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在灵囿,麀鹿攸伏。”原文、赏析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文王之什大雅诗经灵台
yūlùnɡǔzhōnɡ,yūlèpìyōnɡ. 於论 鼓钟 ,於乐辟雍 . tuóɡǔfénɡfénɡ,měnɡsǒuzòuɡōnɡ. 鼍 鼓逢 逢 ,矇 瞍 奏 公 .
10、贲(奔bēn):大鼓。镛(庸yōng):大钟。《毛传》:“贲,大鼓也。镛, 大钟也。”
11、论:和。《集传》:“论,伦也,言得其伦理也。” 12、辟雍:戴震《毛郑诗考证》:“此诗灵台、灵沼、灵囿与辟雍连称,抑亦文王 之离宫乎?”
13、逢逢(蓬péng):《毛传》:“逢逢,和也。” 14、鼍(驮tuó):鳄鱼名。 15、矇瞍(蒙叟méng sǒu):瞎眼乐师。《集传》:“有眸子而无见曰矇,无眸 子曰瞍。古者乐师皆以瞽(古gǔ)者为之,以其善听而审于音也。” 《通释》:“公、 功、工,古同声通用。……此诗奏公,亦谓奏厥成功,此王所谓功成作乐也。”
题解:记述周文王建造灵台,并在其中观赏奏乐。
秋记与你分享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 注释
1、经始:《诗缉》:“经度而始为之,言创建也。” 《集传》:“灵台,文王之 所作也。谓之灵者,言其倏(舒shū)然而成,如神灵之所为也。”按灵台故址在今陕西 西安市西秦渡镇。
2、攻:修建。《毛传》:“攻,作也。” 3、亟(急jí):《郑笺》:“亟,急也。” 4、庶民:俞樾《群经平议》:“子者,滋也。……言文王宽假之,而庶民益来也。” 5、麀(优yōu):母鹿。囿(右yòu):养动物的园子。《毛传》:“囿,所以养 禽兽也。麀,牝(聘pìn)也。” 6、濯濯(拙zhuó)、翯翯(赫hè):“濯濯,肥泽貌。翯翯,洁白貌。” 7、沼(找zhǎo):“沼,池也。” 8、牣(刃rèn)《集传》:“牣,满也。” 9、虡(剧jù):木架以挂钟鼓。枞(丛cōng):钟、磬(庆qìng)的崇牙。《集 传》:“虡,植木以悬钟磬,其横者曰栒(损sǔn),业,栒上大板,刻之捷业如锯齿者 也。枞,业上悬钟磬处,以采色为崇牙,其状枞枞然者也。”
“于论鼓钟,于乐辟雍。”原文、赏析
于论鼓钟,于乐辟雍。
出自先秦的《大雅·灵台》
原文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
麀鹿濯濯,白鸟翯翯。
王在灵沼,於牣鱼跃。
虡业维枞,贲鼓维镛。
於论鼓钟,於乐辟廱。
於论鼓钟,於乐辟廱。
鼍鼓逢逢。
蒙瞍奏公。
创作背景:
译文
开始规划筑灵台,经营设计善安排。
百姓出力共兴建,没花几天成功快。
开始规划莫着急,百姓如子都会来。
君王在那大园林,母鹿懒懒伏树荫。
母鹿肥壮毛皮好,白鸟羽翼真洁净。
君王在那大池沼,啊呀满池鱼窜蹦。
钟架横板崇牙配,大鼓大钟都齐备。
啊呀钟鼓节奏美,啊呀离宫乐不归。
啊呀钟鼓节奏美,啊呀离宫乐不归。
敲起鼍鼓声蓬蓬,瞽师奏歌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原文及译文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原文和译文1、【原文】庄暴见孟子,(1)曰:“暴见于王,(2)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曰:“好乐何如?”(2)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4)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5)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3)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1)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
今王鼓乐千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8)举疾首蹩领而相告曰:(9)‘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10)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今王田猎于此,(11)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鹿之美,(12)举疾首蹙 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国同乐也。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注释】(1)庄暴:齐国大臣。
(2)见于王:被齐王召见或朝见齐王。
(3)好乐何如:这句话也是庄暴所说的。
(4)庶几:差不多。
(5)变乎色:改变了脸色。
(6)直:不过、仅仅。
(7)独乐乐:独自一人娱乐的快乐。
前一个“乐”作动词用(音yào 药),以下几句类似的句子同。
(8)管龠(yuè月):管,笙;龠,萧。
(9)举:皆、都。
疾首蹙额(cùè促遏):优愁的样子,赵注云:“疾首,头痛也;蹙额,愁貌。
”王夫之《四书稗疏》云:“疾首者蓬头不理,低垂丧气,若病之容耳。
” 就是鼻梁,蹩额即皱起鼻梁来。
(10)极:朱熹《集注》云:“穷也。
诗经中爱护动物
诗经中爱护动物
《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自然、动物、人类生活等方面的描写。
其中,有一些诗歌表达了对动物的爱护和尊重。
例如,《诗经·小雅·鹿鸣》中写到:“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首诗以鹿为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嘉宾的欢迎和尊重。
同时,也通过描写鹿在野外自由自在地吃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动物的喜爱和关注。
另外,《诗经·大雅·灵台》中也有关于爱护动物的描述:“王在灵囿,麀鹿攸伏。
麀鹿濯濯,白鸟翯翯。
王在灵沼,于牣鱼跃。
”这首诗描写了王在灵囿中观赏动物,看到鹿群安静地伏着,白鸟在水中飞翔,鱼儿在水中跳跃。
这些描绘都表达了诗人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之情。
总的来说,《诗经》中的这些诗歌,通过描绘动物的生活和形象,表达了古人对动物的关注和爱护。
这些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承,也为后世的生态保护意识奠定了基础。
于论鼓钟,于乐辟雍。
于论鼓钟,于乐辟雍。
出自先秦诗人诗经的《灵台》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
麀鹿濯濯,白鸟翯翯。
王在灵沼,于牣鱼跃。
虡业维枞,贲鼓维镛。
于论鼓钟,于乐辟雍。
于论鼓钟,于乐辟雍。
鼍鼓逢逢。
矇瞍奏公。
歌颂文王有钟鼓鱼鸟与民同乐。
灵台:台名。
一说文王所筑,很快修成如神灵所为。
经:测量。
攻:制作。
亟:急。
麀(音优):母鹿。
攸:作语助。
濯濯(音浊):娱游。
翯翯(音贺):肥泽。
牣(音任):满。
虡(音巨):植木以悬钟磬,其横者曰栒。
业:栒上大板。
枞(音匆):业上悬钟磬处以彩色为崇牙。
贲:大鼓。
镛:大钟。
论:伦。
一说思;一说抡,敲击。
辟癰(音必拥):水环山的风景区。
鼍(音驼)鼓:鳄鱼皮蒙的鼓。
矇瞍(音蒙叟):有眸子而无见者曰矇;无眸子曰瞍。
古时乐师多为盲人。
公:通工、功。
指奏乐之事。
“王在灵沼,于牣鱼跃。”原文、赏析
王在灵沼,于牣鱼跃。
出自先秦的《大雅·灵台》
原文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
麀鹿濯濯,白鸟翯翯。
王在灵沼,於牣鱼跃。
虡业维枞,贲鼓维镛。
於论鼓钟,於乐辟廱。
於论鼓钟,於乐辟廱。
鼍鼓逢逢。
蒙瞍奏公。
创作背景:
译文
开始规划筑灵台,经营设计善安排。
百姓出力共兴建,没花几天成功快。
开始规划莫着急,百姓如子都会来。
君王在那大园林,母鹿懒懒伏树荫。
母鹿肥壮毛皮好,白鸟羽翼真洁净。
君王在那大池沼,啊呀满池鱼窜蹦。
钟架横板崇牙配,大鼓大钟都齐备。
啊呀钟鼓节奏美,啊呀离宫乐不归。
啊呀钟鼓节奏美,啊呀离宫乐不归。
敲起鼍鼓声蓬蓬,瞽师奏歌。
梁惠王上原文及翻译注释
梁惠王上原文及翻译注释梁惠王上原文及翻译注释《梁惠王》是《孟子》第一篇的篇名,《孟子》和《论语》一样,原无篇名,后人一般取每篇第一章中的前两三字为篇名。
《孟子》共七篇,东汉末赵岐为《孟子》作注时,将每篇皆分为上、下,后人从之。
下面店铺准备了梁惠王上原文及翻译注释,提供给大家参考!原文孟子见梁惠王(1)。
王曰:“叟(2)!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3)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4)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5)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6)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7)。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8)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9)。
未有仁而遗(10)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注释(1)梁惠王:就是魏惠王(前400-前319),惠是他的谥号。
公元前370年继他父亲魏武侯即位,即位后九年由旧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所以又叫梁惠王。
(2)叟:老人。
(3)亦:这里是“只”的意思。
(4)土庶人:土和庶人。
庶人即老百姓。
(5)交征:互相争夺。
征,取。
(6)弑:下杀上,卑杀尊,臣杀君叫弑。
(7)万乘、千乘、百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
据刘向《战国策。
序》说,战国末期的万乘之国有韩、赵、魏(梁)、燕、齐、楚、秦七国,千乘之国有宋、卫、中山以及东周、西周。
至于千乘、百乘之家的“家”,则是指拥有封邑的公卿大夫,公卿封邑大,有兵车千乘;大夫封邑小,有兵车百乘。
(8)苟:如果。
(9)餍(yan):满足。
遗:遗弃,抛弃。
原文翻译孟子拜见梁惠王。
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
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
经始灵台1,经之营之。庶民攻之-灵台诗经
延伸解析地位、树立大国声望和地位的关键君主。季 历在位期间,借重商王朝的名号大举反击戎狄游牧势力,极力扩充和强化周人的 力量。史籍记载季历“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 先后击败过“燕京之戎、 余吾之戎、始呼之戎、翳徒之戎”等。这位英勇善战的周邦君主因而被商朝加封 “牧师”及“伯侯”尊号,允许他在西土自主征伐。研究资料表明:季历为周君 时,岐周的势力向东已经扩充到今陕西周至一线;南部远到秦岭北部的很多山中 部落和土邦都是强大周邦的附属仆从;西北方向的戎族普遍畏惧刚毅勇武的王季, 周人恢复了很多原先在古豳的领地;周邦在东北边疆控制区则至少延伸到今铜川 市一带,而且周师征伐和追击东北方位的游牧势力甚至还深入进军到山西省西南 部地区。《皇矣》称赞王季“奄有四方”和“克顺克比”是货真价实,没有半点 夸大其词的吹牛。 嗨,煮酒论坛文科背景的哥们扎堆,即使是历史专业的也多是国内从学背景 的。所以一向盛行历史文学,也可以说是历史文艺,有几个能升华到历史科学高 度。
延伸解析
大体而言,文王做丰京时建造了灵台池沼比较靠谱。 古灵台的所在位置也有三种主流认识。一种说法是在今西安市长安区灵沼乡;一种说 法是在西安市户县的秦渡镇境内;甘肃灵台县则主张周灵台池沼及灵囿在该县境内。 个人倾向于支持在秦渡镇境内的说法。 抛开上述争议不提。《诗经》和其它典籍都一致认为周文王修建灵台景区时得到了全 体人民的真诚拥护和积极响应。周庭不用动员和征役,老百姓就争先恐后地主动来效力, 齐心协力地在短短数天内就完成了这一工程。更为难得的是:灵台景区落成竣工后,爱民 如子的周文王将其开放为公共的园林园囿,与人民百姓共享美景和欢乐。如此而言,古老 的灵台景区当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公园,周文王的无私与爱民相比修建了“鹿台”的商纣 王,人品之高下犹如青云与浊泥。 这首颂诗有一个突出的特点。诗人没有从正面歌颂文王,而是通过人民自告奋勇参与 修建灵台来表现周文王姬昌的爱民;通过生性胆小的野生鹿群和白鹤在文王游览时悠然不 惊,喜欢潜藏水下的鱼儿在文王观光时欢腾跳跃来表现文王的圣德达到了感化动物的圣人 境界。全诗没有一句奉承颂扬之辞,而人民对文王的爱戴崇敬及文王的伟大德行却跃纸欲 出,堪称作者具有绝妙的思路和高超的赞美艺术。
《孟子》原文翻译大全
《孟子》原文翻译大全《孟子》原文翻译大全《孟子》四书之一。
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为孟子、孟子弟子、再传弟子的记录。
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
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
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
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主要作者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孔伋,是孔子的孙子)。
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当时几个大国都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武力的手段实现统一。
而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
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的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
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
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
无论是受业于子思也罢,子思门人也罢,孟子的学说都受到孔子思想的影响。
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
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
少儿综合素质训练-国学宝典诗经《大雅·灵台》阅读 精
国学宝典诗经《大雅·灵台》阅读要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就必然要说到《大雅·灵台》这一篇诗,下面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
麀鹿濯濯,白鸟翯々。
王在灵沼,于牣鱼跃。
虡业维枞,贲鼓维镛。
于论鼓钟,于乐辟雍。
于论鼓钟,于乐辟雍。
鼍鼓逢逢。
矇瞍奏公。
注释⑴经始开始计划营建。
灵台古台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西北。
⑵攻建造。
⑶亟同急。
⑷子来像儿子似的一起赶来。
⑸灵囿古代帝王畜养禽兽的园林名。
⑹麀ō鹿母鹿。
⑺濯濯肥壮貌。
⑻翯è翯洁白貌。
⑼灵沼池沼名。
⑽於ū叹美声。
牣è满。
⑾虡ù悬钟的木架。
业装在虡上的横板。
枞ō崇牙,即虡上的载钉,用以悬钟。
⑿贲é借为鼖,大鼓。
⒀论通伦,有次序。
⒁辟廱ìō离宫名,与作学校解的辟廱不同,见戴震《毛郑诗考证》。
⒂鼍ó即扬子鳄,一种爬行动物,其皮制鼓甚佳。
逢é逢鼓声。
⒃蒙瞍古代对盲人的两种称呼。
当时乐官乐工常由盲人担任。
公读为颂,歌。
或谓通功,奏功,成功。
译文开始规划筑灵台,经营设计善安排。
百姓出力共兴建,没花几天成功快。
开始规划莫着急,百姓如子都会来。
君王在那大园林,母鹿懒懒伏树荫。
母鹿肥壮毛皮好,白鸟羽翼真洁净。
君王在那大池沼,啊呀满池鱼窜蹦。
钟架横板崇牙配,大鼓大钟都齐备。
啊呀钟鼓节奏美,啊呀离宫乐不归。
啊呀钟鼓节奏美,啊呀离宫乐不归。
敲起鼍鼓声蓬蓬,瞽师奏歌有乐队。
鉴赏《毛诗序》说《灵台》,民始附也。
文王受命,而民乐其有灵德以及鸟兽昆虫焉。
似乎是借百姓为周王建造灵台、辟廱来说明文王有德使人民乐于归附。
其实,《孟子·梁惠王》云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已将《灵台》的诗旨解说得很清楚。
自然这是从当时作者的一面来说,如果从今天读者的一面来说,会同意这样的题解这是一首记述周文王建成灵台和游赏奏乐的诗。
古诗灵台翻译赏析
古诗灵台翻译赏析《灵台》收录于诗经风、雅、颂中,其古诗全文如下: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
麀鹿濯濯,白鸟翯翯。
王在灵沼,于牣鱼跃。
虡业维枞,贲鼓维镛。
于论鼓钟,于乐辟雍。
于论鼓钟,于乐辟雍。
鼍鼓逢逢。
蒙瞍奏公。
【前言】《灵台》是《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的一篇,为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
全诗五章,每章四句。
是一首记述周文王游乐生活的诗。
首章说文王修建灵台,由于百姓拥护,很快就建成了。
次章写文王在灵囿、灵沼的游观之乐。
第三、四章写文王在离宫有钟鼓之乐,一片盛世景象。
【注释】⑴经始:开始计划营建。
灵台:古台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西北。
⑵攻:建造。
⑶亟:同“急”。
⑷子来:像儿子似的一起赶来。
⑸灵囿:古代帝王畜养禽兽的园林名。
⑹麀鹿:母鹿。
⑺濯濯:肥壮貌。
⑻翯翯:洁白貌。
⑼灵沼:池沼名。
⑽于:叹美声。
牣:满。
⑾虡:悬钟的木架。
业:装在虡上的横板。
枞:崇牙,即虡上的载钉,用以悬钟。
⑿贲:借为“鼖”,大鼓。
⒀论:通“伦”,有次序。
⒁辟廱:离宫名,与作学校解的“辟廱”不同,见戴震《毛郑诗考证》。
⒂鼍:即扬子鳄,一种爬行动物,其皮制鼓甚佳。
逢逢:鼓声。
⒃蒙瞍:古代对盲人的两种称呼。
当时乐官乐工常由盲人担任。
公:读为“颂”,歌。
或谓通“功”,奏功,成功。
【翻译】开始规划筑灵台,经营设计善安排。
百姓出力共兴建,没花几天成功快。
开始规划莫着急,百姓如子都会来。
君王在那大园林,母鹿懒懒伏树荫。
母鹿肥壮毛皮好,白鸟羽翼真洁净。
君王在那大池沼,啊呀满池鱼窜蹦。
钟架横板崇牙配,大鼓大钟都齐备。
啊呀钟鼓节奏美,啊呀离宫乐不归。
啊呀钟鼓节奏美,啊呀离宫乐不归。
敲起鼍鼓声蓬蓬,瞽师奏歌有乐队。
【赏析】去过上海豫园的游客,都知道进入园门看到的第一座建筑叫三穗堂,但对那里面高高悬挂着的一块匾额上写着的“灵台经始”四字,却没多少人懂得其含义。
要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就必然要说到《灵台》这一篇。
《国语之伍举论台美而楚殆》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
《伍举论台美而楚殆》原文灵王为章华之台,与伍举升焉,曰:“台美夫!”对曰:“臣闻国君服宠以为美,安民以为乐,听德以为聪,致远以为明。
不闻其以土木之崇高、彤镂为美,而以金石匏竹之昌大、嚣庶为乐;不闻其以观大、视侈、淫色以为明,而以察清浊为聪。
“先君庄王为匏居之台,高不过望国氛,大不过容宴豆,木不妨守备,用不烦官府,民不废时务,官不易朝常。
问谁宴焉,则宋公、郑伯;问谁相礼,则华元、驷騑;问谁赞事,则陈侯、蔡侯、许男、顿子,其大夫侍之。
先君以是除乱克敌,而无恶于诸侯。
今君为此台也,国民罢焉,财用尽焉,年谷败焉,百官烦焉,举国留之,数年乃成。
愿得诸侯与始升焉,诸侯皆距无有至者。
而后使太宰启疆请于鲁侯,惧之以蜀之役,而仅得以来。
使富都那竖赞焉,而使长鬣之士相焉,臣不知其美也。
“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小大、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夫君国者,将民之与处;民实瘠矣,君安得肥?且夫私欲弘侈,则德义鲜少;德义不行,则迩者骚离而远者距违。
天子之贵也,唯其以公侯为官正,而以伯子男为师旅。
其有美名也,唯其施令德于远近,而小大安之也。
若敛民利以成其私欲,使民蒿焉望其安乐,而有远心,其为恶也甚矣,安用目观?“故先王之为台榭也,榭不过讲军实,台不过望氛祥。
故榭度于大卒之居,台度于临观之高。
其所不夺穑地,其为不匮财用,其事不烦官业,其日不废时务,瘠硗之地,于是乎为之;城守之木,于是乎用之;官僚之暇,于是乎临之;四时之隙,于是乎成之。
故《周诗》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
’夫为台榭,将以教民利也,不知其以匮之也。
若君谓此台美而为之正,楚其殆矣!”《伍举论台美而楚殆》译文楚灵王建造了章华台,和伍举一起登了上去,说:“这高台真美啊!”伍举回答说:“我听说国君把有德而受到尊崇当作美,把安抚百姓当作快乐,把能听从有德的人当作听觉灵敏,把能招致远方的人归附当作贤明。
《梁惠王上》原文
《梁惠王上》原文1 梁惠王上: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2 梁惠王上: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
王在灵沼,于牣鱼跃。
’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
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3 梁惠王上: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养,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诗经诗歌·灵台》原文译文赏析
《诗经诗歌·灵台》原文|译文|赏析《灵台》为先秦时代的诗歌。
全诗五章,每章四句。
是一首记述周文王游乐生活的诗。
首章说文王修建灵台,由于百姓拥护,很快就建成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灵台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灵台》原文先秦:佚名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
麀鹿濯濯,白鸟翯翯。
王在灵沼,于牣鱼跃。
虡业维枞,贲鼓维镛。
于论鼓钟,于乐辟雍。
于论鼓钟,于乐辟雍。
鼍鼓逢逢。
矇瞍奏公。
《灵台》译文开始规划筑灵台,经营设计善安排。
百姓出力共兴建,没花几天成功快。
开始规划莫着急,百姓如子都会来。
君王在那大园林,母鹿懒懒伏树荫。
母鹿肥壮毛皮好,白鸟羽翼真洁净。
君王在那大池沼,啊呀满池鱼窜蹦。
钟架横板崇牙配,大鼓大钟都齐备。
啊呀钟鼓节奏美,啊呀离宫乐不归。
啊呀钟鼓节奏美,啊呀离宫乐不归。
敲起鼍鼓声蓬蓬,瞽师奏歌有乐队。
《灵台》鉴赏去过上海豫园的游客,都知道进入园门看到的第一座建筑叫三穗堂,但对那里面高高悬挂着的一块匾额上写着的“灵台经始”四字,却没多少人懂得其含义。
要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就必然要说到《大雅·灵台》这一篇。
《毛诗序》说:“《灵台》,民始附也。
文王受命,而民乐其有灵德以及鸟兽昆虫焉。
”似乎是借百姓为周王建造灵台、辟廱来说明文王有德使人民乐于归附。
其实,《孟子·梁惠王》云:“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已将《灵台》的诗旨解说得很清楚。
自然这是从当时作者的一面来说,如果从今天读者的一面来说,会同意这样的题解:“这是一首记述周文王建成灵台和游赏奏乐的诗。
”(程俊英《诗经译注》)此篇共四章,第一、二两章章六句,第三、四两章章四句。
(按:毛诗分五章,章四句,不甚合理,兹从鲁诗)第一章写建造灵台。
灵台自然是台,但究竟是什么台,今所流行的各家注译本中多不作解释。
诗经解读
劝学网小雅《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庶民攻gǒng之,不日成之。
经始勿亟jí,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yòu ,麀yōu 鹿攸伏。
麀鹿濯zhuó濯,白鸟翯hè翯。
王在灵沼,于wū牣rèn 鱼跃。
虡jù业维枞cōng ,贲fēn 鼓维镛yōng 。
于论鼓钟,于乐辟bì廱yōng 。
于论鼓钟,于乐辟廱yōng 。
鼍tuó鼓逢péng 逢,矇méng 瞍sǒu 奏公。
《灵台》题解:当政者,总喜欢用歌舞升平来掩盖民间疾苦、用歌功颂德来掩饰贪污腐败。
什么样的国家状态才能算是太平盛世,这不是靠自己吹嘘,也不是靠吹捧,而是要百姓发自内心地拥护,所谓真正得民心者得天下。
有德者,百姓自然爱戴,而个人就无须自称是什么“核心”了;相反,无德者,民怨沸腾,只能用武力镇压冠之以平乱,自然需要有人来歌颂。
这就是儒家所讲的王道,以仁义治天下的王道。
周朝之所以有八百年天下,是因为从古公至季历、文王,历代奉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政思想,这才有“天下人士皆往之”的结果,才有“不战已胜、一战而成”的国力。
本诗讲文王实行仁政之后,受到百姓的拥护。
百姓受文王之恩而无以为报,一听说文王想要建一亭台水池,于是奔走呼告,大家一起自觉地来设计、建造文王的楼台、园子和水池,并恭敬地称之为“灵台”、“灵囿”和“灵沼”。
《毛诗》云:“灵台,民始附也。
文王受命,而民乐其有灵德,以及鸟兽昆虫焉。
” 由此可见,本诗主要是讲文王有德而众望所归。
该诗共分5章,每章四句。
本诗所涉及之“三灵”,并非西安长安区,而是宝鸡岐山县一带。
因文王当时只是诸侯而不是天子,所以部分学者认为灵台是祭天之说不当。
学习这一首诗,并不是在自家楼台上写一块匾“经始灵台”来装点门面,而是要明白国家还不富裕时就建什么国家大剧院,这是乱用民脂民膏,而今年开始提倡节俭、春晚也适可而止,这就是关注民主的表现。
《梁惠王章句上》原文、译文及注释
《梁惠王章句上》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梁惠王章句上先秦-孟子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矣,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
王在灵沼,于牣鱼跃。
’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
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诗经里带枞字的句子
诗经里带枞字的句子大雅·文王之什·灵台朝代:先秦|作者:诗经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
麀鹿濯濯,白鸟翯翯。
王在灵沼,于牣鱼跃。
虡业维枞,贲鼓维镛。
于论鼓钟,于乐辟雍。
于论鼓钟,于乐辟雍。
鼍鼓逢逢。
矇瞍奏公。
译文/注释开始规划筑灵台,经营设计善安排。
百姓出力共兴建,没花几天成功快。
开始规划莫着急,百姓如子都会来。
君王在那大园林,母鹿懒懒伏树荫。
母鹿肥壮毛皮好,白鸟羽翼真洁净。
君王在那大池沼,啊呀满池鱼窜蹦。
钟架横板崇牙配,大鼓大钟都齐备。
啊呀钟鼓节奏美,啊呀离宫乐不归。
啊呀钟鼓节奏美,啊呀离宫乐不归。
敲起鼍鼓声蓬蓬,瞽师奏歌有乐队。
注释⑴经始:开始计划营建。
灵台:古台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西北。
⑵攻:建造。
⑶亟:同“急”。
⑷子来:像儿子似的一起赶来。
⑸灵囿:古代帝王畜养禽兽的园林名。
⑹麀(yōu)鹿:母鹿。
⑺濯濯(zhuó):肥壮貌。
⑻翯(hè)翯:洁白貌。
⑼灵沼:池沼名。
⑽於(wū):叹美声。
牣(rèn):满。
⑾虡(jù):悬钟的木架。
业:装在虡上的横板。
枞(cōng):崇牙,即虡上的载钉,用以悬钟。
⑿贲(fén):借为“鼖”,大鼓。
⒀论:通“伦”,有次序。
⒁辟廱(bìyōng):离宫名,与作学校解的“辟廱”不同,见戴震《毛郑诗考证》。
⒂鼍(tuó):即扬子鳄,一种爬行动物,其皮制鼓甚佳。
逢(péng)逢:鼓声。
⒃蒙瞍:古代对盲人的两种称呼。
当时乐官乐工常由盲人担任。
公:读为“颂”,歌。
或谓通“功”,奏功,成功。
园林诗文1
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
麀鹿濯濯,白鸟翯翯。
王在灵沼,于牣鱼跃。
虡业维枞,贲鼓维镛。
于论鼓钟,于乐辟雍。
于论鼓钟,于乐辟雍。
鼍鼓逢逢。
矇瞍奏公。
小雅·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似续妣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爰居爰处,爰笑爰语。
约之阁阁,椓之橐橐。
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
殖殖其庭,有觉其楹。
哙哙其正,哕哕其冥。
君子攸宁。
下莞上簟,乃安斯寝。
乃寝乃兴,乃占我梦。
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
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
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其泣喤々,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
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
楚辞·招魂(节选)“天地四方,多贼奸些。
像设君室,静闲安些。
高堂邃宇,槛层轩些。
层台累榭,临高山些。
网户朱缀,刻方连些。
冬有穾厦,夏室寒些。
川谷径复,流潺湲些。
光风转蕙,氾崇兰些。
经堂入奥,朱尘筵些。
砥室翠翘,挂曲琼些。
翡翠珠被,烂齐光些。
蒻阿拂壁,罗帱张些。
纂组绮缟,结琦璜些。
“室中之观,多珍怪些。
兰膏明烛,华容备些。
二八侍宿,射递代些。
九侯淑女,多迅众些。
盛鬋不同制,实满宫些。
容态好比,顺弥代些。
弱颜固植,謇其有意些。
姱容修态,矊洞房些。
蛾眉曼睩,目腾光些。
靡颜腻理,遗视免些。
离榭修幕,侍君之闲些。
“翡帷翠帐,饰高堂些。
红壁沙版,玄玉梁些。
仰观刻桷,画龙蛇些。
坐堂伏槛,临曲池些。
芙蓉始发,杂芰荷些。
紫茎屏风,文缘波些。
文异豹饰,侍陂陋些。
轩掠既低,步骑罗些。
兰薄户树,琼木篱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
出自先秦的《大雅·灵台》
原文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
麀鹿濯濯,白鸟翯翯。
王在灵沼,於牣鱼跃。
虡业维枞,贲鼓维镛。
於论鼓钟,於乐辟廱。
於论鼓钟,於乐辟廱。
鼍鼓逢逢。
蒙瞍奏公。
创作背景:
译文
开始规划筑灵台,经营设计善安排。
百姓出力共兴建,没花几天成功快。
开始规划莫着急,百姓如子都会来。
君王在那大园林,母鹿懒懒伏树荫。
母鹿肥壮毛皮好,白鸟羽翼真洁净。
君王在那大池沼,啊呀满池鱼窜蹦。
钟架横板崇牙配,大鼓大钟都齐备。
啊呀钟鼓节奏美,啊呀离宫乐不归。
啊呀钟鼓节奏美,啊呀离宫乐不归。
敲起鼍鼓声蓬蓬,瞽师奏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