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礼仪之争的缘起和中西学统的关系

合集下载

礼仪之争的发展历程

礼仪之争的发展历程

礼仪之争的发展历程
礼仪之争,是指对于社会礼仪规范的争议和讨论。

其发展历程可以从古代开始,一直延续至现代社会。

古代礼仪之争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

在这个时期,礼仪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规范,具有道德、法律和伦理的作用。

然而,不同流派和学者对于正确的礼仪规范存在不同的看法和意见。

例如,儒家强调以孔子的礼乐思想为基础,而道家则强调个人修养和超越常规礼仪的精神自由。

随着时间的推移,礼仪之争在不同的文化和宗教背景下持续发生。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礼仪之争又一次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人文主义者质疑教会的传统礼仪规范,主张以人性和理性为基础的新的礼仪观念。

这些观点对于社会、宗教和政治的影响深远,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变革和人权的发展。

在现代社会,礼仪之争仍然存在,尤其是在跨文化交流和全球化的背景下。

全球化的发展使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日益频繁,这也带来了不同礼仪观念的碰撞和冲突。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西方国家和东方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例如在礼仪、用餐、交际和商务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和争议。

尽管礼仪之争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和争议,但它也促使人们思考和讨论什么是适当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准则。

通过对礼仪之争的发展历程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的礼仪观念,并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加包容和尊重他人的习俗和
礼仪。

这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增进文化交流、减少误解和冲突。

中国礼仪之争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中国礼仪之争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中国礼仪之争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中国礼仪之争是指17世纪至18世纪西方天主教传教士就中国传统礼仪是否背违天主教义的争议,以下是为你整理的中国礼仪之争的历史背景,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段历史。

中国礼仪之争,指是的17世纪到18世纪这段时间期间,西方天主教传教士就中国传统礼仪是否违背天主教义而展开的争议。

据说直到1939年,罗马教廷才撤消了关于禁止中国教徒祭祖的禁令。

从历史上的角度来说,中国礼仪之争可以说是中国天主教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

那么中国礼仪之争发生的背景又是什么呢?早在1582年的时候,在意大利的一位耶稣会传教士罗明坚、以及利玛窦一同来到了肇庆,从而为近代天主教步入中国拉开了序幕。

于1644年的时候,当时正直清兵入关,那个时候的天主教已经不如中国有62年的时间,并且期间,传教士汤若望在他人的协助下编制一套历法,获得了清朝朝廷的信任,在此之后天主教开始一迅猛的脚步在中国发展。

同年的时期,就耶稣会住院就有38所,其中耶稣会士来华的人数也累计到了82人,关于全国的教堂也已经将近156座,教徒约达245000人之多。

一年之后,杨光先发表了一文《辟缪论》,并在文中大力批评传教士汤若望的历法不准。

再加上朝廷大臣鳌拜不满汉人以及外邦人参议朝政,于是支持杨光先,将汤若望收押狱中,天主教在华发展直挫,史称“历狱”。

康熙执政后,将大臣鳌拜打败,重新开始重用外邦人。

对于这一时期来说,可以说是传教士在中国的蜜月期。

在1692年的时候,康熙还曾下过一道容教令,这一密旨则标志着传教士的势力攀上高峰。

中国礼仪之争的原因对于历史上的“中国礼仪之争”,它具体是指在17;18世纪的时候,基督教传教士就对于中国传教方略所进行的一系列的争论和文化碰撞,中西双方当时未能搁置争议、求同存异,从而导致了文化交流中断。

那么“中国礼仪之争”出现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根据历史的相关记载说,“中国礼仪之争”之所以会出现,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当初耶稣会传教士在进入中国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有一定的看法,也正是这个原因,“中国礼仪之争”这一事件登上历史舞台。

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

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

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中国礼仪之争是一段相当复杂又很有趣味的历史呢。

这事儿啊,得从很久以前说起。

在古代中国,礼仪那可是生活里特别重要的一部分。

就好比一个精密的大机器,礼仪是让这个机器顺畅运转的润滑油。

人们的衣食住行、人际交往,处处都有礼仪的影子。

像见面时作揖、行礼,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

家庭里也有各种礼仪规范着长幼尊卑的关系,这就如同家里的家具都有各自摆放的位置一样,乱不得。

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后,就对中国的这些礼仪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有的传教士觉得中国的祭天、祭祖、祭孔等礼仪,这是一种宗教仪式,和基督教的教义相冲突。

可也有传教士认为啊,这些礼仪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传统,是表达对祖先的敬重、对学问的尊崇,和宗教信仰没太大关系。

这就好比是两个人看一幅画,一个人看到的是画里的山水,另一个人却只看到画里的一个小角落。

在历史文献里,关于中国礼仪之争有着各种各样的记载。

这些文献就像是一面镜子,反映出当时不同人、不同团体的观点碰撞。

传教士们写回欧洲的信件、教会内部的讨论记录等等,都是我们了解这段历史的重要窗口。

从这些文献里能看到,他们争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一方觉得中国礼仪里包含着偶像崇拜,另一方则觉得这是对中国文化的误读。

这中国礼仪之争的意义可太大了。

它不仅仅是关于宗教教义和中国传统礼仪的争论,更像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大对话。

就好像是两个来自不同星球的人在交流,互相不理解对方的一些习惯。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这一争论让西方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以前西方可能只知道中国有丝绸、茶叶、瓷器,通过礼仪之争,他们开始了解到中国文化深层次的东西,比如中国人的家族观念、教育理念等。

这就像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门后面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从中国这边来看呢,也因为这场争论,对西方文化、西方宗教有了更多的接触。

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思考,自己的文化和西方文化到底有哪些异同点。

这就好比是一个人原本只在自己的小院子里活动,突然发现邻居家还有不一样的玩法。

浅析礼仪之争

浅析礼仪之争

浅析礼仪之争作者:梁京涛翟泽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07期摘要:所谓“中国礼仪之争”,是指17—18世纪时基督教传教士就中国传教方略所进行的一系列争论和文化碰撞,中西双方当时未能搁置争议、求同存异,从而导致了文化交流中断。

因此,我们应当以史为鉴,在今后交往中求同存异,共同努力营造双赢局面!关键词:浅析礼仪之争;历史发展不可逆;求同存异作者简介:梁京涛(1987.8- ),甘肃省兰州市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外语教学法,跨文化交际。

翟泽(1987.6- ),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日语口译,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7-0174-01一、“礼仪之争”始末所谓“礼仪之争”,是指17—18世纪时基督教传教士就中国传教方略所进行的争论,内容有:1.中文如何翻译基督教信仰的神(Deus或God),教会是否可以引用中国古典书籍的术语“上帝”或“天”来代替?2.尊孔祭祖是否具有宗教意义。

3.中国的基督教皈依者是否要立刻实施欧洲基督教徒所实践的全部礼仪,还是逐步得到引导?这些问题看起来像是教义与神学问题,其实背景与原因颇为复杂,争论持续一个多世纪。

中西礼仪之争的问题是从耶稣会传教士进入中国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引起的。

“中国传教活动的真正奠基人、中国传教史上最重要人物”利玛窦以他的渊博知识和对儒家经典的了解,以及充分的耐心与适应性,得到中国士大夫的信任与赞赏,从而取得了根本成功。

然而,一些后来的传教者对待耶稣会不是很善意的”。

教皇克力门十一世也下谕:禁止使用“天”与“上帝”,只准用“天主”;禁止教堂悬挂“敬天”匾;禁止教徒参加祭祖尊孔等。

教皇使节几次出使中国,处理礼仪之争,均以失败告终。

礼仪之争在中国直接导致了清政府禁教政策的实施。

在康熙帝时,“礼仪之争”的争论已引起他的重视,不过康熙帝一直采取怀柔政策。

中西礼仪差异的原因

中西礼仪差异的原因

中西礼仪差异的原因中西礼仪是两种文化体系中的代表性表现形式,其中的差异在各自文化体系中体现着不同的价值观,并且植根于不同的历史和社会文化发展背景中。

关于中浩礼仪差异的原因,可以从历史背景、宗教信仰、社会文化因素、地理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历史背景中西礼仪差异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中西方古代文化的不同发展轨迹。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一直以来都强调着尊重儒家思想和礼仪文化,强调礼貌以及仪式感。

中华文化中礼仪向来非常重要,其精髓在于表达出对他人的敬意以及体现出个人修养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相对而言,现代的西方社会对于礼仪的重视远不如中国这样重视礼仪的文化,西方关注的更为实际和直接,更为注重效率和成果。

二、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是中西礼仪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中国,尊重祖先、注重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传统信仰。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神论的国家,宗教信仰以拜祭祖先、尊奉神明、坚持命运为主要内容。

西方宗教主要有基督教、天主教等单一信奉神,讲究个人的独立性,重视个人的信仰体系,不轻易放弃自我意识,注重说话明确,遵守规定的礼仪,不过份强调人际关系。

三、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是中西礼仪差异的又一重要原因。

以“人为本”、崇尚“情义”和“和谐”为核心的群体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背景下让中国人特别注重与人的关系、团队的合作。

因此,在中国,人们的言行举止要考虑到对别人的影响,要注重礼貌、圆滑,避免冲突。

相对而言,在西方文化中,主张独立、自由,注重个人权利,贯彻的是个人主义文化,注重现实利益和个人成果,因此,西方关注的更为实际和直接,而非表面礼仪。

四、地理环境人们所生活的环境也是作为一种文化的重要方面之一,地理环境的不同会对文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地图辽阔广大,人口众多,社会文化内涵丰富,东方文化因周边国家和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而形成独具魅力的特点。

西方文化原产于欧洲,受其文化、地理环境的影响,整个社会呈现出个人成果的强调,与中国的介入、照顾和关注不同。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的成因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的成因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的成因:造成中西方礼仪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中西方文化环境和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各国的人民有着基本上完全不同的道德标准体系和价值观。

礼仪是与本土的思想文化相对应的,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

梁启超在有名的《劝学篇》里面讲到:“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致身心,西学应世事。

”在礼仪的表现中,西方更多的聚焦在行为、语言的面上;而中国礼仪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行为人的语言、行动本身具有话语意义,同时还需从行为人的语言、行动中去“悟”出一些东西,在言传的同时,还需意会。

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

就西方文明来说,它的历史较短,而它的人民是从各个地方移民而来的,众多不同民族和种族都融合在一起,文化的兼容性很强。

他们信奉的西方精神,是在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中国人尊老爱幼,西方人更加尊老却不爱幼,因为西方人不惯着孩子,西方人认为孩子是需要锻炼的。

西方人不哄孩子。

例子可能不是很全面,但我很努力的去回答1、历史原因.中国经过了漫长的封建社会才最后走进了社会主义的门槛,而美国原本是英国的殖民地,没有经历完整的社会发展历程,直接跳过封建社会就走到了资本主义.有此美国没有封建社会产生的许多条条框框,或者来说是很自由.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程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也留下了许多根深蒂固的烙印.2、经济原因.美国从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之后就走上向外扩张的道路,从菲律宾到中国的百年之耻,处处都弥漫有美国人的身影.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将美国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国家一下抬到了让世界都为之震惊的大国.美国人民也逐渐产生了朦胧的民族主义.两百年的风调雨顺的发展使得美国人民有些安逸,一百年的强大让美国人民认为他们是世界的主宰.3、社会原因.目前还在思考......中美文化的差别的个人见解:1、中国虽然在近代经历了许多历史变革,在近代也有被奴役压迫的历史,但是由于5000年历史文化的积淀在很多方面还是保持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及传统,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具有历史意义和民族精神内涵的节日.再者中国人由于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的影响在接受新观点的同时也会以传统的道德眼光来进行评判,如对婚姻和男女关系的看法,尽管现在的中国人已经不那么传统但中国人的离婚比率比美国要低,这就说明中人与美国人看待婚姻的角度不同,中国人讲的是白头偕老讲的是相濡以沫,而美国过人更看中夫妻之间的感觉(或感情).还有很多中国人现在还留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想法,尽管学习文化是当下最赶潮流的事,但是如果过于执着与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说法那么也是不可取的.总之中国由唐、宋时或更早起就经历了几次的外来人口迁徙,并在千年的时光中将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在信息化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与其他文化相融合只是时间问题,虽然这之间还会有一段相互磨合的过程,做为现代人我们要做的就是拭目以待. 2、美国是当今世界的霸主,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军事上.虽然美国很强大但是在社会文化方面却没有很长时间的历史.美国直到今日建国还不到50年,相对与一些古老的国家美国并没有很深的社会文化底蕴和复杂的美国特色的风土文化.虽然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国家移民所建立的国度,但是当人们容入到美国现代化的经济社会以后便被其很彻底的净化而成为一个美国人,虽然这需要一段时间,但是通常一个移民在美国发展两到三代人基本上就不会使用愿来他的祖父所使用的母语而只说英语,而语言上的差异正是会改变人思维方式和文化基础的关键.并且现在所说的美国人已经很难说他还流有哪个国家或民族的血统,因为美国是一个多人种多民族的新兴国家,比如一个中国移民在美国就很有可能和一个法国人或其他国家或是混血人结为夫妻,而他的后代有会和一个异族人或其他产生后代,而这样的人在基因上来说已经不属于任何一个民族和人种了,所以在美国只有纯正的美国人.另外在许多文化领域如:哲学、艺术、文学等回对的人的言行起到引导性作用的科学文化中美国也是取各国之所长,因为他有雄厚的经济做为后盾,只要他觉得有用的就可以用金钱来收买.这样的发展理念当然也会影响到基础的社会文化发展,也就是美国的大众文化.美国人在日常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经常做的事情就是"消费",而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也不会缺乏各种各样的消费场所如各种超级百货公司、赌场等.甚至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也是以"消费"为基础的(当然这只是概括的说法).并且这种"消费"文化正在席卷全球.正是这样的文化使的美国人对于接受新的事物就会比较快,而不会象中国人会去参照传统的道德,比如对于同性恋(或同性性爱)的认识,尽管美国人并不是都能接受,但是在美国却不会在道德或传统认识或伦理方面对其指责的过多,而更多的人会认为这只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之所以举这样的例子是因为往往在"性"的认识上正式美国与中国,东方与西方认识差异上的最有争议之处).也许正式这样毫无顾及的全民化的"消费"意识使美国没有什么文化上的"后顾之忧"立于不败之地.而如今在全世界已经拉得很近了,古老的文化正与新兴的文化相互碰撞,今后的美国如何?也许他还年轻要走的路还很长.3、以上为个人观点,无参考,必会有不尽人意之处,希望对你有帮助.中国文化的渊源来自中庸儒学,这决定了中国人非常注重面子,注重尊严,任何有损于面子及集体尊严的事是不可饶恕的。

中国礼仪之争 历史、文献

中国礼仪之争 历史、文献

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
中国礼仪之争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自古以来,礼仪一直被中国人民所重视,被视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早在古代,中国的礼仪就已经开始形成,并逐渐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礼制体系。

这一体系包括了各个方面的规范,如宴飨、祭祀、婚丧嫁娶等。

尤其是在周朝,在孔子的倡导下,礼仪更加完善和规范化。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礼仪体系也经历了多次变革和争议。

一个重要的争议出现在清朝时期,这一时期的礼仪被外来文化的冲击所改变。

西方传教士的介入,带来了许多西方礼仪的影响。

对于一些传统派的中国人来说,这些新的礼仪规范被视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破坏,引发了激烈的争议和抵制。

在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如那个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思想革命,礼仪争议也达到了高潮。

一方面,一些人认为中国传统礼仪已经过时,需要进行改革和革新;另一方面,一些人则坚守传统,认为传统的礼仪体系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尽管近代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历史变迁,但中国礼仪争议并没有停止。

在当代,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国际交流的增加,中国人民再次面临着对于传统礼仪的思考和重新定义的问题。

对于中国人民而言,礼仪的争议是一场不可回避的辩论。

无论是传统派还是现代派,对于这一话题都有着深思熟虑的见解。

在未来,中国人民还需要继续思考如何坚守传统,又能与现代社会和外部文化相融合,找到一个平衡点,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

综上所述,中国礼仪之争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并且一直持续至今。

这一争议远非简单的文化命题,而是一场关乎中国人民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辩论。

中西礼仪之争名词解释

中西礼仪之争名词解释

中西礼仪之争名词解释中西礼仪之争名词解释导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礼仪一直是人们交流和相互尊重的一种方式。

然而,中西礼仪之争是指中西文化间的礼仪观念和实践的差异,它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观念和社会习俗的差异。

本文将对中西礼仪之争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加深人们对这一现象的理解。

一、中西礼仪之争的背景和来源1. 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中西文化差异是中西礼仪之争产生的基础。

中西文化的差异体现在思维方式、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等方面。

在中西方社会中,对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对权威和规则的看待、对时间的态度等都存在显著差异。

2. 社会交往方式的差异中西礼仪之争主要体现在社会交往方式上。

中西方在表达尊重、友好、敬意等情感时,往往采取不同的方式和习惯。

其中,包括问候礼仪、餐桌礼仪、礼物交换、接待规范和社交场合的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差异。

二、中西礼仪之争的具体表现1. 问候礼仪的差异中西方在问候别人时,所使用的方式和用语有所不同。

中方常常强调的是简洁、亲切的问候,注重传递友好和亲近的感觉;而西方则更注重传递尊敬和礼貌的语言。

中方常说的“你吃了吗?”等问候语,在西方可能会被视为过于亲密的问候。

2. 餐桌礼仪的差异中西方在就餐时的礼仪规范有一定差异。

在中国,人们习惯用筷子进食,注重筷子、碗等用具的使用方法和顺序;而在西方,使用刀叉、勺等工具,并且有着一套规范的用餐礼仪。

3. 礼物交换的差异在中西方文化中,对于礼物的交换方式和纪律也有所差异。

在中国,人们通常使用双手接受礼物,并在适当的场合回馈礼物;而在西方,礼物的接受方式可能更注重礼貌和谦虚。

中国文化中的红包文化在西方是不存在的,他们更注重实用性的礼物。

4. 接待规范和社交场合的行为规范中西方在社交场合的举止和行为也有所不同。

中方普遍对客人表达热情好客的态度,注重客人的满意度和舒适度;而在西方,礼貌、尊重和保持距离是社交场合所重视的观念,他们更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和自由。

三、对中西礼仪之争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中西礼仪之争是文化差异的产物,它不仅仅是对礼仪的差异的认知和理解,更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包容。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在大航海时代以前,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儒家文化,与欧洲基督教文化、南亚佛教文化、西亚北非伊斯兰文化,是世界文明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明形态。

其中,后面几种文明在政治、宗教、语言等方面都曾经有比较密切的关联,唯独中华文明在世界文化格局中,具有相对独特的文化品格,因此,以大航海时代为契机的中西初识,才具有如此波澜壮阔的历史内容。

礼仪之争的事实告诉我们,传教士们在远东从事的工作,并不是使“异端”或那些还处在泛灵主义或图腾崇拜的“野蛮人”皈依,而是要面对一个高度发达的古老文明,她迫使天主教不得不进行自我文化反思。

,无论是利玛窦的调和策略,还是索隐派对中,国经典密码的解读,或者是耶稣会士反对派的攻讦,都折射出西方文明面对传统中国的独特文化韵味所发生的认同危机。

这个问题的本身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中国礼仪(术语问题、祭祀问题)的范畴。

我们可以随便举两个例子。

比如中国语言问题。

《圣经,创世记》第十一章说:上帝造人时,人类都讲同一种语盲。

后来人们通力协作在巴比伦平原(其遗址据说在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附近)建造城塔,以显示人类的力量,所建造的塔直指云霄,被称为通天塔。

上帝发现人类联合起来的力量十分可怕,于是使用法力把人类分散在世界各地,并且让他们讲不同的语言,以阻止其互相沟通o《创世记》属于《摩西五书》之一,是犹太教最早确立的圣书正典,一般认为是公元前四世纪由四种不同的底本资料缀合而成。

大约比希罗多德的《历史》要晚一百年左右。

其实寻找初民语言的故事比《圣经》的历史还要早。

希罗多德就讲过古代埃及法老寻找初民语言的一个实验。

一位名字叫撒姆提齐(Psammetich)的古埃及后期的一位法老相信,新生婴儿之间如果不受当代人的语言影响而互相说话,那么他们嘴里讲出来的一定是上帝所教给的初民语言。

于是,法老下令把一对刚出生的孪生婴儿与其母亲隔离开来,交由牧羊人独自护养,任何人不得与婴儿说话,否则被处以极刑。

中西文化交流史:6.1.2

中西文化交流史:6.1.2

中西⽂化交流史:6.1.2 “礼仪之争”及其对天主教传播的影响6.1.2 “礼仪之争”及其对天主教传播的影响⾃从1582年罗明坚⾸次进⼊中国内地,约50年间到中国来的天主教传教⼠都属于耶稣会,⽽且都归葡萄⽛管辖。

但后来耶稣会和葡萄⽛已经不可能完全垄断在中国的传教事业。

多明我会、⽅济各会、巴黎外⽅传教会、奥斯丁会的传教⼠也开始进⼊中国传教。

从利玛窦开始,⼤部分来华的耶稣会⼠奉⾏的是顺应中国⽂化的传教⽅法,这⼀传教⽅法被康熙皇帝在批⽰奏疏时称作“利玛窦规矩”。

②⽽多明我会和⽅济各会的传教⼠则主张另外⼀种类型的传教⽅法。

因为多明我会和⽅济各会成⽴于13世纪初,经历过天主教占绝对统治地位的中世纪,对天主教教义的绝对性、神圣性持⽐较僵死的态度;另⼀⽅⾯,多明我会和⽅济各会过去在南美洲和菲律宾的传教对象⼤部分是⽂化⽐较落后的民族,他们常常⽐较简单地否定这些民族的宗教信仰和偶像崇拜,直接宣传天主教教义,要⼈们改宗天主教。

因此,多明我会和⽅济各会的传教⼠进⼊中国以后,对耶稣会的传教⽅法持批—————————①《熙朝定案》,见《天主教东传⽂献续编》第三册,台湾学⽣书局,1966年。

②北平故宫博物院编:《康熙与罗马使节关系⽂书影印本》第四、七、⼗⼀件,民国⼆⼗⼀年。

评态度。

1610年利玛窦去世后,来华的耶稣会⼠内部也出现关于“天”和“上帝”的译名以及礼仪问题的争论。

利玛窦从顺应中国⽂化的⾓度出发,把天主教中“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翻译成中国古代典籍中既有的“天”和“上帝”。

利玛窦去世后,龙华民等就对这⼀译名提出异议,认为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天”和“上帝”不能代表天主教中“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

同时,他还批评利玛窦允许中国天主教徒祭祖祭孔,认为这些礼仪是偶像崇拜的表现。

1643年,来华的多明我会传教⼠黎⽟范(J.B.Morales)专程去罗马,向教廷报告有关译名和礼仪问题的争论。

罗马教廷经过研究后,于 1645年9⽉12⽇由教皇英诺森⼗世下令禁⽌中国的天主教徒参加祭祖祭孔仪式。

礼仪之争

礼仪之争

“礼仪之争”与中国文化(上)安希孟康熙执政时期,天主教在华的耶稣会士、多明我会及方济各会的传教士,由于对中国传统"礼仪"的态度不同而发生争执,导致康熙皇帝与罗马教廷之间的冲突,史称"礼仪之争",在法国被称为"中国事件"。

自十七世纪中叶开始,这一思想之争发展为传教方法之争,前后近一百年(1643——1742)。

这一争论包括三部分:(1)"创造主"译名问题;(2)祭孔祀祖问题;(3)康熙与罗马教皇的关系问题。

这一宗教争论本来应当由传教士及教徒自己争论解决,但耶稣会依附于中国皇帝,多次向中国皇帝上进谗言,打小报告,反使皇帝得以以行政手段粗暴干预,使这一争论循不正常途径发展,给中国文化的可悲"胜利"创造了条件。

因而这也是一个文化冲突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第一次遭到正式的严肃质疑。

对于理论争论,中国皇帝还不太适应。

他们感兴趣的是唯我独尊,一言九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吵吵嚷嚷,成何体统?一、概论一种古老文化自身缺乏生命力,也难以治愈自己的痼疾,需要外界力量冲击(如人患病,体内缺乏抵抗力,要外药治疗一样)。

宗教上的愚顽还要靠宗教医治。

对于中国的迷信、个人崇拜和人身依附,基督教实不啻为一破坏性因素。

宗教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向量,基督教对尊孔拜皇帝、祭天祀祖宗等中国儒家等级制度的非难,有利于我们对中国文化的反思、重构,然而却遇到强大的皇权和腐朽文化势力的阻挠。

基督教神学对中国旧礼俗的这一次发难,比"五四"要早几个世纪。

这一争论的不幸结局充分表现了中国封建文化堡垒的坚固性及中国人排外自大的民族情绪。

康熙皇帝的介入表明"天朝上国"、"中国文化世界之最"的狭隘、保守、封闭观念。

中国皇帝禁断天主教,并非由于"礼仪之争"。

礼仪之争的原因与结果

礼仪之争的原因与结果

礼仪之争的原因与结果摘要:礼仪之争是中西方宗教交流史上的大事。

其原因包括中西传统间固有的矛盾、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不甚了解和传教士所代表各自国家利益的冲突。

礼仪之争直接导致了康熙帝禁教,也使中西文化交流陷入僵局,它不仅是宗教文化领域的争论,更是中西权利的冲突。

我们当以史为鉴,在宗教文化交流中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关键词:礼仪之争;祭祖;祭孔;康熙禁教自古以来,人类的文明就是在交流中发展的。

基督教与中国文明的交流历史上曾有过三次,第一次是唐代景教入华,第二次是元代的耶理可温教,第三次就是在新航路开辟背景下由利玛窦带来的天主教。

就在基督教的第三次入华期间,西儒利玛窦死后,中国上演了一场极具影响力的中西礼仪之争,这场争论不仅在中国范围内影响巨大,使天主教的在华传播陷入僵局,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也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它不仅是基督教神学如何适应中国的问题,也是中国的封建政权与西方神权不融洽的结果。

一.何为礼仪之争明清时期的“礼仪之争”,是西方传教士就如何在中国传教展开的争论。

争论主要围绕1.天主教名词的翻译。

如基督教中的神“God”能否用中文语境下的“天”或中国古籍中的“上帝”来指代2.中国基督徒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如他们能否称孔子为圣。

3.教会要不要接受中国的传统祭祀礼仪。

如中国的祭祀行为是否是宗教意义上的偶像崇拜,还是只是文化民俗;中国天主教徒能否参加中国传统的祭孔、祭祖仪式;教会要给予中国传统多大限(原文来自: 千叶帆文摘:礼仪之争的原因与结果)度的宽容。

4.是否可以为已死去的非基督徒祖先做弥撒,等等。

二.礼仪之争的原因“礼仪之争”的根本是中国传统习俗和基督教礼仪之间对祭祀等行为的不同理解,其原因主要有三。

第一,基督教传统和中国传统之间确实存在着隔阂。

比如中国传统的祭祖祭孔行为,被基督教认为是偶像崇拜,再如马国贤知道雍正帝要造喷泉,就请安吉洛神父设计了喷泉相呈,但是当他知道皇帝造喷泉是为了保佑自己万年安泰,便拒绝了这种偶像崇拜的事情。

礼仪之争的名词解释

礼仪之争的名词解释

礼仪之争的名词解释礼仪之争是指在社会、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中关于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的争议和辩论。

礼仪,是一种规范行为准则和社交常规,在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下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礼仪之争则是围绕着这些规范和准则是否适应现代社会的辩论以及如何理解和应用这些规范的争论。

1. 礼仪之争的历史渊源礼仪之争在历史上并非新鲜事。

早在古代,不同文化中就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例如,东方文化所倡导的尊重和谦和,与西方文化所倡导的独立和个人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的文明相互影响、交流融合,导致了礼仪观念和实践的多元化。

2. 礼仪之争的现代表现在当代社会,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礼仪之争更加凸显出来。

各种传统和现代礼仪的冲突,社会角色和身份定位的改变,都引发了对礼仪规范的重新思考和争议。

例如,有人主张传统礼仪的保存和弘扬,认为这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一环;然而也有人认为传统礼仪过于拘束,应该为现代社会所适应和改变。

3. 礼仪之争在不同领域的表现礼仪之争在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商业领域,企业和个人的职业形象和礼仪行为成为衡量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在这方面,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业文化存在差异,不同的行业和职业也有不同的行为准则。

因此,如何在不同的商业环境中正确理解和应用礼仪,引起了许多商界人士的争论。

在社交媒体的时代,礼仪之争也呈现出了新的表现形式。

人们通过网络和社交平台进行交流和互动,然而由于线上世界与线下社交的差异,很多人对于网络礼仪的界定存在分歧。

个人隐私、网络暴力、虚假信息等问题也成为了网络社交礼仪争议的焦点。

另外,教育领域也是礼仪之争的重要场所。

随着教育模式的改变和学生群体的多样化,传统的校园礼仪规范受到了挑战。

一些人认为传统礼仪教育过于僵化,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而另一些人则坚持认为传统礼仪尊重和传承是提升个体素养的一种方式。

4. 礼仪之争的意义和影响礼仪之争虽然可能会引发矛盾和争议,但也带来了对社会、文化和人际关系的深入思考。

礼仪之争的原因与结果

礼仪之争的原因与结果

礼仪之争的原因与结果
礼仪之争的原因与结果
一、礼仪之争的原因
1、日益增多的宗教派系
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宗教派系,如佛教、道教等,他们都对礼仪有着不同的理解,从而引发了许多争执,甚至可以说是礼仪之争的源头。

2、不同宗族地域的习俗
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许多不同的民族和地域,他们的习俗非常不同,尤其是礼仪方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礼仪,习俗不同容易出现礼仪之争。

3、政治竞争
随着政治争斗的加剧,许多政治家为了政治利益和社会形象,都在不断改变和制定礼仪准则,以保持自己的影响力,引发了一系列的礼仪之争。

二、礼仪之争的结果
1、礼仪变得更多元
因为礼仪之争,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派系的礼仪都交汇在一起,使得礼仪变得更加多元化,不仅满足不同民族的需求,还有利于促进礼仪的演变。

2、礼仪变得更加科学
礼仪之争也促进了礼仪准则的不断完善,政府经过调查研究,最
终确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礼仪准则,使礼仪变得更加科学。

3、礼仪文化的发展
礼仪之争也促进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发展,当代中国礼仪文化正在不断发展,今天的中国礼仪已经是一种深厚的文化和文明,多元文化的交融及和谐的发展,正给社会带来良好的影响。

中外文化交流史之礼仪之争的过程

中外文化交流史之礼仪之争的过程

礼仪之争的过程1610年(万历三十八年)利玛窦去世后,龙华民任耶稣会会长改变了利玛窦规矩,要求“Deus”直接译为“陡斯”、“天主”,不可称中国古书中的“上帝”,禁止信徒敬孔、祭祖,认为敬孔是偶像崇拜,祭祖是向神明祈佑,不符合天主教教义。

一部分传教士同意龙华民的决定,但仍有很多传教士坚持着利玛窦规矩,双方争执至罗马教廷。

1656年(顺治十三年),教皇亚历山大七世颁发通令:敬孔祭祖只要没有迷信成分,可以允许中国教徒参加。

在中国礼仪问题上执行灵活策略。

但是,1693年(康熙三十年),天主教的另一个传教会——巴黎外方传教会成员颜珰(Charles Maigrot,1652-1730)(驻福建宗座代牧)又宣布“训令七条”,严禁中国礼仪。

之后将此训令提交至罗马教廷进行申诉。

1700年(康熙三十九年),耶稣会士企图借助康熙皇帝的支持击败对方,就礼仪问题写成一文,交皇帝预览,康熙朱批,表示完全赞同,耶稣会士立即将之送往罗马。

这样,康熙皇帝的介入就使得礼仪之争空前激化,可以说变成了中国朝廷与罗马教廷的对决。

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因对耶稣会士诉诸世俗皇帝的做法感到愤怒,教皇克力门十一世颁布圣谕,支持颜珰,谴责中国礼仪。

1705年(康熙四十四年),教皇派特使多罗(Tournon,Carlo Tommaso Maillard de,1668-1710)来中国解决“礼仪之争”,颜珰为顾问。

开始康熙帝以礼相待,但最终没有达成共识。

康熙问难颜珰:“愚不识字,擅敢妄论中国之道”。

1706年(康熙四十五年),下令驱逐阎当等出境,要求在华传教士必须领票,“若不遵利玛窦的规矩,断不准在中国住”。

多罗被要求离京。

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多罗在南京发布训令,要求传教士不得遵守中国礼仪,不服从者将处以“绝罚”。

随后多罗被驱逐出境。

1710年(康熙四十九年),教皇克力门十一世重申1704年圣谕精神,对多罗的训令给予肯定。

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再次重申,并发布“从登极起”(自那一天 Ex illa die)(禁约)圣谕,严厉禁止中国礼仪。

历史趣谈中国礼仪之争出现的原因 中国礼仪之争影响

历史趣谈中国礼仪之争出现的原因 中国礼仪之争影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国礼仪之争出现的原因中国礼仪之争影响
导语:中国礼仪之争,指是的17世纪到18世纪这段时间期间,西方天主教传教士就中国传统礼仪是否违背天主教义而展开的争议。

据说直到1939年,罗马教
中国礼仪之争,指是的17世纪到18世纪这段时间期间,西方天主教传教士就中国传统礼仪是否违背天主教义而展开的争议。

据说直到1939年,罗马教廷才撤消了关于禁止中国教徒祭祖的禁令。

从历史上的角度来说,中国礼仪之争可以说是中国天主教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

那么中国礼仪之争发生的背景又是什么呢?
早在1582年的时候,在意大利的一位耶稣会传教士罗明坚、以及利玛窦一同来到了肇庆,从而为近代天主教步入中国拉开了序幕。

于1644年的时候,当时正直清兵入关,那个时候的天主教已经不如中国有62年的时间,并且期间,传教士汤若望在他人的协助下编制一套历法,获得了清朝朝廷的信任,在此之后天主教开始一迅猛的脚步在中国发展。

同年的时期,就耶稣会住院就有38所,其中耶稣会士来华的人数也累计到了82人,关于全国的教堂也已经将近156座,教徒约达245000人之多。

一年之后,杨光先发表了一文《辟缪论》,并在文中大力批评传教士汤若望的历法不准。

再加上朝廷大臣鳌拜不满汉人以及外邦人参议朝政,于是支持杨光先,将汤若望收押狱中,天主教在华发展直挫,史称“历狱”。

康熙执政后,将大臣鳌拜打败,重新开始重用外邦人。

对于这一时期来说,可以说是传教士在中国的蜜月期。

在1692年的时候,康熙还曾下过一道容教令,这一密旨则标志着传教士的势力攀上高峰。

中国礼仪之争原因
生活常识分享。

明清中西之间的礼仪之争_中西礼仪之争对当今社会跨文化交流的启示

明清中西之间的礼仪之争_中西礼仪之争对当今社会跨文化交流的启示

《明清中西之间的礼仪之争_中西礼仪之争对当今社会跨文化交流的启示》摘要:文化被誉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在当今社会中,跨文化交流越来越普遍,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应敞开胸怀,解放思想,不画地为牢,并且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对外来文化抱以“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积极态度,采取“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去其槽粕,为我所用,一方面,文化输入主题的传播者必须努力寻求与输入对象的文化共识,“共识”的核心即是文化相融的“契合点”,再以“契合点”为立足点使文化逐步传播开来,与当地文化不断的融合,最终演化成为当地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十七世纪初到十八世纪中期的“中西礼仪之争”,被看做是中西关系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

它的发生有其深刻的文化和社会原因,对当时的欧洲和中国都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而这长达百年的中西文化的碰撞与冲突给当今社会的跨文化交流也带来了种种启示。

一、中西礼仪之争始末中西礼仪之争主要涉及三个问题:一是能否在作为天主教徒的同时举行祭祀孔子的仪式?二是能否既是天主教徒而又恪守祭祀祖先的礼仪?三是在汉语中该用什么词来指称基督教中三位一体的神?用“天”,“天主”,还是“上帝”?争论最先开始于天主教传教士内部,后扩展到罗马教廷与在华传教士之间,最终导致罗马教廷与中国皇帝的直接冲突。

在西方传教士最初来华之时,面对中国强大的文化传统,传教士们意识到天主教非但不可能轻易取代它,而且只有首先得到它的承认才有在中国立足的可能。

于是他们经过调查学习,认识到了儒家思想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儒士是中国的中坚力量,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利玛窦无疑是其中最成功的。

利玛窦选择了“合儒易佛”、“补儒易佛”的传教策略。

这种策略的实质是在不违背天主教基本信仰的基础上尽量适应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因而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天主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促进了传教事业的发展。

二、中西礼仪之争的影响 1.对西方的影响。

传教士关于中国礼仪的争论响彻了整个欧洲,欧洲的中国学研究从此形成了一股热潮。

中国礼仪之争

中国礼仪之争

中国礼仪之争中国礼仪之争,指17世纪至18世纪西方天主教传教士就中国传统礼仪是否背违天主教义的争议。

狭义而言,这是指康熙与传教士就儒教崇拜引发的争论,教皇克雷芒十一世当时认为中国儒教的帝皇及祖先崇拜违反天主教义,支持多明我会,打压耶稣会,结果引发清朝廷反制,严厉限制传教士活动。

直到1939年,罗马教廷才撤消禁止中国教徒祭祖的禁令。

简介中国礼仪之争,指17世纪至18世纪西方天主教传教士就中国传统礼仪是否背违天主教义的争议。

狭义而言,这是指康熙与传教士就儒教崇拜引发的争论,教皇克雷芒十一世当时认为中国儒教的帝皇及祖先崇拜违反天主教义,支持多明我会,打压耶稣会,结果引发清朝廷反制,严厉限制传教士活动。

直到1939年,罗马教廷才撤消禁止中国教徒祭祖的禁令。

类似争论如印度的马拉巴礼仪之争。

中国礼仪之争是中国天主教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

传教背景1582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罗明坚及利玛窦抵达肇庆,为近代天主教入华揭开序幕,1644年清兵入关时,天主教入华已82年,传教士汤若望协助编制历法,获清廷信任,天主教得以迅速发展。

1664年,耶稣会住院共38所,耶稣会士来华人数累计82人,全国的教堂已经有156座,全国天主教徒达245000人之多。

1665年,杨光先发表《辟缪论》,批评汤若望历法不准,当时顾命大臣鳌拜不满汉人及外邦人参议朝政,于是支持杨光先,把汤若望收押狱中,天主教在华发展直挫,史称“历狱”。

往后,康熙帝执政,推倒鳌拜,重新起用外邦人。

南怀仁利用西方发明贡献清朝,建立天主教士的声望,南怀仁亦与利类思与安文思共同上奏,为汤若望平反。

1669年(康熙八年)9月5日,康熙颁旨:“恶人杨光先捏词天主教系邪教,已经议复禁止。

今看得供奉天主教并无恶乱之处,相应将天主教仍令伊等照旧供奉。

”康熙初年,成为传教士在中国的蜜月期。

1689年,清朝与俄罗斯准备划订疆界,商议尼布楚条约,精于拉丁文的传教士负责代表中方与俄人沟通,这条条约最终亦是以拉丁文签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礼仪之争”的缘起和中西学统的关系
纪建勋
内容提要“礼仪之争难题”不应该是一个只关乎西方或者东方的问题,应该将其放归中外交流的历史坐标上重新认识。

解决的关键在于辨明论争缘起及厘清冲突背后的中西学统。

纵观16—18世纪宗教改革与天主教东传的时代背景,可以让我们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对“中国礼仪之争”有更多新的认识。

如果说恩典观与教会道德神学是影响各修会传教士在论争中做出抉择的西方学统,那么神道设教思想下文教与神教双向度有机互动的中国社会伦理与宗教体系则是国人回应“礼仪之争”的中国学统。

直面“礼仪之争”难题以及由此所体现出的中国社会宗教的“双向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西两种异质文化,反对“文明冲突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