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共19张PPT)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2.反应装置: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气体的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 态和反应条件决定;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气体的收集装置由气体物理 性质决定,特别是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物质
混合物 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如:空气、自来水等。
纯净物 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如:氧气、红磷、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等。
第二部分:习题
1. 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
秒内生成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该
气体是 ( ) B
A、O2 C、CO2
B、N2 D、稀有气体
3、根据下列仪器,回答:
答案参考图
小林拟选用仪器A、D、E、F、I再设 计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他还需要选用的 仪器是___H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
4、根据下图回答:
(1)若用加热KMnO4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
装置是_A__,要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 装置是_E___。若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 生装置是_B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 氮气用于制造硝酸和化肥,还常用作保护 气。
• 稀有气体常用作保护气,可制成不同颜色 的光源。
保护空气资源不被污染:
1.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2.改善环境状况;
3.使用清洁能源;
4.积极植树造林。
氧气化学性质活泼,能支持燃烧。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42021/8/24Tuesday, August 24,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42021/8/242021/8/248/24/2021 8:44:04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42021/8/242021/8/24Aug-2124-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42021/8/242021/8/24Tuesday, August 24, 2021
•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2.反应装置: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气体的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 态和反应条件决定;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气体的收集装置由气体物理 性质决定,特别是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物质
混合物 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如:空气、自来水等。
纯净物 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如:氧气、红磷、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等。
第二部分:习题
1. 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
秒内生成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该
气体是 ( ) B
A、O2 C、CO2
B、N2 D、稀有气体
3、根据下列仪器,回答:
答案参考图
小林拟选用仪器A、D、E、F、I再设 计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他还需要选用的 仪器是___H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
4、根据下图回答:
(1)若用加热KMnO4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
装置是_A__,要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 装置是_E___。若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 生装置是_B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 氮气用于制造硝酸和化肥,还常用作保护 气。
• 稀有气体常用作保护气,可制成不同颜色 的光源。
保护空气资源不被污染:
1.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2.改善环境状况;
3.使用清洁能源;
4.积极植树造林。
氧气化学性质活泼,能支持燃烧。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42021/8/24Tuesday, August 24,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42021/8/242021/8/248/24/2021 8:44:04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42021/8/242021/8/24Aug-2124-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42021/8/242021/8/24Tuesday, August 24, 2021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复习课件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4. 空气的组成成分
空气 组成
体积分数
氮气(__7_8_%___) 氧气(__2_1_%___) 稀有气体(__0_.9__4_%__) 二氧化碳(__0_.0__3_%__)
其他气体和杂质(__0_.0_3__%__)
注意:
①这里的数据指的是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
②空气的成分及其含量是比较稳定的,而不是固定不变。
例题解析
【解析】(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打开止水夹后,烧 杯中的水进入广口瓶中大约占广口瓶容积的五分之一; (2)木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不能在广口瓶内外产生压 强差,水不会倒流进入瓶内; (3)镁条不但可以和氧气反应,也可以和氮气反应,所以 消耗的气体的体积要大于五分之一,进入广口瓶中水的体积 也会超过五分之一; (4)根据药品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是否能够产生压强差可以 知道,在选择药品时要保证药品本身是固体,能且只能和空 气中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不是气体。
例题解析
【变式题】空气中含量高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
A、氮气
B、 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解析】空气是一种天然资源,主要是由氮气、氧气 等气体组成,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氮气在常温 下化学性质极不活泼,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 应;故选A。
例题解析
►类型二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命题角度:考查学生对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 的掌握情况。 例2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实验进行探究. (1)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实验中可观察 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_红__磷__燃__烧__,__产__生__大__量__白__烟__,__慢__慢__熄__灭__。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4. 空气的组成成分
空气 组成
体积分数
氮气(__7_8_%___) 氧气(__2_1_%___) 稀有气体(__0_.9__4_%__) 二氧化碳(__0_.0__3_%__)
其他气体和杂质(__0_.0_3__%__)
注意:
①这里的数据指的是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
②空气的成分及其含量是比较稳定的,而不是固定不变。
例题解析
【解析】(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打开止水夹后,烧 杯中的水进入广口瓶中大约占广口瓶容积的五分之一; (2)木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不能在广口瓶内外产生压 强差,水不会倒流进入瓶内; (3)镁条不但可以和氧气反应,也可以和氮气反应,所以 消耗的气体的体积要大于五分之一,进入广口瓶中水的体积 也会超过五分之一; (4)根据药品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是否能够产生压强差可以 知道,在选择药品时要保证药品本身是固体,能且只能和空 气中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不是气体。
例题解析
【变式题】空气中含量高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
A、氮气
B、 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解析】空气是一种天然资源,主要是由氮气、氧气 等气体组成,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氮气在常温 下化学性质极不活泼,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 应;故选A。
例题解析
►类型二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命题角度:考查学生对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 的掌握情况。 例2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实验进行探究. (1)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实验中可观察 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_红__磷__燃__烧__,__产__生__大__量__白__烟__,__慢__慢__熄__灭__。
知识回顾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复习课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件

2、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的确定
反应物
发生 的状态
装置 反应条件 收集 排空气法
固+固
气体 固+液
气体
装置 排水法
向上排 向下排 空气法 空气法 排水法
发
生
装 要使实验成功,对药品的选择应满足什么要求?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置 3、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1)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固+液 气体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能否用木炭、硫、镁代替红磷做实验?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 (1)无色、无味的气体
练习:
如图所示,等体积的甲乙两集气瓶内充满空气,燃 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碳,点燃使其充分反 应,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出现的现象的是:
A、甲瓶没有水流入,乙瓶中有水流入 B、甲、乙两瓶均有水流入 C、甲瓶中有水流入,乙瓶没有水流入 D、甲、乙两瓶均无水流入
空气的组成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
反应原理
例: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瓶底导致集气瓶炸裂
固+液 气体
实验室法 实验装置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气体验证
用途
1、实验室制取氧气药品的选择
分解 反应
加热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KMnO4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H2O2
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
KClO3
铁 + 氧气 点燃四氧化三铁
Fe O2
Fe3O4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件(共47张PPT)

_(积_3_)的_实_验__15中__不__能__用__木__氧炭__气代__约替__占红__空磷__气,。总原体因积是的_________15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__炭__燃__烧__生__成__二__氧____。 化碳气体,集气瓶内的气体没有减少(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点燃
铁(Fe) + 氧气(O2)
四氧化三铁(Fe3O4)
分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解 反
氯酸钾 二氧化锰 氯化钾 + 氧气 加热
应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化学反应:
1.化学反应的类型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
燃烧 2.氧化反应
缓慢氧化
2、反 应 类 型
化合反应
多变一
分解反应
密度大于空气 密度小于空气
分解过氧化氢 加热氯酸钾 加热高锰酸钾 溶液
反应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氯酸钾 二氧化锰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原理
水 + 氧气 氯化钾+氧气 + 二氧化锰 + 氧气
发生 装置
收集 装置
验满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满。 方法 排水发收集看到集气瓶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时则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__炭__燃__烧__生__成__二__氧____。 化碳气体,集气瓶内的气体没有减少(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点燃
铁(Fe) + 氧气(O2)
四氧化三铁(Fe3O4)
分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解 反
氯酸钾 二氧化锰 氯化钾 + 氧气 加热
应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化学反应:
1.化学反应的类型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
燃烧 2.氧化反应
缓慢氧化
2、反 应 类 型
化合反应
多变一
分解反应
密度大于空气 密度小于空气
分解过氧化氢 加热氯酸钾 加热高锰酸钾 溶液
反应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氯酸钾 二氧化锰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原理
水 + 氧气 氯化钾+氧气 + 二氧化锰 + 氧气
发生 装置
收集 装置
验满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满。 方法 排水发收集看到集气瓶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时则满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件(共31张PPT)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1)排水法:氧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2)向上排空气法: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成分反应。
3.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自身 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做。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4.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 的反应。
表达式:AB→A+B
2 PART
氧气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 液态、固态为淡蓝色
硫在氧气中燃烧
氧 气
化学性质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文字表达式)
化合反应(特征:多变一) 氧化反应(剧烈、缓慢氧化)
【关键点拨】
物
反应现象
文字
质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表达式
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燃 硫 燃烧放热,生成无色、 烧放热,生成无色、有刺激 硫+氧气 点燃
主题一 空气氧气含量的测定 【主题训练1】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某同学将教材实验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实 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忽略),实验时引燃红磷后便熄灭
酒精灯。下列有关改进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可以表示为 红磷+氧气 点燃五氧化二磷 B.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向右移 C.实验结束后试管内气体的主要成分为氮气 D.改进后的装置能减少测量误差,且对环境更友好
C.0.94%
D.0.03%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 )
A.N2
B.O2
C.H2O
D.CO2
3.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属
于纯净物的是( B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件(共32张PPT)

“氧气”等同于“氧”、反应条件“点燃”写成“燃烧”,导致错误。另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元总结提升
_题_中_所__问_的__反_应__类_型__是_指__化_合__反_应__或_分__解_反__应_等__基_本__反_应__类_型__,_“__氧_化__反_应__”_不 _是_基_本__反_应__类_型__。_(_2_)集__气_瓶__中_原__来_就__有_水__,_原__答_案__错_在__描_述__不_准__确_。_________
检验: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
验满
向上排空气发:带火星的木条移近 集气瓶口 排水法:看集气瓶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
物质 的分 类
混合物: 纯净物:由
两 种或 两 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 一种物质 组成
检验
单元总结提升
核心考点突破
考点一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通常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方式考查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 的原理、装置及其改进、实验现象及结论的描述、药品的选 择、误差分析等。药品的选择要求:能且只能消耗空气中的 氧气;生成物不能有气体。实验装置的改进思路:有利于减 小误差;装置简单;更加环保。
单元总结提升
测定装置
现象分析
方法原理
通电后,红磷燃烧,装置冷却后打
开弹簧夹,量筒内的水倒流入集气 瓶内至刻度 1 处
一段时间后铁粉变为红棕色,烧杯 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的水约占
通过物质与空 气中的氧气反 应消耗氧气, 使密闭容器中
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 白磷燃烧,开始时活塞向右移动,
冷却后活塞向左移动至刻度 4 处 铜粉变黑,注射器活塞向前移动, 冷却稳定后,注射器内减少的气体 体积约为注射器和硬质玻璃管内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元总结提升
_题_中_所__问_的__反_应__类_型__是_指__化_合__反_应__或_分__解_反__应_等__基_本__反_应__类_型__,_“__氧_化__反_应__”_不 _是_基_本__反_应__类_型__。_(_2_)集__气_瓶__中_原__来_就__有_水__,_原__答_案__错_在__描_述__不_准__确_。_________
检验: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
验满
向上排空气发:带火星的木条移近 集气瓶口 排水法:看集气瓶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
物质 的分 类
混合物: 纯净物:由
两 种或 两 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 一种物质 组成
检验
单元总结提升
核心考点突破
考点一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通常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方式考查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 的原理、装置及其改进、实验现象及结论的描述、药品的选 择、误差分析等。药品的选择要求:能且只能消耗空气中的 氧气;生成物不能有气体。实验装置的改进思路:有利于减 小误差;装置简单;更加环保。
单元总结提升
测定装置
现象分析
方法原理
通电后,红磷燃烧,装置冷却后打
开弹簧夹,量筒内的水倒流入集气 瓶内至刻度 1 处
一段时间后铁粉变为红棕色,烧杯 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的水约占
通过物质与空 气中的氧气反 应消耗氧气, 使密闭容器中
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 白磷燃烧,开始时活塞向右移动,
冷却后活塞向左移动至刻度 4 处 铜粉变黑,注射器活塞向前移动, 冷却稳定后,注射器内减少的气体 体积约为注射器和硬质玻璃管内气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件 (共25张PPT)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 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 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 再熄灭酒精灯。 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 部
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和向上排空气法。
不易溶于水 密度小于空气 密度大于空气
氧气的检验及验满
气
,
氧气的性质
溶于水
化学性质:
决
比较
的气体,能支
定
持
,是常用的氧化剂.
用途: 供给呼吸 和 支持燃烧
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金属切割、炼铁、气焊等
持续红热,产生一种无色、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 体。
燃烧得更旺, 发白光,放 出大量热, 产生一种无 色、能使澄 清石灰水变 浑浊的气体。
不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 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基化 本合 类反 型应
2Mg + O2 点燃 2MgO 3Fe + 2O2 点燃 Fe3O4 4Al + 3O2 点燃 2Al2O3 C + O2 点燃 CO2 4P + 5O2 点燃 2P2O5 S + O2 点燃 SO2
氧不 化是 反基 应本
1、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
的反应,叫化合反应。(多合一)
A.产生光彩夺目的火焰,生成黑色固体 B.产生蓝色火焰,生成黑色固体 C.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D.铁丝红热,熔化 4.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 淡蓝_色__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 _____明__亮_的色蓝火紫焰,生成有 ____气味的刺气激体性。 5.氧气的化学性质( A) A.比较活泼,在高温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B.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C.不活泼,常温时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很不活泼,高温时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和向上排空气法。
不易溶于水 密度小于空气 密度大于空气
氧气的检验及验满
气
,
氧气的性质
溶于水
化学性质:
决
比较
的气体,能支
定
持
,是常用的氧化剂.
用途: 供给呼吸 和 支持燃烧
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金属切割、炼铁、气焊等
持续红热,产生一种无色、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 体。
燃烧得更旺, 发白光,放 出大量热, 产生一种无 色、能使澄 清石灰水变 浑浊的气体。
不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 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基化 本合 类反 型应
2Mg + O2 点燃 2MgO 3Fe + 2O2 点燃 Fe3O4 4Al + 3O2 点燃 2Al2O3 C + O2 点燃 CO2 4P + 5O2 点燃 2P2O5 S + O2 点燃 SO2
氧不 化是 反基 应本
1、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
的反应,叫化合反应。(多合一)
A.产生光彩夺目的火焰,生成黑色固体 B.产生蓝色火焰,生成黑色固体 C.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D.铁丝红热,熔化 4.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 淡蓝_色__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 _____明__亮_的色蓝火紫焰,生成有 ____气味的刺气激体性。 5.氧气的化学性质( A) A.比较活泼,在高温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B.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C.不活泼,常温时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很不活泼,高温时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2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件

P+O2P点2O燃 5
1、有关氧气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氧气不易溶于水B.固体氧是无色的 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D.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2、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C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氧气能跟所有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的氧气而生存 D.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中产生大量白雾 B、铁丝伸入氧气中火星四射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 D、氧化反应未必是化合反应,而化合反应必定是氧化反应
4.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如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 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观察到木条复燃并在甲中 燃烧比在乙中更旺。上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1) 氧气能支持燃烧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KClO3KM2△CnOl+O2↑
某同学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错把高锰酸 钾当作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 加入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C A.反应速率不变B.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 C.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
练一练:
选用下列装置组合成制氧气的装置:
该气体所用的方法是() C
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 A.①或②B.①或③ C.②或③D.①②③均可
学完本节,同学们有何收获!
(1)记住空气的组成,学会用简单的 仪器设计实验验证氧气占空气的体积比 。 (2)能正确归纳氧气的性质,熟练进 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收集的操作。 (3)学习探究气体制取的方法。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人教版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件

防止白烟污染空气 减少药品的损耗
深入过慢会导致气体受热膨胀溢出 3、在本次实验中,有时我们往往观察到水面上升不到1/5,可能的原因是:
A 红磷用量不足 B 装置漏气 C 装置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4、本次试验中,有时我们会观察到水面上升超过了1/5,可能的原因是:
A 操作不当或者插入红磷速度过慢
• 氧气的化学性质—物质燃烧的现象
讨论: (1)铁在空气中能不能燃烧?为什么? (2)做这个实验时,为了实验成功,铁丝上系一根火柴棒,目的是什 么?实验时需要将铁丝绕成螺旋状,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为 何要待火柴快燃尽时,再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3)在做这个实验时,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为什么?
反应文字表达式:镁+氧气 点燃 氧化镁
点燃
对应符号表达式: Mg + O2
MgO
• 氧气的化学性质—物质燃烧的现象
反应前的物质
红磷、氧气
反应后生成 的物质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五氧化二磷 磷+氧气点燃 五氧化二磷
硫、氧气 铁、氧气
二氧化硫 四氧化三铁
硫+氧气点燃 二氧化硫 铁+氧气 点燃四氧化三铁
【思考】上述几个变化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排水法
向上排 空气法
向下排 空气法
不易溶或难 溶于水且不 和水发生反 应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且不和空气中 的任何成分发 生反应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小且 不和空气中的任 何成分发生反应 的气体
要收集到较干燥的氧气:选用_向__上__排__空__气___法_。 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选用_排__水__法________。
已知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不仅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固体 氧化镁(MgO),而且还和空气中的另外一种气体氮气(N2) 反应生成固体氮化镁(Mg3N2),本次试验中,不能用金属镁 来代替红磷,因为如果用镁来代替红磷,那么测量得氧气的量 将会偏大
深入过慢会导致气体受热膨胀溢出 3、在本次实验中,有时我们往往观察到水面上升不到1/5,可能的原因是:
A 红磷用量不足 B 装置漏气 C 装置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4、本次试验中,有时我们会观察到水面上升超过了1/5,可能的原因是:
A 操作不当或者插入红磷速度过慢
• 氧气的化学性质—物质燃烧的现象
讨论: (1)铁在空气中能不能燃烧?为什么? (2)做这个实验时,为了实验成功,铁丝上系一根火柴棒,目的是什 么?实验时需要将铁丝绕成螺旋状,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为 何要待火柴快燃尽时,再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3)在做这个实验时,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为什么?
反应文字表达式:镁+氧气 点燃 氧化镁
点燃
对应符号表达式: Mg + O2
MgO
• 氧气的化学性质—物质燃烧的现象
反应前的物质
红磷、氧气
反应后生成 的物质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五氧化二磷 磷+氧气点燃 五氧化二磷
硫、氧气 铁、氧气
二氧化硫 四氧化三铁
硫+氧气点燃 二氧化硫 铁+氧气 点燃四氧化三铁
【思考】上述几个变化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排水法
向上排 空气法
向下排 空气法
不易溶或难 溶于水且不 和水发生反 应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且不和空气中 的任何成分发 生反应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小且 不和空气中的任 何成分发生反应 的气体
要收集到较干燥的氧气:选用_向__上__排__空__气___法_。 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选用_排__水__法________。
已知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不仅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固体 氧化镁(MgO),而且还和空气中的另外一种气体氮气(N2) 反应生成固体氮化镁(Mg3N2),本次试验中,不能用金属镁 来代替红磷,因为如果用镁来代替红磷,那么测量得氧气的量 将会偏大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22页PPT)

D.没等装置充分冷却就打开弹簧 夹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2.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在保证整个装置不漏气的前提下,所用红磷的
量 必 须 __足__量____ 。 经 测 定 , 集 气 瓶 的 容 积 为 250
mL,在此实验中,观察到量筒中减少的水的体积为
50 mL , 则 测 得 空 气 中 氧 气 的 体 积 分 数 __大__于____
测 定 结 果 偏 小 : (1) 红 磷 量 不 足 , 氧 气 不 能 耗 尽 ; (2) 装 置 漏 误 气,使装置外空气进入; (3)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 差 夹,使装置内气体温度偏高,压强偏大 分 测定结果偏大:(1)弹簧夹没有夹紧,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 析 体因受热膨胀沿导管逸出;(2)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慢,使
发生⑭_______ 反应氧化
铁:⑰__铁__+__氧__气__―点_―_燃_→_四__氧__化__三__铁________
原理(⑱ __分__解__ 反应)
加热
加热高锰酸钾:⑲___高__锰__酸__钾__―__―__→__锰__酸__钾__+_______ 过氧化_二_氢_氧_分_化_解_锰_:_+_⑳_氧___气____过____氧___化__氢__―二_―_氧―_化_―_锰→__水__+__氧__气________
取
减慢反应速率;(3)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
质不改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
易错集训
易错点1 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误差(数 据)分析不准确
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
列对该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 A )
A.实验时伸入燃烧匙的快慢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B.弹簧夹没有夹紧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C.装置漏气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2.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在保证整个装置不漏气的前提下,所用红磷的
量 必 须 __足__量____ 。 经 测 定 , 集 气 瓶 的 容 积 为 250
mL,在此实验中,观察到量筒中减少的水的体积为
50 mL , 则 测 得 空 气 中 氧 气 的 体 积 分 数 __大__于____
测 定 结 果 偏 小 : (1) 红 磷 量 不 足 , 氧 气 不 能 耗 尽 ; (2) 装 置 漏 误 气,使装置外空气进入; (3)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 差 夹,使装置内气体温度偏高,压强偏大 分 测定结果偏大:(1)弹簧夹没有夹紧,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 析 体因受热膨胀沿导管逸出;(2)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慢,使
发生⑭_______ 反应氧化
铁:⑰__铁__+__氧__气__―点_―_燃_→_四__氧__化__三__铁________
原理(⑱ __分__解__ 反应)
加热
加热高锰酸钾:⑲___高__锰__酸__钾__―__―__→__锰__酸__钾__+_______ 过氧化_二_氢_氧_分_化_解_锰_:_+_⑳_氧___气____过____氧___化__氢__―二_―_氧―_化_―_锰→__水__+__氧__气________
取
减慢反应速率;(3)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
质不改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
易错集训
易错点1 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误差(数 据)分析不准确
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
列对该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 A )
A.实验时伸入燃烧匙的快慢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B.弹簧夹没有夹紧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C.装置漏气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共21张PPT)

第二单元复习
我们周围的空气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掌握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 定方法。
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理解化合反应与分 解反应、纯净物与混合物、催化剂等化学概念。
3.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
概念回顾
概念 纯净物 混合物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催化剂
内容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下午1时17分21.11.913:17November 9, 2021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察是
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9日星期二1时17分17秒13:17:179 November 2021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下午1时17分17秒
单元知识架构
空气的组成成分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实验
危害与防治 保护空气
空气
我们周围 的空气
空气是一种宝贵 的资源
氧气的性质用途 氮气的性质与用途 稀有气体的性质与用途
工业制法 实验室制法
制法
氧气
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回顾: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纯净物与混合物、催化剂
下午1时17分13:17:1721.11.9
8.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
入少量的水,并将水面Leabharlann 方空间分为5等份,做上记号。用弹簧夹
夹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 并把橡胶
塞塞紧。 (1)红磷燃烧的现象是生成大量的白烟 。 (2)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 (3察)该到实的验现中象红是入磷冷水却需的到稍体室过积温量约,打、占开集目止气的水瓶夹是内,水:空进气。入体集积气的瓶1/,5进。
我们周围的空气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掌握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 定方法。
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理解化合反应与分 解反应、纯净物与混合物、催化剂等化学概念。
3.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
概念回顾
概念 纯净物 混合物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催化剂
内容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下午1时17分21.11.913:17November 9, 2021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察是
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9日星期二1时17分17秒13:17:179 November 2021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下午1时17分17秒
单元知识架构
空气的组成成分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实验
危害与防治 保护空气
空气
我们周围 的空气
空气是一种宝贵 的资源
氧气的性质用途 氮气的性质与用途 稀有气体的性质与用途
工业制法 实验室制法
制法
氧气
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回顾: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纯净物与混合物、催化剂
下午1时17分13:17:1721.11.9
8.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
入少量的水,并将水面Leabharlann 方空间分为5等份,做上记号。用弹簧夹
夹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 并把橡胶
塞塞紧。 (1)红磷燃烧的现象是生成大量的白烟 。 (2)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 (3察)该到实的验现中象红是入磷冷水却需的到稍体室过积温量约,打、占开集目止气的水瓶夹是内,水:空进气。入体集积气的瓶1/,5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装置
A
B
C
(4)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5)验满:将_带__火__星__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_瓶__口__,看木条是 否_复__燃__。 (6)检验:将_带__火__星__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的_瓶__中__,看木条是 否_复__燃__。
4、燃烧匙点然后,伸入太慢使瓶内温度升高后 再塞塞子,导致瓶中气体溢出。
5、弹簧夹没夹紧,红磷燃烧时集气瓶 内气体受热顺着导管逸出
①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 答:不能。 原因是: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②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 答:不能 。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小结: ①反应物是固体且能在空气中燃烧; ②生成产物是固体.
继续思考以下问题: (1)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什么?
为了吸收生成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烟,同时降温 (2)燃烧匙内放过量红磷的目的是为什么 ?
为了使瓶内氧气充分消耗掉 (3)为什么实验开始前要关闭弹簧夹?如未关闭,可能的后果是什 么?
保证红磷燃烧的氧气是集气瓶中的,如未关闭,烧杯中的水不 会回流进集气瓶中,实验失败
(4)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结果可能是什么? 测定值小于1/5
常用的氧化剂.
决定
用途: 供给呼吸 和 支持燃烧
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金属切割、炼铁、气焊等
持续红热,产生一种 无色、能使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的气体。
燃烧得更旺,发白光, 放出大量热,产生一种 无色、能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的气体。
燃烧,产生淡蓝色 火焰,放热,生成 一种无色、有刺激 性气味的气体。
考点三 物质分类
1.纯净物 由_一_种___物质组成的物质,例如:氧气、铁等。 组成固定,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
2.混合物 由_两__种__或_两__种____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例如: 空气、海水等。组成不一定固定,不能用化学符号 表示。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保持着它们各自的化 学性质。
氧气 氮气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氧气的用途 氮气的用途
潜水、医疗、宇航 炼钢、气焊、动植物呼吸等
用于化工原料 用作保护气 用于冷冻麻醉 用作超导材料
稀有气体的用途
用作保护气
用于航标灯、闪光灯
、霓虹灯的点光源 用于医疗麻醉
考点二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1.来源包括工厂废气、汽车的尾气等; 污染物有 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 等。 2.防治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使用新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等。
连线游戏 空气各成分的
体积分数
0.03 %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
21%
空气
其它气体和杂 质
78%
考点四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voisier, 1743-1794),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主要由氧气和氮气 组成。
2.实验验证: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燃烧,产生明亮的 蓝紫色火焰,放热 ,生成一种无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体。
不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放出大量的热,生 成一种黑色固体。
氧气的性质
白光 蓝紫色 一种有刺激性气味
火星四射 黑色固体
继续思考以下问题: 硫燃烧实验 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或氢氧化钠),有什么作用?
吸收生成的有毒的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现象:
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 面约上升空气总体积的1/5。
结论:
①O2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②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 烧,不溶于水。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图
点燃
化学方程式 4P + 5O2
2P2O5
:
注意事项:装置气密性一定要良好
实验原理
如图,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 水面上方空间分成5等份。用弹簧夹夹 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 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红 磷燃烧的现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 ,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 的变化情况。
铁燃烧实验 在集气瓶中预先加入少量水或瓶底铺一层细纱,有什么作用?
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实验时需要将铁丝绕成螺旋状,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为了增加细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为何要待火柴快燃尽时,再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为了防止火柴燃烧时消耗氧气,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与 细铁丝反应。
课题三 制取氧气
实验原理: 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 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入密 闭容器中,进入容器内的水即为减少氧气的体积
分析
在进行该实验时,通常现象与理论差距较大,例如 回流的水少于1/5或大于1/5,试总结原因:
1、装置气密性不好,漏气,气压泄漏; 2、红磷量不足,空气中氧气未消耗完; 3、未完全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瓶内压 强未降低。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 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
习课课件
2020/9/19
我 们 周 围 的 空 气
2
课题一 空气
考点一 空气的组成成分 1.按体积分数计算 氮气_7_8_%__、氧气__2_1_%_、稀有气体___0_.9_4_%、二氧化碳 __0_.0_3_%__、其他气体和杂质___0_.0_3_%___。 2. 各成分的用途 氧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氮气:制造硝酸和氮肥 ,作保护气,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 ;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和电光源。
(5)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什么?有什么性质? 氮气,不支持燃烧,不易溶于水
氮气 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 装置始终密闭,空气没有逸出,实验结果准确
课题二 氧气
考点五 氧气
氧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 无:色 无 味 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略大 .
不易 溶于水,固氧液氧都是 淡蓝 色的
。化学性质
比:较 活泼 的气体,能支持 燃烧 ,是
考点六 氧气的制法
1.工业制法:利用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_____不同,
沸点
采用
______的方法制取,属于_______变化。
分离液态空气法
物理
2.实验室制法
(1)药品:二氧化锰、___过__氧__化_氢_溶液(无色液体)、
__高__锰__酸_钾___(暗紫色固体)或
________(白色固体)。
氯酸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