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柄中断综合征MRI诊断价值

合集下载

垂体柄中断综合征病例临床特点分析

垂体柄中断综合征病例临床特点分析
A b  ̄ r a c t : 0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p i t u i t a t 7 s t a l k i n t e r r u p t i o n s y n d r o m e , a n d t o i m p r o v e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安 徽 医 药 A n h u i Me d i c a l a n d P h a r ma c e u t i c a l 如u r n a l 2 0 1 4 J a n: 1 8( 1 )
. 4 9
◇临 床 医 学 ◇
垂体柄中断春林 ( 安徽 医科大学第一 附属 医院 内分泌科 , 安徽 合肥
小, 垂体柄缺如 , 垂体后叶异位。结论 垂体柄中断综合征发病率低 , 诊断 主要依 据为垂体磁共 振检查 , 临床 表现以生长激素 缺乏为主 , 多合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 甲状腺激素不 同程度缺乏 。 关键词 : 垂体柄 中断综合征 ; 生长发育迟缓 ; 垂体功能减退 ; 临床特点
L I NG Yu n — z h i , D E NG D a — t o n g, Z U O Ch u n — l i “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ET Mo c r i n o l o g y , T h e F £ A d y ' d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f An o h u i Me d i c a f U n i v e r s i t y ,H e f e i 2 3 0 0 2 2 , C h i n a )

垂体柄病变的MRI影像与临床特征分析

垂体柄病变的MRI影像与临床特征分析

垂体柄病变的MRI影像与临床特征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垂体柄病变的MRI影像与临床特征。

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8月至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18例垂体柄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MRI影像特征和临床特征。

结果:18例患者中6例生殖细胞瘤、5例LCH、4例LINH、2例ECD、1例颗粒细胞瘤。

18例患者MRI检查显示15例垂体柄局部增厚,病变直径平均(6.5±2.15)mm,3例患者病灶直径>6mm,所有病灶呈现出均匀或者不均匀的强化。

结论:MRI在垂体柄病变诊断中有一定价值,可帮助早期发现病变,但临床还需进一步探讨垂体柄病变的MRI影像特征,以便实现早发现早治疗。

【关键词】垂体柄病变;MRI;临床特征垂体柄病变对下丘脑神经垂体轴存在影响,导致中枢性尿崩症(central diabetes insipidus,CDI)。

为避免垂体缺陷、散播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风险,必须尽早诊断,及时治疗[1]。

近些年,MRI技术日益进步,成为诸多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也逐步用于垂体柄病变的诊断中。

为了更好地诊治垂体柄病变,该项目回顾性分析18例垂体柄病变患者的MRI影像和临床特征,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18例垂体柄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8月至2023年3月,11例男性,7例女性,年龄区间19-67岁,平均年龄(43.91±4.27)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垂体柄病变诊断标准,且经开颅手术或眶柄下入路行眶柄下活检证实,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齐全,该项目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及同意。

1.2方法MRI检查:选择1.5T或3.0T MRI扫描仪,进行平扫冠状面、矢状位T1WI以及冠状位T2WI扫描。

其中,T1WI,重复时间 msec=400 ~ 600,回波时间 msec=10 ~ 15,T2WI分别是2500~3000、100~130。

垂体柄中断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

垂体柄中断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

垂体柄中断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目的分析、总结垂体柄中断综合征(PSIS)的临床特点及内分泌功能收变,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例PSIS患者的临床表现、内分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特点。

结果7例患者中男5例,女2例,就诊年龄5~29岁,2例有难产史,起病时身高118~152 cm,6例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1例表现为口干、多饮、多尿及低比重尿。

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5例患者有生长激素缺乏、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和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减退,其中3例合并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患者仅表现为中枢性尿崩症;1例患者目前垂体前后叶内分泌功能均正常。

磁共振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垂体前叶体积变小,垂体柄显示不清,垂体正常后叶高信号消失,6例患者可见异位的垂体后叶,1例伴有ChiariI畸形及C1~4锥体水平脊髓空洞。

结论PSIS发病率低,诊断主要依靠磁共振检查,可出现垂体前叶及后叶功能障碍,病情早期,垂体柄阻断不完全时,亦可无垂体功能障碍。

【Abstract】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pituitary stalk interruption syndrome(PSIS) and improve its knowledge and diagnosis.Methods Seven cases(five males and two females)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in terms of clinical manifestations,laboratory findings and imaging features.Results Age of onset ranges from 5 to 29 years,height during onset from 118 to 152 cm.Six cases had a history of growth retardation,one had thirst,polydipsia and low urine specific gravity.As for laboratory findings,5 cases had deficiency of growth hormone,gonadotropin hormone and adrenal corticotrophin hormone,among which 3 presented with secondary hypothyroidism,1 with central diabetes insipidus,and 1 with normal pituitary function.MRI findings of reduced volume of the anterior pituitary,vague pituitary stalk,absence of hypersignality of the posterior pituitary,were seen in all cases.Ectopic posterior pituitary was revealed in 6 cases.One had concomitant ChiariI malformation,another with cervical 1-4 level syringomyelia.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PSIS is low.Clinical manifest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nterior and/or posterior pituitary dysfunction,which could be cryptic during early phase of disease,when obstruction of the pituitary stalk is subtotal.Diagnosis is made primarily based on MRI.【Key words】Pituitary stalk interruption syndrome;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垂体柄中断综合征(pituitary stalk interruption syndrome,PSIS)是指垂体柄缺如, 垂体后叶异位。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MRI诊断共23页文档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MRI诊断共23页文档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谢谢!

每月一病:垂体柄中断综合征

每月一病:垂体柄中断综合征

每月一病:垂体柄中断综合征每月精通一个病,每月精读一部书,每月熟悉一个药。

垂体柄中断综合征(pituitary stalk interruption syndrome,PSIS)是以不同程度的垂体前叶激素分泌缺乏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罕见疾病,其影像学特征为垂体柄缺如或纤细,常合并垂体后叶高信号异位、垂体前叶发育不良。

该综合征于1987年首次被描述,于2005年首见国内报道。

随着垂体MRI的普及,PSIS已越来越多地被诊断。

目前国内外有关该综合征的综述极少。

一、流行病学据估计PSIS的发病率为0.5/100000。

生长激素缺乏(GHD)及垂体功能减退患者中PSIS的患病率高。

Rocha等研究发现,GHD患者中52%垂体柄中断或变细,78%垂体后叶异位,78%垂体前叶萎缩。

Argyropoulou等报道,GHD患者中63%经MRI检查确诊为PSIS。

Fernandez-Rodriguez等报道,垂体功能减退患者中PSIS的患病率为11.2%。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

目前主要有两种推论:1.围产期损伤大量的研究发现PSIS患者围产期事件率高。

Maghnie等观察了22例PSIS患者,结果发现:81.81%的患者有不良的围产期事件,其中61.18%为臀先露。

而正常人群臀先露的比例仅为3.4%。

Pinto等报道,51例PSIS患者中15例有围产期事件,包括臀位生产、剖官产、新生儿窒息。

Reynaud等报道,83例PSIS患者中,20,6%新生儿窘迫、18%臀位生产。

Tauber等报道,35例PSIS患者中,14.3%臀位生产、11.4%剖宫产、14.3%产钳助产。

故学者们推断,国产期事件致垂体-下丘脑区域损伤可能是PSIS的原因。

2.产前因素后来的一些研究发现:部分PSIS患者无围产期事件,但有家族遗传倾向,而且,PSIS患者常合并其他异常,如小阴茎、隐睾等。

Pinto等观察了51例PSIS患者,其中4例为家族性病例、10例表现为小阴茎、21例合并畸形。

垂体柄阻断综合症的MRI诊断与临床特点分析

垂体柄阻断综合症的MRI诊断与临床特点分析

的功能进行评估。 总之,PSIS是垂体性生长激 素缺乏症的最常见病因,常合并其 他垂体前叶激素的缺乏,PSIS患者 垂体柄缺如或明显变细、垂体后叶 异位、垂体前叶发育不良是PSIS的 MRI三联征,垂体后叶异位是提示
PSI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PSIS在新生儿的发
PSIS的病因
生率约为l/10 000—1/4000[<, 发病原因较复杂,目前多数研究认 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围产期 下丘脑损伤,特别是足位、臂位产 的胎儿,在娩出的过程中易受到牵
was
found in all cases.Conclusion
垂体柄阻断综合症 的MR I诊断与临床 特点分析
安徽省黄山市人民医院CT.限I室
(安徽黄山245000)
MRI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the most direct method for the diagnosis of pituitary stalk
PSIS的特征性标志。低场MRI作为
一种、安全、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手 段,如能适当选择扫描序列及参 数,与高场MRI一样有高度诊断价 值,结合临床表现,辅以相关内分 泌检查,可对PSIS做出准确诊断。
拉等外力作用,致使脆弱的垂体柄
断裂是造成PSIS的主要原因之一
身材矮小、骨龄延迟,促甲状腺
素缺乏致甲状腺功能低下,促性 腺激素缺乏致性腺轴发育不良和第 二性征发育延迟。临床上患者年 龄不同,垂体柄损伤程度不同, 临床表现各异,PSIS是垂体性生 长激素缺乏症的最常见病因[1。|, 常合并其他垂体前叶激素的缺乏, 本组资料亦符合此特点。异位垂 体后叶储存和释放来自下丘脑视上 核和室旁核的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 对尿液浓缩和分娩发挥重要作用, 故一般不会引起尿崩症的表现, 本组5例均有垂体后叶异位,临床 上无尿崩症,支持上述观点。关 于PSIS患者是否合并尿崩症目前 尚有争议,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6例MRI特征及临床表现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6例MRI特征及临床表现

2020年5月第27卷第9期垂体柄阻断综合征6例MRI特征及临床表现吴盛赞丁前江任大卫潘宇宁垂体柄阻断综合征(PSIS)指因垂体柄细小或缺如,造成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不能运输至垂体前叶,导致的单种或多种激素缺乏的临床症候群。

PSIS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异常,患儿初期的症状和体征常被忽视,导致诊治延误。

早期诊断对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总结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与宁波市第一医院2008年1月至2017年4月经临床确诊的P SI S患者6例的临床特征及MRI表现,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基金项目:宁波市医疗卫生品牌学科建设项目(PPXK2018-04)作者单位:315020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影像科(吴盛赞);宁波市第一医院影像科(丁前江、任大卫、潘宇宁)通信作者:任大卫,Email:******************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例PSIS患者均为男性,因身材矮小、第二性征发育不明显等激素水平低下症状就诊,均确诊为PSIS;查体发现患者无腋毛、阴毛,存在不同程度的喉结发育迟缓、睾丸下降不全及阴茎睾丸幼稚型发育,患者及其母亲均否认围生期不良事件史。

年龄18~49岁,平均(29.0±12.0)岁。

6例患者临床表现及相关激素检查水平见表1。

表 1 6例PSIS患者临床表现及相关激素检查结果一般情况相关检查临床特点男,18岁生长激素3.12ng/ml未婚,生长发育低于同龄人,身高132cm,体重31kg 男,21岁生长激素1.79ng/ml未婚,生长发育低于同龄人,身高137cm,体重35kg 男,25岁生长激素2.67ng/ml未婚,身高低于同龄人,身高141cm,体重39kg男,24岁生长激素0.01ng/ml,睾酮0ng/ml,孕酮0.12μg/L↓,未婚,初诊时身高141c m;查体:无腋毛、阴毛,阴雌二醇53.0ng/L↑,甲状腺素4.45μg/dl↓,促甲状腺茎睾丸未发育;行生长激素治疗6年,身高171c m,体激素6.92mU/L,游离甲状腺素0.4ng/dl↓重55kg,因髋关节疼痛再次就诊男,37岁皮质醇(8:00)3.58μg/dl↓,促甲状腺激素13.69mU/L↑,未婚,身高145c m;查体:无阴毛、腋毛,无喉结,睾酮0.82ng/ml↓,甲状腺素3.22μg/dl↓,胡须不明显,外生殖器幼稚型,双侧睾丸较小游离甲状腺素0.26ng/dl↓男,49岁皮质醇(8:00)1.66μg/dl↓,睾酮0ng/ml↓,孕酮0.12μg/L↓,未婚,身高155c m,体重60k g;查体:无阴毛腋毛,促甲状腺激素5.39mU/L↑,游离甲状腺素0.47ng/dl↓,无喉结,双侧乳房轻度发育,外生殖器幼稚型,左下肢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1.93pg/ml↓,24小时尿皮质醇色素沉着伴瘙痒,双侧睾丸发育不全,双侧睾丸下降不全45μg/24h r↓,皮质醇(16:00)正常1.2 MRI检查结果6例PSIS患者均行垂体MRI平扫及增强检查。

垂体柄阻断综合症磁共振

垂体柄阻断综合症磁共振

检查中配合
01 保持安静:在检查过程中 保持安静,避免干扰医生 操作
02 保持不动:在检查过程中 保持身体不动,避免影响 成像效果
03 呼吸配合:根据医生指示 进行呼吸配合,以便获取 更清晰的图像
04 保持耐心:检查过程可能 需要一定的时间,请保持 耐心,配合医生完成检查
检查后护理
● 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 ● 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饮酒 ● 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使用含有金属成分的护肤品 ● 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使用含有金属成分的化妆品 ● 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使用含有金属成分的食品添加剂 ● 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使用含有金属成分的保健品 ● 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使用含有金属成分的医疗器械 ● 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使用含有金属成分的电子产品 ● 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使用含有金属成分的玩具 ● 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使用含有金属成分的衣物
✓ 诊断主要依赖于磁共 振成像(MRI)等影 像学检查。
发病原因
垂体柄损伤:外伤、 手术、肿瘤等导致垂 1
体柄损伤
垂体柄发育异常:先 天性垂体柄发育异常, 4
导致功能障碍
垂体柄缺血:血管 2 病变、血栓形成等
导致垂体柄缺血
垂体柄炎症:感染、 3 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导致垂体柄炎症
临床表现
01
头痛:常见症状,可表现为 持续性或阵发性
MRI具有多参数成像能力,可以 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如组织血 流、组织代谢等。
MRI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软组织 图像,对软组织病变的诊断具有 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MRI无辐射,对人体无伤害,适 用于各种人群,包括孕妇和儿童。
诊断优势
无创性:无需开刀,减少患者 痛苦
多参数成像:提供多种成像参 数,提高诊断准确性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MR表现及与临床意义的相关性研究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MR表现及与临床意义的相关性研究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MR表现及与临床意义的相关性研究 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09-7-20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5期供稿文/张国安安瑞馥王亦强 (抚顺矿务局总医院放射线科辽宁抚[导读]探讨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MR表现及临床意义的相关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摘要】目的探讨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MR表现及临床意义的相关性。

方法14例MRI诊断的垂体柄阻断综合征患儿,男13例,女1例,年龄5~16岁,平均(11±3)岁,对其影像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垂体柄缺如6例,其中多种腺垂体激素缺乏4例,单一生长激素缺乏2例;垂体柄纤细8例,其中单一生长激素缺乏7例,多种腺垂体激素缺乏1例。

本组病例均表现为垂体后叶异位,其中13例表现为垂体前叶发育不良。

结论垂体柄缺如或明显变细,垂体后叶异位,垂体前叶发育不良是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MRI三联征,垂体后叶异位是提示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特征性标志。

目前,MRI是诊断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唯一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关键词】垂体柄阻断综合征垂体后叶异位磁共振成像Pituitary stalk interruption syndrome:the imaging triad and the correlation with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by MRI【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RI characteristics of pituitary stalk interruption syndrome (PSI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IS and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GHD). Methods MR images and clinic data of fourteen cases with PSIS (male 13,female 1;age range, 5 to 16 years, mean age (11±3) years)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MRI images were acqui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jection of gadolinium. Results The pituitary stalk present absent (group A, n = 6) or marked thinning (group B, n = 8) after gadolinium injection. Most patients (4 of 6) in group A demonstrated multiple pituitary hormone deficiencies (MPHD) and the other 2 were isolated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ies (IGHD), whereas all but one patient in group B showed IGHD. All of the patients identified ectopic bright signals of posterior pituitary lobe located at the median eminence except one in the middle of the stalk. Thirteen of 14 associated with hypoplasia of the anterior pituitary. The height of anterior pituitary in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smaller than in group B (P<0.01). Conclusion The triad of PSIS by MRI are (1) absence or marked thinning of pituitary stalk, (2) ectopic posterior pituitary (EPP), and (3) hypoplasia of the anterior pituitary. EPP is a relative characteristic feature of PSI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s an unique and reliable method for identifying PSIS . 【Key words】Pituitary stalk interruption syndrome ectopic posterior pituitar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垂体柄阻断综合征(pituitary stalkinterruption syndrome, PSIS)是垂体柄横断,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不能经过垂体柄运送至垂体后叶,无法通过垂体门脉系统作用于垂体前叶所致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

垂体病变MRI诊断思路

垂体病变MRI诊断思路

第14页
垂体病变MRI诊断思路
第15页
cvc
垂体病变MRI诊断思路
脑膜 脑膜覆盖在海绵窦上。 最常见肿: 脑膜瘤。 脑膜转移也是最常见出现在这里肿瘤。 还有发生在基底脑膜炎性病变,最常见感染 有结核性脑膜炎。 非感染性炎症疾病结节病是最常见。
第16页
cvc
垂体病变MRI诊断思路
蝶窦 这个结构包含空气、粘膜和骨。在这里出现 疾病, 包含癌(其中蝶窦黏膜出现鳞状细胞 癌和腺样囊性癌是最常见)。 在斜坡常见是脊索瘤、软骨肉瘤和骨肉瘤 转移能够发生在任何地方。 细菌或真菌在蝶窦炎症过程能够经过传输颅 内海绵窦。
垂体病变MRI诊断思路
第2页
间脑后面
垂体病变MRI诊断思路
第3页
垂体结构
前叶(腺垂体)(80%): 远侧部、中间部、结节部 后叶(神经垂体): 神经部、漏斗部 中间部
垂体病变MRI诊断思路
第4页
垂体普通结构
腺垂体
结节部 中间部 远侧部
视交叉
垂体病变MRI诊断思路
垂体前叶
乳头体 正中隆起
垂体柄
第36页
第37页
垂体病变MRI诊断思路
男, 13岁。 生长发育迟缓5年, 各种腺垂体 激素缺乏, 臀位, 有窒息史
男, 16岁。生长迟缓6年, 单一生长激素缺乏, 足月臀位, 有窒息史
垂体病变MRI诊断思路
第38页
垂体病变MRI诊断思路
第39页
男, 10岁。生长发育迟缓5年, 单一生长激素缺乏
垂体后叶在平扫T1WI表现为特征性高信号, 平扫T1WI矢 状位和冠状位薄层扫描可清楚显示垂体后叶高信号, 是诊 疗垂体后叶异位首选扫描序列。增强T1WI垂体前叶及垂 体柄显著强化, 可更加好显示垂体前叶发育不良, 垂体柄缺 如或显著变细。但增强后, 垂体前叶及后叶均表现高信号, 二者不易分辨。

垂体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垂体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垂体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介绍垂体病变是指垂体腺组织发生结构或功能异常的疾病。

影像学诊断在垂体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和诊断垂体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检查方法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

磁共振成像(MRI)MRI是诊断垂体病变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它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能够清晰显示垂体腺的结构和异常改变。

MRI可以通过不同的序列和参数来观察垂体病变的不同特征,如垂体腺的大小、形态、信号强度、强化程度等。

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在诊断垂体病变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但仍然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CT可以提供更高的时间分辨率,适用于观察动脉瘤、钙化等垂体病变的特点。

垂体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垂体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根据病变的性质和部位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腺瘤腺瘤是最常见的垂体病变类型,占据大部分病例。

腺瘤通常表现为垂体腺的局灶性增大,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信号改变。

根据MRI 的T1和T2加权成像序列,可以将腺瘤分为不同亚型,如垂体腺官能腺瘤、非官能腺瘤、垂体腺微腺瘤等。

垂体囊肿垂体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良性垂体病变,通常表现为垂体腺的囊性扩张。

垂体囊肿可以分为单纯囊肿和囊实性肿瘤两种类型,根据MRI的成像特征可以进行鉴别诊断。

垂体肿瘤垂体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影像学表现各异。

可以表现为局部侵犯、垂体腺的弥漫性增大、垂体腺的异常信号改变等。

垂体肿瘤常常需与其他病变进行鉴别,如腺瘤、囊肿等。

其他病变除了上述常见的病变类型外,垂体病变还可以表现为动脉瘤、梅毒炎、转移瘤等。

这些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也各有特点,需要结合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影像学诊断在垂体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MRI是诊断垂体病变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垂体腺的结构和异常改变。

CT在某些情况下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同类型的垂体病变具有不同的影像学表现,通过观察垂体腺的大小、形态、信号强度等特征可以进行鉴别诊断。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MRI诊断价值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MRI诊断价值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MRI诊断价值郭永榜【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5(6)23【摘要】目的:探讨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MRI表现,以提高对其的认识及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3例垂体柄阻断综合征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

结果本研究13例生长发育迟缓患者中MRI均未见垂体柄显示,垂体窝内垂体后叶高信号均消失,腺垂体体积缩小,神经垂体异位于视交叉漏斗隐窝。

结论垂体柄阻断综合征在MRI具有特征性表现,是无创诊断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最佳方法。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RI image features of pituitary stalk interruption syndrome, in order to improvethe knowledge and diagnostic ievel of this disease. Methods The imaging and ciinicai data of 13 patients with pituitary stalk interruption syndrome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Pituitary stalks were not shown in MRI among al 13 growth retardation patients, the high signal intensity of posterior lobe in ephippium disappeared, whiie adenohypophysis volume became smal, and neurohypophysis located in funnel fossae of neural cross.ConclusionThere is specific performance of pituitary stalk interruption syndrome in MRI,MRI is the most valuable noninvasive method for diagnosis of pituitary stalk interruption syndrome.【总页数】2页(P162-163)【作者】郭永榜【作者单位】473000南阳市中心医院磁共振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相关文献】1.MRI对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J], 张秋妹;苗重昌;王敏2.MRI对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J], 李万力;王波3.垂体强化MRI对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及其与垂体-靶腺功能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J], 邓治强;李箐;向学凌4.成人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MRI诊断价值 [J], 汪哲5.垂体强化MRI对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及对垂体-靶腺功能损伤的评估意义 [J], 吴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青少年垂体柄中断综合征的鞍区磁共振影像特征

儿童青少年垂体柄中断综合征的鞍区磁共振影像特征

儿童青少年垂体柄中断综合征的鞍区磁共振影像特征潘琦伟;朱惠娟;龚凤英;李乃适;张涛;白刚;潘慧;曾现伟【期刊名称】《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33)001【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垂体柄中断综合征(PSIS)的鞍区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方法选取2001年2月至2010年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诊断的31例PSIS患者,采集MRI影像学资料测量垂体的高径、横径、前后径,计算垂体体积和冠状面面积,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16.5±3.8)岁(6~25岁).MRI图像显示16例患者为垂体柄断裂伴垂体后叶异位,15例为垂体柄明显变细或者显示不清,其中7例为空泡蝶鞍.所有31例PSIS患者均显示垂体体积缩小,临床上均出现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症状.结论 PSIS的MRI 图像特征为垂体柄断裂并伴有垂体后叶异位或者垂体柄明显变细或显示不清,并有垂体前叶多种激素缺乏.%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manifestations of sellar region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pituitary stalk interruption syndrome (PSIS). Methods Thirty-one PSIS eases were selected from February 2001 to August 2010 in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MRI images were collected to calculate the volume and coronary area of the pituitary based on its measured height,width, and anteroposterior diameter. The results of the measurement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ogether with clinical data. Results The patients in this study included 28 males and 3 females, aged 16.5 ± 3.8 years (range, 6-25 years). MRI images showed pituitary stalkrupture associated with ectopic posterior pituitary in 16 cases, significantly thinner or unclear pituitary stalk in 15 cases, in which 7 cases were found with vacuole turcica. All the 31 patients presented with reduced pituitary volume and dysfunction of anterior pituitary. Conclusion PSIS may show pituitary stalk interruption with ectopic posterior, thinning or unclear of pituitary stalk, and with a variety of anterior pituitary hormone deficiency.【总页数】5页(P9-13)【作者】潘琦伟;朱惠娟;龚凤英;李乃适;张涛;白刚;潘慧;曾现伟【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方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北京,100730;潍坊医学院外科学教研室,山东潍坊,26105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方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方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方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方协和医院放射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方协和医院放射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方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北京,100730;潍坊医学院外科学教研室,山东潍坊,261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相关文献】1.89例垂体柄中断综合征患者垂体-甲状腺轴激素特点分析 [J], 臧丽;张娟;郭清华;曹邓晗;杨国庆;金楠;谷伟军;陈康;杜锦;王先令;杨丽娟;巴建明;吕朝晖;窦京涛;母义明;2.89例垂体柄中断综合征患者垂体-甲状腺轴激素特点分析 [J], 臧丽;张娟;郭清华;曹邓晗;杨国庆;金楠;谷伟军;陈康;杜锦3.女性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与垂体柄中断综合征临床特征比较[J], 陈芳;巴建明;母义明;陆菊明;窦京涛;吕朝晖;杨国庆;杜锦;郭清华;王先令;谷伟军;杨丽娟4.垂体柄中断综合征21例临床特征分析 [J], 尹倩倩;左春林;胡红琳;邓大同;钱银锋;王长江;章秋5.垂体柄中断综合征48例临床分析 [J], 崔颖;秦贵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RI对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MRI对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MRI对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张秋妹;苗重昌;王敏【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Pituitary Stalk Interruption Syndrome (PSIS).Methods MRI features and clinical data of 16 PSIS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On the MR imaging, the pituitary stalks were absent in 13 cases, pituitary stalks were obviously thinner in 3 cases. The high signal intensity of normal posterior pituitary in the back of the pituitary fossa were disappeared in 11 cases, but nodules with high signal intensity were found in the infundibular recess botom or the median eminence of the third ventricle. Anterior pituitary were obviously thinner in al cases.Conclusion PSIS patients have certain MRI features, which are helpful in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the preoperative diagnosis.%目的:探讨MRI对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垂体柄中断综合征的MRI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垂体柄中断综合征的磁共振影像学表现特征。

方法:选取收集的5例临床诊断的垂体柄中断综合征患者,采集mri影像学资料测垂体的高径、横径、前后径,计算垂体大小及冠状面面积,结合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患者中,男4例,女1例,平均年龄6-20岁,mri影像显示5例患者垂体柄断裂伴垂体后叶异位,部分垂体柄变细;所有患者均显示垂体体积缩小,临床均出现前叶功能减退症状。

结论:垂体柄中断综合征在mri图像上具有较为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对临床具在重要的诊断价植。

【关键词】垂体柄中断综合征;垂体后叶异位;垂体体积缩小;核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r5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447-01
垂体柄中断综合征指垂体柄横断,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不能通过垂体柄传送到垂体后叶,以及分泌的促垂体激素释放激素部分或全部无法通过垂体门脉系统作用于垂体前叶所致的表现为生长迟缓、甲状腺功能不足、性征发育迟缓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临床少见,部分儿童青少年生长激素缺乏与垂体柄中断有关,对该病缺乏认识易导致漏诊。

磁共振成像在诊断垂体柄中断方面有重要的诊断价植。

本人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的5例垂体柄中断综合症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5例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6-20岁,父母均非近亲结婚,足月臀先露3例,早产1例,幼年脑外伤1例,所有患者均生长发育迟缓,均无第二性征发育。

1.2 方法采用ge公司的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对患者鞍区进行平扫矢状位和冠状位薄层t1加权像,冠状位检查与垂体柄平行,根据需要采用增强扫描。

定量观测选取垂体中部图像清晰层面,在正中矢状面上测腺垂体的前后径,冠状位测高径和宽径,定性观测包括:矢状面和冠状面垂体柄位置、垂体后叶异位、空泡蝶鞍。

所有资料均经2名主治以上资格医师观测。

2 结果本组5例患者中,男4例,女1例,所有患者均发育迟缓,均无第二性征发育,外生殖器呈幼稚型。

mri特征患者中有4例垂体柄缺如伴神经垂体异位,mri矢位及冠状位显示垂体柄缺如,靠近下丘脑,视交叉、漏斗区有点状高信号,1例垂体柄明显变细,但视经垂体异位不明显,1例为空蝶鞍,垂体高径、横径、前后径及体积均小于正常。

3 讨论
垂体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分前叶的腺垂体和后叶的神经垂体两部分。

前叶分泌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等,对代谢、生长、发育的调控发挥重要作用;后叶分泌催产素、抗利尿激素等,对妊娠及浓缩尿液发挥作用。

垂体柄是垂体门脉系统及下丘脑垂体束的必经之路,是联系下丘脑和垂体前后叶的纽带,垂体柄中断综合征
发病率低,临床少见。

常见于生长发育迟缓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垂体前叶激素内分泌异常,生长激素缺乏为最常见症状,多种激素同时缺乏较单独缺乏多见。

青少年主要表现为性腺不发育、生长发育迟缓、毛发稀少等,成年则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低下:如畏寒、皮肤干燥。

但一般不出现尿崩症。

垂体柄中断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不明,有两种观点:一种为出生前基因突变导致下丘脑和垂体发育异常,进而至胎儿异常运动,最终导致臀位生产和新生儿缺氧;二种为生产过程中垂体柄缺血受损。

有人认为,[1]与围产期异常因素或者外伤有关。

围产期胎位异常会致产程延长,胎儿头颅受产道挤压时间延长,颅内垂体柄可能被牵扯,使垂体柄过度移位,或出生后窒息所致低氧血症或低灌注也可引起垂体柄及垂体前叶受损,导致体内多种腺激素缺乏。

近来有研究[2]发现在异位垂体后叶高信号的儿童中有54%的为正常分娩,故作者认为患者出生前基因突变导致的下丘脑-垂体发育异常可导致胎儿的异常运动,可能会引起难产如臀位或新生儿缺氧。

垂体柄中断综合征常伴有前叶功能不全,但垂体后叶功能正常,没有中枢性尿崩症。

大部分患者除生长迟缓外,到青春期无第二性发育,男孩主要表现为外生殖器不发育,缺乏胡须、腋毛等,女孩表现为原发性闭经和幼稚外阴。

智力发育基本正常,本组男4例,女1例,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垂体后叶平扫t1加权表现为高信号,平扫矢状位及冠状位薄层扫描均可显示,增强扫描更好显示垂体发育不良及垂体柄缺如或变细。

当垂体柄中断时,下丘脑分泌的adh无法通过垂体柄传递到正
常垂体后叶,垂体柄残端神经组织增大重组形成小的异位后叶,表现为t1加权垂体窝内垂体高信号消失,异位至垂体柄或第三脑室漏斗窝底部的正中隆起,大部分患者不出现明显尿崩症症状,可能是因为断裂部位以上残留的神经分泌物质累积成一个异位的垂体后叶,可将下丘脑上核和室旁核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输送到血液中起代偿作用,但当异位的后叶代偿功能不足时,临床则会出现相应的多饮多尿的症状[3]。

垂体柄中断综合征患者常发生垂体前叶发育不良,引起单一生长激素缺乏或多种激素同时缺乏,以后者为多。

垂体柄中断综合征典型mri表现为:垂体柄缺如或明显变细;垂体后叶异位;垂体前叶发育不良。

鉴别于特发性促性腺激素功能减退症,都是第二性征发育差,但它身高较垂体柄中断综合症患者高,在mri仅表现为垂体体积变小,无明显神经垂体异位。

垂体柄中断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主要针对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原则是垂体前叶激素替代治疗,该类患者身高不像待发性侏儒那样低。

垂体柄中断综合症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mri,在生长发育迟缓的患者中,进行有效的筛查,垂体mri的典型表现为诊断垂体柄中断综合症必不可少的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植。

参考文献:
[1] 龚良瘐,肖新兰,等.mri对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诊断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8,42(7)7062-7071
[2] 郭清华,陆菊明,等.垂体柄中断综合症5例分析[j].中华
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5-24:(480)
[3] 程华,曾津津,李航,等.垂体柄阻断综合症的mri表现及临床意义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8-6-27:
8232-82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