更迭,建立自己主导的东亚安全秩序。
另一方面,朝鲜不愿意受美国的摆布,以一种强硬的态度以希望能在美国的威胁中实现自身安全的保障,而此时研制核武器或者杀伤力比核武器更大的武器就成了朝方追求自身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途径。
我认为上述两方面正是造成美朝之间矛盾冲突的直接原因。
第三,对于朝核问题迟迟不能解决,不仅仅是双方的直接利益冲突,还有因为这个利益造成的双方之间的敌视和极度不信任。
虽然从历史上来看,双方都有磋商的经历,但是这些磋商都是在不信任和敌视中进行的,可以看到美国通一直要求朝鲜以彻底的、可核查的、不可逆转的方式放弃核武器计划;朝鲜则发展核威慑来应对美国的包围与封锁,并要求美国彻底放弃对其的安全威胁,承认其政权的合法性,提供安全保障和经济援助。
显然在这种敌视的情况下,双方想要达成一致意见是很困难的。
第四,朝核问题不仅仅是美朝双方的问题,还涉及到世界尤其是东北亚的确的各个国家的利益,比如韩国。
在这样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中,除非各个国家都能形成统一的目标或者都能在朝核问题中达到各自的利益,否则解决起来会很棘手。
在我关注这个时事时曾经看到一篇文章中这样分析:从根本上讲,朝美之间的冲突不仅在于朝鲜的安全保障问题,而且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对立。
基于意识形态或价值观的冲突源于非物质层面的因素。
在这种冲突中,利益的客观标准往往为价值观或自我认同所笼罩,这使得冲突变得棘手并难以解决。
在这种冲突发生改变之前,冲突双方之间的关系是无法转化的,而他们之间的冲突也是无法解决的。
朝美冲突的根本原因部分即在于此。
源于物质需求不相容的冲突会由于物质利益的满足或可替代资源的出现而得到解决。
而这种上升到意识形态层面、牵连到核心身份观念的冲突却具有很强的自我发展的动力。
敌人意象一旦形成,就变得难以改变。
同时意象本身也加重了冲突并使之永久化。
由于这种冲突的复杂性是由冲突的自身动力激起的,除非双方对彼此的认同基于基本的信任开始发生变化,才能打开冲突方关系良性互动的阀门,否则恶性循环的强大惯性会阻碍冲突的解决。
而朝核冲突将物质性因素融入意识形态的争论,导致朝美冲突具有持久性。
我认为这一段分析
深刻揭示了朝核问题背后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也是从一个物质和美朝双方主观的角度对整个朝核问题进行了分析,读了受益匪浅。
当然,对于朝核问题的思考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美朝双方,更应该结合我国自身来进行思考。
对于我国而言,现在的主要矛盾是和平崛起,而和平崛起中抛开国内各种问题,在对外上应该打破美国在各方面的封锁,且获得世界各国的认可,所以在对待朝核问题的态度就需要谨慎了。
我认为,主要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应该注意朝核问题的历史缘由和目前对立双方在中国和平崛起战略中所占据的地位。
第二要从一个长远的角度来考虑,我觉得应该从东北亚安全这个角度来看待朝核问题,从而进一步扩展到整个东亚问题上,第三我认为还要考虑在处理朝核问题时我国最终能树立起来的国际形象,想要和平崛起就要树立一个良好的国际形象,或者说一个各方都能信任的国际形象,所以在处理朝核问题时需要慎重。
以上都是我关于朝核问题的一些思考,其中尝试运用了《矛盾论》中的一些观点去分析,当然分析的还比较浅薄,还需要更加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