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体制

合集下载

现行城乡规划管理体制

现行城乡规划管理体制

现行城乡规划管理体制
目前,中国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1. 国家层面: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环保部等部门负责制定和审批国家层面的城乡规划、规划管理政策和标准。

2. 地方政府层面:省、市、县、乡镇等地方政府负责制定和实施当地的城乡规划,以及规划管理和执行。

3. 相关部门:负责与城乡规划相关的部门,如交通、环保、水利、林业、能源等。

4. 城乡规划设计机构:设计、咨询等服务机构,承担城乡规划设计和咨询等任务。

5. 社会组织:包括行业协会、商会、专业学会、社会团体等,以及公众,作为城乡规划的参与者和监督者。

在城乡规划管理体制中,各个部门之间存在协调和配合关系,相互之间进行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同时,城乡规划也需要保证公众的参与和监督,以保障公众的利益。

城乡规划体制

城乡规划体制

四、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技术系统
五、我国现行城乡规划运作体制
一、城乡规划体制概述
城乡规划体制是通过规划法规系统、规划行政系统、 规划技术系统,以及规划运作系统来共同构建的。
1、规划法规系统
规划法规系统是规划行政体系、规划技术系统和规划 运作系统的法律固化总和。法规系统又构成了整个规划的 基础。
规划体制的产生与发展常常是以法规体系的重大变化
(一)突出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二)强调城乡规划综合调控的地位和作用 (三)建立城乡规划体系 (四)严格城乡规划修改程序
(五)完善城乡规划行政许可制度
(六)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 (七)明确对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要求
(八)强化法律责任
3、从属法规与专项法规
作为一个法律体系,《城乡规划法》必然有一系列 从属的法规和专项的法规作为落实和补充。 城乡规划法规体系的从属法规和专项法规的主要形 式。
2、规划行政体系
规划行政系统是指从国家中央政府到地方城镇政府规 划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以及各个层面上机构全责的界定。 各国和地区的规划行政体系可以分为两种基本体制, 分别是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其代表分别为英国和美国。
3、规划技术系统
规划技术系统是指各个层面的规划应完成的目标、任 务和作用,以及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须的内容和方法,也包 括个层面上规划编制的技术规范。 它可以包括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空间战略规 划和建设控制规划等多个层面。
2、主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是我国城乡领域的主干法。 《城乡规划法》是约束城乡规划行为的准绳,是我国各级城 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行政的法律依据;也是城乡规划编制和
各项建设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城乡规划法》涵盖了城乡规划行政的各个维度,对其内容 有全面的阐释和定义。

城市规划管理

城市规划管理

浅谈城市规划管理摘要:本文主要对城市规划管理机制和创新城市规划管理体系进行了探索与思考,阐述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规划管理是社会文明进步、经济繁荣、城市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城市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以科学的城市规划设计为原则,以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发的各项政策和城市管理法规为依据,对城市的经济、文化、交通、环境、公用事业等各项建设活动,进行统一的安排、审批和管理,它是规划科学和政府权利的结合与统一。

尤其是在科学高度发展,人们的一切活动逐步由小生产的方式向完全社会化过渡的现代,任何一个城市,如果没有规划和管理,人们就无法从事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城市也不会有机地健康发展。

确定既适合我国国情和市情、立足现实又着眼长远的城市规划,这是建立和健全城市管理机制的前提,这就要为城市进行功能定位。

1.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现状我国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尚在探索之中,经过多年的实践,已基本形成了共识,认为“建管分开、建管平行、管理实体”以及“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模式比较合理,它的内涵是,在坚持集中统一的前提下,通过理顺建设职能和管理职能的关系,合理调整市区分块,理顺条块关系,强化城区的属地管理等功能,朝着“统一规划、分级管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条条保证、权责一致”的方向迈进,从部门行业管理转向综合管理,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与此相适应的是,市政管理部门(如环卫、园林、物业等)逐步向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转变。

它有利于实现城市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使得城市的建设职能和管理职能并重,形成建设与管理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多年来“重建轻管”等问题,同时也理顺条块关系,加强了城区、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的管理功能,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各级组织的积极性,共同搞好城市建设和管理。

2.城市规划管理模式的转变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城市规划管理上是一种“经济主导型”管理模式,忽视对城市公共社会环境和城市文明的建设与管理。

如何完善我国现行的城市管理体制

如何完善我国现行的城市管理体制
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
完善的城市管理体制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和形象,增强城市 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完善城市管理体制的对策建议的可行性分析
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城市管理体制的投 入,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 给予支持,推动城市管理体制的
完善。
社会参与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发挥 社会组织和企业的作用,形成政府 与社会共同参与的城市管理格局。
缺乏专门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
目前尚未出台专门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导致城市管理实践中缺乏明确的法律 依据和指导。
现有法律法规不健全
现有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存在漏洞和不足,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难以有效 规范和引导城市管理行为。
城市管理部门的职责不明确
部门职责交叉
城市管理部门之间存在职责交叉 、重叠现象,导致权责不明、协 调困难等问题。
推广智能化技术应用
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城 市基础设施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问题。
加强城市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通过高校、社会招聘等方式,培养和引 进具有城市管理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 人才,为城市管理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VS
加强队伍建设和培训
推动城市管理方式的创新
探索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的新的管理方式,如公众参与 、志愿服务等,丰富城市管理的形式和内容。
提高城市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加强城市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加强对城市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建立市民反馈机制,及时改进服务
建立市民反馈机制,收集市民对城市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服务,点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通过制定城市规划来引导城市发展 ,通过法治来规范城市管理行为,通过民主参与来提高城市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 性,通过公共服务来满足市民的基本需求等。

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城市化发展已成为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但随之而来的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工业污染和资源消耗等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

面对这一现象,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旨在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保障城市居民权益,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是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指导各地区推进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城市管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这一方案在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和加强城市安全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实施方案1. 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为了推进城市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城市规划管理法规,明确城市规划的主体责任和管理流程;(2)实行城市规划与经济建设、土地利用等规划的协同制定和实施,以实现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3)制定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防止城市拓展过度,减少土地浪费。

2. 拓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为了保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项目评估,防止过度投资和项目浪费;(2)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制定实施方案,做好日常运维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持久运作。

3. 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城市环境问题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应当加强对城市环境的管控和治理,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城市环境保护法规,规范城市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2)加强城市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推广垃圾分类回收;(3)加强工业企业和交通工具尾气和废水治理,减少污染排放。

4. 加强城市安全管理城市安全管理是城市建设管理的关键方面,应当加强对城市安全的预防和管理,采取以下措施:(1)增强城市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加强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理机制建设;(2)加强对城市建筑安全的监管和管理,加大安全检查力度;(3)加强对城市交通安全的监管和管理,加强交通事故的成因分析。

中国城市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中国城市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中国城市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研究中国的城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政府、市民、企业等多方面的因素。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管理在规划、建设、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中国城市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以便更好地推进城市发展和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中国的城市管理体制主要由政府、市民、企业和相关部门组成。

政府在城市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负责制定城市规划、政策和法规,协调各方面资源,监督城市建设和发展。

市民作为城市的居民,有着参与城市管理的权利和责任,通过各种途径,如居民代表会议、社区组织等方式,与政府共同参与城市管理。

企业作为城市的经济主体,承担着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责任,同时也需要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与政府共同推进城市管理。

相关部门负责城市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如城管部门、交通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等,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维护城市的秩序和环境。

在中国的城市管理中,政府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

政府通过制定城市规划和政策,引导城市的发展方向和节奏。

政府还负责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交通等,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便利条件。

政府还对市民和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提高市民的素质和意识,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政府还要加强与各方面的沟通和合作,形成有效的协同机制,以解决城市管理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市民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市民要履行自己的权利和责任,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和公共事务,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参与社区组织和居民代表会议,与政府共同推动城市发展和改善。

市民还应当自觉遵守法规和规定,增强个人的环保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共同维护城市的和谐和进步。

企业在城市管理中也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和责任。

企业不仅是城市经济的支柱,也是城市管理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企业要履行法定职责和社会责任,遵守法规和规定,保护环境、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市民提供良好的产品和服务,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城市规划体制概述

城市规划体制概述
而美联邦、香港和英联邦一些少部分国家采用的是英美法系、英美法系又称英国法系、普通法系或判例法系。 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区别: 1. 在法律思维方式方面:大陆法系属于演绎型思维, 英美法系属于归纳式思维,注重类比推理。 2 .在法的渊源方面:大陆法系中法的正式渊源只是制定法,英美法系中制定法、判例法都是法的正式渊源。 3 .在法律的分类方面:大陆法系国家一般都将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作为法律分类的基础,英美法系则是以普通法与衡平法为法的基本分类。 4 .在立法技术方面: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一般采用法典的形式,英美法法系国家的立法一般采用单行的法律、法规的形式,而不采用法典的 形式。后来,英美法法系也开始逐步采用法典的形式,但从本质上讲,其主要是判例法的规范化。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下 午3时50 分19秒 下午3 时50分1 5:50:19 21.7.17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1.外交外事 2.民政 3.司法 法律制度与体系 法律制度与体系 4.公安 5.人事、公务员制度 6.纪检 7.监察 8.档案 9.民族事务 10.宗教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11.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
国体?政体?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 16.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特权与豁免条例 17.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歌的决议 18.国务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实施条

谈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改革

谈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改革

2003年第5期 第19卷谈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改革□ 朱文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037)[摘 要]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城市的快速发展,直接暴露了我国现存规划管理体制存在职能不健全、缺乏协调能力和手段、权威性不强等问题,而国外一些国家所采用的强管理模式和弱管理模式,在机构设置、管理手段、管理职能上有诸多值得借鉴之处,建设城市发展的市场调节机制,强化中央政府的调控和监督职能,对省级和市级规划机构进行改革,这些应是我国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管理体制;机构设置;职能[文章编号]1006-0022(2003)05-0007-06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COn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of City Planning/ZHU Wen-hua[Abstract] The change of economic system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cities expos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such as incomplete functions and lack of coordination and authority. The way of establishing departments, management and functions in other countries are worth learning. T o construct market adjustment mechanism of city development, strengthen the power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 controlling and supervising, and reform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planning institutes are the directions of reform.[Key words] Management system; Department setup; Functions“如果没有有效的政府,经济的、社会的和可持续的发展是不可能出现的。

城乡规划管治制度

城乡规划管治制度

城乡规划管治制度
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了有效管理和合理规划城乡发展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

这些制度包括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管理机制等,旨在提升城乡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创新性。

城乡规划管治制度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城乡发展的均衡与协调,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具体来说,城乡规划管治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法律法规: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确城乡规划的基本原则、权责分明的法律框架和规范性制度,为城乡规划的实施提供法律依据。

2.政策: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经济、财政、土地、环境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城乡规划,鼓励和引导资源配置的合理流动,推动城乡发展的协调和可持续性。

3.规划:国家、省市和县乡村建设合理进行城乡规划,编制统一、科学、全面的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明确城乡用地结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等,保障城乡发展的可持续性。

4.管理机制:建立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加强城乡规划的组织、协调和监管,完善城乡规划审核、评估和动态管理等制度,保障城乡规划的有效实施。

5.参与机制:促进广大市民的参与和政务公开,建立多元化的城乡规划决策机制,使城乡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更加民主、透明和可持续。

通过建立健全的城乡规划管治制度,可以促进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城乡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县乡村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浅谈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

浅谈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
随着经济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 , 乡规划作 为 城 市场经 济条件下政府指导 、 控城 乡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 , 调 受到 党 中央 、 国务 院 和 各 级 党委 、 政府 的高 度 重 视 。 我 国城 乡规 划 管理 。 制度逐步建立、 完善 的历史过程和实践成效表明 , 现行的城 乡规划 管理体制总体上符合我 国的基本国情 、 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 的基本规律和要求。 1我国城 乡规划管理的基本制度框架 11城 乡规划体 系 : 乡规划 是由全国城镇体 系规划、 . 城 省域 城 镇体 系规划 、 城市 总体规划 、 分区规划、 详细规划、 村镇规划等不同 区域层次规划组成 的一个相对独立的、 完整 的规划体系。 12 规 划 管理 主体 : ‘ 国务 院城 市 规 划 行 政 主 管部 门主 管 全 国 的 城 市 规 划工 作 ; 县级 以上 地 方 人 民 政府 城 市 规 划行 政 主 管 部 门主 管 本 行 政 区域 内的城 市 规 划 工 作。 13 规 划 编 制 主 体 : 务 院城 市 规 划 行 政 主 管 部 门 组织 编 制全 . 国
10 4
32 规划管理缺乏上级对下级的有效监督 城市规划实施存在 . 事前、 事中监督缺位的突出问题。由于缺 乏上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 部门对 下级城市 规划行政主管部 门的有效监督 , 致使作为政府职能 部 门 的城 市 规 划局 盲 目服 从 政府 领 导 做 出 的违 反规 划 的决 策 , 意 随 修改规划和违法审批的现象屡屡出现。一些城 市劳民伤财的“ 政绩 工程” “ 、 形象工程 ”就是在规划管理部门屈从于政府领导个人意志 的情况下建成的, 造成 的损失往往无法弥补。 33规划决策机制不完善 ,缺 乏有效 的公众参与 地方政府和 . 部 门规划 自由裁量权过 大,对行政审批缺 乏约束制度和监督机制。 规 划主管部 门既是规划管理 者又是规划编制单位 的直接上级和 规 划 的决 策 方 , 得规 划 编 制和 实施 自始 至 终 囿于 规 划 管 理 者 的 单 方 使 动作之中。规划常常仅 限于政府和专 家之间的交流 , 普通大众对规 划缺 乏应有 的了解 , 也缺少对规划 的支持和参 与, 致使 随意更改规 划、 规划服从项 目的情况时有发生。 4 我 国 城 乡规 划 管理 体 制 改革 的 主 要措 施 41建立规划委员会制度 ,健全 规划决策机制 传统的城市管 . 理 似乎 历 来 是政 府 的 职 能 ,但 是 现 代 的城 市 管 理 理 论 已经 认 识到 , 政府不是惟一能够履行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城市 的管治意味着一 系列来 自政府但又不 限于政府 的社会公共机构和行 为者 , 除了政府 机 关 外 ,还 需 要 公众 社 会 的参 与和 各 种 利 益集 团及 组 织 的 介 入 , 共 同协商 以促 进政 府 与社 会 的 互动 。 42 强化省级规划管理职能 为加 强省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 . 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领导 , 充分发挥省级政府城 乡规划建设部门的综 合调控职能。涉及世界文化遗产、 文物保护单位和地下文物埋藏区 的项 目 , 相 应 的文 物 行 政主 管 部 门会 审 同 意。 对 于 不 符 合 规划 要 经 求的 , 建设部要予以纠正。 43规划管理 的重点由开发转向保护 , . 实行四线管制 规划编制 和 管 理 的重 点从 确定 开 发建 设项 目转 向对 各 类脆 弱资 源 的有 效 保 护 利用和关键基础设施 的合理布局。 为了保护不可再生资源, 建设部推 行了绿线管制、 紫线管制、 蓝线管制、 黄线管制的四线管制方法, 一旦 经过审批, 要执行严格的管制, 任何 人不得随意改变, 原则上不得调 整。实行四线管制 , 有效地保 护了城市历史资源 、 生态资源 、 空间资 源, 防止由于错误决策而造成 的城市 资源的不可挽回的损失。 44 集 中 、 一 规划 管理 权 城 市 各 类开 发 区 以及 大 学 城 、 技 . 统 科 园、 度假 区 的规 划等 必须 符合 城 镇体 系规 划和 城 市 总体 规 划 , 由市城 乡规 划 部 门统一 管理 。市一 级 规 划 的行政 管 理权 擅 自下 放 的要 立 即 纠正 。 目前 各省 ( )市 已陆续 收 回下 放 开发 区的规 划 管理 权 限 , ” 区 、 并 实行设区域市规划垂直管理体制 ,将区级规划管理部 门改为由市级 规划 管 理部 门统 一 管理 , 导班 子 成 员 由市 规划 管理 部 门任命 。 领 45建 立 派驻 规划 督察 员制 度 ,加 强规划 实施 的层 级监 督 只 有 . 制度才能保证和维护监督 ,没有以制度 为载体的监督是软弱的监督。 在这些年的规划管理实践中,很多地方存在着事前基本没有监督, 事 中基本缺乏监督的现象。内部监督流于形式, 特别是对主要领导干部 。 46 建立规划管理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城 乡规划管理 的行政责 . 任主体 , 是各级政府领 导、 乡规划管理部 门领导和直 接管理 工作 城 人员。对于由城 乡规划管理工作 中的各种违 法违规 行为造成的后 果, 要追 究直接责任人和主 管领 导的责任 ; 对于造成严 重影响和重 大损失的 , 还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 ; 对违法建设不依法查处的, 要 追究城 乡规划部 门的责任。城市规划行政决 策法律责任的确立, 其 目的在于保 护行政管理 的法律秩 序, 障�

2023年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2023年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2023年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建设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加强城市建设的科学管理,提高城市建设质量和效率,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我国决定在2023年开展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

本方案旨在通过改革措施和目标,建立起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并确保其实施取得明显效果。

二、改革方案1. 立体化管理体制:建立市、县、乡镇三级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实现资源配置和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公正化。

市级负责整体规划和对重大项目的统筹管理,县级负责对辖区范围内的建设项目进行审批和监管,乡镇级负责特定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

2. 资源整合与共享:建立城市建设管理信息数据库,整合和共享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相关信息。

实现跨部门、跨行业的信息互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

3. 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建立城市建设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通过对城市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估,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与问题。

对于特定类型的项目,还可以启动专项审查和评估。

4. 建设项目审批简化:简化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和审批时间。

对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实行部门自主审核制度,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

5. 建设项目监管加强: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建立全程监督机制,对建设项目从前期规划到后期运营进行全程监管和评估,确保项目的合规、安全和质量。

6. 建设质量提升:建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对建设项目进行质量评估和监管。

加强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管理和监督,提高施工质量和项目安全性。

7.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强化城市建设的环保要求,确保建设项目符合环保规定与标准。

加强对城市环境的监测和治理,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8. 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强对城市建设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建立健全城市建设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提高管理人才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三、实施步骤与措施1. 拟定改革实施方案:成立专门工作组,由相关部门和领域的专家组成,制定改革实施方案。

关于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看法

关于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看法

浅谈关于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的看法摘要:本文主要从现行规划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就如何推进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改革、如何建构适应现代城市要求的规划管理体制进行了简要叙述。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改革一、现行规划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剖析众所周知,城市规划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科学而有效的行政管理手段来实现城市空间的整体有序发展。

其科学性主要是通过对城市的研究,以完成规划的编制做保证;而城市规划实施的有效性,则必须通过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手段来完成。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目前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问题,编者归纳总结为三个方面:规划行政管理权被肢解、下放问题。

在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中,制约城市规划实施有效性的最主要症结,在于城市规划的管理权限处于被严重肢解、分割的状态,尤其是在那些设区和各种“开发区”的城市,其“城中之城”的规划管理权基本都是超脱于城市行政主管部门约束之外,这个问题至今尚未解决。

原因在于一个城市被区域分割和职能分割后,面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多元化驱动,市属下辖的各区政府也设有规划管理机构,该机构行政上隶属于区政府或作为区政府的组成部门,其人、财、物权均由区政府统管,仅业务上受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

应该说城市规划管理权是政府握有的为数不多而有效地调控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政府权利体系重组过程中,其往往被作为重要的筹码。

然而为了达成与各地方政权的妥协,规划行政管理权被一再肢解、下发,这样使得图纸上绘于一体的城市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就变成了各个行政主体的自主行为,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无实质性的制约和控制,这种分权体制的格局不能保证城市规划的完整实施。

2、规划缺乏公众参与和监督的问题长期以来,规划工作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脱节的现象,尤其面对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规划管理上面临的问题更为突出。

建设单位或市民们常常抱怨对城市规划的不清楚或认为规划内容的不切实际、好看不好用,而规划人员则认为社会公众们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

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与职能的研究

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与职能的研究
科技 创新 与应 用 l 2 0 1 3 年 第3 理 体制 与职 能 的研 究
王 维
( 黑龙江省依安县城 乡规 划委 员会 办公室 , 黑龙江 依安 1 6 1 5 0 0 )
摘 要: 城 市规 划是政 府一 种重要 职 能 , 各 级政 府指 导城 市合理 建设和 发展及管 理城 市的 重要依 据和 手段是 城 市规 划职 能。 随着我 国社会 主 义市场 经济 的不断飞 速发展 , 政府 职能之 一 的“ 城市规 划管 理职 能” 包括规 划管理 体制及 规 划管理机 制二 者都 面临着 改革 。 关键 词 : 城 市规 划 ; 城 市规 划 管理 ; 职 能 4 现 阶段 中国城 市规 划 的 主要 社会 职 责 当今 中国社会主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 中国城市规划的社会职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 的快速发展及市场经济体制 的转变 , 现有的 且主要 的责任是负责在时间和 城市规划管理职能已适应不了我 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 从而暴露 责是国民经济计划的继续和具体化 , 但伴随着中国经济体 出我 国城 市 规划 管 理体 制 中存 在 着 一定 的 问题 , 包 括缺 乏 有 效 的协 空间上具体落实和安排我国的国民经济计划 。 现阶段 中国城市规划 的相应 的 调能力和手段、 职能不健全 、 权威性不强等诸多问题 , 从 而使得我国 制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转变 , 同时在经济体制发生变化 的过程 城市的规划难以适应我国的市场经济的需求。 城市规划 的管理者具 社会职责也慢慢开始发生着变化。 有较大的权力是政府的特殊地位赋予的 , 因此就容易导致管理效率 中,经济 的发展仍然是衡量我 国城市规划政府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 同时中国的特殊体 低 和政府腐败现象的产生。 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城市规划调控 由于我国城市规划作为我 国政府行为的一部分 , 所以 , 也应帮助和配合 城市发展市场的能力降低 了。 如何有效 的促进社会经济 的发展和城 质决定规划局又作 为政府 的一个组成部 门 , 市建设更为合理 , 城市规划职能就需要发挥 出它的龙 头作用 , 运用 我国政府推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 5 现 阶段 我 国城 市规 划管 理 职 能 中存 在 的 问题 宏观调控手段和综合协调手段 , 从而切实有效的履行政府调控城市 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 的转变 , 现有 的城市 发 展和 城市 建 设 的职 责 。为 适 应 我 国 的发 展 , 我 国 的城 市 规 划管 理 由此暴 露 出我 职 能应 借 鉴 国 内外 的优 先经 验 ,进行 相 应 的适 应 我 国国情 的转 变 。 规划 管 理 职能 已不能 适应 我 国市场 经 济 发 展 的需 要 , 这 些 问题 主要 表 现在 以下几 个 特 别是 现 阶段 我 国各 地 政府 都 在倡 导 建 立 服务 型 政 府 , 城 市 规划 职 国城市 规 划管 理 中存 在 一定 的问题 。 方面 : ( 1 ) 政府职能不健全 、 政府职能缺乏相应有效 的协调能力和手 能的转变已成为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应探讨 的严峻而深刻的问题。 段。( 2 ) 由于我国政府 的特殊体质使得中国的城市规划管理者具有 1现阶段我国政府的城市规划管理职能 这些特殊的地位和体质容易导致规划管理效率 有 效 的政 府 是 国家 经济 和社 会发 展 的关键 , 一 个 国家 和 社会 的 很大的权力和能力 , 甚至会产生许多不该发生的腐败现象。以上这些各种问题问题 可持续发展需要一个有效的政府 。政府 的作用应该是补充市场 , 而 低 , 相互作用 , 从而导致城市规划调控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力大大降 不 是 替代 市 场 。这 已逐 渐 成 为人 们 的共识 。 3 ) 我 国适合城市归还管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力不够 。 城市规划是一种重要的政府职能。 我国各级政府指导我 国城市 低 。( 合 理 健康 发 展 , 建设 及 管理 城 市 的一 个 重 要依 据 和 重要 手段 是 城 市 6结 束语 以上 可 见 , 我 国现 阶段 的城 市规 划 管 理体 制 和 职 能 中存 在一 定 规划。 现 阶段 维护 国家 和公 众利 益 为 目的调控 空 间 资源 的开发 及 实 因此我国应该借鉴国内外相应 的先进的优秀的经验 现我 国经济 社会 的协 调及 可 持续 发 展 是我 国城 市规 划 的核 心任 务 。 的矛盾和缺陷 , 吸 取优 点 改正 自身缺 点从 而实 现 我 国城 市 规 划管 理 职 能 和 城市 规 划作 为 一种 政 府行 为 , 它 主要 包 括 对 城 市 内部 开 发 与建 设 的 和体 制 , 安排 和 管理 , 也 包 括对 城 市发 展 与 区域 城 市 化 的宏 观 调 控 与综 合 协 管理体制 的转变。 因此 , 中国建议强化城市规划的服务 、 引导和裁判 职能作用 , 最终建立起适应我国规划新的城市规划机制和体制。 调。 现阶段我国受市场经济的影 响城市规划 中受到市场经济的冲 2 我 国城 市规 划 管理 现 阶段 所 面 临 的社会 环 境 现 阶段 是 中 国城 市规 划 的 发展 关 键 时期 , 当今 社 会 中城 市 规 划 击一段时间内将不可避免 ,作为集综合性及实用性为一体的行业 , 并且还要 以解 受 到 了前 所 未 有 的 关 注 , 主 要 展 现在 : 我 国各 城 市 用 在 编 制 城 市 规 中国的城市规划必须要以满足城市发展需要为 己任 , 我 国的 规划 行 政 主管 部 门作 为城 市 规 划的经费呈现几何级数增长形势。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中城市规划 决城 市 发 展 问题 为主 要 责任 , 设计 的市 场得 到 前所 未 有 的关 注 发展 迅速 。 各个 城 市 主要 负 责人 亲 划 的 管 理 者 ,在 我 国城 市 规 划 市 场 化 和全 世 界 国际 化 的 规 划 进 程 自 抓 城 市 规划 。 各 城市 吸 引 了越来 越 多 高素 质 的人 才 加入 至 0 城市 规 中, 我国要尽快实现城市规划管理体。 制和规划职能的转型及转变 , 同时还要合理并 划 的 队伍 中 。 并 且 现 阶段 中 国的 城市 规 划 的议题 已经 成 为媒 体争 相 从而使得城市规划管理职能的作用充分发挥 出来 , 报道 的话 题 。但 同时 关 于 “ 规 划滞 后 ” 的社 会批 评 不 绝 于耳 , 而且 早 有序地配置我 国各大城市的空间资源,是空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 已演变为我国社会对于现阶段 城市发展与建设的过程 中各种 问题 从而切实保障我国各级城市的公共利益 , 最终实现促进经济和社会 进行归纳总结所用到的常用语言。 这一现象对我国市场经济存在两 的协 调可 持续 发 展 。 方面的影响 , 首先 , 如果从积极 的方便分析 , 这一现象反 映出了当今 参考 文献 1 ] 谢诚. 城 市规 划 管 理 体 制 与 管 理 职 能 的转 型研 究 【 D 1 . 重庆 大 学 , 我 国的社 会 需要 城 市规 划 , 而 我 国 的城 市规 划 的发 展并 未 满 足我 国 【 00 4. 当今 社会 对 其 的需 要 的客 观现 实 , 由此 分 析 可得 中国城 市 规 划 管理 2 在 新 形势 的作用 下 并 没有 全 面发 挥 它 的有 效作 用 。 [ 2 ] 陈秉利. 新世纪初 中国规划的改觏 J ] . 城 市规划, 2 0 0 0 . 『 3 1 陈 晓丽 . WT O与 中 国的城 市规 划一 我 的 一点认 识 [ J ] . 城 市规 划 , 2 0 0 3现 阶 段我 国现有 城 市规 划 管理 体 制存 在 的矛 盾 现阶段我国现有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存在的相应改革问题严峻 , 2. 4 ] - t , i 、 施文. 美 国的 城 市规 划体 系[ J ] . 城 市规 划 , 1 9 9 9 . 且 存 在 的各 种 矛盾 问题 是 从 日常 规 划管 理 和 执 法 的 现 实 的 实践 中 【 提 出来 的 。 而 现 阶段 中 国现 行 的 以地方 分 块 管理 为 主 的规 划管 理 体 [ 5 ] 孟庆 . 设 计 市 场 开 放 进 程 中规 划 行 政 职 能 的 转 变[ J 】 . 城 市规划 , 0 3. 制, 是从 过去计划经济条件时代 承继而来的 , 并不是根据社会主义 20 市场 经 济需 要 建立 起 来 的 。 又 因为 各行 政 区 域 的城市 规 划 部 门必 须 作者简介: 王维( 1 9 8 5 , 1 一 ) , 男, 助理工程师 , 学历 : 本科 , 专业: 听命 于 当地 的政 府 , 从 而 导致 了城 市规 划 管 理 由 于行 政 区域 的 的各 土木 工 程 , 黑龙 江省依 安 县城 乡规 划委 员会 办公 室 。 自管理而各 自为政的现象 , 并且 同时当地政府过 多干预了城市规划 方 向和方 法 , 因此 使得 现 阶段 我 国规划 管 理 和执 法 中存 在矛 盾 的众

城市管理体制

城市管理体制

• 深圳现今的政府机构设置与内地许多城 市存在差异。于幼军说,深圳已初步形成大 行业、大系统归口管理的机构设置。比如除 开计划局外,将原有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统 一整合为两个局,一个管内经贸,一个管外 经贸。同时按大交通、大文化、大系统的要 求,设置了相应的机构。深圳的一些局职权 范围与内地的数个政府部门相当。 •(摘自:2003年1月18日《南方都市报》有 删节)
• 第四阶段,转型与发展期(1992年至今)。 • 这一阶段是我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步子迈 得最快、成果也最显著的时期。 • 城市管理的职能体系也渐臻明确,重新分 配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职能,试图 扭转“轻规划、重建设、轻管理”的局面, 并着手解决“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的问 题等。
• 五、我国城市管理体制的现行模式 • (一)建管合一、直接管理型。 • 这种模式将城市规划职能同城市建设与管理分离, 突出“规划领先”的原则。 • 一些改革开放比较早的城市,如上海、大连、珠 海、海口、厦门等,都先后采取了该管理模式。 • 实践中,该模式仍然把城市建设作为侧重点,而 相关的城市管理职能并未引起足够的指示,“重 建轻管”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 (二)城市管理体制的内部关系 • 城市管理体制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其核心是城 市管理各机构间的职、权、责的配置问题。 •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 1.城市管理系统内各机构的职能及权责关系。 • 2.市\区\街道在城市综合管理体系中的关系 • 3.城市政府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
• • • •
• 4.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 • (1 )让渡职能,简政放权。要让社会中介 组织承担服务性、社会性的职能,使之有 更大的发展空间。 • (2 )创设平等发展环境,大力支持社会力 量兴办社会中介组织。政府应尽可能减少 对社会中介组织的行政干预,创设社会中 介组织独立自主、平等竞争的制度环境。

城市规划监督管理体制与方式研究

城市规划监督管理体制与方式研究

城市规划监督管理体制与方式研究摘要:针对城市规划管理和监督管理的现状,本论文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城市规划管理与监督管理的模式与方法,给出了具体的规划管理和监督管理执行措施与建议,对于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监督管理的方式、运行效率和实施效益等都有着较好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规划监督管理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城市规划与管理作为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是运用行政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对城市的规划进行管理,这是时代进步理论知识和管理实践相结合的典型应用。

现在很多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规划管理与监督管理,因此,本论文尝试从行政管理学的角度,从城市规划管理和监督管理的体制与方式入手,详细探讨城市规划监督管理的模式与方法,以期从中能够找到合理有效的城市规划管理的方法,并以此和广大同行分享。

1 城市规划监督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1.1 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规划论证不充分、不合理。

“规划规划,墙上挂挂”、“政府换届,规划改样”等问题并未得到根治。

二是高大全思想盛行,各地竞相攀比高、大、全。

三是建筑师缺乏话语权。

建筑的决策权不在建筑师的手里,建筑师往往只能起到参谋、陪衬的作用。

四是非洋莫取。

近年来,我们对外国人的建筑方案奉若神明,总认为洋和尚会念经,瞧不起中国建筑师。

五是被破坏的近现代建筑和被不断复制的假古董。

在城市大发展中,不知拆了多少有历史意义的近现代建筑。

相反,各地却热衷于造假古董,“明清一条街”等不一而足。

六是建筑质量问题。

据有关资料介绍,国内建筑物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年。

七是献礼工程、政绩工程、标志性工程仍大量存在。

不少建筑缺乏充分的前期论证和准备,匆匆上马,刚剪完彩又花大钱改造,老百姓受不了,国家也受不了。

1.2 城市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我国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出现了我国城市管理很多无法可依的现象。

二是我国城市管理“人治”现象较为普遍。

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与职能探索

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与职能探索
理 性 提供 指导 , 做 好城 市 空 间资源 的 调控工 作 , 以促进 城市 的可 持 续发展 。

职能 单一 , 并且 管理 人员 明显 不 足 , 导致 了规 划管 理职 能 弱化 。 为 了降低 当地 政府 对 于市级 规 划部 门 的行政 约束 力 , 可 以建 立起 规划 部 门 由上 而下 垂 直管 理 的机 制 。与此 同 时 , 在规划 职 能上 , 加 强城 乡 一体 化 管理 , 将直 线 职能 制 建
1 建 立严 格有 效 的信 息公 开制 度 我 国在 数字 化 城市 的 建立 上 , 还停 留在 硬件 方 面 , 并 没 有 对 于数 字 信 息 网络 实 施有效 的利用 。特 别是 政府 部 门的信 息 公开 , 也仅 仅 局 限在 社会 化 共 享信 息 , 而没有 真正 意 义地 建立 起互 动机 制 。 与其他 国家相 比 , 我 困对 于城 市
体 效率 有 所提 升 , 并 因此 而树 立起权 威 性 。
2 . 建 立合理 的市场 竞争 主体 结构
信 息 公开 的作 用 , 就是 要 确保市 场 竞争 公平 , 维护 市场 开放 的局 面 。 城市 规划 部 门作 为行 政单 位 , 就应 该 从宏 观 的 角度 来 审 视 问题 , 并 在思 维 意识 上
的管 理体 制为 适应 市 场经 济 的转型 而有 所调 整 , 但 是 计划 经 济条 件下 所 继承 下来 的城 市规 划 意识 还没 有完 全摒 除 。在城 市 规划 的过 程 中 , 由于政 府 的过 多 干预 , 建立 在 分块 儿 管理 基础 上 的 城市 规 划 管理 体 制 , 由于 行政 区域 被人 为地 分割 , 导致 了各司 其职 、 各 自为政 的管 理状 态 , 诸 多的 矛盾 因此 而产 生 。 在市 场 经济 的环 境条 件下 , 市场 主体 的任 何行 为都是 建 立 在赢 利 的基 础 之上 的 , 而城 市规 划着 眼 于整体 性 利益 , 并 且更 为倾 向于 政绩 的 突 出性 , 这 就 导致 市 场 主体与 规 划之 间 由于规 划 目标 不 同而产 生 了矛盾 。 从政 府职 能 的角

我国城规管理体制分级管理的缺点

我国城规管理体制分级管理的缺点

我国城规管理体制分级管理的缺点
合理的城市规划管理组织方式将有利于特大城市空间科学高效
的开发利用。

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存在“分级管理”和“垂直管理”两种类型,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实践经验看,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

“分级管理”有利于发挥各级机构的积极性,但缺点是存在重复建设、低效开发的问题。

“垂直管理”有利于规划成果的落实,但缺点存在管理力度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

通过分析比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规划管理现状,指出当前所采用的规划管理方式存在或“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权”的状况,认为应该采取“城市、分区、街区、社区”垂直的分级管理方式,让社区公民积极参与规划管理。

这既能保证规划成果的整体落实,又充分发挥各级机构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特大城市规划管理的效率。

城市管理体制

城市管理体制

一、城市管理体制概念的提出理论界比较认同的城市管理体制的概念,是指关于城市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地位、职责和内部权责关系及其相关的规章制度的总和。

城市管理体制是确保城市管理过程得以顺利实施的物质载体和保证,也是支撑城市管理系统的骨架支柱。

城市管理体制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城市管理的机构及其职能体制、领导体制、市区街道的层级管理体制等,其核心是各机构间的职、权、责的配置问题。

一般而言,城市管理体制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机构的行政领导体制。

它包括城市管理系统中的诸机构间的行政隶属关系,以及各自的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城市管理系统在市政府行政机构序列中的领导与被领导及协调与被协调关系、市政府其他职能机构与它们的关系等。

总之,城市管理系统内的各组织机关及其职能机关的关系网络,构成了城市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2、城市管理系统内各机构的职能及权责关系。

城市管理系统各组织机关的职能,由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其权责结构由职能体系所决定。

3、城市管理体制中的市、区、街道“三级管理”体制。

首先是三级管理中的职能分工,如市级的宏观决策指导与综合协调职能、区级的分解与协调及决策职能、街道级的执行职能。

其次是事权分配及管理原则,如市级的规章政策制定权、区一级的决策指导权、街道的执行处理权。

第三是指同一层级上的各管理机构的关系。

如区级的规划、建设、管理的不同于市级的体制形式。

4、城市管理系统中的政府、事业单位及企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定位。

城市管理体制中的政、事、企关系错综复杂,彼此制约。

这是由于城市管理的特点所决定的。

首先,城市管理的许多内容属于社会福利性质的社会性服务范围,是不能以盈利为直接目的的,其工作成果与价值不直接表现为可以估量的物质或货币形态。

因此,这类社会组织大多由市政主体的政府来出资或补贴,并得以继续发挥其管理的职能。

其次,城市管理的实践中难免与作业联系在一起,这样以来,不论是政府,还是事业单位都难以承担此职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深圳模式——分级垂直管理
深圳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分为市局(规划处、城市设计处)——分局(规划科)——国 土所(规划建管室),共有5个规划国土分局和 38个国土所。市局的派出机构受市 规划局和区政府的双重领导。业务上受市局直接领导,区政府予以配合。干部实 行垂直管理,即分局的主要领导由市局提名,征求区里意见后,由市任命。三级 垂直管理体系的设立对深圳市城市规划管理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下一级是上一 级的派出机构,这样既保证了规划管理落实的快捷和规划成果层层落实不走样, 又利于规划管理与城市具体各地段的实际情况相协调,不发生太大的冲突,保证 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协调,还有利于将规划思想、内容等迅速宣传到城市各个 角落。
2、上海模式——高度分散
1980年代末期, 配合中央向地方“放权让利”式的改革,上海市政府向 区、县政府下放计划、财政自主权,包括城市规划管理权也随之下放。权限下 放后,除少数重要地段的建设项目许可申请须由市规划局批准外,大多数土 地开发、房屋建设项目的许可申请(即“一书二证”)由区、县部门批准。同 时,一般地区的详细规划也由区、县政府组织编制,报市规划局批准。但总体 规划、分区规划、重要地段的详细规划、全市性的道路、交通、市政设施规 划的编制和审批仍集中在市规划局管理。 区县规划分局人事任免由区县政府 决定,市规划局对其无人事干预权;对区县政府批准的“一书二证”也不具体 干预,只在特殊情况下经行政复议程序行使否决。
3、1990年代初期以后(普遍分散阶段) 1993年至今,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展开的机构改革,特别是随着财 税体制改革的铺开,市、区两级规划管理的行政权也随之分开.区级享受了空前 的规划管理权。以上海为代表的一批大城市已先后建立起“两级政府,两(三)级 管理”的规划管理体系,并以法规文件划管理权过度集中带来的问题
(1) 降低城市规划决策质量和城市管理效率 如城市规划管理权过分集中于市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那么各区、街道发
生的问题需经过层层请求汇报后再作决策,则不仅影响决策的正确性,而且影响 决策的及时性。往往由于多环节的传递需要延误一定的时间,从而可能导致决策 迟缓,无法适应形势变化的要求。如大量的违章建设屡禁不止就是典型的说明。 市局因管理人员有限而管不过来,区局和街道又因缺乏管理权限和责任而难以管 理。此外,城市规划管理的对象极为复杂,很难想象,管理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 权限过度集中的结果,无疑会使市级规划管理部门限于日常事务而失去宏观管理 的能力,又因疲于应付,顾此失彼,而难逃官僚主义之虞。
分析:
北京由于绝大多数的管理业务集中在市规委,而管理人员严重不足,使规划 管理已滞后于城市建设的发展; 上海各区的城市建设在得到空前发展的同时,因规划管理权力过度分散所带 来的种种弊病也日益显露出来; 深圳的规划管理模式是迄今为止较为成功的模式; 广州的规划管理权虽较多地集中在市级管理机构,但由于区规划局主要是对 区政府而非市归划局负责,因此在城市规划执行和实施的推进上也存在一系
我国大城市现行规划管理体制的几种模式
• 我国规划管理权限转 变的几个阶段
• 规划管理体制的几种 模式
我国规划管理权限转变的几个阶段
1、 解放以后至1980年代中期 (集中统一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业待兴,为了适应城市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逐步建立了城市 建设管理机构,以统一管理城市建设工作。此后,中国的城市建设工作进入了统 一领导、按规划进行建设的新阶段。文革时期,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受到严重 干扰,规划管理工作一度处于停滞状态。文革结束后,城市规划管理机构恢复建 立,规划管理工作得到了加强。规划管理机构的设置同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基 本上沿用了集中统一的规划管理模式。
4、广州模式——两级政府、三级管理
规划管理权的分散程度却远不及上海。1998年,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 深化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完善区 “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区规划分局由所在区 人民政府和市规划局双重领导,即区实施行政领导, 市局实施业务领导。 在统一规划审批、统一管理法规、统一业务 领导的原则下,明确市、区两 级 城市规划的管理权限和责任。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发展区分区规划、 市发展地区控制性规划,由市规划局负责编制;辖区内的区属单位小区详细 规划、建制镇(村)和一般地区建设项目的详细规划,由区规划分局负责编制, 报市规划局审批;根据市、区总体规划要求编制的区属小区和一般地区建设 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区规划分局审批;此外,区分局可审批辖区内除 国道、省道、铁路和规划宽度40米以上的主干道临街建筑及重点地段外的各 类建设工程。区分局审批的规划、用地、报建和查处违 法建设案必须在7天 内报市规划局备案。如有违反规划法规和要求,市规划局有权随时否决,区 规划分局必须重新审定。
我国规划管理的几种模式
1、 北京模式——高度集中 2、上海模式——高度分散 3、深圳模式——分级垂直管理 4、广州模式——两级政府、三级管理
1、 北京模式——高度集中
北京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是北京市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由原首都城市规 划委员会、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合并而成。主要职能是规划研究、规划审批 和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重要地段的控制性规划, 由市规委负责编制;道路、交通、市政设施规划的编制和审批集中在市规委管 理;规划区内的较小面积的详细规划由区规划分局负责组织编制,但区规划局 无规划审批权,需报市规委审批;区规划局负责檐口在4米以下或面积在300平 方米以下的建筑的审批;建设项目的批后管理是市规委在审批建设工程后,将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附件》及建设工程总平面图转至区规划局,由区规划局 进行建设项目的监督检查工作。区规划分局由所在区人民政府和市规划局双重 领导,即区实施行政领导,市局实施业务领导。
2、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初期(局部下放阶段) 1980年代中至1993年,很多城市采取了由局部试点到逐步放权的措施,主动赋予 了区一级比较大的规划管理权力,调动了地区的积极性,推动了城市建设的发展。 如在“开放浦东”的战略实施后,为了加快上海市的经济发展,上海市政府率先 赋予区、县政府部分计划、财政自主权,以调动基层政府的积极性,包括规划管 理权限在内的建设管理权限也逐步下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